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初探
中职_计算机组装与维护_教学浅析
“学生试讲法”就是先就一些简单的内容把教案备好,再找学生 去充当教师的角色,锻炼学生实现自我的理念。学生上台讲解,有 一种自我解决问题的自豪感,同学之间更容易形成争论的气氛.将 问题解决好。这类教学中教师要多指导,可提前将任务布置给一部 分学生,以避免失败,影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行此种教 学法时教师应像导演一样时刻注意学员的心理反应,及时总结其学 习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保证由学生做主角的“戏”演成功,从而使 学生在工作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分组讨论法,这是提高学生有自我主见的能力,对一些合适的 课程可分组,先给一定的时间,在给定的时间要求每组最终能给出 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当然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袖手旁观。在适当 时给予指点。在进行分组讲解时要注意,即使学生在有些方面做得 不好都不能打击学生,老师在听时要认真发现他们的长处。总结时 给予表扬,鼓励学生.让他们乐于思考,以求下次能有更好的结果。 这样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Youn∞lf)世界的大门,学生
可以从最基础的电脑硬件人手,并从实际操作中认知硬件的有关参 数与性能,DIY出具有个性化的电脑来。通过《电脑组装与调试》的 学习,让学生全面接触、全面认识电脑硬件知识及系统软件的安装 与调试,实行以技能为本位。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方针,从而 达到“培养实用人才”的教学目的。 责任编辑葛子房
用,可将文字讲述部分制作成课件,以提高课堂的含金量。理论讲
解时将硬件带入课堂,讲解时进行现场演示有助学生的思考,使各 种操作具体化.避免用嘴说不明白的弱点。 2.2采用多种教学法,在围绕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工夫 为提高课堂效率,除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外,对课程的 部分内容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自学指导法”、“学生试讲法”、 “分组讨论法”等.对一些比较简单或雷同的有关内容可采用“自学 指导法”来处理。在“自学指导法”中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千万不可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的深入,技术工人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认可,中等职业学校就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工人的摇篮。
中等职业学校原来的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中职教育突出技能培训,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培养出熟练的技术工人,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展开。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职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能力。
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安装方法,能进行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熟练使用计算机外设,诊断计算机系统的故障,对常见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
这两年我一直是我校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师,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对该课程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革措施。
一、教学内容存在的弊端及改革当今世界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然而相应教材的内容却严重滞后,教材课程的内容与学生购买、使用、维护自己的计算机不能与时代同步,这样的教材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
而我们所使用的教材的更新周期往往需要二至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与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相比严重滞后。
如果这样的教材再用上几年,这样的问题会更为突出,严重挫伤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
因此,必须及时增补最新的硬件知识和装机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在教材选择上,首先,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发展现状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内容组织上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应尽量选择最新出版,内容最前沿、最实用、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教材。
关于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践教学研究
关于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践教学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需求日益增加,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应运而生。
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的要求,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实践教学的意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技能和理论知识。
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引入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经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硬件的安装、组装、调试和维护等方面。
因此,应该采取逐步推进、环环相扣的教学模式,安排一系列实践操作环节。
具体如下:1. 组件安装:学生首先应该了解计算机硬件各组件的名称、型号、作用和特点。
同时,学生还应该掌握组件的安装方法,安装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2. 诊断和排除故障:在组装和调试计算机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故障。
学生应该学会分析和判断故障原因,并且能够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排除和修复。
3. 数据备份和恢复:学生在进行硬件组装和维护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计算机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学生需要学会利用备份软件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保障计算机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 硬件维护: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也是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学生应该了解各硬件组件的使用寿命和保养方式,学会清理计算机中的灰尘和杂物等,避免硬件故障的发生。
三、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多种多样,针对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可以考虑采用:1.仿真教学法:通过模拟不同的计算机硬件组件,进行模拟操作和实验。
浅析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
浅析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学科要求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对其硬件的功能和应用、安装都具有明确的认识,学生通过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可以掌握独立组装电脑、电脑软硬件维护、排除电脑软硬件故障等相关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这些能力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必需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工程中,由于中专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而这一学科的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快,因此,需要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
结合以上问题,本文对中专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进行了以下分析和探究:一、中专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为中专教学内容的一部分,首先要熟悉教学对象的特点,中专学生学习能动性普遍较差,尤其是对理论知识的接受更是缺乏动力,但中专学生往往头脑灵活,善于完成动手操作的任务。
当前中专院校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计算机的发展速度较快,中专教材往往因为更新不够及时,造成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以陈旧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教学效果当然就不会很好;其次,该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没有充足的实验场地和实验器材供学生练习,而中专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又普遍较低,这就造成师生虽然都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真正学到的有用内容却不多;最后,中专院校这一学科的评价方式依然是传统的期末考试,以试卷答题的形式进行,这种评价方式无法考查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掌握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诵的内容也会很快就忘记,因此,对学生的能力提高和技能掌握起不到真正的督促和检验作用。
二、中专学校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策略(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形象的特点为教学过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计算机的组装及维护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发布时间:2023-03-28T03:16:11.912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10月总第424期作者:朱明丽[导读]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理论性、实践性相统一的课程,尤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其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硬件结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维护维修及软件安装维护等知识。
惠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滨州251700摘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理论性、实践性相统一的课程,尤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其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硬件结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维护维修及软件安装维护等知识。
通过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要了解计算机各种部件性能、理解主要部件组成原理及其作用、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使用优化,以及日常维护与维修,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及全面素质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探究一、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加强模块化教学1.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结合。
将传统的理论为主的教学变为以实训为主、理论为辅、理实一体化的教学。
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任务,实现思维过程的训练、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调整课程内容实现模块化教学,将教材内容划分为4个课程模块,分别是“硬件组装”、“软件安装”、“故障测试”和“系统维护”,设计与实践相对应的4个教学项目。
2.小组协作与分层教学结合。
教师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好生带差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采取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方式,让知识掌握相对好的学生辅导差的学生,以好生带差生,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加大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改初探
《 田帅 范 专 科 学 校 学报 》( 文 综合 版 ) 和 汉
J1 0 9第 2 u. 0 2 8卷 第 六 期
总第 6 2期
高职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改初探
叶强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淮安 2 30 ) 20 3
L 萤J 捅 文章通过 ‘ 对 计算机 纽装与维护》 课程的 教学内容、 教学方 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服务和 生产经 背活动, 使用 人量计算机,
限性 。
先进行 自然冷却 1 小时, 时应注 意气压表, 此 气压 不能低于 0 1P , .M a
22 铜包铝母杆 ( . 线坯 )拉拔 。铜包 铝坯线经过大型拉拔机和 多道 次拉拔后,可 以拉拔至所 需直径 。通 过拉拔工艺,使两种金属 共 同产生 塑性变 形,从而双金属在逐渐减径 过程 中接触表面达到接 近原子 间距 离,形成结合层 ;在一定条件和 一定 范 内,其变形程 度 ( 变形前后线材截面积 之比)越大 ,固相结合质 量相对越 好。 坯线拉拔 即是将铜 包铝母杆通过模具 的拉拔产 生压 力和变形, 然后逐级减小截 面的圆形达到我们所需的线径 。经过我们 的理论研 究和多次试验发现, 其后续拉拔工艺的 “ 减面率”必须火于9.% 78 , 或“ 延伸系数”必须大于 4. 时 , 45 方可确保钢 、 的冶金 结合 。也 铝 就是说,2r 铜 包铝母 杆拉拔到 3O 0m a .u 皿以下规格时才能保证铜、铝 的焊接质 量。而在 目前线缆 行业我们所知道 的同行业大多只做 Im Om 的铜包铝 母杆 ,要想 保证 铜包铝 导 f线 芯的 焊接质 量,只 能拉到 15m 以下规格才能供 电线 电缆 产品使用,这就局 限了电缆的 品种 .m 和规格 。而直径 为 3m的规格线材完全可 以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 m 这一规格几乎覆盖 了电缆行业对 线芯规格的所有范围。 3 结束语 . 23 . 退火 ( 热处理 ) 。铜包铝线 的退火和铜线一样 ,是为 了消除 俐包 线缆是指以铝芯线代替铜成为线缆主体,外面包一定比 拉拔后的冷作硬化现象,使扭曲的品格通过再结晶恢复规则排列 例的铜层的咆线电缆。将铜与铝的功能优势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 软化。然而,双金属导体的退火工艺 铜铝单质 导线的退火有比较 减少了制的用量。从电缆造价上看,在同等载流量的情况下,铝导 明显的差异 。料 成本较 钒导体 I缆低得 多,大约为其四分 l i 任意点上退火都不会出现质量事故,对温度的波动反应不甚敏感: 之一左右。锕包铝线缆在价格上依然会有优势。铜包铝芯电力电缆 而铜包铝线对炉温 限定 的比较严格 。 将会有 良好的市场前景 铜包铝线在包覆焊接及拉仲过程中,由于受挤压力和由此塑变 作者简介: 小 , , 疆 品 量 督 验 究 工 师 刘 , 王 伟 男 新 产 质 监 检 研 院 程 。 伟 产生温度 的作用 下。在双金 属的界面 上 己形成 了约<. m 厚的 O叭 m 男,特变电_新疆线缆厂工程师。王虹,女 ,新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高级 [ 铜铝共 晶体 合金 层。铜铝合金形成共 晶体的温 度是 58 4℃,铝的再 工 收稿 日期:20 -81 090 .7 结品温度是 10 , 的再 结品温度 是 2 0 而铜 、铝的熔 点分别 0℃ 铜 7 ℃,
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体系初探
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体系初探摘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学生就业的重要技能课程。
依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特点,阐述了课堂教学模块化,课堂实训周项目化及课外实训教学过程导向化的全方位教学体系。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体系;高职院校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对计算机系统与维护人才的需求成为众多企业的当务之急。
根据就业市场的信息表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是信息化社会从事电子信息类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当今社会it类专业人士所必备的基本技能。
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特点1.教学内容多,知识点分散本课程从微机的硬件结构入手,介绍微机的各个组成部件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硬件的安装,bios参数设置,硬盘的初始化,软件的安装和设置,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和设置,硬盘的分区,微机的维护及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等内容。
这些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多,且内容较独立,知识点较分散。
2.内容应用性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其教学内容的应用性较强。
具体来说,该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而且要根据所学知识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用技术,能够有效判断、处理和解决日常工作中计算机出现的各种软硬件故障问题。
二、课堂教学模块化1.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及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需要学生掌握以下十种能力:第一种是微机硬件识别与微机配置能力;第二种是微机硬件的组装与硬件故障检测处理能力;第三种是bios的设置与应用能力;第四种是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能力;第五种是操作系统及驱动程序的安装能力;第六种是工具软件的安装与使用能力;第七种是windows注册表的使用及系统优化能力;第八种是操作系统的备份与还原能力;第九种是数据恢复技术能力;第十种是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及软件故障处理能力。
以上能力要通过模块化的方法逐一培养,并通过项目化训练来提高和巩固,最后通过过程导向化训练达到社会需求。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的探索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的探索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早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计算机各方面人才是职业学校以市场为导向的任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就是职业中学计算机类中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特点是内容广泛,操作性强,更新快。
但长期以来,本课程存在教材落后,跟不上市场发展,学生兴趣不浓厚,学校设备跟不上、男女生学习差异性较大等问题,本文就中职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标签:课程特点;学生素质;教学模式;教学策略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1.1 课程知识更新较慢,跟不上计算机的发展课程知识更新较慢,跟不上计算机的发展,这是计算机类课程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主流软件几乎每年都在更新,而课本依然使用Windows xp、office2003等,硬件也是如此,CPU、硬盘、主板、内存等主要配件发展迅速,而课本依然大都是七八年前的主流配置,甚至像软驱这种十几年前就淘汰的东西居然还要向学生介绍,因此让学生和教师都感到学的知识太旧,和市场严重脱节。
1.2 该课程涉及面较广,学生不容易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涉及计算机硬件的识别、安装、检测及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装、维护、优化及计算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知识面广、各个知识点大多独立成块,联系较少,因此,学生要想全部掌握难度较大。
1.3 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生成就感不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起点较高,在操作时受制于设备等条件,学校不可能将崭新的计算机供学生进行拆装及实验,一些故障现象需要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实践,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理论大于实践,感到枯燥,提不起兴趣。
2 方法和对策2.1 明确学习的目标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必须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心情,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要重点关注和培养,如DIY组装、设置开机密码、设置BIOS密码、系统的安装及升级、故障的排除等,此外还可以知识扩展,如现在比较流行的数据恢复,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本课程是很实用的。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职业教育 Vocationaleducation296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教学探索文/刘文斌摘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中职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同时也是我省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对口升学必考的科目之一。
该课程具有操作性强、实训要求高的特点,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却因实训教学条件受限,与教材大纲提出的以实践技能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如教材内容和实训设备滞后,实训设备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课程正常的教学。
本文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课程的特点和总体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办法,进行如下探索,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键词:组装;维护;实训教学探索1 实训课程教学背景 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分类、性能、选购方法,理解各主要部件的硬件结构、相互联系和作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目前,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一些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实训仍然面临设备不足、教材、设备落后等问题,课程教学仍然停留在教材理论上、缺乏必要实训操作练习和新技能的学习,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和技能需要。
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背道而驰。
我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训课程设置同样面临上述情况,针对这种情况,为满足教学需求,在不增大教学投资的前提下,结合课程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教学状况,对课程实训教学进行了如下探索和精心设计:2 探索实训教学重难点、改进教材不足(1)在明确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首先要让学生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了解、认识各部件的性能指标、功能及组成部分,对教材中淘汰的内容进行删减,补充内容等。
(2)熟悉计算机机硬件拆卸与组装流程。
学生动手,对计算机整机(包括主板 、 CPU 、 内存条、电源、显卡、声卡、 网卡、硬盘、光驱的正确安装等)的组装、拆卸。
(3)对计算机系统管理与优化。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堂教学探索
学生能够直观 的了解到计算机组装 的过程 ,再通过视频 播
放解读计算机组装与拆解过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 二步 带学生到组装实训室 以两个人为一组 ,学生中存 在的问题 , 让 学生对于
组装计算机硬件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的作用。 第五阶段 : 底层基 本调试及软件安装 。 在组装完成之后 , 学生开始关心后续 的操作。 B I O S 参 数的设置 、 硬盘 的分区与 格式化的教学通过 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 , 学生按照老师提 出
的方 案 进 行 设 置 ,在 设 置 过 程 中老 师 要 及 时发 现 过 程 中 出
习劲头 呢? 毫无疑问, 就是 现实的案例, 而不是课 本上抽象的 概念 。例如, 在上第一节课 的时候, 专 门带一台坏 的计算机到 教室说要进行多媒体展示 ,当上课时学生发 现计算 机开不 机, 从而引出计算机 的组 装与维修 , 如果你 掌握 了计算机的
洞深奥 的东西变成看得见 、 摸得 着 、 想得通 的实际东西, 调动
起 了学 生 学 习 的 兴 趣 , 取得 了 明显 的 教 学效 果 。
【 3 】 吕 峰. 《 计算机 组装与维修 》 课教 学探 讨. 山东省商 贸
学校 . 2 0 0 8 . 1 2
【 4 】 耿学 X - . 高职计算机组 装与维护教 学改革初探 . 南京
组装 与维修 , 遇到这种 问题 , 能不能想办法 解决 ; 再把学 生 带到学校 的组装实 验室 。当面对如此繁多的零 部件 时, 学生
现的问题并在 总结会上集 中做出详细解释 。系统软 件安装
包括 操作 系统 的安 装 、 驱 动程序的安装 、 网络 配置 、 应用 软 件安装设置等。
总之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 门实践性很 强 的课程 , 在 平 时的教学过程 中要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方法 ,结合学 生 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 的教学方案 ,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分 析
关于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践教学研究
关于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践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中职教育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专业技能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存在着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很难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对于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践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在实践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优化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当前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教学内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
2. 探讨中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分析实际教学案例,验证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4. 评估教学效果,检验优化措施的有效性,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研究,旨在为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教学提供可行的优化策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文研究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教学是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操作技能,还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思维。
这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教学的研究,可以为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通过探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教学模式的创新等问题,可以不断完善中职教育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高职高专《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探析
高职高专《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探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内容多、知识面广、侧重实践和应用的课程,根据课程当前状况和课程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培养适应社会的需要的人才。
标签: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模式1引言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维护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扩大。
计算机组装与系统维护技能已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也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的主板、CPU、内存、显卡、外设、机箱、电源等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分类、性能指标及其选购、组装、维护保养,以及BIOS 设置、系统性能优化、常见故障分析及其诊断方法,常用软件的使用,局域网的搭建等,是一门实用性较强、内容丰富、知识更新较快,注重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课程。
根据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的信息表明: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是从事计算机相关各类工作的基础,不论是从事软件开发或是从事软硬件维护或网络管理等,本课程的技术含量都占很高,尤其是计算机硬件维修人员、软件维护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等,本课程的技术分量都在80%以上。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训练掌握具备从事计算机应用与日常维护、网络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充分,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不够,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改革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真正的实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2当前教学现状如今,很多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操作很娴熟,但他们不少人缺乏计算机维护方面知识,不能科学地使用计算机。
如:当硬盘正在读取数据时,强行关机;有些学生经常不使用软关机,而像关电视机一样直接关电源;在机房上课时,有些学生常常带电拔插鼠标键盘等设备,使接口或板卡损坏的事情时有发生;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有的学生也能进行简单的微机组装,但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维护能力,若计算机出现问题时,就无从下手。
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初探
指派专 门的实验老师配合任课老师完成 实验 教学工作。教师在实验 前
个硬件的相关知识 , 并在适当时候开展一些小讨论 ; 首先确 定本次实验单元的目标 、 内容和能力测评标准 , 以便课后给 每位 2 在讲解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部分等 内容 B 主要采用演示 式 学 生打分 , 、 寸 作为最后期末形成性考核的参 考。通过 以上措施 , 瘦学生有 教学方法 ; 足够的实验条件来掌握本 门课 程所要求 的实践动 手能力 。 为最 终具备 3 在讲解 BO 、 IS设置 、 分区格 式化、 系统设 置和优 化等 内容 日 建 议 计算机维修工程师的职业核心能力打下坚实 的基础。 寸 采用示范一模仿式教学方法 , 老师边讲边操作 , 学生边 学边练 ; 另外 , 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 , 可适 当安 排学生 走出校园 , 本地的 到 4 对于引导式教学方法 , 、 主要是 通过相应 的措施 引导学 生进行 自 电脑市场 了解计算机硬件技 术最新的发 展状况 、 专业 计算 机组装和维 主式学习, 比如大部分学生并不愿意用自己的电脑进行 分区格式化 、 安 修职业的基本状况、 现今 I 业的机 遇与挑 战 ; T行 也可 以聘请一 些计算
通过该 门课程的学习与实践 , 我们在考 核方式 上也进 行了相应 的 改堇, 传统 的考核方式是 7+ 模 式 , 3 即理论 占 7 % , 0 实验 占 3 %; 0 我们
全程视频课件 : 改变传统的黑板加粉笔 式教学 手段 , 硬件安装 以实 采取的方式是 3 7 式 , + 模 即理论占 3 %, 0 实验占 7 % 。理论考核为辅、 0 物展示台、 投影仪为平台 , 以老 师的现场操 作 、 讲解 为主。 系统安装 及 动 手操 作 为主 。 笔试 考核为辅 、 实践操 作比 重高于 笔试 , 各单项 实验 项 目独 立计 也不 必 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 了学 生学习 的积极性 , 极大地 提 分。这不仅使学生在考核上 把风险分散 到各个实 验项 目中去 ,
初探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
M AJOR专业建设86OCCUPATION2014 04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已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那么怎样使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呢?本文就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学 理论 实践初探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文/李智鹏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采取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了下列问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厌学情绪较重,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停留于感性认识阶段;对常见的硬件问题缺乏判断,往往无从下手;对操作系统的维护认识肤浅,一旦出现软件方面的故障,就只能依靠重装系统来解决问题。
一、课程安排根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特点,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首先要认识计算机,通过学习计算机组装的基础知识,对计算机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等。
认识计算机的各个硬件,并了解计算机各硬件的相关参数。
然后组装个人计算机,学习掌握计算机配件选购的基本原则、注意事项、选购技巧等,并让学生动手组装一台计算机。
学习计算机软件安装与调试,主要包括系统BIOS 、CMOS 参数配置、硬盘分区、安装系统、安装驱动程序、上网调试、系统的备份与重装以及整机组装后的检查与调试。
学会计算机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够对计算机进行性能测试,熟悉各种硬件检测工具软件的使用,掌握计算机性能的优化方法。
二、教学方法探讨1.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多媒体课件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许多难以表达清楚的动态过程实现了形象化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将教师从传统的费时费力又不出效果的教学方法中解脱出来,教师不必像以前那样唱“独角戏”,而是借助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课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构建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把学生的感知过程、理解过程、运用过程融为一体,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初探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它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相统一的课程,要学好,需要多方面的理论与技能素质的支撑。
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从基本理论素养到动手能力都不相适应,知识运用能力弱。
因此,立足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树立”学教并重”“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新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进行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模块化项目教学,增强学习主动性
“模块化”教学是当今中职教学所倡导推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
教学方法,通常而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创设两个方面的模块,一是教学生如何组装计算机模块;二是对出现故障的计算机如何进行维护模块。
因此,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好”模块化项目教学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模块化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是符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践性、应用性”的技能教学特征的,也能高度体现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理论先行,技能优先”的特色,同时对调动学生积极性,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在教学中形成了”项目培养目标-知识描述-教师演示-操作练习(独立实践-教师辅助)-问题讨论-教学反思”的多元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在技能性和实践性中彰显出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大幅提升。
例如”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教
学,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设立项目培养目标:创设情境--开机启动中常遇到的故障:如插头插座、配件接触、黑屏、报警、反复重启、蓝屏等硬件故障。
(2)讲述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初步判断--对计算机所处的环境、新老程度、计算机硬件的认知及是否品牌机等方面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找出计算机出现问题的可能原因所在。
(3)演示如何排除故障:查找问题--通过”看一看”计算机所处现场的环境,计算机显示的错误信息判故障所在位置;”听一听”计算机硬件发出的声音等方法来判断故障所在位置。
(4)教师指导练习:自主学习--由学生通过掌握的故障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信息资料,运用专业知识、专用设备等判断故障存在的原因,并着手解决问题。
(5)问题讨论:经验总结--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汇总,展开讨论、交流,并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相互讨论,进一步总结、补充、修正、归纳出最简单直接易行的方法,并总结本次实验的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二、加强教材建设,增强教学内容先进性
计算机业界有一摩尔定律”芯片所集成的晶体管数目与功效每
18个月翻一番”,说明了硬件发展之快。
而我们所使用的教材的更新周期往往需要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相比严重滞后。
因此,必须及时增补最新的硬件知识和装机技术,来提高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在选择教材上首先应选择适合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教材。
其次,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内容明显滞后、
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应尽量选择最新出版,内容最前沿,最实用、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教材。
另外,课程责任教师或任课老师必须经常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新教材,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确保教材内容的知识性、新颖性和开发性。
三、加强实践教学,增强教学实用性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核心是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去实现。
因此,学校要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制定实验单元的目标、内容和能力测评标准,使学生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为最终具备计算机维修技术员的职业核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具体运作办法如下。
一是让他们从认识硬件开始,先将各硬件所存在的功能特性、技术指标等让学生详细了解清楚。
例如:如果内存条不存在或松动将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如果显卡不存在将会怎么样等。
进而进入到自主组装一台完整的计算机,要能够团结一起处理好存在的硬件故障,直到计算机能正常进行自检为止,在此期间总结一切故障出现的原因所在及处理方法等。
最后进入到安装软件。
二是在安装软件方面要着重介绍软件方面的性能特征,由于实际中计算机在使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软件方面的故障。
更为严重者,需要重装系统来解决问题。
正因为这种软件故障的常见性,我认为应着重详尽地讲解,具体可以到操作的每一步。
例如(1)如何设置从光驱启动计算机;(2)如何安
装纯安装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ghost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应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
(3)给操作系统打补丁、安装防木马、杀毒软件等。
三是我们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学生进厂、进企业、自我择业、自主创业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到学校机房参加实习,与机房的维护员一起维护计算机,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十分明显。
四、发挥现代教学手段优势,增强教学直观性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制作交互性强、操作性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结合展示台、vcd、录像机等设备进行知识和技术的讲解和示范,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加大了传递信息容量;通过图文并茂、视频动画以直观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利用人机交互,可以即时获得信息反馈,灵活控制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理解,提高讲课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学中语言、文字描述、实验器材的局限性,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多元化。
其核心是通过媒体的作用,实现教学信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动和互动;通过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实现教学相长。
五、改革考核方式,增强教学目标职业性
在考核时,应侧重采用职业技能鉴定、完成课程项目、编写项目计划等形式代替课程的考核。
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有利于学生适应不同的需求、增加工作经验。
考核内容必须结合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新要求,涉及该职业
岗位技术所必需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基础能力,可进行专项技术或综合技术要求考核,为学生观念的更新、继续学习的方向、职业定位和选择提供保障。
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citt)和职业工种鉴定等,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双证”或”多证”毕业,以此引导教、学双方按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需要,突出操作技能和实用技术的训练,全面实现人才培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