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所终审稿

合集下载

金融学考研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简介

金融学考研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简介

金融学考研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简介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ofFinance”,简称MF,金融硕士项目主要培养具有坚实金融学理论基础和较高应用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现代计量分析手段解决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了解国际金融业的前沿发展,又能密切联系中国的实践,具备比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潜力,可以适应金融管理部门、各类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工作。

凯程考研集训营保录班,是全日制封闭式高三式,成立于2005年4月,是我国最早从事高端全科保过辅导的正规培训机构,由英语名师索玉柱教授、政治李海洋教授为代表的教研组组成。

被学员一致公认业界授课质量最好,服务最到位,应试效果最显著。

凯程教育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九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等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凯程考研集训营作为考研精品辅导的领航者,可以很自信的讲在业内始终保持着最高的考研上线率,一次性的上线率(含A、B线)已经接近95%。

最大亮点:与其他机构不同,凯程考研集训营是名师小班授课的全日制考研特训机构,凯程考研集训营对英语、数学、政治都有被实践检验了的独一无二的教研和系统的方法。

按高分计划辅导要求学员,在法学、法硕、金融、医学、艺术等专业具有压倒性的专业课辅导优势和经验,在清华、北大、人大、中传具备核心的院校资源和优势;优势专业和优势院校奠定了凯程考研集训营的高端品质。

机具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入学测试+每日测验+每周小测+每周计划+每周计划完成情况全部载入档案袋,详细掌握每一位学员的学业进展;根据学员细致的情况指导今后每一步的学习和10月份的志愿报考。

有考研择校问题,对考研复习不熟悉的地方,请联系凯程咨询老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直属研究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金融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金融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国际交流 本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一直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研究机构有着广泛的学术交 流与合作关系,相继与世界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国际和区域组织、外国政府的相关部门 设立了正式的交流与合作项目,并接受国外访问学者。研究所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学术研讨 会,邀请众多国际知名学者与会。研究所还参与基金会赞助的研究项目。
研究领域 本研究所主要从事对策性和基础性研究,并承接政府部门交办和委托的研究课
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世 界经济统计、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战略、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科研队伍 截至 2012 年 6 月底,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在职人员 112 人,95 位专业技术人
020204 金 融
①101 思想政 学专业 01 方

黄 薇 , 刘 东 治理论②201 向 推 免 生 1
01 国际金融 民 , 张 明 , 徐 英语一③303 人(拟招收推
奇渊
数学三④801 免 生 人 数 以
2
经济学原理 最 后 确 认 录
取人数为准)
①101 思想政
治理论②201
030207 国 际 01 国际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金融学考研参考书
1.《金融学》,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公司理财》(第 8 版)斯蒂芬.罗斯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3.《金融硕士大纲解析-考点与真题》,团结出版社,2013 年版。 4. 431 金融学综合
2015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金融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拟招收金融
关系
徐进
英语一③667 国际政治理 论(世经政
系)④868 战
后国际关系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与中国科教现代化

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与中国科教现代化

化 教 育事 业 。 同 年 9 月 , 华 教 育 文 化 基 金 会 在 北 京 成 中 立 。次 年 6月 . 一 任 董 事 会 产 生 , 1 第 由 0名 中 国人 和 5名 美 国 人 组成 联 台 董 事 会 。 到 14 9 9年 该 机 构 迁 往 美 国 止 . 董事 会主 要 成 员 有 : 威 、 禄 、 临 、 克 、 纳 德 、 杜 孟 顾 贝 贝 司徒 雷 登 、 惠 庚 、 维 钩 、 肇 基 、 源廉 、 炎 培 、 梦 麟 、 颜 顾 施 范 黄 蒋 张 伯苓 、 周诒 春 、 文 江 、 策 文 、 鸿 隽 、 元 任 、 斯 年 、 丁 郭 任 赵 博 胡 适 、 廷戢 、 文 灏 等 。 蒋 翁
美方 6位 主 要 董 事 与 中 国过 从 甚 密 , 中 国 现代 史 上 是
年成员增至千人以上 , 但包括 欧 、 、 不 美 日留 学 归 国 者 , 还 新 增 了 中 国 自 己培 养 的 青 年 科 学 家 。 中 国科 学 家 队伍 不 断壮 大 , 为 中 国科 教 现 代 化 的 中 流 砥 柱 。 成 其次 , 他们 承 袭 了 中 国古 代 知 识 分 子 天下 为 己任 ’
议. 将减免付蛤美国 的部分 庚子 赔款 , 为 吸收 留美 中 国 作
学 生 深造 和创 办清 华学 堂 的 经 费 。1 2 9 4年 美 国 国会 通 过 继 续 退还 庚 子赔 款 法 案 , 剩 余 金 额 6 ,5 ,5 将 1 3 7 5 2 9元【l t
( 3 0 交 给 一 个 基 金会 独 立 掌 管 , 门用 于 发 展 中 国的 文 P 6) 专
文教 机 构 基 金 尝 董 事 告 的 中方 成 员大 都 是 中国 科 教 界 曲 杰 出^ 物 , 们捌 用 稳 定 曲 基 盎 来 挥 , 资 他 投 发展 中 国 的科 教 事 业 , 快 了中 国 科裁 现代 化 曲进 程 。 加 关键 词 中 华 教 育 文 化 基 金 告 ; 教 现 代 化 ; 科 度于 赔 教 ; 【机 构 民i j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谢谢观看
院属研究所: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职业与继续教 育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所、教育督导评估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所、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体育卫生艺术教 育研究所、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育信息与数据统计研究所、教育法治与教育标准研究所
截至2018年9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中国东中西部建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若干所实验校,与数十个 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教育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华孔子学会、 陶行知教育基金会、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等一级学会挂靠研究院。
自2008年5月开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先后在东中西部有代表性区域成立了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开启了 中国教科院与地方政府协同推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根据2020年3月研究院官显示,中国教育科学 研究院共建有杭州下城区、成都青羊区、深圳南山区、重庆九龙坡区、宁波北仑区、广州荔湾区、长春汽开实验 区、天津和平实验区、成都武侯实验区、沈阳沈河实验区、福建石狮实验区、北京房山实验区、哈尔滨道里实验 区、深圳福田实验区、长春市实验区、广州市实验区、广州东莞实验区等17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科研条件
科研部门
人员编制
合作交流
中国教科院实验区第七届高质量课堂展示活动截至2018年9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有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01 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0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1%),具有博士学位科研人员比例达65%。
中央国家机关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张布和 教育部优秀青年:郝志军
首届实验学校联席会议截至2018年9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设有13个研究所,拥有教育科学出版社、音像 出版社、国育教育科技发展中心、培训中心等院属企业;建有教育与经济人口社会发展决策模拟分析平台、教育 调研平台和访问学者培养平台。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要职能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要职能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

1958年9月,经济研究所并入新组建的上海社会科学院。

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基础理论研究,重点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出现的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参与政府政策咨询和企业改革的实践,出版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社会必要产品论》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研究所承担研究生的指导和培养任务,具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设8个内设机构,包括:政治经济学研究室、西方经济学研究室、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室、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研究室、国际贸易与投资研究室、统计学与数量经济研究室和《上海经济研究》编辑部。

办公室负责日常行政工作。

名词解释(一)基本支出预算:是市级预算主管部门及所属预算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

(二)项目支出预算:是市级预算主管部门及所属预算单位为完成行政工作任务、事业发展目标或政府发展战略、特定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编制的年度支出计划。

(三)“三公”经费:是与市级财政有经费领拨关系的部门及其下属预算单位使用市级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其中:因公出国(境)费主要安排机关及下属预算单位人员的国际合作交流、重大项目洽谈、境外培训研修等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主要安排全国性专业会议、国家重大政策调研、专项检查以及外事团组接待交流等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所需住宿费、交通费、伙食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主要安排编制内公务车辆的报废更新,以及用于安排市内因公出差、公务文件交换、日常工作开展等所需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所终审稿

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所终审稿

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的中华教育文化基
金会社会调查所终审稿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所成立的背景是当时中国社会发生了巨
大的变革和动荡。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即将迎来解放。

同时,国民党政
府在中国大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试图把中国快速推进到现代化的阶段。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化和挑战,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决定成
立一个独立的社会调查机构,从现实的角度研究社会问题。

成立之初,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所主要以教育和文化为研究
对象。

由于当时教育和文化在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国家中具有
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所的研究与实践方向也主要围绕着这两个领域展开。

研究所的主要任务包括社会调查、教育实践和政策研究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所的研究领域开始向
更广泛的社会科学领域扩展。

院内的研究者开始涉及经济、政治、人口、
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这种扩张主要得益于研究者对中国社会的深入了解和
对不同领域问题的兴趣。

国民经济研究所

国民经济研究所

国民经济研究所
国民经济研究所,简称国研所,是中国国内一家专注于经济领域研究的重点研究机构。

国研所成立于1982年,是由中国社
会科学院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创办的。

国研所的使命是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经济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

它的工作范围包括宏观经济、产业经济、战略规划、区域经济、国际经济、财政金融等多个领域。

国研所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家的政策制定和发展战略。

国研所拥有一支优秀的研究团队,其中既有经济学家,又有工程师、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等多学科的专业人才。

他们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数据收集,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关于经济形势、政策调整、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国研所的研究成果涉及面广泛,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它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为国内外学术界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同时,国研所还组织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会议和研讨会,促进了学术界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与交流。

国研所注重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关系。

它积极参与国际性的经济研究项目,与国际组织和国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提供全球视野下的研究成果。

国研所还承担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任务。

例如,它参与了“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此外,国研所还积极参与一些重大的政策咨
询项目,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总的来说,国民经济研究所作为中国国内的一家重点研究机构,在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优质的研究成果,国研所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决策指导,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年版)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研制与评选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一项长期研究工作,每一版的最终成果以“要览”的形式发布。

以下发布的核心期刊表,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年版)》的一部分。

该要览基本延续了上一版的主要研制原则,同时根据各界对学术期刊评价的实际需求,对核心区范围做了一些调整,确定了核心期刊484种。

该“要览”的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三部分:第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

该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收文量较大的引文数据库,其来源期刊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主流期刊,数据质量可靠,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现收录1999年至2011年度733种来源刊中的一千万条数据,曾为多项大型研究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该要览选择该库近5年(200 7-2011年)的数据为主要的统计样本(部分指标用到2006年数据)。

第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摘数据库。

该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统计量较大的转摘数据库。

该库收录的文摘刊物有三种类型:(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重要报纸理论版和核心期刊的转摘文章;(3)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

第三,其他统计源。

主要参考公开发表的各种期刊统计数据,包括其他评价系统公布的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期刊引证报告中的各类统计数据。

该“要览”的学科分为24个大类目和综合类,包括法学、管理学(含科学学、人才学)、环境科学、教育学、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人口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体育科学、统计学、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档案学、文学、心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宗教学。

其中经济学下列7个二级学科,政治学下列2个二级学科。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年版)》将于近期出版,其中的核心期刊表先期公布如下,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有些不建议投稿的刊物

有些不建议投稿的刊物

一、山西省教育厅关于71种刊物的通知各单位:在今年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一些教师由于论文的原因未获通过,主要是论文学术水平不高且发表在专业性、学术性不强的刊物上,评委对这些刊物的学术质量不认可。

教育厅职称处根据今年的评审结果对这些刊物进行了整理,汇总了71种刊物,请近几年准备参评的教师注意,这些刊物绝大多数都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有国内统一刊号,其中不少刊物在中国知网可以检索到,关键是刊物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不强,内容包罗万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什么学科都包括,刊物所发论文学术水准要求低。

有些刊物还存在一个刊号几个杂志共用,刊物主办单位与编辑部地址分属两地等等,很难分清杂志的真实情况。

教师在发表学术论文投稿前,首先把刊物的真实情况掌握,切不可轻信约稿宣传“本刊是国家级刊物、核心期刊,评职称经济又实惠”云云。

老师们今后一定要在专业性、学术性刊物或者高等学校学报上发表,确保论文的学术质量。

(此刊物名单学校内部掌握,不要公开)2009年12月30日2009年71种刊物名单三、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关于不予认可刊物的通告各院(系)、各部门:经2010年3月18日校学术委员会讨论,4月13日校党委会研究决定从本通告发布之日起,在今后学校科研工作量计算、教职工评聘职称、各类评奖中对以下刊物将不再予以认可。

1.华章2.魅力中国3.长城4.新西部5.学周刊6.文史哲研究7.青年文学家8.东京文学9.跨世纪10.教育艺术11.赤子12.中国商界13.文学教育14.安徽文学15.商情16.中国科技奖励(学术版)17.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18.科技与企业(学术综合)19.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20.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1.大众文艺(学术版)22.文苑·教育与教学23.大众科学24.扬州大学学报(套号的)25.考试周刊26.科学时代27.科技信息28.科教文汇29.成才之路30.新疆石油学院学报31.电脑知识与技术32.科教导刊33.今日科苑34.福建电脑35.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36.中国科教创新导刊37.教与学38.中国经贸39.新课程40.经理人41.职业42.读与写43.科学咨询44.黑龙江科技信息45.管理观察46.中国科技博览47.城市建筑48.成功教育49.文教研究50.大陆桥视野(增刊)如果有教职工在本通告发布之日前已经向以上刊物投稿,请速到学校科研处登记备案。

有些不建议投稿的刊物

有些不建议投稿的刊物

一、省教育厅关于71种刊物的通知各单位:在今年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一些教师由于论文的原因未获通过,主要是论文学术水平不高且发表在专业性、学术性不强的刊物上,评委对这些刊物的学术质量不认可。

教育厅职称处根据今年的评审结果对这些刊物进展了整理,汇总了71种刊物,请近几年准备参评的教师注意,这些刊物绝大多数都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有国统一刊号,其中不少刊物在中国知网可以检索到,关键是刊物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不强,容包罗万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什么学科都包括,刊物所发论文学术水准要求低。

有些刊物还存在一个刊号几个杂志共用,刊物主办单位与编辑部地址分属两地等等,很难分清杂志的真实情况。

教师在发表学术论文投稿前,首先把刊物的真实情况掌握,切不可轻信约稿宣传“本刊是国家级刊物、核心期刊,评职称经济又实惠〞云云。

教师们今后一定要在专业性、学术性刊物或者高等学校学报上发表,确保论文的学术质量。

〔此刊物学校部掌握,不要公开〕2021年12月30日二、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不建议投稿的刊物名录.三、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关于不予认可刊物的通告各院〔系〕、各部门:经2021年3月18日校学术委员会讨论,4月13日校党委会研究决定从本通揭发布之日起,在今后学校科研工作量计算、教职工评聘职称、各类评奖中对以下刊物将不再予以认可。

1.华章2.魅力中国3.长城4.新西部5.学周刊6.文史哲研究7.青年文学家8.东京文学9.跨世纪10.教育艺术11.赤子12.中国商界13.文学教育14.文学15.商情16.中国科技奖励〔学术版〕17.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18.科技与企业〔学术综合〕19.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20.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1.群众文艺〔学术版〕22.文苑·教育与教学23.群众科学24.大学学报〔套号的〕25.考试周刊26.科学时代27.科技信息28.科教文汇29.成才之路30.**石油学院学报31.电脑知识与技术32.科教诲刊33.今日科苑34.电脑35.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36.中国科教创新导刊37.教与学38.中国经贸39.新课程40.经理人41.职业42.读与写43.科学咨询44.科技信息45.管理观察46.中国科技博览47.城市建筑48.成功教育49.文教研究50.大陆桥视野〔增刊〕如果有教职工在本通揭发布之日前已经向以上刊物投稿,请速到学校科研处登记备案。

河北大学学术期刊及出版社分类认定意见(2004年)

河北大学学术期刊及出版社分类认定意见(2004年)

河北大学学术期刊及出版社分类认定意见(2004年)
一、出版社分类
(一)一类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

(二)二类出版社:其它出版社。

二、学术期刊分类
(二)一、二类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
(三)一、二类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
(四)三类学术期刊:
指除上述一、二类学术期刊以外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纵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

(五)四类学术期刊:
其它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六)备注:
1、本意见对学术期刊、出版社类别的划分是针对学术论文、学术著作而定,编著、译著降一级对待。

2、被高一级学术期刊转载或收录的可视为高一级学术期刊。

3、国外出版的外文学术期刊视为二类学术期刊。

4、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论文集,凡正式出版的国际会议论文集等同三类期刊,国内会议论文集等同四类,以摘要形式出版的会议论文不计工作量。

5、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理论版上发表的理论文章,3000字以上视为二类,2000-3000字视为三类,2000字以下按四类对待;河北日报理论版上发表3000字以上论文视为三类,3000字以下视为四类;其它公开发行的报纸理论版上发表的论文一律视为四类。

6、在学术期刊增刊上发表的论文降低一级对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前身是1929年成立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所。

1934年社会调查所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沿用社会科学研究所名称。

1945年更名为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中国科学院社会研究所。

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77年始沿用现名。

现在经济研究所已发展成为一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经济史学(包括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三方面兼有,而以基本理论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经济研究机构。

(一)研究方向与任务经济研究所既研究理论经济学又研究应用经济学,现阶段的重点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一方面,结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和政策实施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发挥本所人才优势,研究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和中外经济思想史。

特别要紧追世界经济学思潮发展的新动向,广泛借鉴和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新方法、新理论,在综合性的专题研究中不断取得新成果。

(二)人员机构与主要科研活动经济研究所现有工作人员123名,其中正高级研究人员40人,副高级研究人员36人,中级研究人员22人,高、中级研究员占全所在职人员总数的80%。

经济研究所现设有8个研究室。

它们的主要研究领域分别是:(1)宏观经济学研究室。

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问题密切关联的制度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

(2)微观经济学研究室。

中国企业及与中国企业问题有关的制度、政策和理论。

(3)政治经济学研究室/《资本论》研究室。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应用经济学的发展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提供基本理论支持。

(4)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

国内外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理论和实证问题。

(5)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港、澳、台经济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27—1949年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史。

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院是中国的一所重要研究机构,致力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

该院的成立旨在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推动社会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社会科学院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通过跨学科合作和交流,推动社会科学的整体进步和发展。

作为中国最高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之一,社会科学院在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变迁与发展研究、社会治理与公共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社会政策研究涉及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等问题,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社会变迁与发展研究关注社会结构、社会动态和社会变化的规律,为社会转型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社会治理与公共管理研究则关注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公共决策与公共服务问题,为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案。

社会科学院还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为国家政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农村问题、城市化进程和人口问题等方面,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成果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

此外,社会科学院还与国内外其他研究机构和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合作研究项目和学术活动,推动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发展。

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社会科学院也注重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

该院拥有一支庞大的研究队伍,包括知名学者和专家,他们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此外,社会科学院还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莅临交流,激发了学术创新和学术合作的活力。

总之,社会科学院以其优秀的学术研究和全面的学科覆盖,为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社会科学院不断为国家政府和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社会科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创新研究和学术交流,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研究所简介

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研究所简介

出版物刊名: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页码: 49-49页
主题词: 文化研究 中国社会经济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生产与消费 相结合 重大课题 学术研究 创新方法 人口与环境 文化效应
摘要: <正> 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研究所是由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正式批准成立的学术研究与咨询开发机构。

本所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创新方法,重点围绕在全国范围内带有普遍性的人口与环境、生产与消费、人性与教育、行为与教养、文化与自然、民族传统与社会发展、古代精神遗产的发掘与清理、投资与技术转让的社会文化效应、文化和技术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潜在作用等重大课题展开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以求为中国的现代化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服务。

社科院研究所

社科院研究所

社科院研究所我将致力于介绍中国社科院研究所,并鼓励读者对其进行进一步了解和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简称中国社科院)成立于1977年,是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直属国务院。

其使命是推动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给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中国社科院下设多个研究所,包括历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哲学研究所、法学研究所、民族研究所、心理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统计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等。

每个研究所都汇集了一批具备深厚学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有助于提供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这些研究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

例如,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致力于研究中国历史的演进和变迁;经济研究所则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法学研究所致力于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的探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等等。

每个研究所都致力于为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做出贡献。

在中国社科院的研究中心领域,也有很多重要的研究机构。

例如,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等机构,都在相关领域进行了重要的研究和研究成果。

中国社科院不仅承担着为国家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责任,也与国际学术界保持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它与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社科院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定期开展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社科研究的了解和关注。

总之,中国社科院作为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其各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的努力,中国社科院为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支持,为国家的决策制定提供了智力支持。

同时,它也与国际学术界保持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国社科研究在全球的影响力的提升。

我们应当进一步关注和关心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成果,以及其在国家发展和学术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前身是1929年成立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所。

1934年社会调查所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沿用社会科学研究所名称。

1945年更名为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中国科学院社会研究所。

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77年始沿用现名。

现在经济研究所已发展成为一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经济史学(包括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三方面兼有,而以基本理论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经济研究机构。

(一)研究方向与任务
经济研究所既研究理论经济学又研究应用经济学,现阶段的重点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一方面,结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和政策实施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发挥本所人才优势,研究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和中外经济思想史。

特别要紧追世界经济学思潮发展的新动向,广泛借鉴和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新方法、新理论,在综合性的专题研究中不断取得新成果。

(二)人员机构与主要科研活动
经济研究所现有工作人员123名,其中正高级研究人员40人,副高级研究人员36人,中级研究人员22人,高、中级研究员占全所在职人员总数的80%。

经济研究所现设有8个研究室。

它们的主要研究领域分别是:
(1)宏观经济学研究室。

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问题密切关联的制度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

(2)微观经济学研究室。

中国企业及与中国企业问题有关的制度、政策和理论。

(3)政治经济学研究室/《资本论》研究室。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应用经济学的发展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提供基本理论支持。

(4)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

国内外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理论和实证问题。

(5)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港、澳、台经济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27—1949年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史。

(6)中国经济史研究室。

中国近代经济史,同时兼顾中国古代经济史。

(7)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研究室。

全面跟踪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当代学者对西方经济理论史的研究,系统总结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全面把握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潮流。

(8)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室/(发展经济学研究室)。

中国经济思想史和外国经济思想史(重点是发展经济学研究)。

经济研究所现管理5个院级研究中心和9个学会及基金会。

它们分别是:
(1)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契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

(2)学会及基金会: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系统研究会;中国比较经济学研究会;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国光优秀青年企业家创新研究奖励基金。

(三)国内外学术交流
经济研究所与国际经济研究机构、有关组织和团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功地举办了许多重要的国际性学术活动和会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多所大专院校合作进行了多项专题项目及课题的研究。

(四)研究生培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设在经济研究所。

现有授权理论经济学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5个,专业为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现有授权应用经济学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为国民经济学。

经济系现有博士生导师26名,硕士生导师20名。

(五)图书馆及网络中心
经济研究所图书馆共有藏书70余万册,其中中文图书54万册,(包括古籍、地方志6500种,19000余函,14万余册)。

外文图书15万册。

中外文报刊5000种。

馆藏图书在学科结构上以经济学为主,同时还收集了相关学科如哲学、政治、法律、历史等书刊资料。

图书馆现已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用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进行各项业务工作。

图书编目使用标准化着录,共有中西文书目数据约11万条,目前均可通过社科院内网查询。

从1995年起,图书馆成为全院经济学科研究的中心图书馆。

网络中心主要任务和职能是在院网络中心的统一规划领导下,建设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财贸经济研究所三所区域范围内的计算机局域网及其微波城域网出口并负责该局域网相关网络设备和配套功能软件的建设维护、运营管理、安全监控等工作。

(六)刊物
经济研究所现主办三种刊物。

它们分别是:
1)《经济研究》(月刊)。

现任主编:吴太昌。

1955年创办,国内外公开发行。

该刊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特点,立足中国现实,面向世界经济理论研究前沿,致力于发表研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的具有原则性意义的高水平理论文章,以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

2)《经济学动态》(月刊)。

现任主编:杨春学。

1960年创办,国内外公开发行。

该刊积极反映国内外经济理论动态和经济思想的发展,以其学术性、政策性、前瞻性、实用性、信息性、综合性吸引着广大读者,成为理论研究、教学、实际经济部门工作者的喜读刊物。

3)《中国经济史研究》(季刊)。

现任主编:刘兰兮。

1986年创办。

国内外公开发行。

该刊坚持实事求是、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坚持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问题的原则取舍文章。

是经济史学界颇具影响的刊物。

现任所长:裴长洪
副所长:朱玲张平刘兰兮杨春学地址:北京西城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邮编:100836
电话:(010)(010)
E—MAI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