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优秀课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把对方看成重要人物 让别人保住面子。不要通过挑别人的毛病和漏洞来显示
自己的聪明。当别人的错误损害了我们的利益时,要通过适 当的方式进行批评。例如从赞扬和诚心的感谢入手,在这种 背景下,我们诚恳地提出批评对方往往容易接受,批评时对 事不对人,对现在不对过去。
不要试图通过争论使他人发生改变。同学之间为探讨问
综合性试题
1、请指出校园内的一种不文明现象,并提出整改 措施。
【1】不文明现象: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出口成脏、起绰号、搞 恶作剧等;
【2】整改措施: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或:加强班级管理、设置 文明礼仪宣传牌、实行操行评分奖惩制度等。
2、欣赏下边漫画《和谐生活》。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一合计,明白了张英的苦心:多年邻居,毕竟要以和 为贵。于是立即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 的谦让态度,尚书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了吴姓邻居,他们也把 围墙向后退三尺。争端很快平息了。于是,两家之间空出一条 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由此得名。
2、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 容,这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 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也体现了我们党对 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所谓“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 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应该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从某种角度看,也应该是 “和而不同”的社会。
妈妈为奶奶洗脚, 儿子为妈妈扇扇子,
晚辈孝敬长辈,家庭 和和睦睦。
(2)下列对漫画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C )
①孝敬父母就要尊敬、侍奉、赡养父母 ②孝敬父母是我国代代相传的美德 ③孝敬父母就是对父母百依百顺、言听计从 ④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并落实在行动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下面是一张公益广告图片,请简述它的设计理念。
人的交往能力主要还是在实践中锻炼出 来的,所以我们应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并在 人际交往中总结经验,学会处理交往中的冲 突与矛盾,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克服交往中 的不良个性,例如以自我为中心、心胸狭隘 、对人不真诚等。
关于“和”的名言警句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而温馨。中国文化崇尚“和” ,有关“和” 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 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 修德养
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 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和”的重 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
下面,我们就围绕“和”来展开活动, 去探究“和”的内涵与作用。
无处不在的“和”
故宫三大殿
前几天,网上流传一段视频:一个七岁 男孩在公交车上被一男子狂揍,事后调查发 现,是“熊孩子”挑衅在先。网上对此展开 热烈讨论,有人认为熊孩子该揍,有人认为 男子太残忍暴戾。对于这一事件,你怎么看 ?
也许,除了天堂,没有无是非之地。有 了是非不可怕,怕的是不懂得“和为贵”。 有了“和为贵”,遇到矛盾不激化、不扩大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大事化小,小事化 了,人间有爱,命运无舛,生命如花,该有
二、寻“和”之用
1、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这一两千 多年前的古老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仍 然可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标。 “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 必由之路;反之,“同而不和”就必然导致纷争 乃至战争。现在,人类拥有的核武器可以在瞬息 之间毁灭地球和人类自身。如果只强求 “同”而 不谋求“和”,矛盾冲突激化而导致核大战,那 结果只能是共同毁灭,所以说,“和而不同”是 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
5、右图是一幅热爱和平的公益广告图片。 画面上有长城、鸽子,它们分别有什么象征 意义?这则公益广告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鸽子是和平的象征,
这幅公益广告告诉我们, 要热爱和平,热爱祖国。
“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 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和而不同”已经成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
“和”与“同”之间的区别?
“和”是因为道义一致而产生的,“同”是 因为利益一致而产生的。
“和”是内心平和不争,“同” 是小人“为 恶一致”。
“和”是目标一致,但行为、方法不一定相 同,“同”只是行为上的附和。
无处不在的“和”
一、探“和”之义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 说: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 谐相处。
即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 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 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 的态度。”
2、“六尺巷”的故事 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老家家人与
邻居吴家在宅基地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 毫。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张英读完来 信,随即写了一封信交给来人,命令快速带回老家。家人一见 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 有什么锦囊妙计。但打开来,只见到一首打油诗:
6、于令仪宽偷 曹州人于Hale Waihona Puke Baidu仪,原来是个以贩卖货物为业的小商人。他为
人宽厚,从不欺骗人,晚年时家道殷实富足。一天晚上,有一 个小偷,到于令仪家里行窃,被他几个儿子抓住了。原来小偷 是邻居家的儿子。于令仪问他:“你一向为人本分谨慎,何苦 要当小偷呢?”小偷回答道;“不过是被贫穷逼成这样罢了。
于令仪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如能得到十千钱, 就足够穿衣吃饭了。”于令仪就按他说的数目,付给了他钱。 小偷拿了钱以后,已经走出去了。于令仪忽然想起了什么,又 叫住他。 那小偷不知是否有变,非常害怕。于令仪说:“你 如此贫困,夜里带着十千钱回家,我恐怕你在路上,要被人怀 疑盘问,就麻烦了。”于是于令仪留下小偷,在自己家里过夜, 到天亮后,才让他回去。
5、杨翥(zhù)卖驴
杨翥居住在京城,喜欢骑驴代步。他对驴子特别偏爱, 每天上朝回家,他常常不顾家人的劝阻,亲自为驴子擦洗梳 理,给驴子喂上等的饲料。关驴子的房子就在他的住房旁边, 半夜总要起床看一两次,生怕那宝贝驴子受什么委屈。可是 杨翥的邻居是一位老头,快六十岁的时候生了个儿子,老来 得子自然倍加疼爱。但这个孩子一听到杨翥的驴子叫就哭个 不停,饮食也明显减少,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宁。可杨翥是 地位显贵的大官,这家人也不敢向杨翥说这个事。眼看那孩 子一天天的消瘦下去,父母伤透了脑筋,最后还是把这件事 和杨翥说了。杨翥听后二话没说,忍痛把自己心爱的驴子卖 了,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
4、司马徽让猪
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 人才的有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 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 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 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 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司马 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 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2019/12/23
导入
“和” 的词语
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
贺人新婚要讲“和和美美”“琴瑟谐 和”。
生活中还有许多关于“和”的词:平和、 暖和调和、和畅、和乐、和谈、和谐、谦和、 风和日丽、一团和气、心平气和、和睦相处、 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天时地利人和等等。
导入 世间万物,因和睦而美丽,因和睦
小偷经历了这样的人和事,很受感动,大为惭愧,后来终 于成了一个良民。
“和”为主题的宣传语
1、和谐社会,携手共建 2、共创和谐社会,争做文明使者 3、遵古训,和为贵;促和谐,人为本。 4、奏响家庭平安之音,共享社会和谐之声。 5、重法治,保民生,创平安,促和谐。 6、知书达理和为贵,礼仪相待邻里亲。 7、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 8、用宽容去呵护生命,用诚信去成就人生。
3、罗威饲犊
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 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罗威并没有火 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 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 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 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 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 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 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 传为美谈。
题而争论是有益的,但试图以此来改变对方,则往往适得其 反。
发现和赞赏别人的优点。人们一般的倾向是肯定和维护
自己现有的思想、行为。来自别人的赞扬强化了我们对自己 的思想、行为的信念。这种奖赏使人感到舒畅,认为自我价 值得到实现,因而对赞扬者会给予感激或友善的回报。
3、学会倾听和自我表露。应通过专注的表 情和反馈的言语暗示对方你对他的尊重及你 能理解他的感受和讲话,不要在倾听时打断 对方的谈话或出现打哈欠、左顾右盼等心不 在焉的行为,要积极地表露自我,加深交往 的深度。
4、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同时也 是不屈的民族,在争取自由和平的道路上曾进行 了顽强的斗争。请按要求答题。
(1)请你列举两例我国历史上反对外敌入侵的战 争名称。
示例:明朝沿海人民抗击倭寇。 ①__打__败__荷__兰__侵__略__者__,__收__复__台__湾_
②__中__国__人__民__抗__击__日__本__侵__略__者___
美在和谐。
——赫拉克利特
关于“和”的故事
1、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 战国时蔺相如奉赵王之命出使秦国,不负使命完
璧归赵;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安 全返回。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 上卿,比廉颇尊贵。老将廉颇对此不服,屡次挑衅, 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知晓蔺相 如一再忍让的原因,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荷”是这幅公益广告的主题背景,池中挺拔的
荷叶与一朵朵在水上绽放的荷花衬托出中国梦的精 髓——和谐、和平、和睦。画面还描绘了一幅颇具趣 味的水中之景,不论是在水底嬉戏的小鱼,还是在水 面上竞相追逐的小鸭子,亦或是在空中自在飞翔的小 鸟,一切都显得特别的宁静、安谧。这些景象汇聚在 一起共同凝聚成一幅和谐、和平的画面,凸显了中国 梦的美好。《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 贵。”用“和为贵”来形容我们民族、国家在世界大 环境下进一步发展,反映出中华民族希望用和平崛起 的方式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
“和”的思想,在我们生活当中 多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 大到国家安全问题,小到校园学生之 间的摩擦,林林总总,归结为一句俗 语,即“和为贵”。
用“和”的思想调和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能力是通过自觉学习和实际锻炼培养 起来的。 1、树立交往的自信 许多人由于对自己缺乏交往的自信,在与人交 往时表现出被动和较强的心理防御性,从而使交往 无法展开。可运用想象的方法暗示自己是一个受欢 迎的人,培养主动交往的意识而不必过多地在意他 人的评价,积极向别人发出友好的信号,主动关心 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