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2.教学内容:运用GIS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运用GIS软件,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如土地利用比例、建筑密度等。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等。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设想: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特定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引导其主动探索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问题。
-设想: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城市中心往往是商业区?”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
4.结合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深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认识。
2.教学内容:分享小组讨论成果,进行班级交流。
教学过程: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并进行补充和提问。通过交流,让学生相互学习,提高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认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进行地图阅读和分析练习。
教学过程:提供不同类型的城市地图,如平面图、立体图、遥感影像图等,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进行指导,提高其地图阅读能力。
2.学会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如经济、社会、历史、地理等。
-掌握不同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如产业发展、人口迁移、城市规划等。
-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3.提高地图阅读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图,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布规律。
-学会阅读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城市地图,如平面图、立体图、遥感影像图等。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大全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大全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秀教案范文大全第一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与重要性1.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定义解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含义,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建筑物、道路、公共设施等要素的分布与组织形式。

强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于城市功能、发展以及规划的重要性。

1.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描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如多样性、层次性、动态性等。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不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差异与共性。

1.3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方法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遥感技术、数据分析等。

强调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性。

第二章: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2.1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分布介绍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2.2 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的关系探讨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土地利用的集聚性、排斥性等。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城市土地利用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塑造的作用。

2.3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优化介绍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与方法,如功能区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

分析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的作用与意义。

3.1 城市建筑物的类型与特征介绍城市中的主要建筑物类型,如住宅、办公楼、商业建筑等。

分析不同建筑物类型的特征及其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3.2 城市建筑物与空间结构的关系探讨城市建筑物与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建筑物的高度、密度等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城市建筑物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塑造作用。

3.3 城市建筑设计与管理介绍城市建筑设计的考虑因素与方法,如功能、美观、可持续性等。

分析城市建筑设计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与管理的重要性。

第四章:城市道路与交通空间结构4.1 城市道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介绍城市道路系统的组成,如主干道、次干道、步行道等。

分析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功能,如交通运输、城市景观等。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秀教案范文第一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与重要性1.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定义解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含义,包括城市土地使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等方面。

强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1.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常见分类,如中心商务区、居住区、工业区等。

分析不同类型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第二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与规划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过程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从古代城市到现代城市的发展变化。

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展中的主要因素,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科技进步等。

2.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规划与管理介绍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等。

讨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规划与管理措施,如土地使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

第三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经济分析3.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经济学原理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经济学基础,如供需关系、市场均衡、地租理论等。

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经济特征,如土地价值的分布、商业活动的集聚等。

3.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经济影响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产业集聚、商业繁荣、就业机会等。

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经济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第四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社会与文化分析4.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社会因素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如社会阶层、社区组织、居民生活方式等。

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社会公平和社区发展的影响。

4.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文化特征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文化传统、文化遗产、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关系。

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作用。

第五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案例研究5.1 案例选择与分析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案例,如纽约曼哈顿、北京王府井等。

介绍案例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法、访谈法、数据分析等。

高三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汇总7篇

高三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汇总7篇

高三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汇总7篇高三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汇总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教认识问题的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高三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校和年级20__届教学计划为依据,针对本届学情,制订本计划。

二、教学内容1.一轮复习选修5(1-3周)2.二轮复习(重点)(4-14周)3.三轮复习(15-17周)三、教学策略(一)二轮复习基本思路:1.专题梳理,整合迁移2.纵横联系,适度综合3.优化训练,提高能力(二)二轮复习基本方法:1.讲,练,改,评,补五环节。

2.精讲:备课是关键,严格参读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进行专题梳理与整合,建立思维导图。

3.精练:试题的编制或改编整合要一定注意其题目的价值及有效性,适量,且针对不同的学情。

学生的练在于提高能力和技巧,以及速度和答题规范4.精批:有练必批,且考试质量分析尤其重要。

5.精评:评知识缺漏,评解题思路,评答题技巧与答题习惯,温故知新。

6.精补:针对错误率高的考题,出变式题,针对系统地理补缺补漏。

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三)三轮复习基本思路与方法1.基本思路:题目引领,回扣教材突出重点,堵漏补缺模拟训练,规范提高2.基本方法:练,评,补,悟高三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精选篇2一、指导思想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式和要求。

二、学科目标1、夯实基础,重视能力2、图文转换,提取信息3、注重整合,突出人文4、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三、工作计划1、第一轮复习(20__年7月16日—20__年3月中旬)完成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复习;必修1、2、3及选修地理的复习2、第二轮复习(20__年3月中旬—5月中旬)专题复习3、第三轮复习(5月中旬—5月底)综合模拟训练、查缺补漏四、具体内容(一)一轮复习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学科基础能力过关1、要求:(1)确定复习范围,夯实基础不遗漏,扫清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地理知识都进行梳理和归纳,使之系统化;(2)分析近年高考的新变化,把握高考脉搏;(3)实行滚动复习,做到适当回顾,合理练习(复习过的),提升应用能力;(4)全面阅读教材,掌握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优质范文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优质范文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优质范文第一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与重要性1.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定义解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含义,包括城市土地使用、交通网络、公共设施、居住区、商业区等组成。

强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于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1.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描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特点,如层次性、多样性、可变性等。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不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3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功能阐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于城市功能的作用,包括居住、就业、商业、文化、交通等功能。

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城市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探讨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如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不同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

2.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描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时间演变的过程,包括古代城市、工业城市和现代城市的特点。

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的原因和动力。

2.3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探讨当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如城市扩张、功能分区、可持续发展等。

预测未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类型3.1 城市土地使用的分类与分布介绍城市土地使用的分类,如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

分析城市土地使用分布的影响因素和规律。

3.2 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与特点解释城市功能分区的概念,包括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

探讨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如商业区的集中性、住宅区的分散性等。

3.3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与调整阐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目标和方法,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交通拥堵等。

讨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策略,如旧区改造、新区开发等。

第四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城市发展4.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产业布局、商业发展等。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描述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分析实际城市的空间结构;运用地图和统计数据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策略。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兴趣和好奇心;意识到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培养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与特点引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定义;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

第2节: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与特征介绍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和分类;分析城市功能区的分布特征;探讨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第3节: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变化;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因素。

第4节: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策略提出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目标和原则;探讨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第5节:案例分析:某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发展选择一个实际城市的空间结构案例;分析该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和问题;提出改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建议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2. 观察分析法:组织学生观察实际城市的空间结构,分析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3. 案例分析法:提供具体的城市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城市空间结构的问题和发展策略;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教科书;2. 地图和图片:提供城市空间结构的地图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3. 统计数据:收集城市空间结构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4. 案例资料:收集具体城市的空间结构案例,供学生分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表达能力;3. 作业和测验:通过布置作业和进行测验,评估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城市空间结构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地理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质课教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地理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质课教案

课时计划课题: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型:新课【教目标】1、了解城市形态的概念和类型2、分析和理解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4、分析和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功能区以及它们的特点【教重、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难点: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指标解决方法:讲述、分析判断、举例说明、多媒体辅助【教准备】多媒体课件缺勤登记:【板书设计】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形态的概念2、城市形态的类型4、功能区比较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5、城市地域结构模式6、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7、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9、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讲述:上一章,我们习并了解了《人口的变化》 明确了人口和人口变化的问题。

提出问题:人口在地表空间的集聚形式是什么? 聚落有哪两类主要形式?回忆上一章的内容紧跟老师思路: 形成与强化:人文地理的习思路 翻开课本18页,准备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人类在聚落的存在方式是什么?多年生产生活之后人类最重要的反思是什么?人类反思的结果是什么?明确:人文地理的习思路【新课教】点题:从现在开始,我们就习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舞台──城市!观察书P18及图21:“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合作讨论问题:什么是城市的形态?城市的形态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制约城市形态的条件主要是什么?描述福州城市外部形态的特征,分析其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列表比较总结。

【板书】1、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形态是指城市所占据的一定空间和城市所形成的外部轮廓形状2、城市形态的类型提出问题:不同地表上的城市其形态不同,使什么原因影响气城市形态的形成?【提出问题】不同地表上的城市其形态不同,使什么原因影响气城市形态的形成?【教师小结】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形因素和其影响的河流和交通线影响着城市形态的形成!【新课教】阅读P18-19面,思考:1、按土地利用方式,城市用地分为哪些类型?2、什么是集聚效应?【板书】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2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2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优质范文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及特点。

2. 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认识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及分类2. 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与特点3. 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4. 城市规划及可持续发展5. 实践操作:调查所在城市功能区分布及空间结构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及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2. 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城市规划及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成因及影响。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城市空间结构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城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激发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3. 课堂讲解:讲解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与特点,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城市空间结构的实例,如北京、上海等。

5. 小组讨论:探讨城市规划及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6. 实践操作:布置调查任务,让学生调查所在城市功能区分布及空间结构特点。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城市规划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及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调查报告、考试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熟练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及特点,能够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能够提出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议。

七、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解程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

2.1.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2.1.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3.深入了解家乡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家乡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提交一份不少于1000字的调查报告,包括家乡城市概况、内部空间结构分析、存在问题、改进建议等部分。
4.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反思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城市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提出问题:“为什么城市中心往往是高楼林立的商业区,而郊区则是居住区?”激发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习的地理知识,如城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家乡的城市建设和发展。
4.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城市或区域,运用GIS软件进行分析,总结其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并撰写一篇研究报告。
要求:报告需包括城市概况、空间结构分析、形成原因及影响、个人感悟等部分,字数不少于800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一个城市规划方案,旨在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居住环境。
要求:方案需包含规划目标、具体措施、预期效果等内容,并进行简要阐述。同时,制作一份规划图,展示规划前后的空间结构变化。
4.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人教版必修二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人教版必修二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一课时课标要求: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教学目标:1.理解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熟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类型,结合实例分析各功能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区位特征3.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行政因素等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

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里。

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外部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作用,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一、城市形态1.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2.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平原地区;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山区或丘陵地区(因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

3.类型划分:同的功能区。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功能分区(1)形成: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而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形成功能区。

(2)功能分区的特点①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如,住宅区里常常也有商店、工厂等,只是商店和工厂用地面积所占的比率较低而已。

3.几种常见的功能区A商业区I商业区的形成: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构成和特点;(2)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和特征;(3)学会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城市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模拟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3)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责任感;(3)提高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构成和特点(1)城市的核心区域:商业区、中心商务区;(2)城市的居住区域:居民区、住宅区;(3)城市的文化和教育区域:文化设施、学校、医院等;(4)城市的工业区域:工业区、仓储区。

2. 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和特征(1)商业区的特征:繁华、高密度、商业设施集中;(2)居民区的特征:居住人口多、住宅建筑密集、生活设施完善;(3)文化教育区的特征:文化设施丰富、学校集中、人流密集;(4)工业区的特征:工厂企业集中、交通便利、环境污染较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城市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构成和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城市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构成和特点,如商业区、居民区、文化教育区、工业区等。

3. 讲解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和特征: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和特征,如商业区、居民区、文化教育区、工业区等,并分析各功能区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中的分布和作用。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如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等。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反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城市发展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2.通过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关注城市问题、参与城市建设的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作业布置:设计具有思考性和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国内外城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及成因。
2.提出问题:为什么城市内部会有不同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5.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下城市土地利用案例进行分析:
a.某城市计划在市中心建设一座大型购物中心,请分析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议。
b.某城市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面临居民拆迁安置问题。请结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探讨合理的安置方案。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做到书写工整、条理清晰。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成原因和演变规律;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和规律;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2.难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地理图表、数据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 2.1.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高中地理 2.1.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2.1.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地域结构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了解);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扇形1、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同。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对城市来讲——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

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

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I.交通便捷程度。

一般来说,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II.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如下面表格及相应的坐标图示)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区商:在性。

这说明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请大家结合你的认识、图2.9和案例1: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谈谈你的看法。

(2)其他因素I.收入——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

II.知名度——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

III.种族聚居区的形成——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

如纽约市的唐人街、哈林区、小意大利区等。

IV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三、城市的合理规划关键: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1、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2、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3、卫生防护带课堂总结:教学后记:。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城市的功能分区两个方面。

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地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点。

2.会解释某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能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运用地图,分析其空间形态与地形、水系和交通线等因素的关系,理解其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文化。

2.通过认识城市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说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2.能说出地租与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并根据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不同位置的付租能力说明城市功能分区形成原因。

3.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件4.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投影几幅功能区不同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让同学初步认识到不同城市功能区分布的不同,说说在一座城市中,一般有哪几种功能区?导致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板书)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教师讲解)城市不仅有各种形态,而且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便捷程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所以城市内部可能因为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请同学们看书后回答,有哪些功能区?(投影展示)各个功能区,加深感性认识(学生答)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教师总结)回答的很好。

请看图2.2,图中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下面我们来具体的看一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区?比如说为什么会形成住宅区?有哪位同学能说说看?1、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就是住宅用地.一般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

一、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优质范文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构成和特点;2. 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和特征;3. 能够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四、教学内容: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构成和特点;2. 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和特征;3.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a. 导入:通过展示城市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兴趣;b. 讲解: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构成和特点,如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等;c.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城市的空间结构,让学生了解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d.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练习题。

2. 第二课时:a. 复习: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b. 讲解:介绍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和特征,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c.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城市的功能区划分,让学生了解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d.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城市功能区划分的相关练习题;e.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功能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城市图片:用于导入和案例分析;2. 教材:提供相关理论知识;3.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建议:1. 结合具体城市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认识;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九、板书设计: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 城市功能区划分;3.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十、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区划分等;2. 分析自己所在城市或熟悉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3. 教学目标:a. 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及特点b. 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及其特征c.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地理素养4. 教学内容:a.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b. 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及其特征c.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5.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展示城市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b. 提问:“你们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有哪些了解?”c. 总结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主题2. 自主学习a.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b. 提问:“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主要包括哪些部分?”c.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3. 案例分析a. 展示具体城市案例,如北京、上海等b. 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征及形成原因c.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及其特征4. 小组讨论a. 让学生分组讨论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b.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5.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b. 强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性三、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观察所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2. 查阅资料,了解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及其特征,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掌握程度4. 学生小组讨论的表现5.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六、案例研究:城市功能区的实际观察1. 教案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识别和理解城市中的不同功能区。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能力。

2. 教学活动安排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可以是学校周边区域或者城市中的特定区域。

高中地理 2.1.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2.1.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自主探究法2.读图分析、讨论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二、教学重点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世界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新的城市在不断涌现,这就是城市化。

在第二章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城市以及城市化。

板书:第一节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8页图2.1,注意观察比较三幅图中城市的形态,想想城市外部形态之所以不同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看图)总结:成都是团块状是因为在平原上;兰州沿着黄河谷地延伸呈条带状;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又是丘陵地区,地形崎岖不平,呈分散状。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形态收地形、水系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过渡:城市的形态差异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的不同,在城市的内部,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方式,形成城市的不同功能分区,从而形成不同城市内部不同的空间结构。

板书: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8-21页的内容,采取自学—指导的教学方法,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中的土地有那些主要的利用方式?(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2.阅读教材图2.2,观察城市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区?分别是怎样形成?不同功能区有明确界线吗?(主要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

无明确的界线)3.什么是集聚效应?4.城市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是那种?(住宅区)5.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区出现怎样的分化?不同等级的住宅区有什么差异?6.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什么位置?为什么?(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7.中心商务区有什么特点?它和一般的商业区有什么不同?8.读图2.5,说说常州市的工业分布特点。

高二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精品教案

高二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精品教案

高二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精品教案三维目的知识与技艺1.剖析城市的空间形状和城市的功用分区〔土地应用〕两个方面。

所谓会〝剖析〞,是指会在城市地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土地应用方式和功用分区,并归结出这种散布的特点;2.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构成缘由;进程与方法1.运用实例,剖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构成的缘由。

2. 能以某个详细城市为例,运用地图,剖析其空间形状与地形、水系和交通线等要素的关系,了解其城市空间形状的构成缘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天文学中的文明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狭义的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心思文明和制度文明,培育先生热爱天文文明。

2.经过看法城市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教学重难点]1.依据城市外部轮廓,能说出该城市的城市形状。

2.以某个详细城市为例,说出该城市的土地应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3.能说出地租与交通便捷水平和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并依据各类土地应用方式在城市不同位置的付租才干说明城市功用分区构成缘由。

[课时布置]2课时[教学进程]〔导入新课〕投影几幅不同外部轮廓的城市〔如:成都、兰州、重庆等〕,让同窗初步看法到什么是城市形状。

并让他们能说出有几种罕见的城市形状。

〔先生答〕〔教员总结〕回答的很不错。

由于每个城市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外形,这就是城市形状。

那大家想想有哪几种城市形状?〔先生答〕团块状、条带状等〔教员总结〕对,还有一种是城市被分红几个片区的,我们也可以称它叫分散式,组团状。

这些城市的形状由于和外地的地形有关,所以依据外地的地形,城市会开展成不同的外形。

罗列成都、兰州、重庆等城市停止解说。

〔转承〕我们知道城市是人口十分密集的聚落方式,城市的土地应用方式有很多,城市中以某一种土地应用方式为主的区域构成城市的功用区。

以南京为例,说说在一座城市中,普通有哪几种功用区?招致城市功用分区的主要缘由有哪些?〔先生答〕〔教员解说〕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讲的第二个内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教案主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介绍和分析适用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2.学会使用地图和统计数据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和比较;3.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4.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时间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30分钟)第二课时:使用地图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40分钟)第三课时:地图分析案例分组讨论(30分钟)第四课时: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40分钟)第五课时:城市空间结构的思考与总结(30分钟)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1.教师简要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如中心辐射性、核心区、城市蔓延等。

3.学生个人或小组作业:查找一座城市的地图,分析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特点。

第二课时:使用地图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阅读城市地图,了解城市内部的交通、居住、商业等功能区分布情况。

2.学生使用地图进行实践操作,分析所选城市的空间结构。

3.学生展示各自分析的结果,并进行讨论。

第三课时:地图分析案例分组讨论1.学生按小组分配不同城市地图进行分析。

2.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所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以及城市规划对于空间结构的影响。

3.每个小组选择一份代表性的地图进行展示。

第四课时: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教师讲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功能、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3.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五课时:城市空间结构的思考与总结1.学生通过整个学习过程,总结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影响。

2.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3.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1.城市地图、统计数据;2.教学PPT;3.学生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分析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两个方面。

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地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点;
2.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 能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运用地图,分析其空间形态与地形、
水系和交通线等因素的关系,理解其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原因。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文化。

2.通过认识城市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教学重难点]
1.根据城市外部轮廓,能说出该城市的城市形态。

2.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说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
3.能说出地租与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并根据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不同位置的付租能力说明城市功能分区
形成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投影几幅不同外部轮廓的城市(如:成都、兰州、重庆等),让同学初步认识到什么是城市形态。

并让他们能说出有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

(学生答)
(教师总结)回答的很不错。

因为每个城市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这就是城市形态。

那大家想想有哪几种城市形态?
(学生答)团块状、条带状等
(教师总结)对,还有一种是城市被分成几个片区的,我们也可以称它叫分散式,组团状。

这些城市的形态因为和当地的地形有关,所以依据当地的地形,城市会发展成不同的形状。

列举成都、兰州、重庆等城市进行讲解。

(转承)我们知道城市是人口十分密集的聚落形式,城市的土地利用形式有很多,城市中以某一种土地利用形式为主的区域构成城市的功能区。

以南京为例,说说在一座城市中,一般有哪几种功能区?导致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学生答)
(教师讲解)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讲的第二个内容。

(板书)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教师讲解)城市不仅有各种形态,而且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便捷程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所以城市内部可能因为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请同学们看书后回答,有哪些功能区?
(学生答)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教师总结)回答的很好。

请看图2.2 ,图中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下面我们来具体的看一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区?比如说为什么会形成商业区?有哪位同学能说说看?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比如说刚开始的商业活动一般在什么地方进行?是选择在交通发达的还是闭塞的地方?是选择在人多的地方还是人少的地方?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

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动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这就是集聚效应,商业区逐渐形成。

商业区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
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商业区人员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是城市的核心区。

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英文缩写为CBD),是大城市中心集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于一体的功能区.
世界著名的CBD有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日本东京新宿区和上海陆家嘴地区等
工业区近代城市的发展都与工业有关.由于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之间的协作与竞争加强,而企业在城市地域中集聚可获得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目前,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就是住宅用地.一般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阅读图2.3)请同学讲解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差别
(学生答)
(教师总结)
(教师讲解)另外还有行政区、文化区等。

而在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很小,或者布局分散,形成不了相应的功能区。

(教师提问)我们把城市功能区分了好几种,比如说住宅区,是不是土地都是被居住地占据呢?是不是就没有其他的功能了呢?
(学生回答)不是
(教师总结)不是的。

我们说的住宅区只是在占地面积上,它是占绝大多数,但还是有土地是被其它功能占据的,比如说住宅区里的商店、绿化等也要占据一定的土地,只是占的比例比较小而已。

下面请看书上的活动题。

(学生活动)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教后记)
(板书设计)
一、城市形态
1.概念
2.常见形态: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