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案 晋教版

合集下载

2024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学设计2

2024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学设计2

2024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东北地区-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是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土壤类型以及农业发展等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掌握黑土地的特点和农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东北地区的了解较少,对黑土地的特点和农业发展情况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问题,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土壤类型以及农业发展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土壤类型以及农业发展等情况。

2.难点:黑土地的特点和农业发展情况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黑土地农业发展案例,让学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4.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设计好问题,准备好案例分析材料。

3.安排好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土壤类型等情况,让学生对东北地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晋教版地理八下6.1《东北地区——辽阔富饶的“黑土地”》word学案

晋教版地理八下6.1《东北地区——辽阔富饶的“黑土地”》word学案

6.1 省际区域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地图了解东北三省主要的平原和山地及地形特征2.掌握东北三省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征【重点难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状况【自主学习】一、山环水绕的地表形态1.东北三省包括__________省、__________省和_________省,位于我国的_______部。

2.东北三省地形以_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东部为________山地,北部为__________岭,西倚__________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_______平原,因此,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3.东北平原包括、和。

是我国面积的平原。

4.河流:山地的东南方有江和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两国的界河。

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流过,它是两国的界河。

二、冷湿的气候1.气候类型为,特点。

(找到描述气候特点的词句,标注在书中)2.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合作学习】1.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形容东北三省,能说说东北有哪些“山、水、沃野”吗?2.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当堂达标】1.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的是()A.内蒙古 B.黑龙江 C.吉林 D.辽宁2.下列山脉不在东北三省的是()A.大兴安岭 B.小兴安岭 C.长白山 D.昆仑山3.下列表述东北三省气候正确的是()A.气候冷湿B.雪期自北向南越来越长C.冬短夏长D.降水集中于秋季4. 在春秋季节,东北三省经常受到哪种灾害的影响()A. 干旱B.寒潮C.台风D.洪涝5.读东北地区图(如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处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主要地形类型有和。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山脉:A 、B 、C 。

河流:D ,E ,F 。

(3)从图中看出,可以用“、”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说课稿1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说课稿1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独特魅力。

本节内容既是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拓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国家领土完整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地域分布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以及人文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对他们来说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他们对东北三省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点;学会阅读和分析地形图、气候图等地理图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领土完整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点。

2.教学难点:地形图、气候图等地理图表的阅读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讲授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地理图表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东北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分布以及人文地理特点。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东北三省的地形、气候、资源等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使学生对东北三省有更全面的认识。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 教案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 教案

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并对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在地形图上识别东北三省的主要的地形区及主要的河流,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东北三省的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归纳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并分析东北冷湿气候的原因。

教学重点1.东北三省“山水环绕”的地形特点。

2.东北三省“湿冷”的气候特点及原因。

教学难点东北三省冷湿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述法、读图分析法、学生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农业生产受哪些影响?自然环境:地形、河流、土壤、气候自然环境——气候(ppt展示)东北气候冷湿,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有利:冬季寒冷,减少虫害积雪厚,水分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产品优质等……不利:冬季寒冷,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一年只能一熟等……最大的商品粮基地2017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粮食产量达到2375亿斤,其中,辽、吉、黑三省粮食产量分别为427亿斤、744亿斤和1204亿斤。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我国最重要的稻米产区(PPT展示)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PPT展示)拓展探究: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原因?(PPT展示)合作探究探究问题1、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有哪些优越性:探究问题2、东北三省冷湿的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为什么东北气候寒冷?(2)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降水量差不多,为何东北比较湿润?(3)冷湿的地理环境对东北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课堂小结位置和范围山环水绕的地表形态河流地形山地平原气候特点冷湿的气候成因。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创新学案(第2课时)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创新学案(第2课时)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东北三省农业发展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

2.了解和掌握东北三省工业布局特点及工业结构特点。

【重点难点】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自主学习】三、重要的农林基地1.制约因素: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密切相关。

这里纬度较,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

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影响容易发生。

2.有利条件:地势,土壤,适宜大规模的耕作;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盛产、、、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东北山地是我国著名的林区,生长着、和等针叶林。

自然区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四、发展中的重工业基地1.工业发展的条件有:;;。

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

2.曾出现过的问题:、、、、、。

采取措施后,逐步使东北老工业基地走上了、、、、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合作学习】根据所学完成课本第18—19页的积极参与【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当堂达标】1.下面对于东北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雨热同期,农作物能一年二熟B.地势平坦,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粮食基地C.气候寒冷,经常遭受低温冻害,粮食产量较低D.土壤肥沃,水稻.小麦.油菜.甘蔗产量最多2.不属于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有利条件的是()A.地势平坦 B.土壤肥沃 C.人口稀少 D.雨热同期3.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 )A.冬小麦、大豆、棉花 B.春小麦、花生、甘蔗C.春小麦、大豆、甜菜 D.冬小麦、谷子、甜菜4.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的农作物是()A.春小麦、棉花 B.冬小麦、玉米C.冬小麦、水稻 D.春小麦、大豆5.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A.东北林区 B.西南林区 C.东南林区 D.“三北”防护林6.对湿地的生态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将降水和来水存储起来,起到抗洪防旱的作用C.调节气候,降温降湿D.多种珍稀动物的栖息地7.“北大荒”主要指的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指的是()A.松嫩平原 B.东北平原 C.辽河平原 D.三江平原8.下图,工业城市:A是省的行政中心,B是省的行政中心,主要的工业部门:,是全国著名的汽车城。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三省教案晋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三省教案晋教版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东北地区的各种图片或录像资料,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
德育目标学习东北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增强学生热爱祖
国山川河流的情感。
教学重点归纳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找出主要的农业产区和林业基地,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条件。
东北三省
课题
第六章东北三省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2
第1课时
教师
武承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读图6.2,找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地,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东北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描述本区山水环绕的地表形态。2.通过分析图6.3,归纳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在图6.9和图6.10上,找出主要的农业产区和林业基地,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条件。4.渎图6.11,说出煤炭、石油、铁矿、交通运输和主要重工业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二
二、冷湿的气候
讲述东北地区的气候知识时,指导学生读图6.5,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1.先让学生把这四个城市的名称标在“东北地形”图中的适当位置上,并分析出它们所处的纬度位置的高低。2.从图6.5中,读出由低纬到高纬、由沿海到内陆气温值的大小变化和降水量的大小变化。3.从沈阳、哈尔滨图中,分析出一年中气温在O℃以下、10℃以下、20℃以上的月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读图6.2,找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地,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东北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描述本区山水环绕的地表形态。2.通过分析图6.3,归纳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在图6.9和图6.10上,找出主要的农业产区和林业基地,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条件。4.渎图6.11,说出煤炭、石油、铁矿、交通运输和主要重工业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

《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

播放视频《航拍中国·黑龙江》哈
尔滨片段节选,并创设情境来自广州的
西西被该片段所吸引,想要展开一次东
北之行。

提出问题:1.如果冬季去东北
需要穿什么衣物?2.来到东北有哪些值
得一去的景点?3.在东北可以品尝到哪
些美食?
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创设情境,西西展开东北之行,帮
助他找出东北三省在我国的位置、东北
三省的范围及相对位置邻国和临海。

地形与地势:小组活动:(1)完成
学案任务一内容,在图中画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并概括该区域地形特点。

(2)找出主要河流。

(3)概括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计时三分钟)
活动结束后,小组汇报教师总结,找学生上前演示指图。

并指出当西西来到东北值得一看的景点,“白山黑水”和“沃野千里”可惜的是西西看不到绿油油的田野了。

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完成学案活动一。

时间截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并上前指图说出自己找到的地形河流等。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 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 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这一章节主要介绍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资源等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对祖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东北地区的特点和特色,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东北三省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资源等特点,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观察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资源等特点。

2.东北地区的人文景观和特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东北地区地理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地图等资料的课件。

2.资料:收集关于东北地区的相关资料,如文章、报道等。

3.地图:准备东北地区的地图,以便学生观察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资源等特点,让学生对东北地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东北地区的人文景观和特色,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6.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6.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6.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2.掌握东北三省的气候、地形、水文、生产等自然特征。

3.理解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4.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其对地域、资源、经济等方面问题的观察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分布情况,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2.难点:如何分析三省的自然特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章节教学内容学时第一节东北三省的自然条件 2第二节东北三省的人文景观 1第三节东北三省的区位优势 1第四节东北三省的发展历程 1第五节东北三省的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 2第六节东北三省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1四、教学方法及手段1.授课法与听课法相结合;2.实物资料法;3.图片资料法;4.课外参访法。

五、教学资源准备1.地图、交通图等;2.生产、生态、环境等图片资料;3.课外参观、访问地区的实物资料。

六、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一节东北三省的自然条件(2学时)1.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面积;2.三省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3.东北三省的气候和地形特征;4.三省的主要河流及水资源。

第二节东北三省的人文景观(1学时)1.三省的文化、历史、民族等方面的特点;2.长白山、亚布力、长春等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介绍。

第三节东北三省的区位优势(1学时)1.东北三省在中国的地理位置;2.三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区位优势。

第四节东北三省的发展历程(1学时)1.20世纪初东北的农村经济状况;2.20世纪30年代以来三省工业和农业的发展;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的转型与发展。

第五节东北三省的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2学时)1.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2.三省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与短板;3.三省发展经济的各自特色和发展路径。

第六节东北三省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1学时)1.三省的生态建设情况;2.三省的环境保护近况。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学设计1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学设计1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东北三省的独特之处,以及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形、气候、土壤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三省的特色地理现象和资源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入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地理环境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难点: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的知识点的联系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讨论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东北三省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东北三省的地图、图片等辅助材料。

3.小组讨论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东北三省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产生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介绍东北三省的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让学生对东北三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通过填空、选择题等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地理观察能力。

4.巩固(10分钟)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东北三省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三省教案晋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三省教案晋教版
题型四:旅游发展分析
【示例】请分析东北三省的旅游资源,并说明其开发利用的潜力。
【答案】东北三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东北三省的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首先,东北三省的自然风光独特,如长白山、镜泊湖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其次,东北三省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如伪满皇宫、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最后,东北三省的民俗文化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如冰雪节、民俗村等,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东北三省”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地理特点,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结合课本中的地图、图片等资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东北三省的地理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附:题型示例及答案
题型一:地形特点分析
【示例】请分析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并说明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之一,土地肥沃,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山地地形也造成了交通不便和资源开发难度大等问题,对农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地区——辽阔富饶的“黑土地”(第2课时)课件晋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地区——辽阔富饶的“黑土地”(第2课时)课件晋教版

第一节
东北三省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内容(P16),,读图6.6, 说出东北三省有哪些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布 在那些地区? 2、阅读课本内容(P17),读图6.10。 (1)东北地区北林区有哪些主要树种? (2)森林深处有哪些珍贵的动植物资源? (3)东北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那些地区?
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 原、辽河平原;其中,玉米、春小麦、 水稻、大豆,主要分布在松辽平原上; 甜菜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上。 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长白山地。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
大 兴 安 岭 之 冬
植被类型
小兴安岭白桦林
杨 树
大 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岭 的 兴 安 落 叶 松
合作探究
1,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哪些? 2,从生活实际出发,说说保护森林 的意义和措施。
1、从实际出发,说说保护森林的原因。
东北的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森林资源宝 库,这里的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 三分之一。森林可以提供新鲜空气;涵养 水源,保护淡水资源;调节气候;提供良 好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森林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增加经济效益。
【复习检测】
1、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海陆位置:(临2个海:____、____) 相对位置:(3个邻国:___、______
、 ___
2个邻省:____、 _______
2 、东北地区的地形
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是_______和________,山地内侧为平原,外侧为界河,形
成________的地表形态。
东北平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南北长而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 东北地区-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案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 东北地区-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案

辽阔富饶的“黑土地”》 “东北地区”是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编排的一节教学内容,是一块省际区域。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是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能够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知识目标】1.读图6.4,找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地,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东北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描述本区山水环绕的地表形态。

2.通过分析图6.5,归纳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在图6.10和图6.17 上,找出主要的农业产区和林业基地,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条件。

4.渎图6.19,说出煤炭、石油、铁矿、交通运输和主要重工业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东北地区的各种图片或录像资料,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

【德育目标】学习东北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山川河流的情感。

【教学重点】归纳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找出主要的农业产区和林业基地,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条件。

有关彩图、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情景提问法导人。

播放东北地区录像或风光片:一望无际的沼泽地,成群结对的丹顶鹤,成片的大豆、高梁,哈尔滨的冰雕展,美丽的松花江,迷人的太阳岛,天池,林海,拥有海滨浴场和海上石林的城市——大连……学生边看边回答教师的提问:请大家说一说,这些景观位于我国哪些省区呢?为什么这里会形成这些独特的景观?那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这个地区。

[讲授新课]一、山水环绕的地表形态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在屏幕上展示图6.1,教师提出思考题:1.读图描述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2.它的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哪些国家接壤?(东面与朝鲜接壤;东北面与俄罗斯接壤;西面与蒙古接壤)3.本区西南部与我国哪些省区相邻?(内蒙古、河北)其次,指导学生渎图6.4,提出读图要求:1.从图中分析东北地区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平原、山地)2.让学生在图中先找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分布地区和山脉走向,再找出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松花江等河流的分布和流向,然后指出东北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的分布以及地势特点,通过读图一一查找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在东北地区,平原被山地所环抱,山地外侧又被河流所环绕,从而让学生明确掌握形成东北地区“山水环绕的地表形态”的地形特征概念。

晋教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共43张PPT)

晋教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共43张PPT)

三、重要的农林基地
4.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是( B )
A.海洋 B.湿地
C.沙漠 D.森林
5.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的是( C )
A. 汾渭谷地 珠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D.三江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重要的农林基地
二、读图题 1.读“东北三省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完 成下列要求。 (1)东北三省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____松__嫩____平原、____辽__河____平原、___三__江_____ 平原。 (2)东北三省主要的农作物是( D )
二、冷湿的气候 知识点小结
东北三省主要气候类型
冷湿的气候
气候冷湿的原因
气候对当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冷湿的气候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东北民俗中有“窗户纸糊窗外”的说法,这反映出东北三省的 气候( A )
A.冬季漫长而寒冷
B.冬季温暖而湿润
C.夏季高温少雨
D.全年温和湿润
2.我国的滑雪场主要分布在东北,这是因为(A )
(2)墙体厚、窗户小与气温较低有 关,有利于室内保温,当地距冬季风 的源地近,民居窗小有利于防风。
三、重要的农林基地
学习目标
1.读图找出东北三省主要的农业产区和林业基 地。
2.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东北三省在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 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因素的相互作用和 相互影响。
东北三省的范围组成: 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相邻省区: 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 陆上邻国: 俄罗斯、朝鲜 隔海相望的国家: 韩国、日本 濒临的海洋: 渤海、黄海
【概括总结】 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具有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 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 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北地区辽阔富饶的“黑土地”》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

但同时,他们对东北地区的了解可能局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东北地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等特点,掌握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读图析图法: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案例分析的问题及答案。

3.准备教案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东北地区有什么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等地理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简要讲解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东北地区。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 辽阔富饶的“黑土地”》说课稿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 辽阔富饶的“黑土地”》说课稿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辽阔富饶的“黑土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东北地区辽阔富饶的“黑土地”》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东北地区的基本情况,认识到这块土地上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文化。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地理知识的介绍,也有对东北地区风土人情的描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我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东北地区的认识可能还比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东北地区的了解。

同时,学生对于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的兴趣较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掌握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资源等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案例资料等,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东北地区的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3.课堂讲解:讲解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资源等特点,分析地形、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案例分析:分析东北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如北大仓、冰雪旅游等。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东北地区的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6.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东北地区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地理观察和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山西省太原市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课件晋教版23页PPT

山西省太原市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课件晋教版23页PPT

1
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山西省太原市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 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课件晋教版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名,于我若 Nhomakorabea浮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Thank yo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读图找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地,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东北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描述本区山水环绕的地表形态。

2.通过分析图,归纳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在图上,找出主要的农业产区和林业基地,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条件。

4.渎图说出煤炭、石油、铁矿、交通运输和主要重工业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 通过观看东北地区的各种图片或录像资料,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

德育目标学习东北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山川河流的情感。

教学重点归纳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找出主要的农业产区和林业基地,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条件。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课时: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提问法导人。

播放东北地区录像或风光片:一望无际的沼泽地,成群结对的丹顶鹤,成片的大豆、高梁,哈尔滨的冰雕展,美丽的松花江,迷人的太阳岛,天池,林海,拥有海滨浴场和海上石林的城市——大连……学生边看边回答教师的提问:请大家说一说,这些景观位于我国哪些省区呢?为什么这里会形成这些独特的景观?那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这个地区。

[讲授新课]一、山水环绕的地表形态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在屏幕上展示图6.1,教师提出思考题:1.读图描述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2.它的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哪些国家接壤?(东面与朝鲜接壤;东北面与俄罗斯接壤;西面与蒙古接壤)3.本区西南部与我国哪些省区相邻?(内蒙古、河北)其次,指导学生渎图6.2,提出读图要求:1.从图中分析东北地区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平原、山地)2.让学生在图中先找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分布地区和山脉走向,再找出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松花江等河流的分布和流向,然后指出东北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的分布以及地势特点,通过读图一一查找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在东北地区,平原被山地所环抱,山地外侧又被河流所环绕,从而让学生明确掌握形成东北地区“山水环绕的地表形态”的地形特征概念。

二、冷湿的气候讲述东北地区的气候知识时,指导学生读图6.5,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

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先让学生把这四个城市的名称标在“东北地形”图中的适当位置上,并分析出它们所处的纬度位置的高低。

2.从图6.5中,读出由低纬到高纬、由沿海到内陆气温值的大小变化和降水量的大小变化。

3.从沈阳、哈尔滨图中,分析出一年中气温在O℃以下、10℃以下、20℃以上的月份。

哈尔滨一年中有5个月的平均气温在O℃以下,有7个月的平均气温在10℃以下;沈阳一年中有3个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下,有6个月的平均气温在10℃以下;而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月份,哈尔滨和沈阳都只有3个月。

4.根据以上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出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5、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气候特点的原因。

[反馈练习]课堂活动参考答案:1.东北地区濒临的海有渤海、黄海、日本海;相邻的国家是蒙古、俄罗斯、朝鲜。

2.东北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上。

中部是东北平原,周围环绕着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山地外侧环绕的江河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

3.沈阳、长春、哈尔滨位于平原地区,七、八月气温多超过22℃,说明东北地区夏季温暖;漠河一月气温在-30℃以下,从十月到第二年四月都在O℃以下,说明东北地区长冬、严寒。

4.东北地区国界线很长,利于我国和俄罗斯、朝鲜等国家进行商贸活动,还可以通过东南部海域与韩国、日本等国家联系。

东南部濒临海洋,地势低平,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水。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屏幕上展示东北地区粮食、森林的录像和图片: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上的甜菜,松辽平原上的玉米、水稻、高粱、大豆等农作物的丰收景象。

在图片的适当位置出示思考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经过四人小组讨论、切磋后,自己归纳出结论。

[讲授新课]1.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布在什么地区?玉米、春小麦、高粱、水稻、大豆,主要分布在松辽平原上;甜菜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上,这里是我国最大的甜菜产区。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与分布的特征是什么?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结构中粮食的生产和林业生产占主导地位。

让学生观看录像和图片: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绵延千里的林海;人们乱砍滥伐森林导致环境遭到破坏的场面等。

提问:1.东北地区的茫茫林海中有哪些主要树种?2.在森林深处,有哪些珍贵的动植物资源?3.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的原因是什么?这里有较好的水、土、光、热条件,经过劳动人民长期的垦殖经营,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

东北平原土层深厚,黑土面积广大,耕地辽阔,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影响是:(1)夏季温暖,日照较长,这里生长期虽短,但是农作物一般可一年一熟。

(2)大部分地区水分条件较好。

年降水量自东向西由800多毫米减少至400毫米,长白山东南侧可达1000毫米,东部、北部山区属湿润地区,平原属半湿润地区。

降水集中于暖热季节,水热配合较好。

全年降水量的2/3集中于六、七、八月,平原地区85—90%的降水集中于暖热季节。

另外,积雪和冻土还改善了地表的水分条件:积雪把冬季的降水大部分保存下来,使春播时有较稳定的水源。

冻土改变了土壤的水分条件,使第二年春播时土壤有较好的墒情。

(3)冬长寒,气温低,农作物病虫害少。

不利的影响有:(1)热量不足。

冬长寒,积温低,无霜期短,使东北地区的复种指数低,农作物仅能一年一熟。

(2)冻土、沼泽、盐碱地都不利农业的发展。

(3)平原西部受风沙危害,有春旱现象。

(4)夏季降水集中、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区易形成内涝等。

东北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地。

这里地势较高,山体外围水源条件充足,冬季漫长寒冷,树木病虫害少等这些都利于农林基地的发展。

4.分析讨论东北地区林区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逐年降低,木材蓄积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

[反馈练习]课堂活动参考答案:1.农作物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上。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2.我认为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区水分条件较好,但有冻土、沼泽、盐碱地都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夏季降水集中,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区易形成内涝等。

3.森林在改善环境方面具有:提供新鲜空气;调节气候;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等作用。

我认为森林能美化环境,还能增加经济效益。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习一个地区的工业特征,一般从工业发展条件(包括资源条件、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社会历史条件等)、工业的水平和地位、工业的部门和结构、工业分布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但每个区域都有它突出的特征,如东北地区主要的工业特征是发展中的重工业基地。

[讲授新课]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东北地区空白地图,图下写出要填内容,让学生临摹自绘一张东北地区空白草图,在图中填以下内容:(1)重要的工业中心(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鞍山);(2)主要铁矿、煤矿和石油等重要能源基地的名称(辽河、本溪、吉林、松原、大庆、齐齐哈尔、鸡西、鹤岗、抚顺); (3)绘出主要铁路干线(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京哈线、沈丹线、沈吉线),并填出各线起讫点的名称。

2.指导学生仔细读图,然后,请三位同学到教室前面用鼠标拖动东北地区空白地图,将图下要填内容的名称移到图中相应位置,其他同学自己填。

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工业中心、主要矿产、能源、交通的分布,又活跃了课堂氛围。

3.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里采用质疑法,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层次地学习:(1)东北地区发展为我国重工业基地的条件是什么?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石油、煤、铁最为重要,是我因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

主要油田有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吉林省的吉林油田和辽宁省的辽河油田。

大庆油田的开发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使我国石油实现了自给。

闻名全国的铁矿有辽宁的鞍山和本溪铁矿。

大煤矿有阜新、抚顺、鸡西、鹤岗。

抚顺有很大的露天煤矿和油页岩,便于综合利用。

有较丰富的水力资源,白山、红石、丰满、镜泊湖等水电站为工业提供电力,并有丰富的江河提供充足的工业用水。

东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林区,木材蓄积量占全国的1/3。

有稠密的铁路网、便利的内河航运和海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东北地区还有较长的工业发展历史,为进一步发展工业提供了较好的工业基地和较强的技术力量。

(2)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及工业中心?本区主要工业城市有沈阳、长春、哈尔滨、鞍山和大连,都分布在哈大铁路沿线。

主要工业部门及工业中心有石油工业中心:大庆、吉林、辽河;煤炭工业中心:阜新、抚顺、鸡西、鹤岗;钢铁工业中心:鞍山、本溪,鞍钢是全国最重要的钢铁工业中心;机械制造工业中心:哈尔滨(发电设备制造)、长春(汽车工业)、沈阳(综合机械制造、电子电器工业)、齐齐哈尔(重型机械制造)、大连(造船工业、化学工业中心);还有哈尔滨的麻纺、制糖;辽阳的棉纺;丹东的丝织业等。

(3)东北地区的交通特点是什么?主要以铁路交通为主,有稠密的铁路网,内河航运和海洋航运也较发达。

[反馈练习]课堂活动参考答案:我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应注意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企业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