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新部编本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2524db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2.png)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计算机与我1.1 课程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 学会安全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本方法。
1.2 课程大纲- 课程介绍:计算机的作用和发展历史。
- 计算机硬件: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基本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 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介绍和使用。
- 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概念、浏览器的使用和网络安全知识。
1.3 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和示意图介绍计算机相关知识。
- 实践操作:让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加深理解。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合作研究。
1.4 课程评估-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 作业完成度:完成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
- 考试成绩:定期进行知识考核。
第二单元:文字处理2.1 课程目标-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创建、编辑和格式化文档。
- 提高文字处理能力和排版技巧。
2.2 课程大纲- 文字处理软件简介: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和其特点。
- 文档创建与编辑:创建新文档、添加文本、编辑文本内容。
- 文档格式化:字体设置、段落对齐、标题编号等基本格式化方法。
- 插入对象:插入图片、表格、图表等对象进行文档丰富化处理。
2.3 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通过演示示范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 练操作:让学生实际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操作练。
-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文档作品。
2.4 课程评估-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展示。
- 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制作的文档作品。
- 考试成绩:定期进行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考核。
(以下省略)。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新部编本 全册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新部编本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b5bc7ab383c4bb4cf7ecd196.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J·X互动预案年级六2、3、4学科信息姓名P MJ·X互动预案课题:信息技术课上课指南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J·X互动预案课题:初识物联网第 1 课时总第 2 课时主要流程个体增补一、导入。
1.从古至今,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这些传递信息方式都有哪些特点?(突出现代工具为人们传递信息带来的方便与快捷等优点)2.刚才我们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那么,物体与物体之间又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二、新授。
教师:学习物联网。
1.介绍物联网概念。
①教师提出任务:生自读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
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连接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②介绍物联网的三大特征。
感知物体、信息传输、智能应用。
③看图,提出问题:通过图画你看懂了什么?想想现实中物联网有怎样的应用?经验交流:把自己获得的物联网知识与大家分享。
2.了解物联网应用。
①自读课本2-3页,初步了解物联网在各方面的实际运用。
②播放相关的光盘内容。
③深入介绍,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对物联网的应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教师适当讲解物联网在智能家电、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安投影出示图片:老师讲解后,组织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步骤进行操作,老师巡视。
202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复习教案(全册)
![202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复习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f7183fb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5.png)
202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复习教案(全册)目标本教案的目的是为小学六年级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复教案,帮助他们复和巩固信息技术上册所学的知识。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含上册所有单元的复内容,主要涵盖以下知识点:1. 计算机基础知识2. 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3. 网络与互联网4. 图像处理与多媒体5. 电子表格和数据处理6. 编程基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应能够:1.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常用操作;3. 理解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使用方法;4. 掌握图像处理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操作;5. 熟练运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6. 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思维能力。
教学步骤本教案按照上册的章节顺序,每个单元包含以下步骤:1. 复概念:回顾该单元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知识点;2. 引导实践:通过实际案例和练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3. 提供扩展:提供一些扩展研究资源和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4. 梳理重点:总结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和要点,帮助学生进行复;5. 综合测试:提供一套综合测试题,测试学生对该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辅助资源本教案还提供了一些教学辅助资源,包括教案配套的教学PPT、题集和参考答案等。
教学评估本教案的教学评估主要通过综合测试和学生的表现进行,可以参考学生在综合测试中的得分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
结束语通过对本教案的研究和复,相信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们能够巩固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教案能为各位老师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参考,祝教学顺利!以上是《202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复教案(全册)》的内容概述。
详细教案请参考附件。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导学案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8c5b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e.png)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导学案教学案目标:本教学案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掌握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的知识点及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教学内容:本教学案涵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的所有知识点和技能。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基本认识2. 操作系统的使用和设置3. 文档编辑和处理工具的使用4. 图像和多媒体文件的处理技巧5. 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安全注意事项6. 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的方法7. 信息检索和利用的技巧8. 创建简单网页的基本步骤教学方法:本教学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参与度:1.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研究态度。
2. 结合实际案例和生活场景,让学生能够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验、小组合作、讨论等,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 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本教学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课堂导入:通过问题、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知识讲解:依次介绍每个知识点的相关概念、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实际操作相关软件、工具或设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课堂练:布置各种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提问:通过问题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评估方式:本教学案采用以下评估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准确度。
3. 综合测试:定期进行综合测试,测评学生对全册知识的掌握程度。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3.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d7d57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4.png)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1.熟悉和理解电脑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基本功能;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并能够正确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4.学习基本的编程思想与程序设计。
二、教学内容1. 电脑硬件介绍•电脑硬件的基本组成;•CPU、内存、硬盘等硬件的作用与功能;•了解其他硬件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2. 计算机操作系统与常用软件•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了解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基本功能。
3.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如局域网、广域网等;•学习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和资源共享。
4. 程序设计与编程思维•了解编程的定义和意义;•学习Scratch编程语言的基本操作;•进行简单的编程实践。
三、教学方法与过程1.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学过程2.1 热身活动(10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关于电脑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2.2 导入新知识(15分钟)学生已有的关于电脑的知识进行回顾,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
2.3 知识点讲解(3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系统地介绍电脑硬件、操作系统与软件、计算机网络、编程等知识点。
重点讲解每个知识点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理。
2.4 小组合作学习(20分钟)学生分为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2.5 实践操作(25分钟)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实践操作,练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办公软件的使用和编程的基本操作。
2.6 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进行总结,并进行简单的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教案信息技术全册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教案信息技术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db52c7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d.png)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信息技术全册一. 教材分析本册信息技术教材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旨,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本册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网络的基本应用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信息技术课程有一定的兴趣。
但同时,学生之间的电脑操作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则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熟练使用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软件;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信息观念,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软件的使用;2.教学难点:对不同软件的深入应用,以及网络的基本应用。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布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3.讨论法: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硬件准备:确保每台电脑都能正常运行,准备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2.软件准备:安装好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软件;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案例、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键盘、鼠标的使用等。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全册)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e65d821647d27284b7351fd.png)
在网页中输入文字,插入图片和表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都很喜欢上网,因为网上有许多东西(学习资料、游戏、软件、音乐……)可供我们选择,而且许多都是免费的。这就是网络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资源共享。这些资源都是放在一个一个网站中的。我们也可以构建一个网站,把你的珍藏整理好放上去。这样别人就可以分享你的东西。目前,在网上就有许多有名的个人网站,像华军软件、电脑之家、驱动之家、九天音乐等。
1、 WAVE文件(*.WAV)
WAVE格式的声音文件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不论将这种声音文件放在何种多媒体计算机上,一般都可以播放.它可以用Windows系统自身提供的"录音机"直接播放,一般用于播放声音的软件也都可以格放这种声音文件.但是,WAVE格式的声音文件比较庞大,占用较多的磁盘空间。
2、 MIDI文件(*.MID)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上册
信息技术教案
赵老师主讲
贵州省兴义市(施达)赛文实验学校信息
第一课 键盘 鼠标 窗口 对话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主键盘区的几个键。
2、认识几个常用控制键的作用及操作。
3、鼠标的操作。
4、窗口、资源管理器、菜单
5、熟练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
1、鼠标、键盘的操作
2、窗口与对话框的区别
教学难点:
用快捷键来进行这一系列操作。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引趣、导入课题
师:在WIN95中,有一个神奇的剪贴板,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这个任务。
那么,什么是剪贴板呢?它可以帮我们完成什么任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剪贴板的使用”这节课。(此时板书课题:剪贴板)
剪切板的工作方式分为两种:复制方式和剪切方式。
2023新人教版6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新版】
![2023新人教版6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d74ea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6.png)
2023新人教版6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新版】第一单元:计算机基本操作第一课:认识计算机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及其用途,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定义及用途;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3. 计算机的启动及关机操作。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2. 计算机的启动及关机操作。
第二课: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本操作,掌握鼠标、键盘的使用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文件管理。
教学重点1. 鼠标的使用方法;2. 键盘的使用方法;3. 文件的创建和删除;4. 文件夹的创建和删除。
教学难点1. 鼠标的使用方法;2. 键盘的使用方法;3. 文件的创建和删除;4. 文件夹的创建和删除。
第二单元:文字处理软件第三课:认识Word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Word软件,掌握Word基本界面及操作方法,并能够创建、编辑文档。
教学重点1. Word软件的定义及用途;2. Word软件的基本界面;3. 文档的创建与编辑。
教学难点1. Word软件的基本界面;2. 文档的创建与编辑。
第四课:Word文档的格式设置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Word文档的格式设置方法,掌握文本框、图片、表格等元素的添加及基本格式设置方法。
教学重点1. 文本框、图片、表格等元素的添加方法;2. 文字格式的设置方法;3. 段落格式的设置方法。
教学难点1. 文本框、图片、表格等元素的添加方法;2. 文字格式的设置方法;3. 段落格式的设置方法。
第三单元:多媒体软件第五课:认识PowerPoint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PowerPoint软件,掌握PowerPoint基本界面及操作方法,并能够创建、编辑幻灯片。
教学重点1. PowerPoint软件的定义及用途;2. 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界面;3. 幻灯片的创建与编辑。
教学难点1. 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界面;2. 幻灯片的创建与编辑。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4f836426fff705cd170a27.png)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1课走进多媒体一:教学目标1.在了解多媒体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在设计多媒体作品创作方案中养成良好的信息伦理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多媒体、多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作品。
难点:设计多媒体作品的创作方案。
三:教学准备接入因特网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上机操作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情境信息技术发展飞速,我们在家里看电视时既可以看到生动的画面,还可以听见有趣的声音;在电影院我们可以看到感人的电影,其实这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多媒体。
大家知道什么是多媒体吗?能举出几个例子出来吗?1.学生相互讨论。
2.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对多媒体进行了解。
课堂学习(一)感受多媒体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比较常见的媒体。
1.文本是十分常见的媒体,它不仅可以准确地描述信息内容,还可以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展示文本,并问:同学们从这些文字中可以联想到什么?2.图片能够直观地呈现信息,让浏览者一目了然;展示图片。
3.向学生展示声音媒体。
4.展示动画和视频媒体。
1.认真听教师讲解,做好笔记。
2.浏览教师展示的媒体素材,思考问题。
3.相互交流讨论,回答教师的提问。
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媒体素材,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计算机1.多媒体计算机是指具有多媒体功能的计算机。
它是在个人计算机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硬件和相应软件组成。
2.多媒体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广告和家庭生活与娱乐等领域;向学生展示画面。
3.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多媒体计算机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吧。
1.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
2.思考问题,也可以提问。
3.观看教师放映的画面。
4.小组交流讨论。
让学生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及其应用。
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学习的能力。
(三)多媒体作品同学们,你们知道多媒体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制作多媒体作品需要经过哪些流程呢?1.在制作多媒体作品前首先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作品的主题内容和思想,然后对多媒体作品进行规划设计,接着搜集素材,加工合成,最后将作品发布出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https://img.taocdn.com/s3/m/67c694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2.png)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
(及进度表)
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六年级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能,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进行各种常见任务和活动。
教学内容与安排
第一单元:计算机基本操作
-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组成、开机与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桌面图标和文件管理
第二单元: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 课时安排:4课时
- 教学内容:字处理软件的启动与关闭、基本界面介绍、文字
输入、格式设置、插入图片和表格
第三单元: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 课时安排:4课时
-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启动与关闭、基本界面介绍、数据输入与编辑、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图表制作
第四单元: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
- 课时安排:3课时
- 教学内容: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启动与关闭、基本界面介绍、图片和音频的导入与编辑、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第五单元:网络与信息安全
- 课时安排:3课时
- 教学内容:互联网的基本概念、网页浏览与搜索、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教学进度表
单元 | 课时安排
--- | ------
第一单元 | 2课时
第二单元 | 4课时
第三单元 | 4课时
第四单元 | 3课时
第五单元 | 3课时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希望能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信息技术教育,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进行学习和工作。
人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全册教案
![人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849f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3.png)
人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全册教案第一课: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了解计算机如何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 理解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概念。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中央处理器(CPU)- 内存- 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2. 计算机的数据传输和处理- 数据的表示和存储- 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数据的处理和计算3. 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办公软件、图形处理软件等)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并展示给全班。
2. 视频观看:播放相关视频,介绍计算机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过程。
3. 游戏活动:设计一款游戏让学生体验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过程。
4. 计算机实践: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软件,了解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第二课: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目标-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互联网的定义和特点- 互联网上的常见资源和服务2. 互联网的作用- 信息获取和传输- 社交和娱乐3. 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密码的设置和保护- 隐私信息的保护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联网的作用并汇报给全班。
2. 网络安全宣传:让学生设计海报或小动画,宣传网络安全知识。
3. 视频观看:播放网络安全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密码设置、隐私保护等注意事项。
第三课:信息处理软件教学目标- 掌握信息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学会使用信息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和图形编辑。
教学内容1. 信息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文字处理软件(Word)- 表格处理软件(Excel)-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2. 信息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打开、保存和关闭文件- 文字编辑和格式设置- 图形插入和编辑3. 文字和图形编辑- 文字排版和样式设置- 插入、编辑和删除图形教学活动1. 实践操作:让学生使用信息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和图形编辑。
最新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1873b2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4.png)
最新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第一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1.1 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1.2 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区别与联系1.3 研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第二章: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2.1 了解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2.2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2.3 研究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3.1 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作用和功能3.2 研究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格式设置3.3 创作和编辑简单的文字作品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4.1 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作用和功能4.2 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技巧4.3 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和数据分析第五章:多媒体软件5.1 了解多媒体软件的种类和应用5.2 研究多媒体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辑技巧5.3 制作简单的幻灯片和多媒体演示第六章:网络基础知识6.1 了解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网络分类6.2 研究网络的基本术语和常用网络应用6.3 掌握网络的安全使用和常见网络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七章:信息的检索和利用7.1 研究信息的来源和分类7.2 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7.3 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第八章:数字化技术与创新8.1 了解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8.2 研究数字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8.3 进行简单的数字化创作和制作第九章:互联网应用与安全9.1 了解互联网的普及情况和应用领域9.2 研究互联网的基本使用和常见应用软件9.3 注意互联网的安全使用和信息保护第十章:信息技术与社会10.1 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0.2 探索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0.3 思考并讨论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以上是最新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c00f4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d.png)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一、教材信息本教案适用于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采用部编版教材。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开关机、登录和退出、打开和关闭应用程序等。
2.了解并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互联网、网址、浏览器等。
3. 研究电脑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了解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4. 了解数字摄影的基本知识,包括相机的使用方法和拍摄注意事项。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单元一:计算机基本操作教学内容1. 计算机开关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登录和退出计算机的步骤。
3. 打开和关闭应用程序。
教学步骤1.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演示计算机的开关机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指导学生登录和退出计算机的步骤。
4. 指导学生打开和关闭应用程序的方法。
单元二:网络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 互联网的概念和作用。
2. 网址的构成和使用方法。
3. 浏览器的基本操作。
教学步骤1. 介绍互联网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的重要性。
2. 解释网址的构成和使用方法。
3. 演示浏览器的基本操作,如打开网页、搜索信息等。
单元三:输入与输出设备教学内容1. 键盘、鼠标和触摸板的使用方法。
2. 屏幕和打印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键盘、鼠标和触摸板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演示屏幕和打印机的基本操作,如亮度调节、截屏和打印等。
单元四:数字摄影教学内容1. 相机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2. 拍摄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1. 介绍相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相机的使用方法。
2. 解释拍摄注意事项,如光线、角度和焦距等。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可以使用问答形式提问学生,布置练作业并对作业进行评分。
五、教学资源1. 电脑设备和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材。
3.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料。
六、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好研究辅导和答疑解惑工作,提升教学效果。
202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202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fcf498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0.png)
202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
案(全册)
介绍
本文档是2023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的全册内容。
该教案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研究和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全册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单元:
单元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通过研究本单元,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
单元二:网络与互联网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理解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将了解网络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和交流。
单元三:多媒体技术
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多媒体制作和编辑能力。
学生将研究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图片、音频和视频的编辑和制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单元四:信息安全与保护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安全和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将研究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单元五:应用软件使用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学生将研究使用文档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软件等,提高他们的办公自动化能力。
单元六:计算机编程
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
学生将研究基本的编程概念和语法,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2023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的全册内容。
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2023年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套
![2023年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86f1b99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b.png)
2023年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套教材简介本教材是2023年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材,主要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
教学目标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2. 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
3. 研究基本的办公软件应用,如文字处理、制作演示文稿等。
4. 掌握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5.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计算机基本操作1.1 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 介绍计算机的各个硬件部件,如主机、显示器、键盘等。
- 研究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操作。
1.2 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 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 研究操作系统的桌面操作、文件管理和常用工具的使用。
第二单元:办公软件应用2.1 文字处理软件- 研究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文字、修改文字格式等。
- 制作简单的文档,如作文、通知等。
2.2 制作演示文稿- 研究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
- 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如学科知识的展示、个人介绍等。
第三单元:互联网应用3.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念。
- 研究互联网的组成部分和常用术语。
3.2 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研究在互联网上搜索和获取信息的方法。
- 引导学生合理、安全地使用网络资源。
教学方法1.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兴趣为导向,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2. 采用示范教学法,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操作。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 结合课外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领域。
教学评估1. 组织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基本操作和应用软件的掌握程度。
2.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练题和实际应用任务。
3. 定期进行讲评,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
资源准备1. 教材:2023年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材。
2. 计算机实验室或学生个人电脑。
3. 互联网资源,如教育网站、教学应用软件等。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课程教案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3e2d8fa300a6c30c229fec.png)
六年级计算机教案第1课电脑的本领与家史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及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作用。
2、了解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3、了解电脑的发展史。
教学重点: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教学难点: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建议:信息(information):教师可以举例来说明:如欧洲足球锦标赛的现场直播、我们学习用的书、冬天大雪纷飞的情景……这些用文字、语言、声音、图像等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信息获取的途径可由学生来讲述,让他们自由发挥。
电脑的应用广泛教师难以一一讲全,因此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中分小组汇报。
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因特网作用,教师也可以向学生简单演示一下因特网的神奇魅力。
电脑的发展史:从1946诞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后,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的发展四个阶段:1、1946至50年代后期,电子管时期。
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晶体管时期。
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前期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
4、70年代到今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还安排了计算机的组成的阅读材料。
第2课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删除教学目标:1、学会常用软件的安装。
2、学会把软件从计算机的硬盘上删除。
教学重点:软件的安装与删除。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程序。
如:超级解霸、屏幕保护程序、Winamp。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建议:软件的安装:应该让学生明白要安装软件应先找到这个软件的安装程序,安装程序的命令一般是setup或Install。
安装软件时,只需双击Setup或Install即可。
在此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学生能够按照向导安装就够了。
安装好软件让学生在开始程序上找一找,并用一用安装好的软件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软件的删除:教师可以选择课文中两种方法的其中一种进行详细的解说,另一种可以介绍的简单一些。
在删除软件时,教师应强调,不能乱删计算机中软件,以免造成系统瘫痪。
2024年度-精选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度-精选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60c46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c.png)
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数字化等。
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
教育、娱乐、商业广告、医疗诊断、军事指挥等。
29
音频视频文件格式转换和播放方法
常见音频视频文件格式
MP3、WAV、MIDI、RM、 MOV、AVI等。
格式转换方法
使用格式转换软件,如格式工厂 、Total Video Converter等,将 一种格式的音频或视频文件转换 成另一种格式。
讲解文档预览和打印的方法,以及打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 问题和解决方法。
22
05
CATALOGUE
第四单元:网络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
23
互联网概念、发展历程及影响
1 2
互联网定义与基本功能
互联网是一种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支持各 种信息服务和应用。
互联网发展历程
从ARPANET到现代互联网,经历了多个阶段的 发展和演变。
效果和效率。
教学评价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 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实践操作 等多个方面,以全面评估学生的
学习成果。
7
02
CATALOGUE
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
8
计算机发展历史及趋势
计算机发展历史
从机械计算到电子计算, 再到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历 程。
未来计算机趋势
量子计算、光计算等前沿 技术及其对未来计算机发 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应用领域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 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各领 域的应用。
9
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功能
计算机系统概述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存储器
内存和外存的分类、作用及性能指标。
中央处理器(CPU)
CPU的作用、性能指标及常见类型。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d409d3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b.png)
六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技巧;(2)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会合理、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意识;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操作系统的使用3. 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第二章:网络应用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3.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第三章:文字处理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 排版技巧与美化文档3. 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归纳第四章:电子表格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2. 数据处理与分析3. 图形与图表的制作第五章:演示文稿1.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2. 幻灯片的制作与设计3. 演示文稿的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2)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信息技术的安全与道德规范。
2. 教学难点:(1)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的高级技巧;(2)网络应用中的信息安全;(3)信息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2)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运用课件、视频等资源,提高教学效果;(2)网络教学: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等资源,拓展教学内容;(3)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1课电脑的本领与家史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及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作用。
2、了解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3、了解电脑的发展史。
教学重点: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教学难点: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建议:信息(information):教师可以举例来说明:如欧洲足球锦标赛的现场直播、我们学习用的书、冬天大雪纷飞的情景……这些用文字、语言、声音、图像等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信息获取的途径可由学生来讲述,让他们自由发挥。
电脑的应用广泛教师难以一一讲全,因此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中分小组汇报。
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因特网作用,教师也可以向学生简单演示一下因特网的神奇魅力。
电脑的发展史:从1946诞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后,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的发展四个阶段:1、1946至50年代后期,电子管时期。
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晶体管时期。
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前期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
4、70年代到今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还安排了计算机的组成的阅读材料。
第2课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删除教学目标:1、学会常用软件的安装。
2、学会把软件从计算机的硬盘上删除。
教学重点:软件的安装与删除。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程序。
如:超级解霸、屏幕保护程序、Winamp。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建议:软件的安装:应该让学生明白要安装软件应先找到这个软件的安装程序,安装程序的命令一般是setup或Install。
安装软件时,只需双击Setup或Install即可。
在此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学生能够按照向导安装就够了。
安装好软件让学生在开始程序上找一找,并用一用安装好的软件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软件的删除:教师可以选择课文中两种方法的其中一种进行详细的解说,另一种可以介绍的简单一些。
在删除软件时,教师应强调,不能乱删计算机中软件,以免造成系统瘫痪。
第3课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电脑。
2、认识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多媒体文件。
3、学会媒体播放机的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文件:图像和影像(配套光盘中的“图片”、“电影”文件夹)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媒体播放机。
教学难点: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文件。
教学建议:1、多媒体是一个比较抽象又时时刻刻伴随在人们左右的概念,要让学生去理解多媒体这一概念是有难度的,教师可以通过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漂亮的广告画,悦耳的音乐,精彩纷骋的电视节目,情节感人的动画片,梦幻般的游戏世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并不是多么神秘,多么难以理解的东本,它就在我们身边,以激发进一步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电脑主要可以通过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也可以把机房里现有的机器作为实例呈现给学生看,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把各部分配件拆下来供学生观看,学习。
3、介绍多媒体文件时,可以结合图标进行,以便于学生掌握。
每种多媒体文件介绍以后要让学生去找一找自己电脑上的这类多媒体文件,并去打开它们,看看里面有些什么信息。
4、媒体播放机在外形上和家用VCD很相似,因此学生在按钮的使用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这里的重点是想欣赏什么媒体文件,就要选择相应的文件类型,这里教师可以结合前面的讲的多媒体文件,逐步引导学生这样去做,先选择想要欣赏的文件类型,再选择想要欣赏的文件。
第4课让电脑帮你学习教学目标:1、了解电脑在学习中的用处。
2、学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重点:了解电脑在学习中的用处。
教学建议: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电脑在学习中的巨大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演示,来达到这个目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电脑以及用电脑进行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准备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2、电脑在学习或教学中的应用一般称作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以下一些特点:(1)便于突破学习中的难点:通过计算机的演示,抽象事物可以形象化,宏观事物可以微观化,微观事物可以宏观化,使传统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比较容易理解。
(2)突出个别化,实现因材施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软件的交互性也越来越强,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难度,从而实现内容、进度和难度上的个别化,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3)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实现个别教学,每个学生在电脑中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内容,能够得到足够多的来自电脑的肯定,能够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加上现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制作上色彩明亮、画面精制、情节生动、创意独特、交互性强又富有动感,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可以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和介绍,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
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巨大作用。
第5课查看其他电脑上的信息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网络和网络的作用。
2、能使用网上邻居查找其他电脑上的信息,并获取信息。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调试好WindowsNT或Windows对等网,为每台计算机设置好共享。
教学重点:查找并获取其他电脑上的信息。
教学难点:了解网络和网络的作用。
教学建议:1、凡将地理位置上分散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及附属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按不同的结构连接起来,配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能进行信息交换及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比较难以理解,对学生要求不宜过高,学生只要知道把许多电脑连在一起,能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就形成了网络。
2、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网络的类型和特点:网络在应用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局域网络(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另一种为广域网络(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网络具有以下特点:(1)设备共享网络中的外部设备可以共享,比如所有的用户都可以使用网络中的一台打印机,这样可以节省设备。
(2)资源共享网络最大的特色是资源共享,在网络中只要有一个程序或数据文件,所有的用户都能使用它。
(3)信息交换与传递在网络上可以很方便的将信息发送给其他用户,同时也能收到来自其他用户的信息。
3、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查找信息、获取信息,体验网络所带来的极大便利,这个目的需要通过使用“网上邻居”来实现。
当网络上的每个用户设置好电脑的共享以后,就可以通过网上邻居来访问其他用户的电脑了。
查看其他电脑上信息比较方便,获以其他电脑上的信息有一定的难度,这里老师可以通过演示让学生看明白。
先从其他用户的电脑上找到看书需要的信息,然后将其选中,单击“复制”,最后将其粘贴到自己电脑上的相应文件夹里。
第6课网上冲浪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因特网的组成。
2.能启动、退出网络浏览器。
3.掌握进入目的网页的两种方法,①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②通过链接。
4.了解网站的概念。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安装好网络协议及浏览器,使每台计算机都能顺利地浏览网页。
2.下载“中国科普博览”网站(至少三层网页)。
教学重点:进入目的网页的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1.因特网的组成。
2.通过输入网址进入指定网页。
教学建议1.因特网的应用和组成,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比较难以理解,对学生要求不宜过高。
只要在原来局域网的基础上扩充到全世界范围就行了,对于因特网的应用,可以结合第4册的第1课中“电脑的发展”部分引导。
2.由于这是第一次让学生接触因特网,在讲了两种进入网页的方法后,要让学生多练习。
3.对于通过“链接”进入网页,教材中的例子都是在同一个网站中浏览,但在练习中提供了从一个网站链接到另一网站的例子。
4.在本课中,网页的返回和转移,使用返回链接或其他网页的链接,而不用〖前进〗、〖后退〗按钮。
5.教学中要具体提出两种浏览指定网页的方法。
6.考虑到学校里一般不会让每位学生直接拨号上网,并且拨号前的网络设置也较复杂。
但家庭里上网还是以拨号上网的居多,因此这部分内容还是要让学生有所了解,只是难度不能太大。
教材中将拨号上网作为阅读材料来处理,由教师根据课时和学生实际情况,安排课堂讲解或学生自己学习。
这里,不要求学生进行网络安装和设置(如TCP/IP协议、拨号网络等),主要了解拨号准备、拨号过程和信号灯的使用。
第7课使浏览更方便教学目标:1.掌握〖前进〗、〖后退〗按钮的使用。
2.了解“历史记录”的使用。
3.掌握网页“收藏夹”的使用。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1.安装好网络协议及浏览器,使每台计算机都能顺利地浏览网页。
2.下载“中国科普博览”网站(至少三层网页)。
教学重点:〖前进〗、〖后退〗按钮和“收藏夹”的使用。
教学难点:“前进”、“后退”的有效范围。
教学建议:1.本课与第6课浏览相同的网站。
使学生清楚“前进”、“后退”是在从打开浏览器开始,已经浏览过的网页范围内进行的。
如果已经到了最后(或最前)浏览的网页,就〖前进〗按钮(或〖后退〗按钮)就无效了。
2.使用“历史记录”时,会占用较大一块窗口。
因此,在平时实际使用中,“历史记录”用得不多。
3.使用“收藏夹”过程中,在做到第二步时,有时候对话框下面的“创建到”没有出现。
这时只要点击〖创建到C)>>〗按钮,就能出现创建文件夹。
4.新建收藏文件夹可以使用〖新建文件夹〗按钮。
使用〖收藏〗菜单中的〖整理收藏夹〗可以删除、移动、重新命名、新建收藏文件夹。
5.通过一些内容更新比较及时的网站,让学生了解网站是有专人维护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
6.鼠标右键在浏览网页时会经常用到,要多引导、鼓励学生使用右键。
第8课网上游西湖教学目标:1.通过门户网站、学会采用分类目录层层递进找网站的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及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如果校园网采用虚拟服务器,请在上课前浏览的要使用到的网页。
或下载至服务器。
教学重点:学会采用分类目录层层递进找网站的方法。
教学难点:事物的分类方法学生不了解。
教学建议:1.本课与前两课不同的主要地方是从这节课开始,学生是有目的搜索信息,并且要提高学生获取的信息的效率。
2.由于各个门户网站编排的分类方法不同,希望教师使用贴近学生实际及学生能够理解的分类方法,教师在这里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分类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