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孙悟空故事的印度渊源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孙悟空故事的印度渊源
葛维钧
摘要:梳理《西游记》研究中孙悟空形象文学来源的几种主要观点,在文献比较的基础上指出孙悟空形象直接或间接源于以《六度集经》为典型的佛教故事,而《六度集经》中的称猴同哈奴曼的关系又至为密切, 从而得出哈奴曼就是孙悟空的原型,它源于印度,传至中国, 经过改造,发展成了孙悟空的结论。
关键词:《西游记》《六度集经》《罗摩衍那》孙悟空哈奴曼
在中国,《西游记》孙悟空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形象。这一形象的文学来源, 自上世纪初即已有许多学者进行探讨, 最著名的有胡适、鲁迅和陈寅恪等。
胡适考证的前提是《西游记》以《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渊源。他在《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西游记考证”一章中认定“这部书确是《西游记》的祖宗”。相应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无疑也就来自于《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那么, “何以南宋时代的玄奘神话里忽然插人了一个神通广大的猴行者?这个猴子是国货呢还是进口货呢?”他自己回答道“……但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 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的影响而仿造的。因为《太平广记》和《太平寰宇记》都根据《古岳渎经》, 而《古岳渎经》本身便不是一部可信的古书。宋元的僧伽神话, 更不消说了。因此, 我依着钢和泰博士(Baron A. von Stael-Hoistein)的指引, 在印度最古的纪事诗《拉麻传》(Ramayana)里寻得一个哈奴曼(Hanuman), 大概可以算是齐天大圣的背景了。”因此,“我假定哈奴曼是猴行者的根本。”, ①胡适在他的文章里没有明确强调哈奴曼、猴行者和孙语空的演进关系, 但是他的意思是非常清楚的。
此说出来以后, 即遭鲁迅反对。此前, 鲁迅在其《中国小说史略》第九篇中已经谈到过他的观点, 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源自淮涡水神无支祁。②无支祁故事见载于多书。《太平广记》卷四六七《李汤》称, 唐代宗永泰(765年)年间李汤任楚州刺史时曾有人“见一兽, 状有如猿, 白首长髻, 雪牙金爪, 闯然上岸, 高五丈许, 蹲踞之状若猿猴,但两目不能开,兀若昏昧。目鼻水流如泉, 涎沫腥秽, 人不可近。久乃引颈伸欠, 双目忽开, 光彩若电, 顾视人焉, 欲发狂怒。观者奔走。……”后至唐宪宗元和九年年李公佐自“石穴间得《古岳渎经》第八卷”, 才知道“禹理水, 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 石号木鸣, 五百拥川, 天老肃兵, 不能兴。……乃获淮涡水神, 名无支祁, 善应对言语, 辨江淮之浅深, 原限之远近, 形若猿猴, 缩鼻高额, 青躯白首, 金目雪牙, 颈伸百尺, 力逾九象, 搏击腾掉, 疾奔轻利倏忽, 闻视不可久。”后来, 禹把它交给庚辰, 庚辰降伏了它, 将它“颈锁大索, 鼻穿金铃”, 锁在了淮阴的龟山下③。针对胡适的说法, 鲁迅在他《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三讲中做了评论, 提出无支祁的故事“影响也很大, 我以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正类无支祁, 但北大教授胡适之先生则以为是由印度传来的俄国人钢和泰教授也曾说印度也有这样的故事。可是由我看去:1.作《西游记》的人, 并未看过佛经;2.中国所译的印度经论中, 没有和这相类的话;3.作者—吴承恩—熟于唐人小说,《西游记》中受唐人小说影响的地方很不少。所以我还以为孙悟空是袭取无支祁的。但胡适之先生仿佛并以为李公佐就受了印度传说的影响, 这是我现在还不能说然否的话。”④
对于胡适和鲁迅的观点,后来多有评论。虽然二人都不乏赞同者,但总的说来, 还是以倾向胡适之说的居多。客观地说, 鲁迅的说法中,确有不妥之处。说吴承恩没有看过佛经, 显
然失之武断。说“中国所译的印度经论中, 没有和这相类的话”,也是同样。这里所谓“印度经论”,自然是指佛经。而佛经里讲到猕猴, 讲到猕猴的机敏和善业的, 却不是没有。(吴)康僧会(?~280)编译《六度集经》中故事四七即为猕猴本生, 讲它慈悲济人的故事;第四六讲猴人相助的故事;第五六讲猴王爱护猴众的故事。康僧会生活于三国时代, 到《西游记》诞生, 其所译故事在中国流传已达千年以上。说吴承恩知道猴子故事比说他不知道, 恐怕更符合实际情况。
注意《西游记》的印度渊源而又言之有据的学者中, 陈寅恪先生也是十分著名的一位。1930年, 陈先生发表《西游记玄类弟子故事之演变》一文, 讨论了唐僧三个徒弟的形象和名号来源等问题, 其中尤以猪八戒和孙悟空的考订最为精彩巧妙。猪八戒的形象, 简言之, 就是来自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第三《佛制苾刍发不应长缘》中的牛卧苾刍。这位比丘住在出光王一处园林的猪窟里, 由于衣衫褴褛而惊吓了王妃宫女, 只好逃回窟内。国王执剑前来究问。原来住在边上的一位天神怜悯比丘, 便化作一头大猪奔窜而出, 引得国王急忙追赶,牛卧比丘因此得救。陈先生认为, 在后来的流传中, 牛卧比丘与天神所化大猪合而为一, 加上惊犯王妃宫女的情节, 即成《西游记》高老庄招亲故事而高老庄之“高”,即来自原故事的发生地憍闪毗国。憍闪毗原文Kausambi, 亦可读如“高善比”。至于孙悟空, 陈先生举出两个故事, 一个是《贤惠经》第十三《顶生王缘品》第六十四所述故事顶生王欲生切利天, 一路上先扰得五百仙人不宁, 后又在天门前吹贝张弓扣弹, 与阿修罗大战, 最后因为想加害天帝释, 堕落而回原来自己的宫殿, 委顿而死。另一个是史诗《罗摩延传》即今译《罗摩衍那》中猿猴那罗造桥渡海, 入楞伽国的故事。两者原来并不相干, 但是在《大庄严经论》中, 它们适相连接。讲说者有意无意间将它们并合为一, 即成孙悟空闹天宫的故事。此事可见于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三故事十五“昔者顶生王, 将从诸军众, 并象马七宝, 悉到于天上。罗摩造草桥, 得至楞枷城。吾今欲升天, 无有诸梯蹬。欲诣楞伽城, 又复无津梁。我今无方计, 持宝至后世。”, ⑤不难看到, 经过陈寅洛先生的考证, 事情已经愈益接近真相。他还有另一句话涉及猿猴, 也很值得注意, 那就是, 他说“支那亦有猿猴故事, 然以吾国昔时社会心理, 君臣之伦,神兽之界,分别至严, 若绝无依籍, 恐未必能联想及之。”⑥这实际上是对鲁迅先生孙悟空形象“袭取无支祁”说法的否定。相反, 在陈寅恪看来,《西游记》小说与印度故事的启发承袭关系却是肯定无疑的。
1986年, 赵国华先生在《南亚研究》杂志第一、二期上发表一长篇文章《论孙悟空神猴形象的来历》。该文认为, 多年来经学界对《西游记》成书过程的考察, 胡适提出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其祖宗的说法, 已为大家普遍接受;⑦然后, 通过对于《六度集经》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故事若干同异的对比, 间接肯定了孙悟空形象的印度来源。事实上, 选自《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实例, 在《西游记》中往往也能找到。将《六》、《大》、《西》三书同时进行比较研究, 也未必不可尝试⑧。我们循作者的途径尝试一下, 没有经过多少困难就得到了如下的结果。概括起来就是:
1.猴王的身份《六》是猕猴和猕猴王;《大》是猴行者, 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见“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西》是石猴、美猴王、孙悟空、孙行者等, 其中“孙”来自“猢狲”(见第一回, 由须菩提祖师所取)。
2.助人的品格《六》是称猴解救穷困者, 帮助国王寻找王妃等(见故事四七、四六)《大》是帮助玄奘法师取经, 自称“我今来助和尚取经。此去百万程途, 经过三十六国, 多有祸难之处。”(见“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西》是保护唐僧, 自称要“皈依佛法, 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 功成后自有好处。”(见第十四回)
3.降妖伏魔的事迹《六》为战胜贪鳖、诛杀恶龙等(见故事三六、四六)《大》为驯服馗龙(见“人九龙池处第七”);《西》为使四海龙王折服、识破白骨夫人、降伏下界奎星等。(见第三回、二十七回、三十一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