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2024年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管理。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单位工作秩序正常;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奋力提____部职工政治业务素质,人人做有责任心、有用之人。
二、继续做好土地整理宣传发动工作。
出台宣传工作奖励制度,强化信息报送,进一步营造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干群支持的良好氛围和施工环境,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三、继续向上争取国土整治项目。
____年我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指标____万亩,中心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原则和局党组会议要求,通过对实地情况的深入调查,拟将育溪镇曹岗片区(约____万亩)和庙前镇李店片区(约____亩)作为我市____年度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进行申报。
初步计划今年____月底前完成项目测绘工作,____年____月底前完成两个项目可研报告及专家评审并上报市局备案立项。
四、继续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
督促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尽早完成____年度第一批____个省级投资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任务。
尽快启动____年度坝陵办事处慈化片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项目及王店双莲农业龙头企业自建试点项目建设。
五、继续做好在建项目竣工验收。
完成____年度第三批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验收。
六、启动并完成第二批报部备案项目的分等定级及复核确认工作。
确保我市各级各类重点复核的国土整治项目顺利通过复核,保证经济建设用地指标。
七、积极探索国土整治工作的新路子、新办法。
当前,国土整治工作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项目建设的标准越来越高,各级党委、政府以国土整治项目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值不断加大,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促进国土整治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八、继续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将该项活动当作一项长期性的任务来抓,真正取得实效。
力争项目建成一流,干部一个不倒,群众满意叫好。
九、积极完成局党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新的一年,面临着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新的考验,我们将更加努力,顽强拼搏,争取我市国土整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农田项目实施方案
农田项目实施方案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田的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资源的利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田项目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个农田项目的实施方案。
首先,农田项目的实施需要充分调研和规划。
在项目实施之前,需要对农田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了解土地的肥力、水资源、气候条件等情况,以便确定种植作物的选择和种植方式。
同时,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规划,制定项目实施的整体方案和目标。
其次,农田项目实施需要科学种植和管理。
在确定种植作物后,需要科学地选择种子和肥料,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保证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同时,还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采取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还需要加强农田的管理,保证农田的整洁和有序,防止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
最后,农田项目实施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支持。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和管理水平。
同时,还需要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鼓励农民参与农田项目,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总的来说,农田项目的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调研和规划,科学种植和管理,加强技术培训和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田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山西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
山西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山西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试行)2012-04-23 |来源: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网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省使用省级和国家级财政专项资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确保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根据《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和《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我省实施的使用省级和国家级财政专项资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包括重点项目、示范项目和补助项目。
第三条土地开发整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及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规划;(二)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三)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大力推进以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四)因地制宜、先易后难;(五)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六)以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为主,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七)以重点项目为主,示范项目与补助项目为辅。
项目应向省内的粮食主产区倾斜,向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向重大工程规划区内倾斜;(八)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内耕地应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除国家和省批准的重大建设项目需要外,原则上不得改变用途;(九)项目管理实行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第四条省国土资源厅是全省土地开发整理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研究制定项目政策规定、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和补充耕地年度计划,实施入库项目核查和备案;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审定、检查、验收等管理工作。
对项目管理实施中的技术性、事务性工作委托省级土地整理专门机构负责。
市级国土资源局负责本辖区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组织申报、监督管理和项目实施方案的核准等工作;负责投资额度在1500万元以下项目的立项审查、可研论证和竣工验收,并将结果上报省厅核定备案。
农田基本建设整治方案(二篇)
农田基本建设整治方案做好演讲项目的立项和优选工作。
区征收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___%局部、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___%局部主要用于基本农田整治;其他可用于土地开发的资金,要依照国土资源部《___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___》精神和省___有关规定。
也可用于基本农田整治。
可以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依照省___《基本农田整治工作实施意见》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基本农田整治工作的会议精神。
结合我区基本农田整治实际情况,现决定在全区开展基本农田综合整治工作。
具体方案如下:一、基本农田整治的意义与原则有利于促进基本农田的合理布局、日常维护和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巩固我区粮食生产的大好形势;有利于全区经济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区的基本农田大部分是中低产田。
搞好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
开展基本农田整治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开展。
对于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开区或其他禁止开发整理的区域。
(二)合理布局。
基本农田整治区域应该避开将来的城镇建设发展区域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区。
(三)统筹规划。
基本农田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
规范运行。
二、基本农田整治的目标使我区基本农田数量有所增加,通过基本农田整治。
质量明显提高,布局更加合理,三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将中央提出的耕地总量不减少和基本农田维护率不降低的政策落到实处,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用地保证,全面提高我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基本农田整治的内容(一)基本农田维护区范围内。
(二)不在基本农田维护区范围内。
(三)经整治能够达到基本农田或耕地标准的空心村”砖瓦窑场及工矿废弃地整治。
四、基本农田整治的方法和工作步骤(一)方法将根据峡窝镇、中心路街道办事处、工业路街道办事处的实际情况,基本农田整治要依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方法进行。
为了整治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确定开展基本农田整治的试点单位,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
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冀国土资发…2007‟13号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已经厅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十月二十三日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更加规范、便捷、公开,根据《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进行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和省级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适用本细则。
第二章立项第三条市、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拟定项目,由设区市国土资源局于每年10月份统一报送省国土资源厅。
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可以根据需要增报一次,由设区市国土资源局于每年5月份统一报送省国土资源厅。
特殊情况需增报项目时,按照省国土资源厅规定时限执行。
第四条申报省级投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规模:(一)土地开发40公顷-200公顷,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20公顷,片数不超过2片;(二)土地整理200公顷-1000公顷,项目区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60公顷,片数不超过6片;(三)土地复垦200公顷-1000公顷,项目区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60公顷,片数不超过6片。
第五条申报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应当符合下列规模:(一)土地开发15公顷以上;(二)土地整理100公顷以上;(一)土地复垦15公顷以上。
第六条项目净增耕地面积比例要求:(一)土地开发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建设规模的60%;(二)土地整理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建设规模的10%,其中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建设规模的3%;(三)土地复垦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建设规模的40%。
第七条项目建设期一般不超过1年,工程复杂的不超过2年,利用尾矿造地的不超过6年。
第八条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向省国土资源厅申报项目,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项目呈报书;(二)设区市国土资源管理局组织的评审论证意见;(三)设区市国土资源管理局组织的现场踏勘报告;(四)可行性研究报告(附电子文档);(五)项目区总体规划图(比例尺1:2000—5000);(六)标注项目区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七)标注项目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八)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1:2000—5000,标出现有基础设施);(九)标注项目区的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1:10000);(十)项目区勘测定界图和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十一)项目区土地权属情况汇总表和土地证书;(十二)有关集体经济组织的意见;(十三)经审查同意的取水许可申请书;(十四)农业、林业、电力、水利、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2023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2023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2023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11.建设任务目标1.1项目范围项目区位于定远县东部,距县城约16km,地理位置为东经117°50′46〃~117°53′07〃,北纬32°32′05〃~32°34′12〃,项目区东接池河至练铺碎石路,南邻青春河,西为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北为刘铺至青岗碎石路。
涉及高刘村、刘铺村、青岗村三个行政村23个村民组,土地总面积1024.3780公顷。
1.2 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皖国土资〔〕1358号文件《关于下达省级投资土地整理开发项目计划的通知》,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024.3780公顷。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平整土地,归并零星田块,水塘挖深加固,小塘并大塘,合理布局灌排沟渠、田间道路和防护林带等,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完善基本农田建设,建设成高产农田区。
项目总投资3553.35万元,平均每公顷投资3.4688万元。
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31.9231公顷,新增耕地率3.12%。
1.3 项目工期根据项目区气候和农时等条件,项目计划总工期16个月,跨2个年度,初步安排9开工,12月全面完成。
1.4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1.4.1土地平整建设工程从总体上讲,土地平整应尽量满足项目区内自流灌溉、自流排水的要求:从细部来看,以规划田块为单位对项目区内的坑塘、废弃河道等零星地块统一平整,重新规划田、沟、路、林、平整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土地平整拟采用机械整平,按照划分的田块,就近推填土方,尽可能减少土方的运输距离。
土地平整土方分两部分,一是表土剥离回填土方,为了使平整后的耕地土质适合种植作物,对平整深度较大的田块需采取表层熟土剥离,临时堆放,待平整完成后再回填,在充分听取当地土地部门和农户的意见后,拟对于挖深超过0.6m的田块采取表土剥离,根据项目区现有土壤质地分布情况和耕作要求,表土剥离回填高度取0.2m;二是机械就地平整土方,根据各规划田块的设计高程计算。
粮田建设实施方案
关于农田项目的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的精神,为加强和规范我镇高标准粮田建设工作,扎实推进项目实施,力争保质保量完成工程项目建设任务,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为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总体要求,以整治连片土地为抓手,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以“节约集约、统一规划、筹措资金、整村推进、集中建设”为原则,通过对各村的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面貌的改造提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目标任务通过种粮大户粮田建设项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国土整治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集中支持高标准粮田建设。
使农田基础设施有效改善,抗灾保丰能力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生态得到有效改善,基本实现田园化,规划道年全镇高标准粮田占农田总面积的60%以上。
3、基本原则(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2)因地制宜、注重实效(3)依托科技、体现特色(4)整合资源、综合投入4、建设标准高标准粮田建设要达到田地凭证肥沃、灌溉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
5、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和落实工作责任,同时要深入现场调研和各村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各村落实情况的质量考核。
3组织实施与运行管护3.1实施措施3.1.1组织机构本项目由刘集镇政府组织实施,为了本项目能顺利实施,刘集镇政府特成立法人机构专门负责本项目顺利实施。
1.1.2管理措施在项目的工程管理上,严格执行项目计划,不随意变更项目建设内容、降低工程建设标准,按照高标准、高质量,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建立项目工程管理体系,按照现行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体制,实行项目建设法人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工程建设监理制。
项目管理措施上按照省市或者地方规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项目资金严格按照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办法进行管理,资金拨付由施工单位根据工程进度提出申请,经工程监理单位审查签字后报批。
农田修复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农田修复工程施工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农田资源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问题。
为了保护并恢复农田资源,农田修复工程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项目旨在对一定范围内的农田进行修复,提升其质量和产量,保障农田资源的持续利用。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农田修复工程2. 项目地点:某某县某某乡3. 项目规模:XX亩4. 项目内容:包括土地整理、水土保持、土壤修复、农田排水等工程5. 施工单位:某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6. 施工周期:XX个月7. 施工费用:XX万元三、施工方案1. 土地整理(1)清理垃圾:对农田中的垃圾、乱石等进行清理,使土地整洁(2)平整土地:通过机械设备对土地进行平整,保证土地表面水平(3)整理沟渠:对农田中的排水沟、水利渠道等进行清理和修整,保证正常排水2. 水土保持(1)建设防风林:在土地周边建设防风林,减少风灾对农田的影响(2)种植草坪:在适当位置种植草坪,增加土地的稳定性(3)修建护坡:对农田中易发生滑坡的坡地进行加固,保护土地资源3. 土壤修复(1)施肥增产:根据土地的情况施加适量的肥料,提升土地的肥力(2)植被种植:在农田中适当位置进行植被种植,增加土地的稳定性和肥力(3)治理酸碱性:对土壤进行酸碱性的调节,提升土壤的适用性4. 农田排水(1)清理河道:对农田中的水渠、排水沟进行清理,保证正常排水(2)修建排水设施:根据农田地势和排水需要修建排水设施,确保水分顺利排出(3)加固堤岸:对河道两岸进行加固,防止水流侵蚀导致农田受损四、施工流程1. 前期准备(1)组织施工人员:确定施工队伍和工作人员,分工明确(2)购买材料设备:根据工程需要购买施工材料和设备(3)制定施工计划:根据项目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定施工顺序和时间节点2. 施工实施(1)土地整理:清理垃圾、平整土地、整理沟渠等工作逐步进行(2)水土保持:建设防风林、种植草坪、修建护坡等工作有序进行(3)土壤修复:施肥增产、植被种植、治理酸碱性等工作按计划进行(4)农田排水:清理河道、修建排水设施、加固堤岸等工作逐步完成3. 收尾工作(1)清理工地:清理施工现场,保持卫生(2)验收工程:由相关部门对施工项目进行验收,确认工程质量(3)交付使用:工程完成后交付使用,投入生产五、安全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2. 严格执行安全规章: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3.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4. 配备急救设备:在施工现场配备急救箱和急救人员,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六、相关配套设施1. 农田水利设施:包括排水设施、灌溉设施等2. 农田道路:便于农民进出农田进行管理3. 农田围栏:保护农田资源,防止人为破坏七、经济效益1. 提升农田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2. 保护农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3. 促进当地农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四、项目建议1. 定期维护: 建成后的农田设施要进行定期维护,保证设施正常使用状态。
搞好土地整治 服务三农建设——祁县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和土地开发项目纪实
间道路 、 林 网工程等。项 目建设 工期为 3
年 。分 实施 准备 、 工程施工 、 竣工验 收三
个 阶段 。 二、 县 级 土 地 开 发项 目
级 党委 政府认 真贯 彻土地 的基本 国策 ,
一
手抓保护 , 一手抓开发 , 在做好基本农
( 一) 领导重视 、 认识到位。 为政之 要 , 首 在足食 。人 多地 少是 祁 县 的县情 , 日趋尖锐 的人 地矛盾 已成 为影 响 社会 稳 定 和经 济发 展 的 一 大 隐 患。地安百安 , 地乱百乱 。因此 , 祁县各
资办函( 2 0 1 2 ) 1 2 0号 下达 初 设 、 预 算批
深深感 到 : 开展 土地开发整理 , 保 障了农
业生产 , 促进 了县域经济整体大发展 。
一
县国土部 门成立 了专 门的土地开发整理
机构 , 从 而保证 土地 开发整 理工作 常抓
不懈 。
、
省市 项 目情 况
祁 县先 后 于 2 0 1 1 年至2 0 1 3 年共 申 报省 、 市土地开发 整理项 目5 个, 其 中省 级3 个、 市级 项 目2 个, 共投 资 6 9 3 6 1 . 3 7 万元 , 整 治土 地 1 6 2 2 7 . 9 公顷 , 新 增耕 地 3 2 5 . 5 3公 顷 。 项 目区 内更 新 配 套 机 井 9 2 0 眼, 铺 设地埋节水管道 2 1 2 8 . 9 1 千米 ,
田保护 、 保 护“ 生命线 ” 的同时 , 大力 开发
土地后备资源。 县 政府 出 台了《 祁 县人 民政府 关于 进 一步加强耕地保护保 障经济发展用地
深圳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实施办法
为完成我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任务,根据国家土地管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标准农田建设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与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环境提升、现代高科技发展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加快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服务现代都市农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二、目标与任务我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按2010年全面启动、2012年全面完成的目标组织实施。
2010年完成7693亩试点改造任务和3000亩的新增耕地补充;2011年度完成10014亩改造和验收;2012年完成23830亩的改造和验收。
2012年前全面完成我市3万亩基本农田改造任务。
其中:宝安区:基本农田改造任务8890亩,2011年完成1718亩改造和验收;2012年完成7172亩的改造和验收;龙岗区:基本农田改造任务9497亩,2010年完成2221亩改造和验收;2011年度完成3356亩改造和验收;2012年度完成3920亩改造和验收;光明新区:基本农田改造任务16989亩,2010年完成2660亩改造和验收;2011年度完成2973亩改造和验收;2012年度完成11356亩改造和验收;坪山新区:基本农田改造任务6161亩,2010年完成2812亩改造和验收;2011年度完成1967亩改造和验收;2012年度完成1382亩改造和验收。
三、建设和改造内容根据我国18亿亩耕地保护刚性政策要求,省政府下达我市3万亩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我市划定了4.15万亩基本农田改造范围线。
我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以增加净耕地面积为重点,确保规划范围内的土地改造成耕地的比例不低于65%。
我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建设项目。
农田基础设施是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防护林网、供电设施等。
生产设施是指在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项目区域内,直接用于农产品生产的设施,包括温室、遮阳网、育种育苗场所、简易生产看护用房等。
农田工程组织实施方案
农田工程组织实施方案一、前言。
农田工程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组织实施方案直接关系到农田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为了提高农田工程的实施效果,我们制定了以下农田工程组织实施方案。
二、工程前期准备。
1. 调查勘测,在进行农田工程实施前,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勘测工作,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情况的调查,为后续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设计方案,根据调查勘测结果,制定合理的农田工程设计方案,包括土地利用布局、排水灌溉设计、农田道路规划等内容。
3. 技术准备,组织实施前,需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包括选购农田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材料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支持。
三、施工组织。
1. 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施工人员,根据工程规模确定施工人员数量,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 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工序、工期安排、施工队伍管理等内容,确保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
3. 安全保障,严格遵守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四、质量控制。
1. 施工监督,设立专门的监理组织,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2. 质量检测,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质量评估,对施工结束后的农田工程进行质量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五、后期管理。
1. 设施维护,建成农田工程后,要加强设施的维护管理,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确保农田工程的长期效益。
2. 农田管理,加强对农田的管理和利用,合理规划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宣传推广,总结农田工程的实施经验,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宣传推广,提高农田工程的社会效益。
六、总结。
农田工程组织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提高农田工程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严格按照以上方案进行组织实施,确保农田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保障。
深圳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实施办法
为完成我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任务,根据国家土地管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标准农田建设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与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环境提升、现代高科技发展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加快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服务现代都市农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二、目标与任务我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按2010年全面启动、2012年全面完成的目标组织实施。
2010年完成7693亩试点改造任务和3000亩的新增耕地补充;2011年度完成10014亩改造和验收;2012年完成23830亩的改造和验收。
2012年前全面完成我市3万亩基本农田改造任务。
其中:宝安区:基本农田改造任务8890亩,2011年完成1718亩改造和验收;2012年完成7172亩的改造和验收;龙岗区:基本农田改造任务9497亩,2010年完成2221亩改造和验收;2011年度完成3356亩改造和验收;2012年度完成3920亩改造和验收;光明新区:基本农田改造任务16989亩,2010年完成2660亩改造和验收;2011年度完成2973亩改造和验收;2012年度完成11356亩改造和验收;坪山新区:基本农田改造任务6161亩,2010年完成2812亩改造和验收;2011年度完成1967亩改造和验收;2012年度完成1382亩改造和验收。
三、建设和改造内容根据我国18亿亩耕地保护刚性政策要求,省政府下达我市3万亩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我市划定了4.15万亩基本农田改造范围线。
我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以增加净耕地面积为重点,确保规划范围内的土地改造成耕地的比例不低于65%。
我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建设项目。
农田基础设施是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防护林网、供电设施等。
生产设施是指在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项目区域内,直接用于农产品生产的设施,包括温室、遮阳网、育种育苗场所、简易生产看护用房等。
耕地开发项目实施方案范本
耕地开发项目实施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
当前,我国耕地资源日益减少,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土地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耕地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制定耕地开发项目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项目目标。
1. 充分利用现有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 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3. 保护耕地环境,促进生态农业发展;4. 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三、项目内容。
1. 调查评估。
对项目区域的耕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明确耕地面积、土地质量、土壤类型等基本情况,为后续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规划设计。
结合项目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制定耕地开发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耕地整治、水利设施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
3. 技术支持。
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供农业生产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4. 资金支持。
为耕地开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包括政府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农业补贴等多种形式,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5. 宣传推广。
通过各种途径开展耕地开发项目的宣传推广工作,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和获得感,提高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四、项目实施。
1. 组织领导。
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 制定计划。
根据项目内容和时间节点,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调查评估计划、规划设计方案、技术支持计划、资金支持计划和宣传推广计划等。
3. 落实措施。
按照实施计划的要求,逐步推进项目的各项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项目效果。
1. 耕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高;2. 农业生产方式得到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3. 耕地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4. 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六、项目总结。
耕地开发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和利用耕地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整理项目全域整治工作方案(最新)
土地整理项目全域整治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本次全域整治工作涉及全县11个乡(镇)。
其中,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模7万亩,获取新增耕地指标3.207万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设规模任务为0.4万亩。
xx年度目标为:完成增减挂0.4万亩、新增耕地0.6万亩。
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关于贯彻中发4号和国办发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通知》要求,采取综合整理、土地复垦、田土坎削减(除)、田土归并、旱改水等工程措施,实施土地平整全域整治工程,以实现新增耕地。
二、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共同推进。
坚持“政府主导、国土牵头、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由政府统筹资金投入,推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选择自然条件合适的区域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
(三)绿色发展,建管并重。
按照“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的要求,加强建设管理和运行管护机制,确保工程发挥效益。
三、实施主体全域整治工作点多面广,涉及项目区千家万户群众的利益,土地协调工作量大,时间紧迫。
为此,全域整治工程由县土地整治交易中心和项目所在乡(镇)共同负责组织实施,通过招标、委托等方式,交由施工单位、村组、流转大户、承包农户等不同主体实施,并签订相关合同或协议。
县土地整治交易中心负责宣传培训、规划设计、技术指导等工作。
四、资金来源由县财政统筹资金安排。
五、实施步骤(一)项目选点及规划设计编制(xx年9月20日至11月30日)。
由县国土局牵头、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配合,对全县适合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开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资源情况进行全面摸底,采取内外业核查的方式,对全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已实施地块,未实施地块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对未实施地块中可以实施土地开发或旱改水等建设项目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并建立台账,明确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后实施规划编制。
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全文)
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全文)目录一、土地开发整理的基本状况与面临的形势*二、土地开发整理目标与基本方针*三、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四、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五、投资测算与筹资分析*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七、附件*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依据《土地管理法》及国家有关土地开发整理的方针、政策,制定《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生态环境的总体要求,依据《纲要》,明确全国土地开发整理目标、任务和基本方针,确定重点区域,安排重大工程,制定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编制《规划》的原则是:以提高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内涵挖潜,突出土地整理和复垦,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坚持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
《规划》包含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项内容。
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土地复垦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动。
《规划》以2000年为基期,规划期至2010年。
《规划》的范围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一、土地开发整理的基本状况与面临的形势(一)基本状况土地开发整理是补充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监理规划
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监理规划通渭县陇川乡坡山等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监理规划通渭县陇川乡坡山等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监理规划甘肃中天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通渭县工程监理部二〇一三年七月目录一、工程项目综合说明 (1)1、工程名称 (1)2、项目类型 (1)3、项目性质 (1)4、工程位置: (1)5、工程规模 (1)6、项目组成 (1)二、监理工作目标 (2)1、工程造价 (2)3、质量目标 (2)4、安全目标 (2)三、监理工程范围 (2)四、各参建单位 (3)五、监理工作依据 (3)六、项目监理机构 (4)七、工期控制 (4)1、进度控制的工作内容 (4)2、进度控制的原则 (4)3、进度控制的方法 (5)4、进度控制的措施 (5)八、质量控制 (7)1、原材料质量控制 (7)2、质量事前控制 (11)3、质量事中控制 (14)4、质量事后控制 (15)九、投资控制 (17)1、造价控制的内容 (17)2、造价控制的原则 (18)3、造价控制的方法 (18)4、造价控制的措施 (19)5、费用索赔的处理方法 (20)十、安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21)1、安全控制的主要工作 (21)2、施工监理的安全控制措施和方法 (21)十一、旁站监理措施 (23)十二、合同和信息管理 (24)1、合同管理 (24)2、信息管理 (29)十三、组织协调管理 (30)1、工作协调的内容 (30)2、工作协调管理的方法 (30)十四、现场监理人员的职责和职业道德 (30)1、总监理工程师职责 (30)2、监理工程师职责 (32)十五、监理工作制度 (33)监理规划一、工程项目综合说明由于项目区内坡耕地面积较大,治理难度大,农民自身财政紧张,无法对项目区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所以特申请省级投资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来改善项目区的上述文图。
本项目的实施,将项目去内的所有坡跟地整理成为水平梯田,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已有耕地的质量,同事有限增加耕地面积2,2公顷,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益,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但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整理实施方案(精选6篇)
土地整理实施方案(精选6篇)土地整理实施方案篇1为加强彭州市5.12汶川地震受灾区灾毁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实施管理,提高工作质量,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深入、全面开展,充分发挥损毁耕地整理复垦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载体作用,特制定彭州市5.12汶川地震受灾区灾毁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实施。
一、落实部门、乡(镇)和村、社责任制1、部门职责(1)市国土资源局。
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工程招标、资金管理、竣工验收和成果管理。
(2)市推进办。
负责制定农民集中方案,对项目实施提出工作建议,竣工后对项目整体效益进行综合评估。
(3)市规划局。
负责制定项目区新农村发展规划,负责指导和监督规划设计方案的实施。
(4)市建设局。
负责基础设施配套、农户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5)市农发局。
负责项目区土地平整规划和技术指导,负责土壤养分检测、耕地质量和基本农田保护建设;负责制定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农业结构调整方案和新增耕地流转方案,负责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和发证工作。
(6)市水务局。
负责项目区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
(7)市交通局。
负责项目区农村村道和客运点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8)市发展和改革局。
负责工程招投标方案的审定和监督工作。
(9)市林业局。
负责项目区生态建设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作。
(10)市财政局。
负责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工作。
(11)市审计局。
负责项目区工程资金使用和工程量完成情况的审计工作。
(12)市环保局。
负责项目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定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实施环境保护监察。
(13)市政法委。
负责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
2、乡镇工作职责(1)负责组织召开各种会议,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2)会同市有关部门,组织本乡镇损毁耕地整理复垦项目实施工作。
(3)及时处理损毁耕地整理复垦工作当中涉及到村、社的各种矛盾纠纷,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4)制定和组织实施土地调整方案,会同村、社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田整治工程实施方案范文
农田整治工程实施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
农田整治工程是指对农田进行改良、调整和重建,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田生产力的工程。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田整治工程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田整治工程的实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通过农田整治工程,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农田灌溉设施和排水设施的完善程度,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田产量和品质;加强农田防护工程,减少自然灾害对农田的影响;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调查评估阶段。
在实施农田整治工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农田的调查评估工作。
通过对农田的土地质量、地形地貌、水文水资源、气候条件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评估,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规划设计阶段。
在调查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农田整治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
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确定农田整治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包括土地利用方式、灌溉设施、排水设施、土壤改良等内容。
3. 施工实施阶段。
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农田整治工程的施工实施。
包括土地平整、灌溉设施和排水设施的建设、土壤改良等工作,确保农田整治工程的顺利实施。
4. 监测评估阶段。
在农田整治工程实施完成后,需要对整治效果进行监测评估。
通过对农田生产力、土地利用率、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四、实施保障。
为了确保农田整治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支持力度。
同时,加强对农田整治工程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推动农田整治工程的顺利实施。
五、总结。
农田整治工程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农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农田整治工程实施方案,对于推动农田整治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农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1 项目概要 (1)1.1.1 项目名称 (1)1.1.2 项目地点 (1)1.1.3项目实施单位 (1)1.1.4 项目责任人 (1)1.1.5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1)1.1.6 项目建设期 (2)1.1.7 扶持产业及品种 (2)1.1.8 项目投资预算 (2)1.2 项目基本情况 (2)1.2.1 自然条件 (3)1.3土地利用现状 (5)1.4 社会经济状况 (6)第二章建设目标 (7)2.1 项目区现有农业产业情况 (7)2.2项目区农业产业规划 (8)2.3效益分析 (10)2.3.1 社会效益 (10)2.3.2 生态效益 (11)2.3.3 经济效益 (11)第三章工程设计 (13)3.1 编制原则及设计依据 (13)3.1.1编制原则 (13)3.1.2编制标准 (13)3.1.3设计依据 (14)3.2 项目设计 (16)3.2.2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7)3.2.3土地平整工程 (17)3.2.4排水工程 (20)3.2.5田间道路工程 (22)3.2.6 工程量计算说明 (24)3.2.7 工程量汇总表 (24)第四章项目预算及资金来源 (31)4.1 项目概算编制依据 (31)4.1.1文件依据 (31)4.1.2定额采用 (31)4.2 基础单价计算依据 (32)4.3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的说明 (32)4.4 项目预算 (35)4.5 资金筹措方案 (36)第五章实施计划和施工组织 (37)5.1实施计划 (37)5.1.1实施计划编制原则 (37)5.1.2实施进度计划 (37)5.2施工组织管理 (37)5.2.1施工条件 (37)5.2.2施工总布置 (39)5.2.3主要工程施工 (39)5.2.4施工季节安排 (44)5.2.5施工总工期 (44)5.2.6工程质量管理 (45)5.3项目发包形式 (45)5.3.1发包范围 (45)5.3.2发包应具备的条件 (45)5.3.4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要求 (46)5.3.5标段划分 (46)5.3.6招标组织 (46)第六章保障措施 (47)6.1组织领导措施 (47)6.2 制度保障措施 (47)6.3技术保障措施 (49)6.3.1进度控制 (49)6.3.2进度控制 (50)6.4资金管理措施 (51)6.5建设和运行管理措施 (51)6.5.1管理措施 (52)第七章耕地质量等级 (54)7.1 耕地质量等级 (54)项目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数值备注一项目概况1 项目性质土地开发整理2 项目类型县级投资3 地貌类型丘陵4 建设规模公顷79.465 新增耕地公顷57.346 新增耕地率% 72.167 项目总投资万元765.688 亩均投资元/亩6424.069 建设工期月6个月序号名称尺寸(m)&型号数量(m)备注一土地平整工程(一) 重点平整公顷77.9115-20度公顷77.91(二) 干砌石坎公顷 5.7015-20度公顷 5.70 M7.5干砌块石,3cm厚C15砼压顶二道路工程(一) 改建项目区外道路m 4500 宽3.6m,10cm泥结石路面,10cm碎石垫层(二) 新建田间道m 5031.11 新建田间道-1 m 1582.8 宽3.6m,10cm泥结石路面,10cm碎石垫层(含进场道路300m)2 新建田间道-2 m 1000.7 宽3.6m,10cm泥结石路面,10cm碎石垫层3 新建田间道-3 m 570.9 宽3.6m,10cm泥结石路面,10cm碎石垫层4 新建田间道-4 m 847.6 宽3.6m,10cm泥结石路面,10cm碎石垫层5 新建田间道-5 m 833.7 宽3.6m,10cm泥结石路面,10cm碎石垫层6 新建田间道-6 m 195.4 宽3.6m,10cm泥结石路面,10cm碎石垫层(三) 田间道堡坎m 61.01 1#堡坎m 25.0 位于新建进场道路2 2#堡坎m 36.0 位于新建田间道-4(四) 主生产道m 526.11 新建主生产道-1 m 243.3 宽2.2米,5cm碎石垫层,10cmC15砼路面2 新建主生产道-2 m 282.8 宽2.2米,5cm碎石垫层,10cmC15砼路面(五) 次生产道m 1367.81 新建次生产道-1 m 221.1 5cm碎石垫层,10cmC15砼路面2 新建次生产道-2 m 168.5 5cm碎石垫层,10cmC15砼路面3 新建次生产道-3 m 273.1 5cm碎石垫层,10cmC15砼路面4 新建次生产道-4 m 131.7 5cm碎石垫层,10cmC15砼路面5 新建次生产道-5 m 348.2 5cm碎石垫层,10cmC15砼路面6 新建次生产道-6 m 104.6 5cm碎石垫层,10cmC15砼路面7 新建次生产道-7 m 120.6 5cm碎石垫层,10cmC15砼路面(六) 错车道座131 错车道1-13 座13 10cm泥结石路面,10cm片石垫层(七) 下农田接口座283三农田水利工程(一) 田间道边沟m 3402.21 田间道边沟-1 m 434.2 宽0.3m,深0.3m2 田间道边沟-2 m 395.4 宽0.3m,深0.3m3 田间道边沟-3 m 646.9 宽0.3m,深0.3m4 田间道边沟-4 m 121.7 宽0.3m,深0.3m5 田间道边沟-5 m 376.2 宽0.3m,深0.3m6 田间道边沟-6 m 546.2 宽0.3m,深0.3m7 田间道边沟-7 m 162.5 宽0.3m,深0.3m8 田间道边沟-8 m 441.3 宽0.3m,深0.3m9 田间道边沟-9 m 277.8 宽0.3m,深0.3m(二) 新建排水沟m 530.11 新建排水沟-1 m 222.6 宽0.3m,深0.3m2 新建排水沟-2 m 97.3 宽0.3m,深0.3m3 新建排水沟-3 m 210.2 宽0.3m,深0.4m(三) 预制涵管座111 D30cm涵管座/m 11/55 平均每座涵管长5m第一章工程概况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名称某某基本农田开发整理项目。
1.1.2 项目地点项目区位于某某自治县某某镇,某某镇位于某某自治县南部,东临旧城镇、棕坪乡,西抵三江镇,南临正安县,北临上坝乡。
项目区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7°37′37″至107°38′17″,北纬28°44′29″至28°45′22″之间。
1.1.3项目实施单位名称:某某市烟草公司某某分公司地址:某某自治县某某镇文化路1.1.4 项目责任人罗某某1.1.5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为79.46公顷,预计新增耕地面积57.34公顷,新增耕地率72.16%。
建设内容:1、土地平整工程:土地平整面积为77.91公顷,干砌石砍修筑区面积5.70公顷。
2、排水工程:0.30m×0.30m的田间道边沟9条,共长3402.2m,10cm 厚C15混凝土底板、30cm厚M7.5浆砌石侧墙;新建排水沟3条,总长530.1m,其中排水沟-1、-2规格为30cm×30cm,排水沟-3规格为30cm×40cm;新建过田间道涵管11座。
3、田间道路工程:项目区外改建1条宽3.6m宽的田间道(含路肩),长4500m,路缘为40cm×30cm M7.5浆砌石,路缘用5cm厚C15砼压顶抹面,路面采用10cm碎石垫层和10cm厚泥结石路面。
项目区内新建6条3.6m宽的田间道(含浆砌石路肩),总长5031.1m,路缘为40cm×30cm M7.5浆砌石,路缘用5cm厚C15砼压顶抹面,路面采用10cm碎石垫层和10cm厚泥结石路面。
修建0.8m宽次生产道7条,共长1367.8m,路基为5cm厚碎石垫层,路面为10cm 厚C15砼路面;修建2.2m宽生产道2条,共长526.1m,路面采用10cm碎石垫层和10cm厚泥结石路面;修建错车道13座。
1.1.6 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为2016年9月~2017年8月,共计12个月。
1.1.7 扶持产业及品种扶持产业:烤烟。
1.1.8 项目投资预算项目总投资765.68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640.77万元, (其中:土地平整432.09万元,占工程施工费67.43%;水利工程26.14元,占工程施工费4.08%;田间道路工程182.54万元,占工程施工费28.49%。
)占总投资83.69%;其它费用102.61元(前期工作经费43.12万元,占其他费用的42.03%;工程监理费15.38元,占其他费用的14.99%;竣工验收费24.30元,占其他费用的23.68%;业主管理费19.81万元,占其他费用的19.31%;)占总投资的13.40%;不可预见费12.12元,占总投资的2.91%。
1.2 项目基本情况1.2.1 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某某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某某自治县)位于某某省北部,西北、东北与重庆市南川、武隆、彭水等县毗邻;西南、东南分别与某某市正安、务川自治县接壤。
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2′~107°52′,北纬28°37′~29°13′,东西长49.2公里,南北宽68.0公里,总面积为2157.5平方公里。
县城距贵阳350公里,距某某200公里,距重庆市区230公里,距涪陵航运码头180公里,距南川、武隆、彭水、务川都在100公里左右。
项目区位于某某自治县某某镇,某某镇位于某某自治县南部,东临旧城镇、棕坪乡,西抵三江镇,南临正安县,北临上坝乡。
项目区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7°37′37″至107°38′17″,北纬28°44′29″至28°45′22″之间。
2、水文、气候条件项目所在区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降水较丰沛。
根据某某气象台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5.6℃,极端最高气温38.1℃,极端最低气温-7.2℃,多年平均无霜期29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043mm。
实测最大日暴雨1979年为176mm。
多年平均日照1080h,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0m/s。
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干旱、冰雹、倒春寒、秋风,秋季绵雨和洪灾等。
项目所在区域内无水文站,无详细水文资料。
据县气象局1957—2005年48年气象资料显示:多年平均气温15.6°C;平均无霜期29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048.76mm,其中春、夏、秋、冬分别是317mm,428mm,274mm,51mm,6月份最多,平均为185mm,1月份最少,平均15mm;最大年(1977年)1408.8mm,最小年(1991年)757.6mm,最大与最低之比为1.86,年际变差系数CV=0.16;年蒸发700m;多年径流量13.41亿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