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每日一题精编-涎流冰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真题+课件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真题+课件
B.乙 C.丙 D.丁17.下列 月份中,该村“水没地”淹没在水下面 积最大的一般是(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答案】15.C 16.C 17.D【解析】15.根据材料信息“水丰水库位于鸭绿江上, 发电为其主要功能。绿江村位于库尾的一个半岛上,该村形成了季节性淹没的‘水没地’ 景观”可知,该地位于河流沿岸,河流水位会发生季节性的涨落,所以位于河流沿岸的山 体会因为河流季节性涨落而出现季节性出露的裸露岩层,C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河流对岸岩层完整,没有出现岸坡崩塌、开山采石的活动,AB错误;崖壁贫瘠不会只导 致岩壁下部裸露,D错误。所以选C。16.根据上题分析可知,L线以下为季节性裸露岩 壁,所以L线应为河流丰水期最高水位线,此时河流处于低水位,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甲处此时位于河流沿岸,接近低水位,A错误; 乙位于耕地远离河流的一侧,不会出现 季节性“水没地”现象,B错误;丙位于住宅与耕地之间,丁海拔高度高于住宅,居民的 房屋一般建在河流最高水位线之上,所以应为丙,D错误,C正确。所以选C。17.材料 信息表明,水丰水库位于鸭绿江上游,主要功能为发电,鸭绿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7-8
18.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量
C.蒸发量 D.地表径流量19.推测湖滨地下水补 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
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20.与20世纪 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 A.沙尘天气增多 B.灌溉面积扩大C.湖岸线较 稳定 D.绿洲面积增加
(2020·山东·统考高考真题)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 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奥赫里德湖面积 348km2,湖面海拔695m,平均深度144.8m,湖水透明度21.5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 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km2,湖面海拔853m,平均深度18.7m, 湖水透明度1.5~7.2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湖泊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湖泊
明理由。(6分)
赞成。
是否赞同类开放性问题:
观赏鱼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可以出口创汇;
增加就业,带动相赞关同产:业发展;
湖泊大,慈鯛(和有其利它的鱼条类件);数量多,大量出口慈鯛对生态环
境影响小。
带来的好处;
产生的危害小;
不赞成。
慈鯛生活在湖底,反捕对捞:活鱼成本高;
活鱼运输成本高(不捕利捞的和条运件输;过程中容易死亡);
坦噶尼喀湖位于中东部非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湖泊。该湖 平均深度600m,两岸陡峻,唯一出口卢库加河呈淤塞甚至干涸的 状态。该湖鱼类资源丰富,有数百种鱼为当地特有物种,尤其以 品种众多、形态和行为多样的慈鯛鱼闻名于世。湖区周边国家经 济落后。
(1)推测坦噶尼喀湖的成 因,并说明理由。(6分)
形成原因:断裂陷落,积水成湖; 判断理由:两岸陡峻,深度较大;
对生物: 维护生物多样性
湖泊的演化过程:
看图描述。
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完 成下列问题。
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2.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开放性
湖泊萎缩的原因分析:
分清湖泊性质:(内流湖、外流湖) 弄清水体运动规律:(湖泊的水哪里?,哪里去?) 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综合分析原因。
(3)20世纪60年代初,莫斯科政府在贝加尔湖畔建起了巨型 造纸厂,但遭到民众的抗议。请从地理视角推断民众抗议的理 由。
Hale Waihona Puke (013高考题新课标1)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 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 属 代 湖肉,泊食尼处性罗于鱼河相,鲈对原鱼封产被闭于引的尼入高罗维原河多盆、利地刚亚中果湖(河,北等并部非迅唯洲速一河繁出流 殖口中。通。该向湖尼20的罗世尼河纪罗)50河;年 鲈 多 湖 亚鱼利泊湖经亚海(捕湖拔6分捞的高)、位,加置尼工及罗后周河多边上销水游往系多欧。瀑洲布,,成阻为挡昂了贵尼的罗美 河食鲈。鱼图游入8示维意多维利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2:2.8 陆地水体的补给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2:2.8 陆地水体的补给

①地区(我国)
②天气(我国) ③气候(北半球)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 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它 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具体判读时应注意以下几方 面:
①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 方法,特别是纵坐标应更加关注,如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 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
b.河流流向主要从等高线的递变、地势高低来判断。 c.高山峡谷地区,河流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盆地或洼 地地区,河流集水区域广,支流多,流域面积大。山区,河 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河道比较直、深,形 成窄谷;地势起伏较小的地区,河流落差小,以侧蚀为主, 侧蚀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河岸组成物质的致密与疏松、凹岸与 凸岸及地转偏向力,河道比较弯、浅、宽。
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 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列表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 型
补给时 间
主要影响因素
补给特点
由各地 径流量随降水 不连续、集中
雨水 雨季时 量的季节变化 性、水量变化
间决定 而变化

季节性 积雪融 春季

每年春季气温 升高,积雪融 化
有时间性,水 量变化较缓
冰川的消 冰川 主要在夏 融量随气 融水 季 温的升高
而增加
湖泊 水
全年
依湖泊蓄 水量而定
地下 水
全年
依地下水 水位高低 而定
有时间性,水量 较稳定,在冬季 出现断流,夏季 最多
水量较稳定,对 河流有调节作用
水量稳定可靠, 与河流有互补关 系
补给类型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布地区雨 水
②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 大小、汛期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以及流量的 年际变化情况等。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水循环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水循环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 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答案 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 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 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 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启示:植树造林带来的影响不一定是正向的。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B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大量种植 耐旱植物
蒸发(蒸腾)增加; 下渗增加; 地表径流减少; 地下径流增加
注入湖泊 水量减少
盐湖面积缩少
空间尺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天)
/mm 况
1
2
53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 峰 流 量
346m3/s
6
2
54.4 洪 峰 流 量
1750m3/s
前4次降水
植被涵养水源能力 强,土壤未达饱和
雨水到地面基本 被植被拦蓄下渗
综合思维(综合植被、水文、 地质因素考查对径流的影响)
2019海南单科 ,21(1) (2) 2021北京高考
2023年全国
2022年湖南
12分 4分 6分 6分
可可西里强降水对当 地湖泊的影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 理研学活动 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 分布 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人文地理 第三章 第3讲 真题专练 (1)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人文地理  第三章 第3讲 真题专练 (1)

紧密的因素是
①景区位置 ②村庄位置
③交通线路 ④村庄规模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据图可知,2017年农家乐主要集中 在景区周边及沿道路两侧分布,说 明与2017年农家乐空间分布关联最 紧密的因素是景区位置和交通线路, 与村庄位置关系不大,①③正确、 ②错误; 图示信息无法反映村庄规模大小,④错误。故选A。
此完成1~3题。
3.无人机的使用主要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
A.产量
B.质量
√C.利润
D.价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材料可知,无人机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故能 提高利润,C正确; 无人机的使用能降低生产成本,可能会降低棉花价格,D错误; 无人机的使用主要是替代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 量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A、B错误。故选C。
√D.集聚程度加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读图可知,2011年农家乐在空间分 布上呈小团块状,并非点状或线状, 至2017年农家乐在空间分布上呈面 状,A、C错误; 2011年农家乐分散分布在三个小团 块区域,而2017年农家乐分布范围 更广,农家乐呈面状集中分布且面积扩大,其集聚程度增强,D正确、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21·湖南地理)夜市指夜间摊贩沿街经营的场所,是城市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河南省开封市夜市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已经成为城市的特色名片。夜市经营时
间主要考虑对周边交通及居民等的影响。下图示意开封市河大东门、东苑和鼓楼夜市

2020-2021学年高三地理第一学期自然地理解答题专题练习(广东)

2020-2021学年高三地理第一学期自然地理解答题专题练习(广东)
雷州半岛以“雷”著称,一年四季均有电闪雷鸣,夏季为雷电多发季节,最多的月份达20天以上,尤以雷州半岛的南部居多,是我国著名的三大雷区之一。
菠萝喜温、喜光,喜酸性土壤,多在2~4月上市,收获时以人工采摘为主,季节性强。雷州半岛又有“红土地”之称,半岛南部的徐闻县出产的菠萝品质好,产量约占全国的1/3以上。但近几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随着我国进口水果的增加,该县的菠萝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菠萝的海”美誉正在受到挑战。
(1)描述“鲸鱼谷”中鲸鱼化石形成的地质过程。
(2)从大气环流的角度,说明大西洋洋底沉积物能揭示撒哈拉沙漠形成时间的理由。
(3)分析撒哈拉沙漠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沙漠的自然原因。
(4)指出撒哈拉沙漠中具有开发潜力的一种新能源,并评价其开发条件。
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雷暴是由水蒸气激烈上升形成的积雨云中,凝结有巨大数量的小水滴和冰晶,它们之间的高速碰撞使云体带上电荷引起闪电、雷鸣现象的局地风暴而成。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勒尔村是一个“悬崖村”(如下图所示).84户约500人居住在东西长约一千米,南北宽数百米,海拔1400-1600米的大峡谷顶部倾斜的台地上。村民外出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悬崖村”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这里有高山峡谷、溶洞温泉、原始森林。村民生活安逸和富庶,曾是“世外桃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悬崖村”沦为贫困地区。2016年,政府投资把原来破旧的藤梯变成了钢梯,让“悬崖村”成为旅游的热点。2019年,来爬钢梯的游客约10万人,村民收入大幅提升,成功脱贫。从可持续发展出发,2020年5月,“悬崖村”全部村民从山上的土坯房搬进了县城的楼房。
程海湖面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33.6mm,蒸发量为2169 mm。目前,程海水面面积多年稳定在75.8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25.7m 。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4章 课时26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4章 课时26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马莲河位于我国中度冻融区,是黄河二级支流泾河的 最大支流,河水含沙量、输沙量大,水质苦咸,含盐量高 (盐分主要来源于岩石化学风化)且季节变化大。马莲河干流 几乎无坝库及引水工程,目前计划建设马莲河水库,该水库 兼有咸水淡化作用。如图示意马莲河水系及下游庆阳至雨落 坪段某月等潜水位分布。据此完成1~3题。
湖泊水位高 湖泊水位低
二、陆地水体之间的联系
2.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湖泊与河流之间是相互补给的。湖泊对河流起着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
河 湖
河 湖
丰水期:河水补给湖泊水(削峰) 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水(补枯)
二、陆地水体之间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系
3.常见的河流补给类型
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因降水形式、储水方式、水流路径的不同,通常把河流的补给类型分为:雨水补给、季节
思考
判断下图中地下水和河流的补给关系。
(图中虚线表示等潜水位线)
30m
20m
20m
20m
30m
30m
河流
河流
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河流
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二、陆地水体之间的联系
2.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2)湖泊、沼泽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湖泊与地下水之间也可以相互补给,相互补给关系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低。 湖泊和地下水与沼泽之间的补给关系比较复杂。虽然它们之间也可以相互补给,但是, 比较而言,湖泊和地下水对沼泽的补给相对较多一些,甚至有不少沼泽正是由于湖泊对 地下水的补给造成地下水位升高才形成的。
情境来源
本试题以湖泊演化为线索,将构造运动、地貌、水循环和水平衡、气候自然变化(冰 期、间冰期)联系为一体。试题材料充分体现了各种自然体(地壳、湖泊、地形、气候) 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理念,说明了目前的区域特征只是自然地理过程的即时表现, 展现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地貌、水文和气候之间);同时,将区域联系(褶皱山 地对湖泊的影响)和区域过程(里海、黑海、地中海将依次成湖)展示给考生,要求考 生具备要素综合、空间综合与时间综合的能力。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微专题 海雾、海冰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微专题 海雾、海冰
【真题再现】(2021.6浙江卷)材料一: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 冷却凝结成雾,大多数海雾均属此类。风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海雾的形成。西北太平洋是 全球海雾频发的海区之一。
材料二:图一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二为图一中甲地不同风向下成雾频次图﹐图三为西北 太平洋沿145°E经线上成雾频次时空分布图。

上升遇冷

地形抬升
地形雨

充 足 凝降

锋面抬升
锋面雨
的结
热空气遇到冷地面
水 核温

水平冷却
冷空气缓慢进入下沉


寒流经过中低纬度


辐射冷却
昼夜温差大
暖湿空气的湿度大
不易扩散:副高、逆温

暖湿空

气与下

垫面的

温差大
中低纬度的洋面 中、高纬度地区 寒暖流交汇处
寒流流经(夏) 暖流流经(冬)
大气稳定(如逆温)
海雾多为暖空气平流到冷海面上,水汽凝结而形成,且大部分海雾发生时,气海温 差在0.5~3.0℃范围内。下图为某次海雾出现时海面以上2m高度气温与海表面温度 的差值等值线(简称气海温差)和表面风场(箭头表示风向,长短表示风力大小) 分布。完成下列单选题
2.专家称西南气流触发了此次海 雾的形成,西南气流对海雾的触 发作用主要体现在
甲乙两渔场渔汛季节差异显著,海雾多发。 指出乙渔场海雾多发的时期,并分析其原因。
南半球夏季 原因:乙地夏季蒸发旺盛,水汽充足受离岸寒流 的影响,遇冷凝结成雾。
真题解析
(2021.06浙江选考)材料一: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雾﹐大 多数海雾均属此类。风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海雾的形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海雾频发的海区之一。 材料二: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不同风向下成雾频次图﹐图3为西北太平洋沿 145°E经线上成雾频次时空分布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活动:
都江堰水利工程
(1)在洪水期,为什么都江堰能 保证灌区不受洪水威胁?在枯水期, 又如何保证有足够的水量进入灌区?
弯道水流产生离心力 (水流在此打漩) 表层水流向凹岸 底层水流向凸岸
大部分水流随底层水流 向外江
(80%的砂石由外江带走)
活动:
都江堰水利工程
(2)为什么都江堰能最大限度地 减少泥沙通过宝瓶口进入灌区?
溯源侵蚀
溯源侵蚀是指在河流或沟谷 底部地形变陡之处,因流水 冲刷作用加剧,受冲刷的部 位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的现 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思考
万里长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 腾而下,巴塘县城境内进入云南,与澜沧 江、怒江一起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 行形成了“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观。到了 香格里拉县的沙松碧村,突然来了个100 多度的急转弯,转向东北,形成了罕见的 "V"字形大弯,“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 原壮大观”,人们称这天下奇观为“长江 第一湾”。
山前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中下游或河 流宽谷
河流中的沙洲,江心洲四面环 水
由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有的江心洲平时出露水面, 洪水泛滥时顶部会没入水中,发生泥沙沉积;有的江心洲
则长期出露水面,洪水期也不没入水面以下
中下游
平坦开阔
在平原地区,河流侧向发展导致凹岸侵蚀后退、凸岸堆积 前伸,河曲不断向下游移动,形成曲流带。当河床弯曲越
江心洲因其规模较大, 在分汊河床消亡时与 河岸或河漫滩相连接, 可成为河漫滩的一部 分。
心滩与江心洲
活动
当河流进入海洋时,河水很快分散, 由于流速突然降低而产生沉积作用, 同时河水与海水混合,海水中的离子 使河水中不易沉积的胶体物质絮凝沉 降。在大河河口,尤其是河流泥沙含 量高的河口,因泥沙大量沉积而形成 三角洲。据此讨论三角洲形成的物质 条件和动力条件。

2021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训练:专题三 高频考点31 洋流分布及影响 Word版含解析

2021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训练:专题三 高频考点31 洋流分布及影响 Word版含解析

(2020·禹城市第一中学月考)流冰是指随水流动的浮冰,每年2月份是北海道的纹别市、网走市观赏流冰的最佳时间,还有专程来这里拍鸟的人。

栖息于堪察加半岛的虎头海雕和白尾海雕会迁徙到千岛群岛过冬。

下图为“北海道位置和周围洋流图".读图,完成1~2题。

1.北海道的流冰()A.形成于本地沿海海域B.来自极地北冰洋C.来自鄂霍次克海D.是岛上的河流形成的2.虎头海雕和白尾海雕到千岛群岛越冬的原因是( )①纬度较低②鱼类丰富③森林密集④海上有浮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20·淄博市实验中学检测)读“M国示意图”,完成下题。

3.下列关于图中洋流N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一部分B.使流经海域的等温线向北凸出C.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D.使夏季海面形成浓雾(2019·双鸭山市第一中学月考)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制品中10%的最终“归宿”是大海.下图中的阴影部分示意太平洋上最集中的塑料物品和碎片“垃圾场”,被称为“太平洋垃圾漩涡",箭头表示洋流.据此完成4~5题。

4.围绕“垃圾场”的洋流分布规律是( )A.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陆西岸为寒流B.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为寒流C.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寒流D.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寒流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A.海洋污染物会随①洋流向西扩散B.沿②洋流航行会导致行驶速度降低C.③洋流与沿岸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密不可分D.④附近洋流利于世界性大渔场的形成(2019·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月考)2018年10月22日,由中国和冰岛共同筹建的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举办开放日活动,标志着科考站正式启用,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除黄河站之外第二个综合研究基地。

据此完成下题。

6.影响图中海洋永(浮)冰界走向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海底地形。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自然地理 第六章 第2讲 真题专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自然地理   第六章 第2讲 真题专练
√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
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该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东侧,是我国400 mm 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东坡是夏季东南 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于400 mm,有自 然森林分布。草原是生长在降水量400 mm 以下半干旱气候下的植被,图中森林以下 的三处草原出现,说明下部水分条件较差。 草原Ⅰ临近森林,应是草原中水分较好的地区。草原Ⅲ位于山麓洪积扇的底部, 地下水经洪积扇顶部下渗,在扇缘集聚,是洪积扇中水分条件最好的区域,地下 水几乎能出露地表,即草原Ⅲ处的水分最优。草原Ⅱ土壤水分相对最差,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于乙山地地处横断山区,而且位于甲山 地的东边,山高谷深,受西边重重山岭的 阻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越过山地, 在背风坡气流下沉,形成焚风效应,从而 使乙山地基带形成了耐旱的干热河谷灌丛, 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全国文综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
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
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11~13题。
12.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据此完成3~5题。
4.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考前每日练鄂霍次克海“流冰”

考前每日练鄂霍次克海“流冰”

考前每日练鄂霍次克海“流冰”四川德阳2018届高三二诊“流冰”指的是随水流动的浮冰。

每到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成为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

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推动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动力可能是①洋流②海陆风③季风④地球自转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11.鄂霍次克海流冰的形成,与黑龙江密切相关。

其原因是A. 汇入淡水,易凝结成浮冰B. 江水流动,推动浮冰运动C. 凌汛明显,带来大量冰块D. 冲散海冰,避免海面封冻鄂霍次克海南部和东部靠近太平洋,属温带季风气候。

鄂霍次克海的大部海面10月至次年6月结冰。

北部和西部海域受亚洲大陆影响,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海水结冰期长达7个月(11月至翌年6月)。

海区因有寒流和暖流交汇,融冰期有浓雾,并有流冰活动,不利航行,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风力较大,持续时间也较长,冬季来自大陆的干冷西北风,不仅可以激起海面大浪,而且引起大范围降温,使大部分海区结冰;夏季则多海风。

秋季多强暴风。

CA 10、从题干信息中可以知道,浮冰是从北部南下到达北海道沿岸,也就是说浮冰受到的推动力方向应该是大致自北向南,该区域地处温带季风区北部,所以这个地方在冬季盛行偏北风,可以作为动力之一,而海陆风基本指一天内热力环流形式,而自转则是形成地转偏向力,并不能是物体运行的动力;该区域临千岛群岛,附近有南下寒流破在,所以海水在偏北风和南下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向南移动,所以每到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成为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所以推动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动力可能是洋流和季风。

故选C。

11.鄂霍次克海易形成流冰和黑龙江有关系,应该是因为黑龙江入海淡水多,再结合海水结冰的现象,可以知道海水含盐度大,不易结冰,而在黑龙江入海口附近的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较低,表层海水易冻结为海冰,而深层海水因盐度较高而未冻结。

所以鄂霍次克海流冰的形成,与黑龙江密切相关,其原因是汇入淡水,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较低,易凝结成浮冰。

2020年6月23新疆伊犁谷地暴雪地理题

2020年6月23新疆伊犁谷地暴雪地理题

2020年6月23新疆伊犁谷地暴雪地理题在我国伊犁地区,不少路段的涎流冰常常给公路工程施工和养护带来很大困难。

高寒地区每当进入冰冻期,地下水以及植物覆盖层下的不冻结水,在其露头的地方,形成涎流水漫流于公路上,这种涎流水毎流入公路一次,就结一层冰。

涎流水逐次流向公路,形成大小不一的冰堆,这种冰就叫做涎流冰。

受结冰期的反复作用,涎流冰产生了一个露头结冰、停止融化、消退以及孕育的连续过程。

据此完成1~3题。

1.正常年份,东北地区公路上涎流冰消退的时间是( C )
A.2~3月B.4~5月
C.8~9月D.11~12月
2.涎流冰公路段在夏季面临的危害是( B )
A.路基容易发生滑坡塌方 B.涎流冰堵塞桥梁涵洞
C.公路线发生弯曲变形 D.公路面沥青层变硬
3.冬季,在路堤的表层下面存在的地下水无露头时,也会产生涎流冰影响公路路堤,对此种情况的养护措施合理的是( D ) A.人工刨冰或爆破,清除涎流冰积水
B.覆盖涎流冰的发源地,防止冬季封冻
C.在涎流冰路段挖坑,让地下水流出
D.在公路上撒盐,清除路面冰堆。

高考地理小专题——冰

高考地理小专题——冰

高考地理小专题——冰地理兴说:利用经典试题带动高考地理复本文介绍了两道高考地理小专题的典型例题,分别是关于北冰洋冰面范围变化的问题和采冰的流程。

这些题目可以帮助考生巩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第一道题目是关于北冰洋冰面范围变化的问题。

考生需要回答这种变化趋势产生的原因、对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及为什么这种变化趋势有利于缩减北美和亚欧大陆东西岸航运的时间和成本。

此外,考生还需要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以抑制气候变暖的趋势。

第二道题目是关于采冰流程的问题。

考生需要了解采冰的过程,包括切割机在冰面按规格尺寸比例横竖切割成块,然后进行人工“炸冰”,最后用冰钩将其钧住,再用肩膀套住冰钧上的绳子一起弯着腰喊着号子将冰块拽出江面。

这些题目可以帮助考生复地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流冰是指冰花或冰块在风、浪、流等作用下产生的流动现象。

在鄂霍次克海,随着冬季的推进,流冰的面积不断增加,覆盖了70%-80%的海域。

而在日本北海道,虽然也有海冰现象,但由于该地区冬季相对温暖,沿岸海域很少封冻。

然而,北海道的鄂霍次克海沿岸海域也会出现流冰,成为了当地冬季的特色景观。

1) 从1月底到2月初,日本北海道北部沿岸的观赏“流冰”的顺序是纹别、网走、知床半岛等地。

导致流冰分布边界位置自北向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海水温度和海流的影响。

北部海域水温较低,海水容易结冰,而南部海域水温相对较高,海水不容易结冰,因此流冰的分布边界位置会随着海水温度和海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 日本北海道东北部鄂霍次克海沿岸海域流冰形成的主要过程是海水结冰和风浪作用。

当海水温度低于0℃时,海水会逐渐结冰,形成冰块或冰花。

而风浪的作用则会将这些冰块或冰花推向海面上,形成流冰。

此外,潮汐和海流的作用也会影响流冰的形成和分布。

在环渤海地区,水资源十分稀缺,因此人们正在研究一种新的方式来增加水资源供应,即海冰淡化。

海水中含有多种盐类物质,如钠和钾,在结冰过程中会析出盐分,但是一部分高盐度的盐水仍然会被包裹在冰块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涎流冰形的危害
1.阻断交通,威胁行车安全。 2.破坏桥涵结构。 3.破坏路面结构。 4.冲毁路基。 5.路基翻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涎流冰形的防治
1.加强勘察和现场调查工作。 2.线路绕避措施。 3.抬高路基,减少挖方。 4.设置挡冰墙和聚冰坑。 5.加强地下水排导措施。
山谷南侧边坡底部常见涎流冰。下图示意西伯利亚布鲁斯南侧边坡 水文地质剖面和2018~2019年布鲁斯气温和积雪深度变化曲线图。
(1)说出该地地表积雪对涎流冰形成的作用。(4分)
(1)作用:暖季,地表积雪融化,下渗补给地下水,为涎流冰的 形成提供充足的水源;
冷季,地表积雪具有保温隔热作用,使地下水不完全 冻结,保证地下水能够正常流动。
高三地理每日一题精编
地理小 知识
涎流冰
涎流冰
涎流冰是寒冷地区特有的水文地质现象,是指居间不冻层地下水从 地表裂缝溢流后,受低温影响冻结而成的积冰体。居间不冻层是永 久冻土上方冬季也不会冻结的含水层。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布鲁斯 (61°20′N,129°04′E)是涎流冰多发区,在布鲁斯东西走向的细长
(2)分析冬季该地涎流冰的形成过程。(6分)
(2)冬季居间不冻层水体受地形坡度影响流向边坡底部;冬季 (地表土层冻结,使居间不冻层变成承压含水层,压力增大促使) 地下水从地表裂缝溢出;冬季寒冷漫长,溢出的地下水冻结,形 成涎流冰。
(3)近十年来,该地年均温升高导致涎流冰面积扩 大,对此作出合理解释。(4分)
(3)年均温升高,加剧了多年冻土融化,释放出更多的地下水, 为次年涎流冰提供充足的水源,有利于涎流冰面积的扩大。
涎流冰形成条件
1.水源条件:较为丰富浅层地下水。 2.寒冷的气候:形成多年冻土或季节性冻土,有利于增加 浅层地下水的水压。
3.地形条件:具有汇集和储存地下水的地形。一般为山前 斜地或洼地。 4.覆盖层条件:植被丰富的地方,地下水资源丰富。冬季 地表冻结后,地下水水压增大。积雪覆盖厚的地方,由于 积雪的保温作用,地表冻结晚,地下水承压容易在此处突 破,形成涎流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