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之一(示范文本)
六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启蒙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启蒙》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难忘的启蒙》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难忘的启蒙》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小学时期,受到一位语文老师的影响,从而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故事。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对启蒙老师的感激之情。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章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向学生介绍《难忘的启蒙》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4.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4.4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启蒙老师的文章,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5.2 评价标准主要从学生的文章内容、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设计组织一次“我心中的启蒙老师”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启蒙老师的感激之情和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经历。
6.2 活动步骤①学生准备演讲稿,并进行自主练习。
②在课堂上,学生依次进行演讲。
③教师对学生的演讲进行点评和鼓励。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反思内容教师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学生的理解程度等方面。
7.2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方法,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
第八章:家长沟通与反馈8.1 沟通内容向家长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进步。
《难忘的启蒙》版教案1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1、板书:知识做人看到这两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2、板书:难忘的启蒙启蒙是什么意思?老师的启蒙为什么令作者难忘呢?3、作者在文中写与了哪些令他难忘的事情?板书:抗日演讲两次批评宽容逃课二、学习课文、体会内容(一)抗日演讲1、哪些段落写了抗日演讲?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3-5自然段,可以用心读读,可以拿笔圈画,也可以小声地与同桌交流,想想这部分写了老师启蒙我什么?你从哪里体会到?2、指名交流板书:爱国引导:那时我还小,不大懂得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老师们知道吗?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3、为了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老师们显然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这是何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勇气,怎么不令学生敬佩?齐声朗读第五自然段(二)两次批评1、批评是老师常用的教育方式,即使好同学也不例外,作者在小学时有两个强项――作文和写字,为什么在这两个强项会受到批评?2、指名交流“棠下离这儿有三里路,那里的桂花香你们也闻得见,难道鼻子有这么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老师在告诫我什么?板书:正直诚实为什么老师说“对我来说,丙就是不及格”?这句话告诫我什么?板书:勤勉3、对我的过错老师丝毫不放过,表现了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
指名朗读老师对我的批评4、丰富插图内容:观察画面人物的动作、表情,根据课本描述,想象一下老师对我某次批评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说说受到批评后,我对老师说了些什么?5、虽然隔多年,但这样的批评作者还是刻骨铭心。
同学们,你在的小学中有类似的情景吗?回忆、交流(三)宽容逃课1、对学生的教育,老师一向很严格,但在作者印象中,老师对我们上日语课特别宽容,为什么?2、联系课文讨论,体会老师爱国情感。
(四)首尾段落1、引读:正因为启蒙老师的言传身教感染着作者,因此作者一直向往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
后来,作者沙健孙也走上了启蒙老师走过的路,成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我站在讲台上――――2、理解重点句:既然我的老师……开花结果呢?老师播下的种子是什么?这些种子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由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齐读这句话3、这一段与哪一段相互呼应?指名朗读第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4、齐读第一段,体会作者的满怀深情。
《难忘的启蒙》教案【】
《难忘的启蒙》word版教案【可编辑】第一章:启蒙的意义与价值1.1 启蒙的定义与背景1.2 启蒙的重要性1.3 启蒙的价值与意义第二章:启蒙的方法与策略2.1 启发式教学法2.2 情景教学法2.3 探究式教学法2.4 案例教学法第三章:启蒙教育的实践与应用3.1 语文学科的启蒙教育3.2 数学学科的启蒙教育3.3 英语学科的启蒙教育3.4 科学学科的启蒙教育第四章:启蒙教育中的教师角色4.1 启蒙教师的素质要求4.2 启蒙教师的角色定位4.3 启蒙教师的启示与成长第五章:启蒙教育案例分析5.1 国内外著名启蒙教育案例介绍5.2 案例分析与启示第六章:启蒙教育的家庭与社会环境6.1 家庭环境对启蒙教育的影响6.2 家庭启蒙教育的实践方法6.3 社会环境对启蒙教育的意义6.4 社会资源在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第七章:启蒙教育中的心理发展与情感关怀7.1 启蒙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7.2 如何在启蒙教育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7.3 情感关怀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7.4 提升学生情感素质的启蒙教育策略第八章:多元智能理论在启蒙教育中的应用8.1 多元智能理论的概述8.2 多元智能理论在启蒙教育中的实践方法8.3 多元智能理论在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价中的应用8.4 多元智能理论对启蒙教育的启示第九章:启蒙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趋势9.1 教育信息化在启蒙教育中的应用9.2 科技手段在启蒙教育中的创新实践9.3 国内外启蒙教育的发展趋势9.4 适应未来教育的启蒙教育策略10.1 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再强调10.2 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在启蒙教育中的责任10.3 全社会共同关注启蒙教育的发展10.4 对未来启蒙教育的期待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启蒙的定义与背景补充说明:启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思想运动,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强调理性、自由和人权。
在教育领域,启蒙强调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人格。
二、启发式教学法补充说明:启发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小学《难忘的启蒙》教案
小学《难忘的启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难忘的启蒙》这篇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培养学生对文章中的优美语句进行赏析和理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解读文章,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启蒙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难忘的启蒙》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学会赏析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解读文章。
2. 如何培养学生对启蒙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难忘的启蒙》这篇文章的相关资料和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做笔记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难忘的启蒙》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引发学生对启蒙老师的思考,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启蒙老师的故事。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教师提出问题,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解读文章。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赏析与思考(1)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和表达方式。
(2)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启蒙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和帮助。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启蒙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教师总结,强调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自己启蒙老师的文章。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教师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解读文章,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难忘的启蒙 教案教学设计
难忘的启蒙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启蒙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启蒙教育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启蒙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启蒙教育的定义和意义。
2. 启蒙教育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3. 启蒙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启蒙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一次启蒙教育经历。
3. 小组讨论:如何运用启蒙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章:家庭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3.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教育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家庭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2. 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3. 家庭教育在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2. 小组讨论: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家庭教育在启蒙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第三章:学校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3. 引导学生思考学校教育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学校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2. 学校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3. 学校教育在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2. 小组讨论:学校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学校教育在启蒙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第四章:社会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社会实践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3. 引导学生思考社会教育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社会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2. 社会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3. 社会教育在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社会实践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2. 小组讨论:社会实践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社会实践教育在启蒙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第五章:自我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一、素养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明白得文章的要紧内容,体会启蒙老师的美好品质。
(二)能力训练点连续指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联想开去,即联想自己的小学生活实际。
(三)德育渗透点1.激发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要勤奋,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四)美育渗透点从作者以美好的心态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谈话法,联方法。
(二)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明白得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回忆。
(二)难点明白得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
(三)解决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明白得问题。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归纳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注意及时总结好的学习方法。
(二)学生活动设计1.自学课文,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摸索、领会。
划词划句,动脑、动口、动手,弄明白课文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五、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同学们,课题中的“启蒙”是什么意思?在你六年的小学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二)检查预习1.自由读全文,摸索文章写了启蒙老师的哪几件事?2.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3.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1)启蒙老师是些如何样的人,什么缘故让“我”经常心怀感激?(2)什么缘故老师的许多夸奖“我”都忘却了,而教师的批判和惩戒“我”至今未曾不记得?(3)“从这些宽严之间,同学们也领会了一些道理。
”我们领会了什么道理?(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三)小组讨论大伙儿提出来的问题能够全都讨论,也能够只讨论你们感爱好的某些问题。
六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启蒙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启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学会欣赏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启蒙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 学会欣赏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3.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音乐等引导学生回忆难忘的启蒙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品质。
4. 课堂讲解:提炼课文的中心思想,讲解难点内容。
5. 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练习和写作练习。
6. 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7.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学习情况,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练习,以《我的启蒙老师》为题,写一篇感谢启蒙老师的文章。
《难忘的启蒙》教案设计
《难忘的启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难忘的启蒙》,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体会作者对启蒙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汲取正能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感受作者对启蒙老师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学会尊敬和感激身边的人。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启蒙老师的感激之情。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难忘的启蒙》及相关资料。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讨论分组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难忘的启蒙》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气和情感。
3. 内容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理解作者对启蒙老师的感激之情。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启蒙老师的感激之情,以及从生活中发现的美好事物。
5. 分享心得:邀请部分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让大家共同感受感恩的力量。
6.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学会尊敬和感激身边的人。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尊敬和感激老师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9.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表达对启蒙老师的感激之情,可以是书信、绘画、手工等形式。
2. 邀请一位尊敬的老师到班级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让学生从更多角度了解老师的工作和付出。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面,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难忘的启蒙》教案设计
《难忘的启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阅读课文《难忘的启蒙》,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事件。
2. 掌握文章中涉及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 学会通过分析文章内容,提炼文章主题和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对启蒙老师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引导学生思考并珍惜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良师益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难忘的启蒙》的阅读与理解。
2. 文章中重要词汇和短语的掌握。
难点:1. 理解并分析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思想,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课文《难忘的启蒙》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词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 深入分析:讨论文章中的观点和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难忘的启蒙》,巩固所学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2. 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良师益友,以及他们对自己的影响。
3. 准备课堂讨论,思考并准备分享自己对课文观点的思考和体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程度和参与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词汇掌握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4.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情况。
5.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以及他们对课文观点的理解和反思。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提炼文章的观点和思想。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难忘的启蒙》教案设计
《难忘的启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难忘的启蒙》,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启蒙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美好情感。
3. 提高学生朗读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引导学生学会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难忘的启蒙》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启蒙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朗读感悟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启蒙老师的深厚感情。
2. 学会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难忘的启蒙》及相关背景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难忘的启蒙》的作者及其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启蒙老师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哪些影响?Step 2: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难忘的启蒙》,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为什么说启蒙老师是“我”的启蒙?Step 3: 合作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各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全班交流讨论。
Step 4: 感情朗读1.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交流。
Step 5: 深入探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难忘的启蒙”对你有什么启示?2. 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谈谈自己对启蒙老师的感激之情。
Step 6: 小结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Step 7: 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尊敬老师的感悟文章。
2. 推荐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加深对老师敬意的学习。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深刻,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七、评价建议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朗读等环节。
2024版小学六年级《难忘的启蒙》优秀教案
05评价与反馈机制课堂现评价标准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发言, 提出问题。
专注度
学生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及 时记录重要信息。
合作能力
学生是否能够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课堂 任务。
启蒙教育的难忘经历。
教材特点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 引导学生体会启蒙教育对
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本课是小学六年级语文教 材中的一篇课文,既是对 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也为后续学习相关主题文
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设定
0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能够运用所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重点难点梳理
重点
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理解 作者在启蒙教育过程中的感悟和体 验。
难点
深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 观,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启蒙教育 经历。
教学方法选择
01
02
03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启蒙 教育经历,为理解课文打 下基础。
04
学生参与与互动
提问与讨论策略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出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如“你们小时候有哪些难忘的学习经 历?”来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的经历,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开放式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疑问或看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 课堂互动和思维碰撞。
小组合作活动设计
角色扮演
实践活动安排
小组讨论
《难忘的启蒙》教案设计(版)
教案设计:《难忘的启蒙》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感受其人格魅力。
2.通过学习《难忘的启蒙》,使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2.《难忘的启蒙》的内容及意义3.鲁迅先生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难忘的启蒙》的内容及意义。
2.教学难点:鲁迅先生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鲁迅先生的纪录片,让学生初步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1)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劳苦大众的苦难,被誉为“民族魂”。
(2)讲解《难忘的启蒙》的内容及意义《难忘的启蒙》是鲁迅先生在1920年发表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他在私塾读书时,受到塾师寿镜吾的启蒙教育,以及后来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故事。
这篇文章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塾师寿镜吾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3)探讨鲁迅先生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他关注社会现实,敢于揭露社会黑暗,为劳苦大众发声。
他的文学创作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对中国近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同时,学生对《难忘的启蒙》的内容及意义有了清晰的认识,明白了鲁迅先生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
小学《难忘的启蒙》教案
小学《难忘的启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体验到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启蒙教育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3.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我的启蒙老师》:讲述学生与启蒙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启蒙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2. 第五章《难忘的课堂》:回顾难忘的课堂经历,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
3. 第六章《成长的足迹》:通过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让学生认识到启蒙教育对自己成长的积极影响。
4. 第七章《感恩的心》: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让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5. 第八章《梦想的起航》: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到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学习中的乐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感人故事体验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
3.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学习中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1. 第四章《我的启蒙老师》:(1)案例展示:介绍一位辛勤付出的启蒙老师,让学生感受老师的无私奉献。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启蒙老师的故事,感受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3)情感体验:让学生写出自己对启蒙老师的感激之情,培养感恩心态。
2. 第五章《难忘的课堂》:(1)回忆之旅:让学生回顾难忘的课堂经历,分享学习中的乐趣。
(2)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中的乐趣,提高对知识的渴求。
3. 第六章《成长的足迹》:(1)成长回顾: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认识到启蒙教育的影响。
《难忘的启蒙》教案设计
《难忘的启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启蒙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启蒙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教育、热爱学习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学生对启蒙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学生如何将课文中的启示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启蒙教育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启蒙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启示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
2. 学生讨论和分享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心得体会的评价:检查学生的反思和认识,评价学生对启蒙教育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难忘的启蒙》。
2. 教学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辅助学生理解课文。
3.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文章、视频等,用于教师备课和拓展学生视野。
4. 小组讨论工具:如白板、卡片等,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六、教学准备:1. 教师事先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
2. 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材料,如课件、参考书籍等。
3. 设计好课堂问题和讨论题目,准备教学活动所需的各种工具和材料。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意义。
2. 互动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小学语文《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难忘的启蒙》,培养学生美好的童年回忆,感受读书的乐趣;2.了解作家的成长故事,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3.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理解《难忘的启蒙》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表达;2.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体会写作的乐趣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难忘的启蒙》一篇;2.多媒体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童年时代的照片,鼓励学生谈论他们的童年。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启蒙经历,如第一本书、第一个老师等。
【阅读教学】(30分钟)1.教师放映一段与《难忘的启蒙》相关的电影片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带领学生快速阅读《难忘的启蒙》,并回答一些基本的理解问题。
3.教师讲解生词和词语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深度理解】(35分钟)1.教师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表达。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展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并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
【写作训练】(35分钟)1.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启蒙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2.学生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撰写一篇关于自己难忘的启蒙的文章。
3.学生互相交换文章,进行修改和完善。
4.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文章,教师进行点评和肯定。
【反思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表达。
2.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反思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与童年相关的作品进行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
2.学生可以进行口头表达,分享自己的童年启蒙经历和心得体会。
3.学生可以在家庭作业中继续写作,完善自己的难忘的启蒙故事。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检查学生对《难忘的启蒙》的理解程度;2.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3.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互相分享学习心得和优秀作品。
《难忘的启蒙》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难忘的启蒙》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
2.感悟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1.课文《难忘的启蒙》2.教学课件3.学生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课题:“难忘的启蒙”,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启蒙?为什么难忘?2.学生分享自己对启蒙的理解和经历。
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老师通过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
3.学生分段落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a.课文讲述了哪些关于启蒙老师的故事?b.你认为作者为什么对启蒙老师充满敬意和怀念?c.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三、分析课文写作方法1.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对自己的写作有何启示?四、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启蒙老师的特点。
2.学生以“我的启蒙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1.学生分享自己的课堂收获。
3.学生课后搜集关于启蒙老师的感人故事,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难忘的启蒙》,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启蒙老师的重要性,感悟到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理解能力较弱,需要老师在课后给予个别辅导。
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难忘的启蒙》。
你们知道什么是启蒙吗?生1:启蒙就是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老师教给我们基础知识。
生2:启蒙就是打开我们的智慧之门,让我们认识世界。
师:很好,同学们对启蒙都有自己的理解。
《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之一
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摘要这篇文档描述了一次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它涉及到对儿童智力和情感发展的关注,采用了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和参与式教学模式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和成长。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教育背景及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具•学生活动•教师反思教育背景及目标本教学设计是一节面向4-6岁幼儿的启蒙课程,旨在促进他们的智力和情感发展。
基于T. Bloom的认知层次和杰出人才培养理论,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世界观和良好的人际交往方式。
教学方法及教具为达到上述教育目标,我们采用了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PBL)和参与式教学模式。
我们使用了多媒体演示文稿、幻灯片、教学视频和一些适合4-6岁儿童的手工制作工具。
学生活动教学开始时,我们引导儿童一起玩一个名为“城堡”的游戏,它需要玩家在规定时间内建造一个漂亮的城堡。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引导儿童们关注到时间和合作。
接下来,我们向他们展示珠穆朗玛峰和天安门,让他们想象在不同的场景下应该如何建造城堡。
我们向学生介绍了城堡的结构,包括基座、城墙、门和塔。
然后,每个小组被分配了一个城堡建造任务并得到了一份包含图纸、砖块和颜料的工具箱。
他们需要按照图纸上的说明使用工具箱中的材料来建造一个城堡。
在建造城堡的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们思考以下问题:•如何安排时间来完成城堡建造任务?•如果遇到困难,如何寻找帮助?•如何与组内成员协作完成任务?完成城堡建造任务后,每组学生需要给其他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评价。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城堡的结构、创新和美观程度。
学生会在优秀的城堡中找出一些特点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最后,我们会引导学生总结任务的收获,例如如何更好地协作、如何创新思维等。
教师反思总的来说,这次教学设计是成功的。
学生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中积极地参与到整个项目中,并在协作和创新中获得了经验。
同时,教学活动也为孩子们的智力和情感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不过,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我们需要更好地管理时间,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地参与到任务完成中。
课文《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
课文《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课文《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语文教案-难忘的启蒙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感受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启蒙老师,也都会对启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你六年的小学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板书课题,同学们,课题中的“启蒙”是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全文,思考文章写了启蒙老师的哪几件事?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1)启蒙老师是些怎样的人,为什么让“我”时常心怀感激?(2)为什么老师的许多表扬“我”都淡忘了,而教师的批评和惩戒“我”至今未曾忘记?(3)“从这些宽严之间,同学们也领悟了一些道理。
”我们领悟了什么道理?(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三、小组讨论大家提出来的问题可以全都讨论,也可以只讨论你们感兴趣的某些问题。
四、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1.你觉得“我”的启蒙老师具有怎样的品质,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1)热爱祖国。
(2)治学严谨,教育严格。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理解最后一段话教师引导:老师播下的种子是什么?这些种子开花结果了,是什么意思?最后一个反问句是什么意思?由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
五、谈感受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想到了哪位老师,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具体的事例说说这个老师的美好品质。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教案点评:学生自学课文,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
划词划句,动脑、动口、动手,弄懂课文内容。
教师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归纳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注意及时总结好的学习方法。
从而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回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六年级语文:《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之一(示范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六年级语文:《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之一
(示范文本)
作者:赵文华校对:王志美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积累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有感情地朗读,学习本文选材典型,主题深刻的写作特点。
3、学习本文倒叙的叙事方法,采用总分总结构,前后照应。
4、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倒叙的方法和选取典型材料。
教学用具:投影
教学时间: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启蒙”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思考: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看看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同学交流
3、指名汇报
课文记叙三件事,〈1〉老师组织学生举行抗日讲演比赛
〈2〉作文写字课受到老师申斥
〈3〉翻译官上的日语课特别宽容。
4、全文共分成三段。
三、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不理解的查工具书
1、生字 lún féng rěn nüè jǔ
沦陷冯老师残忍虐杀规矩
jiè chì kuì mǒu xiá gǎng
惩戒申斥羞愧某些遐想岗位
2、理解:沦陷:(领土)被敌人占领。
虐杀:虐待人而致死
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
申斥:斥责
遐想:悠远地思考或想象。
3、分段读文,体会文中流露出的对老师的感情。
四、作业:⑴熟练朗读课文
⑵思考书后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语句
2、改写文章最后一句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关键语句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第一段:1、齐读
2、圈出课文表达“我”对老师感情的词语。
(板书:感激、思念)
3、倒叙开头
第二段是课文的重点内容。
1、作者共回忆了几件事?试用小标题概括
板书:讲演比赛(3-5)
受到申斥(6-7)
翻译官宽容(8)
2、指三人分读(3-8)
〈1〉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每件事中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