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 》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21皇帝的新装教案新人教版
2. 写作练习:以《皇帝的新装》为题材,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个场景或人物,体现诚实、敢于面对错误的品质。
3. 小组讨论:与小组成员一起,探讨《皇帝的新装》中的诚实和虚伪问题,总结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作业反馈:
1. 阅读理解:
a. 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给予批改和反馈,指出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六、学生学习效果
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学习效果:
1. 理解《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够概述皇帝、骗子、大臣和百姓等角色的特点和故事的发展脉络。
2. 掌握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够运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学习中。
a. 讲授法:在导入和新课环节,运用讲授法简明扼要地介绍课文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为后续的深入探讨奠定基础。
b. 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例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文章主旨和写作手法。
c.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讨论和拓展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d.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心理,增强课堂趣味性。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5. 语言表达分析题: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皇帝的新装》中的语言表达特点。
《皇帝的新装》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皇帝的新装》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童话故事用想象的手法和夸张性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2、探究故事中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复述,加以想象,培养故事复述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通过续写,深入解读文本,培养文本再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纯洁的人格和心灵。
教学重点:1、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分析故事中各个人物形象,揭露童话所反应的社会本质。
教学难点:分析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体会童话所揭示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法:看图复述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这是为什么呢?(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同时在每一篇故事后蕴含一定的道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二、整体感知1、走近作者安徒生--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一生创作的优秀的童话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等。
他的160余篇童话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
2、关于童话文学体裁:儿童文学常用手法:想象、幻想、夸张、拟人语言特点:通俗、生动,离奇曲折,引人入胜主题:以想象的手法和夸张性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
3、正音正字三、初读文本1、看图复述故事2、课文写了哪些人物?生:皇帝、大臣、骗子、百姓、孩子3、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骗4、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进行活动的?(用一个字加以概括)生: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孩子揭骗5、迅速浏览课文,将课文分为五大段,并且给每一段取一个小标题。
生:引子(1)爱新装开端(2~4)做新装发展(5~22)看新装高潮(23~31)穿新装结局(32~36)展新装6、你觉得上当受骗的是哪些人?生:皇帝、大臣、百姓四、合作探究1、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生:“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优秀11篇)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优秀11篇)皇帝的新装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3.领会文章深刻的内涵,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1.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2.增补课文情节,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教学难点对童话主旨和借助夸张、想像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1.朗读法。
在感知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激发阅读体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讨论法。
就情节发展、传神写法和课文主旨的解读设疑,更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组织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深入品评童话故事。
学习过程:一、预习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1)炫耀(xuàn):本课指夸耀。
(2)称职(chèn):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
称:适合。
(3)妥当:稳妥适当。
(4)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5)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救药:用药救活。
(6)呈报(chéng):报告(上级)。
(7)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8)精致:精巧细致。
(9)陛下(bì):对君主的尊称。
(10)头衔: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11)爵士(jué):欧洲君主国最低的封号,不世袭,不在贵族之内。
(12)骇人听闻(hài):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骇:惊吓。
(13)随声附和(hè):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14)滑稽(jī):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这里是荒唐的意思。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1.理清故事情节,准备复述课文。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麦童话作家。
出生于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
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
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160余篇。
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皇帝的新装(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皇帝的新装(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皇帝的新装(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1皇帝的新装(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皇帝的新装”这一经典童话故事的故事情节、各个角色以及故事主旨。
2.培养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
3.通过这一经典故事的学习,达到以文化教育人的目的,带领学生领悟道德观念,激发爱国热情,培养顽强的生命力。
二、课前准备1.电脑、投影仪、教学PPT。
2.《安徒生童话全集》或其他童话故事集。
3.学生课前阅读一遍《安徒生童话全集》。
4.设立学习小组,每组安排一名组长,由组长负责发言汇报。
三、教学过程1.导入首先,引用一些童话故事与学生们互相分享,为今日的课程做准备。
鼓励学生谈谈当代童话故事和经典童话故事的区别。
然后,让学生看一遍以动画形式表现的《海的女儿》童话故事,或许,学生们中有些人可能已经读过这个故事。
2.讲解故事接下来,老师提出《皇帝的新装》这个经典童话故事,了解故事情节和主旨。
老师可以细致地分析文中的各个角色,以及他们怎样为整个故事带来了不同的贡献。
3.展开小组讨论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故事内容,并且就以下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1)你怎么看待封建社会中的皇权和权力?(2)你认为“人人都怕皇帝”这句话在今天还适用吗?(3)你认为这个故事主要想要告诉我们什么?(4)你在故事中最喜欢的角色是哪个?(5)你希望把你的最喜欢的角色中的哪个特质带到你的日常生活中?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展示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向全班汇报结果。
学生可以就各自的观点,以及不同的观点对话。
5.教学反思最后,考虑如何做出这样一门课程,以使其更加精彩。
老师需要汇总学生的反馈,以获得更好的教学反思。
四、教学评价1.列表格或汇总表,以根据学生讨论结果为基础。
老师对于学生们的表现进行评定。
2.学生提交关于故事的简短读后感,以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这个经典童话故事的理解。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皇帝的新装教案
19皇帝的新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L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3,培养感悟文章主旨的能力。
4,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领会作者讽刺皇帝的用意。
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感悟文章的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2,培养批判精神,敢于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重点2.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3.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难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说起童话,大家肯定会想起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
小学时,大家已学过了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海的女儿》《丑小鸭》《豌豆公主》等。
)今天,老师介绍安徒生笔下的一位皇帝给大家认识。
这位皇帝酷爱新衣服,这不,他又在换衣服了,这一次可是一件非常神奇的衣服呀,那就是一一《皇帝的新装》。
介绍背景:19世纪初,在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双方交战,丹麦倒向法国。
后来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因而失去了广大的领土,耗尽钱财,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
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大臣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教师补充:安徒生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作品主题多为描绘穷苦人的悲惨生活,热情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鞭挞统治者的残暴、贪婪。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主快速浏览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024年初一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课文及教案
《皇帝的新装》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与魅力。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理解皇帝、大臣、骗子和民众的特点。
3.学习通过对比、讽刺等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领悟故事寓意。
2.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对比、讽刺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课文《皇帝的新装》2.多媒体教学设备3.课堂讨论话题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论皇帝: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的皇帝是怎样的吗?他们有什么特点?2.简介童话:童话是一种充满奇妙色彩的文学体裁,它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讲述了一些富有寓意的故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一、故事梗概1.教师简要复述故事梗概,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认为故事中最有趣、最感人的部分。
二、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皇帝:皇帝在故事中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会受骗?2.分析大臣:大臣们有什么特点?他们为什么不敢说出真相?3.分析骗子:骗子有什么特点?他们为什么能骗过皇帝和大臣?4.分析民众:民众有什么特点?他们在故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三、讨论话题1.故事中的讽刺手法: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故事中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
2.故事的寓意: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第三课时2.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二、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讨论,写一篇关于《皇帝的新装》的读后感。
2.预习下一课《海的女儿》。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二、拓展阅读1.教师介绍其他著名童话故事,如《丑小鸭》、《灰姑娘》等。
2.学生阅读故事,交流阅读感受。
三、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深入了解童话故事,选择一篇感兴趣的童话进行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21皇帝的新装教案新人教版
①故事情节:《皇帝的新装》讲述了皇帝被两个骗子欺骗,穿着透明的“新装”游行大典,却被一个小孩道破了真相。
②人物形象:皇帝虚荣、愚蠢,骗子狡猾、贪婪,小孩子诚实、勇敢。
③寓意:虚荣、愚昧会导致失败,而诚实、勇敢则值得赞扬。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阅读《皇帝的新装》全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皇帝为什么要举行游行大典?
(3)动画短片:查找一些与《皇帝的新装》相关的动画短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寓言故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课后习题:提供一些与《皇帝的新装》相关的课后习题,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巩固所学知识。
2.拓展建议: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寓言故事,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中的寓意,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课文案例分析(20分钟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寓言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寓言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寓言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寓言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2)写作练习: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皇帝的新装》的读后感或短文,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皇帝的新装》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故事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合作能力。
(4)绘画创作:鼓励学生根据《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进行绘画创作,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5.课堂黑板:虽然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课堂黑板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重点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课堂内容。
2024年人教版《皇帝的新装》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4年人教版《皇帝的新装》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皇帝的新装》的寓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掌握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讨论,探究故事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权威,勇于表达真实想法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的寓意,分析人物形象,掌握童话故事的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有益的人生启示。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皇帝的新装》的作者安徒生及其创作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对安徒生的了解和童话故事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三、分析人物形象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皇帝、大臣、小孩等人物形象。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分享自己的复习心得。
二、深入解读1.学生自读课文,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社会现象,挖掘故事寓意。
三、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从故事中汲取人生启示。
四、拓展延伸1.教师介绍其他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心得体会。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前两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分享自己的复习心得。
二、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社会现象。
三、写作训练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皇帝的新装》为题材,创作一篇童话故事。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课后作业1.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童话故事的特点和寓意。
2.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进一步理解《皇帝的新装》的深层含义。
五、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人教版语文《皇帝的新装》教案
教案设计:《皇帝的新装》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复述《皇帝的新装》故事情节,识别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掌握童话的基本元素和讽刺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文本、提炼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比现实与虚构,理解童话的深层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勇敢的重要性,以及虚荣心的危害。
教学内容:•文本介绍:《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着“看不见的衣服”游行,最终被一个小孩揭露真相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理解童话的讽刺意义;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活动设计:教师展示一组穿着奇特服装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服装的奇特之处,并引出话题:“如果有一件衣服,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见,你会相信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皇帝的新装》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约10分钟)•自主阅读:学生分组阅读课文,要求标注出生字词、难理解的句子,并尝试概括故事大意。
•字词讲解:教师选取几组学生汇报的生僻字词进行集体讲解,如“华丽”“炫耀”“愚蠢”等,确保学生能够顺畅阅读。
•大意概括:每组派代表分享对故事大意的理解,教师总结归纳,强调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三、深度解析(约20分钟)•人物性格分析:o皇帝:引导学生分析皇帝的虚荣心、愚蠢和盲目,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导致他被骗子愚弄。
o骗子:分析骗子的狡猾、贪婪和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探讨他们如何成功欺骗了皇帝和大臣们。
o大臣和市民:讨论大臣和市民的虚伪、盲从和害怕说实话的心理,以及这些行为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o小孩:强调小孩的纯真、勇敢和诚实,以及他如何成为揭露真相的关键人物。
•童话元素与讽刺手法:o引导学生识别童话中的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皇帝的服装被描述得无比华丽,但实际上并不存在。
皇帝的新装(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皇帝的新装》-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本章节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思维品质与审美情趣,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强化道德观念与价值观教育。具体目标如下:
1.提高学生对童话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感受安徒生童话的独特魅力,培养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思维品质。
举例:《皇帝的新装》故事从皇帝被两个骗子欺骗开始,发展到皇帝穿着“新装”游行,高潮是小孩说出真相,结局是皇帝揭穿骗子的骗局。
(2)学习人物形象描写,探讨皇帝、骗子、大臣、小孩等角色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通过人物塑造传达的寓意。
举例:皇帝的虚荣、愚蠢,骗子的狡猾、贪婪,大臣的奉承、虚伪,小孩的纯真、勇敢。
5.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课后,我应加强对学生的辅导,特别是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针对以上反思,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引导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2.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调整讨论话题,提高讨论效果。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诚实、勇敢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2)分析作者运用夸张、讽刺等手法,揭示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难点解析:学生需要了解夸张、讽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并能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皇帝的新装》教案(精选6篇)
《皇帝的新装》教案〔精选6篇〕《皇帝的新装》教案〔精选6篇〕《皇帝的新装》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作品及童话的有关知识。
2.熟悉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体会文中角色所提醒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自觉抵抗社会丑恶行为的意识和勇气。
教学重点:熟悉情节,把握形象,体会角色的社会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童话这一文学体裁。
导学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爱美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有一个人,却求美不成反当众出丑,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将讲讲这个故事。
二、简介作家作品:这是一篇著名的童话,它的作者很了不起,是安徒生。
周扬说:“丹麦出了一个安徒生,赢得了世界的、不只限于少年儿童的广阔读者。
”下面哪位忠实的读者想大家推荐一下他的主要作品?〔学过的有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另外还有得意的《丑小鸭》、美丽的《夜莺》和《豌豆上的公主》等等。
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三、学习新课:1.〔请再读一遍题目〕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谁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新装、皇帝〕如何展开的?速读课文,看谁能填对老师出的题目。
每空只能用一个字。
情节线索:〔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说出起止。
2.请一位同学照此顺序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要求:情节完好,语言连接,口齿清楚,态度大方。
说得简要明白。
3.你认为哪个情节最精彩?〔或你最喜欢哪个内容?〕〔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哪句话最生动?〔举例说明并说说〕为什么?〔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描写鲜明生动、逼真传神,活灵敏现,符合人物性格特点。
老师引导〕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几个精彩的片段。
看新装〔分角色朗读〕穿、展新装〔课本剧表演〕略4.考虑讨论:1找出在故事情节中开展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想想起什么作用?〔推动作用〕人们都怕这一点,才让骗局步步得通。
〔它的作用从下面的问题中也可看出来〕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老大臣、“另外一位老实的官员”、甚至皇帝本人都不敢说真话,老百姓一开场也不敢说真话。
初中七年级语文《皇帝的新装》教案设计优秀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七年级语文《皇帝的新装》教案设计优秀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册第六单元第26课《皇帝的新装》教学内容:教材简析:一、主题:本文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当众出丑的故事,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愚蠢虚伪、自欺欺人的丑行。
二、情节:开篇即夸张地述写了皇帝喜欢穿新装的癖好,接着讲述了两个骗子投其所好,轻而易举地骗过了皇帝,而后为皇帝“做”新装,是故事的开端。
后来皇帝两次派大臣与官员查看新装,他们什么也没看见,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愚蠢不称职,都一味儿地夸赞布料华丽漂亮,这是故事的发展。
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装”上街游行,当众出丑,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三、特点:采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地夸张是本文的显著特点,特别是用夸张手法塑造皇帝与大臣们的形象,从而更突出了他们虚伪、自欺欺的丑行。
四、这种情节曲折的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对童话的意义很可能明于心而不明于口,教师要适当点拔,使之对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
五、学生对文中问题的理解分析极易人云亦云,且理解肤浅,务必引导学生要独立深思,各抒已见,对问题的认识一定要言之有据。
教学目的:1、感知课文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
3、领会童话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
2、出示学习目标。
3、作者、体裁简介。
二、整体感知1、听课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标上段序、听准字音并思考:⑴皇帝有什么爱好?他的新装“新”在什么地方?⑵根据“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情节把课文划分为四个部分。
明确:⑴爱新衣;新在“布:人间最美”,“特性奇怪:不称职、愚蠢者看不见”;⑵爱新装:(1)做新装:(2)—(22)穿新装:(23)—(31)展新装:(32)—(36)三、分析人物形象合作探究:⑴总括起来,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字,文章所写的人物与这个字分别有什么关系?⑵仔细阅读课文对几个主要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的描写,然后说说他们的性格特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皇帝的新装》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皇帝的新装》【教学目标】1.分析童话离奇而生动的故事情节,理解夸张和想象的运用。
2.学习本文生动细腻的描写,体会其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3.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理解本文揭露问题的深刻性。
【教学重难点】1.分析离奇而生动的故事情节。
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赋予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所谓“新衣服”一个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童话以它为主线巧妙地展开情节。
要引导学生抓住这条主线,理清故事情节脉络。
2.理解童话夸张和想象的运用。
本文成功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绘出了一幅骗者行骗、被骗者自欺欺人甘于被骗的群丑图。
要让学生认识到夸张和想象是以现实生活做基础的,有生活的真实。
3.学习生动细腻的描写。
通过朗读和品读等形式,让学生体会作者对人物心理、神态、动作等的细腻描写,把握人物虚伪、愚蠢的本质。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文体导入二、整体感知1.请学生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比一比看哪位同学读得最快?2.请同学简要概括文章内容,给大家讲讲故事梗概。
试一试看哪位同学讲得最精彩?3.析一析脉络。
看哪位同学析得最准确?(1)细读课文,勾画重点词句,分析文章的情节脉络。
(2)引导学生概括情节的基本脉络和主要内容。
引子(第1段:介绍皇帝的特点。
)→开端(第2、3段:骗子利用皇帝爱穿新衣癖好,诱他上钩)→发展(第5段至第22段:骗子施展伎俩,大臣、官员和皇帝受骗并相互欺骗)→高潮、结局(第23段至结束:皇帝穿着“新衣”游行,小孩戳穿了骗局)。
三、分析感悟1.请学生说一说阅读故事的感受。
要求:说说你认为最离奇、最生动的故事情节,并适当作点评价,看谁说得最到位?2.请学生议一议故事的内蕴。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以下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1)大臣、官员和皇帝为什么会受骗并相互欺骗?引导明确:①“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是大臣、官和皇帝受骗和相互欺骗的原因所在。
《皇帝的新装》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皇帝的新装》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皇帝的新装》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皇帝的新装》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选修)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皇帝的新装》的结构、情节、主要人物、寓意。
2.掌握“神经性贫血”、“真容”、“无德皇帝”等生僻词语的意思。
3.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症结、理性思考、自主判定的能力。
4.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5.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好和文学审美情趣,形成优秀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了解《皇帝的新装》的寓意和象征。
2. 对《皇帝的新装》进行文学风格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谈论身上的衣服引出《皇帝的新装》的故事背景。
2.讲授——《皇帝的新装》故事情节分析第一幕:傻愣愣的裁缝第二幕:皇帝欣赏新衣第三幕:皇帝穿上新衣第四幕:皇帝步入街市第五幕:小孩揭露真相3.阅读——品读《皇帝的新装》(1)第一次朗读《皇帝的新装》,让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初步了解。
(2)第二次朗读《皇帝的新装》,让学生边听故事、边进行思考和感悟。
(3)进行小组互动,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答下列问题:1)《皇帝的新装》表达了什么寓意?2)你认为皇帝为什么要穿这样的新衣服?3)你认为皇帝做这件事情有没有错?4)皇帝穿上“皇袍”后又是怎么想的?(4)进行个人朗读,将自己对《皇帝的新装》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
4.学习——目标词汇认读①神经性贫血:神经功能紊乱的疾病。
②真容:真实的容貌。
③无德皇帝:没有道德、不守规矩的皇帝。
5.分析——文学风格分析通过分析“天鹅绒”、“紫色西装”等文学描写形式,使学生了解作者在文学语言上的独特表现手法。
6.练习——课堂练习根据故事情节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或词语组合,使下列句子完整含义:1)爷爷听了医生的话,把神经性贫血治好了。
2)皇帝的新衣服被称为“真容”。
3)无德皇帝不受人民欢迎。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精选8篇)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精选8篇)《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篇一教学重点一、童话的想象和夸张二、童话的朗读教学难点1、本文是怎样运用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
2、体会“诚实”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预习提示》,明确课文的出处、作者、国籍,文章的体裁。
教师小结童话的特点,突出“幻想、想象和夸张”,启发进入课文。
二、观看录相(或听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诵):《皇帝的新装》1、要求: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音、声调、节奏;2、教师注意在关键处停下指导学生猜读:例如,听到“为了要穿得漂亮”,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可能会到什么地步?听、想、读结合,体会作者想象丰富精妙之处。
三、学生读,要注意正音正字。
1、学生各选一个角色的几句话画出朗读标记后试读。
(标记按下要求作:/表示节奏,→表示平调,↗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折调。
)教师作示范,指导朗读。
2、列出课文中出场人物名单及人数。
3、选定角色,起立朗读。
同学朗读完毕,要互相评议指出优缺点。
四、概括故事情节。
(略,参见教材分析)五、作阅读提要,具体要求:1、抓全篇的基本内容,即主要故事情节,勾勒轮廓;2、各情节之间用连贯的语句叙述,可适当加以评论;3、语言要简洁。
4、课外朗读全文录音。
第二课时一读读、讲讲、议议,把握各个角色的社会意义。
(提示: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分析、说明)1、故事开头为什么要着意写皇帝喜欢“穿得漂亮”?2、骗子为什么要介绍“新装”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有什么作用?3、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介绍“新装”特性的那段话?4、皇帝、官吏明明一无所见,为什么还要交口称布料“美极了”?5、从皇帝、官吏、骗子的所作所为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6、小孩子为什么能一语道破真相?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7、讨论故事中“诚实”的含义。
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4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4篇)皇帝的新装七年级语文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通过人物的心理和语言体会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了解作品的丰富意蕴。
2、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重点难点:1、重点:体会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了解作品的丰富意蕴;2、难点: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语:同学们,谎话重复了一千遍,好像就变成了真话;错误重复了一千遍,好像就变成了真理。
但是,真理依然在;有时候,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所以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千万不能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世界,一同去感受《皇帝的新装》的无穷魅力。
二、检查预习:读了课文,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皇帝?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三、分析课文:(一)这篇童话中到底谁是骗子?为什么?请紧扣文本说出理由。
分析课文第10、12、21自然段。
明确:自称是“织工”的两个人是骗子,因为他们织不出那种“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的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的布,只是为了欺骗别人来赚钱。
此外,善良的老大臣、诚实的官员、皇帝、随从等人也说了谎,他们都怕别人说自己不称职或愚蠢。
提问:大家看,上至皇帝下至大臣、随员等都在自欺欺人,大家设想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呀?介绍作品时代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虚伪愚蠢之极。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二)提问,这样的社会里难道就没有人说真话吗?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第33自然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6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目的要求一、了解童话故事用想象的手法和夸张性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二、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
三、掌握本文的记叙要素。
了解本文怎样以“新装”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层层深入地展开故事情节的。
四、了解用第三人称叙述的特点和方法。
要点难点1.认识、理解本课反映的想象世界,理解课文“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方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这既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
2.体会联想、想象、夸张在童话中的运用及其表达作用,了解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3.了解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及表达作用,学习通过对人物言行、神态、心理活动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4.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揣摩课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皇帝的新装》一文中带有夸张和嘲讽意味的语句,这也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
5.学习用正确的语调朗读课文。
6.学习做阅读提要。
7.了解作家安徒生的一般情况。
写作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麦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
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
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
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
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帝的新装知识和能力:1.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过程和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想象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2.难点: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学情分析:《皇帝的新装》极富魅力,学生爱读,也能读懂,从表层来看是一篇浅文。
但其中常读常新的思想内核不易把握,认识不够。
故事本身不乏幽默、荒诞可笑的情节元素,如果不能充分、有效、合理地挖掘文中固有的内蕴丰富的资源,学生充其量付之一笑。
浅文趣教,就是让学生读出兴趣、体会谐趣、悟出理趣。
“趣”不单纯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皇帝、大臣不再是平面化、文字式的人物,而是一帮活脱脱、有血有肉的跳梁小丑。
引导学生笑有所得,笑有所悟。
浅文趣教,做到对文本内容有所取舍,以点带面,力避胡子、眉毛一把抓。
同时要求教学语言鲜活感人,不入俗套,富有机智。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近几年反映宫廷生活的电视剧很多,大家一定从电视上看到过许多皇帝,那么他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呢?皇帝的服装又给你什么感觉呢?(威严、高贵)可是竟然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不穿衣服,赤身裸体在大街上游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皇帝是怎样的昏庸无能让人啼笑皆非,我们从中又能够学到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这一故事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作者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
二、基础知识1.作家作品简介(多媒体出示)作者安徒生,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
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
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
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暂露才华。
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
历时5年。
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
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
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
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
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
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
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
前者为主导风格,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
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
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
而《皇帝的新装》是他的中期作品。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
作品基调低沉。
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
了解了安徒生的生平就知道了在每个时期作者所创造出来的作品中包含了怎样的思想要说明表达怎样的感情了,那么我们还要了解一下具体的课文创作的背景,这样可以更加明白作者为什么创作出这样的人物形象他要讽刺的是什么。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表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
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
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
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
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2.童话的定义本文的体裁是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下面请看课文《皇帝的新装》。
检查预习3、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滑稽( jī)陛下(bì)头衔(xián)钦差大臣(qīn)随声附和(hè)勋章(xūn)称职(ch èn)炫耀(xuàn)滑稽(jī) 赏赐(cì) 爵(jué)士御聘(pìn) 骇人听闻(hài)自称的称:念chēng,当“说”讲。
辨析与“相称”的“称”,念chèn,当“适合”、“配得上”讲,音、义都不相同。
更衣的更:念gēng,当“改换”讲。
辨析与“更多”的“更”,念gèng,当“越发”讲,音、义都不相同。
4.解释下面的词语:(l)不惜:本课指不觉得可惜,舍得。
(2)炫耀:本课指夸耀。
(3)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
称:适合。
(4)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5)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救药:用药救活。
(6)妥当:稳妥适当。
(7)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8)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骇:惊吓。
(9)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附和:跟着别人说。
(10)勋章:一种较高等级的荣誉证章。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分角色角色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
) 分角色朗读,角色形象及语气特征提示:(1)旁白:语气亲切、自然,语调平缓。
(2)皇帝:语调傲慢、神情自负。
(3)骗子:油腔滑调,阿谀奉承。
(4)老大臣:老于世故,语调迟缓,故作镇定。
(5)诚实的官员:故作姿态,语调低沉。
(6)骑士们:随声附和。
(7)典礼官:讨好皇帝,语调温柔。
(8)百姓们:不敢说真话,心里明白。
(9)小孩子:天真单纯,高声叫了出来。
(10)小孩的父亲:说话坦然,但声音较低。
另:人物心理活动由角色朗读,声音可适当放低,似乎是自言自语。
朗读课文,要求:a .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准确表达语气。
b .听读的同学边听边在书上标出故事大致情节。
2、指导学生思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新装。
本文以“新装”为线索展开情节,让不同身份的人在这场骗局中登场,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性格特征。
3、下面根据故事的情节来填空,看谁填的准确。
序幕:(爱 )新装( 第1段)开端:( 做)新装(第2段~第4段)发展:(看 )新装(第5段~第22段)高潮:(穿 )新装(第23段~结尾)结局:(识/揭)新装四、根据所填写的内容复述课文(多媒体出示画面)要求:要求抓住重点情节、重点人物的重点语言复述,并注意模仿人物说话语气。
(以上两个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清故事,为下节课的讨论打下基础。
)五、布置作业①抄写生字、词语、文学常识。
②熟悉课文情节并思考课后练习。
教师板书: 爱皇帝做骗子看君臣穿皇帝揭小孩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本节课以探究性讨论为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教学步骤:一、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可以表演看新装和展新装的情节,注意运用细致的表情、动作、语言及内心旁白来展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合作探究四人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并记录好讨论结果(教师出示问题)1、下面给大家两分钟准备时间,请你们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
一个虚伪的皇帝、一个臭美的皇帝、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一个无能的皇帝、一个昏庸的皇帝、一个无知的皇帝、一个不称职的皇帝等。
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皇帝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这个故事的情节。
2、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给大家一分钟准备时间。
大家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分别用蠢、骗、伪、假、傻、装、新、心八个字概括这篇课文。
那么,这八个字哪个是正确的呢?首先,大家使用“排除法”,把不切题的答案排除掉。
我们先回忆一下,刚才我是怎么提出问题的。
刚才我说的是: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四字语气加重)既然题目的要求是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那么“蠢、伪、假、傻”这四个字是不对的,因为这四个字说的是皇帝这个人物,是不切题的。
咱们就把这四个字排除掉。
现在还剩下“骗、装、新、心”四个字,咱们使用“检验法”进一步解决。
什么是“检验法”呢?就是把这四个字,一个一个的试用,进行检验,能够适合于文中所有人物的就留下,不能适合于文中所有人物的就去掉。
“新、装”这两个字都不能单独的用在课文中所有人物身上。
因为一单独用就说不清是什么意思啦。
所以,这两个字是经不住检验的,应该去掉。
“骗”和“心”这两个字都可以。
,这两个字用在哪个人物身上都说得通。
师:现咱们使用“比较法”来解决,作最后的筛眩怎样比较呢?就是用这两个字分别用于每个人物,比比看,看哪个字更准确,哪个字更能表现出这个故事的特点。
认为“心”字不如“骗”字好。
在这个故事中,所有的人物都和“骗”字有关系,有骗人的,有被骗的,还有不被骗的。
总之,一个“骗”字说出了这篇课文的特色。
“心”指的是心理活动,就是思想。
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有他自己的思想。
这样一想,用“心”字概括很好。
可是再一想,哪一篇课文中的人物都是有思想的。
这样一来,这个“心”字,用它概括这课可以,用它概括别的课也可以。
所以,用“心”字概括这一课,不能说出这一课的特色。
本文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的(师板书: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