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数学教案

合集下载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教案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教案

第五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5.7 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课题名称】第7课时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96页。

【教学目标】1.会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观察、从多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够从图中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两种方法的异同。

【课前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运动会上,学校啦啦队正在给队员们加油助威。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所学知识解决运动会上的问题。

(板书课题: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教科书P96例题情境图。

教师:运动会上,啦啦队的同学们正在表演呢!请仔细观察,你从图中找到了什么信息?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预设1:男生有5人,女生有10人。

预设2: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信息。

教师:大家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信息用小棒摆出来,跟同桌说一说。

预设:学生可能按左右两部分摆,左边表示男生人数,右边表示女生人数;也可能按前后两部分摆,前面表示前排人数,后面表示后排人数。

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请把你知道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学生根据自己找到的信息完整描述问题。

2.分析和解答。

教师: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解答?写在练习本上。

预设1:5+10=15(人)或10+5=15(人)。

预设2:7+8=15(人)或8+7=15(人)。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算式。

教师:通过大家的汇报,我们知道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

先来看第一种方法,为什么用加法?这里的5、10各表示什么意思?预设:学生说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6-10这五个数字的形式及表示方法。

2.能正确快速认识6-10的阿拉伯数字写法。

3.掌握6-10的读法。

4.能灵活掌握6-10之间数的增加、减少运算。

5.能进行6-10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示范操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提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认识6-10的阿拉伯数字写法。

2.正确读写6-10的数字。

3.进行6-10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难点1.6-10的数字形式及表示方法的认识。

2.6-10之间加法和减法计算运用的灵活性。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教材。

2.学具:数字卡片、算珠等。

3.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幻灯片。

4.其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图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6-10的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二、新知讲解(15分钟)1.通过幻灯片展示6-10的阿拉伯数字写法。

2.带领学生一起读写这些数字。

3.解释6-10之间的增加、减少运算规律。

三、示范操练(20分钟)1.利用数字卡片等教具,让学生进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练习。

2.学生之间互相示范及检查答案,纠正错误。

四、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布置小组任务:通过生活实例,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6-10之间的问题,并向全班汇报解决过程。

五、课堂讨论(15分钟)学生展示小组任务成果,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或分享不同思路,展开课堂讨论。

六、巩固练习(10分钟)布置作业:巩固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认识6-10这五个数字的形式、读写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加减法计算。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多多思考和练习,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扎实掌握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6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6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6 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局部,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为大家采集的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希翼对大家有所匡助。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 元=10 角, 1 角=10 分,初步学会简单的换算。

2、对学生发展保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便性和有序性。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 元=10 角, 1 角=10 分,初步学会简单的换算。

2、对学生发展保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 角的硬币 10 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 1 分的硬币 l 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学生到商店买东西,买东西需要钱,导入钱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

1.提醒课题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2.教学例 1教师:出示 1 元、 5 元、 10 元、 100 元、 1 角、 5 角等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2)它是什么样子的?3、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类。

3.教学例 2(1)出示 10 个 l 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 10 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

又出示 1 元问:“谁知道 l0 角和 l 元哪个多? 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 1 元=10 角。

(板书)(4)引导学生想一想: 1 元等于多少分? (1 元=100 分)(1)出示一张一角纸币的一个一分硬币。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5单元 解决“原来一共有多少”的问题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5单元 解决“原来一共有多少”的问题教案

第五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5.8解决“原来一共有多少”的问题【课题名称】第8课时解决“原来一共有多少”的问题【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97页。

【教学目标】1.体会“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画图策略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的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装有5块糖的不透明盒子、小棒。

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森林长跑运动会开始了,还有8只动物没有到呢!你知道参加运动会的小动物有多少吗?预设:有的学生是数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数的过程;有的学生是算出来的,教师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算的过程,重点描述清楚5只、8只和13只各表示什么意义。

师小结:要求原来有多少动物,就要把已经来的和还没有来的两部分合起来。

教师:生活中类似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教科书P97例题情境图一部分。

师:领走了6个篮球,请你猜一猜,原来可能有多少个篮球?预设:学生结合图示可能会说出:如果架子上的篮球拿完了,那么原来是6个;如果桌子上的篮球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可能是8个、9个、10个……(教师追问:篮球的个数有没有可能少于6个?学生回答:不可能少于6个,至少是6个。

)【设计意图】先出示图的一部分,让学生展开想象,猜猜图中原来的口哨的个数,为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做好准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件出示教科书P98例6完整的情境图。

教师:你发现了哪些信息?请把你发现的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2024年全新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第五单元汇总

2024年全新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第五单元汇总

2024年全新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第五单元汇总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1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让学生学会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培养数感和数的概念。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1~10的认识2.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3.10以内数的组成4.10以内数的加减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10的认识,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10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四、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1~10的认识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了1~5的认识,今天我们要学习1~10的认识。

你们准备好了吗?2.教学过程(1)认识1~10的数字师:我们先来认识1~10的数字,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数一数。

生:(跟随老师一起数数)师:很好,现在请大家翻开书本,找到第1页,我们一起来认识1~10的数字。

(2)学习1~10的数词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10的数字,我们要学习1~10的数词。

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读。

生:(跟随老师一起读数词)(3)练习数数师: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小手指,我们一起来练习数数。

从1数到10,看谁数得最快。

生:(跟随老师一起数数)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1~10的数字和数词,也学会了数数。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熟练掌握。

(二)第二课时: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1.导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1~10的认识,今天我们要学习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教学过程(1)学习10以内数的顺序师: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小手指,我们一起按照顺序数一数1~10的数字。

生:(跟随老师一起数数)师:通过数数,我们发现1~10的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2)学习10以内数的大小师:我们来学习10以内数的大小。

请大家用大于、小于或等于的符号表示下面每组数的大小关系。

生:(完成练习)(3)练习比较大小师: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小卡片,上面写着1~10的数字。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5课时 用数学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5课时  用数学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5课时用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会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生活中的数学”的第5课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2. 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购物、分水果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铅笔、书本、桌椅等,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物品的数量、形状、大小等特征。

(2)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如分水果、购物等,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减法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购物金额等。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1. 观察家里的物品,用数学语言描述它们的数量、形状、大小等特征。

2. 和家长一起购物,计算购物金额,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实践。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0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0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0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10的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数字10,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10的意义,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能运用10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数字有一定的认知,但部分学生可能对10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10的认识的培养,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数字10,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能够运用10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数字10,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10的概念,熟练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10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计数器等。

2.学具准备:学生作业本、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数字1-9,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然后,向学生介绍数字10,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字10。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小动物的数量,让学生练习数数,巩固对数字10的认识。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小动物的数量与数字10的关系,让学生理解10的概念。

第五单元 连加、连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 连加、连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连加、连减(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连加、连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法、减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连加的意义:把几个数相加的运算。

如:2 3 4 = 9。

2. 讲解连减的意义:把几个数相减的运算。

如:10 - 2 - 3 = 5。

3. 引导学生观察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总结出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一些连加、连减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学生互相检查,共同提高。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连加、连减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各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 强调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布置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鼓励学生运用连加、连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讲解新课、巩固练习、拓展延伸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复习课。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认识人民币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2. 提高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交易。

3. 巩固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的熟练运用,以及对人民币的认识。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人民币模型、几何图形模型。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购物、交易等,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师通过黑板展示一些100以内的数,让学生口头报数,并说出每个数的组成。

3. 复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教师通过黑板展示一些100以内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口头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4. 复习认识人民币:教师通过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出每个面值的人民币的名称,并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交易。

5. 复习简单几何图形: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等,让学生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并能够识别和描述图形的特征。

6.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流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00以内数的认识: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35 + 27 = 6276 45 = 31认识人民币:1元 2元 5元 10元简单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23的组成:20 + 3;57的组成:50 + 7;85的组成:80 + 5。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和图案特征。

2.能够正确识别1元、5元、10元人民币。

3.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价值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人民币实物、图片等教具。

2.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铅笔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让学生看一些人民币的图片,让他们说出自己认识的面额和特
征。

2.通过教具展示1元、5元、10元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相应
的面额。

3.让学生比较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征,如颜色、图案等。

4.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说出面额。

2.引导学生认知各面额人民币的用途,如购买物品需要多少人民币等。

3.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买物品的情景,使用不
同面额的人民币进行支付。

4.结合绘本或故事讲解人民币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学反思
1.此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和使用能力,通过实物展示
和游戏活动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人民币的价值。

2.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培养他们正确的消费观念和
理财意识。

3.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适当的调整,确
保教学效果。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使用人民币。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单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9-72页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本单元教材主要是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以及“整理和复习”等六个小节的内容构成。

这些内容不仅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的最直接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单元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来表示物体的各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掌握6-10的数的概念和加减法的含义,并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与态度:1、使学生能够利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第一课时6、7的认识(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9-40页)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情境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复习内容包括: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认知。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几何图形的特征。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应用题的解决。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运算规律,以及几何图形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几何图形的模型。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个小朋友过生日,分发礼物的故事情节,引入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2. 数的概念复习:通过黑板上的示例,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如数数,识数,写数等。

3. 数的加减法复习:通过示例题目,复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如23+17,5628等,并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4. 几何图形认知:复习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触摸和观察,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5. 应用题练习: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应用题,如购物,计算价格等,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几何图形认知。

七、作业设计1. 请写出100以内的十个数,并标出它们的顺序。

答案:1,2,3,4,5,6,7,8,9,10。

答案:32+23=55,8756=31,45+39=84。

3. 请画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几何图形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但在解决应用题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练习和引导。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和7、用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和7、用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和7、用数学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6和7,并能正确书写;2.能够利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3.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6和7;2.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3.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6和7•介绍数字6和7的基本概念;•按照书写要求正确书写数字6和7。

2. 加法运算•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利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例如:6 + 7 = ?3. 减法运算•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减法的概念;•利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例如:7 - 6 = ?4.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为例,展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如购物结账、分担食物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数字6和7,引起学生的兴趣;•讨论数字6和7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

2. 认识数字6和7•投影幻灯片展示数字6和7的书写方法,学生认真观看学习;•请学生用铅笔在本子上正确写出数字6和7。

3. 加法运算•集体讨论加法的定义,并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进行加法运算练习;•指导学生利用数字6和7进行加法运算,鼓励他们口头回答。

4. 减法运算•向学生解释减法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学习减法;•让学生利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检查他们的计算结果。

5.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故事、游戏或实际情景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如时间、空间、物品数量等。

五、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引导学生发言,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复习数字6和7的书写以及加减法运算;•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以上为本次《6和7、用数学》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教的教材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具体是第五单元的第3课时,主要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且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具,以及学生们用的练习本、铅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比如小明有6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1个苹果,问他现在有多少个苹果,来引入6和7的加法。

2. 例题讲解: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演示6和7的加法,比如6+1=7,7+0=7,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计算过程。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当场计算,比如6+2=,71=,以此来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6和7的加减法。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互相讨论他们做的练习题,一起解决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做一下6和7的加减法的板书,包括6和7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以及一些典型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同学们回家后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6和7的加减法,是否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我也会找一些相关的拓展延伸材料,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这就是我为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设计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我可以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和接触到6和7的加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数字6。

2.能够理解数字6的数量含义。

3.能够用手指和竖式表示数字6。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数字6。

2.理解数字6的数量含义。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数字6的数量含义。

四、教学准备
1.班级环境准备。

2.数字卡片6。

3.数字棍6。

4.学生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和数字棍6,让学生看一看这个数字和物品,并向学生提问:“这是什么数字?你看到了几个东西?”
2. 学习
1.学生操作数字棍6,理解数字6的数量含义。

2.学生用手指模仿数字6的书写,并理解六这个数是怎么样表示的。

3.学生通过练习本的配套练习,加深对数字6的理解。

3. 拓展
教师出示一些问题,如“小明有6个苹果,他吃了2个,还剩下几个?”让学生应用数字6进行简单的计算。

4. 巩固
让学生自由创设一些含有数字6的小问题,相互出题并回答,巩固数字6的概念。

六、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本上关于数字6的练习。

七、板书设计
数字6
6
八、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字6,通过实物和书写的形式进行了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数字6的数量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数字6进行简单的计算。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最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加深对数字6的理解。

2024年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2024年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及课堂授课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主要内容是“6 - 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0 - 5 这些数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数的概念的进一步扩展,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加减法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6 - 10 各数的读法、写法、数序、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已经对数字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等直观手段来帮助学习。

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预计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 6 - 10 各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计算,但可能有部分学生在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要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三、单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6 - 10 各数,掌握它们的顺序和大小。

例如,通过数数活动,让学生知道6 比 5 大,7 比 6 大等。

-学会6 - 10 各数的写法,能够规范地书写数字。

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数字时,至少有80%的学生能够书写正确、工整。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6 - 10 的加减法计算。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反馈,确保学生在加减法计算方面的正确率达到85%以上。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画图形等方式来理解数的概念和加减法的含义。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实际问题,如“有 6 个苹果,吃了2 个,还剩几个苹果?”让学生通过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的顺序。

学生拨:
(5颗6颗7颗)
请第一组的同学读一读。

(0-7)
请第二组的同学读一读。

(7-0)
同桌互相读一读。

学生答:数的,6个点子比7个点子少,所以6小于7。

想的,因为6再添上1是7,7比6多1,所以7比6大……
学生答:0-6都可以。

6、7,也可以是别的数。

学生两人一组,互当小老师,给对方出一道这样的题。

教师活动:
(一)教学6的组成
1、教学6的组成。

①把6个小圆片给涂上2种颜色,
可以怎样填?教师巡视。

(教师可
以指导学生有顺序的涂色。


②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学习数的组成。

(1)教材第41页涂一涂,填一填,仔细观察第一行有几个圆圈?(6个)涂了几个?(5个)这6个圆圈就分成了几和几?(5和1)(2)我们再接着往下涂,边涂边说。

(3)重点指导。

(4)看到第一组组成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
打开书第41页,在书上给小圆片涂色
让学生结合自己涂的小圆片,完整填出6的组成。

引导学生说出:5和1组成6,同时填6的组成。

学生交流学习
(二)教学7的组成。

板书:
提问: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同桌说说,然后对应地在下边板书出来。

(三)读、记这两个数的组成。

6.板书设计
6和7的分与合
6的组成 7的组成
环节二:探索新知,激发兴趣
师:这幅图上的点子表示8,你能拿出表示8的学具吗?请自己摆一个喜欢的图环节三:出示动物图
师:把左边的8个圈起来,从左边数,在第8个下面画上。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2024版人教版第5单元授课方案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2024版人教版第5单元授课方案

2024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是以人教版第5单元为基础进行编写的教案,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此篇文章将围绕这份教案展开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我们来看一下这份教案的基本构成。

该教案共分为3个模块,分别是“整体感知数”的学习、基本的加减法和“小朋友买东西”的综合运用。

每个模块都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评价等部分,其中教学过程又分为引入、讲解、练习、巩固和拓展等步骤。

在整体感知数的学习模块中,主要通过游戏等方法帮助学生感知数的大小和数量关系。

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物品的大小和数量,判断大小和比较大小等。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数字的概念和符号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数字。

基本的加减法模块则是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在引入环节中,可以使用具体的实物模拟加减法运算,通过类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讲解环节中,需要重点讲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和方法。

练习环节可以使用数字卡片、小珠子等工具帮助学生巩固运算技能。

巩固和拓展环节则可以考虑加入应用题,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模块是“小朋友买东西”的综合运用。

这个模块的目的是让学生将之前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引入环节中,可以让学生模拟购物场景,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式。

讲解环节主要围绕使用货币的基本方法和规则进行。

练习环节可以使用购物卡片、货币卡片等工具帮助学生练习购物和找零的技能。

巩固和拓展环节则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购物场景,练习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教学环境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在评价环节中,可以通过测验、作业、小组讨论等形式,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这份教案的编写非常细致和全面。

它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兼顾了讲解和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大全5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大全5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大全5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大全5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精选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1,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7的题目,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复习用的口算卡片(参考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制做),12个黄圆片和虚线圈。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题):1、教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每个学生举卡片给出得数。

然后变换一下题目的顺序再做一遍”。

7+47+67+57+77+97+8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先让全班学生举卡片回答,然后改变顺序再练一次,要求速度快一些。

7+()=117+()=137+()=127+()=157+()=167+()=14二、新课:1、教学教科书第11页例1。

教师出示绒板或黑板上贴好12个图片的图,接着提问:“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图片?”(12个图片)提问:“现在拿走7个(同时用虚线用起7个圆片),还剩几个圆片?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2-7=提问:“想一想,在计算十几减9和十几减8时是怎样计算的?那么12减7应该怎样算?要怎样想?”(要先想7加几得12,因为7加5得12,所以12减7等于5。

)教师对照黑板上的图,再说一遍。

教师再问:“谁能再说一说怎样算12减7等于几?”再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叫每个学生自己说一说。

然后让学生把书上例1中的两个空填好。

出示例2左边的题目:11-7=提问:“要算11减7得多少,应该想什么?得几?”(要想7加几得11,因为7加4得11,所以11减7等于4。

)再点名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出示例2右边的题目:15-7=提问:“这道题怎样想?”(学生答:因为7加8得15或者8加7得15都可以)学生回答后,再叫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让学生翻开教科书,把例2填完全。

然后集体订正。

2、教学例3。

学生做题时,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可以记下来。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整理和复习》教案(2024秋)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整理和复习》教案(2024秋)

10.整理和复习【课题名称】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0页。

【教学目标】1.系统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帮助学生落实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在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表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有序思维,提高计算速度。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将分散获得的知识综合起来的过程,初步感知整理的方法,感受复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系统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熟练进行口算。

[难点]发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的规律。

【课前准备】[教师]教具: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卡片[学生]学具:一套36张空白卡片【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第五单元了。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呢?请大家回忆一下,也可以翻开课本看一看。

预设:学生会说到“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多角度解决求总数问题”“解决“原来一共有多少”的问题”等。

[教师](出示本单元知识结构图)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帮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复习重点。

二、知识梳理1.20以内进位计算方法。

[教师]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我们都学习了哪些?预设1:拆大数、凑小数。

如:计算5+8,把8分成5和3,先算5+5=10,再算10+3=13。

预设2:拆小数、凑大数。

如:计算3+9,把3分成2和1,先算1+9=10,再算10+2=12。

预设3: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如:计算8+9,可以先算9+8=17,所以8+9=17。

[教师]分小组完成下面计算题,比一比那组算的又对又快!2.多角度解决求总数问题[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对于同一个问题,有时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方法解决。

下面这幅图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组织学生互相说一说题意,然后指名学生完整口述题意。

预设1:把两种颜色加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我们刚才都是按照1、2、3、4、5、6、7的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1.让学生仔细观。
2.生答。
3.学生报得数。
新授
1.认识6和7
你们都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新朋友6和7,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
2.你能拿出表示6的学具吗?你能用它们摆成你喜欢的图形吗?
1.生数一数,回答。
2.学生列算式1+5=6
新授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2.老师这里有6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2.指名说。
新授
1.出示苹果,老师这有6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你能帮我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
学生汇报,师板书分法
2.总结分法
看到这些分法,你能发现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3种。
看到每一组,你可以想到什么?
3.7的组成
刚才老师拿掉了一个苹果,应该是7个,7个苹果怎样分给2个小朋友的?
汇报分法,师板书分法,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1.小组互相讨论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学生看一看,后回答。
3.请拿出7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
4.生交流后回答。
巩固练习
1.猜数,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6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
2.一生出3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7)
单元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教学难点
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
在电脑上出示39页认识6和7的主题图。
1.图上有些什么?
2.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多少桌子、椅子。
3.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先数已经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
1.学生拿学具,动手摆,
2.生答。
3.学生拿学具,并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4.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
5.学生数数。
6.分组活动。
7.学生找,回答。
8.学生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师反复练习。
巩固练习
完成40页练习题。
作业
1.看看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来表示的。
2.练习九1、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
6和7的组成
主备人
刘玉霞
授课班级
一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时目标
1.认识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6和7,说一说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来表示的。
1.小组内说一说;
课时重点:
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课时难点:
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出示5颗星星)
2.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3.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
4.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教育。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难点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计算
1.数概念的形成
2.6―――10的加减法
单元课
时安排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4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3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师出示点子图或其他磁性教具,师选有创意的表扬,展示)你知道6是怎么来的吗?5的后面又该是数字几呢?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5拨上1是6。
6的后面再加1个,又是多少?计数器演示。你能拿出表示4的学具吗?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
3.比较大小,前面我们认识了5,今天又认识了6和7,那你知道谁大谁小吗?
5和6比谁多谁少?6和7比呢?你还能看出谁比谁少?6比7小反过来可以怎么说?
3.拍巴掌,学小猫叫等游戏组成6和7
1.学生猜,抢答。
2.两人为一组,合作完成。
3.师和生合作演示,后小组练习。
作业
41页1、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
6和7的加减法
主备人
刘玉霞
授课班级
一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时目标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4.基序数意义
(1)你能从小到大数到7吗?从7开始从大到小数到1呢?
(2)观察40页金鱼图,找准起点,数一数这里有几瓶金鱼?
(3)先找一找那一瓶装了6条金鱼?从左边数起看一看是第几瓶?(4)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5.教学6、7的写法
观察字形特点,6像什么?6是一笔写完的,从田字格的上半格起笔一直写到下面再画个圆后完成,7像什么?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
教材
分析
本单元教材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在教学中,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6-10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象,让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3课时
5.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一课时
课 题
有关6、7的数数和认数
主备人
刘玉霞
授课班级
一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6、7,能正确地书写6、7
2.能用6、7表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
二、过程与方法
能用6、7表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认真观察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