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精心制作完整版)
abffrl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abffrl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https://img.taocdn.com/s3/m/0222fba9d1f34693daef3eca.png)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
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一、地形图和比例尺1.地形图、平面图、地图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态。
平面图: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态地图:将地球上的若干自然、社会、经济等若干现象,按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综合原则绘成的图。
我们测量当然主要是研究地形图,它地球表面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各项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首先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
2.比例尺(1).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d 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D 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显然有M D d 1=(2).比例尺种类:a .数字比例尺: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
M 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
通常把1:500,1:1 000,1:2 000,1:5 000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0 000的称为小比例尺;b .图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c .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
(3).比例尺精度a .定义: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0.1 mm ,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M ⨯m m 1.0,称为比例尺精度。
b .意义与作用:○1.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
工程测量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工程测量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https://img.taocdn.com/s3/m/361899f47c1cfad6195fa7f7.png)
当地物的轮廓尺寸较小,如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
类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中表示地物中心位置
的点,叫定位点。
3、线形符号
线形符号是指长度依地形图比例尺表示,而宽度不依 线形符号的中心线即为实际地物的中心线。
4、地物注记 这种称为地物注记。分为文字注记、数字注记和符号注记 三种,如居民地、山脉、河流名称,河流的流速、深度, 房屋的层数、控制点高程、植被的种类。
补充概念
3S技术 RS: Remote Sensing 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4D产品 数字线划图 DLG 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数字高程模型 DEM 数字栅格图 DRG
第二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一、测图一般过程 明确任务,调查测区 编写技术设计书 地形控制测量 地形测图 检查与验收 图的清绘与整饰 编写技术总结,提交有关资料
二、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测地形图分为:白纸测图与数字测图。
(一)图纸的选用 主要有:聚脂薄膜——透明、不变形、可洗。坐 标格网一般已绘制。
1、比例符号 当地物的轮廓尺寸较大时,常按测图的比例尺将其形 状大小缩绘到图纸上,绘出的符号称为依比例符号。如一 般房屋、简易房屋等符号。
2、非比例符号
消火栓等,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测图的比例尺缩绘到图 纸上。但这些地物又很重要,必须在图上表示出来,则不 管地物的实际尺寸大小,均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在图上,这
(2)山脊和山谷 山顶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凸棱部分称为山脊。山脊的最高 点连线称为山脊线,又称为分水线 。山脊等高线表现 为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相邻山脊之间的凹部是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 山谷线,山谷线又称为集水线。山谷等高线表现为一组 凸向高处的曲线。 山脊线和山谷线合称为地性线 。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https://img.taocdn.com/s3/m/a0b10d9808a1284ac85043c3.png)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
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一、地形图和比例尺1.地形图、平面图、地图 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态。
平面图: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态地图:将地球上的若干自然、社会、经济等若干现象,按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综合原则绘成的图。
我们测量当然主要是研究地形图,它地球表面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各项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首先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
2.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d 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D 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显然有M D d 1=(2).比例尺种类:a .数字比例尺: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
M 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
通常把1:500,1:1 000,1:2 000,1:5 000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0 000的称为小比例尺;b .图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c .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
(3).比例尺精度a .定义: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0.1 mm ,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M ⨯mm 1.0,称为比例尺精度。
b .意义与作用:○1.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
例如,1:1 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1 m ,测图时量距的精度只需0.1m ,小于0.1 m 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
第八章_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第八章_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https://img.taocdn.com/s3/m/42af5e4233687e21af45a9e3.png)
二、数字测图(DSM)系统
数字测图(DSM)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由地形数据采 集设备和成果设备而组成,在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 间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编辑成图,输出和管理的测绘系 统。
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处理系统
输出设备
④观测。用经纬仪瞄准标尺,读取上丝、下丝、中丝读数,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竖盘读数。在观测过程中,应检查定 向是否为0°00′,其不符值不得超过5',否则应重新定向。 ⑤记录。记录者将观测数据记入手簿(表7-8),并把地 形名称填入备注栏。 ⑥计算。按视距测量的公式,计算水平距离、碎部点的高 程,并填入表7-8相应栏内。将展点所需数据立即报给绘 图员。
0.2mm
二、经纬仪测绘法
1.碎部点的选择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地形图的质量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尺员能否正确合理地选择地形点。 地形点应选在地物或地貌的特征点上 地物特征点地物轮廓的转折、交叉和弯曲等变化处的点及独立 地物的中心点。 地貌特征点是控制地形的山脊线、山谷线和倾斜变化线等地性 线上的最高、最低点,坡度和方向变化处,以及山头和鞍部等 处的点。
2.测绘方法
极坐标法:用经纬仪直接 测定各碎部点相对于 已知方向的水平角、 视距尺读数和竖直角, 计算出水平距离和高 程,绘图员根据所测 水平角、平距,利用 半圆仪将碎部点描绘 在图板上
经纬仪测绘法
上丝读数 中丝读数 下丝读数
竖直角
B i b 水平角 A a
一个测站上的观测步骤如下: ①安置仪器。安置经纬仪于测站A点,对中、整平、 量取仪器高读数至厘米)并记入碎部测量手簿。在测 站附近安置图板。 ②定向。将经纬仪瞄准另一个控制点B,使水平度盘 读数为0°00′。 ③立尺。立尺员先观察测站附近的地形情况,与观测 员共同商定跑尺的范围、路线,然后在选定的碎部点 上立标尺,尽量做到跑尺有顺序、不漏点,一点多用, 方便绘图。立尺点与测站间的视距长度应不超过表7 -4中规定的最大视距。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861f9d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d.png)
一、地形图的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1、地质勘探。 2、矿山开采。 3、城市用地分析。 4、城市规划。 5、工程建设。
可读性:全面客观 反映 地面情况:地貌、地物、 居民地、水系、交通、通讯、管线、 农林等多方面信息,作为设计依据。
可量性:提供地面基本数据:点、线、角、 高程、方向、面积、坡度等。
多用性:可编绘一系列专题图。
等高线并注记高程mm) 间曲线 — 为了较好地表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
以等高距的一半用长虚线加绘的等高 线mm) 辅助曲线 — 为了更好地表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 以任意高程用短虚线加绘的等高线mm)
4.典型地貌的名称及等高线
地貌是地形图要表 示的重要信息之一。 地貌尽管千姿百态、 错综复杂,但其基本 形态可以归纳为几种 典型地貌:如山头、 山脊、山谷、山坡、 鞍部、洼地、绝壁等
东村
803厂 钢厂
21.0 10.8
西保村
仙台镇南 第三小学
北宋村 小庙村
热电厂 10.0-21.0
说明本图幅与相邻图幅
的关系,以供索取相邻图幅
时使用图廓是图幅四周的范围线测 .
绘
机
三、 图廓和坐标格网线
关 全
称 10.0
内图廓----分幅时的坐21.0 标格网线
1988年5月 测图。
图廓
任意直角坐标系,坐标起点以 为原点起算。
2.图示比例尺
最常见的图示比例尺为直线比例尺
1000m 500m
0
1
1580m
优点:便于直接量取长度,并可减小因图纸伸缩变形而引 起的误差,速度快,直观;换算精度低。
(二)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图 l:500 、 l:1000 、 l:2000 、 l:5000
7.1-大比例尺地形图基本知识
![7.1-大比例尺地形图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9a731e310661ed9ac51f35a.png)
* 1:1000
西面角坐标为x=15.0km,y=10.0km。
三、图号
为了区别各幅地形图所在的位置,每幅 地形图上都编有图号。
图号就是该图幅相应分幅方法的编号, 标注在北图廓上方的中央、图名的下方。
*
1.分幅方法
以1:5000地形图为基础进行的正方形分幅。
1:5000
1:2000
1:1000
1:500
高山地(地面角:α≥25˚)
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1:5000
0.5 0.5 1
2
0.5 1
2
5
1
1
2
5
1
2
2
5
3、几种基本地貌的等高线
(1)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
山头和洼地(又称盆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 合曲线。
山头的等高线
洼地的等高线
山头内圈等高线高程大于外圈等高线的 高程,洼地则相反。
i h dM
式中 M —— 比例尺分母。
地面坡度 i 与等高线平距 d 成反比。
地面坡度较缓,其等高线平距较小 大,等高线显得稀疏;
地面坡度较陡,其等高线平距较小, 等高线十分密集。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
地形类别
平地(地面倾角:α<30˚) 丘陵(地面倾角: 3˚≤α<10˚) 山地(地面倾角: 10˚≤α<25˚)
间曲线用0.15 mm的细长虚线表示。
(4)助曲线
用间曲线还不能表示出的局部地貌,可 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助 曲线。
助曲线用0.15 mm的细短虚线表示。
5、等高线的特性
(1)等高性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同。
(2)闭合性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 图幅内闭合,则必在相邻的图幅内闭合。所以,在 描绘等高线时,凡在本图幅内不闭合的等高线,应 绘到内图廓,不能在图幅内中断。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绘精品PPT课件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绘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60c21e05087632301212a2.png)
三、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图廓及接合图表 1、图名
地形图的图名为本图幅的名称,一般以本图幅内主要的 地面命名,注记在外图廓上方的中央。
白吉树村 15.0-10.0
西面角坐标为
x=15.0km, y=10.0km。
2、图号 为了便于测绘、管理和使用地形图,需要将各种比例
尺的地形图进行统一分幅、编号。图号就是该图幅相应分 幅方法的编号,注于图幅正上方、图名的下方。
大比例尺地形图常采用正方形分幅的方法,
1:5000
1:2000
1:1000
1:5000
正方形分幅及面积
比例尺
1:5000 1:2000 1:1000 1:500
图幅大小 /cm×cm 40×40 50×50 50×50 50×50
实地面积 /km2 4
1
0.25
0.0625
1:5000图幅 每平方公里 内的分幅数 图幅数
10.2541164
64
16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常用 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坐标编号法
采用该图图廓西南角的
坐标公里数来编号,x坐标 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有
短线连接。
(2)数字顺序编号法
如果测区范围比较小, 图幅数量少,可采用数字顺 序编号法。
12 3 4
56 78
911 1 01 2
1 1 15 1
2、比例尺精度
地形图上0.1mm的长度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
尺精度,用ε表示,即 0.1M 几种常用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如下表所示。
比例尺
1:5000
1:2000
1:1000
1:500
比例尺精度/m
0.50
0.20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https://img.taocdn.com/s3/m/e7ec3f3f31b765ce04081441.png)
三、应用电子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量:(1)极 坐标测量(最常用基本);(2)实时交会测 量;(3)自由设站定位。
二、位置的选择:能反映地物和地貌的特征 轮廓点或轮廓线上。
三、基本要求:一般在图上1平方厘米面积内 应选择一个碎部点,对于那些规则的几何 图形、直线段以及坡度均匀的地段,可放 宽条件,但是不宜超过规范的要求。
碎部点点位的测定方法
(1)极坐标法; (2)直角坐标法; (3)方向(角度)交会法; (4)距离交会法; (5)距离角度交会法。
典
型
地
貌山
示
山脊 山谷
意 鞍部
及 盆地 其 地性线
特征点
等
高
线
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的高程均相等; (2)等高线是连续的闭合曲线,若因图幅限制或
遇到地物符号时可以中断; (3)除悬崖和峭壁处的地貌以外,等高线通常不
能相交或重叠; (4)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正交; (5)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因此等
二、地貌的测绘内容 测定地形起伏特征点、连接地性线、求等高
线通过点、勾绘等高线。
地物和地貌的绘制
一、地物的测绘
随测随绘,认真测绘各类型的地物(居民地、道路、 水系、管线和垣栅、植被、独立地物和境界)。
二、等高线(地貌)的绘制
1、测定地貌特征点; 2、勾连地性线(山脊线和山谷线及坡度变换线):一般
使用虚线; 3、求等高线通过的点:在同一坡度的两点间插绘等高点、
▪ 注记符号:为了表示地物的名称、种类、特征等, 对地物加以说明所采用的文字、数字或特有符号, 称为注记符号。
测量学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测量学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https://img.taocdn.com/s3/m/1992234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9.png)
一、图根控制测量
为测绘地形图布设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其控制点称 为图根控制点,简称图根点。
图根平面控制点宜在城市各等级控制点下加密,一般采用 图根导线、GPS测量方法布设,局部地区可采用交会定点法。
图根点的高程可应用图根水准测量、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 程测量或GPS测量方法测定。
二、测图的准备工作
三、经纬仪测图
测图作业程序
半圆仪(大量角器)
第四节 地物测绘
一、地物测绘的一般原则
地物类型 水系
居民地 道路网 独立地物 管线与垣墙 境界与界碑 土质与植被
地物类型举例
江河、运河、沟渠、湖泊、池塘、井、泉、堤坝、闸等及其附属建 筑物
城市、集镇、村庄、窑洞、蒙古包以及居民地的附属建筑物
铁路、公路、乡村路、大车路、小路、桥梁、涵洞以及其它道路附 属建筑物
d D
1 M
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
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 中比例尺地形图:1∶25000、1∶50000、1∶100000 小比例尺地形图:1∶250000、1∶500000、1∶1000000
(2)图示比例尺
直线比例尺
复式比例尺(斜线比例尺)
地物、等高线的相对位移不应超过规 范规定的平面、高程中误差的√2倍 。
二、地形图的检查
测图结束后,要对地形图进行全面的检查。 1. 室内检查 2. 室外巡视检查 3. 设站检查
三、地形图的整饰 整饰原则:先图内后图外,先地物后地貌,先注记后符号。 图内整饰顺序:内图廓、坐标格网、控制点、地形点符号及高程注 记;独立物体及各种名称、数字的绘注;居民地等建筑物;各种线 路、水系等;植被与地类界;等高线及各种地貌符号等。 图廓外整饰:外图廓线、坐标网、经纬度、图幅名称及图号等。
第六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baff62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9.png)
第一节 地形图的比例尺
一、地形图的比例尺
1.地形图比例尺的概念
地形图上任一线段的长度与它所代表的实地水 平距离之比,称为地形图比例尺。
2.比例尺的种类
数字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
(1)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是用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 表示。
设图上一线段长度为d,相应实地的水平距离 为D,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 0.1mm 0.1mm 1
M 200mm 2000
返回
下一节
地面上有明显轮廓的,天然形成或人工建造的 各种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状态称为地貌。
地地貌物地形
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和地貌沿垂直方向投影到水平面 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 号和注记,将其缩绘在图纸上,这种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 和地貌起伏情况的图,称为地形图。
在图上主要表示地物平面位置的地形图,称为 平面图。
使用时,先用分规在图上量取某线段的长度,然后用 分规的右针尖对准右边的某个整分划,使分规的左针尖落 在最左边的基本单位内。
3.比例尺精度
地形图上0.1mm的长度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 称为比例尺精度,用ε表示,即
0.1M
几种常用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如下表所示。
比例尺 1:5000
比例尺精度 /m
0.50
1:2000 0.20
1:1000 0.10
1:500 0.05
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确定测绘地形图时测量 距离的精度;另外,如果规定了地物图上要表示的 最短长度,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确定测图的比例 尺。
例7-1 如果规定在地形图上应表示出的最短 距离为0.2m,则测图比例尺最小为多大?
解 0.1M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92eea9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a.png)
三.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测量方法简介
工具:全站仪、棱镜、小钢尺、电子手薄、电脑。 方法:用全站仪采集数据——自动记录在电子手薄中——通过电脑处理,成图。
为了便于对各种比例地形图进行统一管理。
目的
梯形分幅(trapezoid map subdivision) ——按经度、纬度分。 适用于:小、中比例地形图。 按照国际的统一规则分幅和编号。
分幅的方法分类
1:50万
A,B,C,D
J-50-A
1:20万
[1],[2],┉,[36]
J-50-[1]
1:10万
2.视线倾斜时
n’为水准尺与视线 垂直时的尺间隔 1.视距公式: 2.高差公式:
(一)配置 1、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小钢尺、量角器、三棱尺、计算器、铅笔、橡皮等。 2、人员:观测员、记录计算员、绘图员各1人、立尺员2人。
二、经纬仪法测图(mapping method with theodolite) (碎步测量的一种:测绘地物、地貌特征点)
——用纵横坐标网线划分。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按图幅西南角点的坐标公里数编号。图幅大小,主要有:
图号、图名和接图表 比例尺 经纬度及坐标格网 三北方向图 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图式、测图日期 测图者 内、外图廓。
三.地形图的识读——图廓和图廓外注记
7.3 地形图图式 (topographic map symbols)
比 例 尺
比例尺精度 (cm)
1 500 1 1000 1 2000 1 5000 1 10000
5 10 20 50 100
4.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
7.2 地形图的分幅与图外注记
简约风工作总结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整理)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整理)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https://img.taocdn.com/s3/m/1ec8ab1df46527d3240ce088.png)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
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一、地形图和比例尺1.地形图、平面图、地图 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态。
平面图: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态地图:将地球上的若干自然、社会、经济等若干现象,按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综合原则绘成的图。
我们测量当然主要是研究地形图,它地球表面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各项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首先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
2.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d 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D 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显然有M D d 1=(2).比例尺种类:a .数字比例尺: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
M 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
通常把1:500,1:1 000,1:2 000,1:5 000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0 000的称为小比例尺;b .图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c .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
(3).比例尺精度a .定义: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0.1 mm ,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M ⨯mm 1.0,称为比例尺精度。
b .意义与作用:○1.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
例如,1:1 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1 m ,测图时量距的精度只需0.1m ,小于0.1 m 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
CAD与大比例尺地图制图基础--地形图基本知识
![CAD与大比例尺地图制图基础--地形图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43dad0df12d2af90242e6c2.png)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成图过程
一、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精密测定点在平面上的位置。 其方法有三角测量、导线测量、GPS测量。 2.高程控制测量:精密测定点在竖直方向上的 位置。 高程----点沿重力线方向到平均海水面的距离。 其方法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GPS测量。
*珠穆朗玛峰高程复测
时间:2005年4-5月 结果:8844.43m(2005年10月) 【 8848.13m(1975年7月) 】 本次测量有三个专业测量队员登上了峰顶!
二、地图的分类
1.普通地图
以同样的详细程度表示地面各要素的地图。
(1)地形图: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0万的地图。
大比例尺--1:500 — 1:10000( 1:500 — 1:2000) 中比例尺--1:2.5万—1:10万(1:5000 —1:10000) 小比例尺--1:25万—1:100万( 1:2.5万—1:10万)
(2)地理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的地图。
1:200万、 1:250万、 1:400万、 1:500万、 1:1000万
2.专题地图 以普通地图作为底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 种专门内容的地图。 例如:地质图、地貌图、水文图、交通图、 气象图、人口分布图、政区图。
1-2
地形图的内容和用途
一、地形图的内容 1.数学要素 地理坐标格网、平面直角坐标格网、测量控制点、 比例尺。 2.自然地理要素 测区的自然现状(地理景观、自然条件),如水 系、地貌、土质、植被。 3.社会经济要素 人类的社会活动成果。如居民地、道路、管线、 垣栅等。 4.注记整饰要素 图廓内、外的文字和数字、接图表等。
3.定向(非比例符号)
(1)固定方向:南北方向(直立方向) (2)非固定方向:真方向,如山洞 、窑洞。 4.定位(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1)定位点 (2)定位线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https://img.taocdn.com/s3/m/39229b782af90242a895e587.png)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
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一、地形图和比例尺 1.地形图、平面图、地图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态。
平面图: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态地图:将地球上的若干自然、社会、经济等若干现象,按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综合原则绘成的图。
我们测量当然主要是研究地形图,它地球表面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各项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首先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
2.比例尺(1).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d 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D 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显然有M D d 1(2).比例尺种类:a .数字比例尺: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
M 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
通常把1500,1 1 000,1 2 000,1 5 000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0 000的称为小比例尺;b .图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c .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
(3).比例尺精度a .定义: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0.1 mm ,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M mm 1.0,称为比例尺精度。
b .意义与作用:○.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
例如,1 1 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1 m ,测图时量距的精度只需0.1m ,小于0.1 m 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
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一、地形图和比例尺1.地形图、平面图、地图 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态。
平面图: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态地图:将地球上的若干自然、社会、经济等若干现象,按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综合原则绘成的图。
我们测量当然主要是研究地形图,它地球表面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各项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首先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
2.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d 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D 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显然有M D d 1=(2).比例尺种类:a .数字比例尺: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
M 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
通常把1:500,1:1 000,1:2 000,1:5 000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0 000的称为小比例尺;b .图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c .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
(3).比例尺精度a .定义: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0.1 mm ,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M ⨯mm 1.0,称为比例尺精度。
b .意义与作用:○1.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
例如,1:1 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1 m ,测图时量距的精度只需0.1m ,小于0.1 m 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
反之,根据图上表示实地的最短长度,可以推算测图比例尺。
例如,欲表示实地最短线段长度为0.5 m ,则测图比例尺不得小于1:5000。
○2.取舍; ○3.根据甲方要求确定比例尺大小和精度要求。
比例尺愈大,采集的数据信息愈详细,精度要求就愈高,测图工作量和投资往往成倍增加,因此使用何种比例尺测图,应从实际需要出发,不应盲目追求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二.地形图要素介绍1.数学要素:比例尺,方格网(公里网),分幅,编号 a .比例尺b .方格网(公里网):在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时,先要建立方格网,以10cm*10cm 绘制,当比例尺为中比例尺或小比例尺时,则绘制2cm*2cm 网格,这时称为公里网c .分幅:d .编号:2.地形要素:地物,地貌,图示符号a .地物:地面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水系及植被等就称为地物,表示这些地物的符号,就是地物符号。
地物符号又根据其表示地物的形状和描绘方法的不同,又分为:比例符号 轮廓较大的地物,如房屋、运动场、湖泊、森林、田地等,凡能按比例尺把它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缩绘在图上的,称为比例符号。
这类符号表示出地物的轮廓特征;非比例符号 轮廓较小的地物,或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比例画到图上的地物,如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里程碑、水井和钻孔等,则采用一种统一规格、概括形象特征的象征性符号表示,这种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只表示地物的中心位置,不表示地物的形状和大小;半比例符号 对于一些带状延伸地物,如河流、道路、通讯线、管道、垣栅等,其长度可按测图比例尺缩绘,而宽度无法按比例表示的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这种符号一般表示地物的中心位置,但是城墙和垣栅等,其准确位置在其符号的底线上;地物注记 对地物加以说明的文字、数字或特定符号,称为地物注记。
如地区、城镇、河流、道路名称;江河的流向、道路去向以及林木、田地类别等说明。
b .地貌:后面单独介绍c .图示符号:3.专业要素:铁路,公路,房建,水电等设计勘测资料 4.说明注记:图内、外的各种注明、解释、说明 三.等高线1.等高线原理 等高线是一簇等高线,在图上不仅能表达地面起伏变化的形态,而且还具有一定立体感。
如图,设有一座小山头的山顶被水恰好淹没时的水面高程为50 m ,水位每退5 m ,则坡面与水面的交线即为一条闭合的等高线,其相应高程为45 m 、40 m 、35 m 。
将地面各交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按一定比例尺缩小,从而得到一簇表现山头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它起伏变化的等高线。
所以我们得到等高线的定义: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相连接的闭合曲线。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等高距选择过大,就不能精确显示地貌;反之,选择过小,等高线密集,失去图面的清晰度。
因此,应根据地形和比例尺参照下表选用等高距。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按上表选定的等高距称为基本等高距,同一幅图只能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等高线的高程应为基本等高距的整倍数。
按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首曲线,用细实线描绘;为了读图方便,高程为5倍基本等高距的等高线用粗实线描绘并注记高程,称为计曲线;在基本等高线不能反映出地面局部地貌的变化时,可用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用长虚线加密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更加细小的变化还可用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用短虚线加密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图8-4 等高线原2.等高线表示典型地貌地貌形态繁多,但主要由一些典型地貌的不同组合而成。
要用等高线表示地貌,关键在于掌握等高线表达典型地貌的特征。
典型地貌有:山头和洼地(盆地)如书图7-5、7-6分别表示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
其特征等高线表现为一组闭合曲线。
在地形图上区分山头或洼地可采用高程注记或示坡线的方法。
高程注记可在最高点或最低点上注记高程,或通过等高线的高程注记字头朝向确定山头(或高处);示坡线是从等高线起向下坡方向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示坡线从内圈指向外圈,说明中间高,四周低。
由内向外为下坡,故为山头或山丘;示坡线从外圈指向内圈,说明中间低,四周高,由外向内为下坡,故为洼地或盆地。
山脊和山谷山脊是沿着一定方向延伸的高地,其最高棱线称为山脊线,又称分水线。
山谷是沿着一方向延伸的两个山脊之间的凹地,贯穿山谷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又称集水线。
山脊线和山谷线是显示地貌基本轮廓的线,统称为地性线,它在测图和用图中都有重要作用。
鞍部鞍部是相邻两山头之间低凹部位呈马鞍形的地貌。
鞍部(K点处)俗称垭口,是两个山脊与两个山谷的会合处,等高线由一对山脊和一对山谷的等高线组成。
陡崖和悬崖陡崖是坡度在70°以上的陡峭崖壁,有石质和土质之分。
悬崖是上部突出中间凹进的地貌。
3.等高线的特性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和典型地貌的等高线,可得出等高线的特性:a.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其高程必相等。
b.等高线均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故等高线必须延伸到图幅边缘。
c.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
d.等高线和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e.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则坡度缓,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平距与坡度成反比。
f.等高线不能在图内中断,但遇道路、房屋、河流等地物符号和注记处可以局部中断。
2.等高距与等高线平距的关系: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称为等高距或等高线间隔,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d,称为等高线平距。
由图可知,d愈大,表示地面坡度愈缓,反之愈陡。
坡度与平距成反比。
i=h/DD=d*M3等高线的分类a.首曲线b.计曲线c.间曲线d.助曲线四.测图前的准备工作1.图纸准备2.绘制坐标网格3.控制点展绘五.经纬仪测绘法1.碎步点的选择2.一个测站的测绘工作 a .安置仪器 b .立尺c .观测、记录与计算d .展点、绘图六.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 三.等高线1.等高线原理 等高线是一簇等高线,在图上不仅能表达地面起伏变化的形态,而且还具有一定立体感。
如图,设有一座小山头的山顶被水恰好淹没时的水面高程为50 m ,水位每退5 m ,则坡面与水面的交线即为一条闭合的等高线,其相应高程为45 m 、40 m 、35 m 。
将地面各交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按一定比例尺缩小,从而得到一簇表现山头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它起伏变化的等高线。
所以我们得到等高线的定义: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相连接的闭合曲线。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等高距选择过大,就不能精确显示地貌;反之,选择过小,等高线密集,失去图面的清晰度。
因此,应根据地形和比例尺参照下表选用等高距。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按上表选定的等高距称为基本等高距,同一幅图只能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等高线的高程应为基本等高距的整倍数。
按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首曲线,用细实线描绘;为了读图方便,高程为5倍基本等高距的等高线用粗实线描绘并注记高程,称为计曲线;在基本等高线不能反映出地面局部地貌的变化时,可用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用长虚线加密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更加细小的变化还可用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用短虚线加密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2.等高线表示典型地貌地貌形态繁多,但主要由一些典型地貌的不同组合而成。
要用等高线表示地貌,关键在于掌握等高线表达典型地貌的特征。
典型地貌有:山头和洼地(盆地) 如书图7-5、7-6分别表示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
其特征等高线表现为一组闭合曲线。
在地形图上区分山头或洼地可采用高程注记或示坡线的方法。
高程注记可在最高点或最低点上注记高程,或通过等高线的高程注记字头朝向确定山头(或高处);示坡线是从等高线起向下坡方向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示坡线从内圈指向外圈,说明中间高,四周低。
由内向外为下坡,故为山头或山丘;示坡线从外圈指向内圈,说明中间低,四周高,由外向内为下坡,故为洼地或盆地。
山脊和山谷 山脊是沿着一定方向延伸的高地,其最高棱线称为山脊线,又称分水线。
山谷是沿着一方向延伸的两个山脊之间的凹地,贯穿山谷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又称集图8-4 等高线原水线。
山脊线和山谷线是显示地貌基本轮廓的线,统称为地性线,它在测图和用图中都有重要作用。
鞍部鞍部是相邻两山头之间低凹部位呈马鞍形的地貌。
鞍部(K点处)俗称垭口,是两个山脊与两个山谷的会合处,等高线由一对山脊和一对山谷的等高线组成。
陡崖和悬崖陡崖是坡度在70°以上的陡峭崖壁,有石质和土质之分。
悬崖是上部突出中间凹进的地貌。
3.等高线的特性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和典型地貌的等高线,可得出等高线的特性:a.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其高程必相等。
b.等高线均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故等高线必须延伸到图幅边缘。
c.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
d.等高线和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e.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则坡度缓,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平距与坡度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