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训练题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一、单选题1.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的数值是30%B.丙一定属于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3:5D.丁可能不参与反应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计算,a0=B.X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以推断出X一定为催化剂C.反应物的质量之比是2:3+→+D.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Q Z Y X3.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a的值为2.8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含有氢元素D.X一定含有氧元素4.有一包铜和碳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和气体二氧化碳,并测得在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则原固体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是()A.15% B.20% C.32% D.80%5.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 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28 40反应后的质量(g) 52 X 28 76A.a和d是反应物B.c一定是催化剂C.X=24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6.一定条件下,M、N、P、Q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物质M N P Q反应前质量/g 3.4 0.8 64.6 0反应后质量/g 0 X 66.4 1.6A.N物质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P、Q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9:8D.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7.密闭容器中,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A.分子数比为1:1的CO和2O B.物质的量比为4:3的C和2OC .质量比为1:5的4CH 和2OD .质量比为3:8的C 和2O8.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对一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进行了测定(见下表),据表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一个化合反应B .该反应中生成乙物质14.9克C .丙物质反应后的总质量是9.6克D .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9.80gFe 2O 3和CuO 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CO 充分反应后,得到金属的质量可能是( ) A .50gB .60gC .70gD .80g1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1)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1)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一、选择题1.现有8gA 和足量B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2gC 和18gD,则参加反应的A 和B 的质量比是A.4:11B.1 :2C.1 :4D.11 :9 2.在反应2A+B2=2C中,21gA和足量B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33g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6B.28C.30D.323.化学反应: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

现要制得0.4D,则所需A的质量为A.5.6克B.11.2克C.14.6克D.无法计算4.乙醇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CO2和H2O。

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g 6.68.8000反应后质量/g20 6.6 5.4aA.表中的a值为2.4B.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3 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4D.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不一定相等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6.014.0 3.2 1.0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10.07.2X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x=3.2C.d一定是催化剂D.a和b是反应物6.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A.上表中m的值为3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4:3B.未测值为3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D.丙一定是催化剂8.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A.X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B.该反应中生成Y的质量为40克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Z全部参加反应9.现取6.9g某可燃物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3.2gCO2和8.1gH2O,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有C、H元素①一定不含有O元素①可能含有O元素①一定含有O 元素①可燃物的分子中C 、H 的原子个数比为2:5 ①可燃物中C 、H 元素的质量比为4:1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10.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的值为22B .CO 2是该反应的反应物C .W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 .W 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二、计算题11.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图的操作(已知: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且不溶于水)。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含复习资料)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含复习资料)

质量守恒定律月考题60分钟 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27, 16, 39, 35.5 -55 C12,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B.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2 =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D.在点燃的条件下,1个碳原子能与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3铝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质量比是( ) A27: 32: 102 B 108: 96 :204 C 27: 24 :43 D 4: 3 :2 4 某工地多次食物中毒,经化验误食工业食盐亚硝酸钠所致,亚硝酸钠化学式2 ,其中N的化合价( )A +2 3 C +4 D +55、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等。

这里的碘、铁、钙、硒应理解为()A、单质B、分子C、元素D、氧化物6 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二氧化碳、水、空气B、氢气、海水、可口可乐C、氧化镁、矿泉水、食盐D、汞、冰、生理盐水7、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8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原子种类B 元素化合价C 分子个数D 物质种类9.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R]+3O2 =22+4H2O,则化合物[R]的化学式为( )4 2H4 3 2H510 现把10克的A和足量的B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完全反应后生成8克C 和4克D,则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 )A 1 :1B 2: 1C 4 : 1 D5 : 1二填空每空2分。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C.湿衣服凉晒后变轻了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2.下列“化学反应前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B.元素的种类相同C.物质分子的个数相同D.原子的个数相同3.目前有关部门做出决定,司机酒后驾车会受到严惩.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A.Cr2O3 B.CrSO3C.Cr2(SO4)3D.Cr2S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反应后质量(g)待测20 6 31反应后,甲的“待测”值应为()A.10 B.8 C.4 D.0二、非选择题5.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是.6.若要制取10g铜,至少需要用g氧化铜跟过量氢气反应.(保留一位小数)7.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如果氢气的利用率为50%,要得到3.2g铜,需要氢气g.(保留一位小数)8.12g碳和34g氧气反应后,可得到 g二氧化碳.9.已知A+B→C+D,现将A、B两种物质各15g,混合后加热,生成16g C和9g D测得B已完全反应,则A与B反应物的质量比.10.11.2g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恰好能跟g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保留一位小数)11.19.5g金属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全部用来与氧化铜反应,可还原出 g铜(保留一位小数)12.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如果反应生成了27g水,则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来固体的质量减少g.13.在化学反应2A+B═2C+D中,若A的式量为80,B的式量为12,D的式量为44,则C的式量为.14.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m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g. m 和n的关系为:m n(填“<”或“>”或“=”).(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 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了y g. x和y的关系为:x y(填“<”或“>”或“=”).(3)丙同学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锌、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ag;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g.a与b的关系为:a b(填“<”或“>”或“=”).(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质量守恒定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C.湿衣服凉晒后变轻了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先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定反应是否为化学变化;因为质量守恒定律,是对化学变化而言的,物理变化不适合.【解答】解:A、纸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所以,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是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A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三铁,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属于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B正确.C、湿衣服晾干后,衣服上的水进入大气中,质量变小.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C错误;D、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了大气,所以质量减少.是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D正确.故选:C.【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2.下列“化学反应前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B.元素的种类相同C.物质分子的个数相同D.原子的个数相同【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元素质量守恒;物质质量守恒.【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元素的种类相同;原子的个数相同.【解答】解: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元素的种类相同;原子的个数相同;但物质分子的个数不一定相同.如:2H2+O22H2O.故选:C.【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意义: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3.目前有关部门做出决定,司机酒后驾车会受到严惩.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A.Cr2O3 B.CrSO3C.Cr2(SO4)3D.Cr2S【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质量守恒.【分析】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的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2;H,18;Cr,4;O,37;S,6;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2;H,18;O,13;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r,S,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2,3和 12故X的化学式为Cr2(SO4)3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用,只有掌握了这一知识的内涵,才能自由驾御,正确解答.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反应后质量(g)待测20 6 31反应后,甲的“待测”值应为()A.10 B.8 C.4 D.0【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前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和与反应后乙、丙、丁三种物质的质量和的差值,即“待测”的值.【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甲的“待测”值=(4+1+42+10)﹣(20+6+31)=0故选D.【点评】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因此,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二、非选择题5.(2016春•山东校级月考)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是31:40:71 .【考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首先正确写出磷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磷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124 160 284在此反应中磷、氧气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124:160:284=31:40:71.故答案为:31:40:71.【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若要制取10g铜,至少需要用12.5 g氧化铜跟过量氢气反应.(保留一位小数)【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题中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然后再列出关系式进行解答.【解答】解:设制取3g的铜,需要氧化铜的质量为x,CuO+H2Cu+H2O80 64x 10g,x=12.5g,答案:1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小,在解题时,关键是找等量关系.7.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如果氢气的利用率为50%,要得到3.2g铜,需要氢气0.2 g.(保留一位小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正确书写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依据制得铜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设需要氢气的质量分别为x,H2 +CuO Cu+H2O2 64x 3.2g解得:x=0.1g氢气的利用率为50%,所以实际需要氢气的质量为0.1g×2=0.2g答:实际需要氢气的质量分别为0.2g.【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能力,必须掌握正确的计算步骤和格式.8.12g碳和34g氧气反应后,可得到44 g二氧化碳.【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变化时也要对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判断,即反应时是否符合固定的质量比,据此进行分析选择.【解答】解: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O2可知,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 二氧化碳,12g碳和34g氧气反应后,氧气有2g剩余,仍然生成44g二氧化碳,故填:44.【点评】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该定律用于解释化学反应中质量问题.9.(2016春•山东校级月考)已知A+B→C+D,现将A、B两种物质各15g,混合后加热,生成16g C 和9g D测得B已完全反应,则A与B反应物的质量比2:3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解答】解:根据在路上的可知,反应的A的质量为:16g+9g﹣15g=10g,则A与B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0g:15g=2:3,故填:2:3.【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0.11.2g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恰好能跟14.2 g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保留一位小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铁与盐酸反应、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铁与氯气的关系式,根据关系式计算即可出结果.【解答】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由Fe+2HCl═FeCl2+H2↑,H2+Cl22HCl可得:Fe~Cl256 7111.2g x解得:x=14.2g答案:14.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利用关系式法计算比较简便.11.19.5g金属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全部用来与氧化铜反应,可还原出19.2 g铜(保留一位小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由锌的质量根据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出锌与铜的关系式,求出质量比,列出比例式,通过计算得出生成铜的质量.【解答】解:设若用这些氢气还原氧化铜可以得到铜的质量为x.由Zn+2HCl═ZnCl2+H2↑①H2+CuO Cu+H2O②可以得到:Zn﹣H2↑﹣Cu65 6419.5g xx=19.2g答案:19.2【点评】此题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我们计算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所以务必要保证我们的出发点即化学方程式要书写正确,然后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比进行求算.12.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如果反应生成了27g水,则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来固体的质量减少24 g.【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可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差量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设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来固体的质量减少的质量为x,CuO+H2Cu+H2O 固体差量80 64 18 80﹣64=1627g xx=24g答案:24【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差量法是正确快速解答此类题的捷径.13.在化学反应2A+B═2C+D中,若A的式量为80,B的式量为12,D的式量为44,则C的式量为64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开放性简答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此题需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所以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和,以此为突破口,找出D的质量,再根据D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求得C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之比,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因为“在化学反应2A+B═2C+D中,若A的式量为80,B的式量为12,D的式量为44”,则2×80+12=2C+44,解得C=64.故答案为:64.【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之比,等于它们之间的质量比.14.(2012•惠来县模拟)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m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g. m 和n的关系为:m >n(填“<”或“>”或“=”).(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 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了y g. x和y的关系为:x <y(填“<”或“>”或“=”).(3)丙同学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锌、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ag;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g.a与b的关系为:a = b(填“<”或“>”或“=”).(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分析解答: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答】解:(1)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同时,生成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少量的炭灰是由木炭中的少量杂质形成的,木炭中的炭和氧气反应之后以气体的方式散发掉,所以总的质量要减少.(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的过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铁与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铁的质量,故铁锈质量大于铁的质量.(3)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铜的质量等于生成的铜和硫酸锌的质量,故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4)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才能判断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是否相等.故答案为:(1)>;(2)<;(3)=;(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点评】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一、单选题1.某可燃化合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O2→CO2+H2O(未配平)则X不可能是()A. COB. CH4C. 甲醇(CH3OH) D. 乙醇(CH3CH2OH)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1 25反应后的质量/g 未测定21 10 9已知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甲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的比为()A. 1:1 B. 1:2 C. 1:3 D. 2:13.已知 2NaClO3+H2SO4+SO2=2X+2NaHSO4由此可知X物质的化学式为()A. ClO2B. NaClC. NaClOD. Cl2O4.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某反应中,测得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不同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1时刻,乙、丁、丙所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23%和43%B. 若反应前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100克,则再增加12克甲,甲与乙则恰好C. 该反应既不可能是化合反应,也不可能是分解反应D. 若甲和丁分别是镁和碳,则该反应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5.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读法正确的是()A.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B. 氢和氧在点燃条件下化合生成水C. 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D. 每4g氢气跟32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g水6.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B. 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D. 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是因为生成物都没有逸散7.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80g A与24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2g C,则生成D的质量为()A. 56gB. 62gC. 52gD. 60g8.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A. 用二氧化锰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B. 用过滤的方法将浑浊的水变为澄清的水C. 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D. 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9.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 MnO2的催化作用B. 碘的溶解性C. 白磷红磷着火点 D. 水的组成10.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银制品,其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由于银和空气中的微量硫化氢发生了下列反应:4Ag+2H2S+O2═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 AgSB.Ag2O C.Ag2O2 D.Ag2S11.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 B. 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12.在X+2O2CO2+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A. CH4B. C2H5OHC. CH3OHD. CH3COOH13.向1molFe2O3中通入CO并加热,随着CO的通入,有关量的变化如下图,分析正确的是()A. 曲线甲表示生成铁物质的量 B. 曲线乙表示氧化铁物质的量C. K点时生成铁与剩余氧化铁物质的量相等D. K点时固体中铁元素物质的量是2mol二、多选题14.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

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

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

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变化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5g 水受热变成 5g 水蒸气B 5g 蔗糖溶解在 95g 水中,得到 100g 蔗糖溶液C 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D 100mL 水与 10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0mL2、在化学反应 2A + B = 2C 中,已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4,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8,则 A 与 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 1∶1B 2∶1C 1∶2D 3∶23、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88g 二氧化碳和 54g 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 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 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C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34、加热 316g 高锰酸钾,当得到 3g 氧气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A KMnO₄、K₂MnO₄、MnO₂B KMnO₄、MnO₂C K₂MnO₄、MnO₂D KMnO₄、K₂MnO₄5、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红磷燃烧实验B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C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实验D 蜡烛燃烧实验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8|32|5|8||反应后质量(g)|16|X|5|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X 的值为 12C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比为 1∶37、现将 10gA 和足量 B 混合加热,A 与 B 发生化学反应,10gA 完全反应后生成 8gC 和 4gD,则参加反应的 A 与 B 的质量比是()A 1∶1B 2∶1C 4∶1D 5∶18、某纯净物 X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3O₂= 2CO₂+ 2H₂O,则 X 的化学式为()A C₂H₄B C₂H₅OHC C₂H₂D CH₄9、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A B C D10、有化学反应 A + 2B = C + 2D,已知 49g A 恰好与 29g B 完全反应,生成 60g C,则同时生成 D 的质量为()A 18gB 9gC 30gD 6g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1、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A.+6 B.+3 C.+5 D.+1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

【详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1)×2+2x+(﹣2)×7=0,解答x=+6;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解析:D【解析】【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

【详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0g﹣3.2g=6.8g,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6.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8g﹣4.8g=3.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6.4g﹣2.8g=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的数值为0.3g。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待测值为0.3,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此反应可表示为:甲→丙+丁,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6.8g:3.4g=2:1,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中考真题练—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中考真题练—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中考真题练—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3·四川乐山·统考中考真题)已知物质R 由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取一定质量的R 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 二氧化碳和3.6g 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R 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8.0gB .所取R 质量的最小值为1.6gC .R 可能是酒精(25C H OH )D .若R 为CO 和2H 的混合物,则CO 和2H 的分子个数比为1:2【答案】C【解析】A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故参加反应的R 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为4.4g+3.6g=8.0g ,故A 正确;B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相等,则R 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则R 质量的最小值是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碳元素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4.4g 100%44⨯⨯=1.2g ;氢元素的质量等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3.6g 100%18⨯⨯=0.4g ,所取R 质量的最小值为:1.2g+0.4g=1.6g ,故B 正确;C 、综上分析,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g 0.4g :121=1:4,R 不可能是酒精,故C 错误;D 、若CO 和H 2的分子个数比为1:2,则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2⨯:=1:4,故D 正确。

故选C 。

2.(2023·四川遂宁·中考真题)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

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HCO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酸由甲酸分子构成B.甲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D.参加反应的与的微粒个数比为2:3【答案】A【解析】A、由图示可知,甲酸由甲酸分子构成,正确;B、根据甲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2):(16×2)=6:1:16可知,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C、生成物中氧气是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错误;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是2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甲酸分子和1个氧分子,参加反应的与的微粒个数比为2:2=1:1,错误。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一、选择题1.现有8gA 和足量B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2gC 和18gD,则参加反应的A 和B 的质量比是A.4:11B.1 :2C.1 :4D.11 :9 2.现将20克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20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16克C和8克D,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的C的质量比是A.1∶4B.5∶4C.2∶1D.1:23.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KOH和K2CO3两种溶质,向其中加入l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HCl,恰好完全反应且溶液呈中性,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是A.7.45g B.14.9g C.5. 6g D.13. 8g4.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 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1:1B.2:1C.4:1D.5:1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a2CO3、HNO3、BaCl2、HCl这四种物质的溶液,不用外加....试剂就可以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B.金属与稀硫酸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C.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增强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一段时间后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变大6.在化学反应A+B=C+D中,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7g B.5g C.8g D.6g7.化学反应A2+2B===2AB中,A2与B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12g A2和12g B 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为A.24gB.21gC.18gD.15g8.30g某有机物M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18g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含有C、H、O三种元素B.M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3.3%C.完全燃烧时,M与消耗O2的质量比为15:16D.3.0gM在2.4gO2氧气中燃烧生成2.4gCO、1.2CO2和1.8gH2O9.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10.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A.W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二、计算题11.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
C、 与 反应: ,其中 与 的质量比为16: :4生成物中 是液体,气体只有 一种,所以纯净物,故是正确的.
D、CO与 反应: ,其中CO与 质量比为56: :4,所以也是错的.
故选C
9.根据反应 和 ,推断X和Y各表示
A.CO和CB. 和COC. 和COD. 和
【答案】C
【解析】解:根据碳的化学性质,高温下,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X为二氧化碳,Y为一氧化碳.
C、 : : :9,故选项说法错误.
D、 : :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根据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 代表碳原子,O代表氢原子,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 ,写出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据质量守恒定律,5g氢气和5g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一定是10g
B.蒸发20g食盐水后得到2g食盐和18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加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A
8.在一定条件下,置于密闭容器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再冷却至常温 密闭容器中有气态物质且属于纯净物的是
A.质量比为1:8的 和 B.质量比为3:9的C和
C.质量比为1:4的 和 D.质量比为7:2的CO和
【答案】C
【解析】解:A、 与 反应后生成的是水,是一种液体所以是错的.

化学初三质量守恒练习题

化学初三质量守恒练习题

化学初三质量守恒练习题1. 某实验室用1.0g的碳粉末和1.0g的硫粉末进行反应,若生成的化合物完全无机质残留,求生成物的质量是多少?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不变的。

因此,碳粉末和硫粉末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之和应该等于 1.0g+1.0g=2.0 g。

2. 一个密封的容器中有氧气和氢气,当用火花引燃后,所有氧气和氢气完全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充满容器,问容器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不变的。

因此,即使氧气和氢气发生了完全反应生成水蒸气,容器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3. 某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₂ + O₂ → 2H₂O,如果有2.0g的氢气和16.0g的氧气完全反应,求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比,可以得出2mol的氢气反应需要1mol的氧气,而2mol的氢气和1mol的氧气反应会生成2mol的水。

根据摩尔质量的关系,2mol的氢气质量为2.0g,16.0g的氧气质量为1mol。

因此,由于化学计量比的限制,氧气以完全反应完,生成的水质量为2.0g。

4. 当丁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时,实验得到了180g的二氧化碳和90g的水,问初始丁醇的质量是多少?解析: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应等于初始丁醇的质量。

所以,初始丁醇的质量为180g+90g=270g。

5. 某实验室用20.0g的氢气和40.0g的氧气进行反应,若完全反应,求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可以得知,2mol的氢气反应需要1mol的氧气,并会生成2mol的水。

通过摩尔质量的关系,可以计算出20.0g的氢气为1mol,40.0g的氧气为1mol。

因此,由于化学计量比的限制,氧气以完全反应完,生成的水质量为2mol,即36.0g。

总结: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指出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练习(附答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一单元卷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玻璃破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假设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假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化学课上,老师为了使大家对“化学变化〞的定义有更深的理解,又给大家补充了“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大家发现在实验过程中:“银白色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了白色粉末.〞其中能够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的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镁带不断减少 D.生成白色粉末【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解答】解: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关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选项A、B、C 均是描述了镁条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而选项D有白色粉末生成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特征的理解,对于新物质的生成的判断是建立在颜色等现象变化根底上的,要通过现象的变化分析物质发生的变化的实质.3.以下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锥形瓶【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首先知道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可垫石棉网加热的是烧杯、烧瓶.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解答】解:A、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不可直接加热,故A错误;B、试管能直接加热,故B正确.C、量筒不能用于加热反响,否那么会因热胀冷缩使读数不准确,故C错误;D、锥形瓶底面积比拟大,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根底知识,也是常考题型,希望同学们一定掌握好.4.有关蜡烛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白烟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难度】中【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局部,外焰温度最高,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而不是白烟,应选项说法错误.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应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应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而不是实验现象,应选项说法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此题;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用托盘天平称量5.2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那么应〔〕A.增加砝码 B.添加药品 C.调节平衡螺母 D.减少药品【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左,说明药品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5.2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5g砝码,再将游码移至0.2g刻度处,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故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应选D.【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明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药品质量药品时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以下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为了防止管内液体外流,加热时试管不得倾斜B.所盛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C.加热过程中,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D.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自己,但不能对着别人【考点】物质的加热.【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的考前须知考虑此题.【解答】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考前须知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夹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套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给试管加热要注意预热,否那么会因受热不均而炸裂试管.应选C.【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否那么会带来一些不平安因素.7.将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可用〔〕A.镊子 B.药匙或纸槽C.胶头滴管 D.坩埚钳【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或颗粒状药品,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放在管口,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滑至底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底部.【解答】解:碳酸钠为白色粉末状药品,取用时可使用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应选B.【点评】此题很简单,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用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正确量取17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①5mL量筒②2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④【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量取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关键是如何选用量筒.选取量筒时,量筒的最大量程应大于或等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量取17mL水,应该选用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选取量筒时,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所以要选20mL量筒.应选:B.【点评】了解具备根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根底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根本技能,才能平安、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9.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聚沙成塔 D.百炼成钢【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拟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异: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解答】解: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 错;B、木已成舟只是形状的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聚沙成塔只是将沙子聚集起来,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百炼成钢的过程中,铁中的碳不断和氧气反响生成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应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10.以下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汽油燃烧B.铁锅生锈、湿衣服晾干C.铁制成铁钉、水结冰D.牛奶变酸、煤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确实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灯泡通电发光属于物理变化、汽油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铁锅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湿衣服晾干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铁制成铁钉属于物理变化、水结冰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牛奶变酸属于化学变化、煤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应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如果从分子的角度看〔针对由分子构成物质而言〕,在物理变化中原物质分子没有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原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或微粒.11.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局部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那么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假设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假设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9毫升;他倾倒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实际体积应大于10毫升,那么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9毫升.所以:A、等于9mL错误;B、大于9mL错误;C、小于9mL正确.D、无法确定错误.应选C.【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那么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12.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4g食盐时〔1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A.5.5 g B.5.4 g C.5.0 g D.4.6 g【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错了,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只不过砝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5 g﹣0.4 g=4.6 g.应选D.【点评】在计算有关天平的题目时,要谨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此列等式计算,不管是左物右码还是左码右物,都可以算.13.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 B.均匀地被烧黑C.放置在内馅局部被烧黑最重 D.放置在焰心局部被烧黑最重【考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燃烧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解答】解:因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应选:A.【点评】因为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放在蜡烛火焰中的火柴梗,在外焰的局部碳化的最明显,即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14.某同学为了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实验方案是〔〕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 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C.用嘴尝其味道 D.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考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可以设计实验方案,如: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解答】解: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说法正确,故A正确;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说法正确,故B正确;C、用嘴尝其味道,说法错误,因为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防止中毒或受腐蚀,故C错误;D、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说法正确,故D正确.应选C.【点评】了解具备根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根底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根本技能,才能平安、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1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做完实验后,将剩余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B.乙在点燃酒精灯时,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丙在取稀盐酸时,在无用量说明的情况下,量取了1﹣2mLD.丁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参加试管中【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A、从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去分析;B、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分析;C、根据药品的取用考前须知考虑;D、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解答】解:A、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故错误;B、点燃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这样有着火的危险,故错误;C、取稀盐酸时,在没有说明用量的情况下,只取1~2mL,是正确的,故正确;D、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参加试管中会腐蚀手,还会对药品造成污染,故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考前须知、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根本操作的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55分〕16.〔15分〕将以下各仪器下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上.〔1〕写出仪器的名称:a c d e f g .〔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3〕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响容器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5〕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是;〔6〕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7〕用于过滤液体的仪器是;〔8〕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9〕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的仪器是.〔10〕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填仪器名称〕【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结合初中化学所掌握的仪器的各种性能,对照此题的仪器图示和要求标准解答.【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玻璃棒、试管、集气瓶、铁架台、胶头滴管、漏斗;〔2〕用于滴加和吸取少量液体的,应用挤压排气装置和储液装置的胶头滴管;〔3〕较大量的反响容器应具有较大的体积,应该是广口装的,是烧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应是便于拿取、便于封闭的瓶状装置,是集气瓶;〔5〕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应是较长的棒形装置,是玻璃棒;〔6〕烧杯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在火焰上加热的,底面积较大,防止受热不均炸裂;〔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用漏斗;〔8〕试管是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玻璃仪器;〔9〕铁架台是用于固定和支持仪器,有夹持装置和稳定装置,底座较大;〔10〕量取一定量液体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所以还需要的仪器是量筒;故答案为:〔1〕玻璃棒、试管、集气瓶、铁架台、胶头滴管、漏斗;〔2〕f;〔3〕b;〔4〕d;〔5〕a;〔6〕b;〔7〕g;〔8〕c;〔9〕e;〔10〕量筒.【点评】此题对一些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各种性能进行了综合考查,难度系数小.17.〔14分〕将相应序号填在以下横线上.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可燃烧,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难度】难【专题】化学反响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复原性、稳定性等.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属于物理变化.故填:C;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不可燃属于化学性质.故填: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点评】判断一种性质是否属于化学性质的方法是要分析这种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一种变化是否属于物理变化的方法是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18.〔12分〕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放在桌上,对准手心,瓶口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液体后,应立即,把试剂瓶放回.【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液体药品的存放与取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细口瓶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液体后,应立即盖紧瓶塞,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故答案为:细口瓶;倒;标签;紧挨;盖紧瓶塞;原处.【点评】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考前须知、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根本操作的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9.〔14分〕写出以下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1〕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2〕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3〕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中药液:〔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6〕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仪器的连接与洗涤.【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1〕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否那么容易使烧杯破裂.〔3〕根据滴管取用试剂后需要清洗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是“左物右码〞分析解答.〔5〕根据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的考前须知进行分析解答.〔6〕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那么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会打破试管底部.〔2〕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容易使烧杯受热不均匀而造成破裂.〔3〕滴管取用试剂后需要清洗,再吸取其他试剂,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种药液,会污染试剂.〔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如果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那么被称量的物体是质量偏小.〔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应轻轻上下移动试管刷不能用力过猛,用力过猛会造成试管破损.〔6〕实验室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会污染试剂.故答案为:〔1〕打破试管底部;〔2〕烧杯破裂;〔3〕污染试剂;〔4〕被测物体的质量比该物体的实际质量偏小;〔5〕试管破损;〔6〕污染试剂.【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实验根本操作中出现的错误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熟知化学实验根本操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5分钟训练1.____________的反响物的____________一定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____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单选题1.铜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生成铜锈【主要成分Cu2(OH)2CO3】,下列物质与铜制品生锈无关的是()A.N2B.O2C.H2O D.CO2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g氢气与9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10g水B.常温下,酸性溶液的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纸所示(例如:丙的质量为5g,丁的质量为3g),充分反应后,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再次记录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刻度线Ⅰ向左移动16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丙一定是催化剂C.反应后丁的质量为8g D.反应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4.节能减排中“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

有科学家正致力于利用如图所示的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三种C.反应中每消耗1个氢分子,同时生成1个甲烷分子D.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物质间质量比固定,且为11:95.若找到合适的催化剂,下列可以实现的是()A.利用太阳光分解水生产H2B.将空气中的He分解生产H2C.常温下Cu从硫酸镁溶液中置换出MgD.使一定质量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变多6.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某温度下,将一定量饱和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适量的水B.②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加氯化钠溶液C.③向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D.④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反应7.图1、图2实验依次验证了液化石油气(LPG)的燃烧产物中有H2O和CO2。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附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附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单选题1.如图为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甲和丁物质属于氧化物B.此反应中乙与丁的质量比为1:9C.生成的丙物质是有机物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氯碱工业生产的原理是,电解食盐(NaCl)水,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是氯碱工业产品的是A.H2B.Cl2C.NaOH D.Na2CO33.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化合物B.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D.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A.反应Ⅰ前后原子数目不变B.反应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Ⅱ丙中N的化合价-3价D.想要得到更多H2,应减少反应Ⅱ的发生5.将含有CH4和H2的混合气体6g完全燃烧,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20g白色沉淀。

则原混合气体中CH4和H2的质量比为试卷第1页,共5页试卷第2页,共5页A .2:3B .3:10C .8:1D .8:76.下列有关含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碳酸氢钠一定属于有机物C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通入了二氧化碳D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7.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3所示,图中x 、y 分别表示乙和丙的质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后甲的质量分数是8%B .x 的取值范围:0≤x≤40C .y≤30时,生成物只有一种D .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8.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在“加热葡萄糖、面粉”实验中,都得到黑色残渣,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B .在“探究微粒运动”实验中,酚酞试液由上而下逐渐变红C .在“CO 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待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入COD .在“验证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往Fe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9.铜是一种不活泼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不反应,但可与稀硝酸(有强氧化性)发生如下反应:()33223Cu+8HNO =3Cu NO +2X +4H O ↑。

中考化学专题测试卷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题测试卷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一、单选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A.W待测值是13 B.物质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P是生成物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答案】A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1.2 B.d一定是催化剂C.a和c是反应物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答案】A3.已知反应3A+2B=2C+D,B、A 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4:3.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120 克 B.100 克 C.80 克 D.60克【答案】C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 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甲与丙的质量比为10:8【答案】A5.密闭容器内有A、B、C、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 的质量为19.7gB.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 可能是单质C.反应过程中,物质B 与物质D 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若A 与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 与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答案】B6.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了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答案】A7.我国国产芯片“龙芯二号”的核心部件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为原料制造的,Si的制备原理之一是SiCl x+2H2====Si+yHCl。

该反应中的x、y分别是( )A.2、4 B.4、4 C.4、2 D.1、0【答案】B8.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量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B.两份等质量的KClO3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加热C.等质量的Fe粉和Zn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D.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未盖瓶塞,浓盐酸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答案】C9.将一定量的X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表中a的值为0 B.物质X一定是有机物C.反应中水和氧气的质量比是9:16 D.物质X不含氧元素【答案】D10.有一个密封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所有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15g Z B.反应中Z、Y的质量比为1:7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后Q物质的质量为9g【答案】D11.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 B、 C三种不同的分子。

2023年中考化学题型专练:质量守恒定律

2023年中考化学题型专练: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一、选择题(共17题)1.下列叙述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6.4g 铜,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8gB.取20克石灰石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5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66.7克C.1g 氢气与1g 氧气恰好反应可生成2g 水D.32g 硫与32g 氧气恰好反应可生成64g 二氧化硫2.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X+2H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氢化钙可用于干燥多种气体B.氢化钙是一种燃料提供剂C.X的化学式为Ca(OH)2D.氢化钙需要密封保存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00.3 4.8 2.8反应后质量/g 3.2待测8 6.4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4.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学基本观现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微粒观:保持金刚石化学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C.转化观:氧化镁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转化为金属镁D.守恒现:18g氢气和18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36g水5.(2022·广东模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人试图把二氧化氯加入加湿器中对空气进行消毒,但专家并不认可这种做法。

下列是制取二氧化氯的方法:2NaClO3+4HCl(浓)=2NaCl+X↑+2ClO2↑+2H2O,X的化学式是A.NaCl B.Cl2C.H2O D.HClO6.某纯净物X在氧气中高温煅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X+11O22Fe2O3+8SO2,则X的化学式是A.FeS B.FeSO4C.FeS2D.Fe2O37.银器发暗是因为形成了黑色的Ag2S.欲使银器变亮,可先用洗衣粉洗去表面油污,再把它和铝片放入碳酸钠溶液中共煮,至银器恢复银白色时,取出银器,用水洗净即可。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一、选择题1.将A、B、C三种物质各10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 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D的质量为14g,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A.5:1B.5:2C.5:3D.4:12.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0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6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2g B.3.3g C.4.4g D.5g3.将20g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并充分反应,发现还剩余2gO2,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质量比为A.1:8B.1:9C.1:4D.2:14.对于化学反应R+2HCl=RCl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R不可能是Al B.R若是Fe,则反应前后溶液颜色有变化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因生成气体,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5.3.6g某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4.4g,水3.6g则某物质的组成是A.一定有C、H元素,可能有氧元素B.只含C、H元素C.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6.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2克氢气和8克氧气反应生成10克水B.12g碳在40g氧气中完全燃烧,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C.50克酒精和50克水混合得到100克酒精溶液D.某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g碳和32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38g B.22g C.26g D.14g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0386反应后质量/g4x4010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反应过程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4:1D.x=3,乙不一定是催化剂9.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D.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10.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Z是催化剂或未参加反应B.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C.X一定为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为1:20二、实验题11.乙醇是以高粱、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一、选择题1.在反应A+2B2=4C2+3D反应中,已知17gA和40gB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27gC,如果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80 B.40 C.160 D.202.3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

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计算出该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D.3g该物质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6g3.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A.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体积等于2LB.1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混合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g C.1g镁在1g氧气中燃烧会得到2g氧化镁D.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4.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

现取2.3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 CO2和2.7g H2O。

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C、H、O元素B.一定不含O元素C.可能含O元素D.无法确定5.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C是单质、D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类型属置换反应。

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

6.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称取2.40 g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气体X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

经测定,生成物中含0. 54 g水和0.28 g氮气。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X一定含氮和氢元素B.参加反应的X质量为0.82 gC.X一定不含氧和铜元素D.参加反应的X所含氢元素质量为0.06 g2CO+2Na O=2Na CO+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训练题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丙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B.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C.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4.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5.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6.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的值为36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 .W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 .W 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7.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 .Cl 2B .H 2C .NH 3D .HCl8.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 和CO 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 、CO 2、N 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 .70%B .50%C .30%D .10%9.“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 ) A .CH 4OB .CH 2O 2C .C 2H 6OD .C 2H 4O 210.在反应3X +4Y =2Z 中,已知X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72B .108C .70D .2711.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C .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 .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12.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

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下列反应制得:①2FeTiO 3+6C+7Cl 2═2X+2TiCl 4+6CO ,②TiCl 4+2Mg ═Ti+2MgCl 2.则 X 的化学式为( ) A .FeCl 3B .FeCl 2C .Fe 2O 3D .FeO13.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 (OH )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 Y > B .X 一定是2CuCl C .Y 可能是2H O D .Y 可能是24Na SO1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 、B 、C 、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 物 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461114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15084依据上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待测值为22C.生成A和B的质量比为22:9D.D物质是该反应的反应物15.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7.4 4.2 5.0 3.8反应后的质量(g) 6.2x 5.2 3.8A.物质a是生成物B.x=5.2C.d一定是催化剂D.反应后原子数目减少了16.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有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B.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17.“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如图所示为其中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则从该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参加反应的甲中氧元素质量等于生成的丙中氧元素的质量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18.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2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19.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

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中含有O3分子B.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6%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4:320.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的值等于2 B.甲一定是化合物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8:121.为预防手足口病,可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对生活用品消毒,用酒精是不管用的.有关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NaClO是一种钠盐C.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D.NaClO中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22.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或纸张的数十倍。

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制得的。

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B.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2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23.某纯净物R常温下即可分解,生成NH3、H2O和CO2。

根据这一事实,下列的推理中,不正确的是A.R中一定含有氮元素B.R一定为化合物C.R中一定含有水D.R的化学性质不稳定24.金属单质M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 + S ΔM2S。

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

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M的质量/S的质量/ g M2S的质量/ g甲 6.0 2.57.5乙7.0 1.57.5A.64 B.56 C.39 D.2325.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丁的化学式为H2O B.丙中C、H、O的质量比为12:3:8 C.该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7:1 26.“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C.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D.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27.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 + 12O2 + 6NH3 = 3N2 + 5X + 19H2O,则X的化学式为A.NO B.CO2C.H2D.CO28.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数目D.物质的总质量29.下列是酒精被氧化,最终生成乙酸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B.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C.转化①和转化②都是化合反应D.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30.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现有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气体,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数据中,甲大于乙的是( )①气体的体积②原子的数目③分子的数目④相对分子质量A.③B.①③C.②④D.④【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D【解析】【详解】A、丙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1个丙氨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则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丙氨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7)=2:1,故选项说法正确;D、丙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N:O=36:7:14:32,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C【解析】试题分析:A.镁条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错误。

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是因为其中的C变为CO2气体,其中的H元素变为H2O蒸汽逸出,逸出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错误。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得到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因此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蒸汽。

D.C+O2CO2。

12 g.由方程式可知12g碳和32 g氧气恰好反应,而给出的氧气的质量是16g,不足量,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按照氧气来计算。

可生成22g.错误。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级反应物有一种是过量时的计算的知识。

3.D【解析】A、根据图可知:两种单质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B、根据图可知:氢分子和氯分子变化成了氯化氢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故正确。

点睛:化学反应的实质一般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聚集构成新物质)。

4.B 【解析】 【详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 、由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故A 正确;B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 不正确;C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后分子数增多,故C 正确;D 、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 正确。

故选B 。

【点睛】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变可不变。

5.B 【解析】 【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由方程式可知: 【详解】A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 正确;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 不正确;C 、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 的数值为4,故C 正确;D 、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