过盈量压入力计算

合集下载

过盈压入力计算公式

过盈压入力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
3067 1533
单位
N N
L μ
δmax
δmin
d1 d d2
E1
E2
v1
v2
(d1/ d)2
1 (d1 / d )2
C1
C1 1 (d1 / d )2 v1
(d / d 2)2
C2
C2
1 (d / d 2)2 1 (d / d 2)2
v2
C1/E1 C2/E2
C1 C2 E1 E2
8
0.11
0.04
mm
40
μm
0.02
mm
20
μm
10
mm
60
mm
70
mm
212000 210000 0.289 0.269
0.03
N/mm2 N/mm2
0.768142857
0.734693878
6.81
0.00000362 0.00003242
0.00003604
最大压力【压强 】
pmax
p max
max d (C1 C2) 103
比热 J/kg*℃
480 460 460 1300 535 500 385.2 390
1.13/1.15/1.05
1.02-1.08
1.4-1.2
2.1-2.3
尼龙6/66/1010
ABS树脂
弹性模量 E(MPa) 200000-235000 70000-80000 105000-130000 210000 212000 211000 69000
泊松比 v
0.3-0.31 0.24-0.25 0.24-0.26 0.269 0.289 0.277 0.33

过盈压入力计算公式

过盈压入力计算公式
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过盈压入力计算公式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圆柱体过盈结合面压装力计算
1MPa=10kg/c m2
=100N/100m m2=1N/mm2
备注
307kg
153kg
弹性模量泊松比
40Cr2110000.277
A356,ADC12/LY12690000.33
硅钢片195000-2000000.291
不锈钢1Cr18Ni91840000.243
紫铜(T2)1079000.35
黄铜H621000000.33
橡胶/丁腈橡胶
尼龙6/66/1010
ABS树脂玻璃钢聚四乙烯N/mm2N/mm2
7.7 (DW470)
350(常温)310(20053515.5/7.92
25050017.28/8.9
70385.218/8.3
290390
0.93/0.96-1.02
1.13/1.15/1.051.02-1.08
1.4-1.2
2.1-2.3线膨胀系数
材料
E(MPa)v
碳钢、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200000-2350000.3-0.31
灰口铸铁(HT150/HT200)70000-800000.24-0.25
灰口铸铁(HT250/HT300)105000-1300000.24-0.26
452100000.269
20CrMnTi2120000.289
轴向摩擦力
密度
屈服强度比热加热冷却ρg/cm3σs(MPa)J/kg*℃11-8.57.85235-128010-87.2抗拉150/20010-87.35抗拉250/30011.6/7.853*******.7/7.8683546012/7.8778546024/ 2.7216,154130011.6/7.6(DW270)

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

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

轴与轴套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公式:P=2i p lf r 2π 应为“—”22112122221222223122232)()(12E E r r E r r r r E r r r p i μμδ-+-++-+=δ=0.075mm, r1=70mm, r2=100mm, r3=135mm, E1=E2=2.1⨯510Mpa, u1=u2=0.3, l=150mm ,f=0.15带入公式得:Pi= 12.3954MpaP=1.7524510⨯N =17874.48kgf (17.524t)δ=0.075mm, r1=70mm, r2=100mm, r3=135mm, E1=E2=2.1⨯510Mpa, u1=u2=0.3, l=190mm ,f=0.15带入公式得:Pi= 12.3954MpaP= 2.2196510⨯N =22639.92kgf (22.196t)B87C 机头衬套压入力:δ=0.078,r1=14.415,r2=25.38,r3=44.5,L=115,f=0.15 代入公式得:22.6T/26.7T ——大值是按u1起作用算得FT160A 架体横臂压入力:δ=0.05,r1=0,r2=17,r3=25,L=37,f=0.15代入公式得:4.9T/5.8T ——大值是按u1起作用算得过盈联接1.确定压力p;1)传递轴向力F2)传递转矩T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过盈压入力计算公式

过盈压入力计算公式
0.20.048mm48
μm
0.015
mm
15
μm
0
mm
8
mm
15.8
mm
212000 1500 0.289 0.35 0.00
0.711
0.256369172
N/mm2 N/mm2
2.04
0.00000335 0.00135967
0.00136302
最大压力【压强 】
pmax
p max
max d (C1 C2) 103
备注
63 kg 20 kg
材料
碳钢、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 灰口铸铁(HT150/HT200) 灰口铸铁(HT250/HT300) 45 20CrMnTi 40Cr A356,ADC12/LY12
硅钢片
不锈钢1Cr18Ni9 紫铜(T2) 黄铜H62 橡胶/丁腈橡胶
尼龙6/66/1010
ABS树脂
弹性模量 E(MPa) 200000-235000 70000-80000 105000-130000 210000 212000 211000 69000
计算结果
630 197
单位
N N
L μ
δmax
δmin
d1 d d2
E1
E2
v1
v2
(d1/ d)2
1 (d1 / d )2
C1
C1 1 (d1 / d )2 v1
(d / d 2)2
1 (d / d 2)2
C2
C2 1 (d / d 2)2 v2
C1/E1 C2/E2
C1 C2 E1 E2
28.5
235-1280 抗拉150/200 抗拉250/300 355 835 785 216,154 350(常温) 310(200 250 70 290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过盈联接1.确定压力p;1)传递轴向力F2)传递转矩T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Ff =πdlpf因需保证Ff≥F,故[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f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 ,配合尺寸同前,则Mf =πdlpf·d/2因需保证Mf≥T.故得[7-9]①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压入法胀缩法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f 有润滑时f 联接零件材料结合方式,润滑f钢—铸钢0.11 0.08 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25钢—结构钢0.10 0.07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0.18钢—优质结构钢0.11 0.08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0.14钢—青铜0.15~0.20 0.03~0.06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以后,结合面脱脂0.2钢—铸铁0.12~0.15 0.05~0.10 钢—铸铁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铸铁—铸钢0.15~0..25 0.15~0.10 钢—铝镁合金无润滑0.10~0.15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时的过盈量为Δ=πδ(X1/E1+X2/E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π??配合Ω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α;δ??配合的公称直径,μμ;E1、E2 ?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α;X1 ?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X2 ?包容件的刚性系数δ1、δ2 ?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μμ;μ1、μ2 ?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过盈压入力计算公式

过盈压入力计算公式

v2
C1/E1 C2/E2
C1 C2 E1 E2
212000 210000 0.289 0.269
N/mm2 N/mm2
0.03 0.768142857 0.734693878
6.81
0.00000362 0.00003242
0.00003604
最大压力【压强 】
pmax
p max
max d(C1 C2) 103
7.92 8.9 8.3
250
500
70
385.2
290
390
0.93/0.96-1.02
1.13/1.15/1.05 1.02-1.08
1.4-1.2
2.1-2.3
尼龙6/66/1010 ABS树脂
玻璃钢
聚四氟乙烯
184000 107900 100000
0.243 0.35 0.33
N/mm2
N/mm2 轴向摩擦力
线膨胀系数 加热 冷却
密度 ρg/cm3
屈服强度 比热 σs(MPa) J/kg*℃
11 -8.5 7.85
235-1280
10 -8 7.2
抗拉150/200
10 -8 11.6 / 12.7 / 12 / 24 /
11.6 /
15.5 / 17.28 / 18 /
7.35
抗拉250/300
7.85 7.86 7.87 2.7
355 835 785 216,154
480 460 460 1300
7.6(DW270) 7.7 (DW470)
350(常温) 310(200 535 ℃)
18.5
Mpa
E1 E2
计算结果

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

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
B87C机头衬套压入力:
δ=0.078,r1=14.415,r2=25.38,r3=44.5,L=115,f=0.15
代入公式得:22.6T/26.7T——大值是按u1起作用算得
FT160A架体横臂压入力:
δ=0.05,r1=0,r2=17,r3=25,L=37,f=0.15
代入公式得:4.9T/5.8T——大值是按u1起作用算得
图: 圆柱面过盈联接
显然,上面求出的Δmin只有在采用胀缩法装配不致擦去或压平配合表面微观不平度的峰尖时才是合效的。所以用胀缩法装配时,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Δmin但当采用压入法装配时;配合表面的微观峰尖将被擦去或压平一部分(下图),此时接式(7-11)求出的Δmin值即为理论值应再增加被擦去部分2μ,故计算公式为
胀 缩 法
联接零件材料
无润滑时f
有润滑时f
联接零件材料
结合方式,润滑
f
钢—铸钢
0.11
0.08
钢—钢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
0.125
钢—结构钢
0.10
0.07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
0.18
钢—优质结构钢
0.11
0.08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 Nhomakorabea0.14
钢—青铜
0.150.20
0.030.06
C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C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d1、d2——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
μ1、μ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对于钢,μ=0.3;对于铸铁,μ=0.25。
当传递的载荷一定时,配合长度l越短,所需的径向压力p就越大。当P增大时,所需的过盈量也随之增大。因此,为了避免在载荷一定时需用较大的过盈量而增加装配时的困难,配合长度不宜过短,一般推荐采用 l≈0.9d。但应注意,由于配合面上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当l>0.8d时,即应考虑两端应力集中的影响,并从结构上采取降低应力集中的措施。

机械零部件过盈配合压入力与压出力计算

机械零部件过盈配合压入力与压出力计算

0.009
201000
147000
0.3
0.3 49.3 30 40 18.33 0.25 0.0008 0.0008
中间计算过程
δmax--最大过盈量(mm) Ca--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Ci--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pfmax--结合面承受的最大单位压力(N/mm2)
0.01028 5.153147 3.271429 5.366222
14959.02 -----出力为压入力Pi的1.3~1.5倍
37397.55 -----力机规格为压出力Pe的2.5倍
17260.41 43151.02
时的压入力与压出力计算
一位,取整数;
用户输入数据
Dmax--最大过盈量(mm) Ea--包容件材料弹性模量(N/mm2) Ei--被包容件材料弹性模量(N/mm2) νi--被包容件泊松比 νa--包容件泊松比 da--包容件外径(mm) di--被包容件内径,实心轴为0(mm) df--配合直径(mm) Lf--配合长度(mm) μ--配合面摩擦系数 Ri--被包容件配合表面上的粗糙度(mm) Ra--包容件配合表面上的粗糙度(mm)
用户输入数据
Dmax--最大过盈量(mm)
Ea--包容件材料弹性模量(N/mm2) Ei--被包容件材料弹性模量(N/mm2) νi--被包容件泊松比
νa--包容件泊松比 da--包容件外径(mm) di--被包容件内径,实心轴为0(mm) df--配合直径(mm) Lf--配合长度(mm) μ--配合面摩擦系数 Ri--被包容件配合表面上的粗糙度(mm) Ra--包容件配合表面上的粗糙度(mm)
注:压出力为压入力Pi的1.3~1. 压力机选用参数
注:压力机规格为压出力Pe的2.

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公式

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公式

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公式
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公式主要有两种:公式一适用于轴与孔的过盈配合,公式二适用于轴与轴的过盈配合。

公式一(轴与孔的过盈配合):
F = Fm + Fs + Fc
其中,
Fm为摩擦力,由公式Fm = μ * Fn计算得出,其中μ为摩擦系数,Fn为法向力;
Fs为弹性变形力,由公式Fs = E * δ计算得出,其中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δ为弹性变形量;
Fc为压入力,由公式Fc = K * δ计算得出,其中K为配合测量中的压入系数,δ为压入量。

公式二(轴与轴的过盈配合):
1
F = Fm + Fs + Fa
其中,
Fm为摩擦力,由公式Fm = μ * Fn计算得出,其中μ为摩擦系数,Fn为法向力;
Fs为弹性变形力,由公式Fs = E * δ计算得出,其中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δ为弹性变形量;
Fa为紧配力,由公式Fa = P / A计算得出,其中P为紧配载荷,A 为配合的有效面积。

以上是常见的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公式,具体的计算方法需要结合具体的配合参数和材料性质,以及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2。

过盈联接压入力计算

过盈联接压入力计算

过盈联接压入力计算1.确定压力p;1)传递轴向力F2)传递转矩T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F f=πdlpf因需保证F≥F,故f[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f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M f=πdlpf·d/2≥T.故得因需保证Mf[7-9]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0.150.20 0.030.060.120.15 0.050.100.150..25 0.150.10 0.100.15金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P时的过盈量为Δ=pd(C1/E1+C2/E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p——配合W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Pa;d——配合的公称直径,mm;E1、E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C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d1、d2——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μ1、μ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过盈联接压入力计算

过盈联接压入力计算

过盈联接压入力计算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F f=πdlpf因需保证F≥F,故f[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f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M f=πdlpf·d/2因需保证M≥T.故得f[7-9]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P时的过盈量为Δ=pd(C1/E1+C2/E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p——配合W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Pa;d——配合的公称直径,mm;E1、E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C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d1、d2——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μ1、μ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对于钢,μ=0.3;对于铸铁,μ=0.25。

当传递的载荷一定时,配合长度l越短,所需的径向压力p就越大。

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

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

轴与轴套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公式:P=2i p lf r 2π 应为“—”22112122221222223122232)()(12E E r r E r r r r E r r r p i μμδ-+-++-+=δ=0.075mm, r1=70mm, r2=100mm, r3=135mm, E1=E2=2.1⨯510Mpa, u1=u2=0.3, l=150mm ,f=0.15带入公式得:Pi= 12.3954MpaP=1.7524510⨯N =17874.48kgf (17.524t)δ=0.075mm, r1=70mm, r2=100mm, r3=135mm, E1=E2=2.1⨯510Mpa, u1=u2=0.3, l=190mm ,f=0.15带入公式得:Pi= 12.3954MpaP= 2.2196510⨯N =22639.92kgf (22.196t)B87C 机头衬套压入力:δ=0.078,r1=14.415,r2=25.38,r3=44.5,L=115,f=0.15 代入公式得:22.6T/26.7T ——大值是按u1起作用算得FT160A 架体横臂压入力:δ=0.05,r1=0,r2=17,r3=25,L=37,f=0.15代入公式得:4.9T/5.8T ——大值是按u1起作用算得过盈联接1.确定压力p;1)传递轴向力F2)传递转矩T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组件产品过盈配合分析

组件产品过盈配合分析

如何减小形位公差不良对压制产生的影响
• 圆柱度不良
1.适当减小有效配合长度 2.适当减小有效配合面积,增加容屑槽(压块内孔 或前盖外径增加容屑槽) 实际事例:0040047、0280009止口件外径设计环 形槽 内孔锥度不良 顺锥度:适当减小有效配合长度,增加前盖压入端 倒角长度 倒锥度:适当增大前盖外径尺寸以增加有效过盈量
公式中相关参数说明:
• Ca=(da* da+df*df)/( da* da-df*df)+ν • Ci=(df* df+di*di)/( df* df-di*di)-ν式中
• • •
• • •
δmax——最大过盈量(mm) Ea、Ei——包容件和被包容件的材料弹性模量; Ca、Ci——系数 da、di——分别为包容件外径和被包容件内径(实心轴 取di=0)(mm) ν——泊松比 弹性模量E/(kN/m㎡) 不锈钢 200~235 陶瓷 200 泊松比ν 不锈钢 0.30~0.31 陶瓷 0.25
• • • •


改善建议及方案:
• 从以上理论计算出的压入力数据可以看出,目前
同种类型的压块配合不同版本的前盖其压入力值 分布仍比较分散,当压块孔径公差集中分布在下 偏差时,即使前盖外径合格,仍会存在前盖无法 压入或压入力过大致使前盖变形组件同心度变大, 返修无法拔出的现象。而要解决此问题就是要控 制过盈配合两零部件的过盈量尽可能均匀一致, 要确保过盈量均匀一致一般采取两种措施:
影响组件压入力的主要因素
• 包容件及被包容件壁厚 • 包容件—压块 • 被包容件—插芯或前盖
同等条件下: 壁厚& ↑ 压入力 ↑ 实际事例:0460109 0330012等壁厚越薄要求过 盈量越大

过盈配合压入力与压出力计算

过盈配合压入力与压出力计算

2) 2 2
0.03 185000 185000 0.3 0.3 50 0 20 10 0.16 0.0032 0.0032
Pi--压入力(KN) Pe--压出力(KN) 压力机选用参数
注:压出力2 1.680952 0.7 136.4412
结果 13.71656549 0.017831535 -----注:压出力为压入力Pi的1.3~1.5倍 0.044578838 -----注:压力机规格为压出力Pe的2.5倍 0.051437121 0.020574848
用户输入数据 Dmax--最大过盈量(mm) Ea--包容件材料弹性模量(N/mm ) Ei--被包容件材料弹性模量(N/mm ) νi--被包容件泊松比 νa--包容件泊松比 da--包容件外径(mm) di--被包容件内径,实心轴为0(mm) df--配合直径(mm) Lf--配合长度(mm) μ --配合面摩擦系数 Ri--被包容件配合表面上的粗糙度(mm) Ra--包容件配合表面上的粗糙度(mm) 中间计算过程 δ max--最大过盈量(mm) Ca--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Ci--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pfmax--结合面承受的最大单位压力(N/mm

过盈配合压入力与压出力计算(2)

过盈配合压入力与压出力计算(2)
中间计算过程 δmax--最大过盈量(mm) Ca--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Ci--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pfmax--结合面承受的最大单位压力(N/mm2)
0.046 230000 230000 0.31 0.31
16 0 7.65 17 0.16 0.0002 0.0016
0.04744 1.9027 0.69 550.1217
用户输入数据 Dmax--最大过盈量(mm) Ea--包容件材料弹性模量(N/mm2) Ei--被包容件材料弹性模量(N/mm2)
νi--被包容件泊松比
νa--包容件泊松比 da--包容件外径(mm) di--被包容件内径,实心轴为0(mm) df--配合直径(mm)
Lf--配合长度(mm) μ--配合面摩擦系数 Ri--被包容件配合表面上的粗糙度(mm) Ra--包容件配合表面上的粗糙度(mm)
Pi--压入力(N) Pe--压出力(N)
结果
注:压出力为压入
压力机选用参数
注:压力机规格为
结果
35961.59558
46750.07 ------ 53942.39
注:压出力为压入力Pi的1.3~1.5倍 116875.2 ------
15倍

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

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

轴与轴套过盈配合压入力计算公式:P=2i p lf r 2π 应为“—”22112122221222223122232)()(12E E r r E r r r r E r r r p i μμδ-+-++-+=δ=0.075mm, r1=70mm, r2=100mm, r3=135mm, E1=E2=2.1⨯510Mpa, u1=u2=0.3, l=150mm ,f=0.15带入公式得:Pi= 12.3954MpaP=1.7524510⨯N =17874.48kgf (17.524t)δ=0.075mm, r1=70mm, r2=100mm, r3=135mm, E1=E2=2.1⨯510Mpa, u1=u2=0.3, l=190mm ,f=0.15带入公式得:Pi= 12.3954MpaP= 2.2196510⨯N =22639.92kgf (22.196t)B87C 机头衬套压入力:δ=0.078,r1=14.415,r2=25.38,r3=44.5,L=115,f=0.15 代入公式得:22.6T/26.7T ——大值是按u1起作用算得FT160A 架体横臂压入力:δ=0.05,r1=0,r2=17,r3=25,L=37,f=0.15代入公式得:4.9T/5.8T ——大值是按u1起作用算得过盈联接1.确定压力p;1)传递轴向力F2)传递转矩T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