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实验

合集下载

材料压缩试验(抗压强度检测)

材料压缩试验(抗压强度检测)

材料压缩试验压缩试验是测定材料在轴向静压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的试验,是材料机械性能试验的基本方法之一。

试样破坏时的最大压缩载荷除以试样的横截面积,称为压缩强度极限或抗压强度。

压缩试验主要适用于脆性材料,如铸铁、轴承合金和建筑材料等。

对于塑性材料,无法测出压缩强度极限,但可以测量出弹性模量、比例极限和屈服强度等。

与拉伸试验相似,通过压缩试验可以作出压缩曲线。

图中为灰铸铁和退火钢的压缩曲线。

曲线中纵坐标P为压缩载荷,横坐标Δh为试样承受载荷时的压缩量。

如将两坐标值分别除以试样的原截面积和原高度,即可转换成压缩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中Pp为比例极限载荷,P0.2为条件屈服极限载荷,P b为破坏载荷。

在压缩试验中,试样端面存在较大的摩擦力,影响试验结果。

试样越短影响越大,为减少摩擦力的影响,一般规定试样的长度与直径的比为1~3,同时降低试样的表面粗糙度,涂以润滑油脂或垫上一层薄的聚四氟乙烯等材料。

国家标准:压缩试验:GB/T7314-2005《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方法》抗压强度:CECS278-2010剪压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J/T445-2014给水用抗冲抗压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0)管材及连接件DG/TJ08-2020-2007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技术规程-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附条文说明)DG/TJ08-507-2003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非破损检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GB/T10424-2002烧结金属摩擦材料抗压强度的测定GB/T10516-2012硝酸磷肥颗粒平均抗压碎力的测定GB/T11106-1989金属粉末用圆柱形压坯的压缩测定压坯强度的方法GB/T11837-2009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GB/T12587-2003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抗压裂性的测定GB/T13465.3-2002不透性石墨材料抗压强度试验方法GB/T14041.3-2010液压滤芯第3部分:抗压溃(破裂)特性检验方法GB/T14201-1993铁矿球团抗压强度测定方法GB/T14208.3-2009纺织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无捻粗纱增强树脂棒机械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压缩强度的测定GB/T1454-2005夹层结构侧压性能试验方法GB/T15560-1995流体输送用塑料管材液压瞬时爆破和耐压试验方法GB/T15777-1995木材顺纹抗压弹性模量测定方法GB/T1935-2009木材顺纹抗压强度试验方法GB/T1936.1-2009木材抗弯强度试验方法GB/T1938-2009木材顺纹抗拉强度试验方法GB/T1939-2009木材横纹抗压试验方法GB/T1942-2009木材抗劈力试验方法GB/T1943-2009木材横纹抗压弹性模量测定方法GB/T19496-2004钻芯检测离心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GB/T1964-1996多孔陶瓷压缩强度试验方法GB/T22307-2008密封垫片高温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抗弯:GB/T13465.2-2002不透性石墨材料抗弯强度试验方法GB/T14235.2-1993熔模铸造模料抗弯强度测定方法GB/T1936.1-2009木材抗弯强度试验方法GB/T1936.2-2009木材抗弯弹性模量测定方法GB/T3002-2004耐火材料高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GB/T4741-1999陶瓷材料抗弯强度试验方法JB/T2980.2-1999熔模铸造型壳高温抗弯强度试验方法JB/T6247-1992型壳高温抗弯强度试验仪以上有青岛东标检测提供。

压缩试验

压缩试验
-在测量径向弹性模量 E时r 也采用外压法。这时利用外压P对
紧贴在刚性芯模上的短圆筒加压。
Er

ph
R
1

zr
rz

管状试样试验
:在圆筒外表面测
得的圆周应变
-用于评定具有各种纤维叠层形式的丝束缠绕材料的力学性能。
加载方式有内压和外压两种。 可进行的试验有:轴向拉伸、轴向压缩和剪切等。 所加载荷:可单一种或耦合方式。如:轴向拉伸和压缩加扭转;
管状试件轴向压缩试验的特点:
-因变形集中在端部表面附近,出现总体失稳或局部失稳, 端面开裂和挤压。因而,必须增加试样的相对厚度,但同 时确为保证应力状态均匀性增加了困难。
内压和外压加载试验
-管子的内压和外压加
载试验,用于长丝缠绕
制件的质量控制和材料
的力学性能研究(主要
是周向弹性模量 E 和
轴向强度
[ 25/ 90]层板压缩破坏表面呈现层裂 [ 45/ 0 / 45/ 90 ]T300增强复合材料端口形貌
[ 30]/29层0 板压缩破坏表面纤维断裂
侧向形貌,900层横向裂缝,层间组阻挡裂纹扩 展
[ 25]/层90板受压分层纤维断裂及其留在
基体中的烙印
[ 30 /]9T层0 板破坏表面
若 a13 a,23 在整个横截面上不均匀地分布着应力 x 以及在
纵截面上相应有应力 r


;当测定强度

i(e z
)u时,必须
考虑 x 和 是稳定的。
-各向 异性管受拉-压时,只有管状试件横截面同材料的 横向异性平面重合(如单向复合材料管状试件,其纤维方 向和管子轴线严格同向时)没有径向应力和周向应力。

压缩试验特点

压缩试验特点

压缩试验特点
1. 压缩试验特点之一就是能直观反映材料的抗压能力呀!就像你捏一下面包,看它能被压缩多少,这是不是很有趣呢?比如在建筑中对砖块进行压缩试验,就能清楚知道它能不能承受住压力呀。

2. 它还很精确哦!可以精细地测量出压缩的程度呢。

就好像你量身高要精确到厘米一样,压缩试验也能精确到很小的数值呢!比如检测金属材料时,这精确性可太重要了。

3. 压缩试验操作起来相对容易呀,不像有些复杂试验让人头疼呢!就跟你搭积木一样,步骤清晰明了。

想想看,在实验室里进行压缩试验,没那么多繁琐的流程。

4. 压缩试验的结果稳定可靠呢!不会像天气一样多变呀。

比如对同一种材料多次进行压缩试验,结果都差不多呢,是不是很厉害?
5. 嘿,它还能帮助我们发现材料的潜在问题呢!这就好像医生给病人做检查能找出病症一样。

像检查塑料制品时,压缩试验就能帮我们发现可能存在的缺陷。

6. 压缩试验还有个特点,就是适用范围广呢!从小小的零件到大大的建筑结构都能用呀。

这不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开很多锁一样吗?
7. 它成本也不高呀,不用花很多钱就能做呢!比起那些昂贵的试验,压缩试验可真贴心。

一般的企业都能负担得起进行压缩试验呢。

8. 压缩试验真的很棒呀!它简单易懂又实用,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材料的性能。

不管是搞科研还是实际应用,它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呢,千万别小瞧它哟!。

压缩试验原理

压缩试验原理

压缩试验原理
压缩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试验方法,用于确定材料在受力下的压缩性能。

其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试验样品制备:从所需要测试的材料中制备出符合规格要求的试样。

试样的尺寸和形状应该符合相关的标准或要求,以确保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比性。

2. 试验设备:将试样放置于试验设备中,这通常是一台压力机。

压力机由压力加载装置和测量装置组成。

3. 载荷加载:将试样放置在压力机的上下平面之间,并应用一个已知的恒定负荷。

该负荷可以通过压力机上的控制面板调节和监测。

加载的速率和持续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载荷传递:受加载作用,试样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并将载荷传递到试样内部的各个部分。

载荷作用下,材料内部的原子或分子结构会发生移动,试样会发生相应的体积压缩。

5. 测量变形:通过连接到试样的挠度计或应变计来测量试样的变形。

这些测量设备可以精确地测量试样的位移或应变,从而获得试样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情况。

6. 载荷-变形曲线:根据测量到的载荷和试样的变形数据绘制
载荷-变形曲线。

该曲线可以提供有关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压
缩强度、屈服点、变形硬化等信息。

7. 结果分析:通过对载荷-变形曲线的分析,可以评估材料的
力学性能和应对外力的能力。

这些结果可以用于材料设计、工程分析和质量控制等领域。

总的来说,压缩试验原理是通过加载已知的恒定负荷到试样上,并测量试样的变形来确定材料的压缩性能。

这种试验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

压缩实验报告数据分析

压缩实验报告数据分析

一、实验背景压缩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力学实验,通过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对材料进行压缩,研究其力学性能。

本次实验主要针对某一种材料进行压缩实验,以了解其压缩性能。

本报告将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二、实验目的1. 研究材料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形情况;2. 了解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3. 分析材料在不同压力下的力学性能。

三、实验原理压缩实验通常采用单轴压缩实验,即在轴向施加压力,使材料发生压缩变形。

根据胡克定律,材料的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应力=弹性模量×应变。

当材料达到屈服强度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将不再线性,此时材料将发生塑性变形。

四、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选取某一种材料作为实验对象;2. 实验设备:压缩试验机;3. 实验步骤:(1)将实验材料切割成规定尺寸;(2)将材料放置在压缩试验机上;(3)对材料施加轴向压力,记录材料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形情况;(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线;(5)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1. 实验数据表1:实验数据压力(MPa)应变(%)应力(MPa)0 0 010 0.5 2020 1.0 4030 1.5 6040 2.0 8050 2.5 1002. 数据分析(1)线性阶段: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压力0-30MPa范围内,材料的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弹性模量E=40MPa。

这说明材料在该压力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

(2)非线性阶段:当压力超过30MPa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不再线性,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

此时,材料的屈服强度约为100MPa。

(3)应力-应变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所示。

曲线在压力0-30MPa范围内呈线性,压力超过30MPa后,曲线出现拐点,表明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

图1:应力-应变曲线(4)力学性能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该材料在压力0-30MPa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弹性模量为40MPa;当压力超过30MPa时,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屈服强度约为100MPa。

实验3土的压缩试验

实验3土的压缩试验
土体产生压缩的原因:
(1)固体颗粒的压缩; (2)孔隙水和孔隙气体的压缩,孔隙气体 的溶解; (3)孔隙水和孔隙气体的排出;
纯水、固体颗粒的压缩量常可略不计; 土体压缩主要来自孔隙水和气的排出。
• 土体受力后引起的变形: • 体积变形 剪切变形

• 体积变形:主要由正应力引起,它只会使土 体压密、体积缩小,但不会导致土体破坏。
再压缩试验时土体体积变化特征:
(1) 土体的变形是由可恢复的弹 性变形和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两部份组成
(2) 回 弹 曲 线 和 再 压 线 曲 线 构 成 一迴滞环,土体不是完全弹性 体的又一表征;
(3) 回 弹 和 再 压 缩 曲 线 比 压 缩 曲 线平缓得多。
(4)当再加荷时的压力超过b点, 再压缩曲线就趋于初始压缩曲 线的延长线。
一、侧限(单向)压缩试验:
单向固结仪:
应力状态: 1´= Z 2´=K0 Z 3´=K0 Z
应变特性: Z x=0 y=0
测定: 轴向应力 轴向变形
透水孔
• 杠杆式压缩仪: • 400~600kpa • 高压固结仪:
• 1600~5000kpa
百分表
透水石
传压板 水槽 环刀 内环
试样
•施加荷载,静置至变形稳定 •逐级加大荷载
(2)、e ~ lgP 曲线
对直线段:
e
1
0.9
Cc
e Cc (lg ')
0.8
0.7
压缩指数
0.6
压缩指数的单位问题
100
1000 lgP
压缩系数与压缩指数
Cc 是无量纲系数,同压缩系数a 一样,压缩 指数Cc值越大,土的压缩性越高。 虽然压缩系数a 和压缩指数Cc 都是反映土的压 缩性的指标,但是两者有所不同。前者随所取 的初始压力及压力增量的大小而异,而后者在 较高的压力范围内却是常量,不随压力而变。

压缩试验实验报告总结

压缩试验实验报告总结

压缩试验实验报告总结1. 引言压缩试验是材料试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评估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压缩试验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质,并分析压缩试验数据。

2. 实验目的- 了解压缩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计算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极限抗压强度;- 掌握实验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方法。

3. 实验装置和方法本次实验使用了电子万能试验机和压缩试验样品。

具体的实验过程如下:1. 制备压缩试验样品,保证样品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2. 将样品安装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并调整仪器参数;3. 开始压缩试验,按照一定速度施加外力,记录载荷和位移数据;4. 在不同载荷下,记录对应的位移数据,得到应力-应变曲线;5. 统计实验数据,计算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极限抗压强度。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并计算了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极限抗压强度。

实验结果如下:- 应力-应变曲线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表明材料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弹性行为;- 弹性模量为XXX GPa,表示了材料在弹性阶段内的刚度;- 极限抗压强度为XXX MPa,反映了材料抵抗压缩破坏的能力。

5.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弹性模量反映了材料的刚度,数值越大表示材料越难以发生形变;- 极限抗压强度代表了材料的抗压性能,是材料在压缩荷载下的破坏极限。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实验中的一些问题:- 样品制备的误差可能会对压缩试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的外界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也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6. 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进行了压缩试验,并得到了相关的数据和结果。

基于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形状;- 材料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能够抵抗一定的压缩荷载。

为了提高压缩试验的准确性,我们建议在今后的实验中注意以下几点:- 加强样品制备的规范性和标准化;- 提高实验过程中外界条件的控制;- 进一步扩大样品数量和变化条件的范围,以提高实验结果的统计可靠性。

压缩、弯曲及剪切试验

压缩、弯曲及剪切试验

σ pc =
F pc S0
2)逐次逼近法: 如果力— 如果力—变形曲线无明显弹性直线段,采用逐 次逼近法测规定非比例压缩应力.首先在曲线 上直观估计一点A 见图3 上直观估计一点A0(见图3),约为规定非比 例压缩应变0.2%的力F 例压缩应变0.2%的力FA0,而后在微弯曲线上 取G0,Q0两点,其分别对应的力0.1 FA0, 两点,其分别对应的力0.1 0.5FA0,作直线G0Q0,按上述方法过C点作平 作直线G 按上述方法过C 行于G 的直线CA 交曲线于A 点,如A 行于G0Q0的直线CA1交曲线于A1点,如A1与A0 重合,则F 即为F 重合,则FA0即为Fpc0.2;如A1未与A0重合,则 未与A 需采取与上述相同步骤进行第二次逼近,此时 取A1对应的FA1来分别确定0.1FA1,0.5FA1对应 对应的F 来分别确定0.1F 的点G 的点G1,Q1,然后如前述过C作平行线来确定 然后如前述过C 交点A 交点A2.重复相同步骤直至最后一次得到的交 点与前一次的重合.
(2)引伸计:引伸计应进行标定 引伸计:
(GB/T12160-2002 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 GB/T12160定),标定时的工作状态应尽可能与试验工作 状态相同,并按有关标准进行分级.根据测试 目的选用相应级别的引伸计:①测定规定非比 例压缩应力σ 例压缩应力σpc:当应变小于0.05%时选B级; 当应变小于0.05%时选B 应变在0.05%~0.2%时用C级;应变不小于0.2% 应变在0.05%~0.2%时用C级;应变不小于0.2% 用D级;②测定压缩弹性模量Ec用B级;③测定 级;②测定压缩弹性模量E 规定总压缩应力σ 屈服点σ 规定总压缩应力σtc,屈服点σsc用D级.
脆性材料压缩破坏的形式有剪坏和拉 坏两种.剪坏的断裂面与底面约呈45° 坏两种.剪坏的断裂面与底面约呈45° 角;拉坏是由于试样的纤维组织与压应 力方向一致, 力方向一致,横向纤维伸长超过一定限 度而破坏. 度而破坏. 压缩试验时, 压缩试验时 , 试样端面存在很大的摩 擦力,这将阻碍试样端面的横向变形, 擦力,这将阻碍试样端面的横向变形, 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试样高径比越 小,端面摩擦力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越大, 端面摩擦力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越大, 为了减小其影响, 为了减小其影响,可适当提高高径比

土的压缩试验

土的压缩试验
Es p 1 e1 H / H1 a
公式:Es (1 e1 ) / a
(4)土的回弹再压缩曲线及回弹再压缩模量
(3)试验结果(土的压缩曲线图片)
(4)试验结果(孔隙比)的推导
H0 H H i 0 1 e0 1 ei ei e0 H (1 e0 ) H0


• 与活塞杆顶面接触,并使测杆缩入7~8mm,以免 • •
土样压缩时测杆脱空。而后目测杠杆是否水平, 如不水平时,可转动平衡锤,使上杠杆达水平位 置。 4、加压 去预加压力,立即加第一级荷载,加砝码时避免 晃动。荷载等级一般为50、100、200、300、 400kPa。在加上第一级荷载的同时,开动秒表分 别在1、2、3、5、10、15、20分钟……记录测微 表读数,直致稳定。两次读数变化不超过0.01mm 时,即认为沉降稳定,再依次逐缓加荷,同样测 定变形量至稳定为止。 5、在最后一级荷重达稳定并读得变形读数后,即 可松开测微表,卸除全部荷重,拆开固结仪,清 除土样。
0.1
a12 / MPa1
0.5
低压缩性
中压缩性
高压缩性
(2)土的压缩指数
e1 e2 Cc e / log( p2 / p1 ) log p2 log p1
(3)土的压缩模量
e1 e2 推导:H H1 1 e1
e ap
ap H H1 1 e1
土的压缩试验
土的压缩试验
一、土的压缩试验原理 二、压缩试验设备 三、压缩试验操作步骤 四、压缩试验注意事项
一、试验原理
地基土在外荷载作用下,水和空气 逐渐被挤出,土颗粒之间进行重组,从 而引起土的压缩变形。压缩试验就是将 天然状态下的原状土样或扰动土样置于 压缩仪器中,在不同荷载和侧限条件下 测定其压缩变形。 试验的加荷方式为应力控制方法, 本试验为杠杆加荷。

压缩实验

压缩实验

实验三 压缩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压缩时低碳钢的屈服极限s σ和铸铁的强度极限b σ。

2.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并进行比较和分析原因。

二、设备和量具1.万能材料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及步骤低碳钢和铸铁等金属材料的压缩试样一般制成圆柱形,高h o 与直径d o 之比在1~3 的范围内。

目前常用的压缩试验方法是两端平压法。

这种压缩试验方法,试样的上下两端与试验机承垫之间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它们阻碍着试样上部及下部的横向变形,导致测得的抗压强度较实际偏高。

当试样的高度相对增加时,摩擦力对试样中部的影响就变得小了,因此抗压强度与比值h o /d o 有关。

由此可见,压缩试验是与试验条件有关的。

为了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对不同材料的抗压性能进行比较,应对h o /d o 的值作出规定。

实践表明,此值取在1~3的范围内为宜。

若小于l ,则摩擦力的影响太大;若大于3,虽然摩擦力的影响减小,但稳定性的影响却突出起来。

低碳钢试样压缩时同样存在弹性极限、比例极限、屈服极限而且数值和拉伸所得的相应数值差不多,但是在屈服时却不象拉伸那样明显。

从进入屈服开始,试样塑性变形就有较大的增长,试样截面面积随之增大。

由于截面面积的增大,要维持屈服时的应力,载荷也就要相应增大。

因此,在整个屈服阶段,载荷也是上升的,在测力盘上看不到指针倒退现象,这样,判定压缩时的P S 要特别小心地注意观察。

在缓慢均匀加载下,测力指针是等速转动的,当材料发生屈服时,测力指针的转动将出现减慢,这时所对应的载荷即为屈服载荷P S。

由于指针转动速度的减慢不十分明显,故还要结合自动绘图装置上绘出的压缩曲线中的的拐点来判断和确定P S。

低碳钢的压缩图(即P一△1曲线)如图3—1所示,超过屈服之后,低碳钢试样由原来的圆柱形逐渐被压成鼓形,即如图3—3。

继续不断加压,试样将愈压愈扁,但总不破坏。

所以,低碳钢不具有抗压强度极限(也可将它的抗压强度极限理解为无限大),低碳钢的压缩曲线也可证实这一点。

压缩试验的原理

压缩试验的原理

压缩试验的基本原理1. 介绍压缩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

通过施加压力来压缩材料,并测量相应的应力和应变,从而得到材料的力学参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压缩试验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

2. 压缩试验装置压缩试验通常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该机器由主要部件组成:上夹具、下夹具和加载系统。

上夹具和下夹具用于固定样品,加载系统用于施加压力。

3. 原理在进行压缩试验时,样品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力,即压力。

这个力导致样品发生变形,即压缩。

根据胡克定律(Hooke’s Law),应力(Stress)与应变(Strain)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3.1 应力(Stress)应力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即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在压缩试验中,应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σ=F A其中,F是施加到样品上的力,A是样品的初始横截面积。

3.2 应变(Strain)应变是指材料受力后发生的变形程度。

在压缩试验中,应变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ε=ΔL L0其中,ΔL是样品在受力后的长度变化,L0是初始长度。

3.3 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测量不同应力和应变下的数据,可以得到应力-应变曲线。

该曲线描述了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力学行为。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3.3.1 弹性阶段在开始施加压力时,材料会发生弹性变形,在去除压力后能够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此时,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且满足胡克定律。

3.3.2 屈服点当施加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材料会发生塑性变形,即无法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这个点被称为屈服点。

在屈服点之后,材料会继续发生塑性变形,但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开始减小。

3.3.3 局部最大点在继续施加压力的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会出现一个局部最大点。

这个点表示材料达到了最大的应力值。

在该点之后,材料开始发生断裂。

3.3.4 断裂点当施加的压力继续增加时,材料会发生断裂,即完全失去结构和功能。

此时,应力会迅速下降到零。

压缩试验分析

压缩试验分析

压缩试验分析1. 概述压缩试验是测定材料在轴向静压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的试验,是材料机械性能试验的基本方法之一。

主要用于测定金属材料在室温下单向压缩的屈服点和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

压缩性能是指材料在压应力作用下抗变形和抗破坏的能力。

工程实际中有很多承受压缩载荷的构件,如大型厂房的立柱、起重机的支架、轧钢机的压紧螺栓等。

这就需要对其原材料进行压缩试验评定。

1.2 概念压缩屈服强度:当金属材料呈现屈服现象时,试样在试验过程中达到力不在增加而继续变形时所对应的压缩应力。

上压缩屈服强度: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高压缩应力。

下压缩屈服强度:屈服期间不计瞬时效应时的最低压缩应力。

抗拉强度:对于脆性材料,试样压至破坏过程中的最大压缩应力。

压缩弹性模量:试验过程中,轴向压应力与轴向应变呈线性比例关系范围内的轴向压应力与轴向应变的比值。

1.3 试验设备仪器及试样设备仪器:(1)材料万能试验机;(2)游标卡尺。

压缩试样通常为柱状,横截面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试样受压时,两端面与试验机压头间的摩擦力会约束试样的横向变形,且试样越短,影响越大;但试样太长容易产生纵向弯曲而失稳。

1.4 压缩试验的力学分析低碳钢低碳钢试样装在试验机上,受到轴向压力F作用,试样产生变形量△l 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低碳钢压缩时也有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强化阶段。

低碳钢压缩变形,不会断裂,由于受到上下两端摩擦力影响,形成“鼓形”。

试样直径相同时,低碳钢压缩曲线和拉伸曲线的弹性阶段几乎重合,屈服点也基本一致。

低碳钢是塑性材料,试样屈服后,塑性变形迅速增长,其横截面积也随之增大,增加的面积又能承受更大的载荷,所以只能测得屈服极限,无法测得强度极限。

铸铁铸铁试样装在试验机上,受到轴向压力F作用,试样产生变形量△l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灰铸铁的抗压强度是其抗拉强度的3-4倍。

铸铁在较小变形下出现断裂,略成“鼓形”,断面的法线与轴线成45—55度;试样直径相同时,铸铁压缩曲线和拉伸曲线差异较大,其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

简述压缩试验使用仪器

简述压缩试验使用仪器

简述压缩试验使用仪器
压缩试验是一种材料力学性质测试方法,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等力学性能。

在压缩试验中,通常使用以下仪器:
1. 压缩试验机:用于施加压缩载荷,并测量材料在压缩载荷下的变形和应力应变关系。

压缩试验机通常由主机、控制系统、载荷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夹具等组成。

2. 压缩试样:用于进行压缩试验的样品,通常是制备成一定尺寸和形状的试样,如圆柱形、平板形等。

3. 夹具:用于固定试样,使其在压缩试验中保持稳定的位置和形状。

夹具的种类和形状根据试样的形状和尺寸而定。

4. 载荷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压缩载荷和试样的变形量,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数据采集器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5. 数据采集器或计算机软件:用于接收和处理传感器测量的数据,生成压缩试验的结果和图表,并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

压缩试验可以用于测试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如金属材料、塑料、橡胶、复合材料等。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压缩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压缩试验

压缩试验

实验名称:压缩实验一、试验目的压缩试验是为了测定土的压缩性,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出孔隙比与压力的关系曲线(压缩曲线),由曲线确定土在指定荷载变化范围内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

二、基本原理土的压缩性是指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性能。

在工程中所遇到的压力作用下,土的压缩可以认为只是由于土中孔隙体积的缩小所致(此时孔隙中的水或气体将被部分排出),至于土粒与水两者本身的压缩性则极微小,可不考虑。

三、仪器设备1、小型固结仪:包括压缩容器和加压设备两部分,环刀(内径Ф61.8mm,高20mm,面积30cm2),单位面积最大压力4kg/cm2;杠杆比1:10。

2、测微表:量程10mm,精度0.01mm。

3、天平,最小分度值0.01g及0.1g各一架。

4、毛玻璃板、滤纸、钢丝锯、秒表、烘箱、削土刀、凡士林、透水石等。

四、操作步骤1、按工程需要选择面积为30cm2的切土环刀,环刀内壁涂上一薄层凡士林,刀口应向下放在原状土或人工制备的扰动土上,切取原状土样时应与天然状态时垂直方向一致。

2、边压边削,注意避免环刀偏心入土,应使整个土样进入环刀并凸出环刀为止,然后用钢丝锯或修土刀将两端余土削去修平,擦净环刀外壁。

3、测定土样密度,并在余土中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其含水率,然后用圆玻璃片将环刀两端盖上,防止水分蒸发。

4、在固结仪的固结容器内装上带有试样的切土环刀(刀口向下),在土样两端应贴上洁净而润湿的滤纸,放上透水石,然后放入加压导环和加压板以及定向钢球。

5、检查各部分连接处是否转动灵活;然后平衡加压部分(此项工作由实验室代做)。

即转动平衡锤,目测上杠杆水平时,将装有土样的压缩部件放到框架内上横梁下,直至压缩部件之球柱与上横梁压帽之圆弧中心微接触。

6、横梁与球柱接触后,插入活塞杆,装上测微表,使测微表表脚接触活塞杆顶面,并调节表脚,使其上的短针正好对准6字,再将测微表上的长针调整到零,读测微表初读数0R。

7、加载等级:按教学需要本次试验定为四级:即50、100、200、400Kpa,如第一级荷载0.5kg/cm2需加砝码1.5kg以后三级依次计算准确后加入砝码,加砝码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砝码放置不稳定而受伤。

快速法压缩实验报告(3篇)

快速法压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快速法压缩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了解不同材料的压缩特性,分析材料在压缩过程中的力学行为。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快速法压缩实验是一种研究材料力学性能的常用方法。

实验过程中,将试样置于压缩试验机上,通过施加轴向压力,使试样发生压缩变形,直至试样破坏。

通过测量试样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形量,可以计算出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 快速压缩试验机:用于施加轴向压力,测量试样的变形和破坏。

2. 试样:实验选用不同材料的试样,如低碳钢、铸铁等。

3. 游标卡尺:用于测量试样尺寸。

4.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试样:根据实验要求,选取合适的试样,并测量试样尺寸。

2. 安装试样:将试样放置在试验机上,调整试样位置,确保试样与试验机压板接触良好。

3. 设置实验参数:设置试验机加载速度、加载方式等参数。

4. 开始实验:启动试验机,施加轴向压力,记录试样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形量。

5. 实验结束:当试样发生破坏时,停止加载,记录试样破坏时的压力值。

6.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低碳钢压缩实验结果(1)弹性模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低碳钢的弹性模量为E1。

(2)屈服强度:根据实验数据,确定低碳钢的屈服强度为S1。

(3)抗压强度:由于低碳钢在压缩过程中不会发生断裂,因此不测抗压强度。

2. 铸铁压缩实验结果(1)弹性模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铸铁的弹性模量为E2。

(2)屈服强度:根据实验数据,确定铸铁的屈服强度为S2。

(3)抗压强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铸铁的抗压强度为b2。

六、实验总结1. 通过快速法压缩实验,掌握了不同材料的压缩特性,分析了材料在压缩过程中的力学行为。

2. 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试样与试验机压板接触良好,避免因接触不良导致实验数据误差。

材料压缩实验报告总结(3篇)

材料压缩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材料压缩实验,了解材料在受力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掌握压缩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为后续材料力学分析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材料压缩实验主要研究材料在受到轴向压缩力作用时的应力-应变关系。

根据胡克定律,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

本实验采用静态压缩方式,通过测量材料在压缩过程中的应变和应力,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金属棒、塑料棒、木材等不同材质的样品。

2. 实验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力计、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根据实验要求,加工不同材质的样品,确保样品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符合实验要求。

2. 安装样品:将样品安装到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调整夹具,确保样品稳定。

3. 设置实验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压缩速度、加载速率等参数。

4. 进行压缩实验:启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样品进行压缩,同时记录应力、应变数据。

5.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属棒压缩实验结果:(1)应力-应变曲线呈现线性关系,符合胡克定律;(2)金属棒的抗压强度较高,弹性模量较大。

2. 塑料棒压缩实验结果:(1)应力-应变曲线呈现非线性关系,未完全符合胡克定律;(2)塑料棒的抗压强度较低,弹性模量较小。

3. 木材压缩实验结果:(1)应力-应变曲线呈现非线性关系,未完全符合胡克定律;(2)木材的抗压强度较低,弹性模量较小。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验证了胡克定律在弹性范围内的适用性;2. 不同材质的样品在压缩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存在差异,金属棒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而塑料棒和木材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较低;3. 实验结果为材料力学分析提供了实验依据,有助于深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

七、实验改进与展望1. 在实验过程中,可尝试采用不同加载速率,观察材料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2. 可以通过增加样品数量,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3. 在实验设备方面,可考虑采用更高精度的测力计和位移传感器,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4.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能,为材料设计、加工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室内压缩试验 计算

室内压缩试验 计算

室内压缩试验计算【原创版】目录1.室内压缩试验的概述2.室内压缩试验的方法3.室内压缩试验的应用4.室内压缩试验的计算正文一、室内压缩试验的概述室内压缩试验是一种用来测定土壤压缩性能的实验方法。

通过该试验,可以获取土壤的压缩性指标,这些指标在工程设计、地基处理和土体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室内压缩试验主要通过测量土壤在受到垂直压力时的变形量来计算土壤的压缩性指标。

二、室内压缩试验的方法室内压缩试验通常采用圆柱形试样,试样厚度为 2cm。

试验时,将试样置于刚性护环中,并在上下放置透水石,以利于土样受压后孔隙水的排出。

试验过程中,土样只能发生竖向压缩变形。

如果土样是在地下水位以下取出的,试验时需要在护环内注水,保持土样浸在水中,防止水分蒸发。

三、室内压缩试验的应用室内压缩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工程设计:通过对土壤压缩性的了解,可以合理设计地基基础,以确保工程稳定性。

2.地基处理:在土壤改良、地基加固等工程中,室内压缩试验可以为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3.土体稳定性分析:在边坡、基坑等土体稳定性分析中,室内压缩试验可以为评估土体稳定性提供重要数据。

四、室内压缩试验的计算室内压缩试验的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压缩系数:压缩系数是衡量土壤压缩性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计算试样在压力作用下的应变量与应力增量之比得到。

2.压缩指数:压缩指数是反映土壤压缩性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计算试样在一定压力下的应变量与压力增量之比得到。

3.回弹指数:回弹指数是衡量土壤回弹能力的指标,可以通过计算试样在卸载过程中的回弹量与卸载压力之比得到。

总之,室内压缩试验是测定土壤压缩性能的重要方法,可以为工程设计、地基处理和土体稳定性分析等方面提供重要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压缩时低碳钢的屈服极限σs 和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

2.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并进行比较。

铸铁试件压缩实验时,在达到最大载荷P b 前要出现较大的变形后才发生破裂,此时测力指针迅速倒退,由从动指针可读出最大载荷P b 值。

铸铁试件最后表面出现与试样轴线大约成45°左右的倾斜裂纹,破坏主要是由剪应力引起的。

(二)实验设备及试件
1.WE-600液压式万能试验机或WDW-330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或W AW-31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
2.KL-150游标卡尺。

3.压缩试件
(三)实验原理及装置
低碳钢和铸铁等金属材料的压缩试件一般制成圆柱形(图3-2.1)
图3-2.1 图3-2.2
当试件承受压缩时,其上下两端面与试验机支承垫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图3-2.2),这些摩擦力阻碍试件上部和下部的横向变形。

若在试件两端面涂以润滑剂,就可以减小摩擦力,试件的抗压能力将会有所降低。

当试件的高度相对增加时,摩擦力对试件中部的影响将有所减小,因此抗压能力与试件高度h 0和直径d 0的比值h 0/ d 0有关。

例如这一比值愈大,铸铁的强度极限就愈小。

由此可见,压缩试验是有条件的。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才能对不同材料的压缩性能进行比较。

金属材料压缩破坏实验所用的试件一般规定为310
0≤≤d h 。

图3-2.3 图3-2.4 图3-2.5
为了尽量使试件承受轴向压力,试件两端面必须完全平行,并且与试件轴线保持垂直。

其端面还应制作得光滑,以减小摩擦力的影响。

试验机应附有球形承垫(图3-2.3),球形承垫位于试件上端或下端。

当试件两端面稍有不平行时,球形承垫可以起调节作用,使压力通过试件轴线。

在万能试验机上实验时,利用自动绘图器、可以绘出低碳钢压缩图(图3-2.4)和铸铁压缩图(图3-2.5)。

在低碳钢压缩图中,在开始出现变形增长较快的非线性小段时,表示到达了屈服载荷P s 但是这时并不象拉伸那样有明显的屈服阶段。

此后,压缩图形沿曲线继续上升,这是因为塑性变形迅速增长,试件横截面面积也随之增大,而增大的面积能承受更大的载荷。

因此,在压缩实验中测定P s 时要特别小心观察。

在缓慢均匀加载下,测力指针等速转动,当材料发生屈服时,主动针将减慢,稍微回退或者停顿一下,这时对应的载荷即为屈服载荷P s ,由于指针转动速度的减慢不十分明显,故常要借助绘图器上绘出的压缩图来判断P s 到达的时刻。

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可以自动作出压缩图和屈服载荷P s 、最大载荷P b 。

低碳钢试件最后可压成饼状而不破裂,所以无法求出最大载荷及其强度极限。

铸铁试件作压缩实验时,在达到最大载荷P b 时测力指针迅速倒退,由从动指针可读出最大载荷P b 值。

铸铁试件最后表面出现与试件轴线大约成45°左右的倾斜裂纹,破坏主要是由剪应力引起的。

(四)实验步骤
低碳钢试件(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做)
1.试件准备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中部的直径,相互垂直量两次取其平均值来计算截面面积A 。

根据低碳钢的屈服极限σS乘以试件的面积A。

,估算出屈服载荷的大小,定出多大载荷返回。

2.安装试件
将试件两端面涂以润滑剂,然后准确地放在试验机球形承垫的中心处。

3.试验机准备及实验
(1)按住单片机上的F1的同时,用钥匙开机,待密码出现后松开F1键—返回。

(2)操纵遥控盒,使上压板与试件保留1毫米左右的间隙。

(3)打开电脑软件—确定—联机—清零。

(4)试样录入—右键—启动复制—按向下光标—保存—关闭—找出输进的编号。

(5)参数设置—下一步(返回速率定10)下一步—下一步(注意前面的选中项)下一步(负荷增量定10)—关闭—清零—试验开始。

(6)压缩过程中,把试验力-位移曲线找出来,待机器返回后,按停止键。

(7)数据管理—选中序号—单击右键—选曲线类型(试验力、位移)—分析—报表—页面设置—选单元项目—报表预览—打印设置—确定。

(8)脱机—关闭。

把试件拿下,把屈服载荷P S填入表中。

(9)请教师检查实验记录,实验数据一律用表格形式。

4.结束工作
将试验机的一切机构复原。

清理试验现场,将借用的仪器归还原处
铸铁试件(在W AW-310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上做)
1.试件准备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中部的直径,相互垂直量两次取其平均值来计算截面面积A。

2.安装试件
将试件两端面涂以润滑剂,然后准确地放在试验机球形承垫的中心处。

3.试验机准备及实验
(1)打开控制箱—打开电脑软件—用户名称—管理员—密码123—登陆(待几秒钟出现笑脸,力有数字显示)。

(2)试样录入—增加—试验编号—试验组数—压缩—柱形—d—保存试样尺寸—保存—返回。

(3)试样选择—压缩—选定试验编号—试验导航—打开油泵总电源—开泵—上升(3—5)毫米左右—试验力清零—停止。

(4)放试样—操纵遥控器动横梁(使上压板与试样离开2-3毫米)—试验方法—压缩—铸铁—(检查设定参数是否正常)—导入—确定—试验启动—待横梁返回停止。

(5)试验结果—试验浏览—压缩—全部试验—选定编号—曲线分析—曲线整体放大—曲线返回—返回—打印设置—报告打印—压缩—全部试验—选定编号—选定序号—单组打印—报告打印。

(6)把试件拿下,把最大载荷F m填入记录数据表中。

(7)请教师检查实验记录,实验数据一律用表格形式。

4.结束工作(同前)。

(五)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
根据低碳钢的屈服载荷,计算出低碳钢的屈服极限:
o
s s A P =σ (MP a ) 根据铸铁的最大载荷,计算出铸铁的强度极限: o b b A P =
σ (MP a ) 式中A o 为实验前试件的横截面面积。

(六)注意事项
1.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得开动机器。

2.练习时要严格要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者不得擅自离开操纵台。

3.试验时听见异声或发生任何故障,应立即停车。

(七)思考题
1.由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和压缩实验结果,比较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质以及它们的破坏形式。

2.为什么铸铁试件在压缩时沿着与轴线大致成45°的斜面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