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描绘了金字塔的雄伟壮观,以及它是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勤劳结晶的形象。
本文语言优美,既注重了知识的准确性,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本节课的生字词较多,需要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的含义,并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说明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如何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还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金字塔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精湛、协调、巍峨”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的含义,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金字塔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生字词卡片3.课文插图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金字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呈现(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查阅工具书。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字词的学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师提问:“金字塔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建筑奇迹?作者是如何观察金字塔的?”4.巩固(10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师提问:“金字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认为金字塔是什么?”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如果你来到金字塔前,你会做些什么?你想了解金字塔的哪些历史?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结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精美教案(统编版)

在本次《金字塔》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埃及文明以及金字塔的兴趣非常浓厚。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积极参与,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尝试运用图片、模型等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金字塔的构造和功能。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确实有助于他们理解抽象的概念。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讲解金字塔在古埃及文明中的地位时,部分学生对此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实例,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d.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认识到古代文明的辉煌,激发爱国情怀。
举例解释:
-在讲解生字词时,教师要重点强调字词的正确读音、书写及用法,确保学生掌握。
-对于金字塔的构造与功能,教师可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直观地展示金字塔的特点,使学生深入理解。
-在分析课文描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关键词语,如“巍峨”、“神秘”,通过朗读、品味,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5.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认识古代文明的辉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优秀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掌握生字词:金字塔、尼罗河、法老、神秘等,并能正确书写与运用。
b.理解课文中对金字塔的描绘,把握金字塔的构造、功能及其在古埃及文明中的地位。
c.体会课文中的生动形象描绘,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想象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金字塔的基本概念。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性建筑,它是法老陵墓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象征,见证了古埃及的辉煌历史。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文通过对金字塔的描绘,展示了它在古埃及文明中的地位及其象征意义。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金字塔》教学设计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金字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金字塔》是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金字塔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古埃及文明的赞叹。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以及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历史文明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金字塔这一特定主题,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金字塔的认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金字塔,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古埃及文明的伟大,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难点:深入了解金字塔,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感受古埃及文明的伟大,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教学法:教师以情感人,通过朗读、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金字塔相关图片和视频等。
2.资料:收集与金字塔相关的资料,用于学生查阅和小组讨论。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词语和句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金字塔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金字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对金字塔有什么了解?”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金字塔》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金字塔》教学设计作业设计1.找出每组中加下划线的字错误的读音并改正。
①不愧(kuì)__译名(yì)__精湛(zàn)__②刀刃(yìn)__埃及(āi)__遐想(xiá)__③泛滥(làn)__淤泥(yū)__黏土(zhān)__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最大的金字塔是__,塔重约__吨,体积是约__立方米,塔高约__米,塔底边长约__米。
塔底面积__平方米。
(2)胡夫金字塔建于__年左右。
共用了__万块石头。
整个金字塔相当于__层楼高,塔底面积约有__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__个教室的总和。
塔高的__亿被正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从塔底的正中间向正南正北面画一条延长线,正好把__分成相等的两半。
(3)埃及的母亲河是__。
金字塔建在__。
(4)几千年前,古埃及人规定一年为__天,每年有__个月,每个月有__天。
剩下的__天作为节日。
(5)古埃及人除了建造出金字塔这样雄伟的建筑外,还建造了__、__等建筑。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金字塔》教学设计作业设计1.认读“译、愧”等生字。
2.选字组词。
(1)[译绎泽]沼__翻__络__不绝(2)[遐暇瑕]闲____想美玉无__(3)[湛堪斟]难__精__自__自饮(4)[蓝篮滥]泛__天____球3.生自读《金字塔夕照》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现金字塔的什么特点?(1)选文第一段描写的是__。
作者将金字塔比作__,表现了作者对金字塔的__。
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金字塔的__。
(2)选文第二段描写的是__。
作者由金字塔__入手,思考着“金字塔”汉文译名的来历。
作者觉得名字出于象形的原因是__。
觉得名字出于会意,是因为__。
(3)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站在金字塔下,你想对金字塔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4.对比两篇短文,说说它们的不同表达方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自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外观特点及建筑方法。
能力目标: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不幸命运的同情、情感目标: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金字塔外观特点及建筑方法。
2、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不幸命运的同情。
教学准备:埃及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自读体会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到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2、入题,读题。
出示埃及金字塔的空中俯瞰图象,激趣:“要是你来到埃及金字塔跟前,你最想了解什么呢?”让我们带着好奇与向往,开始今天的探险之旅,揭开金字塔神秘的面纱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重难点词语,认一认,记一记。
2、同桌分读课文,互查字音。
3、提出重难点字词,认读。
4、轻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你从中了解到关于埃及金字塔的什么知识?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由交流。
[=小学教学设计网=]三、研读感悟1、齐读第一自然段,提出研读专题:为什么说“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是埃及的象征”呢?以金字塔的“外观结构”和“建筑方法”为主题,分小组选题后合作研读,再在班上汇报交流。
2、小组分工合作学习。
3、汇报交流。
(1)金字塔的外观结构有什么特点?它的宏伟和精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找出作者的观察点,理解重点句子,指导领会句子的说明方法。
指导朗读。
(2)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齐读第四自然段的设问句,交流有关建造方法的几种说法。
4、拓展提升。
(1)建造金字塔是一项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数的。
齐读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谈谈你的感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0课《金字塔》教案(共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0课《金字塔》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金字塔的形状、结构和历史背景。
2.能够初步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金字塔在课文中的意义。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世界奇迹的探究和向往。
2.激发学生对历史人文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熟悉金字塔的构造和历史。
2.理解课文并表达自己对金字塔的感受。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
2.运用合适的语言描述金字塔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开场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金字塔,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导入新知:–向学生展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发学生猜测和讨论。
3.阅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释生词和短语。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
4.文本理解:–提问学生金字塔的形状、历史和作用。
–让学生表达对金字塔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让学生复述金字塔的特点和历史。
2.文学赏析:–讲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课文造句:–让学生自行造句使用课文生词和短语。
4.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金字塔的感想或发挥想象力。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语言表达是否准确、自信。
–是否能够理解和复述课文内容。
2.课后作业:–是否按时完成,并能表达对金字塔的认识和感受。
以上是《金字塔》这一主题的教案,希朓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案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案3篇2024〖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译、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澄、着”。
2、默读课文,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
3、了解两篇短文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来介绍金字塔,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4、根据两篇短文介绍的金字塔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金字塔的。
学生发言,说说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
2、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一下不同的作者对金字塔的介绍有什么不同。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金字塔夕照》朗读课文。
课文是什么体裁?结构是怎样的?(写景散文。
“总—分”结构。
)(1)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
(2)第2自然段写金字塔与周围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开阔雄浑的画卷。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金字塔比作金山。
“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是感叹句。
改为陈述句是:真是一幅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
(3)第3自然段写作者对“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来历的思考。
(4)第4自然段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令人难忘。
全文描写了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和作者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这一人类建筑奇迹的赞叹之情。
2、《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本文是一篇图文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篇说明性质的文章。
(1)本文由两部分组成:①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读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读图和筛选信息。
说一说你从这一部分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胡夫金字塔重量约600万吨,体积约258万立方米,塔底面积约52900平方米。
生2:胡夫金字塔位于开罗郊外的沙漠里。
(引导:读图,有骆驼说明是在沙漠里。
)生3:金字塔历史悠久。
(建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
)生4:金字塔外观雄伟。
(“共用230万块石头建成,平均每块重2、5吨。
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底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1万多个教室的总和。
”)(引导: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金字塔的雄伟。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金字塔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金字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金字塔》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来历、结构以及建筑特点,并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埃及的文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历史故事和文明遗迹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建筑特点感到困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埃及金字塔的来历、结构以及建筑特点,学习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尊重和欣赏,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金字塔的建筑特点。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建筑原理,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认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以金字塔为例,分析其建筑特点和文明价值。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教材:准备课文《金字塔》的文本,供学生阅读。
3.参考资料:收集与金字塔相关的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埃及金字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座古老建筑。
提问:“你们对金字塔有哪些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为课堂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金字塔》,让学生跟随课文描述,感受金字塔的壮丽。
朗读过程中,注意停顿和语气变化,突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操练(10分钟)学生阅读课文,针对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建筑特点进行思考。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金字塔的建筑特点有哪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0《金字塔》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0《金字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金字塔》的内容和作者。
2.认识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意思。
3.学会运用语言描绘景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金字塔》的意思。
2.掌握生字词的拼音和意思。
三、教学难点1.运用诗歌语言描绘景物。
2.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金字塔》一诗。
并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埃及金字塔,激发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兴趣。
2. 学习诗歌内容•首先,整体朗读全诗,感受整体氛围。
•多次朗读《金字塔》,带领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分段讲解,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整个诗歌。
•分角色朗读,体会诗歌情感。
3. 诗歌赏析•分析诗歌结构,理解押韵的作用。
•探讨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讨论诗歌表达了什么主题,引导学生发表看法。
4. 情感体验组织学生就诗中的情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经历相联系。
5. 课文运用进行课文相关的练习,包括填空、选择题等,巩固学习成果。
五、课堂小结•复习本节课内容,确保学生对《金字塔》有较深刻的理解。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诗歌及其主题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如默写诗歌内容、写感想等,巩固所学知识。
七、板书设计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0《金字塔》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金字塔》内容和作者- 认识生字词,掌握词语意思- 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2. 教学重点- 理解《金字塔》意思- 掌握生字词拼音和意思3. 教学难点- 描绘景物- 增强想象力和表达能力4. 教学过程- 导入- 学习诗歌内容- 诗歌赏析- 情感体验- 课文运用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以上是关于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0《金字塔》教案的内容与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并在语言表达和想象力方面有所提升。
20《金字塔》(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金字塔》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冠”、“戴”等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金字塔的来历和它与古代埃及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会用“一边……一边……”造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读课文的欲望,产生对埃及风光和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生字教学:冠、戴、冠名、尼罗河、埃及、盛产、资源、游客、金字塔、金光、整治、内行、游客、允许、骆驼。
2. 词语理解:一方面……另一方面……、一边……一边……、举世闻名、一望无际、物产丰富、整治、允许。
3. 句子理解:“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所以,埃及盛产粮食。
”4. 造句:会用“一边……一边……”造句。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理解词语,句子理解。
2.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理解句子,会用“一边……一边……”造句。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2. 学具:课本、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蜿蜒北流,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所以,这里盛产粮食。
2. 简介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它与长城、罗马大剧场并称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
二、初读课文(10分钟)1. 自读课文:同学们,请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理解字词的意思。
2. 检查生字:教师通过PPT展示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三、精讲细读(15分钟)1. 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教师通过PPT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句子:教师通过PPT展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四、练习与运用(10分钟)1. 造句:请同学们用“一边……一边……”造句。
2.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讨论如何将课文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小结(5分钟)2. 学生复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教案一. 教材分析《金字塔》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是本册教材中的一篇说明文。
课文以金字塔为主题,向学生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历史、建筑特点以及金字塔中的秘密。
本文语言平实,条理清晰,既能激发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兴趣,又能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较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历史、建筑特点以及金字塔中的秘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提高阅读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历史、建筑特点以及金字塔中的秘密。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金字塔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
2.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埃及金字塔。
提问:“你们对金字塔有什么了解?”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金字塔的历史、建筑特点以及金字塔中的秘密。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了解金字塔的历史、建筑特点以及金字塔中的秘密。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金字塔》教案精选范文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金字塔》教案精选范文3篇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2020年各位老师们继续加油吧。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金字塔》教案精选范文,供大家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金字塔》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目标1.认识译、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澄、着。
2.默读课文,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
3.了解两篇短文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来介绍金字塔,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4.根据两篇短文介绍的金字塔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金字塔的图片。
学生发言,说说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
2.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一下不同的作者对金字塔的介绍有什么不同。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金字塔夕照》朗读课文。
课文是什么体裁?结构是怎样的?(写景散文。
总分结构。
)(1)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
(2)第2自然段写金字塔与周围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开阔雄浑的画卷。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金字塔比作金山。
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是感叹句。
改为陈述句是:真是一幅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
(3)第3自然段写作者对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来历的思考。
(4)第4自然段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令人难忘。
全文描写了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和作者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这一人类建筑奇迹的赞叹之情。
2.《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本文是一篇图文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篇说明性质的文章。
(1)本文由两部分组成:①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读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读图和筛选信息。
说一说你从这一部分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胡夫金字塔重量约600万吨,体积约258万立方米,塔底面积约52900平方米。
生2:胡夫金字塔位于开罗郊外的沙漠里。
(引导:读图,有骆驼说明是在沙漠里。
)生3:金字塔历史悠久。
(建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
)生4:金字塔外观雄伟。
(共用230万块石头建成,平均每块重2.5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0课《金字塔》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0课《金字塔》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理解寓言故事的含义,能够理解作者的寓言意图,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体会勤勉努力的重要性,领会“勤能补拙”、“勤学苦练”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寓言故事《金字塔》的故事情节及所表达的道理。
2.难点: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和作者的意图。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在黑板上写下“金字塔”的三个字,让学生谈谈他们对金字塔的了解和认识,引入本课内容。
2.学习与讲解(20分钟)1.通过阅读故事《金字塔》,带领学生理解故事情节,讲解故事中的隐含意义和寓意。
2.互动问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金字塔作为比喻,以及故事背后的意义。
3.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勤能补拙”、“勤学苦练”的主题展开思考和讨论。
3.活动与训练(30分钟)1.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设计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探讨如何用简单的故事来表达深刻的道理。
2.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寓言故事,其他组员进行点评和讨论,促进交流和思考。
4.梳理与总结(10分钟)1.结合学生讨论和分享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反思学习本课的收获和体会。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寓言故事的含义,领会“勤能补拙”、“勤学苦练”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五、作业布置1.回家后,让学生撰写一篇读后感,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写出对勤勉努力的理解和认识。
2.继续熟读故事《金字塔》,深入理解寓言故事背后的道理和寓意。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教案(定稿)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教案(定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和建造过程,认识金字塔的形态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学习金字塔的形态特点。
2.认识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和建造过程。
三、教学难点1.理解金字塔建造的原理和技巧。
2.理解金字塔在古埃及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介绍金字塔的图片和视频,引入金字塔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金字塔的形态特点(15分钟)讲解金字塔的结构和形态特点,让学生了解金字塔的外观和建造原理。
3. 认识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和建造过程(20分钟)介绍金字塔在古埃及文明中的重要性,讲解金字塔的建造过程和相关历史事件。
4. 分组讨论(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金字塔的建造原理和技巧,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总结。
5. 情感体验(10分钟)通过互动游戏或小组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古埃及文明的魅力,并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6. 拓展延伸(5分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金字塔在世界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小结,总结今天学习到的金字塔的知识,并表达对古埃及文明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金字塔这一古老文明的奇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澄、译”等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澄”。
2. 了解金字塔的外观特点和建造过程,感受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3. 学习作者介绍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金字塔的外观特点和建造过程,感受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2. 难点:学习作者介绍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 展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出课题。
- 学生交流对金字塔的了解。
2. 学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
4.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金字塔外观特点的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5. 了解建造过程- 学生阅读相关段落,了解金字塔的建造过程。
-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6. 体会情感- 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对金字塔充满赞美之情?-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7.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学生复述金字塔的外观特点和建造过程。
8. 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完成课后练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金字塔》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阅读理解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字塔夕照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字塔夕照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字塔夕照教案第【1】篇〗金字塔课题金字塔课型略读课文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文中的“译、愧”等10个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中相互印证的内容。
5、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相互印证的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5)分钟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谈话激趣:(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2)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
说到中国,你会想到哪些古建筑?(万里长城、故宫布达拉宫、颐和园、秦始皇陵、赵州桥、黄鹤楼、岳阳楼……)【出示课件2】(3)说到埃及,你又会想到什么?(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出示课件3】(4)展示资料:老师曾经让同学们课下收集有古关埃及和金字塔的图文资料,谁来展示一下你收集的资料。
(利用投影展示多个同学收集的资料。
)【出示课件3、4】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让我们和作者穆青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板书课题:金字塔)【出示课件5】穆青(1921———20xx),当代著名新闻记者。
从交流学生熟悉的四大文明古国导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对接下来关于金字塔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32)分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金字塔》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金字塔》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1. 教材内容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为《金字塔》这篇课文。
该课文主要讲述了两个兄弟在埃及参观金字塔时的一段经历,通过描述他们在金字塔下玩耍并发现了金字塔的奥秘,引导学生探索古埃及文明的宝藏。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金字塔的历史和结构,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古埃及文明,从中挖掘出金字塔的神秘之处。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维拓展和知识应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创设情境•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金字塔的壮丽景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简要介绍金字塔的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古埃及文化的探索欲望。
2. 导入活动•让学生围绕金字塔展开一场小组讨论,探讨金字塔的作用和建造过程。
•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寻找答案。
3. 主体活动1.文本理解–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金字塔的理解。
–教师重点讲解生词和句型,帮助学生掌握关键内容。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金字塔的历史和奥秘。
–每组展示讨论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3.知识拓展–引导学生参考其他资料,了解金字塔的相关知识,并分享给同学。
–开展小组活动,学生通过表演、绘画等形式展示所学知识。
4. 拓展活动•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学校分享与金字塔相关的经历和故事,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前往博物馆或相关景点参观,深化对金字塔的理解与感悟。
四、教学反思及调整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小组合作以及拓展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多角度、多维度的思维拓展。
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了解不够,对金字塔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层面。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
3、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
教学难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1、出示烈士陵园塔和海会寺双塔等各种各样的塔,过渡到“金”字,再过渡到金字塔。
2、板书并交流课题说一说从题目中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问题)二、朗读课文,感悟重点1、自主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想了解的问题还不少,请带着自己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谁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2、学生交流,自主释疑。
说一说通过朗读,你解决了哪些问题:(1)第一段交流。
(播放课件)让学生用第一段中的词语来描绘你所看到的金字塔。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宏伟、精巧和科学建造3、找出过渡句,体会其作用。
(承上启下)4、学习“宏伟和精巧”部分。
(1)课文哪部分是写金字塔“宏伟而精巧的”?(第3自然段)(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句子写宏伟,哪些句子写精巧?(3)学生汇报:教师指导朗读a、高146米多,相当与40层高的摩天大厦,指导朗读:我们的教学楼只有四层,你想一想,当你站在比楼高出十倍的40层大厦下看这座大厦的楼顶的时候,你怎样看?你会怎么想?同样,站在胡夫金字塔下呢?把它的高读出来,把你的惊叹表达出来。
b、绕一周走一公里:体会到到金字塔底面积很大,用数学来说明;c、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石头之多,石头之重,三分之一米宽的石路,可以绕地球一圈,要六十万个车皮,如果把这些车皮连起来,也快要绕地球一圈了,把你的不可思议,惊讶不已表达出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案第1篇】《金字塔》教案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了解金字塔的特点。
3. 体会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了解金字塔的特点。
2.体会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1.课件出示生词“熠熠发光、漂浮、豪迈”等。
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巩固生字词。
2.指名说说上节课文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互相补充师总结:知道了金字塔高达雄伟、神秘莫测,文章语言优美,引人入胜;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习课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1. 出示任务:1)默读课,边读边想象画面。
2)你了解了金字塔的哪些特点?圈画相关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互学,取长补短。
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胡夫金字塔最大。
1)这段文字,你获取到哪些信息?(金字塔的面积、体积和重量)2)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列数字,更加具体形象的突出金字塔的质量)3)出示金字塔的相关,说说你的感受(金字塔真高啊,刃站在它面前显得那么渺小······)预设二:金字塔就历史悠久。
1)金字塔的建造时间,相当于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那时候的生产力十分地下,工具也非常原始,你觉得人们是如何搬动这些大石头的?你有什么样的感受?2)详细读课文,再次思考这里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列数字、打比方)预设三:古埃及人聪慧。
1)在生产相当落后的古埃及,人们却建成了如此伟大的建筑,你认为当时的人们是怎样的?(非常聪明,有毅力)2)当时的天文、数学等方面知识,与现在有何异同?再次感受古埃及人的聪慧。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案第1篇】金字塔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由两篇短文组成,第一篇节选自穆青的《金字塔夕照》,主要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
第二篇则是一个非连续性文本,主要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介绍了金字塔建筑年代的久远、外观的雄伟、精湛的工艺及巧妙的设计等,还对古埃及悠久的文明成就作了简要的补充。
这两篇文章采用不同的方式介绍金字塔,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又构成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让读者对金字塔这一世界奇迹有了更为全面、丰富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指导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
学文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对阅读所得的整理再现,检验阅读效果。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搜集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新课1.今天,我们先欣赏一组。
(出示金字塔)2.导入:曾经,它是世界上最辉煌的国度之一,它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至今,人们都无法破解金字塔的秘密。
埃及,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文明古国;金字塔,令世人惊叹的建筑。
作者用流畅又饱含韵味的文字向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幅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画面。
今天,让我们走近金字塔,欣赏它独特的美,了解金字塔,让更多的人认识金字塔。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介绍一下作者。
穆青(1921—2003),新华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是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设计意图:欣赏引入,由直观的画面唤起视觉的感知,引发一探究竟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读文,要求: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利。
2.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出示词语:翻译无愧熠熠发光遐想黏着物刀刃埃及泛滥淤泥精湛(2)指名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适当简略,以学生自学为主,降低掌握要求,初步读通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金字塔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全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平实流畅,描写细致。
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借物写人,借“金字塔”建筑,讴歌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以及勤劳。
两篇课文在结构、内容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许多内容互相印证。
【作者介绍】
穆青(1921---2003),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古埃及
古埃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是典型的水力帝国,受宗教影响极大,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对永恒观念的一种崇拜产物,也是法老的陵墓。
除了金字塔以外,狮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征。
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500年前(公元前35世纪)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
金字塔
金字塔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
现在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
最大的是开罗郊区胡夫的三座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是一座位在卡夫拉金字塔旁的雕像,外型是一个狮子的身躯和人的头。
位于埃及开罗西萨市南郊沙漠中,在金字塔的前方,为著名的景点。
古埃及人在“大金字塔”附近建造了一座“人面狮身像”。
至今仍然没有人确定建造这座由“狮身”与“人面”组成的巨大石雕的原因。
一些人相信“狮身人面像”可能是金字塔的守护神,另一些则认为它是古埃及伟大文明的象征。
尼罗河
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尼罗河从苏丹首都向北穿过苏丹和埃及,所经过的地方均是沙漠。
从古代开始埃及的文明就依靠尼罗河而形成和兴旺。
除海港和海岸附近的城市外埃及所有的城市和大多数居民住在阿斯旺以北的尼罗河畔,几乎所有的古埃及遗址均位于尼罗河畔。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有关文章
埃及的金字塔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
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
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
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
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
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
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他们把石头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来拉。
载着很重石块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上
拉不动,于是他们又专门修了一条石路。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
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
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
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
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铸()愧()熠()遐()埃()
寿()魂()皆()假()挨()
非()逢()监()放()甚()
菲()缝()滥()淤()湛()
二、照样子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黄澄澄金灿灿
三、把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换成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鲜耀地发着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
2.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它每年定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
()
3.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别人感到惊讶和赞叹的建筑成就。
()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来源,都是从它们哪里放射出来的。
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1.从选段第一句话我们了解到金字塔位于();从第二句“沙海”一词,我
们了解到沙漠的()的特点。
2.“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
3.这段文字刻画细致入微,通过这些极具()的景色描写调动了读者的(),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画面感,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描写一下你的文具盒吧。
参考答案:
一、铸造寿命;愧疚灵魂;熠熠生辉皆大欢喜;遐思假期;埃及挨着;非常不菲;相逢缝隙;监视泛滥;放学淤泥;甚至精湛
二、红彤彤白茫茫黑乎乎黑幽幽白花花绿油油
三、1.熠熠发光 2.泛滥 3.令人惊叹
四、1.沙漠中、尼罗河沿岸广大 2.赞叹 3.色彩视觉
五、示例:我有一个长方形的文具盒,它长20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
盒面上那精致的图案,特别引人注目:那活泼的小红兔,正对着我“微微笑”。
还有一些调皮的小桔子,它们表情不一:有的开怀大笑,有的目瞪口呆,还有的愁眉苦脸,有趣极了。
文具盒不光图案逼真,漂亮,而且样式新颖,使用方便。
轻轻打开“文具城堡”的“大门”,你就会发现:“居住”在内的文具还真不少呢。
盒内分上,下两层,上层有性格爽直的钢笔和几支普通的铅笔,都被削得尖尖的放在那里,无声无息,仿佛在酣睡。
一支黑色三角形的水芯笔也排在哪儿。
掀开上层,下层又分成几个格:又细又长的格内,分别“住着”自动铅笔和铅芯;自动铅笔旁又有两个差不多大小的“房子”,“房主”分别是刨笔刀和橡皮檫。
文具盒,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保管着我的学习用品,为我服务,他永远都是我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