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兰送教下乡讲座

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教育的过程,是从学前期向学龄期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孩子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的重要时期,幼儿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合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那么如何从身心发展的很多方面为孩子进入小学做好充分准备,实现从学前教育到小学的顺利过渡?我园在区教育局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展开了幼小衔接的研究工作。在实践中,我们体验到幼小衔接不但仅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事情,而是家长、社区、小学和幼儿园一起创设的一种互动的协作。所以,我们找准切入点,实行了探索与尝试,下面就将我们的具体做法和大家实行交流。

为了保障幼小衔接的科学、有序,在课程管理上我们实行了相对应的局部调整与增强,加重衔接的课程内容,明确幼小衔接的目标与任务,促动衔接工作的系列化、保证教育的连续性。

(一)作息时间逐渐向小学靠拢,减缓幼小衔接坡度

为了使幼儿能适合小学的作息制度,我们适当调整课程安排,一日活动作息时间,增加学习活动时间比例,适度减少游戏、生活活动时间。

一是延长集体活动时间,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25-30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40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五分钟左右,让幼儿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做好准备。

二是增加集体活动的次数

在幼儿园,幼儿的主导活动是玩,他们常常做游戏,没有任何学习上的压力;上学后主导活动是学,他们的心理发展起了重大变化,游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学习成了最适合儿童发展特点的活动。小学每天要安排5-6节课,而幼儿园每天的集体教学1-2节。为了减缓这个坡度,我们合理增加集体活动次数, 5月份开始每天上、下午各1次,每周10次;6月份每天上午2次,下午1次,每周1 5次。

三是设置课间十分钟活动

在大班下学期,我们在集体活动之间增加了课间十分钟,变整段的自由活动时间为分散的课间休息,并引导幼儿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比如课间要先解决入厕、喝水等问题,

然后能够玩一些安静的游戏,不实行剧烈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交流经验,观看多媒体课件,总结出合理调整课间活动量和活动内容的方法,最终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尝试无玩具课间活动。为了协助幼儿在无玩具的情况下能有序、安全地实行课间活动,我们引入多种徒手游戏,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如,猜拳跳步、老鼠钻洞等有趣的民间游戏,鼓励幼儿收集徒手游戏,如绕圈接力、老鹰捉小鸡、系手绢、跨步比赛等,使幼儿在没有玩具的课间活动中也能依靠各种游戏玩得尽兴。同时拓展活动空间和交往范围,打破现有的班级活动场地的界限,确定了平行班统一课间活动的方案.即每周安排三天,各班幼儿均可在操场上实行课间活动,教师分块管理。

四是缩短午睡时间

在幼儿园中,采取全园幼儿同时午睡,大班幼儿提前起。在时间上逐步减少,5月份每天减少15~30分钟;6月份每天减少30-45分钟。

将幼小衔接工作作为幼儿园课程计划的一部分,明确幼小衔接的目标与任务,加重衔接的课程内容,使这个教育活动更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行。

(二)课程的内容以培养适合水平为重点,缩短幼小衔接距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年级新生不适合小学生活的主要原因,不是孩子入学前在知识准备方面做得不好,而是在入学态度、情感反应和社会适合性方面缺少准备,造成了他们入学的障碍。所以,在课程内容上我们着重于幼儿学习兴趣、水平与习惯的培养,为幼儿更好地适合小学打下夯实基础。

一是自我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增强幼儿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培养,坚持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卫生纸投放到卫生间的墙上,然后旁边标上小便和大便用纸量的刻度,让幼儿根据需要自己取用;每天来园和离园时自己穿脱衣服、整理物品。并通过主题活动增强幼儿自我管理水平的培养,例如主题活动“我的小书包”,我们通过集体教学“我和小书包交朋友”“各种小文具”“找不到的眼镜”,区域活动“理理小书包”“削铅笔”“修补图书”,其他日常生活活动“天天习惯背书包上幼儿园”“参观学习用品商店”“谁的书包最整洁”小评比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展开,使幼儿熟悉和了解了如何爱护和准确使用学习用品,逐步学习并习惯独立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用品。

二是增强规则,完成适当任务。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我们注重协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充分利用创设环境和各种活动的情节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走廊里不打闹,回答问题要举手;别人发言不打断等习惯,为以后的学习

做好准备。同时在一日生活中我们也模仿小学生课间生活,如设置提示铃声。当幼儿听到《两只老虎》的音乐时,知道早操要开始了.听到《小松树快长大》的音乐时,知道收拾玩具准备下一个游戏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有刊于协助幼儿提早适合小学的活动常规,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另外,我们通过值日生、小组长等工作让幼儿尝试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并通过游戏、设置情景等活动让孩子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逐渐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我们还经常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我们改变以前写通知的形式,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任务转达给家长听,如让孩子把一些简单的儿歌朗诵给家长听,创编的故事由家长记录后带到幼儿园,或请孩子和家长一起做一件小制作等,让孩子养成每日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这样的作业既增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能够培养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水平,入小学后,孩子们就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并能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

三是阅读习惯和水平的培养。在我园,特别是大班坚持展开了阅读活动,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阅读和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两种。这两种活动,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如在阅读活动前我们要求幼儿自前向后的传书,自后向前的收书。将书统一放在桌子的左上角。阅读中能安静的看书,将自己看不懂的页数标注下来,阅读后能将自己理解的故事内容大胆的讲述出来。这些水平直接、有力地促动学习水平的发展。人与书产生互动,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增长。拥有这样的基础进入小学,给小学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二、以密切家园合作为载体,搭建幼小衔接平台

在幼小衔接的教育过程中,家长的“衔接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协助家长更新、端正、树立好准确的幼小衔接观点,是幼小衔接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将家长的参与作为改善教育、提升质量的一项重要策略,保持幼儿园与家长经常性的展开双向沟通与配合,使家长理解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意识到幼儿的入学准备不但是知识方面的准备,而且更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以共同促动幼儿的发展。我们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各班的实际情况,组织不同形式的家长会,通过家长学校讲座,请专家来园给家长介绍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实行分班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活动的内容;定期展开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组织体验式家长会,让家长通过亲自体验去感悟如何教育孩子。我园教师还注重利用身边的教师家长资源,组织家长沙龙,邀请毕业的教师家长现身说法,为家长答疑,解决家长困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