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先修课程考试题目-大学化学 2014
2014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4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6.(6分)(2014•北京)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和.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应标注7.(6分)(2014•北京)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B211.(6分)(2014•北京)用如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2NH312.(6分)(2014•北京)一定温度下,10mL 0.40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2×.=3.73,=1.88=0.20mol/L分解的分解率为: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180分25.(17分)(2014•北京)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以及杀菌剂N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i.ⅱ.RCH=CHR′RCHO+R′CHO (R、R′代表烃基或氢)(1)CH2=CH﹣CH=CH2的名称是1,3﹣丁二烯.(2)反应Ⅰ的反应类型是(选填字母)a.a、加聚反应b、缩聚反应(3)顺式聚合物P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b.(4)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①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2CH2=CH﹣CH=CH2.②1mol B完全转化成M所消耗H2的质量是6g.(5)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是.(6)A的某些同分异构体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也能生成B和C,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的结构简式为,的结构简式为,,则2,2;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故答案为:.26.(14分)(2014•北京)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如图1所示.(1)Ⅰ中,NH3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2)Ⅱ中,2NO(g)+O2(g)⇌2N02(g).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p1<p2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减小.(3)Ⅲ中,降低温度,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①已知:2NO2(g)⇌N2O4(g)△H12NO2(g)⇌N2O4(l)△H2图3中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A.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2N2O4+O2+2H2O=4HNO3.(4)Ⅳ中,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NH3,说明理由:根据反应8NO+7H2O3NH4NO3+2HNO3,电解生成的HNO3多.24NO+6H24NO+6HO3NH27.(12分)(2014•北京)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1)采用图1装置A,在高温下将x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2、SO2.①气体a的成分是SO2、CO2、O2.②若钢样中碳以FeS形式存在,A中反应:3FeS+5O21Fe3O4+3SO2.(2)将气体a通入测硫酸装置中(如图2),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①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H2O2+SO2=H2SO4②用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H2SO4,消耗z mL NaOH溶液.若消耗1mL 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克,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3)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图3),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①气体a通过B和C的目的是排除二氧化硫对二氧化碳测定的干扰②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二氧化碳前后吸收瓶的质量.2Fe,硫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28.(15分)(2014•北京)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 FeCl2溶液,研究废液的现象是溶液变红.(2)Ⅰ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2Cl﹣﹣2e﹣=Cl2↑,Cl2+2Fe2+=2Fe3++2Cl﹣.(3)由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还原性.(4)Ⅱ中虽未检验处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0.2mol/L.②Ⅳ中检验Cl2的实验方法: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色③与Ⅱ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
近年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试题(化学)
1填充题(1)在NaCl的溶液里有Mg2+(NaOH),SO42-(BaCl2),Ca2+(Na2CO3)等杂质离子,括号中是除杂的试剂,加入试剂的顺序为(2)电解熔融LiCl,得到Li和Cl2。
将1mol•L-1LiCl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固体,电解熔融固体,阳极出的并不是Cl2,为什么?(3)Ag为什么能置换出HI(aq)和H2S(aq)中的氢?(4)给一个物质的结构简式,写出合成尼龙-6的方程式(5)给单体结构简式,写出三聚的结构简式(三聚氰胺)。
写出由尿素合成三聚氰胺的方程式(6)给出NaCl的溶解热,Na变成离子的能量变化及Cl变成离子的能量变化,问根据数据能得出什么?(7)已知NH4A(A为酸根)受热分解是质子转移,若A为氧化性酸根,分解时还有氧化还原反应。
试写出NH4NO2,NH4Cr2O7,NH4MnO4分解的方程式2 简答题(1)将足量的Zn加入1mol•L-1的HCl和HAc溶液中。
试解释释氢气的速率不同,释氢气的量不同(2)向Na2S,Na2CO3溶液中通入SO2以制备Na2S2O3•5H2O,1.通入一段时间后,生成沉淀,2.继续通入SO2,沉淀逐渐消失直至溶液澄清,3.再通入SO2,又生成沉淀,此时,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Na2S2O3•5H2O。
1写出各步反应的方程2原溶液中Na2S,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时,适合生成Na2S2O3•5H2O(3)向Na2HPO4溶液中滴加AgNO3,生成黄色沉淀。
已知Ag3PO4和Ag2HPO4沉淀均为黄色,试用(普通)实验方法检验出沉淀的成分(4)1写出H2O的结构简式2写出H2O作为溶剂的特点3写出有H2O参加的两种不同类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Ca在空气中燃烧的固体产物溶于水,放热,放出有臭味的气体,写出方程式。
2.同样浓度下,醋酸和氨水的电离程度相同,但氢氧化铝可以完全溶于醋酸,却不能溶于氨水,问这能说明氢氧化铝的什么性质?3.和水一样,酯也可以在氨中发生氨解反应,写出RCOOR'的氨解反应方程式。
北京大学先修课程考试题目 大学化学
大学先修课程考试大学化学(考试时间:2小时,卷面总分:100分,共四道题,考试允许带英汉词典)一、美国《科学》杂志2009年报道了甲烷水化核形成机理的研究文章。
请阅读下面文章节选,并回答如下问题。
When methane dissolves in water, a hydrate phase becomes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at sufficiently low temperatures and high pressures (e.g., for pressures above 80 bar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10°C). The water‐methane liquid mixture is then said to be metastable(亚稳) with respect to the hydrate. The basic mechanism by which a stable phase is formed within a metastable phase is called nucleation(成核). Under the action of thermal motion, molecular fluctuations give rise to small nuclei of the new phase. The lower free energy of the new phase stabilizes nuclei, but an energetic penalty(能量不利) must be paid to form an interface with the liquid. Below a critical nucleus size(临界核大小), surface effects are dominant and nuclei redissolve spontaneously(自发地). Above the critical size, on the other hand, the lower free energy of the bulk stable phase overpowers the interfacial penalty, and nuclei grow, leading to the appearance of a new phase. Beyond these generalities, though, it is not known what a critical hydrate nucleus looks like or how large it is, nor is it understood how a bulk hydrate phase grows from a critical nucleus. Because the rate of nucleation depends exponentially(指数依赖) on the energetic cost of forming a critical nucleus, the lack of detailed knowledge of hydrate nucleation prevents the accurate prediction of hydrate formation kinetics.1.请从热力学平衡角度解释为何文章中说:“When methane dissolves in water, ahydrate phase becomes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at sufficiently low temperatures and high pressures”。
2013级专业课考试试题(2014年继续教育化学专业考试试题及完美答案)
特别提示:1、请把试卷结尾处的答题卡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
2、把答案填写到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下,答题卡必须以附件的形式上交。
否则,视为无效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 高考复习测试题的命制必须重视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情况的考查,其中又以考查学科最重要的主干知识和技能为重点。
A、正确B、错误2. 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评纳入考试机构考评的范畴,是考试机构从单纯考试向全面评价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新课程改革一项重要的任务。
A、正确B、错误3. 手性药物( chiral drug )是指药物分子结构中引入手性中心后,得到的一对互为实物与镜像的对映异构体。
A、正确B、错误4.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是研究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最基本的问题。
A、正确B、错误5. 在化学中讲原子结构,重在讲外层电子所表现的周期性,所以要讲电离能。
主要讲价电子。
因为它和化学关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合价、化学键密切相关。
A、正确B、错误6. 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变小(稀有气体除外),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越来越强,元素的原子越来越难失电子,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减小的趋势。
A、正确B、错误7. 化学方程式加上过程的热效应,就成为能够同时表述化学体系状态变化时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热化学方程式,并且严格地遵守化学计量关系。
A、正确B、错误8. 原电池是实现化学能有效地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反应体系才是必要条件。
封闭的电学回路是实现这个转化的充分条件。
A、正确B、错误9. 电解是一种利用外界能量促使化学体系发生氧化还原变化的极其有效的手段。
必要条件是外加电势必须超过由产物构成的氧化还原电对所具有的电势,以抑制产物间可能发生的自发反应。
封闭的电学回路仍然是实现该过程的充分条件。
A、正确B、错误10. 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
就技术条件而言,拉瓦锡所用仪器设备显然极其简陋,但是作为一个“发现性质”的实验来看,应当认为这个实验从化学反应体系的选择到实验方案的设计都做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
2014年历年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化学1.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B.C.D.解析:此题源自必修一中常见标签介绍。
非常简单。
答案: C2.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B.C.D.解析:此题同样源自必修一种几种常见金属,非常简单。
答案: DA.选项:为正极。
B.选项:氢氧燃料电池,通氧气为正极,正确。
C.选项:为正极。
D.选项:我正极。
答案: B4.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氨水的pH为11:B.将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C.用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D.片溶于溶液中,产生气体:解析:A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考查,正确。
B 金属性质考查,正确。
C 电解质电离考查: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
电离不是通电。
D 金属性质考查,此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学生复习时必然多次重复,正确。
答案: 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和C.用溶液不能区分和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解析:此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相关知识,难度:中等偏易A 选项:亲水基数目与溶解度关系考查,羟基越多越易溶,故正确。
B 选项:核磁共振概念考查:两物质峰个数分别为2种,3种,可以区分,故错误。
C 选项:官能团性质考查:羟基有酸性可以与碳酸钠反应,而酯基不可,可以区分,故错误。
D 选项:酯水解反应考查:酸性水解变羟酸和醇,碱性水解产物为钠盐和醇,产物不同,故错误。
答案: A6.用下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试验,有②种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A 选项:选自必修一课本演示实验:铁粉和水蒸汽反应。
但肥皂水冒泡无法证明生成氧气,现象应为生成大量气泡并上浮,点燃有爆鸣声。
故错误B 选项:选自必修一课本实验:氨气的制备,正确C 选项:选自必修一课本实验: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正确D 选项:选自必修二课本实验:乙烯的制备,正确答案: A7.在一定温度下,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中国大学先修课《大学化学》课程纲要
中国大学先修课《大学化学》课程纲要一、课程简介大学化学的特点是涵盖面较广,内容包括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在某些地方也涉及有机化学内容。
而《大学化学》课程主要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因此,普通化学课就像是一辆“旅行巴士”,带着同学们在化学的版图中沿途领略化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并且在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停靠作重点访问。
通过《大学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仅可以学到化学的基础知识,也可以了解化学思想的源流,还有助于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化学与社会的关系、目前化学领域的某些热点问题以及化学的未来前景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式的了解。
课程的讲授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主线,借助化学史和化学前沿的生动实例来说明化学原理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指导学生阅读化学文献,引入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巧,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更高级的化学课程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为中学生加深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了解相关学科前沿进展以及开阔视野提供良性互动平台,打通从中学到大学的人才培养渠道,促进教育体系的平滑衔接。
具体目标如下:学习化学:了解化学的学科概貌和前沿进展;文献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运用知识:引入课堂讨论,提高思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通过问题引导,逐步形成独立探索能力。
以上四步完成一个认识的循环,即课堂→课外→讨论→加深认识。
这也是一个思考型学习所需要经历的基本过程。
三、授课对象主要面向学有余力、有化学学科兴趣和特长的高二学生。
四、授课时间本课程为1个学期课程,每周一讲,每讲三小时,共13讲,每周六下午1:00~4:00。
五、授课教师:陈静等。
六、授课内容绪论文献及讨论单元讲解原子结构化学键与分子结构讨论单元一:文献阅读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化学动力学讨论单元二:文献综述化学平衡化学热力学电化学讨论单元三:评论与展望七、评价标准作业15%(5次作业)讨论课35%期中测验20%期末考试30%八、关于讨论课讨论课分为三个层次:文献阅读:提供文献,选择阅读,按规定格式写出阅读报告。
北京大学大学化学先修课程试卷2014年9月(精排版).pdf
北京大学大学先修课程考试(2014年9月)《大学化学》《大学化学》(考试时间:2小时,卷面总分:100分;共4道题,每题25分;考试允许带英汉词典,并请用中文答题)请用中文答题)一、2007年1月《德国应用化学杂志国际版》《德国应用化学杂志国际版》报道了报道了Roald Hoffmann 的文章“The Chemical Imagination at Work in Very Tight Places”。
请阅读下面文章节选,并回答问题。
The long standing (and continuing) interest in pressure‐induced phase transformations in in “simple” “simple” “simple” ionic ionic ionic halides halides halides has has has provided provided provided us us us with with with a a a broad broad broad spectrum spectrum spectrum of of of experimental experimental experimental and and theoretical data on ionic solids under pressure. So has the mineralogy of the interior of the earth. It turns out that the MX compounds (M=Na, K, Rb; X=F, Cl, Br, I) change from the ambient ‐pressure pressure NaCl NaCl NaCl (B (B 1) ) structure structure structure to to to the the the CsCl CsCl CsCl (B (B 2) ) structure structure structure at at at high high high pressure. pressure. pressure. The The coordination of MI is sixfold (octahedral) in the B1 structure, while it is eightfold (cubic) in the B 2 structure. The B 1–B 2 transition occurs at a similar pressure, pT, for all the halides of a given cation. The The transition transition transition pressure pressure pressure decreases decreases decreases sharply sharply sharply with with with the the the size size size of of of the the the cation, cation, cation, as as as exemplified exemplified exemplified by by halides halides of of of rubidium rubidium rubidium (pT (pT (pT 0.30.30.3––0.5 0.5 GPa), GPa), GPa), potassium potassium potassium (pT (pT (pT 1.91.91.9––3.5 3.5 GPa), GPa), GPa), sodium sodium sodium (pT (pT (pT 272727––32 GPa), and lithium (pT>100 GPa). The very modest dependence of the transition pressure on the kind of anion points to the obvious importance of the cation size —as we know it from the 1‐atm world world——for achieving eightfold coordination. Indeed, anions are orders of magnitude magnitude more more more polarizable polarizable polarizable than than than cations, cations, cations, and and and they they they are are are also also also much much much more more more compressible. compressible. Therefore, Therefore, as as as squeezing squeezing squeezing progresses, progresses, progresses, essentially essentially essentially it it it is is is the the the size size size of of of the the the anions anions anions which which which is is diminished. This effect allows for more efficient packing of the anions around a given cation. And for the electron density from internuclear regions (sixfold coordination) to be utilized for extra bonding (eightfold coordination). Of course, it should be easier to pack eight small F‐ anions than eight large I ‐ anions around, say, a KI cation. However, the I‐ anion is also more compressible than F ‐. It seems that both trends nearly cancel out, thus, yielding similar transition pressures for KF and KI. 1. 碱金属卤化物的两种常见常压晶体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北京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北京卷)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O 16Na 23Cl 35.5第Ⅰ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2014北京理综,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B.HNO3C.NaOHD.HCl答案:B解析:A项,乙醇既无腐蚀性,也不属于氧化剂;B项,硝酸是具有腐蚀性的强氧化性酸,正确;NaOH和HCl都具有腐蚀性,但都不具有强氧化性,故C、D不正确。
7.(2014北京理综,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B.NaC.FeD.Al答案:D解析:Fe在空气中被氧化为疏松的氧化铁,起不到保护内层金属的作用;金属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内层金属不被腐蚀,选D。
8.(2014北京理综,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答案:B解析:上述电池中只有氢燃料电池中O2参与正极反应并放电。
9.(2014北京理综,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 mol·L-1氨水的pH为11:NH3·H2O N H4++OH-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2Cl-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 O2-+3H2↑答案:C解析:0.1 mol·L-1氨水的pH为11,可知NH3·H2O为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A项正确;CuCl2溶液导电是由于CuCl2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Cu2+和Cl-,电离本身不需要通电,故方程式错误。
10.(2014北京理综,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答案:A解析:丙三醇易溶于水,苯酚室温下微溶于水,1氯丁烷不溶于水,A项正确;HCOOCH3中含有两种氢,HCOOCH2CH3含有三种氢,故可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B项错误;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放出氢气,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分层,故可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C 项错误;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而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产物不同,D 项错误。
北京大学大学化学先修课程试卷2014 年 2 月
北京大学大学先修课程考试(2014 年2 月)《大学化学》(考试时间:2 小时,卷面总分:100 分;共4 道题,每题25 分;考试允许带英汉词典,并请用中文答题)一、2014 年1 月《美国化学会志》杂志报道了利用电子盐催化N2 分解的研究文章。
请阅读下面文章摘要,并回答如下问题。
Electrides (电子盐), i.e. salts in which electrons serve as anions, are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lowering activation energies of chemical reactions. Ab initiosimulations(量子力学从头计算法模拟)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electron anions in a prototype mayenite(钙铝矿,主要成分是Ca24Al28O64)-based electride (C12A7:e-) on the mechanism of N2 dissociation. It is found that both atomic and molecular nitrogen species chemisorb(化学吸附) on the electride surface and become negatively charged due to the electron transfer from the substrate. However, charging alone is not sufficient to promote dissociation of N2 molecules. In the presence of Ru, N2 adsorbs with the formation of a cis-Ru2N2 complex and the N≡N bond weakens due to both the electron transfer from the substrate and interaction with Ru. This complex transforms into a more stable trans-Ru2N2 configuration, in which the N2 molecule is dissociated, with the calculated barrier(计算能垒) of 116 kJ·mol-1 and the overall energy gain of 72 kJ·mol-1. In contrast, in the case of the stoichiometric mayenite(符合化学整比的钙铝矿), the cis-Ru2N2 is ~34 kJ·mol-1 more stable than the trans-Ru2N2, while the cis-trans transition has a barrier of 192 kJ mol?1. Splitting of N2 is promoted by a combination of the strong electron donating power of C12A7:e-, ability of Ru to capture N2, polarization of Ru clusters, and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of negatively charged N species with the surface cations.1. 该研究使用了什么研究方法来研究N2 分子的分解:。
北京大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北京大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北京大学生化学竞赛是一项旨在提高大学生化学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的竞赛活动。
试题通常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两部分,下面是一个模拟的试题内容:#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A. 氧(O)B. 氯(Cl)C. 钠(Na)D. 钾(K)2. 化学反应中,哪个量是守恒的?A. 质量B. 能量C. 电荷D. 动量3. 以下哪个反应是可逆反应?A. 燃烧反应B. 酸碱中和反应C. 氧化还原反应D. 盐析反应4.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变化时,系统将如何调整自身以减弱这种变化?A. 增强变化B. 减弱变化C. 保持不变D. 随机变化5.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A. 甲烷(CH4)B. 乙醇(C2H5OH)C. 尿素(CO(NH2)2)D. 碳酸钙(CaCO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化合物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7.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________原理,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_____。
8.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_,它与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9. 溶液的pH值小于7时,溶液呈________性;pH值大于7时,溶液呈________性。
10.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________个粒子。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1. 简述什么是化学平衡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12. 解释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13. 描述什么是酸碱指示剂,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4.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初始浓度为A=0.05 mol/L,B=0.10 mol/L,反应速率常数k=0.1 min^-1。
若反应进行10分钟后,求A的浓度。
15. 某溶液的pH值为4,求该溶液的[H+]浓度。
2014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单选)【2014北京】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答案】B【解析】A、乙醇俗名酒精,是一种由可燃性而没有腐蚀性的常见液体物质B、硝酸不论浓稀都有氧化性,酸都有一定的腐蚀性,尤其是酸性越强,腐蚀性越强C、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有很强的腐蚀性,但不具有氧化性D、盐酸是一种强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但不具有很强的氧化性【2014北京】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答案】D【解析】钾和钠都是活泼性极强的金属,能够与空气重的氧气接触反应;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疏松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x H2O),能够吸水使生锈的速率加快;铝在空气中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隔绝了氧气和内部铝的接触,是生锈的速率减慢,而使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2014北京】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镍镉电池【答案】B【解析】A、锌锰电池,锌为负极,二氧化锰为正极;无氧气参与;B、氢燃料电池,氢气在负极,氧气在正极,正确C、铅蓄电池,铅为负极,正极为氧化铅,无氧气出现D、镍镉电池,镉为负极,正极为NiOOH,无氧气出现【2014北京】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 mol/L的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 +OH—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 == 2NaOH+H2↑通电C.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 Cu2+ +2Cl—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 ==2AlO2— +3H2↑【答案】C【解析】A、氨水是弱电解质,溶液中从在电离平衡,且本电力平衡方程式无知识上的错误B、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C氯化铜是一种盐,盐溶液的导电是物理性质,不会生成新物质,故本答案错误D、铝是一种能同时和酸和强碱反应的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2014北京】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答案】A【解析】A、丙三醇能与水混溶,属于易溶于水的物质,苯酚室温下微溶于水,65℃以上与水混溶,1-氯丁烷不荣誉水,A正确B、CH3COOH还有两种氢,CH3COOCH2CH3含有三种状态的氢,核磁共振结果是不同的故可以去分,B错C、CH3COOH酸性强于碳酸,故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CH3COOCH2CH3是有机物不能溶于水,所以会和碳酸钠溶液分层存在,两者有着明显的现象区分,故C错D、优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产物不同,故D错【2014北京】11.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试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①中实验②中现象A 铁粉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B 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C NaHCO3固体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Br2的CCl4溶液褪色【答案】A【解析】A、肥皂水中有气泡冒出,只能说明有气体出现,不能说明该气体一定为反应生成B、酚酞变红色,说明有碱性的气体生成至试管②中,证实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气体气体,证实碳酸氢钠分解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CO2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有不和键的物质进入和其中的溴发生反应,证实石蜡油分解生成不饱和烃。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6.B HNO3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故答案选B。
7.D金属铝的表面可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故D符合题意。
8.B氢燃料电池中,负极上H2放电,正极上O2放电,A、C、D中均不存在O2放电,故选B。
9.C NH3·H2O为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故A项正确;Na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故B项正确;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Cu+Cl2↑,故C项错误;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故D项正确。
10.A室温下,丙三醇易溶于水,苯酚微溶于水,而1-氯丁烷难溶于水,故A项正确。
分析核磁共振氢谱,HCOOCH3会产生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3;HCOOCH2CH3会产生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3,故B项错误。
Na2CO3与CH3COOH 反应可产生CO2气体,乙酸乙酯与Na2CO3不反应,可以区分,故C项错误。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则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D项错误。
评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考查面比较广,但难度不大。
11.A A项,肥皂水冒泡,不能证明产生了H2,也可能是气体受热膨胀所致,故选A;B项,产生的NH3溶于水呈碱性,可使酚酞变红;C项,NaHCO3固体受热分解产生的CO2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项,石蜡油在碎瓷片的催化下发生裂化,产生的烯烃可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12.C A项,0~6 min内,产生n(O2)=1×10-3 mol,消耗n(H2O2)=2×10-3 mol,则v(H2O2)=Δc=2×10-3mol10×10-3L≈3.3×10-2 mol/(L·min),故A正确;B项,依照A项解题步骤,可知B项正确;C项,反应至6 min时,消耗n(H2O2)为2×10-3 mol,剩余c(H2O2)=10×10-3L×0.40 mol/L-2×10-3mol10×10-3L=0.2 mol/L,故C项不正确;D项,反应至6 min时,消耗n(H2O2)为2×10-3 mol,占起始物质的量的50%,故D项正确。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北京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卷总评】本试卷(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严格贯彻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以终身有用的化学知识为基础,提出有价值的学科问题,再现学生的学习经历和过程,试题从三维目标出发,全面考查学生在情景中深化和应用知识的策略;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贴近学生实际,采用学生熟悉的素材、背景和语言,使学生用熟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重视教材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引导教学观念的转变,教材的开发力度很大,如:6、7、8、10、11、26、27等试题的素材均来自于教材,向广大师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平时教什么、学什么就考什么,使教师教的放心,学生学得安心,引导教师帮助学生会读书,逐步建立自主学习的方式。
总之,今年的北京理综化学试题既体现了基础性、科学性、实用性,又体现了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体现了化学的实用性和发展性。
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答案】D8、下列电池工作时,O 2在正极放电的是( )A .锌锰电池B .氢燃料电池C .铅蓄电池D .镍镉电池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测0.1mol/L 氨水的pH 为11:NH 3·H 2O NH 4++OH -B .将Na 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 2O=2NaOH+H 2↑C .用CuCl 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 2 =======通电Cu 2++2Cl -D .Al 片溶于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 -+2H 2O=2AlO 2-+3H 2↑【答案】C【解析】A 、0.1mol/L 氨水的pH 为11,说明氨水为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故电离方程式应用可逆号连接,正确;B 、Na 性质非常活泼,可与水反应放出H 2,同时生成NaOH ,正确;C 、CuCl 2溶液导电是由于CuCl 2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Cu 2+和Cl -,电离本身不需要通电,故电离方程式错误;D 、Al 可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学科网酸钠同时放出氢气,正确。
2014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4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真题)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2.(6分)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3.(6分)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A .锌锰电池B .氢燃料电池C .铅蓄电池第1页(共22页)第2页(共22页) D .镍镉电池 4.(6分)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测0.1mol/L 氨水的pH 为11:NH 3•H 2O ⇌NH 4++OH ﹣B .将Na 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 +2H 2O ═2NaOH +H 2↑C .用CuCl 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 2Cu 2++2Cl ﹣D .Al 片溶于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Al +2OH ﹣+2H 2O ═2AlO 2﹣+3H 2↑5.(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 .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 3和HCOOCH 2CH 3C .用Na 2CO 3溶液不能区分CH 3COOH 和CH 3COOCH 2CH 3D .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6.(6分)用如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A .AB .BC .CD .D7.(6分)一定温度下,10mL 0.40mol/L H 2O 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 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北京化学精校版-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2014高考新课标北京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6.[2014·北京卷]()A.C2H5OH B.HNO3C.NaOH D.HCl7.[2014·北京卷]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8.[2014·北京卷]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9.[2014·北京卷]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 mol/L氨水的pH为11:NH 3·H2O NH+4+OH-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通电Cu2++2Cl-CuCl2=====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10.[2014·北京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11.[2014·北京卷]用如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12.[2014·北京卷]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 B.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 C.反应至6 min时,c(H2O2)=0.30 mol/LD.反应至6 min时,H2O2分解了50%25.[2014·北京卷] (17分)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以及杀菌剂N的合成路线如下:(1)CH2=CH-CH=CH2的名称是_______;(2)反应I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a.加聚反应b.缩聚反应(3)顺式聚合物P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_______;(4)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①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1molB完全转化为M所消耗的H2的质量是______g。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及答案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考试专用纸姓名:学号:考生院系:考试科目:普通化学考试时间:2005年5月20日命题教师:普通化学期末试卷(地空,04级,2005.6.20)学号:姓名:一.选择填空(每小题中,A、B、C三个选项,只有一个应选,将结果填入题二.计算题1.放射性核素的衰变一般为一级反应。
人体内含有18%的C 和0.2%的K,其中14C 和40K 为两种主要体内放射形核素。
已知天然条件下,12C 和14C 的原子数之比为1012:1.2, 且14C 的半衰期为 5730年,40K 的天然丰度为0.0118% ,半衰期为1.26⨯109年。
问体重为75公斤的人死亡1年后体内残留的14C 和40K 的原子个数分别为多少?该人死亡1万年后,其体内剩余的14C 和40K 的原子个数分别为多少?若某核分析技术可探测到10个14C 原子,则可判定的木乃伊的最大年限为多少(12分)2.看图回答问题:(18分)242224444242111C Cl CCl aK K 222H Cl 2HCl 113Si Cl SiCl 224aK Ti SiCl Si TiCl 5cK 6bK SiCl H SiCl H θ+=+=++()反应在时的是多少?()+=是熵增反应还是熵减反应,为什么?()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为什么?() 时,+=+反应的方向如何?11()标态时,Si+2HCl=反应的方向如何?2211()标态时,Si+2HCl=反应22的状态如何?3.利用过量无色的Cu(NH 3)2+、NH 3混合溶液与O 2 发生反应生成有色的Cu(NH 3)42+的方法,可以测量N 2、O 2混合气体中O 2的含量。
取一体积为8.00dm 3的容器使其充满N 2、O 2混合气(压力为101kPa ,温度为250C ),然后向其中加入500cm 3 的Cu(NH 3)2+、NH 3混合液。
经过不断的摇晃、振荡,使液气充分混合充分反应后,用比色法测得Cu(NH 3)42+的浓度为2.10⨯10-3mol ∙dm -3。
2014届全国自主招生模考京都化学1答题卡
本题得分
评卷人
二、解答题
本题得分 评卷人
7.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9. (1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4) 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时间:2 小时,卷面总分:100 分,共 4 道题,每题 25 分,考试允许带 英汉词典,并请用中文答题) 一、2014 年 1 月《美国化学会志》杂志报道了利用电子盐催化 N2 分解的研究文 章。请阅读下面文章摘要,并回答如下问题。 Electrides (电子盐), i.e. salts in which electrons serve as anions, are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lowering activation energies of chemical reactions. Ab initio simulations(量子力学从头计算法模拟)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electron anions in a prototype mayenite(钙铝矿,主要成分是Ca24Al28O64)‐based electride (C12A7:e−) on the mechanism of N2 dissociation. It is found that both atomic and molecular nitrogen species chemisorb(化学吸附) on the electride surface and become negatively charged due to the electron transfer from the substrate. However, charging alone is not sufficient to promote dissociation of N2 molecules. In the presence of Ru, N2 adsorbs with the formation of a cis‐Ru2N2 complex and the N−N bond weakens due to both the electron transfer from the substrate and interaction with Ru. This complex transforms into a more stable trans‐ Ru2N2 configuration, in which the N2 molecule is dissociated, with the calculated barrier(计算能垒) of 116 kJ mol−1 and the overall energy gain of 72 kJ mol−1. In contrast, in the case of the stoichiometric mayenite(符合化学整比的钙铝矿), the cis‐Ru2N2 is ∼34 kJ mol−1 more stable than the trans‐Ru2N2, while the cis−trans transition has a barrier of 192 kJ mol−1. Splitting of N2 is promoted by a combination of the strong electron donating power of C12A7:e−, ability of Ru to capture N2, polarization of Ru clusters, and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of negatively charged N species with the surface cations. 1. 该研究使用了什么研究方法来研究 N2 分子的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上述摘要的结论中提到促进 N2 分子分解有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这项研究中发现, 无论是 N 原子还是 N2 分子都能吸位 mA;横坐标是时间,单位为秒) 1. HF 溶液在上述阳极氧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请写出离子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上述第二个阶段中,随机产生的小孔为什么会在表面均匀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多孔膜层的生长阶段(第三阶段) ,为何小孔会向下发展而不是侧向发展联 通多个小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上文的最后一段中有: “孔与孔的交界处也有小坑,孔与孔之间钛的氧化物 通过小坑不断被溶解,最后形成管壁。 ”请解释为什么孔与孔之间也会出现新 的溶解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你是否接受上述解释?你是否还有上述实验中尚未回答的疑问?如果你可以 继续上述研究,你打算做什么?
碱金属 Li Na
密堆积 bcc bcc
碱土金属 Be Mg
密堆积 hcp hcp
K Rb Cs
bcc bcc bcc
Ca Sr Ba
ccp ccp bcc
1. 为解释高压下轻碱土金属与常压下重碱土金属在结构上的相似性,文中使用 了何种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文中所述,请解释为什么加压会导致带隙下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根据文中的化学硬度表达式,请说明硬度与带隙(相当于 LUMO‐HOMO 的能 级差)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根据上文内容,请解释为何碱金属的密堆积结构(bcc)与重碱土金属(Ba) 的结构相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Mulliken 电负性( = (I + Eea)/2)与上述硬度公式有相似之处。请说明二者的 联系和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板表面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 (纳米阵列)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在这个技术 中,比较有趣的一点是位于阳极的钛板在电化学腐蚀过 程中可直接形成如右图所示的垂直于钛板表面的均匀 管状阵列(直径 20~30 nm) ,且纳米管之间是分离的。 2004 年, 《物理化学学报》刊登了文章“氧化钛纳 米管阵列制备及形成机理” 。文中解释了上述纳米管阵 列的形成机理: 为进一步探明钛阳极氧化过程纳米管状结构的形成机理, 测量了纯钛电极在 0.5%(w) HF 溶液中 l0 V 电压下阳极氧化过程电流一时问曲线(参见下图)。结果 表明,整个氧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氧化的最初阶段,即阻挡层的形成 阶段,开始金属钛在 HF 电解质溶液中快速阳极溶解,阳极电流很大,并产生大 量 Ti4+离子。接着 Ti4+离子与介质中含氧离子快速相互作用,并在 Ti 表面形成致 密的 TiO2 薄膜。随着表面氧化层的形成,电流急剧降低。 在氧化的第二阶段,即多孔层的初始形成阶段.随着表面氧化层的形成,膜 层承受的电场强度急剧增大, 在 HF 溶液和电场的共同作用下。 在 TiO2 阻挡层发 生随机击穿溶解,形成孔核。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随机分布的孔核发展成为小 孔,孔的密度也不断增加。最后均匀分布在表面。 在孔核逐渐转变为孔的过程中,相同电场强度下 Ti4+ 可较容易穿过阻挡层 进入溶液中, 同时溶液中的含氧离子也较易穿过阻挡层与 Ti4+结合生成新的阻挡 层,因此这个阶段的阳极电流有所增大。 在氧化的第三个阶段, 即多孔膜层的稳定生长阶段。 电流完全由发生在阻挡 层两侧的离子迁移提供,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电流。孔的生长是孔底部的氧 化层不断向钛基体推进的结果。 当阻挡层一金属界面推进速度与孔底氧化层的溶 解速度相等时,阻挡层的厚度将不再随孔的加深而变化。孔与孔的交界处也有小 坑,孔与孔之间钛的氧化物通过小坑不断被溶解,最后形成管壁。当氧化层的生 成与溶解速度相等时纳米管的长度将不再增长, 而这种平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阳 极氧化的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