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情节脉络梳理流程版
《三国演义》事件脉络(1-40回)
![《三国演义》事件脉络(1-40回)](https://img.taocdn.com/s3/m/0dd56d7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8.png)
《三国演义》事件脉络(1-40回)◆ 0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刘关张剿黄巾军,救涿郡、青州曹操救颖州刘关张救董卓◆ 02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刘备投奔朱雋剿黄巾皇甫嵩代董卓位剿黄巾张飞怒鞭督邮刘备弃官投刘恢刘备授平原县令何进与蹇硕争立太子何皇后与董太后争权◆ 03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何进一意孤行迎董卓何进入宫被砍死曹操、袁绍趁势入宫来十常侍张让支持少帝外逃董卓趁乱进京霸权因废立,吕布杀死丁原吕布拜靠董卓◆ 04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董卓废少帝,立献帝董卓弑少帝,李儒灌杀曹操献刀行刺失败陈宫弃官追随曹操曹操枉杀吕伯奢一家九口◆ 05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曹操发矫诏讨董贼,聚联盟鲍阳私争头功失败袁术不发粮草给孙坚孙坚失败,换帻而逃关羽温酒斩华雄刘关张三英战吕布◆ 06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孙坚拒亲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曹操追董卓战败,曹洪舍命救主孙坚私藏玉玺回江东刘表领兵截孙坚◆ 07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孙坚诈计霸占冀州报弟仇,公孙瓒开战袁绍赵子龙救公孙瓒董卓假诏和解袁绍公孙孙坚跨江战刘表孙坚追敌死于乱石乱箭下◆ 08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刘表以孙坚尸换黄祖董卓残忍杀隆卒董卓斩张温王允定下连环计貂蝉巧妙离间重吕父子董卓凤仪亭掷戟刺吕布◆ 09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董卓携貂蝉回郿坞王允策反吕布杀董卓蔡邕哭董卓,王允杀蔡邕司徒拒赦,李傕兵犯长安李傕杀入长安,吕布败逃袁术王允叱贼受死◆ 10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李傕葬董卓,天怒不能葬马腾起兵讨贼杀长安李傕败马腾,杀樊稠曹操打败黄巾贼,招贤崛起张闿杀曹父夺财曹操报父仇,屠城百姓败黄巾贼,招贤崛起张闿杀曹父夺财曹操报父仇,屠城百姓,讨徐州◆11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大叶慈尊母重义救孔融孔融修书求救刘备刘备大败管亥贼,救北海刘备借兵救徐州陶谦陶谦两让徐州,刘备拒绝吕布袭破兖州,曹操回救刘备屯兵小沛吕布濮阳破曹操◆12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濮阳城吕布诈应大败曹操典韦三进三出救曹操曹操烧伤诈死败吕布陶谦三让徐州,刘备最终接受荀彧劝说曹操弃徐州,剿黄巾曹操得许褚曹操得兖州、濮阳,恕田氏旧罪◆13李傕郭汜大交兵杨奉董承双救驾吕布投奔刘备,屯兵小沛杨彪反间计,间反李傕、郭汜李傕劫天子,郭汜劫百官皇甫郦犀利咄咄,劝和未成张济解和杨奉救驾,董承救驾,献帝逃命李傕、郭汜先杀后和欲弑帝◆14曹孟德移驾幸许都吕奉先乘夜袭徐州曹操应诏保驾辅王室董昭建议移驾幸许都(许昌)曹操迁都揽大权,直至权力顶峰荀彧献计“二虎竞食”“驱虎吞狼”离间刘吕曹操计驱刘备讨袁术张飞纵酒,醉挞曹豹曹豹密书,吕布趁隙夺徐州◆15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袁术许诺吕布夹攻刘备吕布邀请刘备寄屯小沛孙策以玺换兵,壮大力量,礼贤下士大史慈酣斗孙策周瑜灰袭取曲阿,孙策大败刘繇孙策攻薛礼,左眼中箭,计杀薛礼孙策设伏降太史慈,收江东孙策大战严白虎,夺下会稽周泰英勇护孙权,身被十二枪伤◆16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淯水袁术派纪灵进攻刘备吕布辕门射戟,和解袁刘之战纪灵献计联姻,陈宫促姻,陈珪破姻张飞劫吕布马匹,吕布攻打刘备,刘备夜投曹操张绣降曹操曹操私通绣婶邹氏张绣谋反曹操,典韦战死于禁先退敌,后辩告,曹操赏之。
三国演义主要故事情节罗列
![三国演义主要故事情节罗列](https://img.taocdn.com/s3/m/5768800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f.png)
三国演义主要故事情节罗列
摘要:
一、桃园三结义
二、温酒斩华雄
三、三英战吕布
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五、赤壁之战
六、官渡之战
七、诸葛亮与三国演义
八、三国归一统
正文: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讲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历史故事。
以下为主要故事情节:
一、桃园三结义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共同起兵讨伐董卓,揭开了三国演义的序幕。
二、温酒斩华雄
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华雄击败了多名联军将领,关羽主动请缨,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从此名震天下。
三、三英战吕布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虎牢关与吕布展开激战,尽管三人战力不敌吕
布,但凭借坚定的信念和协作精神,最终击败了吕布。
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因董卓之乱逃离长安,曹操迎接汉献帝至许昌,从此掌握了大义名分,借皇帝之名号令诸侯,逐渐崛起成为一方霸主。
五、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后,南下进攻东吴,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展开决战。
孙刘联军凭借火攻战术大胜曹操,从此确立了三国鼎立之势。
六、官渡之战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北方的统治地位。
七、诸葛亮与三国演义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他卧薪尝胆,辅佐刘备建立蜀汉,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手段抗衡曹魏和东吴,展现了卓越的智慧。
八、三国归一统
经过长时间混战,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逐渐势均力敌。
最终,司马氏篡魏,建立了西晋王朝,实现了三国归一统。
三国演义关键事迹时间轴梳理
![三国演义关键事迹时间轴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a1437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d.png)
三国演义关键事迹时间轴梳理关键事件时间轴:
1.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在中国各地掀起
反抗统治的浪潮。
2. 190年,董卓废除汉献帝,迁都长安,挟持皇帝,实行专权
统治。
3. 192年,吕布投靠董卓,与吕布之女貂蝉的故事开始。
4. 192年,董卓被吕布、曹操等人所杀,结束了董卓专权统治。
5. 208年,赤壁之战,刘备、孙权联合,成功击败曹操的大军。
6. 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篡位称帝,建立魏国。
7. 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国。
8. 222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
这些事件构成了三国演义中的关键时刻,为整个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国演义 每回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 每回故事梗概](https://img.taocdn.com/s3/m/a39687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5.png)
三国演义每回故事梗概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长篇历史小说,也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小说以中国东汉末年为背景,描绘了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和复杂的权谋斗争。
整部小说共有120回,每回都讲述了各个时期的重要故事,引人入胜,令人留连忘返。
下面将为您逐回梳理每回的故事梗概。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故事开始时,朝廷官员领导军队镇压董卓所带领的黄巾军起义。
在此期间,英勇无畏的三位英雄刘备、关羽和张飞邂逅,并在桃园结为兄弟。
他们攻破曹贵人的营寨,斩杀了黄巾军的首领张角和张宝。
他们的勇猛事迹受到朝廷的赞赏,受封为列侯。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在这一回中,关羽助力县令刘备镇压了地方官吕布的独霸行为。
关羽击败了吕布,吕布被逐出城墙。
张邈、张济等人欲谋害吕布,吕布却意外得到了关羽的帮助,成功逃脱。
刘备的继母何太后因为私心谋取财富,设下陷害刘备的陷阱,幸好被关羽及时发现并揭露。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丧乱宠竖刘协何太后垂帘董卓权势滔天,镇压百姓,朝中大臣大多不满。
于是,在陈留的洛阳城中,举行朝堂议事。
之后,董卓逼迫汉灵帝立自己的私生子刘协为帝,废黜了灵帝。
董卓的垂帘听政引起了大臣们的不满,其中包括王允、杨奉等人。
董卓更是恣意杀戮,犯下滔天大罪。
第四回废长立幼董卓悔婚吞文 spit血关公赚城董卓在封禅台上恶毒地割断了汉献帝的鬓发,废黜了他,改立幼子刘协为帝。
董卓还与王异的婚约破裂,并因此懊悔不已。
关羽则在攻破曹操的城池时,被曹操的计谋所困,但依然斩杀其敌。
之后,关羽为了报答曹操,主动放走部分曹贵人。
第五回英雄百敌刘关张义薄云天许刘备在这一回中,刘备与张杰、张宝合作,攻打董卓的洛阳城。
刘备的智勇被赞誉为“英雄百敌”,张杰至死忠诚。
之后,刘备无法与董卓合作,并决定自己闯荡天下。
刘备期望加入袁绍的军队,却被袁绍嫌弃。
经过种种波折,最终张杰出使东北,将辽东所属的黄巾军纳入刘备麾下。
第六回黄祸骂贼张翼德腐肉讥秦失红颜这一回中,黄祸在骂贼时无意将张翼德联想在一起,引发误会。
三国演义情节脉络梳理流程版
![三国演义情节脉络梳理流程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2c5c3e3968011ca300912c.png)
《三国演义》情节脉络。
宦官当权——黄巾起义——桃园三结义——十常侍争权——董卓进京——灭丁原收吕布——曹操谋刺董卓——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董卓火烧洛阳——孙坚背约——盟军瓦解——磐河之战——孙坚之死——王允巧用连环计——董卓之死——王允之死。
曹操攻打徐州——陶谦三让徐州——吕曹交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二虎竞食(曹操命刘备杀吕布)——驱虎吞狼(刘备讨伐袁术)——吕布辕门射戟——刘吕相斗——刘备投曹操——宛城之战——曹刘联合攻打吕布——徐州失守——白门楼缢死吕布。
许田打围——献帝谋除曹操(衣带诏)——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攻占徐州——曹操攻打刘备——刘备求救——陈琳檄文——袁绍攻打曹操——董承吉平身死——曹操发兵攻打刘备——再次求助——刘备投袁绍——关公土山约三事——曹操厚待关羽——曹袁开战——关公斩颜良文丑——刘备写密信——关云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关张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孙策继位掌权——袁绍七十万进攻许昌——官渡之战——许攸进曹营——夜袭乌巢——袁绍八百单骑逃回冀州——仓亭再败袁绍——刘备进攻许都——曹操回师大败刘备——刘备投奔刘表——驻守新野——袁绍之死——曹操攻占冀州——用郭嘉遗计平定辽东——统一北方。
刘备投奔刘表——蔡氏因忌谋害——马跃檀溪——水镜先生荐卧龙、凤雏——走马荐诸葛——徐庶进曹营——三顾茅庐——火烧博望坡——刘表身死——火烧新野——樊城之战——刘玄德携民渡江——当阳之围——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张飞当阳退敌。
刘备欲联吴抗曹——诸葛亮柴桑劝战——舌战群儒——鲁肃力排众议——孔明智激周瑜——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曹操误杀蔡瑁张允——孔明草船借箭——黄盖献苦肉计——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曹操横槊赋诗——七星坛诸葛祭风——火烧赤壁——诸葛亮智算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孟德。
周瑜攻曹仁受伤——刘备占据荆州——一气周瑜——鲁肃讨荆州不得——周瑜出美人计——损了夫人又折兵——二气周瑜——“假途灭虢”谋荆州——孔明将计就计——大败周瑜——三气周瑜——周瑜病逝——庞统弃吴投刘——刘备进兵西川——庞统身死——诸葛亮起兵增援——嘱托关羽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张飞打开入川门户——刘备占领益州——刘备自立汉中王。
《三国演义》故事概要梳理
![《三国演义》故事概要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1cf41910a6f524ccbf85fd.png)
攻占寿春。不久, 同攻吕布, 攻占寿春。不久,曹操约 同攻吕布,吕布 刚愎无谋,终被擒杀。 刚愎无谋,终被擒杀。 5、 曹操班师, 见献帝。 、曹操班师,带 见献帝。献帝认 为 皇叔, 封宜城亭侯, 皇叔,拜 ,封宜城亭侯,献帝因曹操擅作 威福, 威福,密赐衣带诏与国舅 。 暗结王子 刘备等, 谋诛曹操。 服、 、 刘备等, 谋诛曹操。 刘备恐曹操 , 每日种菜消遣。 一曹操同刘备煮酒论英雄, 每日种菜消遣。 一曹操同刘备煮酒论英雄, 欲加 试探。 刘备假作畏惧雷声, 使曹操对其放松戒备。 试探。 刘备假作畏惧雷声, 使曹操对其放松戒备。 为名,率兵离开许都, 刘备趁机以 为名,率兵离开许都,重 新占据 。 6、董承与太医 合谋, 、 合谋,欲毒杀 ;因 家奴告密, 董承等皆遭满门抄斩, 曹操亲征徐州, 家奴告密, 董承等皆遭满门抄斩, 曹操亲征徐州, 刘备大败。 关羽被困, 刘备大败。匹马投奔 。关羽被困,约三事 而暂归 ,连斩袁绍大将 、 。后因 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便挂印封金;保护二嫂, 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便挂印封金;保护二嫂,过 五关,斩六将,终于与刘备、 重聚于古城。 五关,斩六将,终于与刘备、 重聚于古城。 孙策遇刺,伤重而死。 继位, 孙策遇刺,伤重而死。其弟 继位,由 、 辅佐。 周瑜举荐鲁肃, 辅佐。 周瑜举荐鲁肃, 鲁肃为孙权定鼎足江东之 孙权自此威 刘备不许, 孙权拜 为大都督, 求和, 刘备不许, 为大都督, 坚 守不战, 待蜀军兵疲意沮, 火烧连营, 大获全胜。 守不战, 待蜀军兵疲意沮, 火烧连营, 大获全胜。 感伤懊悔而病, 刘备败走 ,感伤懊悔而病,临终前托孤于 诸葛亮。 诸葛亮。 16、魏主曹丕闻刘备亡,发动五路大军攻 、魏主曹丕闻刘备亡, 诸葛亮不动声色, 蜀, 诸葛亮不动声色, 暗中遣将设计阻其四路兵 出使东吴, 马, 又遣 出使东吴, 恢复 。 蛮王 犯 诸葛亮率军南征, “攻心为上 的 攻心为上”的 境。诸葛亮率军南征,采纳 攻心为上 建议, 七擒孟获。 孟获心服, 蜀汉后方得以安定。 建议, 七擒孟获。 孟获心服, 蜀汉后方得以安定。 17、魏主曹丕死,其子 即位。 、魏主曹丕死, 即位。诸葛亮 出师表》,开始北伐, 》,开始北伐 上《出师表》,开始北伐,大败魏国驸马 , 智取南安、 安定三郡, 智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收服 ,又打 领兵拒蜀。 败魏国大将军 。 魏以 领兵拒蜀。 消 灭孟达后,直取街亭,欲断蜀兵咽喉之路。 灭孟达后,直取街亭,欲断蜀兵咽喉之路。诸葛 亮命马谡守街亭, 扎寨, 亮命马谡守街亭,马谡违令于 扎寨,被魏 军围困,丢失街亭。诸葛亮急忙部署撤兵, 军围困,丢失街亭。诸葛亮急忙部署撤兵,并亲 监运粮草。 突率十五万大军来到城下。 到 监运粮草。 突率十五万大军来到城下。 吓退魏兵,连夜退回汉中, 诸葛亮以 吓退魏兵,连夜退回汉中,挥泪斩 马谡,并上表自贬三等。 马谡,并上表自贬三等。吴将 大破魏军于 石亭, 伐魏。诸葛亮再上《出师表》, 石亭,请 伐魏。诸葛亮再上《出师表》,
三国演义主要情节梳理
![三国演义主要情节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ea9ce42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4.png)
三国演义主要情节梳理《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丰富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形象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进行梳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作品。
一、黄巾起义与桃园结义故事开始于东汉末年,当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黄巾起义爆发,一时间天下沸腾。
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并誓言共同抗击黄巾军。
他们的义举为后来的割据势力奠定了基础。
二、官渡之战曹操在中原地区崛起,他与袁绍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
双方在官渡展开了决战,最终曹操以智慧和军事实力取得了胜利。
这场战役标志着曹操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确立。
三、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最为著名的战役之一。
刘备与孙权联合,共同对抗曹操。
在周瑜的智谋和孙刘联军的英勇抵抗下,曹操遭受重创,最终败退。
这场战役改变了三国格局,使得曹操无法统一天下。
四、三顾茅庐与草船借箭刘备在失去荆州后,流亡到了荆襄地区。
他为了能够请到诸葛亮为自己出谋划策,三次上山拜访,最终成功请到了诸葛亮。
而后,为了对抗曹操,诸葛亮设计了草船借箭的计策,成功地为刘备解决了箭矢不足的难题。
五、定军山与火烧连营在刘备夺取荆州之后,他与孙权的关系逐渐紧张。
孙权派遣陆逊率军进攻刘备,而刘备则依靠诸葛亮的智谋,在定军山设下埋伏,最终击败了陆逊。
另外,刘备还在火烧连营的战役中,成功地破坏了孙权的船队,为自己争取了时间。
六、汉中之战与博望坡刘备夺取荆州后,开始进攻刘表的势力,最终成功夺取了汉中。
在博望坡之战中,刘备面对曹操的进攻,依靠诸葛亮的计策,成功地击退了曹操的进攻,保住了汉中。
七、夷陵之战与南蛮入侵在夷陵之战中,刘备与孙权再次发生冲突。
刘备派出关羽率军进攻孙权,但最终被孙权的水军击败。
同时,南蛮地区的蛮族也发动了对刘备的入侵,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成功击退了南蛮的入侵。
八、三国鼎立与赵云单骑救主三国鼎立时期,刘备、曹操和孙权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争斗。
在赤壁之战后,三国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格局。
三国演义情节梳理74回以后
![三国演义情节梳理74回以后](https://img.taocdn.com/s3/m/80104c2e4b35eefdc8d333c8.png)
《三国演义》情节梳理第74回至120回四、蜀吴争斗,吴胜蜀败,刘备病逝——第74回到第85回。
情节脉络:孙权索荆州——关羽拒绝——曹操用司马懿之计——联合孙权合击关羽——关羽被射伤——华佗刮骨疗毒——关羽水淹七军——攻取樊城——吕蒙白衣渡江——夜袭荆州——关羽大败——退守麦城——劝降不从——弃麦城撤退——路遇伏兵被擒——孙权斩关羽首级——派人送与曹操——曹操厚葬关羽——曹操杀华佗——曹操病死——曹丕继位——曹丕逼献帝退位——自称大魏皇帝——刘备称帝于成都——为报关羽被害之仇——率兵七十万攻东吴——张飞鞭打部将被杀——割首级献东吴——刘备进攻东吴——七百余里结四十余寨——黄忠中箭身亡——刘备攻猇亭——剐东吴降将——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陆逊坚守等待时机——刘备移寨于山谷树林中避暑——陆逊夜里借东南风放火——尽烧连营七百里蜀军——刘备败走入白帝城——染病不起——诸葛亮赶来——刘备托以后事——刘备病逝——诸葛亮立刘禅为帝曹丕用司马懿之计——联合南蛮孟获、东吴孙权进攻蜀汉——诸葛亮击退了来犯之敌——派邓芝结好东吴核心故事:(1)水淹七军孙权因西蜀拒绝交还,非常愤恨,与曹操结盟。
得讯,起兵突袭襄阳,杀败,乘胜进攻樊城。
曹操忙派大将、率领七支精兵前去增援。
设计掘开襄江,水淹曹军,斩,擒,威名大震。
(2)走麦城东吴乘荆州空虚,偷渡大将,突击烽火台,袭取荆州城。
得讯回救,被孙、曹两军夹击,败走麦城。
麦城粮尽,和乘夜突围,中伏被孙权所擒,父子遇害;从此荆州归了东吴。
(3)兄弟争王曹操患病,延华佗诊治,华佗要破脑除风,曹操疑是他蓄意谋害,追拷下狱。
曹操病死,诸子争立,曹丕得、等画策,嗣为魏王,旋即废去汉献帝自立。
(4)刘备征吴刘备为了报复东吴袭取、杀死的仇恨,起兵七十多万,大举征伐东吴。
一连胜了几阵,杀得东吴人人害怕。
(5)火烧连营孙权采用谋士的主张,任用为大都督,在用火攻之计,大破刘备。
五、诸葛亮南征北战,孔明病逝——第86回到第104回。
《三国演义》章节概括(1~120)
![《三国演义》章节概括(1~120)](https://img.taocdn.com/s3/m/6cd64108482fb4daa58d4bbd.png)
《三国演义》章节概括第一回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
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
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第四回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
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
第五回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
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
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第六回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
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第七回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
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第八回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第九回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杀害了王允。
第十回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
曹操父亲被陶谦部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第十一回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
刘备来到徐州,曹操又因为后方被吕布袭击,因而撤兵。
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第十二回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
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逃。
第十三回杨彪用反间计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长安城中作乱,杨彪惭愧无地。
李傕部将杨奉对李傕的暴虐不满,起兵攻打李傕,但事机败露,杨奉败走。
第十四回曹操起兵击败李傕、郭汜,将汉献帝迎至许都,自此掌握朝廷重权。
3分钟时间理清《三国演义》全脉络~(建议收藏)
![3分钟时间理清《三国演义》全脉络~(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65c77ad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9.png)
3分钟时间理清《三国演义》全脉络~(建议收藏)《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在中国的意义非常重大,不仅好看,还能作为军事教材使用,清朝入关之时,为了普及兵法,派人到中原大量采购三国演义,派发给军中的每一位高级将领,可以说是人手一本。
这就是他们的军事教科书。
据说,袁崇焕之死,就是满清的皇太极根据《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的情节而设计的一个反间计,明朝的使者中计将假消息带回传递给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以为袁崇焕通敌,于是将之杀害。
虽然后来的迹象可以看出中反间计这件事似乎是子虚乌有的,崇祯杀袁崇焕另有其原因。
不过仍然看的出《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所蕴含的政治智慧、军事智慧、斗争谋略的丰富多彩。
民间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因为小时候就读水浒让人变得冲动,容易做错事情,而老了再读三国就失去了意义。
《三国演义》这本书一共120遍,我断断续续看了5遍以上。
这本书不是很长,但是对于我这种阅读速度慢的人来说,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也是很费时间的。
大家总是喜欢从头开始读,不读也不谈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
上学的时候,第一节课总是很熟,剩下的就完全不管了。
你对这本书开头的熟悉程度和你个人的坚韧程度成反比。
因为这一次你总是下定决心去读,但是开始之后你又选择放弃。
所以,越是熟悉的开头,韧性越差。
为了同时治好自己的这个坏习惯,我决定以后再也不从头读了。
但问题是,如果不从头开始,你能去哪里找?你不能随便打开一页就开始读。
于是看了几遍三国演义,决定分这本书,这是我小学四年级开始做的事情。
下面我把《三国演义》这本书的部分划分列出来。
部分划分:001-033 曹操统一北方(孙氏鼎足江东)034-073 刘备据有荆益074-084 樊城之战、夷陵之战085-104 诸葛亮南征北伐105-120 三国归晋曹操第一回到第三十三回,最重要的是曹操统一北方的故事。
当然也包含了董卓、公孙瓒、刘备、孙策等路人的东西,但总体来说也算是曹操的斗争史。
在这一部分中,曹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主角。
《三国演义》每回故事梗概-三国梗概
![《三国演义》每回故事梗概-三国梗概](https://img.taocdn.com/s3/m/b79ff22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6.png)
《三国演义》每回故事梗概-三国梗概
第一回《两个义和团》:
曹操与吕布在赤壁大战后签订和约,欢乐地回到家中,然而在外面却发生了一场惊天
动地的事件,在陶谦、许褚的带领下,来自不同势力的百姓组成了两个义和团,号召百姓
痛斥贪污腐败的政官,甚至痛骂各方领主,曹操对此非常愤怒,于是出动大军,把义和团
给解散,将义和团的头目陶谦等人抓起来,吓得全国和平。
第二回《空城计》: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打败吕布后,称王称霸,为了讨伐蜀汉,率三十余万大军进入荆州,赶走向刘备的先锋军,再使用“空城计”,让刘备的大军痛苦挣扎,处境艰难。
然而刘备
深谙兵法,他故意让关羽在阵前发起一番愤慨的谴责,为此他将关羽令他离开连长,使曹
操以为是他的激昂演说感化了关羽,以致回到自己麾下。
而实际上,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
空城计,造成曹操返回主公府,最终被刘备击败。
第三回《桃园三结义》:
曹操被刘备击败后,进而投效刘备,又让其弟弟曹丕负责为他管理荆州的行政事务。
刘备随后遇见了关羽、张飞、赵云三人,他们聊起家国大义,认为天下大乱,只有携手同心,才能夺取大局,于是结义成兄弟,号称“桃园结义”。
为了确保三国相安,他们更制
定了“和为贵”的政策,并且为此彼此互许诺言,展开惊天动地的变局,终于缔成了联盟,把曹操拖入其中。
《三国演义》事件时间脉络思维导图
![《三国演义》事件时间脉络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f789133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d.png)
《三国演义》事件时间
思维导图1. 建安年间 (184-220年)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
187年:吕布击杀董卓,受陶谦招揽
189年:张鲁拒绝投降,刘备攻取汉中
190年:袁术称帝,自立为帝
192年:孙策攻取会稽,建立孙氏政权
194年:刘备攻取益州,奠定蜀国基业
196年:曹操击败张绣,控制中原
198年:袁术败亡,曹操统一北方
199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国
200年:曹操攻取荆州,威胁东吴
208年:赤壁之战,东吴联军击败曹操
214年:刘备攻取南郡,扩展蜀国势力
219年:刘备病逝,刘禅继位,蜀国进入后期2. 各方势力之间的战役与事件
184年-191年:群雄割据,各方势力争夺天下
189年:三英战吕布,吕布被斩杀
198年:长坂坡之战,关羽击败曹操大军
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烧毁曹操船队
211年:夷陵之战,刘备击败黄忠
219年:沙羡之战,曹操大将夏侯渊被刘备击败
234年:定军山之战,姜维击败邓艾
3. 各方势力之间的外交与交流
197年:刘备与孙权联盟,东吴蜀国结成同盟
209年:刘备与诸葛亮相会,七擒孟获,夺取南
方巨鳄
215年:刘备南征,蜀军攻取南中
220年:刘备逝世,蜀国丞相诸葛亮接掌政务
222年:曹丕篡魏称帝,建立曹魏王朝
229年:诸葛亮南巡,举行祭祀典礼,表示统一
天下的志向
234年:孙权逝世,孙亮继位,东吴王朝开始衰
落。
三国演义主线整理
![三国演义主线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6004236bd97f192279e9a7.png)
• 第20~33回情节概述——袁术、袁绍 军团的覆灭。
•
这一部分主要写曹操与袁绍的斗
争,高潮是官渡之战。很多著名的故
事都发生在这一段落中,如煮酒论英
雄、祢衡击鼓骂曹、许田打围等,突
出了曹操的奸雄形象。关云长挂印封
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等也是精 彩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关羽的形象。
第34~40回情节概述——刘表军团的覆灭。
情节脉络
• 周瑜攻曹仁,被射中左肋——刘备先 后攻下南郡、襄阳荆州——刘备占 据荆州——一气周瑜——鲁肃来讨荆 州,刘备答应取西川后归还——周瑜 出美人计——赵云陪同刘备往南徐— —同孙权之妹孙尚香成亲——孔明让 孙夫人陪同刘备江边祭祀,趁机逃回 荆州——二气周瑜,周瑜大怒,想用 “假途灭虢”之计取荆州——
•
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主要写
刘表病逝和孔明出山。刘备投靠刘
表,受蔡氏的陷害。三顾茅庐之后,
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刘表死后,
刘琮立,曹军至,刘琮降。孔明火
攻两败曹军,最后刘备退驻江夏。
第41~50回情节概述——赤壁之战,孙刘 结盟,曹操惨败。
• 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赤壁之战。曹 操挥师南下,孙权与刘备结盟,在 赤壁与曹操展开了大战,最后曹操 惨败。在这场斗争中,诸葛亮和周 瑜一直是最出彩的人物,二人之间 斗智斗勇,奇计百出,最后二人同 心定火攻之计,终于打败强敌,取 得胜利。
诸葛亮南征北战,孔明病逝 (86~104回)
• 这一部分主要写诸葛亮南征北战。 诸葛亮渡泸水,七擒孟获,取得了 “攻心”的胜利,解除了后顾之忧。 然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 病死于五丈原。这一段主要有失街亭、 空城计、斩马谡等一些以诸葛亮为主 要角色的脍炙人口的故事。
情节脉络
三国演义主要情节和人物
![三国演义主要情节和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758239b4f121dd36a32d82b7.png)
一、全书脉络梳理第1-33回,群雄逐鹿1、桃园结义2、怒鞭督邮3、孟德献刀——陈宫捉放曹(杀吕伯奢家)4、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5、连环计6、辕门射戟7、挟天子以令诸侯8、煮酒论英雄9、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10、古城聚义11、官渡之战第34-59回,赤壁鏖战12、三顾茅庐—隆中对13、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14、携民渡江——大战长坂坡——大闹长板桥15、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蒋干中计——黄盖受刑——借东风——火烧赤壁—义释曹操16、三气周瑜17、割须弃袍第60-86回,三足鼎立18、截江夺阿斗19、单刀赴会20、智取汉中——杀杨修21、水淹七军——刮骨疗毒——败走麦城22、杀华佗——曹操之死23、张飞遇害24、火烧连营——巧布八阵图——白帝城托孤——安居平五路第87-105回,南征北战25、七擒孟获26、出师北伐27、失街亭——空城计——挥泪斩马谡28、六出祁山——秋风五丈原第106-120,三分归晋二、人物情节简介(一)情节:关羽:温酒斩华雄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释曹水淹七军单刀赴会刮骨疗伤败走麦城一、“义绝”----关公(五虎上将之首)形象:单鳯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性格:忠义勇武忠贞不二光明磊落恩怨分明情节: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千里寻主水淹七军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败走麦城1、温酒斩华雄(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
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
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
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
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
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2、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3、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
三国演义故事纲要主要情节及关键事件梳理
![三国演义故事纲要主要情节及关键事件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a10f2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d.png)
三国演义故事纲要主要情节及关键事件梳理《三国演义》故事纲要主要情节及关键事件梳理《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巅峰之作,描绘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
故事情节曲折精彩,人物众多而鲜活,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下面是对《三国演义》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关键事件进行梳理。
一、黄巾起义及官渡之战公元184年,中国汉朝末年,天下大乱。
一群被称为黄巾军的农民起义军在全国掀起了反抗汉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英勇善战的张角等人带领农民群众,声言要实行平等分田地、罢黜官吏,振兴社稷。
然而,他们的力量还是不及一统天下之帝王官军。
经过长时间抵抗和持久战,黄巾军最终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率领的联军击败,这也是本书第一次大规模军事对抗。
二、赤壁之战百年之后,曹操称帝,形成北方的魏国,而南方则分别有刘备和孙权统治的蜀国和吴国。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为著名和关键的战役之一。
刘备和孙权联军与曹操军队在长江上展开激烈的对抗。
在周瑜、诸葛亮等人的策划下,用火攻击败了曹操,最终确立了孙刘两家的联盟关系。
三、千里走单骑及定军山之战曹操依靠北方的强大资源和兵力,多次挑战孙刘联军。
他在长安城联络黄巾军头目郭汜,试图联合北方各地的散兵,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
刘备在千里走单骑的壮举中,得到了名将关羽的帮助,并于定军山之战中打败了曹操。
刘备也因此得到了三个部下,关羽、张飞、赵云,被誉为五虎上将之一。
四、华容道之战及马超的悲歌除了刘备、孙权、曹操等主要势力之外,各地还涌现了一批英勇的将领。
其中,马超是关中地区著名的军事将领,被推崇为忠义之士。
在赤壁之战后,马超一度投效曹操,但后来又背叛了曹操,重新归附黄巾军。
曹操为了阻止马超的威胁,亲自领兵与马超展开了一场激战。
马超最终因被困在华容道上而被曹操部队所俘,从而结束了他在这场战争中的传奇人生。
五、汉献帝的受困及司马懿的崛起曹操统一北方后,挟持汉献帝,自封为曹魏王,目睹了朝政的变幻。
汉献帝在曹操的掌控下,呈现出一个不受自由的君主形象。
三国演义1—25回重要情节梳理
![三国演义1—25回重要情节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8876ec0975f46527d3e11b.png)
桃园三结义(第一回)汉朝末年,黄巾倡乱,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军,榜至涿县,为刘备所见,叹息之余,偶遇屠户张飞,张飞见刘备出生不俗,便约其至村店饮酒,期间又遇因杀恶霸而逃难的关羽,三人志趣相投,次日便于桃园处结义,相约共谋大事。
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怒鞭督邮(第二回)刘备平定黄巾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尉。
督邮前来巡查,刘备因没向督邮送钱而遭督邮陷害。
张飞得知后气得两眼圆睁,咬碎钢牙,冲进馆驿揪住督邮的头发,扯到县衙前,绑在马桩上,用柳条使劲抽打,一连打断十几根柳条。
后为刘备制止,三兄弟弃官投奔刘恢。
孟德献刀(第四回)董卓作乱,曹操借王允宝刀进府伺机行刺,见董卓倒身卧床,急抽出宝刀欲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见其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忙称自己有宝刀欲献董卓。
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收了。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称欲试董卓所赐之马,然后快马加鞭逃离。
杀吕伯奢(第四回)曹操刺董卓不成,从洛阳逃到中牟,被县令陈宫捉住。
陈宫义释曹操,与其来到成皋,投宿吕伯奢家中。
吕家人磨刀欲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竟将吕家八口杀害,随后路遇出门买酒的吕伯奢,趁其不备,挥剑杀之灭口,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温酒斩华雄(第五回)董卓战将华雄连斩诸侯联军二将,袁绍无措, 关羽毛遂自荐,因官阶太小,袁术反对。
曹操力荐,关羽立下军令状。
曹操备热酒一杯,关羽却说待斩了华雄后再饮不迟。
众诸侯听得关外喊声大举,不一会,关羽马到中军,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三英战吕布(第五回)董卓听说华雄被杀便派吕布驻守虎牢关。
袁绍派大军前去攻打,却被吕布连杀数将。
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
关羽见张飞不敌,前去助战,厮杀三十回合,仍不敌。
刘备见状飞马斜刺过来,三人轮番厮杀使吕布难以招架,便朝刘备虚晃一戟,冲出包围圈,逃回虎牢关。
王允连环计(第八回)董卓为乱朝政。
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禅许给董卓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
吕布大怒,在凤仪亭与貂禅相会,被董卓发现,貂禅乘机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
三国演义情节梳理1
![三国演义情节梳理1](https://img.taocdn.com/s3/m/727ceadf84254b35eefd3485.png)
《三国演义》一、内容简介一部《三国演义》洋洋八十万言,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全书在纵向结构上是以时间为顺序的。
百年的时间里,可以诉诸笔端的故事很多,所以在横向结构上,作品就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主要人物为中心,把并列的魏蜀吴三个系列交错在一起来叙述。
就作品本身故事的发展而言,全书一百二十回按纵向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部分。
(一)第一至第十四回这是整个故事的序幕和大背景。
首先交代汉末朝纲松弛,人心思乱,黄巾起义爆发,由此引起群雄登场。
董卓进入洛阳,专政乱国,各路诸侯起兵讨伐。
王允巧使连环计除掉董卓。
随后,各路军阀展开了混战。
在这一部分里,《三国演义》里的许多主要人物纷纷出场,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吕布、袁绍等,这就好比一台戏,大幕一拉开,主要角色纷纷登台亮相。
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西周末年,七国纷争,被秦统一;秦灭之时,楚汉纷争,又并人于汉;汉朝自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帝使国家兴盛,一直将统一的基业传到汉献帝,国家又一分为三。
汉朝衰败,始于东汉桓帝、灵帝。
桓帝宠幸宦官,镇压迫害士大夫。
灵帝即位,宦官曹节弄权。
辅佐灵帝的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设计诛灭曹节。
谁知策划不周密,窦陈二人反被曹节所害。
从此,宦官在朝廷内愈发专横。
许多正直的大臣都被他们以各种名义排斥、陷害。
朝政一天天地混乱起来。
天下百姓对朝廷极为不满,纷纷起义,反抗腐败的朝廷。
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涿县刘备字玄德,年二十八岁,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身长七尺五寸,他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但是,因为父亲早逝,他和母亲靠编织麻鞋和席子维持生活,家境贫寒。
虽然沦落下层,但刘备不失龙子龙孙的风采。
三国演义情节脉络梳理流程版
![三国演义情节脉络梳理流程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95db6fa76e58fafab003db.png)
《三国演义》情节脉络。
宦官当权——黄巾起义——桃园三结义——十常侍争权——董卓进京——灭丁原收吕布——曹操谋刺董卓——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董卓火烧洛阳——孙坚背约——盟军瓦解——磐河之战——孙坚之死——王允巧用连环计——董卓之死——王允之死。
曹操攻打徐州——陶谦三让徐州——吕曹交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二虎竞食(曹操命刘备杀吕布)——驱虎吞狼(刘备讨伐袁术)——吕布辕门射戟——刘吕相斗——刘备投曹操——宛城之战——曹刘联合攻打吕布——徐州失守——白门楼缢死吕布。
许田打围——献帝谋除曹操(衣带诏)——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攻占徐州——曹操攻打刘备——刘备求救——陈琳檄文——袁绍攻打曹操——董承吉平身死——曹操发兵攻打刘备——再次求助——刘备投袁绍——关公土山约三事——曹操厚待关羽——曹袁开战——关公斩颜良文丑——刘备写密信——关云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关张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孙策继位掌权——袁绍七十万进攻许昌——官渡之战——许攸进曹营——夜袭乌巢——袁绍八百单骑逃回冀州——仓亭再败袁绍——刘备进攻许都——曹操回师大败刘备——刘备投奔刘表——驻守新野——袁绍之死——曹操攻占冀州——用郭嘉遗计平定辽东——统一北方。
刘备投奔刘表——蔡氏因忌谋害——马跃檀溪——水镜先生荐卧龙、凤雏——走马荐诸葛——徐庶进曹营——三顾茅庐——火烧博望坡——刘表身死——火烧新野——樊城之战——刘玄德携民渡江——当阳之围——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张飞当阳退敌。
刘备欲联吴抗曹——诸葛亮柴桑劝战——舌战群儒——鲁肃力排众议——孔明智激周瑜——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曹操误杀蔡瑁张允——孔明草船借箭——黄盖献苦肉计——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曹操横槊赋诗——七星坛诸葛祭风——火烧赤壁——诸葛亮智算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孟德。
周瑜攻曹仁受伤——刘备占据荆州——一气周瑜——鲁肃讨荆州不得——周瑜出美人计——损了夫人又折兵——二气周瑜——“假途灭虢”谋荆州——孔明将计就计——大败周瑜——三气周瑜——周瑜病逝——庞统弃吴投刘——刘备进兵西川——庞统身死——诸葛亮起兵增援——嘱托关羽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张飞打开入川门户——刘备占领益州——刘备自立汉中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情节脉络。
宦官当权——黄巾起义——桃园三结义——十常侍争权——董卓进京——灭丁原收
吕布——曹操谋刺董卓——十八路诸侯联
合讨伐董卓——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
战吕布——董卓火烧洛阳——孙坚背约——盟军瓦解——磐河之战——孙坚之死——王允巧用连环计——董卓之死——王允
之死。
曹操攻打徐州——陶谦三让徐州——
吕曹交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二
虎竞食(曹操命刘备杀吕布)——驱虎吞狼(刘备讨伐袁术)——吕布辕门射戟——刘吕相斗——刘备投曹操——宛城之战——
曹刘联合攻打吕布——徐州失守——白门
楼缢死吕布。
许田打围——献帝谋除曹操(衣带诏)——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攻占徐州——曹操攻打刘备——刘备求救——陈
琳檄文——袁绍攻打曹操——董承吉平身死——曹操发兵攻打刘备——再次求助——刘备投袁绍——关公土山约三事——曹
操厚待关羽——曹袁开战——关公斩颜良文丑——刘备写密信——关云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关张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孙策继位掌权——袁绍七十万进攻许昌——官渡之战——许攸进曹营——夜袭乌巢——袁绍八百单骑逃回冀州——仓亭再败袁绍——刘备进攻许都——曹操回师大败刘备——刘备投奔刘表——驻守新野——袁绍之死——曹操攻占冀州——用郭嘉遗计平定辽东——统一北方。
刘备投奔刘表——蔡氏因忌谋害——马跃檀溪——水镜先生荐卧龙、凤雏——走马荐诸葛——徐庶进曹营——三顾茅庐——火烧博望坡——刘表身死——火烧新野——樊城之战——刘玄德携民渡江——当阳之围——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张飞当阳退敌。
刘备欲联吴抗曹——诸葛亮柴桑劝战——舌战群儒——鲁肃力排众议——孔明智激周瑜——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曹操误杀蔡瑁张允——孔明
草船借箭——黄盖献苦肉计——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曹操横槊赋诗——七星坛诸葛祭风——火烧赤壁——诸葛亮智算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孟德。
周瑜攻曹仁受伤——刘备占据荆州——一气周瑜——鲁肃讨荆州不得——周瑜出美人计——损了夫人又折兵——二气周瑜——“假途灭虢”谋荆州——孔明将计就计——大败周瑜——三气周瑜——周瑜病逝——庞统弃吴投刘——刘备进兵西川——庞统身死——诸葛亮起兵增援——嘱托关羽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张飞打开入川门户——刘备占领益州——刘备自立汉中王。
孙权索荆州——关羽拒绝——曹操联合孙权攻打关羽——华佗利骨疗毒——关羽水淹七军——攻取樊城——吕蒙白衣渡江——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关羽之死——华佗之死——曹操之死——曹丕称帝——刘备称帝——刘备征吴——张飞
被害——黄忠中箭身亡——刘备攻猇亭——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白帝托孤
曹丕联合南蛮、东吴孙权进攻蜀汉——孔明安居平五路——吴蜀通好——七擒七纵孟获——曹丕死曹睿立——诸葛亮用离间计——司马懿削职回乡——一出祁山——智取三郡——曹睿启用司马懿——夺新城斩孟达——街亭失守——诸葛亮摆空城计——挥泪斩马谡——上表自贬——二、三出祁山——智取陈仓——四出祁山未有进展——孙权称帝——诸葛亮六出祁山——木牛流马——火烧上方谷——雷炸火烧曹军——司马懿受辱——授兵书于姜维——五丈原禳星——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政归司马氏——司马昭被困铁笼山——姜邓斗智——姜维避祸——二士争功——三国归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