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上海市普陀区第一学期初三质量检测(2015.12.28)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
(一)默写(15分)
1、枯藤老树昏鸦,。(《天净沙·秋》)
2、,匹马戍梁州。(《诉衷情》)
3、月上柳梢头,。(《生查子·元夕》)
4、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5、,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元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绝”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送别,心难舍”体现送别时心中难舍。
B、“一点相思”特别强调相思之情并不多。
C、“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暗含别离之味。
D、这首小令以游子口吻描写离别相思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8、《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朝的____________。(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表述了“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的观点。
B、作者感叹“可惜”是因为在那段少时岁月,借书读反而促使自己认真读书。
C、“若不相类”体现了“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确是不一样的。
D、“固”解释为“本来”,表明“幸”与“不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不见长安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①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①洛下:洛阳方面。这时洛阳被匈奴占领。②东渡意:晋王朝东迁的原委。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更重问之()(2)异昨日之言()
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认为长安像太阳一样远吗?
B、你认为长安与太阳比,哪一个更远?
C、你认为长安与太阳比远,怎么样?
D、你认为长安远看太阳,像什么?
13、明帝认为“日远”的原因是;认为“日远”的理由是(2分)
14、从晋元帝的处境考虑,他从晋明帝的第二次回答中能感受到什么?(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0分)
城市记忆
冯骥才
①首先说记忆。人的记忆分两种。一种是不自觉的,一种是自觉的。前者是自然的,松散的,不经意的;后者则是理性的,刻意的,是为了不被忘却。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也都有这种自觉的记忆。
②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城市中最大的物质性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城市历史人文的特征。
③当然,伴随着记忆的另一半是忘却。在传统的城市发展中,记忆与忘却都是随其自然,拆旧建新,随心所欲。因为那时人们只把城市看做是功能的、使用的、物质的,没有看到它的个性的价值与文化意义。
④但是,自从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便对自己的城市产生一种理性记忆的要求,开始觉悟到要保护这些历史人文的记忆载体。保护它,决不仅仅因为是一种旅游资源或是什么“风,貌景观”,更是要见证自己城市生命由来与独自的历程,留住它的丰富性,使地域气质与人文情感可触与可感。
⑤应该说,城市本身没有自觉的记忆。这种理性的记忆,实际上是人赋予它的。为此,自觉的记忆是现代人类的文明要求与文明行为,而破坏记忆则仍是滞留在一种原始的非理性的惯性中。
⑥当然,城市记忆是有选择的。
⑦对待一个城市的生命记忆,对待一代代先人的经历与创造,必须慎重,严格,精心。对待保留下来的记忆必须尊重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任何随心所欲的涂改都会破坏记忆。就像北京南池子改造中将四合院改为四合楼——记忆已经无复存在。本质上仍是“建设性破坏”。
⑧我们强调保留城市的记忆是保护好城市的历史真实。能够体现真实的只有是实物。那么我们就必须尊重城市历史,无权对它们任意宰割,把阅历丰厚的城市最终变成亮闪闪又“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变为失忆症患者。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我们的后代便会在未来的变得千篇一律的城市里,一边茫茫然无所凭借,一边骂我们这一代无知与野蛮。
15、第⑦段中运用了的论证方法,其表达效果是(4分)
16、第⑧段加点词“暴发户”、“失忆症患者”在文中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4分)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3分)
18、联系第①段,作者将“城市记忆”归入“自觉记忆”的依据是(4分)
19、下列文字放在第____段和第____段之间是最合适的,为什么?(5分)
这里说的城市记忆不是个人化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某种怀旧情绪的,而是群体的记忆。那就要从城市史和人类学角度来审视城市,从城市的历史命运与人文传衍的层面上进行筛选,把经过筛选留下的记忆坚决守住。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
母亲的文化
迟子建
①母亲血压居高不下,我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白天,我看书的时候,母亲也会看书。受父亲影响,她不止一次读过《红楼梦》,熟知哪个丫鬟是哪一府的,哪个小厮的主子又是谁。母亲说《红楼梦》好看的还是前两卷,写的都是吃呀喝呀玩呀的事情,耐看。而且,宝玉和黛玉那时天真着,哥哥妹妹斗嘴斗气是讨人喜欢的。母亲对高鹗的续文尤其不能容忍,说他不懂趣味,硬写,把人都搞得那么惨,读来冷飕飕的。她对《红楼梦》的理解令我吃惊,起码,她强调了小说趣味性的重要。
②“刘老根大舞台”在哈尔滨每晚都有演出,场面很火爆。我约母亲一同去看,她说她受不了这个。不过她没有拗过我,有一天,我还是把她拉到剧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