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分析_李佳

合集下载

探讨应急监测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

探讨应急监测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

探讨应急监测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突然发生、范围较大、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突发环境事件。

由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不可预测性和紧急性,及时有效的应急监测在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应急监测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

应急监测可以快速获取环境污染信息。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应急监测仪器可以通过连续、快速、准确地监测数据,获取环境污染状况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掌握事故现场的环境变化,包括污染物的类型、浓度和分布情况等,为应急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对于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监测可以及时监测到事故现场的有害物质浓度,帮助应急人员制定相应的防护方案。

应急监测可以实时预警和预测环境污染扩散情况。

应急监测设备可以不间断地进行监测,并通过传感器、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实时传输监测数据至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模型,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对环境污染物的扩散情况进行预警和预测。

这样可以及时了解环境污染物的传播路径和范围,为应急响应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应急监测可以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监测数据对于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置措施至关重要。

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应急人员可以判断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危害范围,明确污染源,合理规划救援行动。

应急监测可以监控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及时评估处理效果,调整应急处置策略。

事故发生后,应急监测可以帮助应急人员判断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和路线,指导疏散人群、封锁道路等处置工作。

应急监测可以评估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应急监测可以快速获得事故发生区域的环境数据,包括土壤、水体、大气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事故对环境的长期和短期影响,为后续的环境修复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浅谈突发性污染事故的环境应急监测

浅谈突发性污染事故的环境应急监测

措施 ,妥善处 理 突 发事 故 提 供 科 学依 据 ,为环 境
污染 事 故后 的恢 复 计 划 提 供 充 分 的信 息 和 数 据 ,
为事 故 的评价 和 吸取 经 验 教 训 ,完 善 应 急 预案 提 供极 为重 要 的参 考 资料 。2 ) 确 保企 业 员 工 和周 围 群众 生命 财产 安 全 。一 旦 发 生 突发 事 故 ,通 过 应 急监 测可 以快 速 准确 地 判 断 污 染物 的种 类 、浓 度
收 稿 日期 :2 0 1 3— 0 9—1 1 。 作 者 简 介 : 牛 新 征 ,男 ,1 9 9 2年 毕 业 于 广 东 石 油 化
工专科学校环境监测专 业 ,主要 从事环境 监 测工作 ,
工 程 师 。E — m a i l :n i u x z . 1 y s h @s i n o p e c . c o m
突 发环境 污 染事 故 的应 急监 测 是 指 在 发 生环
境 污染 事故 的紧 急情 况 下 ,为发 现 和 查 明 环境 污 染情 况 ( 污染 物种 类 、污染 范 围 和污 染 程 度等 ) 而 进行 的环 境 监 测 ,包 括 现 场 定 点 监 测 和 动 态 监 测 。环境 污染 事故 的应 急监 测 要 求 现 场 监 测人 员 在尽 可 能 短 的 时 间 内 ,采 用 小 型 、便 携 、简 易 、
生产 生 活造成 巨大 损失 ,也 对 生态 环 境 造 成 严 重
术保 障作 用 。主要 包 括 以下 几 个 方 面 :1 ) 确 保 环
境应 急处 置 系统 正 常 运 转 。通 过 应 急监 测 ,可 以 及 时判 断突发 事 故 的污 染 物种 类 、浓 度 、污染 范 围及 可 能 的危 害 ,为 环 境应 急处 置 系 统 采取 有 效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探讨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探讨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探讨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更是瞬息万变、危害巨大,对于事故的应急响应能力和监测手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从监测手段的角度出发,对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进行探讨。

一、事故类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工业事故:如石化、化工厂泄漏、火灾、爆炸等。

2. 交通事故:如货车、油罐车、列车、轮船等事故。

3.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风暴潮等灾害造成的环境污染。

4. 生态灾害:如油污、农药、化肥等对土壤、水体、生物等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

二、应急监测手段1. 空气监测空气监测是最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工业事故、交通事故等空气污染源的事故。

通过监测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分布等信息,及时判断事故的范围、性质、趋势,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和减少事故危害。

2. 水质监测3. 声音监测声音监测可对于涉及噪声污染的事故进行监测,判断噪声的来源、强度、影响范围等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将噪声降至可接受的范围,减少事故危害。

5. 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是对于生态灾害事故的监测手段之一,通过对于生物种类、数量、分布等信息进行监测,判断事故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

1. GIS技术GIS技术可将各类监测数据整合、分析,形成真实完整的空间分布图,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以非接触式、高效率的方式对环境进行监测,可实现对大范围的事故区域进行高精度、即时监测。

传感器技术是应急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快速、准确地采集监测数据,为及时做出应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结论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对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响应能力和监测手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从监测手段和监测技术两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空气监测、水质监测、声音监测、地表水质监测、生物监测等应急监测手段和GIS技术、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监测技术。

应急监测系统在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中的运用设计

应急监测系统在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中的运用设计

应急监测系统在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中的运用设计杨永虎1李宗硕21.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新疆新能源集团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摘要: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应急监测系统在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中的运用设计十分重要。

其能够让大气污染的精准度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还能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让大气污染事故得到相应的预测。

本文主要针对应急监测系统在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应急监测系统;大气污染事故;运用设计1系统需求分析与结构功能设计1.1系统需求分析目前我国对环保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视,而大气污在我国的环保工作中,一直是一个重点。

我国的环保部门针对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建立了一个相对应的应急系统,但是总体水平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接下来,我们就来对系统的总体需求进行一定的分析:(1)存储管理各类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所需的基础信息。

在对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强大的信息数据系统来进行支撑,以对风险进行仔细而准确地分析。

这个时候,就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需要做到信息的技术查询与更新,并做好相应的维护工作,以对数据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

(2)需要对系统进行及时更新,使其保持与现有的大气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业务相一致,并能够在进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其辅助的作用。

并且在输入各项参数之后,可以根据相关信息,及时生成有效的应对方案。

并且在进行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具备全面监测和全面分析的能力,并使数据进行一个实时的更新,以对污染的状况进行有效监控,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应对。

1.2系统结构设计当突发性事故发生的时候,需要监测系统能够及时而有效地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并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下来进行有效的工作。

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在应急监测管理部门汇总进行应用,通过行合一结构,可以实现部门中各个工作人员的实时联系,从而达到保证工作效率的目的。

而在进行这一系统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存储系统的管理,一般来说,系统主要是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从逻辑的角度可以划分为数据服务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现层这三个部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突然发生,具有较强破坏性和危害性的环境污染事件,可能对周边环境、生态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必须采取有效的应急监测措施,及时掌握污染物扩散情况,加强监测预警,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监测技术、监测设备和监测体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

一、监测技术1.遥感监测技术:通过卫星影像和航拍数据获取污染源、污染物扩散范围和受影响区域等信息,实现远程监测和快速评估。

2.环境监测技术:利用自动气象站、环境监测站等设备对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进行实时监测,掌握污染物浓度和变化趋势。

3.生物监测技术:通过监测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指示剂对环境污染的敏感性,判断污染程度和影响范围。

二、监测设备1.气象探测器:包括风速风向仪、大气压力计、温湿度传感器等,用于监测大气环境的气象参数,为污染物扩散提供数据支持。

2.水质监测设备:如水质自动监测仪、水质分析仪等,用于监测污染物浓度、水质变化等情况。

3.气体检测仪:用于检测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包括常见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4.生物监测设备:如植物叶片采样器、微生物培养箱等,用于评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三、监测体系1.应急监测网络: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网络,覆盖污染源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和重点监测对象,确保监测覆盖全面。

2.信息共享与联动机制:各监测单位、环保部门、公安等相关部门间建立信息共享与联动机制,实现监测数据实时共享,协同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3.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利用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模拟预测,提前预警可能的污染扩散路径和影响范围,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应急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关系到应急处置工作的效果和受影响区域的安全。

加强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技术装备和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监测水平和能力,对于减少事故损失、保障环境安全和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定义及产生原因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定义在极短时间内激烈“扰动”,即发生“瞬态局部严重污染”,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它是指:非正常的、不可抗拒、在时间、地点、场合、排污方式、排污途径、排污种类、数量、浓度等均难以预料的环境污染事故,显现的频率很小,但危害极大。

年份事故情况危害1984.12印度博帕尔市美国碳化公司农药厂430t氰酸甲酯泄漏6400人中毒死亡13.5万人受损害20万人被迫迁移1986.4.26前苏联(现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爆炸203人受到大剂量照射31人死亡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1989.3.24美国阿拉斯加的王子海湾一油船搁浅原油泄漏3.8×104吨数千公里海岸受污染几十万只海鸟死亡1993.8中国深圳清水河不安全品仓库爆炸摧毁7座仓库、2800多吨化学品大火持续16h爆炸中心炸出两个深9m、直径20m的大坑15人死亡表10-7是1962年到1987年95个国家化学事故资料统计。

2、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的原因(1)、生产事故:在化工、石油、煤炭、医药、核工业等生产过程中使用、生产极毒化学品、易燃易爆物质或放射性物质,由于不遵守操作规程或设备、管、阀分裂造成有毒物、放射性物质泄漏、燃烧爆炸等事故。

(2)、贮运事故:有毒有害物品在贮存过程中,发生贮罐腐蚀、破损、仓库火灾、爆炸等事故;不安全品在运输或输送途中,发生沉船、翻车、输送管道泄漏或爆炸、燃烧等事故。

(3)、自然祸害:地质、台风、龙卷凤、暴雨、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祸害造成工厂、仓库倒塌、船只沉没,车辆顷翻,假如伴随不安全品流失,将引发恶性环境污染事故。

(4)、人类战争:包括二类,一是战争破坏工厂、仓库、设施、油田、输油管道等;二是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核武器、生化武器等所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分类和特征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分类(1)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事故:指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因生产、使用、贮存、运输、排放不当导致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或非正常排放所引发的污染事故。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时有发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对其进行应急监测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体系要实现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体系。

这包括环境监测站、在线监测设备、移动监测车辆等。

环境监测站应该覆盖城市、工业园区、交通要道等重点区域,能够实时监测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情况。

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区域也需要加强监测覆盖,确保第一时间获取相关监测数据。

还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移动监测车辆,能够在事故发生后快速到达现场,进行现场监测和采样分析。

二、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往往发生突然,对于监测部门而言,需要有一套快速响应机制。

这包括预先建立好的监测方案、监测流程和协作机制。

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案,明确监测范围、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

监测流程包括监测站点的选择、数据采集的流程、信息传输的流程等,要做到快速、准确、全面。

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作机制也十分重要,要建立好应急响应的协作联系,互相配合、沟通畅通,确保应急监测的顺利开展。

三、提前储备应急监测设备和人员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需要提前储备应急监测设备和人员。

监测设备包括各类现场监测装备、采样器材、分析仪器等,要保证设备齐全、功能完好。

还需要具备相应的监测人员,这些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监测设备操作流程,能够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投入监测工作。

在平时,还需要进行模拟演练,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应急响应能力。

四、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监测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对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需要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手段。

浅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中的应急监测

浅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中的应急监测

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特征
( 一) 、突发性事故形式的多样性 突发性 环境污 染事故涉及众 多行业与领
域 , 就 同 一 类 型 来 说 ,表 现 形 式 多 样 所 含 的 污 染 因 素 较 多 , 较 为 复 杂 。 排 放 的 形 态 有 多 种多样 ,有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液 体、固体和放射性等 。 ( 二) 、突发事故 发生的突然性 突发性环 境污染事 故没有 固定 的排污方 式, 因事 发原因各有 不同 ,事 故发生突然 , 且来势凶猛 , , 不 可 预 测 所 以 具 有 偶然 性 、瞬 时性 。 ( 三) 、突发事故危害的严重性 突发 性环境污 染事故破坏 性强 ,不仅 会 严重 影响一定 区域内的人群 的正常生活和 生
试 验 与 检 测
浅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中的应急监测
李屹 东
百色市环境监测站 5 3 3 0 0 0
摘要 :突发 性污染事故是 一种不可预测 的应急事件 ,它有其 自 身 的特性 ,本文着重论述 了 环境污染事故 的严重性- 9 危害性。简要介绍 了突发性污染 事故 的应 急监测体系 以及如何开展监测工作 ,为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起 到了一定 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突发性 污染事故 应急监测


前 言
在 对 环 境 污 染 事 故 的应 急 处 理 中 , 环 境 监 测起着相 当重要的作用 。我们不仅 要研究 如 何 有 效 的 预 防 、 减 少 以 至 消 除 突 发 性 环 境 污染事故 的发生 ,更 要特 别注意在 突发性环 境污染事 故发生后又 如何及 时有效 地处理处
2 . 应急监测与事故应急管理 突 发性环境 污染事故应 急工作包括两 个
方 面 :污 染 事 故 的 应 急 处 理 与 处 置 ;污 染 事 故 的 应 急 监 测 。 在 突 发 环 境 污 染 事 故 的 应 急 处 理 中 , 必 须 首 先 找 出泄 漏 源 ,并 采 取 措 施 控 制 泄 漏 源 。 除 此 之 外 , 还 应 查 明 污 染 物 的 泄露和扩 散态势 、影 响范围 。充分 了解污染 物 的种类 、性质 、泄漏 量和污染 范围 。环境 监测部 门应能快速做 出应急监测 响应,科学 的实施监测 ,并及 时 向政府和 有关部 门反映 事 故污染现状 ,为进一步采 取应急措施提供 科 学决策 的依 据。消除危 害后果 ,做好 现场 恢 复是事故应 急救援 的四大基本任务之 一。 其具体要求 就是要针对事 故对人体 、土壤、 空 气 等 造 成 的 现 实 危 害和 可 能 的危 害 , 迅 速 采取封 闭、隔离 、洗 消、检测等措施 ,防止 对 人 的继 续 危 害 和 对 环 境 的 污 染 。如 果 没 有 应急监测 的实施 ,就 没有办法获得 真实 的污 染情况和 污染数据 ,也就无从判 断污染 的程 度如何 ,更无从去谈 如何控制 事故对人 员和 环 境 的危 害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对措施分析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对措施分析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对措施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在不断增加。

突发环境事件指的是突发性、意外性的环境问题,例如地震、洪水、海啸、火灾、化学泄漏等。

这些事件会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应急监测和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1.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突发环境事件通常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以及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技术手段。

对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可以利用地震仪、水位计、气象雷达等设备进行监测,对化学泄漏等事件,可以利用气体检测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还可以通过监测网络、卫星遥感等手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获取事件的信息。

2.加强监测数据的整合和分析监测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是应急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影响范围,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需要加强监测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的机制,以便更好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3.完善预警系统预警系统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损失。

需要完善预警系统,在监测到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发生时,能够迅速发出预警,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提供详细的信息和建议。

1.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工具。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的演练和评估。

在应急预案中应该包括事件的分类、预警机制、应急响应程序、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等内容,以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2.提高应急物资储备水平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储备相应的应急物资。

对于地震和洪水,需要储备救援器材、救生设备、食品和饮水等;对于化学泄漏,需要储备防护服、止漏器材、化学品吸附剂等。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对措施分析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对措施分析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对措施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生活环境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威胁,如自然灾害、工业事故、恶劣天气等。

这些突发环境事件往往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及时有效的应急监测和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是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立即采取监测措施,对环境进行全面监测,了解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影响范围,为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应急监测的主要任务是实时掌握灾害事态的发展情况,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指导,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而应对措施则是在事件发生后,通过合理的组织协调、及时的处置和有效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的危害,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应急监测是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第一步。

在突发环境事件中,了解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影响范围对于制定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采用多种监测手段,如空间遥感、环境监测站点、移动监测设备等,实现对环境的全面监测。

加强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提高监测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要建立完善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措施体系。

在实际应急处置中,要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影响范围,灵活使用各种应对措施,做到因地制宜、及时有效。

对于自然灾害,应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提前做好防范和准备工作,如加固建筑、疏散人员、储备物资等。

对于工业事故,要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处理机制,配备专业的事故处理人员和设备,及时制定处置方案,尽可能减少事故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要加强预警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意识,做好心理疏导和帮助工作。

还要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科学研判和预测预警。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环境数据的监测和分析、气象、地质等专家的研判,及时发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趋势,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建立健全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发布事件情况和应对措施,提高公众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认知和理解,增强社会的应对能力。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这些事故的突发性导致环境监测事先难以进行,而环境污染事故时限往往十分紧迫,必须迅速采取应急措施,防范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因此,应急监测成为事故发生时必不可少的手段。

应急监测的目的是迅速获取污染物浓度、分布及趋势等信息,判断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为事故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应急监测中需要考虑以下措施。

1. 整合现有信息应急监测前,需要整合现有信息,包括污染源类型、环境敏感区域、再生资源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监测方案和探测模式,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

2. 选择监测技术和设备应急监测需要快速响应污染事故和实施监测。

因此,需要选择高效、可靠的监测技术和设备。

常用的技术包括:DLT(远距离激光测距)、DOAS(差分吸收光谱测量)、PID(挥发有机物探测器)、离子色谱、红外吸收等。

3. 制定监测计划和方案针对不同污染源和环境敏感区域,需要制定不同的监测计划和方案,包括监测对象、监测内容、采样方法、监测频次等。

应急监测的目标是快速、准确地获取数据,避免干扰和误差,确保所获数据科学、可靠。

4. 快速采样和分析应急监测的时间十分紧迫,需要快速响应和反应。

因此,采样和分析要尽量缩短时间,提高效率。

常用的方法如现场快速采样、现场分析、实时连续监测等。

5. 信息处理和发布应急监测结束后,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应急响应,快速将结果向公众分享,以便及时采取对策,避免影响范围扩大。

同时还需要定期更新监测结果,污染排放源实施控制,避免类似污染事故再次发生。

总的来说,应急监测是有效应对各类环境污染事故的重要手段。

在实施应急监测时,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监测方案和技术路线,快速采集监测数据,及时分析和发布监测结果,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浅论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浅论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8 . " 9 1 9 88. 9 7
样质量控制 的简单有效措施 ,毕竟现场平行样品的 分析结果包含 了采样 的误差 。
参考文献
【 中国环境 监测总站 . 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 手册 ( 2 【 . 1 】 环 第 版)M】北
专用区域污染事故隐患分布 电子 图 ,专用取样设备 势 、 影响范围, 进而推测 出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以及有效的防护设备。 1 出具应急监测报告 , 出控制污染事故的建议 . 5 提
在监测结论得 出后 ,应在最短时间内写出应急
收穰 日期 :0 2 0 — 6 2 1— 1 2 .
表 1 大气污染事故应急环境监测准备工作
的科学依据 。 () 2 为保证应 急监测工作的准确、 及时, 必须确保 参 考文 献 专用的应急监测 车和性能 良好 的应急监测仪器设备 以及训练有素 的应急监测 队伍 。
【 1环保总局规划 司. 1 】 环境项 目 全监测 与风险 防范控 制及 国家 突发 安
() 3 根据大气突发性污染事故来势迅猛 , 有时去
得也快 的特点 , 应贯彻就近应急的原则 , 建立应急监 测网络 , 即以市环境监测 中心站为主、 各县级市环境 监测站就近应急为基础 ,以省应急监测中心及应急 监测分 中心为支援、 支持系统 。
[ 徐光 . 4 】 环境在 线监测监控管理与发布系统 田. 中国环境监测 ,06 20 ,
1 现 场取样 监 测 . 3
项 准备工作 , 应付各种紧急情况。
1 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应急环境监测的程序【 ’
监测人员携带有针对性的取样工具 、 仪器 、 设备
根据污染事故状态和情况 , 迅速布点取样 紧急状态下的环境监测需要简洁可行 的工作程 赶到现场 , 能在现场得出结果就在现场拿出监测结果 , 其 序, 以便实现快速 、 准确 、 有条不紊 的军事化效能和 监测。 也 要求 。实际工作 中的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 的应急环 余 的项 目可以迅速送到分析检测科室进行分析 , 境监测工作程序是 :

探讨应急监测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

探讨应急监测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

探讨应急监测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突发、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并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应急监测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可
以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支持,为应急响应和后续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应急监测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污染物监测
应急监测可以通过采集污染物的样品,并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确定污染物的种类、来源、浓度等信息。

这可以帮助应急响应部门及时发现并判断污染情况,制定准确的
应急处置方案。

同时,应急监测还可以帮助评估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情况,为相关决策提
供支持。

二、环境监测
除了污染物监测,应急监测还可以对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

比如,对空气、土壤、水体等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

这可以帮助应急响应部
门及时发现环境污染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环境监测也可以为后续的环境恢复工作
提供科学依据。

三、灾情监测
应急监测还可以对灾情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受灾区域的人口、物资情况,了解
受灾情况及变化趋势,及时调度人员和物资,为救援工作提供支持。

同时,灾情监测也可
以为后续的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应急监测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应急监测,
可以及时了解污染状况、环境质量状况和灾情状况,使应急响应部门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安全。

因此,应急监测的建设和完善对于保障环境安全和促进可持续
发展至关重要。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造成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如化工厂爆炸、油罐车泄漏等,这些突发事件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也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威胁。

对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显得格外重要。

应急监测是指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通过实时、快速、精准的监测手段,对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扩散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从而及时准确地掌握事故影响范围和程度,为事故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那么,针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呢?下面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一、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是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首要措施之一。

监测网络应该覆盖城乡各地区、水、气、土壤等不同介质,以确保对污染物质的全方位监测。

监测网点应该合理布局,覆盖面广,密度适中,能够全面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变化。

监测网络的建设需要依托于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包括传感器、遥感仪器、实时监测设备等,以实现对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应急监测工作需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与相关部门和机构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及时共享监测数据和信息。

这样可以加强协同作战,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传递和准确解读,为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还可以向社会公众发布环境污染的实时监测数据,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建立应急响应预案针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相关部门和机构需要制定应急响应预案,明确各方责任和职责。

在预案中应规定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流程和方法,并提前做好人员培训和演练工作。

在突发事故发生后,可以通过应急响应预案迅速启动应急监测系统,及时部署监测任务,实施监测措施,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加强技术研发和装备更新应急监测工作需要依托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装备。

加强技术研发和装备更新,是提高应急监测水平的重要举措。

在监测设备方面,需要引进国际领先水平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提高监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在技术手段方面,需要积极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监测的智能化水平和自动化程度。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突发地点和时间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可能会对周围的人民群众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有效的应急监测措施对于尽快控制事故扩散,减少污染对环境和人民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相关措施进行分析。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急需建立健全的监测预警系统。

通过在可能发生事故的地区建立监测站点,监测各类环境指标,如空气质量、水质情况、土壤污染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通过预警系统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和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确保各项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传输,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需要配备专业的监测设备和技术人员。

应急监测设备需要具备快速响应、高灵敏度和准确性的特点,以便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获取监测数据。

需要配备专业的监测人员,他们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监测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够迅速准确地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协助决策部门及时制定应对措施。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还需要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

各级政府、监测机构、救援部门和社会组织需要建立起紧密的协作机制,及时共享监测数据,形成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通过信息共享,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事故发生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为决策和救援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也可以加强对公众的信息发布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需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预案。

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分析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各项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还需要加强演练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预案。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也需要加强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

社会各界应当对监测工作进行监督,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

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及应急监测

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及应急监测

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及应急监测摘要:我国国民经济正在繁荣发展,生产领域增大,生产频率增加,也进一步导致突发性大气污染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现如今环境污染事故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因此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普遍关注,认识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出于维护环境安全的考虑做好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为国家的环境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尽可能的减少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来的威胁,也减少经济上的损失。

为进一步提出应急监测与预防措施,首先需要把握好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的类型、特征与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完善的应急监测方案。

关键词: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环境污染问题是当前摆在国家与社会发展进步面前的巨大阻碍,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的爆发,该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到正常生产生活,让人们的健康安全受到威胁,也会侵害群众的财产权益,给整体生态带来巨大的负担。

做好应急监测工作是妥善处理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的关键举措和基础,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以便立足实际提出应急监测的有效方法,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分类、特点与影响1.1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的类型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是当减肥常常发的污染事件,其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事故。

该事故产生的原因是生产生活当中使用、存储、运输、排放等操作不当造成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出现泄漏或者是异常排放情况。

这一污染事故会给相关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会给群众带来健康威胁。

第二,毒气污染事故。

事实上,毒气污染事故是上衣类型当中的一种,之所以将其单独列出是由于这一污染事故是最为常见的。

这里提到的毒气有一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

第三,爆炸污染事故。

该事故是因易燃易爆物品造成的火灾或爆炸颜姐的污染事故,这一类物质有很多,如煤气,硫磺,天然气等,除此以外,有一些固体废物、垃圾,假如进行了不恰当堆放或者是处理不恰当的话,也有可能出现爆炸事故。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恶意破坏等突发事件导致的环境污染事件。

这类事件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危害性较大的特点,一旦发生,往往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

建立健全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对于遏制事故的扩散和减轻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监测的重要性、应急监测体系的构建和监测措施的完善等方面进行措施分析。

一、监测的重要性1.保障公众安全对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第一时间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及时了解事故发生地的污染状况,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救援和疏散措施,保障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有效遏制事故扩散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在发生之初往往只是一个局部事件,如果能够及时监测,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源头,可以有效遏制事故的扩散,防止事故演变成更大范围的灾害。

3.为环境修复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监测,可以及时掌握事故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为后续的环境修复和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支持,降低事故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

二、应急监测体系的构建1.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应急监测体系的第一步是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包括空气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等多种监测手段,以及涵盖事故可能扩散的区域的监测点,确保监测的全面和准确。

2.配备专业监测设备配备专业的监测设备是应急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监测设备,才能及时准确地监测到事故污染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为后续的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持。

3.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往往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协同合作的事件,在应急监测体系中,需要建立起数据共享的机制,确保监测数据能够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传递,以便他们做出及时合理的决策。

三、监测措施的完善1.加强预警和监控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之初,应当加强对事故发展态势的预警和监控,密切关注事故源头周围的环境变化,以及事故影响区域的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指标,及时发现和掌握事故扩散趋势。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对措施分析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对措施分析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对措施分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对措施是指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实施的一系列监测和应对措施,旨在减轻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公共安全。

针对不同类型事件,应急监测应对措施也不同。

下面针对常见的几种突发环境事件分别进行分析。

一、空气污染事件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出现的一些有害污染物质超过了一定的浓度限值或在一定时间内对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空气污染事件主要由雾霾、烟尘、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造成。

应急监测应对措施主要包括:1、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对超标污染源实施管控措施,减少污染物的释放。

2、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包括加强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3、适当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等易受污染物影响的群体。

4、加大环保力度,推进绿色中国建设。

二、地震事件地震是地球地壳运动的一种自然现象,经常会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应急监测应对措施主要包括:1、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及时判断地震等级、震中、震源深度等信息。

2、通过现有经验和应急预案进行灾害评估和预测,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3、建立灾害物资储备,并组织抢险救援队伍进行灾害救援工作。

4、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及意识培养,增强公众自救能力。

1、实时监测水体质量,及时发现水污染事件。

2、尽快切断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释放。

3、灾后马上对水体进行采样分析,加强对饮用水的检测。

4、启动水污染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及时组织抢险救援队伍。

四、火灾事件火灾是指因火源与可燃物接触而燃烧,火势蔓延引发的一系列灾害。

应急监测应对措施主要包括:1、实施火灾监测及检测,及时发现火患,通过预警系统实时发布火灾信息。

2、对易燃物品实施限制,如禁止在建筑物和市区内存放易燃液体和气体。

3、培训消防队伍和公众基本消防知识和技能。

4、加强火灾应急救援能力,如提升救援队伍的战斗力,实施疏散和救援,及时控制火源和火灾范围。

总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灾害损失,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以及加强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摘要:环境应急监测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工作中的首要环节,也是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的基础。

因此,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使其充分发挥好关键作用,才能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实效性得到大幅提升,保证应急处理工作能够有序展开,让事故的损失率降到最低。

关键词: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具有发生的突然性、危害的严重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处置的艰巨性等特点,因此加强环境突发应急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环境应急监测是在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最短时间内对污染物的种类、浓度范围等进行监测,其结果直接影响有关部门对突发性环境事故危害程度的判断,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可靠、准确的参考信息。

环境监测部门要重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建设和管理,完善环境应急监测预案,充分发挥应急监测在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的关键作用。

环境应急监测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应急监测人员要不断完善应急监测机制和应急预案,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建立健全环境应急监测质量控制措施,减少污染事故带来的危害。

1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定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是指在己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等而进行的应急环境监测,包括现场监测点的布设、采样方法和现场监测方法的选择、样品的贮存用运输方式、送样的地点选择、应急监测的人员的准备。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要求环境应急监测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采用准备的应手的应急监测设备,对环境突发性事故发生过各中产生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污染的范围及可能的危害等予以查明并及时报告。

2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2.1环境应急监测组织体系的建设各个层级的环境监测站均需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工作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和开展调度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好以上准备工作的基础是要建立应急监测组
表 1 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的监测准备工作表
污染物
可能的事故隐患
采样工具
分析仪器
CO
煤气厂及运输管路等
双联球采气袋、弹簧夹
CO 分析仪
NOx
生产和使用硝酸的化工制药厂等
携带式空气采样器多孔玻板吸收管、三氧化铬—纱子、双 球玻璃氧化管
分光光度法
NH3
化肥厂及其他工厂、制药厂等
在现场监测到数据之后,监测人员将监测到的数 据迅速输入计算机,从而进一步得到监测结果,并且 根据气象条件和资料和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模式,用计 算机分析出污染物的扩散趋势以及影响范围,从而推 测出有可能的造成的危害。这一步至关重要,这是对 前期监测工作的提升,将原始的数据经过分析成为可 以参考的科学依据,对后面的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除了做好前期 的准备工作和监测工作之外,在进行分析前在可以对 数据进行一个简要的检验,然后再进行数据的分析。 2.4 根据分析的结果,整理成监测报告
LI Ji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s the Central Station of Jingzhou City, Jingzhou 43400, China)
Abstract:Since the dawn of human history into the industrial era, human productivity explosive growth, the production of increasingly accelerated pace. The economy got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has al - so suffered a hitherto unknown damage, air pollution emergency increasingly frequen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a brief analysis of how in emergency air pollution accident after the rapid scientific, stan - dardized,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emergency monitoring. Key words:emergency air pollution accident emergency monitoring sampling
当大气污染事故发生后,监测人员要迅速携带专 用的取样工具。仪器和设备赶往事故现场,然后根据 污染事故现场的状况立刻布点取样和监测,尽量在事 故现场就得出监测的结果,其余的项目则应立即送到 分析检测室进行分析,并且要及时、准确的报告分析 结果。由于事故发生的现场,污染物的分布极其地不 均匀并且没有规律,因此采样的点位要慎重选择,这 是准确判断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污染范围与程度等级 的先决条件。在实际检测中,点位的选择要根据以下
大型气泡吸收管、空气采样器(0-1L/min)
分光光度法
H2S
化工厂、化纤厂等
大型气泡吸收管、空气采样器
10 mL 具塞比色管、分光光度计
CS2
化工厂、化纤厂等
多孔玻板吸收管、空气采样器
10 mL 具塞比色管、分光光度计
Cl2 化工厂、制药厂、造纸厂、印染厂、自来水等
多孔玻板吸收管、空气采样器分光度计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形式有很多种,所包含的污 染因素也比较多。一般来说,普通的环境污染属于常 量排污,有其固定的排放方式和途径,并在一段时间 内具有规律性。而突发性的大气污染事故没有固定的
《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网址)http://fjks.chinajournal.net.cn(电话)027-87643502(电子信箱)hjkxyjs@126.com 收稿日期:2012-08-23;修回 2012-11-16 作者简介:李佳(1978-),女,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及技术研究,(电子信箱)935386078@。
第 12J 期
李佳 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分析
247
表 2 监测频次确定原则
监测点位
应急监测频次
跟踪监测频次
空气事故发生地 空气事故发生地周围居民区等敏感区域
空气事故发生地下风向
初始加密(数次/天)监测,随着污染物浓度的下降 组建降低频次
初始加密(数次/天)监测,随着污染物浓度的下降 组建降低频次
HCl
化工厂、制药厂等
滤膜采样夹,大型气泡吸收管、空气采样器
10 mL 具塞比色管、分光光度计
芳香烃
化工厂、制药厂等
活性炭吸附采样管、空气采样器
气相色谱仪
织,环境监测站务必对应急监测这项工作引起重视, 要制定监测责任制,配备专人、专用的通讯工具以及 交通工具,监测人员要配备专用区域污染事故隐患分 布电子图,专用的取样设备以及有效的防护设备等。 对应急监测工作要设立专用电话,并且配备专人值 班,当接到上级下达的应急监测任务或者是接到社会 污染事故举报后,要迅速作出反应,根据举报情况立 刻抽调相关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勘察,对污染区域做 好防护措施,然后通过分析现场的情况作出应急监测 的方案,并迅速展开对污染物质的采样和监测。 2.2 现场的取样和监测
1 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的类型及产生的影响
相关部门结合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污染的物质 以及事故的表现形式将突发性的大气污染事故分成 了 4 类:第 1 类,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事故。这类事故主 要是由于在生产、运输、储存以及使用和排放的过程 中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泄漏所引发的;第 2 类,毒气污 染事故。这是最常见的一类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主 要的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氨气等; 第 3 类,爆炸性污染事故。这类事故是指由一些易燃 易爆的物体引起的火灾或者是爆炸所形成的污染事 故。此类物质主要有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木材、 油漆以及硫磺等;第 4 类, 有些垃圾、固体废物因堆放 或处置不当,也会发生爆炸事故。
几点来分析:第 1 点,事故类型,污染程度以及影响到 的范围。第 2 点,事故发生的地点,是否人口密集区 等。第 3 点,事故发生现场的天气状况,特别是主意风 向、风速及其变化情况。除此之外,布点还要遵循一定 的原则,采样点在事故发生点及其附近、主要附近人 群的生活环境、合理设置参照点等。
当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会逐渐地稀释、扩散、降解 和沉降。在进行应急处理之后,污染物的浓度会逐渐 降低,所要监测要根据污染物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监测 频次。频次的确定原则见表 2。
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
从而危害社会治安。
突发性的大气污染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 在发展中过度追求高频经济回报,对安全生产不够重 视,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年来频发的大气污染事 故已经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破坏,就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对事故的应急监 测还需要更多的投入。当然发生事故的原因还有,操 作人员的素质问题,化学反应过程的设备老化、交通 事故等等。据相关部门统计,1993 年发生在深圳市的 危险化学品库燃烧大爆炸时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就超过了 2 亿元,其后期长时间的整理和回复花费巨 大,间接经济损失难以估计。除了经济损失之外,对于
关键词:突发性; 大气污染事故; 应急监测; 取样 中图分类号:X830.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6504.2012.12J.053 文章编号:1003-6504(2012)12J-0245-04
Emergency Air Pollution Accident Emergency Monitoring Analysis
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分析
李佳
(荆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湖北 荆州 434000)
摘 要:自从人类历史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的生产力爆炸式增长,生产节奏日益加快。在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也遭受 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突发性的大气污染事故愈发频繁。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简要分析了如何在突发大气污染事故之后迅速进行 科学、规范、合理和有效的应急监测。
2 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步骤
突发大气污染事故之后,在紧急状态下的应急监 测需要简单有效的工作步骤,以便实现快速、准确、有 条不紊的应急监测,在实际工作中突发性大气污染事 故的应急监测的步骤如下。 2.1 准备工作
应急监测工作一定要在平时做好充分的准备,避 免在事故发生时手忙脚乱,对于常见的应急监测准备 工作列于表 1。
在监测得出结论之后,要将分析的结果整理成监 测报告,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送 达领导机关,以便领导机关及时作出批示,对污染事 故进行处理,尽可能的抑制污染物的扩散。这是应急 监测的最后一步,是对所有监测结果的归纳与总结, 是一份实质性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报告。
3~4 次/天或与事故发生地同频次(应急期间)
连续两次监测浓度均低于空气质量标准值或已接 近可忽略水平为止
连续两次监测浓度均低于空气质量标准值或已接 近可忽略水平为止
2~3 次/天,连续 2~3 天
空气事故发生地上风向对照点
2~3 次/天(应急期间)
反而会有不好效果。要在保障监测质量的基础之上, 去增加监测的频次,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2.3 处理监测到的数据并对分析污染的趋势
第第 3215021J卷2期年第121月2J 期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Vol. 35 No.12J Dec. 2012
李佳.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12J):245- 248. Li Jia. Emergency air pollution accident emergency monitoring analy- si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35(12J):245- 2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