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概述

社会心理学概述

社会心理学概述概念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它关注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过程的影响。

发展历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

当时,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个体的内心世界和个人行为,忽视了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此下,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弥补了这一不足。

社会心理学从早期的实验心理学方法发展到今天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研究领域1.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如何感知和理解社会信息。

其中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和推断等认知过程,以及对社会情境中他人行为的解释。

2.社会情感:研究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

其中包括情感的产生、传播和调节,以及个体情感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3.社会行为: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

其中包括社会互动、合作与竞争、群体行为和领导等方面的研究。

4.社会影响:研究其他个体或群体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其中包括社会压力、社会规范、社会支持等对个体行为和决策的影响。

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观察研究、问卷调查、仿真实验等。

其中,实验研究是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实验设计可以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研究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过程的影响。

应用领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社会心理学可以用于解释个体行为和决策,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行为。

同时,社会心理学也可以用于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团队合作的效果。

此外,社会心理学在广告、营销、政治和司法等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心理学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样性研究:关注不同文化、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对个体心理过程的影响。

2.科技应用:研究社交媒体、虚拟现实等新兴科技对个体社会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影响。

3.可持续发展: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幸福感的协调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探讨人在社会中的思想、行为及其影响的学科。


研究了个体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包括人际关系、群体与组织、社
会礼仪、文化社会建构和社会心理行为。

社会心理学有着多层面的研究内容:
一、行为学
它探讨人类行为是如何产生发展和维持的。

其中包括情绪和认知处理,以及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反应。

二、社会环境
它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环境如何影响行为。

主要包括社会影响、社会条件、社会角色以及伦理价值观等。

三、社会心理认知
这部分探讨个人是如何理解他所处社会环境的,以及如何对社会信息
进行处理的。

四、社会发展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以及如何受到社会的影响的。

五、人际关系
研究的重点是人们与社会环境之间是如何交流的,如何影响彼此的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护和断绝的过程。

六、社会情感
该研究如何在社会中形成和表达情感,以及情感如何影响行为和其它活动。

七、文化社会性
研究社会中各文化群体是如何形成和维护,以及如何影响和表达其社会性质的。

总之,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思想、行为及行为影响的学科,其重点是研究个体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群体与组织、社会礼仪、文化社会建构和社会心理行为等特征在它的研究范围之中。

此外,社会心理学还是一项涵盖行为学、社会环境、社会心理认知、社会发展、人际关系、社会情感、文化社会性
等多方面的复杂科学。

它旨在指导人们去正确的理解自己的社会环境,以帮助人们有效的应对日常的生活挑战,以及有效地利用自身的能力
达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奥尔波特: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的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寻在的影响。

2.T.M.安德烈耶娃:研究受所参加的社会团体之约的人们的行为活动的规律,以及这些团体本身的心理特征。

3.我国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时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4.学科性质:社会心理学具有边缘性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的独立学科,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1)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2)研究人的社会动机,包括社会动机种类和理论说明,社会动机的外在表现特征、模式等内容。

(3)研究人的社会认知。

(4)研究社会态度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3.群体心理4.应用社会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1.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①哲学方法论(1)方法论表示科学观点和方法的三种不同水平②一般方法论③具体的研究方法(2)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方法论:辩证唯物论(包括历史唯物论)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术语:变量、信度和效度四、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一般观察法观察法公开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隐蔽参与观察法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室实验法具体研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方法现场实验法访谈法调查法问卷法档案研究法五、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1.偏向问题:(1)研究者(实验者)的偏向(2)被试者(被试)的偏向2.伦理问题:(1)实验性的欺骗(2)对被试隐私的侵犯(3)被试的痛苦3.遵循原则:(1)必须让被试者自愿地参加实验研究,被试者应当知道他们在研究中要做些什么。

(2)研究必须是“风险最小”,即在研究的设计没有必要让被试者冒险。

(3)研究者要进行“风险—获益分析”,即在研究中让被试者承担的风险要与通过研究获得的利益平衡,这里的利益可以是对被试者而言的,也可以是对社会而言。

(4)价值中立原则。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一、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孕育阶段(射虎哲学阶段)→形成阶段(社会经验论阶段)→确立(社会分析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界20~70年代*1908年.英.麦独孤※※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1、德国民族心理学 (1)拉扎劳斯、施坦泰尔
1859年,《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
(2)冯特(1832-1921)《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体心理学
(1)塔尔德(1843-1904):暗示——模仿
(2)迪尔凯姆(1858-1917):集合表象 (3)勒朋:群集性兴奋的社会控制
社会助长实验

1879年,一个名叫诺尔曼· 特里普诺的美国心理学家 第一次就常识性社会心理学的假设进行了实验。 让10-12岁的孩子单独或成对地卷钓鱼线(但不告 诉他们真实的意图)。结果发现,许多孩子在两个 人一起卷时的确卷的更快。创立了社会心理学的粗 略模式:模拟现实世界情形的实验,要将研究者的 真正目的掩盖起来并对变量进行存在与不存在时造 成的对比研究,这一方法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导 模式,且社会助长一直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题。
四、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三)诱因理论 (四)认知理论 (五)角色理论
克劳兹的故事的解释(克劳兹是纽约某一贫民区长大的 孩子,刚刚过了他20岁的生日。他的父母在他十岁时离 婚了,父亲因为吸毒和抢劫被判入狱,母亲也抛弃了他。 克劳兹从小就和一群小流氓混在一起,偷窃,抢劫、吸 毒,什么事都干过。去年的12月25 日圣诞夜,他趁着 一个小商店店主全家过圣诞节的机会,从小商店后面的 窗户里爬进去,偷了一大包东西出来。在他刚刚觉得大 功告成时候,正在附近巡夜的警察皮特突然出现在他的 面前,皮特喝令克劳兹站在原地,但克劳兹并没有理会 皮特,而是撒腿就跑。皮特鸣枪示警,这时克劳兹也拔 出自己携带的手枪,向皮特射击,并打伤了皮特,克劳 兹因此得以逃脱。一年后克劳兹在抢动银行时候被警察 抓捕归案,他因为一系列的罪行被判终身监禁。对于这 件事不同的理论会怎样解释呢。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人际吸引到从众行为,从社会认知到态度改变,对我们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和心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社会认知。

这是指人们如何感知、理解和解释社会世界。

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地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和解读,但这种认知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先入为主的观念、情绪状态以及信息的呈现方式。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穿着整洁、举止优雅的人,可能会下意识地认为他们是有教养、成功的;而当看到一个穿着邋遢、行为粗鲁的人,可能会产生相反的看法。

然而,这些第一印象并不总是准确的,却会深刻地影响我们后续与他人的交往。

在社会认知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归因。

归因就是我们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解释。

我们通常会把行为归因于内部因素(如性格、能力)或外部因素(如环境、运气)。

但有时我们会出现归因偏差,比如基本归因错误,即我们倾向于高估个人特质对行为的影响,而低估环境因素的作用。

例如,看到一个学生考试不及格,我们可能很容易认为是他不够努力或不够聪明,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教学质量差、考试难度过高等外部因素。

接下来,人际吸引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

什么因素会让我们喜欢或爱上一个人呢?相似性是一个关键因素,无论是在兴趣爱好、价值观还是性格方面的相似,都能增加彼此的吸引力。

另外,熟悉度也很重要,我们往往更倾向于喜欢熟悉的人。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外貌,虽然不能完全决定我们对一个人的喜欢程度,但在初次接触时,外貌确实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社会影响也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从众就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影响现象。

当我们处于一个群体中,有时会为了迎合群体的意见或行为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或行动。

比如,在一个小组讨论中,如果大多数人都支持某个观点,即使我们内心有所怀疑,也可能会随声附和。

顺从则是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做出的行为改变。

而服从则是在权威的命令下做出的行为,著名的米尔格拉姆实验就揭示了人们在服从权威时可能会做出违背自己道德判断的行为。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行为、情感、思维等方面表现的学科。

它涵盖从个体行为到团体行为的各种因素,探究人类如何通过社会交互、归属感、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等因素达成合作和互惠,并探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认同和群体行为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感,是群体行为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在群体行为中,个体通常会在一定的认同感推动下进入相应的群体行为状态,从而产生某些行为模式。

这些行为模式往往是与自我价值、群体标准以及行为目标相协调的结果。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了群体行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不同的社会信仰、意识形态在群体行为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研究这些问题,他们能够深入了解群体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群体行为中出现的问题。

二、社会影响和如何发生社会影响是指他人、群体或社会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影响通常包括了群体压力、社会认同、社会支持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它们都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了解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个体行为以及心理。

社会心理学家关注的是社会影响如何发生,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个体行为、情感、思维等方面。

通过研究社会影响,人们可以了解到单个个体行为如何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何和其他个体的行为产生关联,并添强我们对于人们行为的了解。

三、群体协作和合作群体协作和合作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社会心理学中最核心的研究方向之一。

群体协作和合作通常涉及到大量的互惠、精神特征、情感等因素。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了人们如何进行群体协作、合作,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个体的情感、心理和行为等方面。

通过研究群体协作和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人们的感受、思考和意见等方面。

四、社会心理学中的其他研究方向除了上述三个方向,社会心理学科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的研究方向。

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对于社会环境对于个体行为的影响,这个方向主要关注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身份、自我概念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探索人们对社会环境的感知、态度、偏见和行为的形成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对人类行为的个体内部心理过程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探索。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独立发展。

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家主要关注个体的心理过程和人际关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0世纪中叶,社会心理学逐渐发展为一个更加广泛的领域,开始涉及更多与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相关的议题,如社会动力学、群体心理学和社会认知。

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议题包括群体决策、群体行为、社会认同、人际关系和社会认知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运用了各种研究方法来探索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实验方法、问卷调查、观察和纵向研究。

实验方法通过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观察人们的行为来研究人类行为。

问卷调查则通过向受试者提问来收集数据。

观察方法则通过观察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来研究社会行为。

纵向研究则通过长期跟踪观察人们的行为来研究行为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概念社会心理学中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概念,这些理论和概念帮助解释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

其中一些重要的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感知理论、社会影响理论等。

•认知失调理论是指当个体持有矛盾的态度或观点时,会产生一种不适感,进而会努力寻找减轻这种不适感的方式。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在理解和解释社会信息时,倾向于使用一些特定的认知策略和处理方式。

•自我感知理论是指个体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外界反馈来认识自己的内在状态和特点。

•社会影响理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受到他人行为和观点的影响,并会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学术研究有重要意义,也对实践和应用有着广泛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探究人类是如何被社会因素塑造和影响的。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影响、人际关系等方面,通过实验、调查、观察等方法来探索人的社会行为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是如何感知和理解社会世界的。

个体的社会认知能力决定了他们对他人的看法和态度。

社会认知包括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处理、社会知觉的形成和社会判断的偏差等。

例如,人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对后续的交往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过程,揭示了人们是如何从社会环境中获取信息和形成态度的。

社会心理学探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们的行为、态度和情感往往受到他人的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他人对个体行为、态度和情感的塑造作用。

社会影响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例如信息传递、社会规范和社会认同等。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们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的行为反应,揭示了人们在群体中是如何被他人影响和塑造的。

社会心理学还关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维持。

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和交往。

人际关系的质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揭示了人们是如何建立亲密关系、解决冲突和维持稳定关系的。

社会心理学还探究了社会心理现象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社会心理现象是指在社会环境中出现的共同行为、态度和情感。

社会心理现象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能够对个体和群体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群体性偏见、社会归类和社会压力等社会心理现象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都具有显著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形成和变化机制,为改善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通过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社会心理学揭示了人们是如何被社会因素塑造和影响的。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概念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

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发展历程心理学有很多种分类,不同的分类形式则体现出不一样的研究重点。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不是以社会为代表的心理学研究,或者说研究的对象不是社会,而是个人在的社会属性表象的反应。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或者某些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表现。

而这种心理学影响的模式是逆向的,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外在影响,进而形成综合的心理素质。

社会心理学曾经被看做社会心理学的一种研究倾向,而今作为心理学的分支科学而存在。

目前来看,心理学家说社会心理学,通常是指心理-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家说社会心理学,通常是指社会-社会心理学。

但是在少数场合,社会心理学一词则被理解为心理-社会心理学与社会-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总合。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价值在于提高人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社会心理学自诞生开始,就从孕育它的两个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里继承了两种基本的研究取向,形成了所谓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对于“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的问题,这两种研究取向的学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

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

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行为和思维的科学。

它旨在理解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个体如何被社会和文化因素塑造和影响。

社会心理学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态度、归因、偏见、社会认知、群体行为、亲社会行为及社会影响等。

以下是对一些社会心理学名词的解释。

1.态度(Attitude)态度是个体对于人、事或物的评价或评判。

它是一种通过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来表达的态度倾向。

态度形成和变化受到个体的自我感知、社会影响和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2.归因(Attribution)归因是个体对于他人行为或事件原因的解释。

归因理论分为内因归因和外因归因。

内因归因认为行为结果源于个体内部的特征和能力,而外因归因则认为行为结果是由外界环境和情境因素所致。

3.偏见(Prejudice)偏见是个体对于某一特定群体或个体持有的负面态度或刻板印象。

这种偏见可能是基于种族、性别、年龄、宗教等身份特征,对于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4.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和社交情境的认知过程。

它包括个体的社会观察、社会记忆、社会知觉和社会自我概念等方面。

社会认知在个体的行为和情感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群体行为(Group Behavior)群体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参与和表现出的行为。

群体行为受到集体认同、社会规范、集体目标和群体动力等因素的影响。

群体行为可能包括合作、竞争、领导、群体决策等。

6.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亲社会行为指个体为了帮助他人或社会群体而进行的积极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捐款、志愿工作、亲社会行为等,旨在促进社会团结和融洽。

7.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社会影响指个体被他人或社会环境所影响而改变他们的态度、信念和行为。

社会影响可以通过群体压力、权威认同、社会规范和信息传播等途径实现。

以上是对社会心理学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旨在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与心理过程。

虽然社会心理
学的定义有所不同,但该领域的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人们如何建立、维持和破坏人际关系。

他们探讨的问题包括爱情、友谊、群体行为以及人们之间的互动等。

2. 分组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人类在不同的群
体中的行为。

他们研究的问题包括隶属感、群体合作、领导力以及人
们对不同群体的偏见或歧视等。

3. 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人们如何被社会中的其他人、社会结构和
文化等方面所影响。

他们探讨的问题包括权威、顺从、社会对个体行
为的期望以及对于少数群体的态度等。

4. 自我与个人认识。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人们如何理解自我和其他人、
自尊心的形成和变化、本质主义以及关于自我和他人之间关系的信念
等问题。

5. 教育和健康等实际问题。

社会心理学不仅是一门基础科学,还直接
应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例如教育领域中的团队合作、教学效果
评价等,以及健康领域中的心理干预、良好的卫生习惯。

总之,社会心理学尝试解释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为我们提供一种认识自我和他人的模型,并通过科学的方法为社会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下思考、感受、行为的科学。

它涉及到个体和集体的各种行为、情感和认知。

1.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早期的心理学家如威廉·詹姆斯和埃米尔·杜尔凯姆开始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

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开始作为独立的学科被正式建立。

在20世纪的中后期,社会心理学得到了大力发展,出现了一些重要学派,包括社会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

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各种行为、情感和认知。

它关注个体和集体之间的互动,包括社会认知、群体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影响、偏见和歧视、交往技巧等。

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调查、观察等。

实验方法常用于研究社会影响、人际关系等问题;调查方法常用于研究群体行为、社会态度等问题;观察方法常用于研究群体互动、个体表现等问题。

4.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比如在商业领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企业推广产品、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改善服务质量等;在政治领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公众的态度、改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进步等。

5.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未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重点可能会更加注重应用和实践,积极探索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它探讨人们如何与他人互动、形成社会认知以及受到社会影响的方式。

以下是对社会心理学中常见名词的解释:1.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作用。

这种关系可以包括亲友、同事、伴侣等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类型。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中的沟通、依赖、亲近和冲突等方面的现象。

2.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他人和社会中的事物进行认识和理解的过程。

这包括对他人的态度、价值观、偏见以及对社会规范和群体认同的认知。

社会认知对于个体的行为和决策起着重要的影响。

3.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的认知和理解。

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身份、价值观、角色和特质等方面的认知。

社会心理学研究自我概念对于个体行为、自尊心和自我评价的影响。

4. 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指社会对于个体行为的期望和要求。

它包括社会期望对于道德、行为准则和规则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规范对于个体行为和道德判断的影响,以及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遵守和反抗的态度。

5. 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环境中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群体行为可以被社会心理学研究为如何影响个体的意见、态度和行为。

它也研究为什么个体在群体中可能表现出与个体倾向不一致的行为,如群体中的人可能会采取携手合作、决策效应和群体冲动等行为。

6. 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社会环境对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影响的原因和机制,包括社会规范、群体压力、权威影响和信息传递等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7. 偏见:偏见是针对特定群体或个体的负面态度和看法。

这种偏见可能基于种族、性别、年龄、宗教或其他因素。

社会心理学研究偏见的产生和维持机制,以及如何减少和消除偏见。

8. 合作与竞争:合作与竞争是社会中个体之间常见的互动方式。

合作指个体共同努力以达到共同目标,而竞争则是为了获得稀缺资源而进行的争夺。

社会心理学研究合作和竞争对个体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知识吴东红2011.12第一节概述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母体:心理学、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08年,社会学家罗斯(E.A.Ross)——《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F.H.奥尔波特(F.H.Allport)(1924):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G.W.奥尔波特(G.W.Allport,1954):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C.A.Ellwood,1925)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强调群体行为,以及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综合性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一)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勒温(K.Lewin,1936)的社会行为公式:B=f(P,E)B-behavior,行为P=person,个体F=function,函数E=environment,环境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在个体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是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等。

(4)在社会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有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等。

专栏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关注的中心是个体关注的中心是群体和社会尝试通过分析即时的刺激、尝试通过分析一些社会变量,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来理解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解释社会行为社会规范等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预测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和参与观察法国际上的核心学术刊物是国际上的核心学术刊物是美国心理学会(APA)的美国社会学会(ASA)的《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季刊》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艾宾浩斯(H.Ebbinghaus,1908):“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社会心理学【可编辑全文】

社会心理学【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心理学第一章1、社会心理学概念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过程及规律性的科学,研究社会心理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怎么可能产生,变化过程是怎样的,作用如何。

2、麦独孤、罗斯-----社会心理学3、社会心理学奠基人(社会心理学之父),及奠基的几个方面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观察法、相关分析法、实验法、实验法因果分析(P33-P42)2、期待效应p27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研究者本身对研究结果的期待有时也影响研究结果,主试对试验产生影响3、霍桑效应p27霍桑效应是指人们因为成了研究中特别感兴趣和受注意的目标,而改变其行为的一种倾向,这种行为的改变与被试所接受的干预措施的特异性作用无关,是一种心理效应。

(被试对试验产生影响)4、为什么霍桑实验成就了梅奥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社会人”,即人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成员,因此,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除了物质需求的满足,还必须注重满足工人在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求。

霍桑实验证明了工作效率主要并非取决于工作条件和工作方法,重要的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即工人的士气或工作情绪。

士气又和人的满足程度有关,满足程度越高,士气就越高。

因此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应当是提高员工的满足感。

霍桑实验和梅奥提出的“社会人”、“士气”、即强调人际关系整合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5、单盲实验、双盲实验区别p27单盲:在实验过程中对被试对象进行保密即为单盲实验,(主试对实验产生影响)双盲:既不让被试了解自己所参加的实验,也不让主试知道实验的有关目的和内容即为双盲实验(被试对实验产生影响)6、责任分散理论及特点也称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景的人越多,任何一个人出手相救的可能性越小7、投射法(人格研究)让被试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起自己的想象世界,再无拘束的情景中显露出个性特征的一种个性测试方法第三章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概述、发展p56社会心理学中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2、人际关系两个维度p59尊卑:地位上认知互补性对等性↓↓亲疏:情感上对等性对立性↓↓关系和谐关系对立3、人际冲突与合作p72冲突:冲突是一种对立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斗争关系。

社会心理学ppt

社会心理学ppt
效绩警戒实验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1986
挑战者号
19
核电站的监督人 员
睡眠被剥夺
航天飞机事故
正确的操作规程 被忽视,使用了 不正确的的安全
规程
由于缺少睡眠的 倒班的工 程师的 错误指令导致事故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20
一、社会学习论 (一)简史(行为主义 社会学习论)
巴浦洛夫(俄国) 华生(美国) 斯金纳(美国)
咨询家:你感到很难受,不安,但又无法摆脱,感到很无奈是吗?
来访者:是的。不仅如此,我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不进去。
咨询家:学习不进去?
来访者:我脑海中在他咳嗽时会胡思乱想,认为他可能是恨我,故意的。
咨询家:你有什么理由认为他咳嗽就是针对你的呢。
来访者:我想可能是我拒绝他的求爱缘故吧?
咨询家:现在我们试想一想,他咳嗽是否有别的什么原因?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 1、自然观察 2、参与观察 (二)调查法 1、访谈法(准备工作、接近被访谈者、应对拒绝的技巧、谈话与
提问技巧、追问技巧) 2、问卷法
下面是咨询过程中的一段对话:
来访者:我感到他咳嗽是在针对我。
17
咨询家:我知道你是确实是感觉到了,当时你是怎样想的。
来访者:我感到很不安,我很在意他的声音,我难受极了。
• 潘菽:侧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发应以及个体内在 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 是研究社会情景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第一节 概述
8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 应系统。
❖勒温(K.Lewin,1936)公式:B=f(P,E)

社会心理学资料全

社会心理学资料全

2、社会规范理论 (1)互惠规范 (2)社会责任规范 3、进化心理学理论 (1)保护家族 (2)互惠 (二)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
第二节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助人行为的情景因素 (一)旁观者在场 (二)榜样的存在 (三)时间压力 二、被助人的特点 (一)性别 (二)相似性 (三)不被责备者
三、助人者个人的影响因素
四、沟通的功能 (一)获取信息的手段。 (二)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 (三)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 因素。 (四)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 (五)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组织目标 的实现与效率的提高。
五、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语词沟通与非语词沟通 (二)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 (三)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 (四)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五)个人内沟通与人际沟通
三、实证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 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 究转向应用研究。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 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 过程。
一、社会化概念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 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 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 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第三节 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一、群体极化 Leabharlann 一)冒险转移原因:1.个人假设群体鼓励富有冒险性的见解2. 责任分散3.文化价值倾向于对高冒险性有较高评 价 (二)群体极化的概念 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嘉庆,是一种 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 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三)群体极化的机制
二、群体的形成 (一)群体形成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现象:当然也是心理现象,但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觉得与调整。

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3、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能够观察和测量。

变量一般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

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就是可信的。

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6、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7、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存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策或团体的记录、书籍、杂志、个人新建、报告稿等。

8、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技巧。

9、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尺度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自力地参加社会生活。

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

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10、再社会化问题: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

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11、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干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类社会地位、身分,规定了这个个体应当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12、角色希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对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绝对的希望,称之为角色希望。

13、角色冲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处在角色网络包围之中,不简单满足各方对自己的角色希望,往往由此产生内心矛盾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行为:
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包括:
个体习得行为
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人际合作与竞争
群体的决策行为
勒温(K.Lewin)1936年提出一个著名公式:
B = f(P, E)
行为 函数关系 个体 个体所处的情景
社会心理:
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生理自我(8个月-3岁)
社会自我(3岁-13、14岁)
心理自我(须时10年左右)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自尊需要包括两个方面: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家庭
学校
大众传媒
参照群体
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生理学概念)
性别(心理学概念)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积极的性质: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消极的性质:使人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第三单元 归因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协变原则: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
前者是认识的主体,后者是认识的对象。
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米德认为:我们所隶属的社会全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
罗杰斯(人本主义)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为你是谁)
侵犯的影响因素:
情绪唤起水平
道德发展水平
自我控制能力
社会角色与群体
大众传媒的影响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自然环境
社会情境(旁观者效应)
时间压力
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心境
内疚
人格
3.利他技能:懂得如何助人和利他也是重要的。
1.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2.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詹姆士提出的公式:自尊 = 成功 / 抱负
一些影响自尊的因素:
1.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2.行为表现的反馈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理论-海德(F. Heider)的平衡理论
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人际关系)
肯定时: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
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态度:
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
目前还无法直接测量,
所以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
稳定性
态度的成分:
认知成分(cognition)
情感成分(affection)
行为倾向成分(behavior)
有人把态度的三种成分说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一般来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他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和行为倾向。
(不考。略)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印象形成的效应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近因效应(最近获得的信息)(亲人、朋友)
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陌生人)
2.光环效应
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3.刻板印象
沟通:
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人际沟通
大众沟通
沟通的功能:
1.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2.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3.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5.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现实沟通:
心理咨询师笔记
何婧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五节 态度
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七节 社会影响
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笔记包含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部分。
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
过多或过少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发展不利。
内疚:(罪感)
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内疚者往往有良心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是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会提醒我们照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调整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过少或过多的内疚感都是不健康的。
第五节 态度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态度的特点:
内在性
对象性
凯利认为协变原则是最全面的归因原则。
凯利的归因理论(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
特异性信息
共同性信息
一致性信息
特异性 共同性 一致性 归因
高 高 高 刺激客体
低 低 高 行为主体
高 低 低 背景
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行动者和观察者对行动者行为的原因的看法会有差别。
2.自我价值保护
3.观察位置
4.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景性。人们会对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
(不考。略)
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
亲合动机:
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嫉妒的特点:
具有针对性
具有持续性
具有对抗性
具有普遍性
羞耻:(耻感)
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性别角色(社会学概念)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社会角色的分类:
1.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父母和老师)
2.规定角色和开放角色(公务员和朋友)
3.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工人农民和公务员)
4.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演员和足球流氓)
角色失调
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败,这就是角色失调。
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是由社会因素引起
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规划为:
哲学思辨阶段
经验描述阶段
实证分析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
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
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苏格拉底
角色失败
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
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自我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主我与客我,这是詹姆士关于自我的概念。
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清楚
面对面的沟通和电话沟通。
虚拟沟通:
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不清楚。
进程主要受主观感受和想象来引导。
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
目光与面部表情
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
是最最低层次。
亲合的起源:
亲合起源于依恋。
0-3岁的小孩妈妈带,要让小孩形成依赖,不然无法交朋友。
亲合的作用:
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获得信息
减轻心理压力
避免窘境
影响亲合的因素:情景因素、情绪因素、出生顺序
抱负水平:
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6.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不考。略)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 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侧重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F.H. 奥尔波特(F.H. Allport):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G.W. 奥尔波特(G.W. Allport):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