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8修订版)
最新版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版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1章............................................... 总论51.1项目名称 (5)1.2项目建设单位 (5)1.3编制规范、依据 (5)1.4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6)1.5工程目标 (6)1.6技术经济指标 (7)第2章区域自然条件及现状评价 (9)2.1**镇概况 (9)2.2地形地貌 (9)2.3水文地质 (9)2.3.1 水文气象 (9)2.3.2 工程地质 (13)2.4现状及存在问题 (20)2.4.1 项目区现状 (20)2.4.2 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21)第3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2)3.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2)3.2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23)第4章工程规模、拆迁征地及施工条件论证 (25)4.1工程规模及标准 (25)4.2征地拆迁范围论证 (25)4.3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及主要施工条件论证 (26)第5章工程设计内容 (27)5.1河道整治方案设计 (27)5.1.1 方案设计基本原则 (27)5.1.2 堤岸工程 (33)5.2河道生态清淤工程 (34)5.2.1 河道清淤工程量 (34)5.2.2 清淤实施方案说明 (35)5.2.3 清淤施工 (36)5.2.4底泥处置 (37)5.2.5生活垃圾管理 (38)5.3生态修复工程 (38)5.3.1 构建思路 (39)5.3.2 生态修复措施 (39)5.4配套截污管道工程 (40)第6章施工组织设计 (41)6.1施工条件 (41)6.1.1 水文、气象条件 (42)6.1.2 交通条件 (43)6.1.3 供水、供电条件 (43)6.2 施工导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1 导流标准及导流时段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及目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和保护水环境质量,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拟在城市的主要河流及附属水系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目标是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并减少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本项目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包括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构建生态湿地系统、建设抽水站和应急反应措施等。
这些技术和设备已经在其他地区得到了成功应用,证明了其技术可行性。
2.经济可行性:本项目的治理效果将直接提高城市的水环境质量,提高市民的居住环境,同时也有助于增加旅游业收入。
经济效益的提高将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社会可行性: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将使居民享受到更好的水资源,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4.环境可行性: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和保护水环境质量,减少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项目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将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降低水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三、项目实施方案1.前期准备:包括项目的立项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等。
通过评估项目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可行性,确定最佳的治理方案。
2.河流治理:对主要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包括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河岸码头、修复河道生态等。
确保河水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提高水文和生态条件。
3.附属水系治理:对附属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包括构建生态湿地系统、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设备等,以保护并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4.强化管理和监测:建立完善的水环境治理机制,加强对水环境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及时预警和处理各类水污染事件。
四、项目评估1.经济效益评估:通过对项目实施后的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旅游业收入增加等方面进行经济效益评估。
2.社会效益评估:通过对项目实施后的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就业机会增加等方面进行社会效益评估。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前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5)1.4 报告结构安排 (7)二、项目背景与现状分析 (8)2.1 水环境问题概述 (9)2.2 项目区水环境现状调查 (10)2.3 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0)2.4 治理需求分析 (12)三、水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与任务 (13)3.1 总体目标 (14)3.2 分阶段目标 (15)3.3 主要治理任务 (16)四、治理方案设计 (17)4.1 污染源控制 (18)4.2 沉淀处理 (20)4.3 生物处理 (21)4.4 深度处理 (22)4.5 废水处理与回用 (24)4.6 河湖生态修复 (26)五、技术路线与工艺选择 (27)5.1 技术路线 (28)5.2 工艺选择原则 (30)5.3 典型工艺介绍 (31)5.4 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32)六、项目实施计划与投资估算 (33)七、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 (35)7.1 风险因素识别 (36)7.2 风险等级评估 (38)7.3 风险防范措施 (39)7.4 应急预案制定 (40)八、项目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 (42)8.1 社会效益分析 (44)8.2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45)8.3 敏感性分析 (46)8.4 不确定性分析 (48)8.5 经济评价结论 (48)九、结论与建议 (49)9.1 结论总结 (51)9.2 建议提出 (52)9.3 后续工作展望 (54)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工业化发展,我国的水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水质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水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的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了响应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加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本项目旨在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对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生态修复等措施,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第1章总论1.项目基本情况1.1 项目名称某某县某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1.2 项目建设地点某某河城郊段两岸1.3 项目法人及法人简介项目法人:某某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法人简介:某某县某某建设有限公司是2013年11月经县政府批准成立的,是一家县政府下属、财政局出资控股的国有独资企业。
作为县政府的投融资平台,承担某某县城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及公益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融资管理,经营土地,环境整治,房地产开发等。
公司注册资金为5亿元人民币,公司现有员工8人,下设综合管理部、财务融资部、资产经管部、项目计划部。
财政局长刘担任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财政副局长、国资局长于任总经理、监事会成员由县财政、审计、监察、国资、法制等部门相关人员担任。
目前公司已竞买方式取得祥和公园、政务新区六块土地的使用权,共计466.58亩,已办理融资土地证。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某某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某某咨询设计有限公司1.5 建设目标通过本项目实施,加强美好乡村建设,改善某某河两岸的环境质量,减少对某某河水体的污染,将某某县某某河城郊段建成水清岸绿、环境优美的风光带。
22. 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2.1 研究依据(1)《某某县国有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书》(2)某某县发改委发改投资《关于某某县某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3)《某某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4)《某某县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5)某某市人民政府文件《某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某某市征收土地青苗和房屋等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阜政发【2013】53号(6)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7)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6年第三版)(8)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县有关部门提供的其它资料2.2 研究范围按任务的要求,本报告认真调查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现状及水体污染状况。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与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本次可行性研究的目标是对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进行评估,查明可行性并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措施。
二、项目内容和方法1.项目内容本次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水源净化、污水处理和水体修复三个方面。
a)水源净化:通过建设净水厂、水库等设施,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提高水源的水质;b)污水处理: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等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提高污水的排放标准;c)水体修复:通过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等手段,提高河湖等水体的生态环境,使其恢复到较好的水质状态。
2.方法本次可行性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经济分析等方法。
通过分析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了解当前水环境污染状况和治理措施;通过实地调查,了解项目的可行性和实施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水环境治理工程的意见和需求;通过经济分析,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经济效益。
三、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2.经济可行性根据经济分析结果显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较高,经济效益显著。
治理水污染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降低水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3.社会可行性通过问卷调查,大部分居民对水环境治理工程表示支持,并且愿意为此做出一定的贡献。
治理水环境污染对于保护居民健康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可行性措施1.技术措施针对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应选择适当的技术措施,确保其可行性和效果。
例如,可以选择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提高水的净化效果;选用经济适用的污水处理技术,降低运营成本;依托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提高水体的修复效果和投资回报率。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总论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休宁县流口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1。
2 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流口镇人民政府1.3 编制规范、依据(一)相关规划:(1)《休宁县流口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2)《安徽省休宁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2009。
5(二)设计标准及规范:(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国家科委、建设部2001年)(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1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14)《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15)《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16)建设部颁布的其他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三)基本设计资料(1)《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防洪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2003。
111.4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休宁县流口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流口镇规划区范围内率水河段河道整治共约13。
17km,生态清淤50.56万m3,生态修复工程318810m2,配套截污管网工程建设截污管道长度5.697km.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对项目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方案,制定项目初步实施计划,测算工程投资,并进行工程效益分析,最终提出项目建设的有关结论意见,供有关部门进行决策。
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方案的科
学性、经济性、社会性及其实施所需的技术条件和政策支持等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水环境
综合治理方案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研究结果
通过对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严重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
环境造成了危害。
- 在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中,应该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治理,包
括机械物理处理方法、化学控制方法、生物处理方法等。
- 不同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应根据具体
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案。
- 推广先进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需要政府的政策、法规、经
济支持等条件,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
实施建议
为了有效地治理水环境污染,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 加强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 加强水环境监管,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测系统。
- 逐步提高水环境治理的财政投入,确保治理资金的合理使用。
-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企业环保意识,推动企业主动参与
水环境治理工作。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同时,在
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
共同努力,推动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前言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5)1.4 报告结构安排 (6)二、河流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 (7)2.1 河流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8)2.2 河流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9)2.3 河流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 (11)2.4 河流流域水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12)三、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方案设计 (14)3.1 工程目标与任务 (15)3.2 治理思路与原则 (16)3.3 治理措施体系 (17)3.4 工程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18)四、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路线 (19)4.1 水污染源控制技术路线 (20)4.2 水环境治理技术路线 (22)4.3 水生态修复技术路线 (23)4.4 工程效益评估方法 (24)五、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经济评价 (25)5.1 工程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6)5.2 工程运行维护费用分析 (28)5.3 工程经济效益预测与评估 (29)5.4 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 (30)六、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社会影响评价 (32)6.1 工程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分析 (34)6.2 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35)6.3 工程对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37)6.4 社会风险与调适措施 (38)七、结论与建议 (39)7.1 结论总结 (40)7.2 建议与展望 (41)一、前言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流域水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质下降、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屡见不鲜。
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开展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通过对河流域水环境的全面分析,探讨实施综合治理工程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1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某某县某某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1.2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某某镇人民政府
1.3 编制规范、依据
(一)相关规划:
(1)《某某县某某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
(2)《安徽省某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2009.5
(二)设计标准及规范:
(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国家科委、建设部2001年)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1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14)《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15)《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
(16)建设部颁布的其他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三)基本设计资料
(1)《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防洪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2003.11
1.4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某某县某某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某某镇规划区范围内率水河段河道整治共约13.17km,生态清淤50.56万m3,生态修复工程318810m2,配套截污管网工程建设截污管道长度5.697km。
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对项目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方案,制定项目初步实施计划,测算工程投资,并进行工程效益分析,最终提出项目建设的有关结论意见,供有关部门进行决策。
1.5 工程目标
(1)对河道进行切实可行有效的保护,保障水质,使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服务范围内污水收入污水管网,通过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可减少此区域污水排入率水河,改善河道水体水质,进而改善入新安江的水质。
(3)改善河流周边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型环保城市,促进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自然和谐。
(4)由于河道淤积导致泄洪和供水水质恶化,环境恶化,使得
洪水来临时内涝严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环保清淤工程势在必行。
1.6 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总投资19192.25万元,其中: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16650.64万元
第二部分其他费用:1119.47万元
第三部分预备费用:1422.15万元
资金来源如下:其中13434.6万元申请新安江流域资金补助,其余5757.7万元由建设单位自筹。
附:技术经济一览表
表1.7-1某某县某某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经济一览表
第2章区域自然条件及现状评价
2.1 某某镇概况
某某镇地处某某县西南山区,三江(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源头,镇政府所在位置的坐标为东经117°46′99″,北纬29°42′35″。
东与某某县汪村镇山后接壤,南与某某县汪村镇回源村毗邻,西连某某县鹤城乡渔塘村,北临安徽省祁门县祁洪乡、乔山乡、凫峰乡。
全镇国土总面积为65.17平方公里,某某镇是黄山市“有机茶之乡”和“环境优美乡镇”。
2009年全镇共实现财政收入13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870万元,招商引资2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650元,较2008年增长650元。
2010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758万元,比2005年的2360万元增长228%;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64.8万元,比2005年同口径增长328%;农民人均纯收入5360元,比2005年的2353元增长128%。
2.2 地形地貌
某某镇位于皖赣交界处率水山麓,三江源头的率水之滨,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92%以上。
某某镇区沿路依水地势比较平坦,镇区基本是群山环抱,大小源河与率水河在镇区内相交。
2.3 水文地质
2.3.1 水文气象
2.3.1.1 河流水系
2.3.1.2 水文基本资料
(1)水文站
率水河属于新安江流域。
新安江流域最早于1947年11月在歙县街口设立街口水位站,有1955~1958年共4年水位测验资料,其后撤销。
建国后于1950年6月在屯溪黄口设立屯溪水文站,控制新安江流域面积2670km2。
新安江流域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设立了近10处小河径流站,但资料系列均较短,有些站现已撤销。
统计至1999年,本流域共设立水文站(包括小河径流站)共33处,其中观测资料能用于水文分析的测站有10余处。
其中在率水河干流上设有某某、兰花、呈村、月潭、新亭等水文站,与新安江流域某某镇段河道防洪相关的水文测站如表2.2。
表2.3-2 新安江流域屯溪以上主要水文站一览表
表2.3-2中各水文站为国家或省基本站网,水文监测、资料整编等均按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进行,可以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2)雨量站
本流域最早于1950年在屯溪设立雨量站观测降水量资料,自上世纪60年代起,设立的雨量站点逐渐增多,统计至1999年共有屯溪、渔梁等106处雨量站,其中观测系列超过30年的测站有23处,超过40年观测系列的测站有屯溪、渔梁和某某等9处。
2.3.1.3 洪水
中小河流干流设计洪水主要根据各控制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排频计算,支流设计洪水采用由原水电部规划总院验收、水电部批准颁发使用
的《安徽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山丘区产汇流分析成果和山丘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以下简称“84年计算办法”)推求。
控制水文站上、下游无支流汇入的干流控制点设计洪水按面积比拟法求得;有支流汇入的,按干、支流错峰迭加后确定。
2004年8月黄山市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某某县城区城市防洪规划》,并通过了专家审查。
本规划数据主要摘自以上报告最后确定的数字。
利用月潭站1960~2004年实测流量系列和屯溪站1951~2004年实测洪水资料系列统计分析,各站不同重现期设计洪峰流量见表2.3-3。
根据前述有实测水文资料各站洪水频率分析成果,采用地区综合的办法推求(qm~F/J关系,图2.1-1)无控区间的设计洪水。
表2.3-3 率水河各主要控制断面洪峰流量统计参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