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热病学
外感热病的六经主证及传变规律
外感热病的六经主证及传变规律外感热病的六经主证,传变规律【原⽂】帝⽈:愿闻其状。
岐伯⽈:伤寒⼀⽇(1),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阳明受之,阳明主⾁,其脉侠⿐络于⽬,故⾝热(2)⽬痛⽽⿐⼲,不得卧(3)也。
三⽇,少阳受之,少阳主胆(4),其脉循胁络于⽿,故胸胁痛⽽⽿聋。
三阳经络皆受其病,⽽未⼊于脏者,故可汗⽽已(5)。
四⽇,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6),故腹满⽽嗌⼲。
五⽇,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本,故⼝燥⾆⼲⽽渴。
六⽇,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囊缩(7)。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五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巨阳病衰,头痛少愈;⼋⽇,阳明病衰,⾝热少愈;九⽇,少阳病衰,⽿聋微闻;⼗⽇,太阴病衰,腹减如故(8),则思饮⾷;⼗⼀⽇,少阴病衰,渴⽌不满,⾆⼲已⽽嚏;⼗⼆⽇,厥阴病衰,囊纵(9),少腹微下,⼤⽓(10)皆去,病⽇已矣。
帝⽈:治之奈何?岐伯⽈:治之各通其脏脉(11),病⽇衰已矣。
其未满三⽇者,可汗⽽已;其满三⽇者,可泄⽽已。
帝⽈:热病已愈,时有所遗(12)者,何也?岐伯⽈:诸遗者,热甚⽽强⾷之(13),故有所遗也。
若此者,皆病已衰⽽热有所藏,因其⾕⽓相薄(14),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
帝⽈:善。
治遗奈何?岐伯⽈:视其虚实,调其逆从(15),可使必已矣。
帝⽈:病热当何禁之?岐伯⽈:病热少愈,⾷⾁则复,多⾷则遗(16),此其禁也。
【注释】(1)⼀⽇:⼀⽇与下⽂⼆⽇、三⽇、四⽇、五⽇、六⽇,都是指外感热病传变的次序及发展的阶段,不必理解为具体的⽇数。
(2)⾝热:指⾝体发热,按之烫⼿,愈按愈热。
(3)不得卧:阳明受邪,经⽓壅滞,影响到腑,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不得卧。
(4)少阳主胆:胆,《甲⼄经》、《太素》均作“⾻”。
少阳胆与厥阴肝相表⾥,⽽肝主筋,筋会于⾻,所以少阳主⾻。
(5)未⼊于脏者,故可汗⽽已:⼈体的经脉,阳经连腑,阴经连脏。
未⼊于脏,说明邪⽓未及于三阴,乃在肌表,故可汗⽽已。
中医外感热病新进展
开展中医外感热病临床研究
针对不同病种和证候,开展临床研究,探索更加有 效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提高中医外感热病的治疗效 果。
探索中医外感热病预防措 施
研究中医外感热病的预防措施,如饮食调理 、运动锻炼、情志调节等,提高人们的健康 水平。
临床应用前景
推广中医外感热病适宜技术
将中医外感热病适宜技术推广到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医疗水 平,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
中医外感热病新进展
目录
• 中医外感热病概述 • 中医外感热病的治疗方法 • 中医外感热病的现代研究 • 中医外感热病的预防与保健 • 中医外感热病的未来展望
01 中医外感热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中医外感热病是指因外感六淫邪气导 致的发热性疾病,属于中医温病学范 畴。
分类
中医外感热病可分为风温、春温、暑 温、湿温、秋燥、伏暑等不同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症状和治疗方 法。
接种疫苗
根据需要接种相关疫苗,预防传染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预防 呼吸道疾病。
适量运动
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劳累,保持心情愉悦。
饮食调养
合理搭配营养
01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抵抗力。
实验研究
药理机制研究
通过实验研究,深入探讨了中医外感热病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为药物研发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 据。
药物筛选与评价
实验研究还用于筛选和评价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流行病学研究
疾病流行病学特征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中医外感热 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发病地区、季 节分布、人群分布等,为疾病的预防和 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外感热病辨治特点辑要
外感热病辨治特点辑要
外感热病是指由外界邪气侵袭人体所引起的发热、口渴、头痛、咳嗽等症状的疾病。
其辨治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发病急骤:外感热病的患者往往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
因此,辨治外感热病需要迅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避免病情恶化。
2. 发热症状明显:外感热病的主要表现是高热症状,体温可达到39℃以上。
此外,患者还常伴有口渴、咳嗽、头痛等症状。
辨治外感热病时应注意降低体温,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3. 阴阳表里辨证:外感热病的辨证一般包括阴阳表里辨证。
表证主要表现为发热等表现,里证则表现为胸腹不适、大便不通等。
针对不同的证型,治疗方法也各有差异。
4. 推拿疗法:外感热病的治疗中,推拿疗法有一定的辨治特点。
推拿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体质。
在推拿治疗中,常常采用按摩、扳动等手法,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总之,辨治外感热病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辨证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及早治疗、合理用药是辨治外感热病的关键。
另外,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外感热病的重要措施。
外感热病学(s第123章)
形成阶段(明清)
明清温病学家在伤寒学说的基础上,创 造性地总结出了温病学说、温疫学说,外感热 病辨证论治体系趋于成熟,从而使外感热病学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温疫论》、喻嘉言《尚论篇》、戴天章 《广温疫论》、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余 师愚《疫疹一得》、刘松峰《说疫》、“温热 大师”叶天士《温热论》、《临证指南医 案》 、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 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等。
(一)外感病邪的共性 1.从外感受,致病迅速 2.性质属热 3.与季节和地域相关 4.病邪相兼为患 5.致病后可发生性质的转化 6.病位有别
(二)常见外邪的致病特点 1.风邪 风性属阳,其性开泄 风性善行数变 风为百病之长 常见相兼病邪有:风寒病邪、风热病 邪、风湿病邪
2.寒邪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 寒性收引 寒邪可与风、燥、湿等相兼致病
五临床表现的特殊性三外感热病的范围和分类一外感热病的范围外感热病的范围非常广泛临床内科疾病中除了内伤杂病以外几乎都属于外感热病的范一是符合外感热病特点的传染性疾病二是具有外感热病特点的感染性疾病三是少数非感染性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二外感热病的分类一是按病证寒热性质分为伤寒和温病二大类
外感热病学
刘光炜
第一章 绪论
3.暑邪 暑性升散,最易导致腠理开泄 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 常见相兼病邪有:暑热病邪、暑湿病邪
4.湿邪 湿为重浊阴邪,具有闭阻清阳、阻遏气机 运行之性 湿邪又具有粘滞难解 湿邪久困,损伤阳气 常见相兼病邪有:湿热病邪 、暑湿病邪
5.燥邪 燥邪性质干燥涩滞,侵犯人体,最易损伤 人体津液 燥热病邪易先侵犯肺经 常见相兼病邪有:凉燥病邪、燥热病邪
第三章 外感热病的病因和发病
外感热病的病因与发病条件是构成外感热 病发生的基本因素。二者所指不同:病因 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发病的条件则关系到 病因能否侵袭人体及侵袭人体后能否产生 疾病。但病因与发病又是密切相关的,致 病因子与发病条件相互作用,才能导致外 感热因范畴,是指能够 直接导致不同程度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外感 热病的一类外在病邪,通称外感病邪,简称外 邪。 包括了以六淫命名的风寒暑湿燥火,及其 兼并同化了的致病外邪,如风寒病邪、风热病 邪、暑热病邪、暑湿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 邪、传统称为“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等,此 外,还包括了疫病病邪、温毒病邪等。
9.:3.4外感热病优势病种
外感热病(脓毒症)脓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是各种严重感染、休克、创伤、烧伤、缺氧、再灌注损伤及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重要原因。
本症在中医学中无相应的病名,因其以炎症反应、发热为主要特点,大多数学者将其归为“外感热病”或“温热病”范畴,认为脓毒症是温热病邪热炽盛,深入营血,与血互结,迫血妄行;或因外伤、产伤等气血虚损,不能充盈脉道,血行缓慢而夹瘀;无论是瘀热阻络还是血虚夹瘀,均导致气血失调,血流瘀滞,瘀毒互阻脉道,脉络失和。
此毒既有外来者,来自六淫之邪,时疫之气,又有内生者,来自体内水精代谢失常。
一、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急诊学》(姜良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年)进行诊断。
2、西医诊断:参照2001 年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关于脓毒症诊断的新标准进行诊断。
Levy M M ,Fink M P,Marshall J C, et al . 2001 SCCMES ICMö ACCPöA TSö S IS international sepsis definitions conference[J] . Crit Care Med, 2003, 31: 1250-1256.二、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的形成,多是由于外邪侵袭,或素体亏虚,有服感外邪、严重创伤等,致使热毒炽盛,脏气耗伤,气滞血瘀,痰饮内生,瘀毒互结,腑气不通,阴阳失调,甚至阴阳离决所致。
根据病程中的证候表现不同,可分为下列证型1、毒热内盛证症状:高热持续不退,烦躁,神昏,恶心呕吐,痰热壅盛,口干欲饮,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脉数;治法:清热解毒,泻火救阴。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生石膏30 生地黄15 犀牛角(水牛角代)30 黄连 6 栀子15 桔梗10 黄芩10 知母15 赤勺15 玄参15 丹皮15竹叶15 甘草中成药:醒脑净注射液静脉滴注,紫雪丹内服。
中医外感热病学史
中医外感热病学史
中医外感热病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与中国医学的起源有关。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外感病的论述。
《黄帝内经》认为,外感
病产生的原因在于天气变化、环境的变化等外部因素引起人体的疾病。
该经书提出了预防外感病的方法和治疗外感病的方案。
在隋唐时期,医学发展飞速,外感病学的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
完善。
唐代医家韩元吉等人提出了“风证”和“热病”的概念,对外
感病的分类和诊断提出了更加系统和完备的方法。
而明代的张景岳,
提出了“四气五味”,即“热、寒、盛、虚”和“酸、苦、甘、辛、咸”的概念,将中药的性味和疾病的特性联系起来,为外感病的治疗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到了清代,外感病学更是达到了顶峰。
清代医家吴鞠通所著的
《伤寒杂病论》是外感病学的代表性著作,对外感病的分类、诊断和
治疗进行了详细、系统的论述,成为了中医疾病分类和治疗的重要参
考资料。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外感热病学的概念、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现代中医学提出了“外感志”、“辨证论治”等概念,强调中医外感病学的要素和方法。
由此可见,中医外感热病学是中国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疾病的预防、诊治和调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中医外感热病学是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逐渐形成的一门独特的学科,其中蕴含了许多治疗疾病的珍贵经验和知识。
中医外感病学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中医学的发展轨迹,对今后的中医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吴氏中医分享---辨治外感热病学术思想
吴氏中医分享---辨治外感热病学术思想外感热病有伤寒、温热病和瘟病之分周仲瑛教授认为外感热病应该有伤寒、温热病和瘟病之分。
“伤寒”主要是外感寒邪所引起的急性热病,如张仲景《伤寒论》之伤寒。
这个容易与温热病及瘟病相区分,重点要区分的就是瘟病与温热病。
区分两者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首先,疾病性质不同。
瘟疫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可分为温疫和寒疫两种。
如陆懋修在《世补斋医书·温疫病》所言:“夫疫有两种,一为温之疫,一为寒之疫,不得以治寒疫者治温疫,更不得以治寒疫者治温病也。
”虽然后世医家常认为“伤寒百不及一”,但是结合《伤寒论序》及所处的历史年代,当时以寒疫为主的事实不容怀疑。
可见瘟疫是温疫和寒疫的统称。
而温热病则是病性为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
因此,不能将瘟疫划入温热病。
其次,发病特点不同。
瘟疫传染性强,不论体质强弱、男女老幼,发病多急,传变迅速,若不及时干预往往可导致危重证候。
温热病发病则可缓可急,与所患疾病和个人体质有重要关系。
最后,证治规律不同。
瘟疫-气-病,症状相似。
所感染的疫气往往决定疾病发生和发展,与正气关系相对较小,加之发病急骤,病情危重,辨治要求往往需要快、狠、准。
具体于一种瘟疫,治疗原则往往相同或相似。
而温热病有所不同,辨治方法除了所感时邪的性质外,往往要结合病人的体质,治疗急缓也要看具体的病证,如湿热病的治疗往往难求速效。
因此,周仲瑛教授认为外感热病主要分为伤寒、温热病及瘟疫。
伤寒以外感寒邪为主,温热病即四时温病,有风温、春温、暑温、湿温、冬温等不同。
伤寒和温热病主要从寒热性质来区别,同时突出强调瘟疫的特殊性。
对瘟疫的重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极大。
近年来的SARS及甲流的流行不但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均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值得对瘟疫的证治规律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减轻瘟疫的危害和影响。
从病位上将外感热病分为肺系和胃系两大类通常情况下,外感热病的划分多从寒、温性质进行分类。
中医内科学:外感发热的病机
中医内科学:外感发热的病机
为考生提供中医内科学知识:外感发热的病机。
一.外感发热的病机
1.发病
一般外感发热起病急骤。
2.病位
外感导致发热,其入侵人体的途径,多为皮毛或口鼻。
由皮毛肌腠而入者,循经由表而里,传至脏腑,发为热病。
疫毒之邪,多由口鼻而入,充斥于人体,循卫气营血而分属于上、中、下三焦之脏腑。
3.病性
以热毒为主,也可有温热夹湿及湿热者,伤寒次之。
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或热毒充斥于人体而发热,即所谓阳胜则热。
4.病势
热为阳邪,其性炎上,外感发热早期多表现有头面咽喉热毒壅盛
之症状,渐次邪热弥漫。
由表入里,从上而下,易伤津耗液。
5.病机转化
发热的产生是正邪相争,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
因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热,阴阳的转化消长发生障碍,此时正气未衰,邪正相互作用,表现为邪气对正气的损伤和正气与邪气的交争,阳的一方偏盛,发生阳气偏盛的热性病变而表现发热为主,伴有恶寒、口于等。
邪热疫毒其性猛烈,故见起病急,传变快,热势高等实热之证。
发热病变,以阳胜为主,其病机变化最易化火。
充斥体内,进而伤津耗液,故在整个热病中都以温热伤津,阴液耗损为特点,常常产生一系列的火炽伤阴之病理反映。
再者热毒之邪过盛。
邪毒内传,营血耗伤,因而临床上易于发生神昏、出血的变证,即称之为逆传,来势凶险,预后较差。
如果正气虚衰,加之热灼阴液,外感高热可久治不愈,或转化成气虚、、阴虚之长期低热。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外感热病的名称,病因和预后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外感热病的名称,病因和预后黄帝内经中外感热病的名称,病因和预后【原文】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1)之类也。
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2)。
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其两感(3)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注释】(1)伤寒:病名,即外感热病的总称。
(2)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巨阳,即太阳。
诸阳,指督脉和阳维脉。
属,统率、聚会之意。
指太阳经统率人身的阳经,其经脉上连风府,而风府会聚督脉和阳维脉,所以太阳经主持人身阳经之气。
(3)两感:表里两经同时感受邪气发病,例如太阳与少阴两感、阳明与太阴两感、少阳与厥阴两感。
【白话详解】黄帝问道:现在所说的外感发热的疾病,都属于伤寒一类,其中有的痊愈,有的死亡,死亡的都在六七日之间,痊愈的都在十日以上,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不知如何解释,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太阳经为六经之长,统摄阳分,故诸阳皆隶属于太阳,太阳的经脉连于风府,与督脉、阳维相会,行走于人体背部,感受的阳气最多,所以太阳为诸阳主气,主一身之表。
人感受寒邪以后,就要发热,发热虽重,一般不会死亡。
如果阴阳二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就难免于死亡了。
【按语】本节论述了外感热病的名称、病因和预后,为全篇内容的提纲。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明确指出一切外感热病,皆属于伤寒的范畴。
将外感热病命名为伤寒,是由于寒为病因,寒在此泛指四时邪气。
谓之热病,则是以症状特点命名,因为发热是外感病的共同特征,故泛称外感病为热病,目前多直接称为外感热病。
本文说的伤寒是外感热病的总称,由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性热病称广义伤寒,由寒邪引起的外感性热病称狭义伤寒。
凡因感受外在邪气而引起的各种热病,均属于伤寒范围。
《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前一“伤寒”为广义伤寒,后一“伤寒”为狭义伤寒。
中医内科学-外感发热
第二节外感发热外感发热,是指已患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并持续不降,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并发的病证。
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
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不因外界温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保持在37℃左右。
由于饮食、运动、环境、情绪和性别的关系,体温可能有暂时性轻微的波动,但此无临床意义。
发热是一种病理性的体温升高,一般说来,口腔温度在37.3℃以上,或直肠内温度在37.6℃以上,或一昼夜间波动在1℃以上,即可认为发热。
外感发热指在原有某种或多种疾病如消渴、中风、虚劳等基础上复感外邪而出现的发热。
其热势高低不一,严重者,体温持续升高,壮热稽留不退,继而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等危重症候,在临床上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救治。
中医药治疗各类发热,尤其是外感发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明清以来,温病学说的发展成就,对外感发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中,对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法则,都作了扼要的论述,为热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首先总结和提出了由外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即运用六经辨证来概括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阶段的变化,从而成为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金代刘完素主火热论,着眼于外来的火热邪气,首先从临床治疗角度提出了“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的著名论点,认识到热病性属“热”,治疗“宜凉不宜温”,这与在他以前从寒邪立论,多用辛温治法相比,应该说是一大进步。
清代中叶温病学说的形成,使外感热病理论臻于完善。
温病学派创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大辨证纲领,叶天士倡卫气营血之说,对温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治疗,均作了原则性的阐述,对温热病的辨证和治疗,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法则,成为后世诊治温热病的准绳。
中医外感热病新进展
• 寒温两派的激烈争鸣,伤寒学派主张用 六经辨证指导温病证治,温病学派则强 调病因有寒温之异,辨证则有六经、卫 气营血及三焦之别,从而出现了外感热 病辨证方法的分歧。
• 血热互结: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 丸
• 水热互结,痰饮与热互结:十枣汤、大 陷胸汤、大陷胸丸、小陷胸汤
• 吴又可《瘟疫论》重视泻下法的使用
• “盖不知黄连苦而性滞,寒而气燥,与大黄均 为寒药,大黄走而不守,黄连守而不走,一燥 一润,一通一塞,相去甚远。且疫邪首尾以通 行为治,若用黄连,反招闭塞之害,邪毒何由 以泻?病根何由以拔?既不知病原,焉能以愈 疾耶。”
• 时至今日,寒温分论理论仍在指导着临 床外感热病的辨治。
• 3.融会寒温辨证专著的问世,统一外感 热病辨证体系的尝试
• 清代寒温融会期,代表专著有俞根初《通俗伤 寒论》、吴坤安《伤寒指掌》、杨栗山《寒温 条辨》及雷少逸的《时病论》。
• 俞根初其著虽以伤寒命名,但寒温兼收并蓄, 采用六经为纲,明辨卫气营血和三焦,融会寒 温辨证,既不属于温病学派医家,也不属于传 统的伤寒学派医家,他以六经气化理论为辨证 纲领,熔铸寒温于一炉,初步建立了一套能较 全面地辨治各种外感病的体系。
• 伤寒六经辨证是外感热病的综合模型, 它以三阴三阳等六个层次表述了热病过
程的阶段性,模拟了病因、病位、正邪
消长,包含了病程的传变转归,具有辨 证论治的实践意义。
• 2.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方法的建立,出 现外感热病辨证方法的分歧
• 金元刘河间、王安道开创了伤寒与温病的辨别, 但辨证方法仍未摆脱伤寒的束缚。
外感热病学s第章-V1
外感热病学s第章-V1本文将重新整理“外感热病学第一章”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1. 外感热病的概述- 定义:外感热病是指由外感邪气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 特点:多见于夏秋季节,多数属急性传染病,易发生流行。
- 病因:主要由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引起,也与外界气候、生活习惯等有关。
2. 外感热病的发病机制- 风邪:侵袭人体,使阳气失于统御,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
- 寒邪:侵袭人体,使阳气受阻,出现恶寒畏寒等症状。
- 暑邪:侵袭人体,使阳气瘀滞,出现高热、口渴、汗出等症状。
- 湿邪:侵袭人体,使阳气失于泄泻,出现身体困重、肢体酸痛等症状。
- 燥邪:侵袭人体,使津液受损,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症状。
- 火邪:侵袭人体,使阳气亢盛,出现高热、目赤口干、口臭等症状。
3. 外感热病的临床表现- 发热:不同邪气引起的发热特点不同,寒邪引起的发热多为寒战、恶寒,火邪引起的发热则多为高热。
- 头痛:多见于风邪和暑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 特殊症状:不同类型的外感热病还会表现出其他症状,如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4. 外感热病的辨证施治- 辨证:根据不同邪气引起的不同症状,辨析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 施治:中医治疗外感热病通常采取辛凉解表法、清热泻火法、扶正固脱法等治疗方法。
外感热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生和发展与外界环境、人体体质、生活习惯等多个因素有关。
了解外感热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中医治疗方法,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该疾病。
中医学“外感热病传变”
中医学“外感热病传变”
外感热病,指外邪侵入人体,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伤寒为外感热病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狭义伤寒即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外感热病传变规律,基本是表里传变,但内传入里后,亦见脏腑间的传变。
不同的外感热病,其病位传变的形式又有所区别,主要有伤寒六经传变、温病卫气营血传变和三焦传变。
一、伤寒六经传变
伤寒六经传变指外邪循六经传变,由表入里,渐次深入。
一般传变规律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称为“循经传”。
六经传变,还有一些特殊的传变形式,如越经传、表里传、直中、合病与并病等。
二、温病卫气营血传变
温病卫气营血传变指温热病过程中,病变部位在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传移变化。
一般而言,病在卫分为病势较轻浅;病在气分为邪已传里,病势较重;病在营分为邪已深入,病势更重;病在血分为邪气更加深入,最为严重。
温病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为温热病由表入里、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轻而重的疾病演变过程,揭示了病变的不同程度和阶段。
三、温病三焦传变
温病三焦传变指温病的病变部位循上、中、下三焦而发生传移变化。
三焦病变的传变规律有顺逆之分:“顺传”一般多由上焦
手太阴肺开始,由此而传入中焦脾胃,中焦病不愈,则传入下焦肝肾。
“逆传”即由肺而传入心包,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温热论》)。
外感热病学s第章(1)
外感热病学s第章(1)
外感热病学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它是以感受外来病邪为起点,研究其致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其预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下面分点分析外感热病学的相关内容。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外感热病是指由外邪入侵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其病因主要有风、寒、暑、湿、燥五种。
每种外邪都有其独特的发病机制。
比如风邪可以导致病邪快速传播,寒邪可以造成体表的痉挛和血管收缩,而暑邪则会损伤气血,导致身体燥热等。
二、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
外感热病在体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如气血失和、津液耗伤、脏腑功能紊乱等。
其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发热、头痛、咳嗽、咽痛、恶心、腹泻、关节疼痛等。
临床医生应根据病情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症下药。
三、治疗原则及常用方药
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原则主要是解表、发汗、清热、解毒。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麻黄汤、桑菊饮、银翘散、防风通圣散等。
此外,针灸、艾灸、推拿、拔罐等治疗手段也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四、防控措施
为避免外感热病的发生和传播,人们需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或减少
外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干燥;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有感染风险的动物;加强锻炼提升身体免疫力等。
总之,外感热病学是一门涉及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的学科。
只有深入研究、掌握好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技巧,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外感热病学(s第5章)
3.呕吐酸腐——指呕吐物有明显的酸腐 气味,多属伤食,为饮食停滞之象, 4.呕吐如喷——指呕吐频繁,并呈喷射 状,且发生急骤,恶心不明显,多为内 火亢盛,扰及神明,火邪引动肝风犯胃 所致 5.干呕气逆——指干呕而无呕吐物,又 称“哕”。
(六)胸胁不适 胸胁不适是指在胸和两胁部位有胀满疼痛等不适感, 或胀痛并见,或但痛不胀,或但胀不痛等。 1.胸部疼痛——胸部疼痛多为心肺之病,外感热 病中可由外邪侵袭和痰饮、瘀血等所致。 2.胸膈疼痛——指胸膈部位疼痛,多由邪犯胸膈 所致。 3.胁肋疼痛——两胁部疼痛,其原因多与肝胆有 关,可因寒、热、湿邪以及气滞、瘀血、痰饮等病 邪阻滞肝胆而引起
5.口中泛酸——口中泛酸指口中时有酸 味上泛。属肝胃蕴热。 6.口臭——口臭指口中秽气喷人。每为 胃热炽盛,多见于阳明邪热亢盛而化火 者 7.口咸——口咸指口中有明显的咸味。 多属肾病及寒证。
(五)呕恶 呕恶指呕吐与恶心,是胃气失于和降而 上逆的表现, 1.恶心呕吐——指具有明显的恶心呕吐 症状。在外感热病中,可由寒、热、湿、 痰饮、水饮等病因引起。 2.呕吐清水、痰涎——指呕吐物为酸苦 清水或清稀痰涎,多属湿热内留,胆胃 失和,饮停气逆之象
一、望神色 包括察神气,观肤色 通过望诊辨别正气的盛衰、邪气的轻重。 (一)察神气 1.得神 2.失神 3.假神
(二)望面色 1.面青——青主寒瘀痛惊风 2.面赤——赤主热证虚实分 3.面黄——面黄主虚又主湿 4.面白——白主虚寒亡脱证 5.面黑——黑主肾虚与寒极 痛证瘀血与水饮 6.面垢——面垢里热上熏蒸
(二)辨伪膜 伪膜指溃烂处上覆白腐,形如白膜,故 曰伪膜。 1.若伪膜松厚,容易拭去,去后不复生, 此属胃热,证较轻。 2.伪膜坚韧,不易剥离,重剥则出血, 2 或剥去随即复生,此属重证,多是白喉, 又称“疫喉”,因肺胃热毒伤阴而成。
中医热病学如何区分热病的外感和内伤症状
中医热病学如何区分热病的外感和内伤症状在中医热病学中,准确区分热病的外感和内伤症状至关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对疾病的正确诊断,更直接影响着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
外感热病,通常是由外界的邪气侵袭人体而引起。
这些邪气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
风邪致病,常常发病迅速,症状多变,如出现头痛、恶风、汗出等。
寒邪则易导致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肢体疼痛等。
暑邪致病多在夏季,表现为发热、口渴、多汗、气短乏力等。
湿邪致病,往往伴有身体困重、头重如裹、关节酸痛、舌苔腻等。
燥邪易伤津液,出现口鼻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
火邪则表现为高热、口渴、烦躁、便秘等。
外感热病的发生,多与季节、气候、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比如,在冬季,寒邪更容易侵袭人体;而在夏季,暑湿之邪则较为常见。
此外,外感热病的发病还与人体的正气强弱有关。
当人体正气充足时,能够抵御外邪,不易发病;若正气虚弱,外邪就容易乘虚而入。
内伤热病,其病因主要在于人体内部的脏腑功能失调。
常见的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久病体虚等。
饮食不节,如过食辛辣、油腻、生冷之物,可损伤脾胃,导致内生湿热或积热。
情志失调,如长期的愤怒、抑郁、焦虑等,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郁化火。
劳逸失度,过度劳累会损耗正气,过度安逸则使气血运行不畅,都可能引发内热。
久病体虚,正气亏虚,阴阳失调,也容易产生虚热。
内伤热病的症状表现较为复杂。
例如,脾胃积热可能出现胃脘灼痛、口臭、牙龈肿痛、便秘等。
肝郁化火则常见急躁易怒、头痛目赤、胁肋胀痛、口苦咽干等。
阴虚内热常表现为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
阳虚发热则多为低热,伴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
从发病特点来看,外感热病起病较急,病程相对较短。
而内伤热病起病较为缓慢,病程往往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
在脉象上,外感热病多表现为浮脉,如浮紧、浮缓、浮数等。
内伤热病的脉象则较为复杂,如脾胃积热常见滑数脉,肝郁化火多为弦数脉,阴虚内热常见细数脉,阳虚发热多为沉细无力脉。
外感热病学(s第6章)PPT课件
一、解表法 解表法是通过发汗达到驱除表邪、解除表证的 一种治疗方法,具有疏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作 用,属于八法之一的“汗法”。 1.发汗解表——“辛温解表” ——麻黄汤 2.和解营卫——“辛温解表” ——桂枝汤 3.疏风泄热—“辛凉解表” —桑菊饮、银翘 散 4.透表清暑 ——新加香薷饮 5.祛风胜湿——九味羌活汤 6.宣表化湿——藿朴夏苓汤、三仁汤 7.辛开温润——杏苏散 8.疏表润燥——桑杏汤
运用开窍法所应注意的是: ①上述治法各有适应范围,运用时必须 辨清窍闭性质区别使用。 ②未至神昏闭窍者,一般不宜早用本法。 ③非邪闭心窍之神昏禁用本法。 ④临床根据病情可与清热、通便、凉肝、 息风、化痰、辟秽等法配合运用。 ⑤开窍法是一种应急措施,也是一种权 宜之法,只可暂用,不宜久服,一旦得 效,尚须根据病情,酌用它法。
十一、滋阴法 滋阴法是用生津养阴之品滋补阴液的一 种治疗方法,具有滋补阴液,润燥制火 等作用,属于八法之一的补法范畴。
1.滋养肺胃——沙参麦冬汤、益胃汤 2.增液润肠——增液汤 3.填补真阴——加减复脉汤
运用本法应注意的是: ①外感热病阴液虽伤而邪热亢盛者,不 可纯用本法。 ②阴伤而有湿邪未化者,应慎用,须注 意化湿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湿。 ③填补真阴法在于填补肝肾之阴,运用 中应在补阴同时适当酌用补阳之品,以 达阳中求阴之目的。
十、息风法 息风法是平息内风,制止痉厥的一种治疗方法 1.凉肝息风——羚角钩藤汤 2.滋阴息风——大定风珠 运用息风法应注意的是: ①须辨别内风之属虚属实,实风重在凉肝,虚风重 在滋潜,两者不可相混。 ②用风药止痉(特别是虫类药)须不使其劫液,用 滋阴药须防其恋邪。 ③小儿病在卫、气阶段,每可因高热而引起搐搦, 应着重清热透邪,热退则抽搐自止,或酌用息风药, 不宜纯用凉肝息风之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辨舌质
淡白舌——舌色较正常人的淡红色浅淡,甚 至全无血色者,称为淡白舌——主虚证,寒 证或气血两亏。
红舌——舌色较淡红色为深,甚至呈鲜红色 者——主热证。
绛舌——绛指深红色,即较红舌更深的红色, 称为绛舌——主病有外感与内伤之分。
紫舌——舌质色紫,即为紫舌,较舌绛其色 更深且暗——主病有寒热之分。
青舌——舌色如皮肤上暴露之“青筋”,缺 少红色,古书形容如水牛之舌——主寒凝、 阳郁和瘀血。
2.辨舌苔 主要观察舌苔的色泽、润燥、厚薄等
白苔 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在特殊情况 下,白苔也主热证
黄苔 一般主里证、热证
灰苔 灰苔即浅黑色,常由白苔晦暗转化而 来,也可与黄苔同时并见。主里证,常见于 里热证,也见于寒湿证。
(一)察神气 1.得神 2.失神 3.假神
(二)望面色 1.面青——青主寒瘀痛惊风 2.面赤——赤主热证虚实分 3.面黄——面黄主虚又主湿 4.面白——白主虚寒亡脱证 5.面黑——黑主肾虚与寒极
痛证瘀血与水饮 6.面垢——面垢里热上熏蒸
二、望舌象
(一)辨舌
辨舌是诊断外感热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可以判断感邪的 性质,病变的浅深,津液的盈亏,正气 的虚实等。
6.治疗 透热祛湿,宣畅气机
五、辨常见脉象
(一)常见脉象 浮脉 主表证,亦主虚证。 数脉 主热证。 洪脉 主气分热盛。实脉 主实证。 滑脉 主痰饮,食滞,实热。 弦脉 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 促脉 主阳盛实热,气血痰饮宿食停滞,
亦主肿痈。
(二)其他脉象 沉脉 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迟脉 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紧脉 主寒、痛、宿食。 缓脉 主湿病 牢脉 主阴寒内实,疝气癥瘕。 濡脉 主湿,多为湿邪为患的征象。 伏脉 主实邪内闭,厥证,也主痛极。 动脉 主痛,惊。 结脉 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癥瘕积聚。 代脉 主脏气衰微,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
3.成因
湿热性病邪久羁或寒湿之邪热化, 留恋气分,酝酿日久者,一般不见于病 之初起
4.透发
随发热与出汗而向外透发,反复多 次。
一般在透发之前,每因湿热郁蒸, 郁阻气机,而有胸闷不舒等症,白陪透 发之后,病邪有外达之机,胸闷等症状 也可暂时得以减轻。
5.意义 辨证候性质 ——湿热久羁气分
辨津气盛衰 ——晶陪为津气充足,正能 胜邪,邪透外达之佳象;枯陪属津气衰 竭,正不胜邪,邪气内陷的危象
(二)辨伪膜
伪膜指溃烂处上覆白腐,形如白膜,故 曰伪膜。
1.若伪膜松厚,容易拭去,去后不复生, 此属胃热,证较轻。
2.伪膜坚韧,不易剥离,重剥则出血, 或剥去随即复生,此属重证,多是白喉, 又称“疫喉”,因肺胃热毒伤阴而成。
四、辨斑疹
1.斑疹的形态
斑是指皮疹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表面, 有触目之形,而一般无碍手之质,压之 斑色不退,消退后无皮屑脱落。
打损伤。
(三)常见虚脉 微脉 主阳衰少气,阴阳气血诸虚。 细脉 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 虚脉 主虚证。 涩脉 主伤精,血少,气滞血瘀,挟痰,
挟食。 疾脉 主阳极阴竭、元气将脱。
六、辨常见症状
(一)发热
发热一般指体温升高,是各种外感热病 发病过程中必具的主症。很多因素可以 导致发热,而外感热病的发热是由于感 受外邪,导致机体正气抗邪,邪正相争, 机体抵御外邪的一种全身性的反应。
黑苔 黑苔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黄苔 发展而来,常见于疫病严重阶段。主里证, 或为热极,或为寒盛。标志着病情危重。
3.辨舌态 舌体强硬 舌体短缩 舌卷囊缩 舌体痿软 舌斜舌颤 舌体胀大 舌体吐弄 舌纵难收
(二)验齿
验齿对于判断热邪之轻重,津液之存亡
叶天士说:“温热病,看舌之后, 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 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
疹是皮疹点小呈琐碎小粒,形如粟米状, 突出皮肤表面之上,抚之碍手,压之则 退色,疹子消退时有皮屑脱落。
2.斑疹的分布 斑的发生,多先起于胸腹,继而分布于
四肢。 疹的发生有多种形式
3.斑疹形成的病机 陆子贤说:“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
风热。”
4.斑疹透发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兆在发斑前可见身壮热,烦躁不安,手足 发冷,闷瞀,耳聋,舌红绛,脉伏等症 状,为发斑之征
1.发热恶寒 ——发热的同时伴有恶寒, 可表现为恶寒重而发热轻或发热重而恶 寒轻
结合脉证
动态变化
6.斑疹的治疗 斑为阳明热毒——清胃泄热,凉血化斑 疹为太阴风热——宣肺达邪,清营透疹
辨白陪
1.形态
白陪是在皮肤上出现的一种细小疱疹, 小如粟米,色白若珍珠,高出于皮肤, 扪之碍手,一般内含有白色透明浆液, 故外观晶莹
2.分布
白陪一般多分布于颈、胸、腹部,四肢 较少见,头面部更少见,消退时可有细 小的皮屑脱落。
第五章 外感热病的常用诊法
外感热病的诊断方法,即是诊察收集外 感热病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望、 闻、问、切“四诊”。根据外感热病的 临床特点,外感热病的常用诊法主要是 望神色、面色、望舌验齿、望咽喉、察 斑疹白以及脉诊、腹诊、辨常见症状等。
一、望神色 包括察神气,观肤色 通过望诊辨别正气的盛衰、邪气的轻重。
1.牙齿润燥 2.齿缝流血 3. 齿瓣 4. 齿垢 5.牙态
三、望咽喉
咽喉是肺、胃之门户,为呼吸、进食之 要冲 ,观察咽喉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 许多脏腑的病变,尤其是对肺、胃、肾 的病变。
(一)辨红肿溃烂
1.咽喉红肿疼痛,甚则溃烂或有黄白色 脓点
2.咽喉漫肿,色淡红 3.咽喉腐烂,周围红肿
在出疹前则每见发热,烦躁,面红目赤, 胸闷,咳嗽等症状,为出疹先兆
5.斑疹诊察要点
叶天士说:“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
观察色泽——雷少逸说:“红轻,紫重, 黑危”
辨别形态 ——余师愚说:“苟能细心审置, 神明于松浮、紧束之间,决生死于临证之 顷。”
注意疏密 ——叶天士称斑疹“宜见不宜见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