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检查档案:体弱儿童个案记录

合集下载

幼儿园体弱儿、肥胖孩子个案追踪记录

幼儿园体弱儿、肥胖孩子个案追踪记录

幼儿园体弱儿、肥胖孩子个案追踪记录引言本文档旨在记录幼儿园体弱儿和肥胖孩子的个案追踪情况。

通过对这些特殊儿童的追踪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发展情况,为幼儿园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个案1:体弱儿儿童基本信息- 姓名:张小明- 年龄:4岁- 性别:男- 身高:100cm- 体重:15kg健康档案- 追踪日期:2022年3月1日- 病史:无- 家庭环境:一般- 饮食惯:正常- 运动情况:较少参与体育活动追踪分析张小明是一个体弱儿,身高和体重明显低于同龄儿童。

根据他的家庭环境和饮食惯,可以初步判断可能是孩子的营养摄入不足或者运动量不够导致的体弱。

措施建议1.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均衡,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2. 鼓励孩子参与适量的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

3. 定期追踪并记录体重、身高等数据,以便评估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个案2:肥胖孩子儿童基本信息- 姓名:王小红- 年龄:5岁- 性别:女- 身高:110cm- 体重:30kg健康档案- 追踪日期:2022年3月1日- 病史:无- 家庭环境:一般- 饮食惯: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较多- 运动情况:缺乏运动追踪分析王小红明显超重,体重指数超过正常范围。

根据她的饮食惯和缺乏运动,判断她是典型的肥胖症孩子,主要是能量摄入过多,消耗不足导致的。

措施建议1. 家长应注意控制孩子的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2. 鼓励孩子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加身体消耗和促进新陈代谢。

3. 定期追踪并记录体重指数,以便评估孩子的减重进展情况。

总结通过对体弱儿和肥胖孩子的个案追踪分析,我们可以查明他们的身体状况及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

积极关注孩子的营养摄入和运动情况,定期追踪记录并评估其生长发育情况,有助于幼儿园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标题: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一、儿童基本信息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4岁班级:小班二、观察日期和时间2021年9月15日,上午9:00-10:30三、观察环境幼儿园室内活动区四、观察内容在自由游戏时间,我注意到小明选择了积木区域。

他先是独自一人默默地搭建积木,然后开始尝试与周围的小伙伴交流,邀请他们一起玩耍。

五、观察行为描述小明在选择积木后,首先将所有的积木按照颜色和形状进行了分类,然后开始小心翼翼地搭建他的“城堡”。

他在搭建过程中表现出了极高的专注力,不时地调整积木的位置,以确保它们能够稳定地堆叠在一起。

当小明完成他的作品后,他主动向旁边的小朋友展示了他的“城堡”,并邀请他们一起玩耍。

虽然一开始其他小朋友并未积极响应,但小明并未放弃,而是继续尝试用各种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六、观察反思从这次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小明具有良好的专注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能够自己决定如何使用玩具,并且有耐心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同时,他也表现出一定的社交技巧,尽管遭遇了挫折,但他仍然积极寻求与其他孩子的互动。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小明在人际交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帮助。

当他邀请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时,可能需要学习更多有效的沟通策略,以便更好地融入集体。

七、教育建议对于小明这样的孩子,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合作性的游戏活动,帮助他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他学习更多的社交技巧,如分享、等待、轮流等。

总结,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需要通过持续的观察和分析,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发展状况,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_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办法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_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办法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_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办法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篇1一、体弱儿童对象: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中度:年龄测体重P3 身高测体重P34、生长迟缓:身高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以下。

(矮小儿:1、身高低于第三百分位2、骨龄延迟2个标注差3、身高年长速4cm4、智力正常。

应管理不记个案,身高超过P3以上可不管。

)5、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脏扩大、青紫、昏厥者(有这些情况者不宜入托)。

6、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以上小儿一年患上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或患肺炎2次以上。

7、哮喘:经常发作者。

二、单纯型肥胖:参考上海地区标准身高测体重P97。

三、管理要求: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

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定期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每天都应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

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五、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篇21. 通过对体弱儿患病情况的了解,重点加强对体弱儿的治疗及特别照顾,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2. 体弱儿童包括营养不良、反复感染(呼唤道、肠道感染)等,对全部体弱儿进行登记。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定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定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定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体弱儿童对象: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中度:年龄测体重 <P3 身高测体重<P34、生长迟缓:身高于同年龄性别儿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矮小儿:1、身高低于第三百分位 2、骨龄延迟〈2个标注差 3、身高年长速〉4cm 4、智力正常。

应管理不记个案,身高超过P3以上可不管。

)5、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脏扩大、青紫、昏厥者(有这些情况者不宜入托。

6、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以上小儿一年患上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或患肺炎2次以上。

7、哮喘:经常发作者。

二、单纯型肥胖:参与上海地区标准身高测体重>P97。

三、管理要求: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

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每天都应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一、体弱儿童的范围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g/L幼儿列入体弱儿童的管理对象,建立个案。

血红蛋白<110g/L幼儿应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对象: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 克/L (〈克/L 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 克/L 应建立个案〉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中度:年龄测体重 <P3 身高测体重<P34、生长迟缓:身高于同年龄性别儿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者第三百分位以下。

(矮小儿: 1、身高低于第三百分位 2、骨龄延迟〈2 个标注差 3、身高年长速〉 4cm 4、智力正常.应管理不记个案,身高超过 P3 以上可不管.)5、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脏扩大、青紫、昏厥者(有这些情况者不宜入托。

6、反复呼吸道感染: 2 岁以上小儿一年得呼吸道感染 6 次以上或者患肺炎 2 次以上。

7、哮喘:时常发作者。

二、单纯型肥胖:参预上海地区标准身高测体重>P97。

三、管理要求: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催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反抗力的作用。

每天都应进行 1—2 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一、体弱儿童的范围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g/L 幼儿列入体弱儿童的管理对象,建立个案。

血红蛋白〈110g/L 幼儿应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

2、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或者身高测体重<P10重度:年龄测体重或者身高测体重<P33、生长迟缓: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二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者第三百分位以下。

中班幼教案例:不该忽视的胆小的孩子

中班幼教案例:不该忽视的胆小的孩子

中班个案观察分析:一个不爱午睡的孩子
个案观察:小明(化名)
一、基本信息
1. 年龄:4岁
2. 性别:男
3. 家庭背景:父母双职工,家中有爷爷、奶奶照顾
4. 入园时间:半年前
二、观察记录
1. 晨间活动:小明在晨间活动中表现活跃,喜欢参与各种游戏和活动,与其他小朋友互动良好。

2. 上午课程:小明在上午的课程中注意力较为集中,能够认真听讲,但在午睡时间总是不愿意躺下休息。

3. 午餐:小明食欲较好,能够按时吃饭,但有时会挑食。

4. 下午课程:小明在下午的课程中注意力较上午有所下降,容易分心,但仍然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5. 放学后:小明放学后在家中表现活泼好动,喜欢与家人互动,但在晚上的睡眠时间总是难以入睡。

三、分析与建议
1. 原因分析:
(1)生理原因:小明可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精力旺盛,不容易感到
疲劳。

(2)心理原因:小明可能对午睡产生抵触情绪,认为午睡是浪费时间,或者对午睡的环境不适应。

(3)家庭环境:小明在家中可能缺乏规律的作息时间,导致他无法适应幼儿园的作息安排。

2. 建议:
(1)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明在家中的作息情况,提醒家长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

(2)调整午睡环境:为小明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午睡环境,帮助他逐渐适应午睡。

(3)增加活动量:在上午课程中适当增加一些活动量,让小明在中午时能够更好地放松身心,提高午睡的质量。

(4)引导小明认识到午睡的重要性: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小明了解到午睡对身体和大脑的好处,增强他午睡的积极性。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精品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精品

一、体弱儿童对象: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中度:年龄测体重<P3 身高测体重<P34、生长迟缓:身高于同年龄性别儿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矮小儿:1、身高低于第三百分位2、骨龄延迟〈2个标注差3、身高年长速〉4cm 4、智力正常。

应管理不记个案,身高超过P3以上可不管。

)5、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脏扩大、青紫、昏厥者(有这些情况者不宜入托。

6、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以上小儿一年患上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或患肺炎2次以上。

7、哮喘:经常发作者。

二、单纯型肥胖:参与上海地区标准身高测体重>P97。

三、管理要求: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

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每天都应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一、体弱儿童的范围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g/L幼儿列入体弱儿童的管理对象,建立个案。

血红蛋白<110g/L幼儿应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

2、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P10重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P33、生长迟缓: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二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幼儿个案观察分析记录

幼儿个案观察分析记录

幼儿个案观察分析记录1. 引言幼儿观察分析是对幼儿行为和发展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幼儿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本文档将记录一次针对某个特定幼儿的个案观察分析情况。

2. 幼儿信息•幼儿姓名:小明•幼儿性别:男•幼儿年龄:4岁3. 观察环境观察对象为小明,在幼儿园室内环境中进行观察。

4. 观察目的本次观察的目的是了解小明在幼儿园室内环境中的表现和发展状况,特别关注其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注意力集中情况。

5. 观察记录5.1 社交能力观察在观察期间,小明表现出积极与其他幼儿进行互动的倾向。

他能主动与其他幼儿打招呼,并邀请他们一起进行游戏活动。

在游戏中,小明能与其他幼儿分享玩具,并与他们进行合作。

然而,在与其他幼儿发生争执时,小明容易显露出焦虑和情绪不稳定的表现。

5.2 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小明在观察期间展现了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他能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老师和其他幼儿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意愿。

在表达中,小明的语音发音清晰,语法正确,表达能力较强。

然而,有时候他会出现一些害羞的表现,有时不愿意在大群面前发言。

5.3 注意力集中情况观察小明在观察期间表现出较好的注意力集中情况。

在教师进行智力游戏和学习活动时,小明能够专心听讲并参与其中。

他能够持续保持一定的专注时间,并且能够按照老师的指导完成任务。

然而,当遇到一些较为复杂或要求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任务时,小明容易出现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6. 分析和总结通过本次观察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小明在幼儿园室内环境中展现了较好的社交能力,能够积极与其他幼儿互动和合作,但在面对争执时容易出现焦虑和情绪不稳定的情况。

2.小明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但在大群面前有时会显得害羞。

3.小明在智力游戏和学习活动中能够保持一定的注意力集中,但在复杂任务或需要长时间注意力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幼儿园体弱儿护理

幼儿园体弱儿护理

幼儿园体弱儿护理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战胜体弱病症、增强体质的重要时期。

然而,幼儿园体弱儿的数量也逐年增加,这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保障体弱儿的身心健康,幼儿园需要重视体弱儿护理工作。

一、针对体弱儿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由于体弱儿身体柔弱、易感病,因此幼儿园需要针对不同儿童的身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方案。

在幼儿活动中,需要注意让体弱儿在不过于累的情况下加强锻炼,增强其体质。

对于容易生病的孩子,应加强饮食管理,注重营养均衡、易消化的食物,增加维生素C和钙的摄入量。

对于体弱儿参加户外活动,应注意注意防止感冒、出汗时要及时擦汗。

同时,体弱儿也需要更多的精神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爱和亲切。

二、防病常识的普及和教育幼儿园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如宣传海报、口头宣传等,给家长和孩子传递防病常识。

比如,在感冒流行季节,需要注意室内通风、勤洗手等,及时更换被褥和日常用品。

同时,学习如何用药和如何预防疾病也非常重要。

三、培养身体健康的习惯幼儿园体弱儿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坚持早晨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长,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等。

同时也需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适量饮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食物和生冷食品。

这些习惯不仅能有效地预防疾病,而且能够提高身体抵抗力,对于体弱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四、家园协作,共同保障健康成长幼儿园的体弱儿护理需要家园协作,通过家长和幼儿园的沟通与交流共同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面对孩子的身体状况进行协商,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时间。

幼儿园也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儿童的身体情况和健康状况,实行“一人一档案”,及时记录并更新。

总之,幼儿园体弱儿的健康护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方位的关注和配合。

通过针对不同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增加体育锻炼,提高营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家园协作,可以更有效地保障体弱儿的身心健康。

同时,体弱儿也可以更加乐观向上地面对自己的健康情况,自信地享受阳光、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应急预案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了保障幼儿园体弱儿在园期间的健康安全,预防和减少因体弱儿管理不善而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对体弱儿管理工作的认识,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2. 建立健全体弱儿管理制度,确保体弱儿在园期间得到全面、细致的关怀和照顾。

3. 有效预防和控制体弱儿突发事件的发生,降低体弱儿在园期间的发病率。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设立体弱儿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 设立体弱儿管理应急小组,负责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预案内容1. 体弱儿界定(1)营养不良:体重低于同年龄段儿童平均体重10%以下。

(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g/L。

(3)生长迟缓:身高低于同年龄段儿童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以下。

(4)单纯性肥胖:体重超过同年龄段儿童平均体重20%以上。

(5)佝偻病活动期:血清25-(OH)D3水平低于20ng/ml。

(6)反复呼吸道感染:每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超过3次。

2. 体弱儿管理措施(1)建立体弱儿档案:详细记录体弱儿的基本信息、病情、饮食、运动、睡眠等情况。

(2)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根据体弱儿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运动、睡眠等干预方案。

(3)加强膳食管理: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膳食,合理搭配膳食结构,保证体弱儿摄入足够的营养。

(4)合理安排运动:根据体弱儿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增强体质。

(5)加强睡眠管理:保证体弱儿充足的睡眠,提高免疫力。

(6)开展健康教育:对体弱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

3. 应急处置(1)发现体弱儿突发状况,立即通知家长,并启动应急预案。

(2)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保暖等。

(3)联系医疗机构,将体弱儿送往医院救治。

(4)做好体弱儿在园期间的病情观察,及时向家长反馈病情变化。

(5)做好应急处置记录,总结经验教训。

幼儿园体弱儿计划

幼儿园体弱儿计划

幼儿园体弱儿计划幼儿园体弱儿计划XXX:体弱儿管理计划XXX在学年第一学期对14名轻度营养不良的体弱儿童进行了管理和计划。

针对幼儿期生长发育的特点,重点放在了膳食管理上。

幼儿需要合理科学的喂养,确保三大营养素的供给。

特别是3-6岁幼儿,四肢增长较快,活动能力增长率强,智力发育迅速,咀嚼能力有所加强,有吃各种食物的要求,膳食基本与成人相同。

因此,幼儿膳食安排不当、不合理,会导致营养不良,尤其是挑食、偏食的幼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膳食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

科学合理搭配各种食疗,充分利用蛋白质直补作用,多给幼儿一些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满足机体,维持生活和活动所需的能量。

注意合理洗、切、烹调。

除了每天所需的营养量外,我们在午餐中加了病号菜,这样可以让体弱儿童恢复得更快。

2.对体弱儿童家长进行指导。

指导家长了解幼儿营养缺乏症的主要表现,如体重不增长、消瘦等。

要求幼儿家长配合治疗,做到轻度营养不良3个月一次随访检查,重度营养不良每月一次随访检查。

调整饮食结构,多补充热量及优质蛋白质,富有含维生素C食物。

尤其是在烹调上加以改进,做到味、香、色俱全,减少维生素流失。

3.对体弱儿童进行个别照顾,加强营养不良的幼儿管理。

班级教师、保育员要做好日常护理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利用现有条件,如自然环境、空气流通、天然的太阳照射,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幼儿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随时掌握幼儿活动量,出汗时用毛巾垫背、擦汗,并关心三餐二点的情况。

坚持做好添加病号菜,并做好记录。

4.家长工作。

在晨检时,幼儿离园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饮食惯、生活喜好,定期体格检查,检测幼儿生长情况。

5.加强健康教育。

发放营养知识宣传资料,板报卫生宣传,幼儿营养教育课程。

XXX:小班体弱儿计划XXX小四班在学年第一学期,针对体弱儿童进行了管理计划。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其中一个体弱儿童的身体状况已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位贫血的幼儿也已转为正常。

幼儿园体弱儿提示

幼儿园体弱儿提示

肥胖儿:1.配合保健人员对肥胖儿的管理,建立班级全日观察制度。

2.控制米面、甜点心。

因肥胖儿进食量大,给予适当控制,减饭减量,不能突然减一碗,只能少量逐周递减鼓励幼儿多吃蔬菜,要吃足应得量。

3.坚持每日午餐后锻炼半小时,晚餐后锻炼一小时,坚持餐后散步。

4.禽类如鸡、鸭、鹅的皮不要吃,荤菜量要保证,纠正偏食。

5.做幼儿家长工作,在家自觉控制甜点心、饮料、膨化食品等,进食不要过量。

6.餐前吃一碗稠汤菜,改变饱感,督促幼儿细嚼慢咽,进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

7.肥胖儿要注重体格锻炼,尤其是餐后锻炼,活动前后要喝水,增减衣服。

餐前一小时不要锻炼,以防低血糖。

运动中注意幼儿出汗、呼吸情况。

8.改变喜荤厌素,爱静不爱动,进餐速度快等不良行为习惯。

9.幼儿年龄小,家长带来的零食给予返回,幼儿哭闹时不要用糖果、零食哄他。

园内甜点心吃完不予再添。

10.不在小朋友面前随意呼唤幼儿“小胖子”,不要随意去用手捏幼儿肥胖部位,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1.督促肥胖幼儿养成每日定期排便的习惯,改变肥胖幼儿的睡眠情况,如解声、出汗、睡眠质量、时间等。

反复呼吸道感染:1.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病儿童加强护理,加强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勤洗手。

2.加强护理,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患儿的衣服。

在患儿睡觉时应避开窗户对流风,以免受凉。

衣着不宜过多,和成人差不多即可。

3.患儿注意摄入充足均衡的营养,适当进行体格锻炼。

在发病期间要注意休息,不宜剧烈活动,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

4.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护理,对幼儿活动室及卧室加强空气消毒。

5.对患呼吸道感染幼儿在患病期间,注意选择清淡、易消化、对呼吸道没有刺激的食物。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对体检中血红蛋白少于110克/升的轻度以上贫血患儿建立患病儿童专案管理档案,进行管理。

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幼儿贫血的原因,是因为喂养还是患病等因素,予以监管。

2.鼓励幼儿参加体格锻炼活动,给贫血患儿制定适量的体格锻炼计划,注意劳逸结合、动静配合。

幼儿园卫生保健记录14项

幼儿园卫生保健记录14项

幼儿园卫生保健档案目录
1、晨检及全日观察登记
2、常见病登记
3、传染病登记
4、幼儿出勤登记
5、体弱儿管理登记
6、缺点矫治记录
7、儿童健康档案
8、预防接种登记表
9、食谱登记
10、膳管会记录
11、事故登记
12、各种消毒记录
13、家长联系登记表
14、体格锻炼观察表
预防接种登记表
家长联系登记表
备注:(1)由保健医生填写。

(2)内容:儿童不良卫生习惯,体弱儿、肥胖儿及各种缺点矫治的家庭配合。

儿童身心发育中出现的问题,家长对卫生保健的建议。

出勤统计表
使用说明:
1、凡有寒暑假的园所,全年出勤率的统计不包括1-2月和7-8月
2、统计指标:
(1)年出勤率=全年实际出勤人次数/全年应出勤人次数(各月应出勤人次数之和)×100% (2)月出勤率=当月实际出勤人次数/(当月在册人数×当月出勤人数)×100%
幼儿园消毒登记表
体格锻炼观察表
意外事故登记册
幼儿园(所)定期体检缺点疾病登记表
缺点矫治记录(转归:痊愈、好转、转医院、未愈)
预防接种统计表
200 年月入学
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记录
疾病登记册
疾病统计表
体弱儿管理登记表
幼儿园儿童体检登记表
增长指与去年同期比较,身长≥5CM,体重≥2KG为合格
一周食谱记录
年月日
珠日河幼儿园幼儿出勤登记表
班级: 教师: 年月日。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1(一)召开体弱儿童家长座谈会及疾病治疗专题讲座,发放家长指导资料,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二)对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活动期、生长迟缓、单纯性肥胖等幼儿应列为体偌儿管理范围,进行专册登记,按要求做好个案记录。

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

(三)园长、保健员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定期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

(四)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五)针对不同的病种实施相应的护理、食疗。

(六)对所有的体弱儿按规定进行立档管理,并做好随访记录以及结案工作。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21、体弱儿童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登记,还包括结案等。

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

2、建立个案,根据不同情况,按期进行复查,及时了解幼儿情况。

3、根据不同的病种,有计划、有针对的进行食疗。

4、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每天应进行1-2小时的户外活动,但要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

5、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6、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定期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

7、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与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幼儿在家情况。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3●平时情况要求:1.幼儿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必须彻底消毒。

患儿痊愈后经医生诊断方可回园。

2.保健站与班上老师共同管理体弱儿,根据各幼儿的情况制定治疗护理方案,定期检查,复检。

3.注意体弱儿的精神状况,给予照顾。

4.随天气变化及时给体弱儿增减衣服,在体育锻炼时给予特殊照顾。

5.根据不同的`体弱原因,按不同的管理常规照顾好幼儿。

做好体弱儿的管理建立方案,并做好记录。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一、观察对象观察对象:小明(化名)性别:男年龄:4岁家庭情况:父母双亲是工作繁忙的白领,在幼儿园中与其他孩子相处融洽。

二、观察目的本次个案观察的目的是了解小明在幼儿园的整体表现,包括其与他人的互动、情绪行为、学习状况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观察,了解小明的优势和困难,为他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三、观察时间和地点观察时间:2022年3月15日至3月19日观察地点:小明所在的幼儿园班级四、观察内容1. 与他人的互动表现从本周一至本周五的观察中,小明表现出与他人的良好互动能力。

他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开始交流,善于与他人分享玩具和食物。

在集体活动中,小明能够积极参与,与其他孩子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他乐于助人,对待他人友善、尊重。

2. 情绪行为表现小明在幼儿园的情绪表现整体稳定。

在观察期间,未见他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

面对挑战和困难,他能够保持冷静,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他在与其他孩子互动时,表现出较强的情感表达能力,能够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绪。

3. 学习状况表现小明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和好奇心。

他喜欢自主探索和发现,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在教师的引导下,小明能够专注地参与各类学习活动,并热衷于与其他孩子一同探索。

他对数字、形状、颜色等有较为清晰的认知,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4. 家庭与社交关系表现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小明与家庭的关系良好。

他与父母保持密切的沟通,家庭环境稳定。

他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与其他孩子相处和谐,能够与师生保持积极互动。

五、观察总结通过对小明在幼儿园的观察,可以看出他在与他人的互动、情绪行为和学习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状态。

他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主动学习的精神。

然而,仍然需要注意的是,小明在与其他儿童相处时,有时会显得过于主动,有时会忽略他人的感受。

因此,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帮助他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六、改进建议针对小明的表现,在观察总结的基础上,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鼓励小明继续保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精神,培养更多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幼儿园患病儿、体弱儿管理制度范本(3篇)

幼儿园患病儿、体弱儿管理制度范本(3篇)

幼儿园患病儿、体弱儿管理制度范本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幼儿园的健康和安全,制定了幼儿园患病儿、体弱儿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确保幼儿园能够妥善照顾患病儿童和体弱儿童,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护理和照顾。

下面将详述幼儿园患病儿、体弱儿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背景介绍患病儿童和体弱儿童需要特殊照顾和关心,因为他们的健康状况可能影响到其它幼儿的健康。

因此,幼儿园制定了患病儿、体弱儿管理制度,以确保所有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二、患病儿管理1. 健康检查所有幼儿入园前需要进行健康体检,以确保其身体健康。

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幼儿,需由相关部门出具书面证明才能入园。

2. 患病儿童的救护室设置幼儿园设有专门的救护室,用于照顾患病儿童。

救护室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管理。

3. 健康观察和记录幼儿园护理人员会密切观察患病儿童的身体状况。

如出现不适,需及时记录并通知家长,建议他们带孩子就医。

4. 传染性疾病控制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幼儿,幼儿园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隔离患儿、通知家长及相关部门,并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以避免疾病的传播。

5. 家长配合管理家长应配合幼儿园的管理措施,如及时告知幼儿患病情况、密切监测患儿身体状况等。

同时,家长应在幼儿完全康复前,暂缓将孩子送回幼儿园。

三、体弱儿管理1. 特殊饮食安排对于体弱儿童,幼儿园会根据个体差异,制定特殊的饮食方案,以满足其身体发育和营养需求。

2.个别护理对于体弱儿童,幼儿园会给予个别护理和照顾。

护理人员会密切观察体弱儿童的健康状况,并及时记录和通知家长。

3.适量运动体弱儿童需要适量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

幼儿园会根据体弱儿童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并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4. 家校合作家长要与幼儿园保持良好的沟通,定期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和进展情况。

同时,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的管理措施,保障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四、保健措施1. 课间休息幼儿园设置充足的课间休息时间,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和恢复体力,减少疲劳感。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2)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2)

一、体弱儿童对象: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中度:年龄测体重 <P3 身高测体重<P34、生长迟缓:身高于同年龄性别儿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矮小儿:1、身高低于第三百分位 2、骨龄延迟〈2个标注差 3、身高年长速〉4cm 4、智力正常。

应管理不记个案,身高超过P3以上可不管。

)5、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脏扩大、青紫、昏厥者(有这些情况者不宜入托。

6、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以上小儿一年患上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或患肺炎2次以上。

7、哮喘:经常发作者。

二、单纯型肥胖:参与上海地区标准身高测体重>P97。

三、管理要求: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

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每天都应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一、体弱儿童的范围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g/L幼儿列入体弱儿童的管理对象,建立个案。

血红蛋白<110g/L幼儿应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

2、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P10重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P33、生长迟缓: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二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幼儿园体弱儿工作计划

幼儿园体弱儿工作计划

一、前言体弱儿是指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疾病困扰,生长发育受到明显影响的儿童。

为保障体弱儿在幼儿园的健康成长,提高其生活质量,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体弱儿的身体健康水平,降低发病率。

2. 改善体弱儿的营养状况,促进其生长发育。

3. 加强家园沟通,共同关注体弱儿的成长。

三、工作内容1. 建立体弱儿档案(1)对园内体弱儿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体弱儿档案。

(2)记录体弱儿的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病种、治疗情况等信息。

(3)定期更新体弱儿档案,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2. 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1)根据体弱儿的病情,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

(2)方案包括营养、运动、心理、护理等方面。

(3)方案由保健医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制定。

3. 营养管理(1)加强膳食管理,确保体弱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2)根据体弱儿的病情,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

(3)开展营养知识讲座,提高家长对营养的认识。

4. 运动管理(1)根据体弱儿的病情,制定适宜的运动方案。

(2)组织体弱儿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3)鼓励体弱儿参与集体活动,提高社交能力。

5. 心理辅导(1)关注体弱儿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心理问题。

(2)开展心理辅导,帮助体弱儿树立自信心。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体弱儿的心理健康。

6. 家园合作(1)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体弱儿的病情和干预方案。

(2)鼓励家长参与体弱儿的日常护理,共同关注其成长。

(3)建立家长微信群,方便家长交流育儿经验。

四、工作要求1.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体弱儿管理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 教师要关心体弱儿的生活,关注其身心健康。

3. 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共同关注体弱儿的成长。

五、工作总结每学期末,对体弱儿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通过本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相信,在幼儿园、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体弱儿的健康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