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大赛去年一等奖获得者---张超论文
文献综述大赛去年一等奖获得者---张超论文
![文献综述大赛去年一等奖获得者---张超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e0c6bb069dc5022aaea00f3.png)
“遗产旅游”研究动态综述—基于国外、国内两条线索作者:张超西南财经大学【摘要】为对当今国内外学术界对遗产旅游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清晰的了解,作者根据国外、国内两条线索,分别主要检索当代英语国家旅游学术界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刊物《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中国旅游学术界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刊物《旅游学刊》,并补充检索其他相关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和杂志,对与遗产旅游相关的文献进行分类和综述,最后对该领域下一步研究做出展望。
【关键词】遗产旅游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旅游学刊近年来,中国掀起了一股“申遗”热,作为旅游重要分支的遗产旅游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遗产旅游的研究随之也成为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
作者主要对前人的研究做出梳理,以求直接指导下一步的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遗产旅游研究的综述(一)资料来源作者检索到当代英语国家旅游学术界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刊物《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从1974年创刊到现在关于遗产旅游的主要相关研究文献54篇,同时作为补充,又检索了另外一本知名的学术刊物《Tourism Management》近五年来的主要相关研究文献13篇,以求能更深入的了解国外学术界研究的过去和现状。
(二)动态概述经过对文献的分析,发现国外的研究大致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起步,起初论文的发表比较少且都是案例型研究,直到1993年后相关论文大量得到发表,且研究的内容愈发具有针对性;相关研究的学者主要集中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并且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即遗产旅游研究的进展和世界遗产地的分布之间并没有正相关关系。
(三)研究内容综述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遗产旅游的定义对于遗产旅游的定义,国外学术界至今未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英国的Brian Garrod和Alan Fyall(2000)1和Yaniv Poria,Richard Butler和David Airey(2001)2的批驳最具有代表性。
论文答辩稿
![论文答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2eb84be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f.png)
论文答辩稿首先作一下自我介绍:我叫xxx,是20xx级法学1612071班的。
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论行政执法工作的人性化》。
本论文是在张超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
在这里我向张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可以说没有他的帮助我很难顺利完成这两年的学业。
同时我也想借此机会向这两年来传授给我知识的其他各位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下面我就对我的毕业论文的基本内容做一个简要的陈述: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篇论文的写作进行介绍:首先是选题的过程;其次是选题的目的;再次是论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最后谈谈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首先,选题的过程。
其次,选题的目的意义在大力建设法治文明社会的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主流,以人为本是其主要内容,执法的“人性化”正好迎合了这个潮流,可以说实现执法的人性化是必然的。
社会越进步,科技越发达,人的权利越应该得到尊重,构建以人性为指导,以人权为底线,保证执法的客观公正的执法方式是行政执法者追求的目标,也是行政执法人员不懈奋斗的永远。
但是人性化不是人情化,要正确的理解人性化执法与严格执法的关系人性化执法与严格执法并不是互相排斥,更不是互相抵触,而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
所以,对于行政执法人性化的论述就不可或缺。
这是个不得不面对的理论问题。
我国一再提倡依法行政,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能的主要手段,是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
同时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行政的水平直接影响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
而目前的行政执法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例如行政行政执法法律体制中行政立法不到位、执法机构设置不健全、执法监督不力存在的问题;还有行政执法人员自身的问题。
对于改变这种状态,我们有必要反省下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这是面临的是实践问题。
本文是我在查阅相关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情况下来进行写作的。
我试图首先从人性化的基本知识着手,加强对它理性认识;进而阐述人性化执法的合理定位,并通过对现今执法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新时代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流下提倡人性化执法必要性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引起我国学界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及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广泛、深入的研究,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现状的解决之路。
文献综述案例
![文献综述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d162f1e59eef8c75fbfb372.png)
文献综述举例1:题目: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国内外研究现状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就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问题,从历史逻辑上看,其实我国古代更早就涉及到这个问题了:孔子的乐学说就涉及了人的兴趣与情感。
到了现代,非智力因素已被许多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并开展了不少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1、深入广泛研究了非智力因素的组成要素数学的个性品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
目前对非智力因素的基本成分已经达到了共识。
从广义上来讲,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
从狭义上来讲,则主要是指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自信心和学习方法等。
在心理学研究中所涉及的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故多指狭义的非智力因素。
2、探讨了学习动机的意义、作用及如何激发和培养动机是数学学习的一种内驱力,它对数学学习有如下的功能:第一是激活启发功能;第二是指向和选择功能;第三是维持增加或弱化学习的反馈强化功能。
许多学生也提出了激发培养动机的方法:提高学习的志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反馈等等。
西方心理学家有关动机对学业影响的研究经历了由情绪反应型到动机向价值取向型动机的转变。
5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注意动机的认知成分。
90年代以来,动机的实证研究逐步加深。
在学生自我效能感和习得无力感方面,在成就需要、失败焦虑、控制和归因倾向的个体差异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而且越来越重视动机与环境间的关系。
3、广泛研究了数学学习兴趣许多学者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眼,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范先友在《数学学习情感和情感教育初探》一文中认为美育因素在数学教育中十分重要。
数学的简洁美、奇异美、对称美、和谐美、统一美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4、学习情感和学习意志与成绩的关联西方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情感与学生的成绩关系研究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文献综述-浅析《爱玛》中社会阶级对婚姻观念的影响
![文献综述-浅析《爱玛》中社会阶级对婚姻观念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57982f2e009581b6bd9eb52.png)
Yi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浅析《爱玛》中社会阶级对婚姻观念的影响二级学院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学号年级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摘要本文介绍了此次研究的缘起和研究问题的背景,并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目前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为今后关于社会阶级对婚姻观念影响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爱玛》;社会阶级;婚姻观念为了更好的完成论文的写作,我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在中国知网中进行相关文献的检索。
在中国知网中首先以“社会阶级”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的文献有900篇;以“婚姻观念”为关键词,相关的文献有1100篇。
下面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论述:国内关于社会阶级对婚姻观念的影响的研究:费孝通认为,由于社会需要维护结构的完整以完成其维持群体的生存作用,必须解决内部成员的新陈代谢的问题,而规定产生、抚育新成员的办法,形成了“生育制度潘光旦也说过“中国是一个家族主义的国家,婚姻原是一个比较个人的功能,但是在家族主义浓厚的空气里,个人的地位很小,个人既为家族才存在,所以婚姻便为了家族才举行了。
婚姻的家族效用有二;一是父母的侍奉,二是宗族的承继。
李银河认为,随着中国现代化特别是都市进程和中外文化的相互影响,三位一体的传统两性模式——性生活、家庭生活与生育三位一体的行为模式,将逐渐被打破,会有更多的人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做出多种选择,中国社会在性生活、家庭生活、生育行为三个方面将会变得越来越轻松。
中国政法大学巫昌祯教授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处于动荡中,社会何以稳定,为解决婚姻家庭方面的问题,她提出这次修改应贯彻三个“强调”——强调夫妻之间的忠诚;强调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强调法律的伦理性。
北京社科院商果他倡导离婚分级制。
他认为,无过失离婚法在显示其积极意义的同时,负面效应也很快出现,某些婚姻不仅变为“廉价的东西”,而且它重要的生育功能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论边沁功利主义的内在理路
![论边沁功利主义的内在理路](https://img.taocdn.com/s3/m/f040ecc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c.png)
摘要
论边沁功利主义的内在理路
摘要
边沁的功利主义深刻影响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功利主义和 功利主义的批判成为政治哲学的重要主题。本文详细分析了边沁功利 主义的论证逻辑,并阐释了功利原则和最大幸福原则之间的内在悖论。
论文包括三个部分:导论、主体和结论。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导论, 该部分重点论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简要评价这 些学者的研究情况。
第二章 非功利原则的批判 ............................................ 7 一、禁欲原则....................................................... 7 二、同情与反感原则................................................. 8 (一)批判的逻辑 ................................................. 8 (二)自然法批判 ................................................ 10
文献综述:基于路网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文献综述:基于路网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2311c2b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c.png)
文献综述作者:王振伟指导老师:张海军本篇论文通过对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认识到了空间权重矩阵的一般性定义,空间圈中矩阵的类型,空间圈中矩阵的特征及其构建方法,也了解了基于不同规则建立的空间权重矩阵是对后期研究分析会照成不同的结果,因此在建立空间圈中矩阵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得到理想的空间权重矩阵,而是要经过多次建立后,从中选出与现实世界最为接近的,这样才会是实验的结果最大程度上与实际相符合。
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应用和参考了以下文献:[1]麻清源,马金辉,张超,陈正华.基于交通网络空间权重的区域经济空间相关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 中国核心期卡网,2007. [2]何宗贵, 韩世民, 崔道.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统计量探讨[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8, 20 (4) : 317 .[3]连健, 李小娟, 宫辉力, 孙永华. 基于 ESDA的北京市乡镇农业经济空间特性分析[J].2010.[4]刘旭华,王劲峰.空间权重矩阵的生成方法分析与实验[J]. 地球信息科学, 2002( 2): 38- 44 .[5王红亮, 胡伟平, 吴驰. 空间权重矩阵对空间自相关的影响分析——以湖南省城乡收入差距为例[J].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网.2008. [6] 李军利, 宋亚杰。
基于 Arc Engine的空间权重矩阵的实现与应用.中国核心期刊网[J],测绘仪地理信息系统. 2010.[7]麻清源,马金辉,张超,陈正华.基于交通网络空间权重的区域经济空间相关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 中国核心期卡网,2007.麻清源,马金辉,张超,陈正华.基于交通网络空间权重的区域经济空间相关分析——以甘肃省为例,这篇论文主要研究甘肃省内经济的空间联系程度。
何宗贵, 韩世民, 崔道.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统计量探讨,它主要研究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各种方法。
连健, 李小娟, 宫辉力, 孙永华. 基于 ESDA的北京市乡镇农业经济空间特性分析,主要介绍了基于ESDA技术下的经济空间分布的特性。
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范文例文2000字【精彩3篇】
![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范文例文2000字【精彩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086e7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a.png)
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范文例文2000字【精彩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范文例文2000字【精彩3篇】文献综述是对某个专题领域进行理解和阅读,搜索大量研究资料后经过归纳整理、综合研究分析形成的学术论文,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本店铺分享的3篇《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范文例文2000字》,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如何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出色的文献综述能力
![如何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出色的文献综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009e462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1.png)
如何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出色的文献综述能力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文献综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展示了你对研究领域的了解程度,还为你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背景支持。
那么,如何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出色的文献综述能力呢?首先,要明确文献综述的目的。
文献综述不是简单地罗列一堆文献,而是对已有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找出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之处,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指明方向。
因此,在开始文献综述之前,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研究问题是什么,以及文献综述如何为解决这个问题服务。
广泛而深入地收集文献是基础。
可以通过图书馆、学术数据库、专业网站等渠道获取相关文献。
在收集文献时,要注意文献的质量和权威性,优先选择核心期刊、知名学者的著作以及被广泛引用的研究成果。
同时,不要局限于国内的文献,国外的相关研究也可能为你的论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仔细的阅读和筛选是关键的一步。
在阅读文献时,要做好笔记,记录下文献的核心观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以及存在的不足。
对于与自己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重要文献,要进行精读,深入理解作者的研究思路和论证过程。
然后,根据文献的相关性和质量,对其进行筛选和分类,为后续的综述做好准备。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逻辑的连贯性。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方式对文献进行组织和梳理。
在每个部分,先对相关的研究进行概括性的介绍,然后对不同研究的观点和成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所在。
同时,要注重对文献的评价,既要肯定已有研究的贡献,也要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例如,有些研究可能样本量较小,研究方法不够科学,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有限等。
通过对文献的评价,可以凸显你对研究领域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为了使文献综述更加清晰和易读,要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和晦涩的句子结构,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观点。
同时,可以使用图表、表格等方式对文献进行总结和比较,增强视觉效果,提高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催化剂文献综述
![催化剂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facb9a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b.png)
文献综述(含主要参考文献)近代化学工业,特别是煤和石油化工的飞速发展,数以千计的化学原料和商品生产都与催化学科的技术成就、催化剂的开发密切相关;另外,现代人类面临的许多困难,像能源、自然资源的开发以及污染等问题的解决,也都部分地依赖于催化过程。
因此,催化过程及催化剂的研究使用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产业部门和科研机构的重视。
可以说,催化化学及催化剂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催化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催化现象的认识和应用在不断更新,有关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定义也曾有过不同的表述[1]。
在此,只对其中一种目前都比较认可的催化剂定义简述如下:在一个反应体系中,若存在某一种类物质,可使反应速率明显变化(增加或减少),而其本身的化学物质和数量在反应前后基本保持不变,这种物质称为催化剂。
催化剂可以是正催化剂,也可以是负催化剂,一般如不特别说明,都是正催化剂。
在现代化学工业、石油加工工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及环保行业等部门中催化剂的使用非常广泛,因而催化剂的种类也相当繁多。
对于催化剂的分类[2],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在此只对按催化剂的元素及化合态分类这一种分类方法做一详述。
按催化剂的元素及化合态分类,催化剂可分为:(1)金属催化剂,多数为过渡元素,在氧化还原机理的催化反应中最为常用;(2)氧化物催化剂与硫化物催化剂,当其为过渡元素化合物时,亦是氧化还原型机理的催化反应中常用的催化剂;(3)酸、碱、盐催化剂,主要用于酸碱型机理的催化反应;(4)金属有机化合物,为络合催化机理反应中常用的催化剂。
由于催化剂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部门,关于催化剂的制备也就成了广大化学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目前,催化剂制备的常用方法有混合法、浸渍法、沉淀法、凝胶法以及熔融法等[2]。
在催化剂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活性组分是负载于载体上的,载体与活性组分的组合方法则有混合法、浸渍法、离子交换法、沉淀法、共沉淀法及喷雾法等。
载体除了作为催化剂的基底,还可减少催化剂的收缩,增大催化剂的机械强度,改善活性组分的活性、选择性及对毒物的抵抗能力等[3]。
让导师夸到爆的文献综述模板
![让导师夸到爆的文献综述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21f52b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b.png)
让导师夸到爆的文献综述模板文献综述模板:如何写一篇让导师夸到爆的综述引言:在这篇综述中,我将回顾并分析相关文献中的研究发现,探讨当前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本文的目标是为导师提供全面且准确的综述,同时尽力让导师对我的研究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1. 研究背景和重要性:首先,我将回顾并介绍研究领域的相关背景和重要性。
通过梳理历史发展和理论研究,我将全面了解该领域的进展、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这样可以在综述中展示我对研究领域的深入了解和广泛视野。
2. 目标和研究问题:接下来,我将明确综述的目标和研究问题。
通过明确目标和问题,我将向导师展示自己在研究综述中的逻辑性和思考深度。
同时,我会对目前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我自己的解决方案。
3. 文献检索方法:为了保证综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我将详细描述我的文献检索过程。
这将包括关键词的选择、数据库的使用以及筛选标准的制定。
通过透明的方法论,我将向导师展示我对文献检索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性。
4. 文献分析和综述结构:在这一部分,我将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分析,并据此构建综述的结构。
我将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研究,并对其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研究结果和观点的异同,我将展示自己对该领域的全面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
5. 创新观点和建议:在综述的最后一部分,我将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和建议。
我将基于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研究方向,并说明其对该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通过独特的思路和明确的目标,我将向导师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
结论:在这篇综述中,我将通过梳理研究背景、分析文献、提出创新观点等环节,展示我对所研究领域的全面和深入理解。
同时,我将通过严谨的方法论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导师提供一篇高质量的综述文章。
希望导师能对我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提供指导和支持,使我能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总字数:301字。
智能手机客户的满意度研究——以苹果手机为例
![智能手机客户的满意度研究——以苹果手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d4a7ad6da38376baf1fae40.png)
智能手机客户的满意度研究——以苹果手机为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对我们已经不再陌生。
智能手机为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所带来的便利性我们有目共睹。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智能手机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在社会中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
目前,智能手机市场上厂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光靠客户群体对智能手机的原生需求已经不能支撑智能手机厂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而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往往又比维护好一个老客户的成本高,各大智能手机厂商必须更加注重客户的满意度,清晰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本文以苹果手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到苹果手机使用顾客对苹果手机评价的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研究,研究智能手机的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
关健词:智能手机,客户满意度,苹果公司目录摘要Abstract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3)(二)研究方法 (4)二、文献综述 (4)(一)顾客满意度研究综述 (4)1、智能手机 (4)2、顾客满意度 (4)3、顾客满意度形成的机制 (5)(二)基于顾客价值对苹果公司战略的研究综述 (6)(三)体验营销理论依据综述 (7)(四)文献述评 (8)三、对问题的理论分析 (8)(一)问卷调查法 (8)(二)头脑风暴法 (9)(三)主成份分析法 (9)四、实证分析 (11)(一)客户满意度模型构建 (11)1、研究因素的选取 (11)(二)问卷调查设计 (12)1、纸质调查问卷 (12)2、网络调查问卷 (13)(三)主成份分析法在客户满意度模型上的运用 (13)五、结论分析 (16)(一)智能手机客户满意度的三大板块 (16)(二)智能手机硬件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16)(三)智能手机软件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17)(四)智能手机售后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17)六、总结 (17)(一)结论 (17)(二)研究不足 (18)1、结论的不足 (18)2、研究方法的不足 (18)参考文献 (20)致谢 (23)附录1 (24)附录2 (26)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智能手机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在社会中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
杭师大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杭师大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2adeac476c66137ef06192c.png)
表5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设计(论文)题目:浅析国际联号酒店对本地酒店经营的影响学生姓名:吴昕学号:0762031084分院:钱江学院班级:旅游管理072班指导教师:刘杨烨职称:填表日期:2011 年 1 月20 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教学部制一、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目录,所查阅的中外文献资料理工科专业至少10篇,文科类专业至少15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含作者、书名或论文题目、出版社或刊名、出版年月或期号及页码等,未经本人查阅的文献资料目录不得列上)[1] 潘利,河南省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耦合发展探析,许昌学院,中国期刊网2010年11期。
[2] 曹颀琪,中外连锁快餐企业品牌形象的比较研究——以麦当劳与真功夫为例,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期刊网2010年11期。
[3] 孙艳,星级酒店实现顾客满意的途径——基于服务即遇理念的研究(以南昌为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中国期刊网2009年10期。
[4] 曹新向,中国星级饭店综合实力的省域差异解析,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期刊网2009年01期。
[5] 叶全良,世界饭店业的形成与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期刊网2003年01期。
[6] 白永秀; 范省伟,中国涉外饭店业:现状与发展对策,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导师;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当代财经,1999年11期。
[7] 崔燕玲,地区性饭店集团网络化经营研究,青岛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8] 王新;谷慧敏,中外饭店管理公司在中国市场竞争力之对比研究,旅游学刊2001年02期。
[9] 谷慧敏,世界著名饭店集团管理精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0] 何建民,《现代酒店管理经典》,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96年[11] 迈点. 杭州国际联号酒店发展分析[J].迈点网杂志,2010,(5)[12] 王红妍.全球化对于全球连锁酒店企业内部经营环境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2006,(22):99-100.[13] 邹统轩,吴正平 .现代饭店经营思想与竞争战略—中外酒店管理比较研究[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8.[14] Daniel J Voellm,Suburban Resorts in Chi,na中国郊区度假村,HVS2010 年 8 月 31 日[15]Chuck Y. Gee 著,谷慧敏主译, 《国际饭店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年二、文献综述(含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主要成果、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等内容,字数不少于2000字,力求内容切题,具有综合归纳性)今中国旅游饭店业迅速的崛起,已成为各地区发展经济、创造外汇、对外无形贸易的拳头产业。
时间意象与精神维度——论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docx
![时间意象与精神维度——论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d376268524de518974b7d72.png)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时间意象与精神维度■—论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其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相对于迟子建以往走的简单而质朴的温情路线来说,可以说是一次超越和升华,作品显示出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
小说的主题是一个世界性话题,是关系到人类文化学的问题。
一方面,小说对边疆弱小民族鄂温克族有着深切关注和满含情感的描绘,讲述了一个为我们绝大多数人所陌生的族群生活;另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又是一部记载着鄂温克民族百年来遭受苦难和文化变迁的宏大史诗。
这部小说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关注和评论者的研究。
对这部小说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肤浅到深入的过程,研究逐渐走向多元化、深层化。
综观这部小说的研究,主要注重小说的文化视角、思想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但却存在诸多不足,部分评论文章有涉及时间意象,但却没有更深入的文本研究,关于小说时间意象的运用和处理的研究相对薄弱,在对当前生命状态和现代性反思的关注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主要以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为研究对象,从文本中所呈示的时间意象为起点探讨文本包含的深刻历史意识,并进一步探讨小说的精神向度和作者的价值立场。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时间意象:小说中有一系列时间意象,这些意象中蕴含作者的判断与理念。
本章追索文本中时间意象的现彖,选取文本做分析对彖,来研究和探索时间意向所蕴含的意义,以阐述小说丰厚的主题意蕴。
1.1时间意象的呈现:往昔时间意象;早晨、黄昏、半个月亮等时间意象1.2时间意象的功能:结构功能;深刻意蕴2.深刻的历史意识:小说屮作者通过鄂温克人狩猎游牧的日常生活的描绘, 不仅表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历史,也透露出作为背景的诸多汉民族的历史史实,作者将历史的沧桑融入平凡的H常生活,用“小人物写大历史”的历史叙述手法, 通过女性的叙述视角来进行历史叙事,使小说呈现出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叙事的独特魅力。
《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规制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含提纲3600字》
![《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规制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含提纲3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797044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f.png)
[5]李富民.网络著作权侵权证据能力研究[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5)
[6]马明明.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刍议[J].出版科学.2011(05)
[7]吴汉东.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著作权侵权责任[J].中国法学.2011(02)
[8]刘满达,刘海林.论网上著作权侵权损害中的法定赔偿制度[J].学习与探索.2010(01)
[9]刘文军,吴元国.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10]肖尤丹.建构和谐网络著作权生态的制度路径[J].电子知识产权.2009(04)
[11]吕欣.全力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N].光明日报.2014(011)
1.2立题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创作取得长足进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网络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互联网产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鼓励互联网产业进行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和注重网络著作权的维护,对于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代表性不足的问题,杜伟提出应通过建立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加以解决。张祥志认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代表性不足是由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公信力不足,要解决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信任困境,需要构建信任机制,通过在著作法中规定“各个法律主体最为关注的权益保障、交易机制、治理体系、监督管理”等设计到信任机制构建的相关问题;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督制度等来解决。对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权利义务不平衡的问题,段海风提出要通过完善相关立法、健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强化细化监督机制来加以解决。杨宏芹指出《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中设置的监督制度难以实现。对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一揽子许可合同”、“高昂管理使用费”、“限制和歧视会员”等问题,张超指出这是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垄断行为的具体表现,“主张回归集体管理组织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效益功能探讨治理出路。在肯定行政管理模式的前提下,提出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管理制度方案,对集体管理组织课以更为明确、具体的义务与责任。”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可知法律的完善是目前著作权集体管理领域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在现有研究中,有些学者只是指出完善监督机制对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为规制具有重要意义、有些学者只是针对其所提出的问题对于部分规则、部分监督方式提出了完善建议,而没有考虑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外部监督机制之间的配合和衔接。因此对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监督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创新性。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学术贡献与启示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学术贡献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0c00d5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6.png)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学术贡献与启示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是研究生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和总结,展现出对研究领域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在撰写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思路,还能够为学术界和实践领域提供有益的启示和贡献。
本文将从学术贡献和启示两个方面对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进行探讨。
一、学术贡献1.1 梳理研究现状在进行文献综述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当前研究领域的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可以了解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争议和发展趋势,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背景知识。
同时,对研究现状的梳理也可以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
1.2 发现研究空白通过文献综述,研究者可以发现当前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空白和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之前研究中未被充分关注的方面,也可能是新的研究方向和课题。
通过填补这些研究空白,研究者可以为学术界带来新的思路和观点,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1.3 提出研究假设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研究者可以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设和问题。
这些假设和问题通常是基于对文献的深入分析和思考得出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验证这些假设,研究者可以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成果和见解,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1.4 探索研究方法文献综述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研究现状和问题,还可以为他们提供研究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他人的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案,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改进和创新研究方法,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范式和思路。
二、启示2.1 借鉴他人经验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借鉴他人的研究经验和成果,避免重复他人的研究工作,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
通过学习他人的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规划和执行自己的研究项目,避免走弯路,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2 拓展研究视野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拓展研究视野,了解不同学者和研究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提高二次文献质量之浅见
![提高二次文献质量之浅见](https://img.taocdn.com/s3/m/ded4560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f.png)
提高二次文献质量之浅见
郝志平
【期刊名称】《云南图书馆》
【年(卷),期】1993(000)004
【总页数】2页(P44,42)
【作者】郝志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53.2
【相关文献】
1.提高供电企业职工培训质量之浅见 [J], 程伟
2.关于提高民族学生《土力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浅见 [J], 席宣宣;张军;何静;张灵通
3.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浅见 [J], 孙守文
4.政府会计制度下提高公立医院会计信息质量之浅见 [J], 胡盛德
5.重视二次文献收集提高检索咨询质量 [J], 高华林;李静;任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6年中国重大技术与工程进展评出
![2006年中国重大技术与工程进展评出](https://img.taocdn.com/s3/m/367c8f2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6.png)
2006年中国重大技术与工程进展评出
佚名
【期刊名称】《企业科协》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日前出版的第二期《科技导报》公布了该杂志社遴选出的“2006年中国重大技术与工程进展”,包括14项中国重大技术进展和10项重大工程进展。
【总页数】2页(P3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23.3
【相关文献】
1.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其他学科——2005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J], 苏青
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发布2004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重大进展 [J],
3.2008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J], 苏青;代丽;岳臣
4.2006年中国重大技术与工程进展 [J],
5.2006年中国重大技术与工程进展 [J], 苏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产旅游”研究动态综述—基于国外、国内两条线索作者:张超西南财经大学【摘要】为对当今国内外学术界对遗产旅游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清晰的了解,作者根据国外、国内两条线索,分别主要检索当代英语国家旅游学术界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刊物《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中国旅游学术界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刊物《旅游学刊》,并补充检索其他相关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和杂志,对与遗产旅游相关的文献进行分类和综述,最后对该领域下一步研究做出展望。
【关键词】遗产旅游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旅游学刊近年来,中国掀起了一股“申遗”热,作为旅游重要分支的遗产旅游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遗产旅游的研究随之也成为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
作者主要对前人的研究做出梳理,以求直接指导下一步的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遗产旅游研究的综述(一)资料来源作者检索到当代英语国家旅游学术界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刊物《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从1974年创刊到现在关于遗产旅游的主要相关研究文献54篇,同时作为补充,又检索了另外一本知名的学术刊物《Tourism Management》近五年来的主要相关研究文献13篇,以求能更深入的了解国外学术界研究的过去和现状。
(二)动态概述经过对文献的分析,发现国外的研究大致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起步,起初论文的发表比较少且都是案例型研究,直到1993年后相关论文大量得到发表,且研究的内容愈发具有针对性;相关研究的学者主要集中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并且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即遗产旅游研究的进展和世界遗产地的分布之间并没有正相关关系。
(三)研究内容综述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遗产旅游的定义对于遗产旅游的定义,国外学术界至今未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英国的Brian Garrod和Alan Fyall(2000)1和Yaniv Poria,Richard Butler和David Airey(2001)2的批驳最具有代表性。
Brian Garrod 和Alan Fyall在论文中引用Yale的界定,即遗产旅游是“旅游的对象是我们继承的一切,旅游的过程中能从历史建筑物、艺术品、美丽的风景中传递任何意义”。
Yaniv Poria,Richard Butler和David Airey却认为如此界定遗产旅游,会导致遗产旅游和历史旅游之间的不明确,在处理遗产旅游和历史旅游的相关问题特别是管理问题时会导致混乱。
Yaniv Poria等认为遗产旅游的定义应基于以下两点:首先,旅游者的动机(他们是否由于遗产吸引而决定游览);其次,旅游者对一个地区的认知(他们是否视该地为自己遗产的一部份)。
主张把1.Brian Garrod and Alan Fyall,Managing Heritage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3)2.Poria,Yaniv,Butler,Richard and Airey,David,Clarifying Heritag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4)遗产游客分为三类型:认为遗产地与自己无关的游客;认为是遗产是属于自己的游客;不知道这是遗产地的游客。
Brian Garrod等(2001)3对此又进行了反驳。
认为Yaniv Poria等对遗产旅游的定义存在许多缺陷。
比如,它站在了参与遗产旅游的人的角度,而没有考虑提供遗产旅游体验的人的看法;它过于依赖于游客的认知,然而一般认为这些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营销的影响等等。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或许正是由于学术界未达成对“遗产旅游”界定的统一,才造成国外学术界现在两个不同方向的研究,也就是接下来要提到的。
2、狭义的遗产旅游的研究狭义遗产旅游中的“遗产”是指旅游地已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自1972年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大会召开以来,到2008年7月10日闭幕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878个项目已被确认为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679项,自然遗产174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5项)。
这些项目,各自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或者美学价值,许多项目已成为或正在成为著名的旅游吸引地,同时也逐渐成为国际旅游研究关注的焦点所在。
这两本刊物上关于世界遗产项目的文献主要的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遗产旅游的价值、遗产旅游的开发、遗产旅游的影响以及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英国Jonathan R.Edwards(1987)4就旅游业和娱乐业对英国遗产3.Brian Garrod and Alan Fyall,Heritage Tourism: A Question of Defini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4)4.Edwards,Jonathan R,The UK Heritage Coasts:An assessment of the ecological impacts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7,14(1)海岸的生态影响做了调查,评估了可能造成的生态冲击、冲击的性质和范围,提出在现有管理技术的范围内如何抑制冲击的方法,并探讨了未来可能开发的遗产海岸项目。
意大利Jan Van der Borg,Paolo Costa和Giuseppe Gotti(1996)5以世界遗产中的城市为例对遗产旅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研究认为遗产城市在吸引许多游客的同时,产生了收益与损失。
当损失超过收益的时候,必须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调节。
他们分析了七座艺术城市观光事业的市场和政策: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阿姆斯特丹、布鲁日、佛罗伦斯、牛津城、萨尔斯堡和威尼斯。
调查结果显示旅游业不但威胁当地经济的活力,还威胁到遗产的完整性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出急切需要控制和引导客流的措施。
澳大利亚Maurizio Peleggi(1996)6研究了泰国的世界遗产与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关系。
指出遗产旅游是国际旅游的重点之一,另外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旅游的主要吸引地。
同时分析了政府旅游机构对遗产及遗产地开发的措施情况。
加拿大的Doug Ramsey和John Everitt(2008)7研究了伯利兹政府对遗产旅游的开发。
伯利兹政府已把发展旅游放在优先位置,通过在该国其他遗产旅游地面对面的访问,探索正在开发的玛雅文化遗5.Van der Borg,Jan,Costa,Paolo and Gotti,Giuseppe,Tourism in European heritage citi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2)6.Peleggi,Maurizio,National heritage and global tourism in Thailan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2)7.Doug Ramseya、John Everittb,If you dig it,they will come!Archaeology heritage sites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Belize,Central America[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产的利弊,得出的结论是虽然开发给教育和经济带来了益处,同样有令人担忧的问题。
3、广义的遗产旅游的研究广义的遗产,这里指的是在地球与人类漫长的演进与发展过程中,所有包含遗产价值的客观存在,而不是以是否被纳入到《世界遗产名录》为标准。
这类研究的相关文献在选取的两本刊物中占绝大多数,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遗产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通过对不同类型遗产旅游如文化遗产旅游、工业遗产旅游、城市遗产旅游等的研究,探讨它们的开发和保护。
美国的Rita-Jean Browne和Mary Lee Nolan(1989)8研究了美国西部文化遗产的预定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指出该旅游业一定程度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潜力空间。
如果有适当的管理,旅游业可以有效复兴地区文化并保持其特征,同时还能提高印第安文化的知名度。
英国的J.Arwel Edwards和西班牙的Joan Carles Llurdés i Coit (1996)9对工业遗产的旅游发展潜力进行了研究。
以威尔斯和西班牙为例,介绍了工业遗产地的形象体制,提供了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的几种不同视点,最后提出工业遗产旅游地也应被列入更广泛的遗产旅游的框架中。
美国的Philip Feifan Xie(2006)10也以美国俄亥俄州8.Browne,Rita-Jean and Nolan,Mary Lee,Western Indian Reservation Tourism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9,16(3)9.Edwards,J.Arwel and Joan Carles Llurdés i Coit,Industrial Heritage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2)10.Philip Feifan Xie,Developing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A case study of the proposed jeep museum in Toledo,Ohio[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的汽车博物馆为例,指出了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六大因素,并通过探讨当地存在的冲突以期对将来的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提供建议。
加拿大的 C.Chang T,Simon Milne,Dale Falon和Corinne Pohlmann(1996)11通过对蒙特利尔和新加坡的案例研究,指出遗产旅游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空间再发展的一个方法。
以往对城市遗产旅游发展进程的研究分为两部分:“由上而下”――注重全球因素和外界因素在城市再发展中的作用;和“由下而上”――关注对当地的影响,文章提倡合二为一的研究方法。
旅游资源最大的特点是要开发还要保护。
新加坡的Teo,Peggy,Huang,Shirlena(1995)12通过对游客和当地人的调查,总结了新加坡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计划和措施。
调查显示,游客被认真修复的旧殖民地的传统建筑所吸引,但保护工作的“博物馆化”并不能真正保护当地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