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宪法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6)

《宪法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6)

《宪法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6)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

每题2分,共20分)1.宪法在本质上是( )。

A.国家的根本法B.民主制度的法律化C.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D.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2.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B.政体C.国家结构形式 D.国体3.我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

A.委员会制 B.复合制C.共和制D.单一制4.近代意义的宪法的发源地是( )。

A. 中国 B.日本C.英国 D.荷兰5.世界上第一个把人权写入政治纲领性文件并赋予它以法律地位的是( )。

A.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B.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C.1966年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D.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6.以下制度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制核心的是( )。

A.普选制 B.分权制C.代议制 D.法制7.在宪法中增加规定,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在( )。

A.1988年宪法修正案中B.1994年宪法修正案中C.1999年宪法修正案中D.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8.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或其他不当行为侵犯了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时,公民有权向有关机关告发,要求制裁违法行为者,这种宪法权利称为( )。

A.批评权 B.建议权C.申诉权D.控告权9.亚洲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宪法是( )。

A.魏玛宪法 B.日本国宪法C 中华民国宪法 D.苏俄宪法10.中国宪法史上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宪法重大信条19条》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至4个正确的。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20分)11.我国特别行政区不具有的权力是( )。

A.立法权 B.终审权C.外交权 D.国防权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宪法学试题及答案

宪法学试题及答案

宪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宪法是国家的:A. 基本法律B. 根本法C. 普通法律D. 特别法2.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A. 维护国家安全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 保障人民民主权利D.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 根据宪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财产权D.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4.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机构实行:A. 单一制B. 联邦制C. 混合制D. 复合制5. 宪法的修改需要: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通过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通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7. 阐述宪法的基本原则。

8. 描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10. 分析宪法与法治的关系。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某市市政府在未经过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决定征收某村的土地用于商业开发。

请分析这一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规定,并给出你的理由。

宪法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根本法2. 答案: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 答案:C. 财产权(注:宪法中并未直接规定财产权,而是通过其他法律体现)4. 答案:A. 单一制5. 答案: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二、简答题6.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主要在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而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其效力低于宪法,规定了具体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

7. 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原则、平等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等。

8.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纳税、服兵役等。

大一宪法学试题及答案

大一宪法学试题及答案

大一宪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国家没有宪法?A.中国B.美国C.英国D.法国答案:C.英国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具有以下特点,除了____。

A.具有最高法律效力B.能够限制政府权力C.包含国家的组织原则和权力运行规范D.不可修改答案:D.不可修改3.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的根本经济制度、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B.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元首的职权、国家政府的职权C.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D.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的根本经济制度、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答案:D.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的根本经济制度、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二、问答题1.简述宪法的起源和意义。

答:宪法起源于人权思想和社会契约理论。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国家权力的运行规范,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宪法的意义在于限制政府的权力,保护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

2.宪法的修宪程序有哪些?请分别说明。

答:宪法的修宪程序包括提案、审议、表决和生效。

首先,修宪提案可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务院、法律委员会、人民法院等提出。

其次,提案经审议后,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如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票,修宪草案生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3.宪法赋予公民哪些基本权利和自由?请列举三个并简要说明。

答: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首先,言论自由是指公民有发表意见、言论、新闻自由的权利,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次,信仰自由是指公民有选择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自由的权利,可以信仰自己信仰的宗教。

再次,人身自由是指公民有遭受非法侵害时,享受人身自由的权利,如不受任意拘禁。

三、案例分析某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在实际执行中,政府对一些批评政府的言论进行打压,限制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宪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宪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宪法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A. 中央人民政府B.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国务院答案:B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C. 国务院D. 中央军事委员会答案:A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不得:A. 违反宪法B. 违反法律C. 违反社会公德D. 以上皆是答案:D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但下列哪项不属于侵犯人身自由的行为?A. 非法拘禁B. 非法搜查C. 合法逮捕D. 非法审讯答案:C5.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下列哪项不属于受教育权利的范畴?A. 义务教育B. 高等教育C. 职业教育D. 强制教育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宗教信仰自由C. 劳动权D. 休息权答案:ABCD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以下哪些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C. 保守国家秘密D. 服兵役答案:ABCD3.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机关行使以下哪些职权?A. 立法权B. 行政权C. 司法权D. 监督权答案:ABCD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以下哪些利益?A. 国家利益B. 社会利益C. 集体利益D. 他人合法权益答案:ABCD5.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以下哪些权利?A. 财产权B. 劳动权C. 受教育权D. 文化权利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不得在公共场所进行宗教活动。

答案:错误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但不得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诬告陷害。

答案:正确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正确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义务教育不是公民的义务。

宪法学考试答案

宪法学考试答案

宪法学一、填充题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核心,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基石。

2.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现有的宪法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形式上)的宪法和(实质上)的宪法两大类型。

4.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叫(成文宪法)。

英国宪法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

5.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

6.(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或者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7.人权观念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产生,但近现代意义的人权理论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提出的。

8.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9.(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我国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有权提议修改宪法。

11.根据宪法适用主体的不同,可以把宪法适用分为(“执宪”)和(“司宪”)。

12.所谓国家性质或称(国体),指的就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即一个国家的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13.政权组织形式也称(政体),指的是一国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14.国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15.国家象征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和标志,主要包括(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等。

16.(公民)所表达的一般是个体的概念,(人民)所表达的是群体的概念。

17.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5)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

18.党的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5)年。

19.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中央政治局委员)通过(互选)方式产生。

宪法学复习题答案

宪法学复习题答案

宪法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不可动摇的。

(A)A. 正确B. 错误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A. 正确B. 错误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A. 正确B. 错误二、多项选择题1. 根据宪法规定,下列哪些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BD)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宗教信仰自由C. 财产权D. 受教育权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包括哪些?(ABC)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最高人民法院三、判断题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正确)2.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答: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尊重社会公德,依法纳税,劳动,受教育等。

2. 请简述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

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是普通法律的上位法,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和实施细则。

五、论述题1. 论述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答:宪法在国家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宪法确立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任务,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框架。

其次,宪法规定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确保了国家权力的合理分配和有效运行。

再次,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最后,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法律秩序的基础。

通过宪法的实施,可以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社会的和谐。

宪法学课程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A

宪法学课程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A

《宪法学》复习纲要A一、单项选择题1.宪法的内容同其他法律一样,主要取决于社会的()。

A、阶级力量对比B、物质生活条件C、精神文明建设D、经济制度的改革2.现行宪法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

A、主导力量B、领导力量C、核心力量D、中坚力量3.现行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我国公民的()。

A、神圣权利B、光荣义务C、权利和义务D、神圣职责4.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中,依法享有人身特别保护权的有()。

A、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大会代表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代表C、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代表D、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5.世界上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是()。

A、美国B、法国C、英国D、俄国6.现行宪法规定,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民主管理的形式是()。

A、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B、厂长负责制和其他形式C、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厂长)负责制D、股东大会和其他形式7.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的机关为()。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8.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

A、基层群众性组织B、基层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D、基层政权组织9.宪法规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

A、二年B、三年C、四年D、五年10.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A、一党制B、两党制C、多党制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二、多项选择题1. 宪法的产生除了需要具备经济因素外,还须具备()。

A、政治因素B、思想因素C、法律因素D、上层建筑因素2.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

A、国体决定政体B、政体决定国体C、政体反映国体D、国体反映政体3. ()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A、选民B、选举单位C、人大常委会D、人民代表大会4. 依照我国宪法规定,()是依法属于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

A、森林、草原B、荒地、滩涂C、矿藏D、水流5. 我国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参加的,包括()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宪法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宪法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宪法的考试试题及答案选项(A)宪法是中国的基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下列哪项不属于宪法的基本原则?1.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B. 党的领导3. C.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4.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答案: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选项(B)下列关于宪法修改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1. A.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2. B. 宪法修改需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3. C. 宪法修改需要经过三分之二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赞成票通过4. D. 宪法修改需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的公开听证会答案:D. 宪法修改需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的公开听证会选项(C)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下列关于宪法地位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1. A. 宪法地位与国家其他法律并列2. B. 宪法地位高于国家其他法律3. C. 宪法地位低于国家其他法律4. D. 宪法地位与国家其他法律平行答案:B. 宪法地位高于国家其他法律选项(D)根据宪法规定,谁具有宪法解释权?1.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 B. 国家主席3.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4. D. 中国共产党答案: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项(E)宪法赋予公民哪些基本权利?1. A.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2. B. 个人自由、人身权利、人格尊严保护3. C. 婚姻、家庭、母亲、儿童的保护4. D. 宗教信仰自由、信仰、不信仰、改宗自由5. E. 以上都是答案:E. 以上都是选项(F)根据宪法规定,法律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出具体规定,并保护公民享有的权利。

下列关于公民权利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1. A.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2. B. 公民的人格尊严得到保护3. C. 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4. D. 公民可以随意侵犯他人的权利答案:D. 公民可以随意侵犯他人的权利选项(G)根据宪法规定,中国公民具有的权利是与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相对应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宪法学》一、名词解释:1、人身自由2、民族区域自治3、选举制度4、基本权利5、人民民主专政6、公民7、平等权8、国家机构9、国家元首10、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二、简答题:1、国籍的取得方式有哪些?2、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和一般的权利义务相比有哪些特点?3、简述平等权的特点和内容。

4、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表现是什么?5、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6、村民委员会的设置范围有几种情况?7、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法?8、宪法解释的原则与功能是什么?9、宪法修改的必要性和限制有哪些?10、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11、我国选举制度有哪些基本原则?12、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有何特点?三、论述题: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2、为什么我国要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3、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如何认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三者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评分标准:要点答对即可给1.5分以上。

漏答相关要点扣分一般以0.5分起算)1、人身自由,又称身体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以人身保障为核心的权利体系。

就其主体而言,本国公民和外国人都可以成为人身自由的享受主体,其权利的价值体系具有普遍性。

当为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共利益所必要时可以限制人身自由,但必须遵循宪法和法律所确定的合理界限,即对人身自由的限制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最合理的手段进行限制。

保障人身自由是国家权力为公民权利的实现而提供的安全保障,反映了国家权力的普遍性。

就人身自由的实体价值而言,它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一切国家机关、政党与公务员都有义务尊重公民的人身自由,负有保障人身自由的义务。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身自由是防止国家权力的侵犯并取得赔偿的个人消极的、防御的公权。

2、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民族自治地方,井设立民族自治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自治权的制度。

3、选举制度是一国统治阶级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代议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各项制度的总称。

4、基本权利是由宪法律规范所确定的一种综合性的权利体系,所谓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赋予的、表明权利主体在权利体系中重要地位的权利。

在权利体系中表明主体根本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地位的权利通常被纳入基本权利的范畴,体现权利的根本性、基础性与决定性。

5、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和人民对极少数敌对分子专政的有机统一,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的结合。

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两个方面。

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是实现对敌人专政的前提和基础,而对敌人实行专政又是人民民主的有力保障。

我国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6、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7、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与原则。

8、国家机构是指国家为执行国家职能,按照行使职权的性质和范围的不同设置的各种国家机关之间既分工又合作,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9、国家元首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对外对内的最高代表。

10、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指的是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以城乡居民(村民)一定的居住地为纽带和范围设立、并由居民(村民)选举产生的成员组成的,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会组织。

二、简答题(48分,每题4分)(评分标准:根据参考答案中的要点数确定每题中的分值,如第一题有二个要点,全部答上给满分,少答或答错一个扣2分)1、国籍的取得方式有哪些?答:国籍的取得有两种基本方式:一为因出身而取得,叫做原始国籍,一为因加入而取得,叫做取得国籍。

世界大多数人都为原始国籍。

2、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和一般的权利义务相比有哪些特点?答:与公民的一般权利义务相比,公民的基本权利具有如下特点:(1)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由宪法所确认的,其内容和范围都来自宪法的规定。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公民最主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是其他普通法律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依据和基础。

(3)宪法所确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主要反映了国家机关和公民的关系,而公民的其他权利和义务则调整公民同某些具体的社会组织及公民相互之间的关系。

3、简述平等权的特点和内容。

答:所谓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与原则。

在这个意义上,平等权具备如下特点:第一,平等权主体是公民,它表明公民地位的平等;第二,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看,公民有权要求国家平等的保护,不因公民性别、年龄、职业、出身等原因给予差别对待;国家有义务无差别地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平等地位。

第三,平等权意味着公民平等地行使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第四,平等权意味着它是实现基本权利的方法或手段。

4、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答: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表现为:(1)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5、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答: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国家机关在其组织和活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民主集中制原则;(2)责任制原则;(3)精简和效率原则;(4)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原则;(5)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6、村民委员会的设置范围有几种情况?答:村民委员会的设置范围有三种情况:(1)村民委员会一般设在自然村;(2)自然村较小、人口不多的,可以由几个自然村联合设立村民委员会;(3)范围较大、人口较多的自然村,可以设立几个村民委员会。

7、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法?答:宪法不同于普通法律,它是国家的根本法,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1)宪法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

宪法集中、全面地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则和重大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某一方面的问题。

(2)宪法的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

宪法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普通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而制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3)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宪法通常由特定的制宪机关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普通法律则通常由普通的立法机关按照一般程序制定。

宪法的修改程序也比普通法律的修改程序严格的多。

8、宪法解释的原则与功能是什么?答:宪法解释是指一定主体对宪法内容、含义及其界限所做的一种说明。

在我国,宪法解释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解释宪法应符合制宪目的与精神;(2)解释宪法必须遵循依法解释原则;(3)解释宪法要反映社会发展需求。

宪法解释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三个方面:(1)阐释宪法的基本精神;(2)补充功能;(3)统一功能。

9、宪法修改的必要性和限制有哪些?答:宪法修改是指宪法正式施行后,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化,出现宪法与社会生活冲突时,由有权机关依据特定的程序对宪法予以补充、调整的活动。

宪法修改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1)在主观上,由于制宪者认识能力的限制,对宪法内容的设计与原则的确定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造成宪法规定内容的不确定性,影响宪法权威的维护。

(2)在客观上,宪法是在调整社会生活中得到发展和完善的,社会的变化不断给宪法规范提出新的问题,要求宪法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宪法修改权的运用并不是绝对的,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宪法修改权的受限制性主要取决于修宪权的性质和具体功能,其限制性具体表现为程序、内容和时间。

在程序上,由于宪法是国家根本法,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因此各国对修宪程序都作了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规定。

修改内容的限制主要是指有些国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某些内容不得成为修改的对象。

如规定宪法基本原则不得修改。

共和政体不得修改,修改宪法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

修改时间上的限制主要指为了防止频繁地修改宪法,维护宪法的稳定性,规定宪法颁布后必须经过一定时期才能对宪法进行修改。

也有一些国家宪法规定,每隔若干年后必须修改一次宪法。

10、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其实质是一致的。

它们之间的这种一致性,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1)二者的领导力量一致;(2)二者的阶级基础一致;(3)二者的专政职能一致;(4)二者的历史使命一致。

11、我国选举制度有哪些基本原则?答:(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4)无记名投票原则;(5)选民对代表的监督、罢免原则;(6)选举权的保障原则;12、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有何特点?答:港、澳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所采用的行政长官制,是一种创造性的政治体制模式。

行政长官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行政与立法互相制衡;第二,行政与立法互相配合;第三,行政主导;第四,司法独立。

三、论述题(32分,每题8分)(评分标准:参考答案要点能在答案中体现即可给5分以上,如果没有按照参考答案答或者有些部分不符合参考答案标准,但论述观点鲜明、逻辑通顺、文字流畅,也可给5分左右;能将参考答案要点基本答全,且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文字展开,可给7分左右)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地位,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的:第一.这一制度最能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在我国必须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作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决定了在我国必须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决定了在我国必须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最能体现各阶级、阶层和各民族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便于实现最广泛的民主,便于吸收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分发挥最大多数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的一种制度。

其具体表现为:(1)由普选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构成上既体现了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保证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优势地位,又体现了代表来源的广泛性,吸收了社会其他阶层的代表、民主党派的代表、无党派爱国人士的代表、少数民族的代表和华侨的代表等,保证了劳动者与爱国者的巩固联盟,保证了实现民族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