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秒表的设计.doc
电子秒表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秒表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3a66f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15.png)
电子秒表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计时器的工作流程。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元件和电路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的电子秒表。
3. 学生能够解释电子秒表中涉及的时间单位,如秒、分、时,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完成电子秒表的电路设计和组装。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能够准确使用工具进行电子电路的搭建。
3. 学生能够通过编写简单程序或使用相关软件,实现对电子秒表的编程和功能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和创新实践的热爱,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耐心、细心和责任感,认识到精确计时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电子计时器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年级特点,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但需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技巧。
教学要求: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可观察、可评估的指标,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秒表原理介绍:讲解计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如振荡器、计数器、时钟脉冲等,关联课本第三章关于数字电路的内容。
2. 电子元件认知:学习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并了解它们在电子秒表中的作用,对应课本第二章电子元件的知识点。
3. 电路设计与搭建:根据电子秒表的功能需求,设计电路图,选用合适的电子元件进行电路搭建,结合课本第四章的电路设计原理。
4. 程序编写与调试:学习编写简单的程序或使用相关软件,实现对电子秒表的编程和功能调试,关联课本第五章关于微控制器的基础知识。
数电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数电课程设计:电子秒表](https://img.taocdn.com/s3/m/6565012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9.png)
数电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电子秒表是一种常见的计时工具,它通过使用电子元件实现高精度的计时功能。
下面是一个基于数电的电子秒表的设计方案:
1. 运算部分设计:
- 使用一个1Hz的时钟源,可以通过计数器或者振荡器实现。
- 使用一个可重置的二进制计数器,位数根据需要的计时范
围确定。
例如,如果计时范围为1小时,可使用一个4位二进制计数器。
- 计时开始/停止控制逻辑:这可以通过一个开关电路实现,可以使用一个门电路或者触发器电路。
- 计数器重置逻辑:可以使用一个按钮或者开关来重置计数
器的值。
2. 显示部分设计:
- 使用数码管或者液晶显示器来显示计时结果。
数码管可以
使用共阳或者共阴的7段数码管。
- 使用译码器将计数器的二进制输出转换为译码信号,用于
控制数码管显示的数字。
3. 其他功能:
- 可以添加一个暂停功能,通过一个按钮或者开关来实现。
当计时中按下暂停按钮时,计时器会停止计数,再次按下暂停
按钮时,计时器继续计数。
- 可以添加一个拆表功能,通过一个按钮或者开关来实现。
按下拆表按钮时,计时器会记录当前的计时值,然后重置为0,再次按下拆表按钮时,计时器恢复原来的计时状态。
该设计方案中的电子秒表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例如增加更多的功能按钮、调整计时范围和精度等。
同时,需要注意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对供电电源和信号的处理。
数电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数电课程设计:电子秒表](https://img.taocdn.com/s3/m/7926402cfab069dc5122011b.png)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电子秒表专业:自动化班级:自动化姓名:指导教师:成绩:2015年8月25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班级: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名称:电子秒表起止日期:2015.8.22——2015.9.05 指导教师:摘要秒表应用于我们生活、工作、运动等需要精确计时的方面。
它由刚开始的机械式秒表发展到今天所常用的数字式秒表。
秒表的计时精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多,构造也日益复杂。
本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数字式秒表的要求为:显示分辨率为1s/100,外接系统时钟频率为100Hz;计时最长时间为10min,6位显示器,显示时间最长为9m59.99s;系统设置启/停键和复位键。
复位键用来消零,做好计时准备、启/停键是控制秒表起停的功能键。
针对上述设计要求,我们先前往校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数字电路设计方面的书籍,以及一本电子元件方面的工具书,以待查阅各种设计中所需要的元件。
其次安装并学习了数字电路设计中所常用的Multisim仿真软件,在课程设计过程的电路图设计与电路的仿真方面帮助我们发现了设计电路方面的不足与错误之处。
关键字:555定时器十进制计数器多谐振荡器目录第一章方案设计与论证 .................................................. - 5 - 第二章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 - 5 -2.1 时钟脉冲发生和控制信号- 5 -2.2 启动与停止电路- 6 -2.3 清零电路设计- 7 -第三章总电路工作原理及元器件清单 ...................................... - 7 -3.1 电路完整工作过程描述(总体工作原理)- 7 -3.2 总原理图:(见下图3-1)- 7 -第四章主要芯片介绍- 9 -4.1 74LS00- 9 -4.1 74LS160- 9 -第五章仿真............................................................. - 9 - 自我评价- 13 -插图清单图1-1 方案设计图 (5)图2-1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6)图2-2启动与停止电路 (6)图2-3清零电路 (7)图3-1总原理图 (8)图5-1电子秒表仿真结果图1 (10)图5-2电子秒表仿真结果图2 (11)第一章方案设计与论证总体分析:图1-1 方案设计图如图1-1所示,该电路需要4个十进制的加计数器,一个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RS触发器启动停止电路。
电子秒表设计方案
![电子秒表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35659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4.png)
电子秒表设计方案电子秒表是一种按时间计数的仪器,主要用于精确测量短时间内的时间间隔。
传统的机械秒表已经逐渐被电子秒表所取代,因为电子秒表具有更高的精确度、更便捷的使用和更多的功能。
电子秒表的设计方案如下:1. 时钟系统:电子秒表需要一个准确的时钟系统来实现时间的测量和显示。
可以采用晶体振荡器来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并通过倒数计数器来计算出时间。
2. 按键设计:电子秒表需要一个按键来控制计时的开始、停止和重置。
可以采用机械按键或者触摸按键,通过按下按钮来触发计时动作。
3. 显示屏幕:电子秒表需要一个清晰的数字显示屏来显示计时结果。
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或者LED显示屏,显示出秒表的计时时间。
4. 计时精确度:电子秒表需要具有高精确度的计时功能。
可以采用纳秒级的计时芯片来提供更精确的计时结果,并且可以进行校准来保持计时的准确性。
5. 记录功能:电子秒表可以添加记录功能,可以记录多个计时数据,并提供查看和保存功能,方便用户随时查看和比较不同的计时结果。
6. 声音提示功能:电子秒表可以添加声音提示功能,用于在计时开始、停止和重置时发出提示音,方便用户的操作。
7. 计时模式选择:电子秒表可以提供不同的计时模式选择,如计时、计次、倒计时等,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8. 电池供电:电子秒表可以采用电池供电,方便携带和使用。
可以选择使用可充电电池或者干电池,提供持久的使用时间。
9. 外观设计:电子秒表的外观设计可以采用简洁大方的设计风格,便于携带和使用。
可以选择耐用的材质和防水设计,增加秒表的使用寿命和适应性。
总之,电子秒表是一种精确、便捷、多功能的计时工具,设计方案可以结合以上要点进行设计,以提供用户更好的计时体验。
电子秒表的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秒表的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6cea07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1.png)
电子秒表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掌握计时器的功能及其组成部分。
2. 学生能够描述电子秒表的电路工作原理,包括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等关键电路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知识,解释电子秒表中时间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秒表电路,并进行模拟组装。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完成电子秒表的调试和故障排查,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工具和仪器,对电子秒表进行性能测试,并做出准确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通过团队合作设计电子秒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科技进步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设计制作电子秒表,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假设学生为初中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的物理知识和电子技术原理,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课程需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以下教学内容展开:1. 电子秒表基础知识:介绍电子秒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各部分功能,涉及课本第三章“计时器原理”相关内容。
2. 电路设计与分析:讲解电子秒表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等关键部分的设计,参照课本第四章“数字电路设计基础”。
3. 元器件选择与使用:教授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如晶体振荡器、集成电路、显示屏等,对应课本第五章“常用元器件”。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电子秒表的组装、调试与测试,强调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结合课本第六章“电子制作实践”。
电子秒表设计(按键状态转移法)
![电子秒表设计(按键状态转移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859e0bcc1755270722088d.png)
实验五电子秒表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状态转移法”键控程序的编程方法。
2.掌握电子秒表的程序设计。
二、实验设备LJD-SY-5100实验板、计算机、KeiluVision3。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程序设计,要求在实验板上实现电子秒表的功能,硬件电路同键盘显示实验。
其中用4位数码管显示计时值,最大计时值为99.99秒,初始状态显示00.00,并用按键K0实现计时开始、停止、回零等功能。
四、实验原理与程序设计1.实验电路连接同键盘显示实验;2.根据实验要求和“状态转移法”的知识可建立一键三态的状态表如下:电子秒表键控状态表表中有三个状态和三个功能子程序,分别是:0状态:初始状态; 0号任务:计时开始1状态:计时状态; 1号任务:计时停止2状态:停止状态; 2号任务:计时归零3.根据“状态转移法”键控程序设计的方法进行主程序设计,流程图见图5.1。
按键中断子程序流程图见图5.2。
图5.1 电子秒表键控主程序流程图主程序参考程序:DIN BIT P1.0 ;输出串行数据DCLK BIT P1.1 ;输出时钟,上升沿激活LOAD BIT P1.2 ;输出命令加载脉冲,上升沿激活DOUT BIT P3.3 ;INT1,键盘中断和键值数据输入KEY_F BIT 00H ;20H.0 位作有键标志位ST EQU 21H ;存状态号KEY EQU 22H ;存放键值KD EQU 23H ;存放键码MSEC EQU 24H ;百分之一秒计数单元SEC EQU 25H ;秒计数单元ORG 0000HAJMP MAINORG 000BH ;定时器中断入口LJMP CLOCKORG 0013H ;键盘中断LJMP KEY_ INT1ORG 30HMAIN: MOV SP, #60H ;系统初始化MOV ST, #0CLR KEY_FMOV KEY,#0MOV KD, #0MOV MSEC, #0 ;计时单元初始化MOV SEC,#0MOV TMOD, #01H ;定时器T0初始化MOV IE, #82HMOV P1,#60H ;禁止P1 接口上的其它芯片ACALL CH451_INIT ;CH451 初始化DISP: LCALL DISPLAY ;当前计时值显示JNB KEY_F,DISP ;等待按键CLR KEY_F ;清按键标志MOV DPTR, #STAB ;计算状态行地址MOV A, STMOV B, #2MUL ABADD A, DPLMOV DPL, AMOV A, BADDC A, DPHMOV DPH, A ;DPTR= #STAB + ST*2MOV A,KDRL A ;KD*2MOV R0,AMOVC A,@A+DPTR ;获得次状态号MOV ST,A ;更新STMOV A,R0INC AMOVC A,@A+DPTR ;得到任务号MOV B, #3MUL AB ;每个LJMP 占3 个字节MOV DPTR,#TASKJMP @A+DPTR ;散转TASK: LJMP P_0 ;跳转子程序0LJMP P_1 ;跳转子程序1LJMP P_2 ;跳转子程序2P_0: MOV TH0, #0DBHMOV TL0, #0F9HSETB TR0 ;启动计时LJMP DISPP_1: CLR TR0 ;停止计时LJMP DISPP_2: MOV MSEC, #0 ;计时归零MOV SEC,#0LJMP DISP;状态表; K0;ST, PRSTAB: DB 1, 0 ; state0DB 2, 1 ; state1DB 0, 2 ; state2;-------------------- 键盘中断子程序-------------------------------- KEY_INT1:PUSH PSW ;现场保护PUSH ACCCLR EX1 ;关中断LCALL READ _CH451 ;读取键值MOV A,KEYCJNE A,#40H,OUTMOV A,#0 ;确定键码MOV KD,A ;存键码SETB KEY_F ;置有键标志位OUT: POP ACCPOP PSWSETB EX1 ;开中断CLR IE1 ;清中断标志RETI4.计时采用定时器T0(或T1)中断完成,并分配2个内存单元给秒、毫秒计数,采用十进制BCD码计数,最大计时值为99.99秒。
可任意启动停止的电子秒表的设计
![可任意启动停止的电子秒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c0d1c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70.png)
可任意启动/停止的电子秒表的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因此,微机接口课程设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实训环节,结合运用所学的汇编语言及8086微处理芯片设计一个电子秒表,通过实践能够加深对汇编语言的理解以及对8086微处理器、8253可编程定时器、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5A可编程并行I/O接口芯片等的基本功能的认识。
从而在设计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编程能力和硬件设计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融会贯通所学的汇编语言,并且可以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和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利用8253可编程定时器等芯片的定时和记数的原理,结合实验箱上的集成电路芯片8086、LED数码管以及实验箱上的按键来设计秒表。
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实现计时单位为1/100秒,利用功能键进行启/停控制,上电后计时器清0,当第一次按下KEY1启/停键时开始计数,按一下KEY2键清零,重新开始计时,在系统能够正确地进行计时,使6位LED 数码管能够正确地显示时间。
二、分析与设计1.设计任务分析:可任意启动/停止的电子秒表的实现用按键中断来控制整个程序,当按一下KEY1启动电子秒表,再按一下暂停,按一下KEY2键清零,用六个七段数码管显示时间。
整个程序涉及到8255、8253和8259三个芯片。
给8253的CLK0提供一个频率为10KHZ的时钟信号, 8253的OUT0连接8259的IRQ7,8253的GATE2连接正5伏电压,采用计数器0每隔0.01秒产生一次中断并且计数,写入以偏移地址4000H开始的6个内存单元,然后利用8255将内存单元的数据输出到七段数码管.由于按键中断优先于8259的7号中断,所以程序只有在按一下KEY1才启动电子秒表,再按一下暂停,按一下KEY2键清零,如果超出了60分,整个程序自动重新开始。
2.设计方案论证: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和我们所要增加的功能写好程序流程图,在程序流程图的基础上,结合芯片的功能写出相应的程序。
电子秒表的设计
![电子秒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d846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4.png)
电子秒表的设计电子秒表是一种用于测量时间间隔的电子设备,可以用来计算时间,计时等。
其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子秒表的设计。
一、硬件设计1.微控制器电子秒表的核心是微控制器,它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常用的微控制器有单片机、FPGA、DSP等。
其中,单片机是一种常用的微控制器,如AT89C51、STC89C52等。
这些单片机具有价格低廉、可靠性高、易于编程等优点。
2.按键电子秒表需要用到开始、停止、重置等按键,以便用户可以控制秒表的计时。
这些按键连接到微控制器的IO口上,通过软件程序实现其功能。
3.显示器电子秒表需要一个显示器来显示计时结果。
常用的显示器有LED数码管、LCD 液晶显示屏等。
其中,LED数码管具有亮度高、寿命长、价格低廉等优点,但是只能显示数字,不能显示文字。
LCD液晶显示屏可以显示数字和文字,但是价格较高。
4.定时器电子秒表需要用到定时器来计时时间。
常用的定时器有硬件定时器和软件定时器两种。
硬件定时器通常使用计时器芯片来实现,如CD4060等。
软件定时器则是通过微控制器内部的定时器来实现的。
二、软件设计1.程序流程图在软件设计阶段,首先要画出程序流程图,以便更好地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
程序流程图是一种用图形方式表示程序执行过程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程序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程序结构,从而更容易编写程序。
2.程序代码根据程序流程图,我们可以编写程序代码。
在程序代码中,我们需要定义各个变量、声明函数、编写各个模块的程序逻辑等。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电子秒表程序代码的示例:#include <reg52.h> // 包含单片机头文件typedef unsigned int ui; // 定义无符号整型数变量typedef unsigned char uc; // 定义无符号字符型数变量sbit K1=P3^3; // 开始按钮sbit K2=P3^4; // 停止按钮sbit K3=P3^5; // 重置按钮uc code table[]={ // 显示时间的程序表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 // 0~7号位的显示数据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 // 8~15号位的显示数据};ui num=0; // 计时器变量uc time=0; // 计时器计时结果变量uc count=0; // 软件定时器计数变量bit flag=0; // 软件定时器标志位void delay(ui x) // 延时函数{ui i,j;for(i=x;i>0;i--)for(j=112;j>0;j--);}void display(uc time) // 显示时间函数{P2=0xFE; // 选择第一位数码管P0=table[time/10]; // 显示时间的十位数字delay(5); // 延时消隐P2=0xFD; // 选择第二位数码管P0=table[time%10]; // 显示时间的个位数字delay(5); // 延时消隐}void main() // 主函数{while(1) // 循环执行程序{if(K1==0) // 如果按下开始按钮{K1=1; // 松开开始按钮num=0; // 清零计时器变量numflag=1; // 软件定时器标志位flag置1}if(K2==0) // 如果按下停止按钮{K2=1; // 松开停止按钮num=num/10; // 清零计时器变量num的高位数字display(num); // 显示计时器变量num的值}if(K3==0) // 如果按下重置按钮{K3=1; // 松开重置按钮下面详细介绍电子秒表的设计:总体架构设计。
多功能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多功能电子秒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d6b12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6.png)
多功能电子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多功能电子秒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2. 学生掌握电子秒表的各项功能,如启动、停止、计时、分段计时等。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秒表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如测量速度、距离等。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多功能电子秒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学生学会将电子秒表应用于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秒表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秒表的使用,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严谨、细致、科学的实验态度,提高对实验结果的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多功能电子秒表的学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秒表相关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以物理学科基础知识为主,结合多功能电子秒表的使用,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秒表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及各部分功能。
2. 电子秒表的操作方法:详细讲解电子秒表的各项功能,如启动、停止、复位、分段计时等,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电子秒表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结合课本内容,运用电子秒表进行以下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速度- 测量反应时间- 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4.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指导学生使用电子秒表收集实验数据,并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
5. 实验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按照科学规范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过程、数据及结论等。
电子秒表74160
![电子秒表74160](https://img.taocdn.com/s3/m/f383ddb1f524ccbff12184b6.png)
电子秒表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部分由0.1s位、s个位、s十位和min个位四个计数器组成。
技术范围:0-10min,精度为0.1s。
2、秒表具有清零、计时、暂停三种工作状态。
用两个按键控制,按键1第一次按下时计时开始,第二次按下时清零;按键二第一次按下时暂停,第二次按下时继续计时。
3、脉冲源可通过555多谐振荡器提供。
4、每隔30s蜂鸣器响一声(每次响1s)。
二、总体框图1、结构框图总体框图,如图2-1。
图2-1 总体框图2、设计方案(1)十进制、六十进制电路方案一:可用74LS160、161、162、163实现计数功能,只能实现加法;方案二:用74LS190、191、192、193实现计数功能,可以加可以减,可以 进位、可以借位。
电子秒表只需要实现加法,用不到减法和借位,所以此处选择方案一中的74LS160计数器。
(2)暂停功能电路方案一:用SR 触发器,SR 触发器属低电平直接触发的触发器,有直接置位,复位的功能。
可使其在停止后能够依然保留数字而不马上归零;方案二:用D 触发器,D 触发器具有保持功能,不会因为前后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可以通过它实现“单开关保持清零功能”。
SR 触发器自己比较熟悉,所以选择方案一用SR 触发器实现暂停功能。
(3)脉冲源通过555定时器改装的多谐振荡器发出的脉冲频率要更准确,所以用555多谐振荡器设计一个10HZ 电路,即精度为0.1s 。
(4)蜂鸣器部分 通过组合逻辑电路实现。
三、选择器件1、数码管数码管是一种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断码型显示器件,如图3-1。
图3-1 数码管管脚图数码管里有八个小LED 发光二极管,通过控制不同的LED 的亮灭来显示出不同的字形。
数码管又分为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类型,其实共阴极就是将八个LED 的阴极连在一起,让其接地,这样给任何一个LED 的另一端高电平,它便能点亮。
而共阳极就是将八个LED 的阳极连在一起。
2、555定时器555 定时器是一种模拟和数字功能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器件。
数字电路实验四:电子秒表
![数字电路实验四:电子秒表](https://img.taocdn.com/s3/m/50f35e3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07.png)
2、电子秒表的整体测试
各单元电路测试正常后,按总图把几个单 元电路连接起来,进行电子秒表的总体测试。
要求计时至少2分钟,利用参考时间源测试 其误差。
分析电子秒表误差原因。
4、自主练习 74ls90及74ls92各种进制级联。 例:2——10进制级联;
10——2进制级联; 上次布置的思考题
········
经过5分频,产生频率10HZ,周期0.1 S的计数时钟信号
T TW1 TW 2 TW1 0.7R1 R 2 C TW 2 0.7R2C
实验原理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50HZ
5分频
10HZ
五、总电路图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六、实验内容
1、脉冲源的调测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波形并测量其频率,调节 RW,使输出矩形波频率为50Hz,画出其波形。
产生清零信号单稳态电路来自实验原理 2、停止电路
Q=0
Q=1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时钟信号
C
与
非 门 计数脉冲
若停止键按下, Q将变为0。
实验原理
停止电路
Q=01
Q=01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时钟信号
C
与
非 门 无计数脉冲
停止键按下, Q=C变为0。
实验原理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3、脉冲源电路
产生频率为50HZ,周期0.02 S的信号
2 、按下启动键开始清零计时,按 下停止键,停止。
三、实验框图
电子秒表的组成框图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四、实验原理
Q=1
Q=0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1、启动电路
R-S触发器
电子秒表的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秒表的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37030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a.png)
电子秒表的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秒表的设计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旨在设计一款简单易用的电子秒表,通过实验验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子秒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引言:电子秒表是一种用于测量时间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体育比赛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设计一款准确可靠的电子秒表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实验旨在设计一款简单易用的电子秒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
实验方法:首先,我们选取了一款常用的电子元件,包括计时电路、显示屏和按键等。
然后,我们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了电路连接和程序编写。
接着,我们对设计的电子秒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包括准确性测试、稳定性测试和耐用性测试等。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验证,我们设计的电子秒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准确性测试中,我们对比了设计的电子秒表与标准秒表的计时结果,发现两者基本一致。
在稳定性测试中,我们对设计的电子秒表进行了长时间计时,结果显示其计时稳定性良好。
在耐用性测试中,我们对设计的电子秒表进行了反复按键操作,发现其按键灵敏度和耐用性均符合设计要求。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设计了一款简单易用的电子秒表,并验证了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该电子秒表具有较高的性能表现,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改进设计,提高电子秒表的功能和性能,以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
致谢: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本实验的支持和帮助,感谢他们的耐心指导和建设性意见。
同时,也感谢所有参与本实验的人员,他们的辛勤劳动为本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电子秒表的课程设计
![电子秒表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0c83213169a4517723a35b.png)
低位计数器的进位输出接至高位计数器的时钟输入信号(CP������ ) , 高位计数器利用输出端������0 和������2 经与非门的信号完成本身的计数(未 进位时,U22A 输出高电平;进位时,U22A 输出低电平)和进位(进 位时的低电平完成自身的同步清零)
六、译码电路
译码和编码的的过程相反,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译码器是一种 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其功能是将输入的具有特定意义的二进制代码, 按编码的含义翻译成相应的信号或二进制数码输出。 此次设计选择的 是 CD4511
6、2 CD4511 工作原理及真值表
(2)锁存功能 译码器的锁存电路由传输门和反向器组成, 传输门的导通或截止 由控制端 LE 的电平状态,因此具有锁存功能。 (3)译码 CD4511 译码用两级或非门担任,为了简化线路,先用二输入端 与非门对输入数据进行组合,然后用或非门译码。 (4)消隐 BI 为消隐功能端, 该端施加某一电平后, 迫使 B 端输出为低电平, 字形消隐。
【1】杨贵恒,强生泽,张颖超,郑勇编著.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其 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3 【2】 郭海文等主编.电气实验技术.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0.7 【3】 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四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12 【4】童诗白,华成英编著.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6.5
位均为 555,且它们的功能和外部引脚的排列完全相同。 图 1 是 CB555 的电路结构图,它由比较器������1 和������2 、基本 RS 触发 器和集电极开路的放电三极管������������ 三部分组成。
������������1 是比较器������1 的输入端(也称阈值端,用 TH 标注) ,������������2 是比较 器������2 的输入端(也称触发端,用TH标注) 。������������ 是置零输入端,������ cc 是电 源输入端。������ co 是������ ������ 是输 o 是(也称,用 DIS 标注)GND 为接地端,������ 出端。 555 定时器能在很宽的电源电压范围内工作,并可承受较大的负 载电流,如果能使其自激振荡,则可构成多谐振荡器。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秒表的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秒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c0683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8.png)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秒表的设计一、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款电子秒表,实现具备暂停和复位功能的计时功能。
通过设计本次课程,我将学习到如何运用单片机实现计时功能,同时也将提高自己的电子设计能力。
二、设计原理本次设计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通过单片机控制数码管的显示,完成对时间的计时和显示功能。
下面详细介绍如何实现设计的计时功能。
1、初始化:将计时器寄存器清零,并设置定时器为8位计时模式,同时设置时钟源为频率为12MHz的晶振。
2、启动计时:将定时器计数器初始值设置为0,同时启动计时器。
3、计时:定时器开始工作后,每过1ms,计时器的值就会加1,当计时器的值达到255时,定时器会自动清零,并触发定时溢出中断。
4、显示:将计时器的值传入程序中,经过处理后,将时间转化为时、分、秒、毫秒等信息,并通过数码管的显示完成时间的显示。
5、暂停功能:通过按下暂停键,可以停止计时器的工作,并记录下当前的计时时间。
6、复位功能:通过按下复位键,可以将计时器的值清零,并停止计时器的工作。
三、硬件设计1、主控芯片AT89S52单片机: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能在实现计时功的同时,还实现一些其他的控制功能。
2、显示模块数码管:本设计采用了4位共阴数码管,能够完成对时间的显示。
3、按键模块本设计采用了两个按键,一个用于暂停功能,一个用于复位功能。
4、电源模块本设计采用了12V电源转接头,将12V电源转化为单片机和数码管所需要的5V电压。
5、其他零件晶振:采用12MHz的晶振作为单片机的时钟源。
电容:采用22pF电容和晶振配对使用,稳定时钟信号。
四、软件设计本设计采用Keil C51软件进行开发。
软件编写的主要思路如下:1、GPIO配置:定义IO口及初始化相关设置,如数码管的引脚及输出方向。
2、时钟初始化:配置外部晶振的时钟源,并初始化相应的寄存器。
3、定时器初始化:设定中断周期,选择定时器的计数模式,启动定时器,并设置中断优先级。
电子秒表实验设计
![电子秒表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efd78502d276a200292ee5.png)
二进制码,其中 D 为最高位,A 为最低位。其真值表如下表。
功能
表 3.1.2 74LS47 译码器真值表
输入
输出
十进制
0 1 2 3 4 5 6 7 8 9
LT RBI
HH HX HX HX HX HX HX HX HX HX
计数
0 1 2 3 4 5 6 7 8 9
表 3.1.3 74LS90 译码器真值表 输出
Q0
Q1
Q2
Q3
L
L
L
L
H
L
L
L
L
H
L
L
H
H
L
L
L
L
H
L
H
L
H
L
L
H
H
L
H
H
H
L
L
L
L
H
H
L
L
H
4
衡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课程设计 ——电子秒表的设计(初稿)
把74LS90接成十进制计数电路,使用示波器观看脉冲信号,如图3.1.3所示。 观察七段数码管显示现象。
报告评分 批改老师
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
《数字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秒表设计”(初稿)
专 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
XX XX(X)班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
提交日期 2010 年 12 月 24 日
衡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课程设计 ——电子秒表的设计(初稿)
第三部分 电路设计 .......................................................................................2 3.1 各模块设计及 PROTEUS 仿真 ........................................................................... 2 3.1.1 共阳极七段数码管.................................................................................... 2 3.1.2 译码器 74LS47............................................................................................ 3 3.1.3 十进制计数器 74LS90............................................................................... 4 3.1.4 六进制计数器 74LS92............................................................................... 5 3.1.5 555 振荡器................................................................................................. 7 3.1.6 按键复位电路............................................................................................ 7 3.2 PROTEL 原理图和 PCB 焊接线路设计..............................................................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秒表的设计目录一、要求⋯⋯⋯⋯⋯⋯⋯⋯⋯⋯⋯⋯⋯⋯⋯⋯⋯⋯⋯ 2二、的目的与作用⋯⋯⋯⋯⋯⋯⋯⋯⋯⋯⋯⋯⋯⋯⋯ 2三、的具体体⋯⋯⋯⋯⋯⋯⋯⋯⋯⋯⋯⋯⋯⋯⋯ 21.子秒表的基本成⋯⋯⋯⋯⋯⋯⋯⋯⋯⋯⋯⋯ 32. 子秒表的工作原理⋯⋯⋯⋯⋯⋯⋯⋯⋯⋯⋯⋯⋯ 33. 子秒表的原理⋯⋯⋯⋯⋯⋯⋯⋯⋯⋯⋯⋯⋯⋯ 44.元路⋯⋯⋯⋯⋯⋯⋯⋯⋯⋯⋯⋯⋯⋯⋯⋯ 45.仿真与 PCB制版⋯⋯⋯⋯⋯⋯⋯⋯⋯⋯⋯⋯⋯ 12四、心得体会⋯⋯⋯⋯⋯⋯⋯⋯⋯⋯⋯⋯⋯⋯⋯⋯⋯⋯⋯17五、附⋯⋯⋯⋯⋯⋯⋯⋯⋯⋯⋯⋯⋯⋯⋯⋯⋯⋯⋯⋯⋯18六、参考文献⋯⋯⋯⋯⋯⋯⋯⋯⋯⋯⋯⋯⋯⋯⋯⋯⋯⋯⋯20一、设计要求1.以 0.01 秒最小位行示。
2.秒表可示 0.01 ~59:59:99 秒的量程。
3.秒表具有清零、开始、停止功能。
二、方案方案一:通过单片机来实现电子秒表基于 51 单片机电子秒表,设计简单,而且技术准确,缺点是价格相比于数字电路实现的秒表技术要昂贵。
方案二:采用数字电路来实现秒表计数,优点是价格便宜,计数精确,反应较快,缺点是,电路芯片较多,设计电路复杂。
经过比较选择了较为经济适用的数字电路。
二、设计的目的与作用1.培养我们运用有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提高专业基本技能、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学习到设计写作方法,能用文字、图形和现代设计写作方法系统地、正确地表达课程设计和研究成果。
2.熟悉 555 方波振荡器的应用。
3.熟悉计数器的级联及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整体配合。
4.建立分频的基本概念。
三、设计的具体体现1.电子秒表的基本组成电子秒表电路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图所示,它主要由基本RS 触发器、多谐振荡器、计数器和数码显示器 4 个部分组成。
电子秒表电路的基本组成(方框图)如下:基本 RS触发器多谐振荡器计数器图( 1)电子秒表基本组成方框图2.电子秒表的工作原理单稳态触发器译码显示器由 555 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用来产生 50Hz 的矩形波。
第Ⅰ块计数器作 5 分频使用,将 555 输来的 50Hz的脉冲变为 0.1秒的计数脉冲,在输出端Qd 取得,作为第 2 块计数器的始终输入,第 2、第 3 块计数器 QA与 CP2相连,都已接成8421 码十进制计数电路,第4块接成六进制形式,其输出端与译码显示器的相应输入端连接,可显示00:00 :00—— 59:59:99s3.电子秒表的原理图图( 2)原理图4.单元电路设计( 1)由 NE555P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 多谐振荡器 )ne555 是一种应用特别广泛作用很大的的集成电路,属于小规模集成电路,在很多电子产品中都有应用。
ne555 的作用是用内部的定时器来构成时基电路,给其他的电路提供时序脉冲。
ne555 时基电路有两种封装形式有,一是dip 双列直插 8 脚封装,另一种是sop-8 小型( smd)封装形式。
其他h a17555、lm555、ca555 分属不同的公司生产的产品。
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都相同。
ne555 的内部结构可等效成23 个晶体三极管 .17 个电阻 . 两个二极管 . 组成了比较器 .RS 触发器 . 等多组单元电路 . 特别是由三只精度较高 5k 电阻构成了一个电阻分压器 . 为上 . 下比较器提供基准电压 . 所以称之为 555。
555内部结构及引脚如下图所示:图( 3)555 内部结构及引脚图(A)、 555 时钟电路可以构成多谐振荡器,真值表如下:RST THR TRI OUT TD0 X X 0 导通1 >2\3VCC >1\3VCC 0 导通1 <2\3VCC >1\3VCC 不变不变1 <2\3VCC <1\3VCC 1 截止1 >2\3VCC <1\3VCC 1 截止表( 1) 555 功能真值表注明: 6 脚为 THR,触发器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2 脚为 TRI,阀值输入端,高电平有效。
4 脚为 RST,总复位端,低电平有效。
7 脚为 DIS,放电端。
5 脚为 CON,控制端。
1 脚接地, 8 脚接电源。
3 脚为输出端。
TD为内部三极管。
(B)时钟信号产生电路图( 4) 555 组成的多谐振荡器NE555 定时器是一种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用途广泛的多功能电路。
利用闭合回路的反馈作用可以产生自激振荡。
TTL电路延迟时间短,难以控制频率。
电路接入RC回路有助于获得较低的振荡频率,由于门电路的作用时间极短,TTL 电路自有几十纳秒,所以想获得稍低一些的振荡频率式很困难的,而且频率不易调节。
在电路中接入RC 电路可以有助于获得较低的振荡频率,而且通过改变R,C 的数值可以很容易实现对频率的调节。
振荡电路是数字秒表的核心部分,电容充放电的速度决定了电路的振荡频率R1 .R 2 .C 决定了多谐振荡器的周期,即决定了形成的方波的频率利用闭合回路中的负反馈作用可以产生自激振荡,利用闭合回路中的延迟负反馈作用也能产生自激振荡,只要负反馈作用足够强。
为了得到频率更加准确的频率信号,加入了电容和电阻,其中电容为0.01uf 和 0.1uf ,电阻为 100K 欧姆。
( 2)基本 RS触发器图( 5)RS触发器电路用集成与非门构成基本RS 触发器,属低电平直接触发的触发器,有直接置位、复位的功能。
它的一路输出作为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另一路输出作为与非门的输入控制信号。
按动按钮开关 J1(接地),则门 1 输出 =1;门 2 输出 Q=0,J1 复位后 Q、状态保持不变。
再按动按钮开关J2,则 Q由 0 变为 1,门 5 开启,为计数器启动作好准备。
由1变为0,送出负脉冲,启动单稳态触发器工作。
基本RS 触发器在电子秒表中的职能是启动和停止秒表的工作.( 3)单稳态触发器图( 6)单稳态触发器电路用集成与非门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触发负脉冲信号Vi 由基本 RS 触发器端提供,输出负脉冲Vo 通过非门加到计数器的清除端R。
静态时,门 4 应处于截止状态,故电阻R 必须小于们的关门电阻R off。
定时元件RC 取值不同,输出脉冲宽度也不同。
当触发脉冲宽度小于输出脉冲宽度时,可以省去输入微分电路的Rp和 Cp。
单稳态触发器在电子秒表中的职能是为计数器提供清零信号。
(4)计数及译码显示(A) 74L160(计数器 ) 简介74LS160是常用的四位二进制可预置的同步加法计数器,他可以灵活的运用在各种数字电路,以及单片机系统种实现分频器等很多重要的功能它的引脚功能如下:图( 7) 74LS160引脚图功能表如下:当清零端 CR=“0”,计数器输出Q3 、 Q2 、 Q1 、 Q0 立即为全“0,”这个时候为异步复位功能。
当CR=“1”且 LD=“0”时,在 CP 信号上升沿作用后,74LS161输出端Q3、Q2、Q1、Q0的状态分别与并行数据输入端D3 , D2 , D1 , D0的状态一样,为同步置数功能。
而只有当CR=LD=EP=ET=“ 1”、CP 脉冲上升沿作用后,计数器加1。
74LS161还有一个进位输出端CO ,其逻辑关系是CO= Q0· Q1·Q2·Q3·CET 。
合理应用计数器的清零功能和置数功能,一片74LS161可以组成16进制以下的任意进制分频器。
(B)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74LS160与译码显示器构成电子秒表的计数单元图( 8)电子表秒计数单元电路5.设计仿真与 PCB制版1.、将各部分电路在 MULTISIM11中连接并进行仿真( 1)时钟发生器的仿真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波形并测量其频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输出 100Hz矩形波。
仿真结果如下:图( 9)多谐振荡器信号波形图( 2)与非门基本 RS触发器的仿真用示波器观察基本RS 触发器的波形图如下(先闭合 J1 后再打开J1,再闭合 J2 后再打开)。
仿真结果如下:图( 10)RS触发器仿真图(3)单稳态触发器的仿真将启停电路单元的按钮按下, 则此电路输出一个有效信号(负脉冲),但持续时间很短。
仿真结果如下:图( 11)单稳态触发器波形(4)计数电路的仿真仿真结果如下 :图( 12)计数单元的仿真2.电子秒表的整体测试各单元电路测试正常后,按总图把几个单元电路连接起来,进行电子秒表的总体仿真。
仿真结果如下:图( 13)电子秒表总体仿真图3.PCB 版电路电路制作在 MULTISIM11画好电路图,仿真成功以后,设置个原件封装,直接导出网络表。
在 protell99se 中导入生成的网络表截图可见电子秒表网络表(2) PCB制版PCB制版图四 . 心得体会经过这次的数字电子秒表课程设计后,我从中学到了好多东西。
综合我们上一个学期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我们已经对数字电子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主要是我们熟悉了protell99se软件和 multisim11 两个软件。
加上之前学过的电路课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我们可以独立完成电路 CAD基础课程设计了。
不过,在课设当中还是遇到许多不懂的问题,都积极向老师同学请教,基本都攻克了难题。
学会了设计数字电子电路的一般方法,还进一步熟悉数字电子器件的使用。
课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在绘制电路图的过程中对数电中学习过的 555 芯片不是很熟悉,通过上网查找,发现 555 产生方波的参数方程为 T=1.1RC,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方程,调节 RC可以改变方波周期,使我能够顺利的得到 100HZ的方波。
2、在生成网络表后,在protel99se 中导入网络表,产生许多问题,例如: multisim 中的封装名跟 protel 中的不一样,或者是封装原件没有,最关键的问题是在pcb 板上有好几个74ls160 ,考虑怎么能减少,将各个与非门合并到一个74ls160中,进过向老师请教,修改了原来的电路原理图,找到了解决办法,从新生成网络表,在pcb 中减少了 4 个 74ls160 ,感觉原件减少了许多。
这个课程设计课我还不是很熟悉,第一次做难免会感到陌生,而且对很多基本的东西都不是很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课程设计的质量,希望能在以后的时间里认真学习好这些基础的东西。
我对这个课程设计课有着深刻的体会:要想做好这个课程设计,就必须认认真真地去做,不要怕麻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主动去问同学或者老师。
最后我希望课程设计课能够再多一点给我们提供动手的机会,并让我们多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这样可以在学到东西的同时又能发散大家的思维。
总之,通过这次练习我有了很多收获。
在摸索该如何设计电路使之实现所需功能的过程中,特别有趣,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增强了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