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方向的表示方法: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西背东左南右北;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地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

八个方向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为: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也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相对的方向有:东与西、南与北、东南与西北、西南与东北。

2.判断方向的方法:以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处画“十”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是先标出东南西北,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是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红色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树的年轮较密的一侧向着北面。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求平均分时使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1.被除数末尾的数字不一定决定商的末尾数字,例如30÷5=6.2.在进行笔算除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知识要点大纲,名师整理归纳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知识要点大纲,名师整理归纳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一单元除法1、判断商的位数: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如864÷4=(商是3位数),312÷3=(商是3位数)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如246÷6=(商是2位数) 。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3、计算时我们要养成除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

除法估算举例:312÷3≈300÷3=100除法的验算:能除尽: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5、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例:(1)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乙:176×6(2)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乙:1584÷66、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1)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2)一个数连续除以另外两个数,相当于除以那两个数的乘积,例如:200÷2÷4=200÷(2×4)。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的两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初步认识:(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面南左为东,面北左为西,面东左为北,面西左为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做题时先标出东南西北。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

(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 处画“米”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 = 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 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0÷5 = 60)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如:105÷5 = 21)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横式上结果要写准。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 0不能做除数第二单元对称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3、口算:15×200= ?(方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0。

) 4 、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 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6、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7在进行等量交换时,首先要正确理解已知条件,掌握已知条件中的数量关系,在进行交换。

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因数第四单元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三年级数学下册1~4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1~4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1~4 单元知识点1.相对的方向:南←→北 . 西←→东;西北←→东南 . 东北←→西南按顺时针方向转:东→西→南→北。

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 . 左西右东。

3.指南针能够帮助我们鉴别方向。

指南针的一端永久指向北 . 另一端永久指向难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立好自己所处的地点 . 以自己所处的地点为中心 . 再依据上北下南 . 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立目的地和四周事物所处的方向 . 最后依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行程确立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绘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 . 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 . 最后把行走路线描绘出来(先向哪走 . 再向哪走) . 有时还要说明行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表示图:先确立好察看点 . 把选好的察看点画在平面图中心地点 . 再确立好各物体相对于察看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 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绘是要注意是选用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 . 选用的参照物不同. 描绘的结果也不相同。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 0 前方的数除以一位数 . 算出结果后 . 再看被除数的末端有几个 0. 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 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 . 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量方法。

(1)除数不变 . 把三位数当作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 . 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注意:① 71 ÷8. 把 71 当作 72. 用口诀估量。

②385 ÷5. 把 385 当作 400 更靠近正确数。

③应用题问题中假如有大概等字 . 一般是要求估量的。

(试卷中一般在填空题中会有一道估量题 . 必定注意审题)(2)想口诀估量:想一位数乘几最靠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 . 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量的商。

(二)笔算除法1.坚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 . 特别是商中间、末端有 0 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姓名:知识点和常考点:Array1.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3. 确定一个方向;能判断出其他方向的方法:按照顺时针方向“东—南—西—北”4.以一个物体为中心来判断另一个物体在什么方向:如“学校在小明在的()方向”;这时候要以小明家为中心。

5. 学会描述路线:从(开始地点)出发;往()方向;经过();到达(目的地)一、填一填1.小东早晨上学;他面向太阳;他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2.(1)小刚出门向()走()米就到学校了。

(2)小红出门向()走()米;再向()走()米;最后向()走()米就到学校了。

(3)小明出门后向()走()米;再向()走()米就到学校了。

3. 帮小动物找家小鸡的家小狗的家小鸭的家小猪的家小猫的家(1)小鸡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小猪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

(2)小猫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小猪的家在小鸡的家的()面。

二、选择题1.早上太阳从()方升起;傍晚在()方落下。

A.东 B. 西 C. 南 D. 北2.小红向东走;迎面走来小明;小明向()面走。

A.东 B. 西 C. 南 D. 北3.大树的影子在东边;那么太阳在大树的()面。

A.东 B. 西 C. 南 D. 北4.冬冬座位的西北方向是李伟的座位;那么冬冬的座位在李伟的座位的()方向。

A.西北 B. 东南 C. 东北 D. 西南5. 西南与()相对。

A.东北 B. 东南 C. 西北三、一起去逛街我从新华路乘公交车向()方向坐()站地到公园;再向()方向坐()站地到书店;最后向()方向坐()站地就到火车站了。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姓名:知识点和常考点: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基本规律:(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7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让孩子牢记学习成绩不用愁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7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让孩子牢记学习成绩不用愁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 4.求经过的时间,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 计算。。
• 如:一辆汽车上午8:20出发,到下午5:50到达终点,一共 行使多长时间。 第一步要先进行换算:把下午5:50变成24时 计时法的形式5:50+12=17:50, 第二步用17时50分-8时20 分=9时30分,就求出了经过的时间
• (二) 24时计时法部分
• 1.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 2.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
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 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1日=24时 → 24时也 叫0时。 普通计时法 → 24时计时法 ( +12 去掉时间段的词语) 24 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 -12 加上时间段的词语) • 3.1日(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 1、求平均数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总数÷ 平均数=总份数 平均数×总分数=总数
• 2、看统计表,横栏和竖栏一起看。
• 3、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 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 据的情况及两个(或多个)数据变化的差异。
• 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指南针的一端永远指向 北,另一端永远指向南
•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 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 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 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

三年级数学 牛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1、早晨,太阳从( 东 )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东对西,南对北,东南对西北,西南对东北)。

面南左为东,面北左为西,面东左为北,面西左为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做题时先画出方向示意图,再标出东 南 西 北等。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飘向的方向相反。

(刮东南风时,红旗向西北方向飘,烟雾、枝叶都是如此…) 东南风是指从东南方向刮过来的风,它吹向西北方,所以柔软的物体会向这个方向飘。

⑤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① 71÷8,把 71 看成 72,用口诀估算要求可以整除没有余数。

② 398÷5,把 398 看成 400 更接近并且可以整除没有余数。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 = 6)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不一定有0。

如:302÷2=1514、笔算除法:(1)余数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5、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和下一位组合起来再商。

)7、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减1。

8、 2、3、5 倍数的特点2 的倍数:个位上是 2、4、6、8、0 的数是 2 的倍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清单(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清单(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总结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认识东、南、西、北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面南背北、左东右西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平面图一般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描述四个方向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首先要确定好自己的位置,以自己为中心,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来确定目标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行走的路线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东与北之间的方向是东北;东与南之间的方向是东南;西与南之间的方向是西南;西与北之间的方向是西北描述八个方向的路线图以出发点为中心,先确定目的地所在的方向,看哪条路能到达目的地,然后按照先后顺序,用八个方位词来描述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口算除法口算40÷4=10400÷4=1004000÷4=1000240÷4=602400÷4=6001.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在商的末尾补上被除数末尾的02.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估算估算323÷4≈80,可以把323看作320,用320除以4估算时,除数不变,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口算出结果笔算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如果有余数,落下来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商写在个位上,即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从百位除起,如果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商写在十位上,如果有余数,就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被除数首位能整除一位数,被除数的中间是0或比除数小,商的中间是2.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能整除一位数,末尾是0或比一位数小,商的末尾是0除法的验算466÷5=93 (1)除法的验算: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三年级一班同学数学期中考试成绩统计表成绩(分)人数性别0~6061~7071~8081~9091~100男生018132女生232162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 (1)找出原始数据的最大值是多少,最小值是多少,即确定原始数据的范围(2)根据原始数据的具体情况确定每组数据的大小,分成几组,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3)统计原始数据的个数,填入表中第四单元总结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口算乘法4×2=8,所以40×20=80023×4=92,所以23×40=920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2个0整十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与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22≈2028≈3020×30=60022×28≈600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可以把两个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2 8× 3 92 5 28 41 0 9 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与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是相同的,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与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根据表中信息,解决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确定方向(或约定方向)的方法:①.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②.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③.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④.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⑤.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2】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绘制“十字叉”,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P3【1】)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

【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我们所站在的位置的地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十字叉”,用箭头“↑”标出北方(没有特别说明时,一般向上为北)。

(P4【2】)【4】看懂地图。

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如①:“甲在乙的……方”,是指:以乙为观察点,也就是以乙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方向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P5【3】、7【3】)如②:“甲的……方是……”,是指:以甲为观察点,也就是以甲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什么方向的事物.(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P8【4】)【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

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文老师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知识要点:(一)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 辨认方向的方法:可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向,也可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方向。

2. 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知道哪些方向是相对的。

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3. 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4. 看懂地图。

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 【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2.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

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书:p5做一做;p9做一做;)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1. 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想乘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所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乘法口诀做除法的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三年级数学下册1~5单元重点知识梳理(表格版)阶段复习必备

三年级数学下册1~5单元重点知识梳理(表格版)阶段复习必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5单元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具体内容重点知识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1、确定生活中方向的方法:(1)可以借助指南针确认方向;(2)也可以借助身边的事物确认方向。

(太阳,房子,冬天刮北风)2、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4、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1、辨别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方法:(1)利用指南针辨别;(2)借助手边事物辨别,只要知道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就可以确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先以出发点为中心点描述行走的方向,当走到第一个位置点时,就以第一个位置点为中心点描述行走的方向,当走到第二个位置点时,就以第二个位置点为中心点描述行走的方向……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走到哪个位置点就以哪个位置点为中心点进行描述,然后观察哪一条路通往目的地,最后用语言描述出行走路线。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具体内容重点知识口算除法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用被除数中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2)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中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除以一位数,最后把除得的两个商相加。

笔算除法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转。

2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 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傍晚面向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晚上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4 我们通常用指南针来指示方向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生活中白天用太阳辨别方向夜晚用北极星辨别方向。

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往北方秋天来了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

5 风从那边刮过来那边就是风向。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风筝旗帜飘扬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4 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 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5 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6 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 4+6+2=12 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7 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4.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余数最大应是除数减法1;余数最小是1;被除数最大应是商x除数+最大余数;最小应是商x除数+1;如÷8=6……求被除数最大是最小是。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 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 最小应是6×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 2黄 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 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 2黄 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③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38÷4=9(条)……2(人)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 9+1=10条。

答:一共要10条船。

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17÷3=5(件)……2(米)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

5 三个连续整数的和÷3=中间的一个数;前面的数=中间数—1;后面的数=中间数+1;6 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大被除数是几位商就是几位;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被除数是几位商比被除数少一位。

第三单元统计1.求平均数公式:总和÷份数=平均数平均数×份数=总和总数÷平均数=份数2.通常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一组数据大小或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

3.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是表是1个 2个 5个 10个还是更多单位。

第四单元年、月、日1.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

3月12日植树节 5月1日劳动节 6月1日儿童节 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 9月10日教师节 10月1日国庆节。

2.一个当中 1、3、5、7、8、10、12 这 7 个月是31天 4、6、9、11这 4 个月是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3.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每3个月为一季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有90天或91天;四、五、六月第二季度有91天;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有92天;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有92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是平年。

5.推算星期几的方法例: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

6.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

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 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比如下午3日→3+12=15时 16时等于16-12=下午4时。

7.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比如10:00开始营业 22:00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后时刻—前时刻=时间段8.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9.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 1年 =12个月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钟10.典型例题。

2007年2月份有()天。

先要用2007除以4判断2007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再确定2月有多少天。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 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比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 3×5=15 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 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3.几个个特殊数:25×4=100 125×8=1000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得到一个三位数三位数:4.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第六单元面积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总和叫周长。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宽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45.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分米=10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米=10分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千米=1000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6.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课本P81第10 11题)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

结束语2、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大家以勤为径.每个人都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

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了吗?4、珍惜时间就等于珍惜生命。

让我们每个热爱生命的人都去珍惜每分、每秒.好吗?5、同学们.大家想过吗?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而没有3分、4分、6分、7分呢?这虽然是个小问题.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能研究出大学问!6、同学们.生活中时时刻刻有数学.事事有数学.因此.我们应该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7、你有哪些新收获?你是怎样获取这些知识的?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谁来帮她解决?8、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的知识等着你们去发现、探索.快做个有心人吧.你会成长得更快!9、同学们.与数学王国的人交朋友吧.它会让你领略到宇宙的神奇与奥妙!10、同学们.我们好多知识都是前人经过无数次实验总结出来的。

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获取更多知识.好吗?11、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老师相信.下节课同学们一定会表现得更出色。

12、这节课有许多知识是通过同学们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学会的.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好地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学好数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3、只要同学们善于动脑筋.敢于创新.也完全有可能利用这个特性来进行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快行动起来吧!成功总是青睐于那些善于思考的头脑。

我相信.用你们的聪明和智慧一定会获得成功!14、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自己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大家自己要学会总结.学会回顾.同学们自己想一想.一起来总结一下。

15、同学们通过操作实验推导出了圆锥体的计算公式.我们学的好多知识都是前人经过无数次实验总结出来的.老师希望你们像科学家们那样.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实验.就一定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将来一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16、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会用哪几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哪种方法最简便?我们最好用第几种解法?17、今天.同学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一种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我们在变化的数学现象中看到了不变的实质.学会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对今后的思维发展有很大帮助.掌握了这种方法.同学们看问题就会越来越深刻.变得越来越聪明。

18、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一字”“一词”“一句”“一号”的细微差别.养成认真细心.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品质。

19、这节课上.很多同学都展示了自己在数学方面的才华.我相信.明日的陈景润、华罗庚就会在我们班诞生.同学们努力吧!20、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希望同学们能留心身边的数学问题.做生活的有心人。

21、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数学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只要你喜欢它.你就能从中得到许多乐趣!22、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合作学习.共同研究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真了不起.下节课我们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希望同学们会有更精彩的表现!23、本节课.我们把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了求长方形的面积.这种方法叫转化法.它对你有什么启迪吗?对.利用转化法可把新知变成旧知.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