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与十年远景目标展望

合集下载

学校发展五年规划

学校发展五年规划

一、现状分析我校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于 2022年7月通过网点布局整合,建成寄宿制小学,拥有学生407人,教师65人,命名为“尖山子中心学校”。

通过全体教职工不懈努力,学校在探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创建特色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正在向着标准化合格学校、标准化优秀学校的目标努力奋斗㈠有利条件1、县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教战略,将我校由村完小升格为县直学校,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部条件。

建设教育强县、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为我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2、特色教育目标明确,工作扎实,实效明显。

学校以“养成教育” 为立校之本,以“小学生礼仪教育”为特色教育的办学思路,使我校校风校貌有了显著的改善。

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3、教学改革意识较强。

我校坚持以探索新课改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优化课程配置、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以及确立现代教学理念等一系列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学校师资队伍总体比较稳定。

教师敬业爱岗、务实上进,专业基础也比较扎实。

各学科的教师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具有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的品质。

5、学校正在迎接“双高普九”验收,办学质量有一定水平,学校综合条件比较好。

㈡存在问题1、校园基础建设没有跟上, (如:甬路、绿化、香化、体育活动场等),专用教室不足,没有电子备课室、语音室,各种配套设施不齐全。

2、学校没有学前教育,急需筹建。

3、功能教室的取暖设施丧失功能,需要改造。

4、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教科研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较弱,如何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迅速培养一批观念先进,师德高尚,业务过硬并有一定影响的骨干教师,亟需加以重视。

二、目标定位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指导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立身之本”、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健康发展”为特色突破,以优越的信息化条件促进学校现代化,把学校打造成一所“环境一流、设备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窗口学校。

2024年学校发展规划总结(2篇)

2024年学校发展规划总结(2篇)

2024年学校发展规划总结一、引言2024年是我校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高质量教育”的重要时期。

通过对学校的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和细致安排,我们将努力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

本文将对2024年学校的发展规划总结进行详细阐述。

二、总体目标2024年,我们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综合实力,争创一流学校的地位。

具体目标包括提升师资力量,改善教育设施,加强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推进教育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三、师资力量提升2024年,我们将加大招聘力度,引进更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高级教师和研究人员。

我们将重点培养和发展年轻教师,提供各种培训和进修机会,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同时,我们将加强对教师的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教育设施改善2024年,我们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教育设施的升级和改造。

包括图书馆、实验室、教学楼等的建设和装修。

我们将确保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资源,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

五、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2024年,我们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的进展情况和问题所在,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我们将通过教师评比、学生评价、家长满意度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形成全方位的评估结果,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六、教育科研推进2024年,我们将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支持和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开展。

我们将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建立科研经费的专项资助制度,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的产出。

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2024年,我们将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项目和比赛。

我们将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我们还将组织各类创新活动和交流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交流互动的平台。

八、社会责任感培养2024年,我们将加强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等形式,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目标本文档旨在阐述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以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培养优秀教师团队和提供先进教育设施,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研究体验和培养机会。

2. 扩大校园规模:根据学生人数的增长需求,扩大校园规模,增设学楼、实验室和设施,提供更好的研究和研究环境。

3. 推动科研创新: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供更多的科研经费和支持,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推动科研创新,并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

4. 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与国外高校和机构的合作,开展学生和教师的交流项目,增加国际化课程和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策略为实现上述目标,学校将采取以下策略:1. 制定教学改进计划:通过教师培训、课程改革和教学评估,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个性化教育和创新研究方式。

2. 就地扩建和校外拓展:在现有校园基础上,通过扩大教学楼、实验室等设施,满足学生人数增长的需求。

同时,积极寻找校外场地,开展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

3. 设立科研专项基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科研经费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投入科研工作,开展研究项目,并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

4. 拓展国际交流平台:与国外高校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双向学生和教师交流项目,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引进国际化课程和教育资源。

实施与监测学校将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并成立专项工作组负责监测和评估规划实施进展。

建立定期报告机制,向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工作进展和成果。

在实施过程中,随时调整策略和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以上为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简要概述。

详细的规划内容和指标将在后续的工作中通过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确定。

XX学校近五年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XX学校近五年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XX学校近五年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近五年,XX学校将按照“校有特色、师有特点、生有特长”的思路,创造“规范+特色”学校,建立“敬业+专长”师资,培养“合格+特长”人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氛围,共同打造和谐校园。

一年目标:建立规范的教育教学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创建区级文明校园。

三年目标: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良好意识和行为惯,教师形成“研究、研究、创新”的科研意识和工作惯,校园文化富有特色,教育质量稳中有升,建成区级重点中学。

五年目标:打造一个教育质量优良、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型学校。

教师队伍建设目标:一年目标:完善制度建设,汇集出台我校各处室、年级组、教研职责。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在教师评优评模、竞争上岗、职务评聘、晋升职称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建立网站,成立网站工作领导小组和编辑部,畅通信息交流渠道,提高我校的整体形象。

三年目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政治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

每年推出1-2名师德先进典型,通过召开现场展示会、举行演讲报告会等形式对先进典型加以宣传和推广。

推进无纸化办公的进程,试行网上公文起草、传递、审批、下发、存档和查询,改进公文传递方式,提高行文办事效率。

五年目标:逐步实施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职工聘任制。

在岗位设置、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文书档案服务方面满足师生需求。

大力推行校务公开,在收费、招生、干部任用、重大决策等各个方面全面实行校务公开,使我校的民主政治建设再上新台阶。

德育管理目标:一年目标:建立健全学生会组织,加大学生自主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优势,增强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并使学校的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建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全方位抓好学生思想工作。

通过家长来学校,老师家访等形式,加强联系,紧密配合。

泗县虹坤学校关于学校现状与未来发展报告2016.1

泗县虹坤学校关于学校现状与未来发展报告2016.1

关于泗县虹坤文武学校现状与未来发展情况的报告一、学校基本情况泗县虹坤文武学校始创于1999年,初办时租赁泗城北关新华书店教材库南边的一处民房,三间瓦屋两面院墙,百十平方米场地,一二十名学徒。

馆舍破旧,条件简陋。

2000年,“泗县虹坤武馆”正式取得了办馆许可,武馆迎来了第一次大发展。

创办人汤坤筹集资金在北关公安驾校后边置地五亩,兴建馆舍二十多间,聘请多名专业教练,开设了武术套路、散打、摔跤等专业,当年学员达到一百六十多人。

2001年,由于大量的义务教阶段适龄学生不断涌入武馆,原来文化课寄读于“三中”、“五小”的学生在学文习武的作息时间上存在了冲突,从而导致文武教学训练的质量难以保证。

故汤校长痛下决心二次租赁了新华书店教材库对面一家停产的水泥预制厂,筹集资金修整一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合格的文化课教师正式成立“泗县虹坤文武学校”。

由于重管理,抓质量,到2003年底,已经形成八个教学班,三个成人专业武训队,在校学生三百多人,教职工二十多人的规模。

在此期间,特邀武打明星于海担任学校武训指导;华夏影视传播公司在武校拍摄了电视剧《虹坤小子》。

可谓成果喜人,社会反响强烈。

随着求学者的纷至沓来,原有的办学条件已远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汤坤校长就北上找其师傅张山大师求援;东去寻求山东华夏影视传媒公司支持。

2003年由泗县广电局和泗城镇人民政府招商引资600多万元。

2004年秋,一所硬件设施完备,文武教育教学训练条件优越的新校区在泗城二环路东北角拨地而起,虹坤人开始了第三次腾飞。

二、虹坤学校现状泗县虹坤文武学校占地32.60亩,建筑面积三千平方米,有教学楼一座,学生公寓楼一座,训练馆一座及相应的教职工宿舍楼、餐厅及浴室、洗衣房等辅助建筑,教育教学、训练、生活等配套设施完备。

学校在校生约500多人,分小学、初中、武术专业和江西新余警官司法学校3+2联合办学4个学段,计11个教学班。

其中小学6个班220多人,初中3个班200多人,武术专业班2个班90多人。

学校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28).pptx

学校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28).pptx
2、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深度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深度把 握教学内容,精准分析学情,在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聚焦大单元教学、跨学科融合、主题项目式学习 等改革,全力打造城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通过课程结构比例科学合理,基础型课程教学渗透拓展型探究型 思想、方法、手段等,使基础型课程教学充满活动。
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24-2028)年五年。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学校将以特色学校建设为指导,坚持教育办学理念,坚持安全抓责任、教学抓质量,以〃 创特色教育、建优质校园〃为基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发现学生的价值 ,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合他的教育;崇尚知识,崇尚情感,崇 尚奉献,为教师创造适合他的舞台,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幸福成长的乐园。逐步丰富学校的办学特色,为高中学校 输送更优质的生源,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合格学生。
研讨观评、观点分享五大能力,促进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3、打响教学品牌建设。通过成立名师工作室,进行专题讲座、课题研究等途径,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积 极实施〃青蓝工程〃,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导师引领其成长。通过〃筑高峰、强青蓝〃两个行动,力争培养出 一批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情怀博大、教育成效显著,在省市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师,打响具有学校特色的 科研教学品牌。
(七)智慧校园管理工程
1.推进智慧管理。借助云系统支持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便利性,为学校教师提供方便、高效、安全的办公 平台,如班级管理、智能备课、群组研讨、课堂监控、调查问卷、质量检测、成绩分析、教师考勤、通知公告等等 ,提高工作效率,让老师们真正的把时间用在教育教学中来。

学校(2023年—2024年)发展规划 (2)

学校(2023年—2024年)发展规划 (2)

学校(2023年—2024年)发展规划引言本文档旨在对学校在2023年到2024年期间的发展进行规划。

我们将重点关注学校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旨在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发展机会。

教学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将通过以下措施提升教学质量:1.制定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机制。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推广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实际操作训练。

优化课程设置1.定期评估和调整课程设置,保证课程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2.增加选修课程,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3.引入新兴学科,跟踪前沿科技的发展,开设相关学科课程。

科研发展加强科研项目支持学校将加大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教师积极申请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成果产出和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同时,建立科研团队,加强学术交流,提高科研合作效果。

优化科研环境1.更新科研设备,提供更先进的科研实验平台和设施。

2.加强科研人员的引进和培养,提高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3.加强科研成果的保护和转化,推动学术成果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师资队伍建设招聘优秀人才学校将面向全国范围广泛招聘优秀人才,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职位。

招聘采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招聘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师资培养和提升1.加强新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2.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学术造诣和国际视野。

3.设置科研项目经费和教学改革经费,支持教师开展科研和教学改革。

学科建设强化重点学科学校将聚焦发展重点学科,加大投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通过招聘优秀人才、完善实验室设施等手段,提升重点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拓展新兴学科学校将关注新兴学科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学科设置,引入新兴学科,提供多样的学科选择,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能力。

XX学校近五年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XX学校近五年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XX学校近五年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一、总目标:未来五年,我校将按“校有特色、师有特点、生有特长”的思路,创“规范+特色”学校、建“敬业+专长”师资、育“合格+特长”人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的氛围,共同打造和校园。

一年目标:教育教学秩序规范,学生行为习惯良好,校园环境优美,创建区级文明校园。

三年目标: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教师形成“学习、研究、创新”的科研意识和工作习惯,校园文化富有特色,教育质量稳中有升,建成区级重点中学。

五年目标:打造一个教育质量优良、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学校。

二、教师队伍建设一年目标1.完善制度建设。

汇集出台我校各处室、年级组、教研职责。

2.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对于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在教师评优评模、竞争上岗、职务评聘、晋升职称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3.建立**网站。

成立网站工作领导小组和编辑部,畅通信息交流渠道,提高我校的整体形象。

三年目标、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政治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

每年推出1-2名师德先进典型,通过召开现场展示会、举行演讲报告会等形式对先进典型加以宣传和推广。

2.推进无纸化办公的进程。

试行网上公文起草、传递、审批、下发、存档和查询,改进公文传递方式,提高行文办事效率、五年目标1.逐步实施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职工聘任制。

在岗位设置、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文书档案服务方面急师生之所急,想师生之所想。

2.大力推行校务公开。

在收费、招生、干部任用、重大决策等各个方面全面实行校务公开,使我校的民主政治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德育管理目标:一年目标1.建立健全学生会组织。

要加大学生自主管理力度,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优势,增强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并使学校的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2.建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全方位抓好学生思想工作。

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XXXX中学五年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现依据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我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现状之分析潘渡中学地处郓城县城西北方向,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受内外多种因素制约,学校一直在艰难中求生存,在曲折中求发展。

(一)学校基本概况1.基础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100亩,现有I类标准的实验室5个,仪器柜100多个,微机室1个,技术教室、美术教室各1个,音乐教室、史地教室、舞蹈教室各1个,200多平方的多功能教室1个。

现有250米环形跑道1个,篮排球场3个,体音美设施基本配套,图书室、学生阅览室各1个,藏书46340册,报刊80余种,能够极大的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学习的需求。

2.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

本科学历76人。

高级教师8人。

3.生源构成。

我校现有教学班18个,共有学生848人。

学生主要来自于农村,我校学生呈现“留守孩子多、单亲子女多、困难学生多”的特点,学生文化基础整体相对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难度大。

4.管理模式。

学校领导班子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依据新时期教育发展形势,确立了“实施封闭管理,促进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相信师生、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全体师生所共享”的群众路线,凸显教职工主人翁地位,激发全体师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得到县教育局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社会声誉明显好转。

(二)当前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1.干部队伍管理方面:个别干部责任心不强,处理问题不能从大局出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勤政、廉政的作风需进一步改进;干部业务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加强团结协作意识。

2.校园文化方面:整体上看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厚,形式单一,标语多,不实用;校园文化缺少人文气息;缺少雕塑,文化长廊.3.教学设施方面:各室仪器设备陈旧跟不上现代教学的需要;图书室内图书数量少,且种类单一,无法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教室内无电视、广播、学生接触信息量不足。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2023-2028)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2023-2028)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2023-2028) 五年发展目标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质量上乘、有品牌影响力的现代化学校学校文化有效传承01.办学理念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02. 办学目标办一所受人尊重的学校,培养每一个珍贵的普通人03.学生培养目标温暖良善、敏学善思、担当有为04.校训修身强学、弘毅致远05.教风教育即呈现,儿童即可能06.学风在一起做自己,有梦想去远方(一)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1.加强党的领导,持续推进清廉学校建设突出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做好党建引领强队伍,学校管理提效能。

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以增广通识课程为平台,着力打造七彩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校本课程;继续做好“伴你启扉:会飞的蜗牛”党建品牌;做好党团队一体化传承教育活动,;打造清廉校园文化走廊和清廉文化月活动,引领全体教师恪守职业“红线”,严守法纪“底线”,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2.增强数字赋能,逐步实现校园智治升级数字化思维先行,加强校园数字实践化硬件设施完善,筹建数字化工作领导工作小组;构建校园数字化文化,推进教职员工用好集团智慧大脑和平台;切实增强全体教职工的信息化素养,实现教师人人课堂常态应用希沃,尝试探索混搭型CLASSIN课堂范式;探索用大数据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改进校园食堂、安保、消防、家校建设等数字化联网管理,打造数字化后勤服务。

3.优化团队管理,切实强化基本单元建设基于分层分类的教师专业发展,建立项目小组抓青年教师、班主任、骨干教师等队伍建设;确定新一轮学校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申报对象扶持计划;弘扬团队精神,倡导团队管理,加强教师团队(教研组为单位)对外联谊交流活动;继续探索实践“我有一个问题”教师互助成长活动,切实提升自身的教育行动研究与实践能力,整理出版一本相关活动经验总结书籍。

4. 探索教师流动机制,提升集团办学水平探索与提炼集团内教师流动的有益经验,建立集团内教师流动机制,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及搭配。

中学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6)

中学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6)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2021年9月—2026年8月)一、学校概况我校是一所全日制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初级中学。

学校创建于1975年,校园占地约130亩,处处透出现代化、书院气、花园式的特色。

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3000人,实行全寄宿管理。

教职员工230人,其中专任教师200名。

学校拥有优创的校园文化,提出“圆梦教育”文化主题和“学行可风、勤励圆梦”办学理念,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人文温馨的花园、个性彰显的学园、情感归属的家园、师生成长的乐园,实现“学生有素养、教师有风范、学校有口碑”的教育梦想;学校拥有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里榕桂并植,四季飘香。

茂林修竹互掩映,芳草鲜花相媲美,诗词回廊、名人雕像、格言警句等文化建设匠心独运,高雅别致;学校拥有优越的设施设备,建筑楼群错落有致,智能化的教室、功能室,信息化的网络等设施设备齐全;学校拥有优质的服务管理,引领教育的内涵发展,渗透着教育服务的理念;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老师们潜心教学、精心育人,高效整合品质教育资源;学校拥有优异的办学质量,注重提升师生核心素养,办学成果显著;学校拥有优良的社会口碑,品牌彰显赢得信赖,家校共育携手同行,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较高。

近年来,学校在硬件提升、校本课程建设、体艺教育、集团化办学、中考等方面成绩斐然,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市中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秀单位”等荣誉,校园辩论赛、百师讲坛已成为享誉全省的可中文化名片。

学校近年荣获省级荣誉1.省安全文明校园2.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13.省中小艺术特色教育学校4.省校园篮球推广学校5.省科技创新教育实验学校6.省绿色学校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教育强国的指导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精神,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五育并举”,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现代教育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深化办学内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办“一所可以圆梦的中学”。

中学五年发展规划(2022年~2026年)

中学五年发展规划(2022年~2026年)

XXXX中学五年发展规划(2023年~2026年)以为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目标,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突出内涵发展,加快改革创新,注重提高质量,真正把XX二中办成学生向往、家长信赖、社会满意的优质名校。

现结合我校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XXXX中学五年发展规划(2023〜学五年。

一、学校现状1.基本情况XXXX中学,地处风景秀美的相山脚下,是一所XX市教育局直属的初级中学。

学校创办于1973年,初始为完全中学,原校址位于淮海路242号。

2005年XXXX中学与XX市实验高中整合,后成为一所完全初中。

2012年迁入古城路56号,原实验高级中学校址。

2023年9月在原工业学校校址上成立东校区,是XX市规模最大的公办初中。

目前学校共有在校学生3200余人,58个教学班;教职工210人,其中高级教师61人,一级教师∏2人,研究生学历6人,本科181人,学历达标率100%。

学校教学设置完善,占地面积30318平米,校舍面积17525平米。

拥有标准运动场1个,多功能体育馆2个,多媒体教室2个,录播室1个,智慧教室四口,生物实验室2个,物理实验室2个,化学实验室2个,书法室1个,地理活动室1个,音乐活动室1个,报告厅1个,60座计算机教室3口,所有教室全部装备班班通,校图书馆藏书7.5万余册。

2.管理状况依据《XXXX中学章程》,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

加强民主监督,校务公开,党组织监督、保证作用和教代会、工会等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重视社会参与,家长、社区通过校园网、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方式和渠道,有效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并监督学校工作。

学校现有校长1人、副校长3人、中层干部15人,5个职能部门,3个年级组。

学校实行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会会议制度、校长办公会制度、行政办公会制度健全;组织管理机构齐备,实行岗位责任制;教职工实行全员聘任制。

2024年学校工作总结暨年工作谋划

2024年学校工作总结暨年工作谋划

2024年学校工作总结暨年工作谋划一、总结回顾2024年是我校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年份,我校在过去一年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以下是对2024年学校工作的总结回顾:1. 教学工作在2024年,我校坚持创新教育模式,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加强课程改革和教师培养,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 学生管理我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学生管理机制,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3. 科研工作我们大力推动科学研究,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在2024年,我校有多位教师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

4. 校园文化建设2024年,我校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培育,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5. 团队建设我校注重团队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团队建设,我们有效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2024年工作谋划2024年是我校发展的关键年份,我们将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稳步发展。

以下是对2024年工作的谋划:1. 教育教学提升根据学生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推动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应用。

2. 学生管理创新创新学生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学生课余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科研创新驱动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性研究,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4. 校园文化推进继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泗州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与十年远景展望(2011年—2015年,2016年—2020年)2011年10月11日泗州中学五年发展规划与十年远景展望(2011年—2015年,2016年—2020年)第一部分学校发展背景分析一、学校概况安徽省泗州学校坐落于古城泗州东关经济开发区,泗洲大道北侧,素有“隋堤烟柳”之称的古汴河在这里孕育着悠久的文化。

这里交通便捷,环境清幽怡人。

泗州学校由李亚先生于2008年3月创立。

学校创办人及董事长李亚先生是全国民办教育家协会副理事长、江苏徽商商会副会长、徐淮地区商会会长,南京澳江集团公司董事长。

学校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计划投资3亿元人民币。

学校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可以容纳一万名学生,六百名专职教师,八百名教职工的安徽省一流、全国知名学校。

学校设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现有6 0个教学班,学生2600人,教职工200人(其中专任教师143人)。

学校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教师 15人,中级职称的教师57人。

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小学教师100%大专以上,初中教师95%本科以上,高中教师100%本科以上。

建校至今,澳江集团公司已投入1.5亿元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建设。

生均占地面积79.9平方米,现已完成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31平方米,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6%。

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功能分明,布局合理。

学校现已建成教学大楼2栋,师生宿舍楼4栋,洗浴中心一座,综合楼一栋,师生食堂1座;即将现建成1个配有400米塑胶8跑道的,符合国家比赛标准的大型综合运动场,12个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

学校各类功能场室齐全,教育教学设施配套,建筑典雅别致,校园环境优美,浩然大气。

建校3年来,我校师生在王共周校长带领下,锐意进取,勇于教育教学改革,我校参与由北京教育创新研究所承担的,教育部“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尊重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深化尊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三育九养”课题的研究,并顺利的通过了结题认证。

总课题研究专家组鉴定认为:“三育九养”子课题,能紧紧围绕“尊重学生成长规律”这一研究主题开展研究,科研思路新颖、清晰且极具创新性,该子课题成果具有很大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2010年我校成为北京教育创新研究所科研基地;并于2010年5月被全国民办教育家协会、中国家教育家联合会共同评为“全国民办先进学校”。

我校学生在省、市、区级学科、文体竞赛等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

如09年全县中学生女子篮球比赛中,我校荣获亚军;11年全县举办的“建党九十周年红歌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等等。

小学毕业生期末调考成绩,年年泗县前茅,初中中考成绩,年年进步。

二、现状分析:1. 教师顶岗、舍大家为小家现象突出,影响教师工作情绪,管理方面岗位职责难以落实;2.教学信息资源单一,教学中教师“三元一体”学用结合度不高;3.教师的教育理念薄弱,对学生教育不到位,不重视德育,养成教育缺失较为严重;三、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1、与上级要求办学目标的高标准定位之间的差距;2、学校在声誉与新的发展目标所需的外界环境要求存有相当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影响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塑学校形象,需要开展大量的工作。

3、小学基础薄弱,学校生源长期处于低层次的水平,对老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生源和质量的提升,改善队伍质量和管理水平显得尤为迫切。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校面临着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校本课程建设的重任。

4、学校整体的教育观念和管理方式与新的发展目标之间存有相当的差距,如何提升教育观念,变革管理模式,急需全体教职员工转变观念,加强教学研究。

5、学校的地理位置处于城镇边缘,教职工理念陈旧,家长的文化素养相对于滞后。

四、学校发展的基础和面临的机遇1、就学校目前整体师资队伍而言,绝大部分教职工关心学校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

2、教育局和社区群众对学校的发展充满期望并予以了全方位的支持。

3、学校发展有教育局“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已开展了的“教师五项技能的提升”“教师备课”等活动实施方案作指导。

第二部分学校发展目标一、办学指导思想与发展定位(一)、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即发展依靠是人(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发展的目的是惠顾于人,不仅惠顾于现实,更着力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未来发展;人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也是学校发展的终极价值。

尊重人的尊严与需求;尊重教育教学的规律。

为此学校提出:“民主科学和谐高效”的管理理念和“做一个有品德仁”的育人宗旨。

(二)、学校发展定位通过五年的努力,做到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四年有发展、五年上台阶,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综合评价位于全县前三位;学校成为泗县一流民办学校,通过扎实的问题研究和自查整改,使学校对一些教育实践中的难点和重点工作有所突破,获得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性的策略和措施。

二、学校办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目标(一)、学校发展目标确立“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观的办学宗旨,让学校成为师生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和理想寄托;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通过五年的努力,教育教学的总体质量位于全县中学的前列,办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小初高为一体的民办学校。

(二)学生培养目标:“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即拥有梦想,富有情怀;品行端庄,尚德包容;求真创新,充分发展;慎思笃学,学业优良。

三、学校的工作目标(一)、学校文化发展目标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度重视学校精神内涵的丰富与提炼,逐步完善相关制度,着力将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战略和管理方式优化相整合。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和学生的系列活动,构建校园核心价值体系。

发挥多时空的育人作用,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智慧的光芒与人文的色彩。

努力把校园营造成师生“激情、书香、博雅、和谐”的校园,全面提升师生行为自觉水平。

学校精神:理想激发理想,人格感召人格。

爱学生、爱事业、爱学校和爱生活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

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与团结合作精神是学校的精髓。

工作责任:视学校的发展为己任,呵护每一位孩子的心灵,启迪每一位孩子的智慧,为自己的职业成就和家人的美满幸福而不懈努力。

管理理念:民主科学和谐高效;教师行为:品正淡泊精研善诱;学生行为:志高明辨慎思笃学。

(二)、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队伍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践行泗州中学教师宣誓词:建设一支拥有负责心,充满着教育激情,爱生敬业,勇于担当,胜任教学,敢于创新,善于合作和分享的拥有共同教育理念、工作观念、思维方式和行动准则的教师队伍。

通过校本研训,提高和完善整体师资队伍,并力争使学校在五年内获县教学能手人数达到10名左右。

(三)、德育工作目标完善、健全德育常规管理,优化德育的内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具有一定层次和结构的德育管理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育人课程体系。

(四)、教学科研发展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教学质量明显提升;生源质量根本改变;学校具有3-4科有相当水准的校本课程和多个学生学生兴趣小组,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业水平位于全县前列。

拥有正确的科研观念:开展教学研究的目的是解放老师、解放学生,没有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就没有职业成就增长的底力;没有对基础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深度研究,就没有整体教育的高水准;科研要力着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要服务教学、指导教学、引领教学。

形成以教研组为主体,广大教师参与,积极推进学校发展,打造特色品牌,带动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

(五)、学校管理发展目标彰显“厚德载物,自强不息”,逐步形成基于“文化共识”的管理制度,规范流程和精细高效的管理模式。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四、阶段目标和工作要点阶段项目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学校文化建设1、学校文化发展目标的讨论并达成共识,完成学校系列识别系统。

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学生证等。

2、育人环境的设计(校园、班级)。

3、学生学生兴趣小组的建设。

4、粉刷校墙、集体办公室,写墙体标语。

5、建立校训牌,弘扬办学理念。

6、绿化部分校园,栽月季、金丝柳和云杉。

1、粉刷教学楼内墙,整顿自行车摆放、环境卫生等。

2、学生学生兴趣小组的建设。

3、尝试建立校园文化论坛机制,试建校园之声广播站。

4、提高学校宣传工作的水平,彰显教育教学成果,提升师生的工作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1、教师学习和活动质量明显提升。

2、班级文化建设质量的提升。

3、校园各类文化论坛形成制度并获得一定的行为、制度、管理等文化共识。

4、增设绿化带。

1、开展文化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响应能力。

2、务实与造势的协调统一,提高内外环境的知名度。

3、建立文化长廊,,打造书香校园,进一步弘扬校风、校训,增加文化氛围。

4、布置校园广播网络,增强宣传力度;1.全校师生形成强烈的“校园意识”,做到热爱学校,能与学校共荣辱。

2全校师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并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

3、维修改造操场和引路硬化,增加绿化带。

师资队伍建设1、开展系列读书养气活动。

2、制定并实施教师个人发展目标。

1、结合科研开展教育教学问题行动研究,制定并落实听、评课制度。

2、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初步确立教师发展平台,培养教学能手;1、进一步提升学校师德建设水平2、完善教职工学习制度,推进教师高层次专业进修。

1、深化项目研究,形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教学成果,加强队伍建设。

2、引进高质量、有特点的教师。

1、师资队伍质量明显提高,各年级、各学科师资均衡。

2、市、县、校骨干教师结构优化,能满足学校课程、教学进一步提升的需要。

5德育工作1、探索具有年级梯次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内容和方式。

2、建立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及学生兴趣小组活动规范。

1、以课程观念提升德育常规活动教育水平;2、确立家校工作基本思路,推进家校互动。

3、开展德育骨干队伍的基础培训。

1、优化德育常规活动系列。

研究并逐步形成“校本德育课程架构”。

2、基本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式和管理网络。

1、形成比较系统的学生、班级和班主任工作激励和评价条列。

2、加大问题学生的管理研究和制定相对应的管理办法。

1、形成学生文化建设特色,拥有品牌价值的教育活动和学生学习兴趣小组。

2、家长、社会资源能充分利用。

3、德育骨干队伍基本形成,能主动开展并承接德育项目研究教学工作1、整理、修订、完善部分教学常规制度。

选择常规管理工作中的一、两个关键,开展深度研究,积累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