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
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混合运算,主要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基本运算。
通过学习混合运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顺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难点:1. 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特别是乘除法在加减法之前进行。
2.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算方法和运算顺序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教学挂图、教学PPT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特别是乘除法在加减法之前进行。
3. 示例讲解:通过讲解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5.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板书设计:1. 板书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2. 板书内容:- 混合运算的概念-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练习题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提高练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混合运算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示例讲解和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乘除法在加减法之前进行的规则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讲解和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5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顺序,以及如何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运算顺序混乱、对混合运算理解不深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如何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混合运算。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小卡片、计数器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混合运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妈妈买了一些苹果和香蕉,苹果有5个,香蕉有3个,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引出混合运算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混合运算的定义和运算顺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明白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混合运算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运算顺序和技巧。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综合运用。
二、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2.能够独立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能够灵活运用不同运算符进行混合运算。
三、教学重点1.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
2.学会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复习前述内容通过快速复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打下解决混合运算问题的基础。
步骤二:引入混合运算解决问题老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入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混合运算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重要。
步骤三:示范解题方法老师通过几个具体的例题,演示如何分析问题,运用不同运算符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学生可以跟随老师一起完成这些例题。
步骤四:学生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解答,加深对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理解。
步骤五: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五、教学反馈通过教学练习的成绩和学生的表现,及时总结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六、教学素材准备1.课件或黑板、粉笔2.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3.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练习题七、拓展延伸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展相关练习题目,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运算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作业布置几道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练习题,学生需要独立完成并在下节课上交,以检验他们是否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混合运算解决问题这一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继续加油,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整数加减法和简单的混合运算顺序。
2. 学生能够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借助直观的图形辅助计算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运算顺序。
2. 能够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理解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 掌握解决混合运算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PPT、课件等教学资源。
2. 学生练习题及答案。
学生准备:1. 课本、练习本。
2. 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混合运算。
2. 教学新课:讲解混合运算的概念,讲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游戏教学:设计混合运算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与评价:1. 教学策略:a.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混合运算的规律。
b.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信息,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运算概念。
c. 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评价策略:a. 课堂练习:对学生课堂上的练习情况进行即时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第一章:认识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混合运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混合运算的定义:含有加减乘除的运算。
2. 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运算顺序。
2.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计算混合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混合运算。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混合运算。
2. 讲解概念:讲解混合运算的定义和运算顺序。
3. 示范讲解:老师演示计算混合运算的过程。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拓展思维。
第二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加减乘除的组合。
2. 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2. 讲解概念:讲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 示范讲解:老师演示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学数学⼆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在教学⼯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系统⽅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编整理的⼩学数学⼆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家分享。
⼩学数学⼆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标: 1、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除混和运算式题,能解决⼀些简单应⽤问题。
2、经历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成⼀个乘除混合算式的过程。
培养动⼿操作、⾃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从多⾓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在实际⽣活中的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列出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运算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3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计算? 2、观察情境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摆正⽅体学习并探究了连乘和连除的计算顺序,这节课我们接着通过正⽅体来学习新的知识。
⼩学数学⼆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正确运算。
2、过程与⽅法:通过情境理解同级的运算顺序,学会⽤脱式解答同级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同级的计算⽅法,并能⽤脱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复习导⼊ ⼝算练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混合运算的定义:混合运算是指含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的算式。
2. 混合运算的顺序: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3. 混合运算的练习:通过各种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概念和顺序,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2. 教学难点:混合运算中不同运算符号的运用和计算顺序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
2. 采用讲解法,讲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3. 采用练习法,通过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3.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混合运算的概念。
2. 讲解混合运算:讲解混合运算的定义和顺序,让学生明确混合运算的含义。
3. 演示例题:出示一些混合运算的例题,进行演示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4. 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七、课堂练习1. 出示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3.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八、课堂小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混合运算的概念和顺序。
2. 强调混合运算的重要性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混合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例4(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例4(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混合运算中的解决问题例4,即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草稿纸、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复习四则运算的顺序。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四则运算时,知道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吗?3. 学生回答: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4. 教师总结:很好,我们在进行混合运算时,也要按照这个顺序进行计算。
二、新授1. 出示例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2个,他又吃掉了1个,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解决问题,并强调运算顺序。
4.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5. 教师讲解例题,强调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展示解题过程。
6.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解题过程。
三、巩固练习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答。
3. 讲解练习题,强调混合运算的顺序。
四、课堂小结1. 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混合运算的顺序,那么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呢?2. 学生回答: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混合运算部分。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并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如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用,以及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加减乘除的综合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难点1. 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用,特别是乘除在加减中的运用。
2. 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抽象和理解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2. 计算器3. 数学练习本4. 黑板和粉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通过例题进行演示和讲解。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混合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际问题解决: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5. 总结和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1.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解决问题》2. 主要内容: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
3. 重点难点: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用,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4. 练习题目:一些基本的混合运算题目,以及一些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1. 基本练习:完成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目。
2. 实际问题解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
3. 思考题: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后,通过作业和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巩固所学知识。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主题为“混合运算”。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整数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规则,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于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尤其是当运算中包含多个级别(如先乘除后加减)时,学生容易混淆。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计算器、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实际问题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
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混合运算的规则和顺序,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混合运算的问题。
4. 练习与反馈:学生进行独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反馈。
板书设计混合运算的定义和规则运算顺序的示例一些典型的问题及其解答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基础练习:进行一些基本的混合运算练习。
应用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混合运算。
课后反思学生对混合运算规则的理解程度。
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和遇到的困难。
此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技能,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详细说明1. 理解运算顺序的重要性:需要让学生明白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由于运算顺序错误导致答案错误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 运算顺序的规则讲解:详细讲解混合运算的规则,特别是运算顺序的规则。
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背景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53-54页例4解决问题。
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已了解了一步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解决连续两问的数学问题。
在此基础上,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思维难度比较大,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为此,教材用完整的色条图比较直观地呈现数量关系,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顺序,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知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画图对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之前的学生接触的画图方式与这节课的画图方式不一样,让学生自己画有难度,教师自己“端”出来,起不了作用,怎样出示这个色条图,以及怎样利用色条图帮助找到解题思路,是这节课中值得研究的地方。
另外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找两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是从综合法入手,还是从分析法入手,学生更好接受?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是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这节课中如何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在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教学目标:1、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利用连续两问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习通过连贯思考找出中间问题,解决需要多步计算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用直条图表示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在分步列式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
教学重点:学习用直条图表示信息、分析数量关系,会通过连贯思考解决需要多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会连贯思考,发现并提出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说一说:下列各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① 27+6-2 ② 18+4×2 ③(12-5) ×3 ④ 16÷(7+1)2、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第一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53·54的内容。
今天我将从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同时感谢大家前来听课,恳请各位给予批评指正。
二、教材分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及计算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拓展思维,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使混合运算计算更准确。
例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概念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初步推理能力,且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总结出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的话,那就要想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学情分析: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时应重在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二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也喜欢探索发现新知识。
所以要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表扬和鼓励,并且表扬的内容要具体,如:你的声音真洪亮等。
学生积极活跃是好事,但也容易因此出现混乱的局面,对此,也要注意有效调控,力争做到“活泼、紧张、严肃、认真”,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说教法根据本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1.运用迁移规律,比较的方法进行启发诱导式教学。
2.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抓解题思路。
五、说学法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把本课学法定为:讨论学习法、解疑学习法。
学生第一次碰到这样的应用题,为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教学中要创设思维环境,明白每步求出的结果表示什么意思。
六、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节的地位和作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混合运算,具体包括整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它们的组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 培养学生进行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混合运算的顺序。
2. 如何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混合运算的例题。
2. 学生需要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1. 教师先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3. 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混合运算知识进行解决。
板书设计1. 板书混合运算的顺序。
2. 板书一些混合运算的例题。
3. 板书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混合运算知识进行解决。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2.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实际操作以及如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引入新知识在教学混合运算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简单运算,如加减法,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
接着,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我们已经知道如何计算3 4,那么如果我们在一个表达式中同时有加法和乘法,我们应该先计算哪一个呢?”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习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2023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0篇)
2022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0篇)小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知识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步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教法:启发思考法学法自主探究,交流讨论教具准备:情境图、学具、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引入教师:同学们,春天到了,看公园多美啊!你们想不想也到公园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呀?但去之前我们先要为自己准备午餐。
教师:看,这是超市的食品专柜,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一包饼干7元,一个面包4元,一个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乐3元。
学生1:23=6(元)6+7=13(元)学生2:23+7=13(元)教师:这2种方法都很好。
教师:二位同学说的都很好,老师告诉你们第2个同学列的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今天要学习的混合运算。
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1、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2、教师提出:我们应该怎样算?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
交流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
综合算式53-24+=29+38=55=67=25适时点拨和指导学生脱式计算的格式、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先说一说每一步运算求的是什么,理解分布解答和综合算式解答的联系。
例27+43=7+12=19观察这个算式,你发现什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板书设计:混合运算53-24++43=29+38=55=7+12=67=25=19小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篇二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5—36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
人教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第4课时《解决问题》示范教学设计
4《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解决较简单的需要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熟悉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并正确解决需要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分步列式计算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会合理运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会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学会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面包房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
如果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师: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能烤9个。
引导学生完整表达从题目中获得的信息。
教师板书学生找到的信息。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根据提供的信息,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各种问题。
预设1:还剩多少个面包没有烤?预设2:剩下的面包比已经烤的多多少个?预设3:已经烤的面包比剩下的少多少个?预设4:一共要烤多少次?预设5:已经烤了多少次?预设6:剩下的还要烤几次?教师表扬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
这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简短的分析。
师:同学们很不错,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解决“剩下的还要烤几次”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1.分析题意师:要知道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教师结合学生回答,画出简易色条图。
师:请大家再想一想,要求的是什么问题。
预设:剩下的面包每次烤9个,可以烤几次?(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将色条图补充完整。
)师:根据我们共同完成的这个图,请同学们思考应该如何解答这个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新版多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新版多篇)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3、54页的内容)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内容。
本单元学生将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材用烤面包的情境提供了现实素材。
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结合已知条件分析问题,为列式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学生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范文(2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范文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1,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
同级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不同层次练习中感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思考探究乐趣,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教学重点: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教学难点: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常规口算(精选含有加、减、乘、除运算的口算)二、情境引入,整体感知问题:刚才的口算中,都有哪些运算?揭示: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
三、教学例11、出示例1。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你是怎样解答的?53-24=29 29+38=67 53-24+38=674、告诉学生:第三道算式是将前两道算式合在了一起,我们叫前两道算式的综合算式。
5、两步算式脱式计算的格式。
(1)示范:刚才我们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教师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
说明: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板书:划线用色笔标出),提醒自己注意运算顺序;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顺序移下来……53-24+38=29+38=67揭示:像这样的计算过程就是用递等式计算。
下面的书写就是错误的53-24+38=29=67(2)学生练习,注意格式:65-18-296、计算15÷3×5(1)说说这题的计算顺序(2)按脱式计算的要求计算,注意格式。
7、同级运算的规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8、揭示课题:像这样含有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2020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
2020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2020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总汇一教学内容课本第4—5页中的例3及相应的“算一算”,“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购物的情境,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z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购物情境,掌握混合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例3的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一、前题诊测1、提问: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计算:24+480÷6205÷5×8432-23+5525×18-400先指名口答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3。
出示例3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意。
问:从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用分步式独立解决“儿童衣服多少元一件”这个问题,组织全班交流,说说分步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组织讨论“213-78÷3”这个算式是否符合解决此题的顺序,进而探讨出用小括号“()”来帮忙。
③引导归纳出: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中的“算一算”。
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三、巩固深化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提问: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五、作业布置练习一第7页第4题。
2020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二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例4、例5,课本第6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教案
能正确计算有关(不含括号)的两步式题,掌握脱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步(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下面是Wie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2020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总汇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4—5页中的例3及相应的“算一算”,“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的情境,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z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购物情境,掌握混合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例3的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前题诊测
1、提问: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计算:24+480÷6205÷5×8
432-23+5525×18-400
先指名口答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例3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意。
问:从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用分步式独立解决“儿童衣服多少元一件”这个问题,组织全班交流,说说分步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组织讨论“213-78÷3”
这个算式是否符合解决此题的顺序,进而探讨出用小括号“()”来帮忙。
③引导归纳出: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中的“算一算”。
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三、巩固深化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提问: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7页第4题。
2020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5—6页例4、例5,课本第6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3、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难点: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下列习题:
12÷4+25400-20×16
213÷(102-99)(120-63)×45
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订正。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4。
出示例4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所提的问题: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2)自主探索
教师提示学生试着用线段图来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分析和
解决这个问题。
(3)合作交流
①指名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②教师引导分析,画图讲解,让学生明白题中的数量关系。
③探讨:为何表示“45只”的那一段要用虚线表示?
(4)即时练习。
指导完成课本第5页“议一议”
全班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表示“多45只”的那一段要用实线表示。
2、教学例5
出示例5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自主探索,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合作交流。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明白,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什么?
三、巩固练习。
引导完成第6页课堂活动中的习题。
四、全课小结。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8页第5题。
2020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知道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括号的脱式计算题,能使用抽象概括的语言说出运算顺序;逐步规范算式的读法;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合理的使用括号,加深对括号作用的理解。
2、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对含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通过对比观察让学生充分辨析感受括号的作用。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括号的脱式计算题。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合理的使用括号,加深对括号作用的理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你喜欢吃什么水果?百果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呢,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大家知道吗,阳光明媚的四月,正是草莓成熟的时节;(快速播放摘草莓图片)今天百果园里的叔叔阿姨想邀请大家去摘草莓,你们想去吗?
【复习】(活动一:摘草莓)
师:草莓园里的草莓可多了,你们能摘到吗?要想摘到草莓,必须说出草莓上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信心吗?
(出示要求:说说下面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2 5×4+13 10-(5+3) (1) 10-(5+3)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
师:为什么要先算5+3?理由
生:算是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