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琵琶“弹”的声学特性
琵琶演奏特点
琵琶演奏特点
1.音色优美:琵琶的音色清晰、温暖、饱满而富有弹性,通常被描述为非常柔美。
2.情感表现力强:琵琶可以表现出广泛的情感,包括忧郁、感伤、喜悦、豪放等
不同的情感。
3.技巧丰富:琵琶演奏的技巧既复杂又多样,包括滑音、颤音、泛音、弹跳、分
解、合按等。
滑音是将手指沿琵琶弦线轻轻滑动,从一个音符平滑地转移到另一个音符,其速度快慢和长度不同会影响演奏效果。
颤音则是演奏家迅速抖动手指在一个音符上创
造出“颤音”的效果。
泛音是唱出某音符的同时,以特定方式按琵琶上其他弦线玩成的音
调。
4.旋律性强:琵琶音乐以旋律为主,无论是文曲还是武曲,都以点的形式完成,
旋律性的表达尤为重要。
5.刚柔结合:琵琶音乐既包含了强烈的情绪,又包含了柔美的旋律,这两者相结
合,形成了琵琶音乐独特的魅力。
6.易于与其他乐器合奏:琵琶与多种中、西乐器都能合奏,其音域较宽,音色和
谐,是一种很有用的伴奏乐器。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分析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分析琵琶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其音色独特,表现能力丰富。
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琵琶的音色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音色特点、演奏技巧等方面分析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
首先,琵琶的音色特点有三点:1. 清亮悦耳琵琶的音色清亮悦耳,有着明亮、清脆的音色特点。
其音色与古琴、二胡等民族乐器相比更为艳丽,同时也不失深沉。
在室内演奏中,琵琶通常担任旋律主导的角色,通过其饱满的音色,能够让乐曲更加生动活泼。
2. 可塑性强琵琶在演奏中可塑性很强,能够模拟各种情绪和音效,例如模拟波涛汹涌、鸟语花香等自然景象,也能模拟马蹄声、风声等人工声音。
这些音效都需要琵琶演奏者的精湛技艺和音乐表现力。
3. 适合和声琵琶的音色适合与其他乐器进行和声,例如二胡、古筝、箫等。
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琵琶通常需要与其他乐器协同演奏,通过和声来营造出丰富的音乐情感,同时也能够凸显出琵琶的音乐个性。
其次是琵琶的演奏技巧对音色的影响。
琵琶的演奏技巧包括左右手技巧、演奏速度、音量控制等方面,这些技巧都对琵琶的音色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1. 左右手技巧琵琶的左右手技巧决定了琵琶演奏的技法和表现力。
例如左手的按弦技巧和右手的指法和弹拨技巧都会影响琵琶的音色。
左手按弦时的力度、位置和手腕的动作都能够影响琵琶的音色,而右手的指法和弹拨技巧则能够决定琵琶的音量、清晰度和音色的细微变化。
2. 演奏速度琵琶的演奏速度也会影响音色的变化。
快速的演奏会让琵琶的音色变得明亮、清晰,而慢速的演奏则能够凸显出琵琶浑厚、深沉的音色。
合适的演奏速度能够达到最佳的音乐表现效果。
3. 音量控制音量控制是琵琶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不同的音量会影响琵琶音色的变化。
适当控制音量可以使琵琶的音色更加饱满丰富,同时也更加符合乐曲要求。
在演奏中,琵琶演奏者需要根据不同的乐曲要求,精心把握琵琶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技巧,才能够将琵琶的音色完美的展现出来,为乐曲增添生动、丰富的音乐时空。
琵琶音色特征
琵琶音色特征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独特的音色特征。
其音色柔和、清澈、丰满,具有一定的穿透力和表现力。
本文将从琵琶的结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效果等方面,对琵琶音色的特征进行详细介绍。
一、琵琶结构1. 琵琶共有四根弦,分别为高音弦、中音弦、低音弦和超低音弦。
其中高音弦最细,超低音弦最粗。
2. 琵琶的共鸣箱呈半球形,由桐木或杉木制成。
共鸣箱内部装有谐振板和声筒等部件。
3. 琵琶的颈部上方设有头板,头板上装有调弦机。
调弦机可以调节每根弦的张力和音高。
4. 琵琶的指板上装有品位(品格),品位用来指示演奏者在指板上按下手指所在位置。
二、演奏技巧1. 指法:琵琶演奏中常用的指法包括泛指法、飞指法、滚指法等。
泛指法是用手掌或手背轻轻拨弦,产生柔和的音色;飞指法是用手指迅速滑动弦上,产生清晰的音色;滚指法是用手指连续按弦,产生流畅的音色。
2. 手法:琵琶演奏中常用的手法包括扫弦、击弦、拨弦等。
扫弦是用手掌或手背从高音向低音方向扫过所有的弦,产生柔和的音色;击弦是用手指或拇指轻敲琵琶面板,产生清脆响亮的音色;拨弦是用食指或中指从下向上拨动单根或多根琵琶弦,产生丰富多彩的音色。
3. 呼吸:在演奏琵琶时,演奏者要注意呼吸与节奏的配合。
通过呼吸来调整演奏时的力度和速度,使演奏更具表现力。
三、演奏效果1. 柔和清澈:由于共鸣箱内部装有谐振板和声筒等部件,因此琵琶发出的声音柔和而清澈。
尤其在演奏悠扬动听的曲目时更能体现这种效果。
2. 穿透力强:琵琶的音色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能够轻松地穿透其他乐器的声音,使整个演奏更加饱满。
3. 表现力强:琵琶演奏中常用的泛指法、飞指法、滚指法等技巧,可以产生丰富多彩的音色效果。
同时,演奏者通过手法和呼吸等技巧来调整演奏时的力度和速度,使演奏更具表现力。
四、总结综上所述,琵琶具有柔和清澈、穿透力强、表现力强等特点。
在演奏时,演奏者要注意手法和呼吸的配合,以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
同时,在听琵琶时也要注意欣赏其独特的音色特征。
琵琶声音特征辨析研究
琵琶声音特征辨析研究从演奏声学角度看,音乐的运行,本质上是演奏、演唱者让乐器(包括嗓音)发出带有不同声音特征的音响,从而让听者产生情感反应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各种演奏技法是乐器发声的手段,而演奏者能否用听觉辨析自己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却是保证音乐表现力的关键。
琵琶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其表现音乐的过程亦然。
今日琵琶,在古代秦汉至隋唐的一段时期里,是各种弹拨乐器的总称或泛称。
琵琶两字最早见于史载的是东汉刘熙的《释名》:“批把,马上所鼓也。
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①由此可鉴,琵琶的命名是由两种不同运动方向的拨弦而来的,“批”、“把”二字各对应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两种最为常用的演奏技法“弹”和“挑”了。
就以其中的“弹”为例,一般认为,“弹”就是右手从右向左拨动琴弦发声,但是在这个拨弦的过程中,就可能出现以下的各种疑问了。
如:这个“弹”我们到底想要使乐器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一旦确定了这个声音的目的,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演奏技术手段弹奏出这个“声音”呢?当我们做出了这个“弹”的技术动作后,又凭借什么来确定这个“弹”就是我们想要的“弹”呢?以小见大,在没有搞清楚上述问题之前,如果只是单纯从演奏动作层面来分析琵琶的各种演奏技法和技术动作的话,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了。
如果说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的话,我相信大家也会同样认为,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
既然是听觉艺术,那么在学习和演奏乐器中,也就要求每一个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听辨能力。
专业音乐院校教学课程体系中的“视唱练耳”课,就是专门为训练学生对于音乐诸元素的听辨能力而设定的。
琵琶进入我国的专业音乐院校教学体系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在现阶段的琵琶演奏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着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没有专门培养和训练学生对于各种琵琶演奏声音特征差异的细微听觉分辨能力;第二:在教授演奏技术时,单纯教授演奏技法,没有明确演奏技术手段与声音特征之间的关联,更无系统化地教授学生如何通过不同的演奏技术手段使琵琶发出不同的声音特征;第三:没有系统地培养学生如何合理地使用这些不同声音特征的音响效果来诠释琵琶音乐作品的理念。
琵琶弹挑音色的声学特性
琵琶弹挑音色的声学特性
谢丹
【期刊名称】《演艺科技》
【年(卷),期】2008(000)0z1
【摘要】本文主要从音乐声学的角度,通过频谱测量对琵琶弹挑基本与变化音色的客观本质即声学特性进行尝试性探源.同时从音乐表达的角度将音色产生的客观性与感知的主观性相结合探讨琵琶弹挑音色的掌握与运用.
【总页数】11页(P48-58)
【作者】谢丹
【作者单位】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
【相关文献】
1.论二分拍法和四分拍法在《琵琶多声部教学法》空弦弹挑练习曲中的应用 [J], 任海花
2.论琵琶弹挑技巧中运动知觉的培养 [J], 陈漪澜
3.论琵琶弹挑技巧中运动知觉的培养 [J], 陈漪澜
4.浅析琵琶弹挑技法的角度与乐曲处理关系——以《月儿高》为例 [J], 张婧
5.琵琶快速弹挑的训练方法研究——以《阳光》为例 [J], 王艺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琵琶演奏中对于音色的控制
论琵琶演奏中对于音色的控制音色是音乐表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决定了音乐作品的风格、氛围和情感。
在琵琶演奏中,对音色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琵琶演奏的效果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音色的把握和调控,演奏者能够更加细腻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内涵,使音乐更加动人和生动。
对音色的控制是琵琶演奏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一、琵琶音色的基本特点琵琶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乐器,其音色特点鲜明而独特。
一般来说,琵琶的音色较为清亮、宽广,具有高亢的音色特点。
由于琵琶本身的结构和材质,其音色在演奏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穿透力,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演奏者的个性和情感。
琵琶的演奏技法也很多样化,不同的技法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比如颤音、滑音、击弦等。
二、琵琶演奏中对音色的控制手段1. 手指和指甲的力度与位置控制在琵琶演奏中,演奏者通过控制手指和指甲的力度和位置,可以调节琵琶的音色。
用力的地方可以产生沉稳有力的音色,而轻柔的地方则会带来细腻清亮的音色。
指甲的位置也会直接影响音色的变化,比如使用指尖演奏可以产生柔和的音色,而使用指甲演奏则更加锐利。
2. 右手演奏技法的运用在琵琶演奏中,右手的演奏技法对音色的控制至关重要。
颤音是琵琶演奏中常用的技法之一,它可以产生持续的音色效果,使琵琶音色更加细腻而动人。
滑音、击弦等技法也可以通过对琵琶音色的调控来丰富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3. 声音的发出位置与角度声音的发出位置和角度也是影响琵琶音色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演奏中,演奏者可以通过调整琵琶与身体的角度以及与麦克风的距离来改变音色的效果,使得音色更加柔和或者更加明亮。
4. 音色的调节器使用在现代的琵琶演奏中,一些电子音乐器也被应用到了琵琶演奏中,比如音色的调节器。
演奏者可以通过调节调节器上的各种参数,如音色、音量、延音等,来塑造出多样化的音色效果,使得琵琶演奏更加丰富多彩。
音色的控制还能够使得琵琶演奏更加适应不同的演出场合和演奏目的。
在演奏古典琵琶曲时,演奏者可以通过调节音色来使得音乐更加庄重大气;而在演奏流行曲或爵士乐曲时,可以通过音色的控制来使得音乐更加时尚和活泼。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分析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分析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琵琶是一种重要的乐器,其音色独特,能够有效地表现出中国音乐的独特韵味。
本文将从音色的构成、特点和表现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琵琶的音色构成主要由琴身、琴弦和演奏技巧决定。
琴身是琵琶的共鸣腔体,它的大小和形状对琵琶的音色产生影响。
一般而言,音色较洪亮、明亮的琵琶,其琴身较大,共鸣腔体较宽且曲面较低,而音色较柔和、温暖的琵琶,则琴身较小,共鸣腔体较窄且曲面较高。
琵琶的音色还与琴弦的材质和张力有关。
一般而言,使用牛筋制作的琴弦音色较为洪亮,而使用丝弦制作的琴弦音色则较为柔和。
演奏技巧也对琵琶的音色产生影响,例如指法的力度、音量的控制、颤音等。
琵琶的音色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音色饱满丰富。
琵琶在演奏中能够产生丰富的音色变化,包括明亮、洪亮、柔和、温暖等,使得演奏更具表现力。
其次是音色独特。
琵琶的音色具有中国音乐独特的韵味,通过琵琶演奏能够在民族室内乐中营造出浓厚的中国风情。
再次是音色悠扬动听。
琵琶的音色优美,传递出一种悠扬动听的感觉,使得演奏更具吸引力。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琵琶在演奏中能够通过不同的音色变化,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在演奏快速、激昂的曲目时,琵琶可以通过高亢明亮的音色传递出热情奔放的感觉;而在演奏悲凉、忧伤的曲目时,琵琶可以通过柔和温暖的音色表达出深情和思索。
琵琶还能够通过演奏技巧,如滚勾、颤音、拨弦等,增加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演奏更具魅力。
琵琶演奏中音色和音质的控制策略探讨
琵琶演奏中音色和音质的控制策略探讨音色和音质是琵琶演奏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直接影响着演奏的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在琵琶演奏中,如何控制音色和音质,使之更加丰富多彩,成为了琵琶演奏者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本文将从琵琶演奏中音色和音质的特点出发,探讨其控制策略,旨在帮助琵琶演奏者更好地提高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
一、琵琶音色和音质的特点琵琶音色丰富多彩,既有清澈明亮的高音,也有丰满饱满的中音和低音,音域宽广,表现力强。
琵琶音质圆润柔和,有着独特的韵味,适合表现悠扬的旋律和动人的音乐情感。
琵琶音色和音质的特点决定了在演奏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控制策略。
1. 手法控制在琵琶演奏中,手法是直接影响音色和音质的因素之一。
手法包括左手指法和右手拨弦的技巧。
左手指法的轻重、松紧和位置的掌握直接关系到琵琶的音色。
轻柔的指法可以演奏出柔和细腻的音色,而重一些的指法则可以演奏出更加饱满和有力的音色。
右手的拨弦技巧也直接影响琵琶的音质,控制着琵琶的音色。
不同的拨弦方式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色效果,如轻拨可以演奏出清澈明亮的音色,重拨可以演奏出饱满有力的音色。
2. 声音控制声音的控制对音色和音质的表现至关重要。
在琵琶演奏中,声音的大小、变化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音色和音质的表现。
在演奏中,要根据乐曲的要求和音乐情感的需要,控制声音的大小和变化,使之更加贴合音乐的表现要求。
要保持声音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颤音和杂音,保持音色的纯净和音质的清晰。
声学控制是琵琶演奏中音色和音质控制的重要手段。
借助声学原理,可以更好地控制琵琶的音色和音质。
控制共振箱的合理使用,可以通过改变箱体的大小、形状和材质等因素来调整琵琶的音色和音质。
合理使用琵琶的琴弦和品桥,可以通过调整琴弦的材质、直径和张力等来改变琵琶的音色和音质。
掌握这些声学原理,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琵琶的音色和音质。
4. 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琵琶演奏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影响音色和音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论琵琶演奏的音色特点
■杨海龙石蔚论琵琶演奏的音色特点琵琶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以其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一直在我国民族音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古代以“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琶”(琵琶),将演奏方法相似的一类乐器统称为“琵琶”,这种以琵琶演奏的“弹”与“挑”的基本指法的命名方式,也说出了弹拨乐器琵琶发声的属性,即以“点”状的颗粒性,经过演奏者运用丰富演奏技巧的艺术加工,将富有特色的颗粒性声音,对音乐富有情感的诠释,演奏出优美的琵琶音乐。
在演奏中,琵琶音色是演奏美好音乐的重要因素,也是琵琶演奏审美评价的重要方面。
一、琵琶音色音色,简单说就是发声体声音的特色,是由发声体物理震动产生的声响。
因发声体制作材料和结构的不同,音色差异可依靠人的听觉辨别和区分。
仅就乐器音色上看,由于乐器发音体材质和制作工艺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声音属性,因此,不同乐器会有不同的声音音色。
首先,制作的材料、材质、工艺和技术等,是琵琶自然发音优劣的几个关键环节,决定了琵琶的声音音色。
一把制作精美的琵琶,音色一定优美动听,高音区明亮,低音区浑厚,具有良好的声音共鸣和穿透力,可为演奏者提供优良的物质基础,这是琵琶的客观音色。
其次,琵琶是由演奏者演奏发出的声响,创造出美妙动听的音乐。
通过不同演奏者的各种技巧、演奏水平、对声音和乐曲的理解等环节,而产生出不同的音乐。
从这个角度讲琵琶音色还与演奏者密切相关,同样一把琵琶由不同的人来演奏,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和音色差异,这种与人的主观因素所形成的声音,正是琵琶的主观音色。
主观音色是由演奏者技巧、风格、审美等决定的。
琵琶演奏的音色首先是由演奏技巧决定。
科学规范的演奏方法,是获得好的演奏技巧,形成好的琵琶音色的关键环节。
其次,演奏音色还与演奏者自身的艺术修养,对音色的审美与鉴赏力有关。
在琵琶演奏中,琵琶演奏的音色还与演奏者的审美观相关,演奏者在演奏中应以美的视角来理解作品、表现音乐、抒发情感,才会产生美的音色与音乐。
二、音色与技巧技巧是经演奏者不断学习训练,在音乐实践中日益成熟的表达音乐的技术保障。
琵琶音色特征
琵琶音色特征引言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其独特的音色特点使其成为中国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琵琶音色的特征,包括音质、音色变化以及演奏技巧等方面。
音质音质是音乐中一个最基本的属性,也是琵琶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琵琶的音质可以描述为圆润、清亮、悠扬。
其音色饱满且富有共鸣,给人以华丽、瑰丽的感觉。
共鸣琵琶的共鸣效果是其独特音色之一。
琵琶的共鸣箱是其核心部分,它通过共鸣箱的震动来放大和丰富琵琶的音色。
共鸣箱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对音色产生重要影响,常见的材料有木质、竹质和金属质等。
声音的色彩琵琶的音色被形容为富有色彩,这是因为琵琶演奏的技巧和琵琶本身的结构特点造成的。
琵琶的音色可以变换和丰富,演奏家通过变化演奏技巧和手法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音乐效果。
音色变化琵琶的音色可以通过不同的演奏技巧和手法来变化。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音色变化方式。
滚挑滚挑是一种常用的演奏技巧,通过不同的挑弦速度和力度,可以产生明快而风趣的音色效果。
滚挑的速度和力度掌握得当,可以表达琵琶的灵动和活泼,也可以展现出琵琶的激情和豪迈。
滑音滑音是琵琶演奏中常用的技巧之一,通过指法上的滑动,使音高在瞬间连续变化,产生柔和而流畅的音色效果。
滑音技巧使琵琶音符之间的转换更加自然和连贯。
颤音颤音是琵琶演奏中常见的装饰性技巧,通过快速颤动琵琶的指法来产生的颤音效果。
颤音可以增强琵琶的表现力,使其音色更加丰满和生动。
琵琶的弹奏技巧琵琶的演奏技巧对音色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弹奏技巧可以创造出不同的音色效果,如琵琶的扫弦、敲击、拨弦等等。
演奏家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可以使琵琶的音色丰富多样。
结论琵琶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其独特的音色特征使其在中国音乐中拥有重要地位。
琵琶的音质饱满、共鸣丰富,其音色可以通过不同的演奏技巧和手法进行变化。
我们对琵琶音色的探讨只是冰山一角,希望能够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揭示出琵琶音色的更多奥秘。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分析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分析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种,起源于古代的波斯,又传入中国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琵琶是一种弹拨乐器,外形像月牙,共有四根弦。
琵琶在中国的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琵琶的音色更是与众不同。
下面就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进行一下分析。
琵琶的音色柔和、浑厚。
琵琶的共鸣箱由多个薄板组成,因此琵琶的共鸣效果很好,使得琵琶的音色更加柔和、浑厚。
当演奏琵琶时,琵琶的共鸣箱会产生共鸣,将弦的振动传导到共鸣箱上,形成更加丰富的音色。
琵琶的音色丰满、有穿透力。
由于琵琶使用的是弦乐器的演奏技法,可以通过琵琶弦的振动来发声,因此琵琶的音色比较丰满,有着较强的穿透力。
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琵琶常常担任主旋律或和声的角色,其丰满的音色能够与其他乐器产生良好的协调,使得整个乐曲音色更加丰富。
琵琶的音色具有独特的音域。
琵琶的音域比较宽广,通常有三个八度的音域,可以演奏出较低的音符以及较高的音符。
琵琶的音色在低音区较为沉稳,中音区较为圆润,高音区较为明亮,这种独特的音色特点使得琵琶在演奏中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变化。
琵琶的音色有时也具有一定的尖锐性。
尽管琵琶的音色柔和丰满,但在一些特定的演奏技法中,琵琶的音色也能够表现出一定的尖锐性。
在弹击技法中,弹奏琵琶的弦会产生尖锐的音色,能够表现出琵琶的另一种音色特点。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具有柔和、浑厚、丰满、有穿透力、具有独特的音域以及有时的尖锐性等特点。
这些音色特点使得琵琶能够在演奏中发挥出自己独特的魅力,丰富整个乐曲的音色层次,增添音乐的表现力。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分析是对琵琶演奏特点的一种概括和总结。
论琵琶音乐的特点
论琵琶音乐的特点琵琶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在其漫漫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经过不断地创新改进,使得这一民族乐器具有了丰富的演奏技法和音乐表现力,琵琶音乐也成为我国民族音乐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琵琶音乐特征的审视,以窥见我国民族音乐之本质特征。
一、琵琶的颗粒性声音特点琵琶音乐表现了一种“点”状的声音特点。
琵琶运用各种演奏技巧使其音乐具有鲜明的颗粒性声音特色,正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描绘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种“点”是由琵琶的演奏方法所决定的,琵琶在由点连成线的音乐进行中“说尽心中无限事”。
琵琶的演奏技巧主要有左手弹奏技巧和右手按音技巧,左手演奏技巧有弹、挑、勾、抹、摭、分、轮、扫、拂、滚、摇指等指法;右手演奏技巧有吟、揉、推、拉、带、擞、打、颤等技法。
演奏时要求每一个音的声音要饱满圆润,明亮而坚实,弱而不虚,强而不噪,且力度均匀,音色统一。
琵琶演奏的点状声音形态,使声音具有很清晰的“颗粒性”,这种颗粒性构成了琵琶音乐风格的物质基础和声音条件;琵琶音乐又要在“点”与“点”之间形成一个音乐整体,使琵琶音乐具有了音乐上的连贯性,构成了富有歌唱性的音乐风格。
声音是造就琵琶音乐风格的外在特征,琵琶音乐的声音特点是以点成线,以点带面,演奏中处理好点与线、点与面的关系,对于充分表现音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因为在每一个点的构成中都是由人来演奏的,正是由于人的原因使得琵琶音乐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使琵琶的声音特性成为具有生命意义的“点”。
在人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琵琶的演奏理念,决定了琵琶音乐的风格特征和文化特征。
因此,琵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过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构成了对琵琶演奏习惯和理念的认同性,而使琵琶音乐焕发出灿烂的光彩,使琵琶音乐成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信息的凝炼,成为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琵琶音乐的旋律性特点琵琶音乐的旋律性有两层含义,从狭义上讲琵琶是一种弹拨乐器,在音乐中无论是激越雄壮的舞曲,还是抒情柔和的文曲都是以“点”来完成的,在演奏中旋律线的表述尤为重要;从广义上讲,每一部作品的完成都离不开旋律的进行,它在音高、节奏、节拍、调式等音乐因素有目的的结合中构成作品的基础,当然它也包含作者的主观感受。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分析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分析琵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它是由杏仁、板材、多层贴合而成,琴弦稠密排列。
琵琶在中国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常常被用在民族室内乐中。
本文将讨论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特点。
首先,琵琶的音色特点之一是清脆高亢。
它的音高宽广,可以演奏出很高的音高,比如钢琴的高音区域。
同时,它的音色比较集中,不像其他乐器的音色分散,因此琵琶在演奏中的声音显得非常清亮。
况且,琵琶的音量较小,这使得在室内演奏时,音色更加纯净、悦耳。
其次,琵琶的音色特点之二是丰满柔和。
在播放低频区域时,它的音色比较柔和。
低频区域的琵琶音色站稳了鲜明、充满张力的金属质感,凭借抒情的演奏手法,琵琶音色呈现自然、柔和的声调。
琵琶的琴弦多用中低频,通过指法和演奏手法使得琵琶音色充满丰富的情感和特点。
第三,琵琶的音色特点之三是温润圆润。
在演奏中,琵琶音色富有细腻感受和内在的丰富情感,音色质感圆润、温暖,在高频区域的声音相对很少,但可用于表现柔软、温暖的情感,尤其在演奏懂得带情感的曲目时,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琵琶的音色特点之四是灵活性强。
琵琶的音色特点非常适合演奏一些情感丰富、表达强烈的音乐作品。
琵琶的弹奏法十分灵活,这使得演奏者可以在演奏中自由地调整琵琶音色的明暗度和韵律,从而创造出不同的音乐效果。
综上所述,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具有清脆高亢、丰满柔和、温润圆润和灵活性强的音色特点。
琵琶的音色,为民族室内乐演奏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手段,它可以用来表达各种情感、传递各种信息,让听众们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
简述琵琶乐器的发音特点
简述琵琶乐器的发音特点
琵琶的音色特点. 琵琶的发音清脆、明亮,富于颗粒性,颗粒性是指它在弹奏一个长音时,不是连绵的一个长音,而是由很多个小短音连成的。
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琵琶的音质特点。
琵琶的音色作为琵琶演奏的重要艺术手段,音色又分为自然音色和变化音色。
自然音色是指演奏者通过科学和正确的演奏方法,运用乐器本身的材质、构造以及振动等演奏出浑厚、明亮、圆润等原生的主音色;变化音色是指演奏者通过各种演奏技巧调整和改变原有的主题音色,从而产生变化的音色。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分析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分析
琵琶是中国古代音乐乐器之一,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
它的音色独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广泛应用于民族室内乐演奏中。
琵琶的音色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音色饱满丰富:琵琶共有四根弦,通过琴柱与琴面的连结发出声音。
它的音色饱满
而丰富,能够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情感和情绪。
2.音域广泛:琵琶的音域较为广泛,可以演奏出低沉的低音和明亮的高音。
它的音域
能覆盖整个中、高音区域,给民族室内乐演奏提供了更多的音乐表达方式。
3.音色温暖柔和:琵琶的音色温暖柔和,给人一种亲切和和谐的感觉。
在民族室内乐
演奏中,琵琶常常扮演着旋律部分的角色,通过其温暖柔和的音色为整个乐曲增加一种独
特的美感。
4.音色变化丰富多样:琵琶通过不同的演奏技巧和弹奏方式,可以产生丰富多样的音
色变化。
通过琴面的轻拨、重拨、轻拨后快速抻开等技巧,可以演奏出颤音、滑音、泛音
等特殊的音效,为民族室内乐演奏增添了更多的音乐元素。
5.音色与其他乐器的融合: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与其他乐器的融合非常紧密,能
够与二胡、古筝、笛子等乐器协同演奏,形成独特的合奏效果。
琵琶与其他乐器的音色相
互补充,相互渗透,共同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韵味。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独特而丰富。
它通过其饱满、广泛、温暖柔和、变化
丰富和与其他乐器的融合等特点,为整个乐曲增添了独特的风采和魅力,展示了中国传统
音乐的独特韵味。
传统音乐乐器琵琶的音色与演奏技巧
传统音乐乐器琵琶的音色与演奏技巧琵琶是一种古老而优美的传统音乐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琵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各个音乐类型和风格中。
本文将探讨琵琶的音色特点以及相关的演奏技巧。
一、琵琶的音色特点琵琶的音色柔美、悠扬,有着独特的韵味。
在传统音乐中,琵琶被赋予了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琵琶的音色主要由弦震动和共鸣箱的共鸣产生。
琵琶的共鸣箱是由梧桐木制成,具有良好的共鸣效果,能够增强琵琶的声音音量和音色质感。
琵琶的音色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清晰的音色分辨度:琵琶所发出的音色非常清晰,能够清晰地传递每一个音符的细微差别,使人们能够体味到琵琶演奏的细腻之处。
2. 丰富的音色变化:琵琶具有广泛的音色变化能力,可以通过演奏技巧的运用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如颤音、滑音、泛音等。
这些音色变化丰富了琵琶的表现力,使其能够适应不同音乐风格和曲目的演奏要求。
3. 柔和的音色质感:琵琶的音色柔和、温暖,具有一种特殊的音质和质感。
这种柔和的音色可以给人一种舒缓、温馨的感受,使人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
二、琵琶的演奏技巧琵琶的演奏技巧丰富多样,通过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实现琵琶音色的灵活转换和音乐表达的丰富多样性。
1. 手指技巧:琵琶演奏主要通过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弦和拨弦来实现。
琵琶的按弦技巧有弹奏、揉弦、推弦等,不同的按弦技巧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
琵琶的拨弦技巧有指甲拨弦、和声拨弦、指腹拨弦等,这些技巧可以营造出琵琶独特的音响效果。
2. 手腕和手臂技巧:琵琶演奏中,手腕和手臂的运用非常重要。
手腕的灵活运动可以使得琵琶的演奏更富动感和表现力。
手臂的力度和姿势调整可以影响琵琶演奏的音量和音色质感。
3. 节奏和速度控制:琵琶演奏中的节奏感和速度控制非常关键。
合理的节奏和速度安排可以使琵琶演奏更加准确、流畅和富有韵律感。
演奏中的节奏感和速度变化可以为演奏增添情感和表现力。
4. 团体合奏技巧:在团体合奏中,琵琶的演奏技巧也需要与其他乐器进行配合。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分析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分析
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琵琶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独特的音色给乐曲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本文将对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进行分析,包括琵琶的音域、音色特点、演奏技巧以及其在乐曲中的应用等方面。
琵琶的音域广阔,一般为中音,共15个音,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之一,在民族室内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琵琶的音色清雅悠扬,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琵琶有独特的演奏技巧,包括指法、扫弦、勾音等,这些技巧使得琵琶在室内乐演奏中能够表现出不同的音色效果。
琵琶的音色特点主要体现在音质的纯净、柔和和富有弹性,以及音量的宏亮、清晰和饱满。
琵琶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指法、扫弦、勾音和滚弦等,这些技巧使得琵琶能够表现出不同的音色效果。
指法是琵琶演奏的基本技巧,它可以产生清晰、轻快的音响效果。
扫弦是指用手指在琴弦上划拨,产生快速、柔和的音响效果。
勾音是通过用手指或指甲轻轻扣动琴弦,产生清脆、悠扬的音响效果。
滚弦是指用手指在琴弦上滚动,产生连续而柔和的音响效果。
这些技巧的运用,使得琵琶在室内乐演奏中具有丰富的音色变化。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有着丰富的应用。
在合奏中,琵琶可以与二胡、琵琶、笛子等其他乐器进行搭配演奏,产生和谐、饱满的音响效果。
在独奏中,琵琶演奏家可以通过丰富的音色变化,表现出不同的音乐情感,同时还可以进行技巧性的演奏,展现琵琶的魅力。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分析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分析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它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琵琶的音色独特,能够为民族室内乐增添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从琵琶的音色特点、在民族室内乐中的作用以及演奏技巧等方面对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进行分析。
我们来看琵琶的音色特点。
琵琶是一种弹拨乐器,发声原理是利用琵琶的琴弦振动产生声音。
琵琶的音色柔和婉转,音域宽广,能够表现出动人的情感。
在演奏中,琵琶的音色可以通过弹奏技巧、乐器本身的设计以及演奏者的气息和情感等因素而得到不同的呈现。
与其他民族乐器相比,琵琶的音色显得更加深沉、富有张力和情感。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在民族室内乐的演奏中,琵琶往往作为主旋律乐器或者伴奏乐器出现。
作为主旋律乐器时,琵琶能够用其柔和的音色演绎出富有感染力的旋律,让人们陶醉其中。
琵琶还可以作为伴奏乐器,为整个乐曲增添层次感和丰富的色彩,丰富了整个乐曲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为整个乐曲提供主旋律,还能够为整个乐曲增添丰富的音色和表现力。
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也受到了一些技巧的影响。
比如说,琵琶的演奏者需要掌握丰富的演奏技巧,如指法、用力和演奏弧度等方面的技巧,以便更好地发挥琵琶的音色特点。
演奏者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乐曲风格和表现要求来调整自己的演奏技巧,从而更好地突出琵琶的音色特点。
演奏者的情感表达也对琵琶的音色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情感的表达能够使琵琶的音色更加丰富和深刻,更具有感染力。
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琵琶的音色表现不仅受到演奏者的影响,还受到乐曲本身的氛围和风格的影响。
比如说,在演奏悠扬的民族曲目时,琵琶的音色表现更加温婉动人;而在演奏战斗气氛较浓的曲目时,琵琶的音色表现更加豪迈有力。
在演奏中,演奏者需要根据乐曲的风格和要求来调整自己的音色表现,以便更好地为整个乐曲增添色彩和表现力。
简述琵琶乐器的发音特点、乐曲的分类
简述琵琶乐器的发音特点、乐曲的分类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演奏技巧。
它的发音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琵琶的音色浑厚而富有穿透力。
它由木制的琵琶身和弦、牛角制成的琵琶头部以及丝制琵琶弦组成,琴身上有音洞,琴弦是通过琵琶头固定在琵琶身上的。
当演奏者用手指或拨子弹奏琵琶弦时,琴弦的振动产生声音,经过琵琶身的共鸣,形成琵琶独特的音色。
其次,琵琶具有较宽广的音域。
通常一把琵琶有四根弦,由高音弦到低音弦依次排列。
演奏者可以通过弹奏不同的弦和变换指法来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
因此,琵琶既可以演奏高亢激昂的音乐,也可以演奏柔和细腻的旋律。
此外,琵琶的演奏技巧丰富多样。
演奏者可以使用指弹、拨子、颤音等各种技巧,使琵琶的音乐表现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琵琶还具有滑音、和弦、颤音等特殊音效,使琵琶演奏的音乐更具有表现力和表现力。
关于琵琶乐曲的分类,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演奏风格和曲调进行划分。
首先是古典乐曲,包括古琴曲、古筝曲、古箏曲等。
这些曲目多为古代乐谱,传承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精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次是民族乐曲,包括民间歌曲、民族舞曲等。
这些曲目通常具有轻快活泼的曲调,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代表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音乐风格。
还有现代与当代乐曲,这些曲目是在传统基础上创作的新作品。
它们融合了西方音乐的元素,创新了演奏技巧和曲调,使琵琶的音乐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总之,琵琶作为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乐器,发音特点独特,乐曲分类丰富多样。
它在中国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当代音乐演奏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琵琶“弹”的声学特性
浅谈琵琶“弹”的声学特性摘要:本文采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对琵琶演奏时的“弹”进行分析,提取了26个音的时长、能量、频谱的声学参数,结果显示:1)倍高音、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的时长依次增加;2)整体能量衰减速度减慢,并提出周期型、弧线形、直线型三种能量的衰减模式;3)对频谱进行研究,并分析出琵琶的谐波振动周期性模式。
本文首次将实验语音学研究方法引入琵琶的研究中,为琵琶演奏和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字:琵琶;乐器声学;能量;时长;频谱一、引言“声学是音乐声学的根基,也是中国古代科学中最为发达的学科之一。
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先使用‘声学’一词,而有关音乐声学的理论则散见于经、史、子、集之中,历代史书中的‘律历制’或‘音乐制’,其中关于律学、乐器制造、音乐演奏和演唱技巧等的记述也多涉及音乐声学范畴”。
[1]戴念祖(中国物理史的专家),在他的《中国声学史》(1994)中系统地叙述了音乐对于声学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音乐声学的研究中注重乐律的理论研究。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出现了成熟的乐律计算理论和乐器调音工具,可视为中国早期音乐声学的诞生。
十九世纪下半叶,随着西方声学理论著作的传入,中国的音乐声学开始融入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研究成分。
在1893年出版的《声学揭要》一书中,除介绍了声学基本原理外还论及乐音和乐器发声原理等内容。
当代也有一些论著,对音乐声学产生了影响,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音乐声学的发展历程。
龚镇雄的《音乐声学―音响、乐器、计算机音乐、Mml、音乐厅声学原理及应用》(1995)是一本全新结构的音乐声学专著。
另外,韩宝强的专著《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2003),唐林等著《音乐物理学导论》(1991)、朱起东著《音乐声学基础》(1988)、胡泽著《音乐声学》(2003)等都是针对音乐声学研究做出了相关的研究。
[2]乐器声学是音乐声学的一种,本文对乐器中的琵琶进行分析,以琵琶中的简单指法“弹”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时长、能量等声学参数,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对频谱的分析,研究琵琶演奏时的振动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琵琶“弹”的声学特性
摘要:本文采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对琵琶演奏时的“弹”进行分析,提取了
26个音的时长、能量、频谱的声学参数,结果显示:1)倍高音、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的时长依次增加;2)整体能量衰减速度减慢,并提出周期型、弧线形、直线型三种能量的衰减模式;3)对频谱进行研究,并分析出琵琶的谐波振动周期
性模式。
本文首次将实验语音学研究方法引入琵琶的研究中,为琵琶演奏和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琵琶;乐器声学;能量;时长;频谱
一、引言
“声学是音乐声学的根基,也是中国古代科学中最为发达的学科之一。
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先使用‘声学’一词,而有关音乐声学的理论则散见于经、史、子、集之中,历代史书中的‘律历制’或‘音乐制’,其中关于律学、乐器制造、音乐演奏和演唱技巧等的记述也多涉及音乐声学范畴”。
戴念祖(中国物理史的专家),在他的《中国声学史》(1994)中系统地叙述了音乐对于声学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音乐声学的研究中注重乐律的理论研究。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出现了成熟的乐律计算理论和乐器调音工具,可视为中国早期音乐声学的诞生。
十九世纪下半叶,随着西方声学理论著作的传入,中国的音乐声学开始融入具有
现代科学意义的研究成分。
在1893年出版的《声学揭要》一书中,除介绍了声学基本原理外还论及乐音和乐器发声原理等内容。
当代也有一些论著,对音乐声学产生了影响,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音乐声学的发展历程。
龚镇雄的《音乐声学—音响、乐器、计算机音乐、Mml、音乐厅声学原理及应用》(1995)是一本全新结构的音乐声学专著。
另外,韩宝强的专著《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20XX),唐林等著《音乐物理学导论》(1991)、朱起东著《音乐声学基础》(1988)、胡泽著《音乐声学》(20XX)等都是针对音乐声学研究做出了相关的研究。
乐器声学是音乐声学的一种,本文对乐器中的琵琶进行分析,以琵琶中的简单指法“弹”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时长、能量等声学参数,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对频谱的分析,研究琵琶演奏时的振动方式。
琵琶声学分析的研究为音乐学研究提供客观数据,同时为乐器演奏和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琵琶的简介及发音特色
1.琵琶的简介
琵琶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
时期出现的。
“琵琶”这个名称来自所谓“推手为枇,引手为杷”所以名为“枇杷”(琵琶)。
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其音域广阔、表现力丰富。
图1 琵琶的构造图
琵琶音箱呈半梨形,四弦,颈与面板上设有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
经历了几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
2.琵琶的发音特色
琵琶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
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减,具有较强的穿
透力。
琵琶之所以发音响亮,是因为琵琶的面板和背面之间有一个共鸣箱的存在,并在复手下方有一出音孔。
当用手拨动琴弦时,琵琶的音响发生有以下的规律:
弦的振动——复手的振动——面板的振动,从出音孔中最终把音发出来。
用手指拨弦时,弦的振动如果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复手和面板与共鸣箱产生
共振,其发出的音无疑是饱满、浑厚的。
可以这样认为,由弦带动复手和面板的振动是由演奏者的手指拨动琴弦决定的。
手指不触弦,复手、面板自然不会振动,
当然也就不会发出音响,手指触弦的角度、方向,决定着复手、面板振幅的大小及弦的振动声波的改变,因而产生音色上的变化。
下图为琵琶的琴体声谱图
图2 琴体的声谱图
三、弹的声学分析
弹是琵琶中较为重要的指法,用右手食指指甲端(一般用与拇指相邻侧的指甲端)触弦,将弦向左弹出发音。
本文研究所使用的为六相二十四品的琵琶,音色反应灵敏。
琵琶的音域广,近四个八度,从四弦到一弦,从相到品,音从倍低音到低音、中音、高音、倍高音依次增高。
高音区域坚实清脆。
最高音区紧张,尖锐;中音区柔和,明亮;低音区低沉,有弹性。
本文采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对时长、能量以及频谱进行三方面分析。
录音内容包括倍高音(小字三组)3个、高音(小字二组)7个、中音(小字一组)7个、低音(小字组)7个、倍低音(大字组)2个,共26个音。
1.时长分析
人耳可听声音频率范围:20Hz~20XX0Hz,即空气每秒振动的次数在20次到20XX0次人耳能听到。
本文以此作为能量统一的规范,对时间进行归一化处理,将琵琶弹指法的26个音分别进行了时长计算,并进行曲线拟合,如下图所示: 图3
弹的各音的时长
其中横坐标从倍低音到倍高音各个类型的音,纵坐标为各类型音的时长。
由上图可以看出高音的发音时尖锐,弦紧张,因此振动频率快,时长短。
而低音发音时低沉、浑厚,振动频率较慢,因此时长较长。
从倍高音到高音、中音、低音再到倍低音,时长逐渐增长。
2.能量分析
对琵琶弹指法的26个音提取能量参数,对琵琶进行能量衰减模式以及能量变化模式的分析。
从而分析琵琶的振动模式,对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1)衰减模式
采用MATLAB中的ployfit命令对弹指法的26个音的能量值进行拟合,求出各个音的能量曲线的斜率,从而反映能量的衰减的速度。
如图4所示。
图4 能量衰减斜率图
一般来说,高频的能量衰减较快,低频能量衰减慢,由上图中可以看出,琵琶的衰减模式遵循了一般的规律。
图中的斜率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斜率值依次减低,曲线呈下降模式。
倍高音re的斜率最高,能量的衰减速度最快;倍低音so的衰减速度较慢;其他音的斜率衰减速度介于re和so之间。
(2)能量变化模式
文章对26个音的能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琵琶的三种能量变化模式,反映了弦乐琵琶的谐波在衰减过程中的变化形态。
(a)周期性变化模式
(b)弧线型变化模式
(c)直线型变化模式
图5能量变化模式曲线
图5中的(a)、(b)、(c)分别为中音la(a1),低音re(d)和倍高音do(c3)的能量衰减时的变化模式曲线,分别代表了周期性变化模式、弧线型变化模式以及直线型变化模式。
琵琶的部分音周期性的能量变化模式反映出在能量衰减的过程中,谐波的变化规律是成周期性质的。
直线型以及弧线型的能量变化模式说明谐波变化的非周期性。
3.频谱分析
文章采用praat软件以及演奏琵琶弹七省音阶的方法分析琵琶的声频谱。
图6(a)给出了a弦的第三个把位的第一品音(c2)的语谱图。
(a) c2的语谱图
(b) c2在时的频谱图(c) c2在时的频谱图
图6高音do的频谱分析
图6(b)选择c2开始阶段时的频谱片段,此时第一、二、三等各谐波能量较高,最高位43db,平均在15db左右。
图6(c)之所以选择时的频谱图,原因在于,
此时的共振峰发生变化,即谐波发生变化,从频谱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二谐波能量较高,在20db左右,第三谐波的为-21db左右,之后的各谐波能量相对较弱。
小结
表1给出了弹指法的26个音的声学参数,包括时长参数、基频参数、能量参数等。
表1 声学参数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1)琵琶的时长与音高低成反比,音越高,琵琶的弦越紧,振动频率快,时长越短,反之越长;2)能量斜率值随着音阶的依次升高而增加;3)琵
琶的基频与音高成正比,音越高,基频值越大。
四、结束语
本文采用了praat语音分析软件提取了琵琶弹指法中的26个音的时长参数、能量参数以及频谱,对琵琶乐器进行了声学分析。
对弦乐器的能量衰减的变化模式给出分析,将能量的变化模式分为周期性变化模式、弧线型变化模式以及直线型的变化模式,能量的变化模式反应了琵琶振动时的谐波变化方式。
同时,通过频谱的研究初步分析了琵琶的谐波振动模式。
但本文所做出的研究是初步的,在今后的研究当中,琵琶的频谱分析以及能量的变化模式还需要深入研究,为分析琵
琶等弦乐器的振动模式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另外,乐器声学的研究也为乐器设计与制造提供理论和标准,为音乐学研究提供客观数据以及乐器演奏和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韩宝强.我国近代音乐声学研究概览[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XX,
第一期,p70-72.
庄元.当代中国音乐声学研究述要[J].中国音乐学,20XX,第二
期,p114-116.
庄永平.琵琶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刘石.琵琶的噪音分析[J],《艺范》音乐版(季刊),p56-58.
陈通,郑敏华,蔡秀兰.琵琶的声学特性[J].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论文在线::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