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构成》核心课程标准
《平面构成》核心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数字图文信息处理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设计类专业学习的必修课,也是数字图文信息处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平面构成形式的认识、感知、审美和表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构成意识的素养及能力,为后续的书籍与画册设计、包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与理念平面构成及应用作为广告和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对于开发学生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平面构成知识与实践应用技能。
本课程通过通俗易懂、实用性的经典案例来分析讲解平面构成的概念、理论、类型、规律,采用基础理念教学与实践相互融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的创造性。
实践部分采用学生手绘方式进行,每个类型的构成都设置相应的作业,学习在手绘作业的时即检验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也为同学们补补美术课,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设计制作与表现的动力、能力,更培养了学生们专心、耐心、细心,使学生尽快熟悉平面构成设计制作与应用操作要求的同时也为以后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平面构成课程为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之一。
要求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和基本要素全部了解,熟练掌握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和平面构成的类型及平面构成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技能与知识目标1.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了解点、线、面等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2.理解点、线、面的概念,掌握点、线、面的形态、作用及性格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3.了解形式美法则的含义,理解形式美法则的价值;4.了解基本形的概念及组合关系、逻辑构成范畴内的各种构成规律,掌握肌理构成的种类形式和表现方法及平面性空间的表现方法。
(三)能力与素质目标了解基本形的概念及组合关系、逻辑构成范畴内的各种构成规律,掌握不同构成形式的种类和表现方法并能体现在设计作品中。
达到在实际中能够融会贯、灵活运用平面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设计。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系(部):信息工程系教研室:应用教研室日期:2010年01月12日《平面构成》教学大纲(36课时)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04111042、课程名称:《平面构成》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无5、面向对象:广告媒体开发/室内装潢设计专业专科生6、开课系(部):信息工程系7、教材、教学参考书:《平面构成》主编于国瑞清华大学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及教学目标课程性质:《平面构成》属于我系的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平面设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室内装潢设计和广告媒体设计两个专业共同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任务: 《平面构成》课程基本的教学任务,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练习,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的表现手段,并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掌握平面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
本课程要求将形态分解为各种要素,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这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进行组合设计,能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着重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从事广告媒体开发与室内装潢设计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平面构成概述教学内容:1.1构成的概念1.2平面构成的定义1.3平面构成的学习目的1.4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1.5平面构成应用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学习目的,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2: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教学内容:2.1对比与统一2.2对称与均衡2.3节奏与韵律2.4比例与权衡教学重点:本章的四节内容均为重点.教学难点:本章四节内容的掌握与在具体构成中的灵活运用.3: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教学内容:3.1点3.2线3.3面教学重点:点,线,面的性格及构成方法.教学难点:点,线,面构成方法的灵活运用.4: 基本形与骨骼教学内容:4.1基本形4.2骨骼教学重点:基本形的形态关系,骨骼的分类.教学难点:对基本形进行八种形态的自由组合,骨骼在构成中的完美运用. 5:分割构成法教学内容:5.1数理分割5.2黑白灰分割5.3自由分割5.4比例分割5.5分割在设计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不同分割形式的掌握.6:平面构成的基本构成方法教学内容:6.1重复构成6.2近似构成6.3渐变构成6.4放射构成6.5特异构成6.6密集构成6.7对比构成6.8空间构成6.9肌理构成教学重点:各构成形式的特点及构成.教学难点:各构成方法的灵活运用.四、教学方法和实验(实训)基本要求本课程共划分为三个单元,不同单元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_3.课程标准-平面构成设计与应用 [4页]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培养学生设计、应用图形的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点、线、面造型的能力,通过要素的组织构成新的形态,有效生动的传达信息,实现思想与情感的视觉化。
通过造型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形态创造能力及主题情感的表述能力。
以适应当下行业的要求。
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新媒介的迅速发展,成为当下交互的主流,传统媒介的适应性与市场也在不断的萎缩。
为适应职业能力的要求,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新岗位:室内设计师、UI界面设计师、新媒体插画师、文创设计师、短视频编辑等进行了新的课程设计和调整。
以能力培养、专业素养培养为目标,为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在课中与课后参与展、赛以及文创产品开发的项目,实现教、学、创、展、赛的一体化教学设计。
三、课程基本教学要求(一)理论要求1、了解平面构成基础知识2、掌握构成形式美法则3、平面构成要素分析与训练4、基本形的组合与群化训练5、平面构成形式训练6、平面构成的视觉情感与心理(二)技能要求1、具有审美和解读美的能力;2、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及丰富的表现手法;;3、有用图抽象概括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与原创力。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一)了解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1、主要内容认识构成与平面构成的发展并进行课题训练。
2、教学要求通过任务练习,深入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和具体的学习内容。
思考平面构成的意义。
(二)形式美1、主要内容掌握统一与对比、均衡与对称、比例和尺度、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规律2、教学要求了解形式美的基本概念,明确形式美法则的主要内容。
(三)构成要素的分析与训练1、主要内容用点、线、面造型2、教学要求研究造型的问题,能够完成构成要素点、线、面的具象形态与抽象形态的转换与融合。
重点是围绕主题,使图形内容的表达明确而生动。
(四)基本形的组合与群化训练1、主要内容学习基本形、骨骼、群化形。
2、教学要求制作规范、有细节的基本形有利于延展,并将基本形纳入到各种骨骼中做重复构成,形成秩序性、装饰性强的画面。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3
艺术成长夹的内容: 1、对作品创作过程的说明(表明了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努力的程度); 2、学生的系列作品(其中不仅收藏学生已经完成的、自认为满意或成功的作品,也收藏草图及不 成功的作品,表明了学生艺术学习的广度); 3、学生的自我反思(包括学生对自己作品特征的描述、评价、自己的进步等); 4、他人的评价(包括教师、同伴、家长等的评价); 5、各种预设的学习资料及学生搜到的资料等。 艺术成长记录夹是一种学生自我收集、自我记录、自我反思和评价的方式。
1-1 形态构成与造型要素
1-3
1-2 形态的知觉与2-1 构形 2-2 逻辑构成 2-3 视平衡构成
目标要求 掌握形态、形态构成、形态要素等基本概念 与内涵。掌握造型要素的基本性质;点、线、 面、体的平面造型规律;掌握平面造型领域 中视觉认知的一般规律。
掌握几何形的基本性质,掌握简化构形与系 列化构形的造型规律,培养基本的构形能力 培养抽象造型能力,培养科学的、开放性的 思维方法
课时:30
2-4 抽象构成
联想构成 空间构成
3-1 课时:26
3-1 肌理构成 技法开拓
掌握肌理的基本概念及表现方法,掌握技法 开拓的思路与方法
第五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平面构成》课程是在教学改革中诞生的新型课程,它是立足于对平面造型可能性的探索,而完全 不考虑造型的功能等因素.旨在讨论、研究平面造型的原理、规律和构造训练。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必须 促进学生的素描、色彩、等方面的能力和基本设计能力的发展。本课程来自职业岗 位和工作过程,是一 个开放的体系,它为创设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精心整理《平面构成》课程标准制订日期2011年9月课程名称:平面构成课程代号学时/学分52/3课程所在系艺术系教研室广告设计教研室适用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服装设计撰稿人钟卓丽审核人批准人一、课程的性质《平面构成》是广告设计与策划的专业课,是学生进入专业设计前必须具备的重要专业设计能力之一,在本专业课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和美学、心理学的高度去研究在二维里的平面、空间的组合和构成方式,形式美的构成法则,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基础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设计表现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判断力,开阔学生的设计视野,加强创意思维的训练。
教学中结合实际和专业应用方向,强调手绘为主计算机辅助的平面构成练习与教学。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本本课程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广告设计与策划实际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以研究设计构成的原理、规律、法则、技法为专业设计提供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为教学目的,以广告设计与策划实际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采用循序渐进与并列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现教学内容,通过情境模拟,提出课题任务书(教师布置)→看图思考(学生主导)→理解与交流(老师引导,学生集体分析)→分析图例的构成技巧(老师引导学生集体分析,课题知识在图例分析中进行讲解)→课堂练习(学生练习、老师指导解决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解决课题任务书中的要求)→课题任务书课后完成,加强创意思维的训练整个流程来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运用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平面构成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并表现设计构成作品。
整个课程教学设计由4个项目与13个任务组成,项目之间的设计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任务的布置先静后动、动静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相关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的职业教学理念。
本课程注重技能考核,采用项目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项目考核在每个项目完成后进行,综合考核是整个课程结束后进行,主要让学生运用在各个项目中学会的技能进行综合项目的制作。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五篇)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五篇)第一篇:平面构成教学大纲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平面构成这门课程是优越设计团队所设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应用美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教学形式为面授辅导,所学的教材为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的《平面构成》(黄刚编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平面图形的构成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前三章为复习前设计软件技巧)第四章 :平面构成设计的点、线、面学时:4小时第五章 :渐变学时:3小时第六章 :重复第七章 :近似第八章 :骨格第九章 :发射第十章 :特异第十一章 :对比第十二章 :密集第十三章 :肌理第十四章: 空间第十五章: 图与底第十六章: 打散第十七章: 韵律第十八章: 分割第十九章: 平衡第二十章: 基本形的多种排列以上内容以每课15-20个实例为主,并且每课后独立设计2-5个相关作品学时:3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4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5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2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7小时学时:2小时第二篇:平面构成教学大纲《造型2》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造型2 课程编号: LMH1122005一、开设院部: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二、教学对象:艺术设计系三、教学目的: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课,是设计者在处理现实用设计之前如何运用视觉语言的基础训练之一,是视觉艺术界研究平面形象构成的学科。
通过构成理论的教学,①使学生基本掌握视觉元素中的点、线、面的种类、性质以及它们之间在二维空间中的构成种类、方式,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构成表现,探索形式美法则怎样在具体构成中体现样式,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具体构成中的表现;②让学生掌握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法则和技法,掌握规律,运用逻辑的、抽象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图形配置。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标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平面构成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职业技能基础课开课学期:第2学期。
授课学时:总学时:56课时。
其中理论学时:20课时;实践学时:36课时。
1、2课程定位《平面构成》就是广告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就是研究关于二维空间设计规律与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平面构成课程就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一般将该课程设置在第二学年,它也就是理论性、系统性比较强的课程。
在理论知识方面,通过系统的专业历史、发展与现状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真正理解构成要素在各类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实践技能方面,通过在平面构成所研究的点、线、面、肌理、方向、位置、空间、重心、形式、情感等构成内容,就是任何设计都离不开的基本元素,结合真实企业命题的设计操作,使学生掌握设计学习过程的基本要素,熟悉市场调查的过程与分析报告的写作等。
也正因为在教过程中积极探索这样的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才突出学生创意能力培养,使之真正进入情境中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能力,具备从理论到实践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1、3课程设计思路《平面构成》学习领域共56学时,本学习领域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多,共分为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划分为几个任务模块。
本学习领域跳出传统学科课程的体系,打破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转变为以工作实训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在每个项目的教学实施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按照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进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以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主,并通过相关的实训进行模拟,达到教、学、练(做)一体化,为后续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基础。
课程内容的排序符合认知规律。
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排序,学习项目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平面色彩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色彩构成》课程标准二级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执笔人:赵剑章审核人:指定日期:2018年7月12日修订日期:一、课程信息表1 课程信息表表2课程标准开发团队名单注1:指参与课程标准制订的主要成员,包括校外专家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服装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服装类专业的设计造型基础课程,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构成体系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生理学、美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造型课。
是在具备了一定的绘画造型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
其功能是通过平面及色彩构成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视觉系统的构成美学观念及提高审美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专业必修课程。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1.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平面、色彩构成的概念,以及在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次的造型能力、审美判断力。
2.课程具体目标构成设计作为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法,它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具象描写手法,主要是从抽象形态入手。
构成和绘画不同;绘画讲概括,其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都是整体的;构成讲分解,它把对象分解成最小的单元,然后再根据作者的思想配合一定规律重新组合起来。
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现代设计不可缺少的训手段之一,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基础。
平面、色彩构成作为设计的基础训练,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把注意力集中于造型能力的训练。
特别在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一条必经的途径。
表3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表4课程教学安排注2:每个任务(单元)最多不超过12学时四、课程考核1、形成性考核(占40%):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
2、终结性考核(占60%):期末考试,完成一套完整的品牌企业产品手册,并对设计意图、创作过程及产品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五、实施要求1.授课教师基本要求担任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和讲师以上职称,对服装设计有较深入的研究,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丰富。
《构成基础》课程标准
《构成基础》课程标准一、构成基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构成基础课一直都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是设计基础教育的主干课程。
构成基础主要培养学生全面的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展开理性的思维,最终推导出创新的、合理的造型,最终有效的完成创作。
在学习构成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解形态、理解形态的各个基本要素,学会应用各种构成法则进行有视觉传达目的性的训练,把平面、立体、色彩、空间等要素综合起来,避免以往纯粹的形式法则单一的作品。
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性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并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造型训练,增强学生的空间意识,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
为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方式和方法通过构成基础的教学和训练,让学生掌握构成基本原理,熟练运用构成要素进行创作。
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段和创作条件进行创新。
加强学生对创作形式的培养和创意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平面、色彩和空间的综合表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设计从形式到内涵得到全面的提升。
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前期,进行理论教学,当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后进入实践环节也可分部分进行,组织学生进行符合课程要求和内容的有针对性的实践作业,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构成作品范例,要通过这些范例作品,讲解有一定抽象性的构成形式要素等内容。
必要时还要用以前学生制作的构成作品辅助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还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构成设计制作练习,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立体构成设计规律。
在制作构成作品所用的材料方面,可以尽量使用简便易寻的材料,如硬纸、塑料吸管等等,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较多的构成设计练习,掌握规律。
达到增强学员构成意识感觉,提高学员构成创作意识的目的。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开设学期:第一学期总学时:48课时(3学分)编制人:审核人: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专业限定选修课、理实一体课。
(二)课程作用培养学生平面设计构思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打好基础,构建完善的职业技能体系。
二、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一)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为核心,以面向全体、注重个性为原则的基本理念,合理选取课程学习内容,理论联系实践,以应用入手、实训为主,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二)设计思路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训室中对平面构成课程展开各种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能独立解决问题。
多开展作品展览教学活动,努力营造一种开放式的多元化学术氛围,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最终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目标(一)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真、善、美,提高审美情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职业应具备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拥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具有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
(二)知识目标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掌握平面构成的造型方法、表现方法和组织形式,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元素进行平面设计。
(三)能力目标培养审美观及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设计创新能力、艺术表现技能,具有把平面构成的知识应用到艺术设计(包装、广告招贴、标志、展示设计等)、舞台美术、动漫、摄影等专业领域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五、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要求具备中级职称以上有从事平面设计专业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具备较强的构成表现技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的教师。
(二)教学方法建议理论教学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实训操作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采用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分组教学,培养学生小组协作精神和科学严谨、耐心细致的习惯。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院部
教研室
授课பைடு நூலகம்级
课程名称
平面构成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程
100~90分
此分数段的学生平时出勤率高,无迟到早退现象,课堂效率高,能够按时完成课堂和课后的作业;作业完成度高,作业最后完成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作品整洁工整,主题鲜明,具有一定创意,技法娴熟,画面形式感强。
89~80分
此分数段的学生出勤率较高,平日无迟到早退现象,课堂学习积极性高,作业完成能够按时符合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作品整洁工整,具有一定形式美感,手绘表现技法良好。
79~70分
此分数段的学生出勤良好,课堂学习表现较好,能够按时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基本。作品工整,有一定形式感,画面效果中等。
69~60分
此分数段的学生有迟到早退的现象,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作业质量一般,综合作业完成一般。
59~0分
低于60分为不及格,出勤率低,上课不认真,平时不按时完成作业,综合作业较差。
XX学院
XX年XX月X日
平面构成教学设计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设计大纲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能够应用各种平面构成元素和原则进行创作。
3. 掌握不同材料和媒介在平面构成中的应用。
4. 发展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点、线、面的关系- 平面构成的元素和原则2. 平面构成的不同表现形式- 印刷品设计- 海报设计- 平面广告设计3. 平面构成的材料和媒介- 平面绘画- 平面设计软件应用- 纸质切割和拼贴4. 平面构成案例分析- 分析经典平面构成作品- 分析当代平面构成作品三、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引导学生理论基础的掌握。
2.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平面构成创作,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互动讨论和批评指正。
4. 案例分析法:以经典和当代平面构成作品为例,通过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四、教学流程1. 第一课:平面构成基本概念- 介绍平面构成的概念、元素和原则。
- 分析经典平面构成作品案例。
2. 第二课:平面构成应用- 介绍不同平面构成形式的应用场景,如印刷品设计、海报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
-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创意设计方案。
3. 第三课:平面构成材料和媒介- 介绍平面绘画和平面设计软件的应用。
- 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切割和拼贴创作。
4. 第四课:案例分析与作品展示- 分析当代平面构成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
- 学生展示自己的平面构成作品,并进行集体评议。
五、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作品评价: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从构思、构图、配色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2.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参与情况。
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参考教材1. 张艳. 平面构成艺术教学.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年.2. 马化腾. 平面构成与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年.3. 陈沛然. 平面设计基础教程.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七、教学资源1. 平面构成案例图集2. 平面设计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等)3. 创意材料(如彩纸、胶水、剪刀等)八、教学环境与条件1. 平面设计教室:配备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
平面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立体构成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80374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分:4计划学时:64适用专业:平面设计专业多媒体专业1.前言1.1课程定位平面构成试设计艺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没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他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只见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扶优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
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
它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性观念,训练学生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学生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
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
它是以点、线、面、对称、肌理由来,研究空间立体形态的学科,也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
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整个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
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
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强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这样几个方面。
立体构成是对实际的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
空间的范围决定了人类活动和生存的世界,而空间却又受占据空间的形体的限制,艺术家要在空间里表述自己的设想,自然要创造空间里的形体。
立体构成中形态与形状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中的某个形状仅是形态的无数面向中的一个面向的外廓,而形态是由无数形状构成的一个综合体。
1.2设计思路《平面构成》课程主要是培养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由于《平面构成》课程的专业实践性较强,工作过程话特点明显,经过多位企业专家论证,在该课程中我们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最终要求学生能独立的根据专题项目训练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作品。
平面构成说课标准文档ppt
教学内容
▪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构成的根本原理及方 法,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构成的形态要素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按照一定 的构成原那么对其进行组合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 课程作业设计 ▪ 第一阶段:从自然界
中寻找素材 ▪ 第二阶段:运用构成
表现手法描绘素材 ▪ 第三阶段:综合以上
元素及表现手法完成 一件作品——给大自 然的礼物。
所谓构成,就是组装的意思。 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建设思路
教学设计
▪ 教学条件 课程主要从抽象的形态和色彩入手,培养学生在构成形态方面的创造性和色彩方面的感知力。
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建设思路 新东方——“果然伟大〞〔gravida〕
▪ 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现场制作、辅导相结合。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构成的根本原理及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构成的形态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按照一定的构成原
做三大构成,是研究平面的、空间的和色彩的组 合方式。 所谓构成,就是组装的意思。 实践环节就像做一部机器,就是把设计中所需要的 各个要素,象机器零件那样,按照形式美的法那 么进行组装,形成一个新的、适合需要的图形。
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建设思路
三、开发性 构成根底的学习、训练不是目的,而是提高、
完善现代设计能力的重要手段。 编排设计 网页设计 广告设计 包装设计 展示设计
与课程标准建设思路 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现场制作、辅导相结合。
▪▪ 教 在 适 利 课 学当 用学 教 后 生的作方学布的范品法过置作例范与程一业作 例手中定进品 向段 , 数 行, 学根 量 点进 生据 的 评行 介教 构 。必 绍学 成要 构进 设的 成度 计示的的 作范创要业和作求,讲技选并解法择对,, 通行构课第通行课构课“形课所新课通行“形课采新课 课通行通行第通 行第过构成程一过构程成程构态程谓东程过构构态程用东程程过构过构一过构二对 成 — 改 阶 对 成 改 根 改 成 创 改 构 方 主 对 成 成 创 改 多 方 改改 对 成 对 成 阶 对成 阶构设—革段构设革底革根造革成—要构设根造革媒—革 革构设构设段构 设段成计结与:成计与的与底和与,—从成计底和与体—与 与成计成计:成 计:就根练构课从根练课学课〞构课“抽根练〞构课教“课 课根练根练从根 练运是果果底习程自底习程习程建程象底习建程学程 程底习底习自底 习用〔的的组然然中。标然中。标、标方标的中。方标和标 标中。中。然中 。构骨教教装伟伟典准界典准训准法准形典法准现准 准典典界典 成架学学的大大型建中型建练建建态型建场建 建型型中型 表〕,,对对意为为〞〞的设寻的设不设设和的设制设设的的寻的现和象象思以以〔〔设思找设思是思思色设思作思 思设设找设 手组是是。后后ggrr计路素计路目路路彩计路、路 路计计素计 法成电电专专aavv构材构的入构辅构构材构 描〔脑脑ii业业ddaa图图,手图导图图图 绘皮艺艺课课〕〕、、而,、相、、、 素肉术术的的色色是培色结色色色 材〕设设学学彩彩提养彩合彩彩彩计计习习搭搭高学搭。搭搭搭专专打打配配、生配配配配业业下下和和完在和和和和及及良 良构构善构构构构构动动好好成成现成成成成成漫漫的的技技代形技技技技设设根根法法设态法法法法计计底底的的计方的的的的专专。。讲讲能面讲讲讲讲业业解解力的解解解解的的,,的创,,,,学学使使重造使使使使生生学学要性学学学学,,生生手和生生生生作作逐逐段色逐逐逐逐为为步步。彩步步步步专专理理方理理理理业业解解面解解解解根根构构的构构构构底底成成感成成成成课课的的知的的的的,,根根力根根根根目目本本。本本本本的的规规规规规规是是律 律 律 律 律 律使使和和和和和和一一根根根根根根年年本本本本本本级级方方方方方方学学法法法法法法生生,,,,,,掌掌并并并并并并握握在在在在在在平平教教教教教教面面师师师师师师及及的的的的的的立立指指指指指指体体导导导导导导的的下下下下下下空空进进进进进进间间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和组合方式。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基本技能。
3. 通过对平面构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平面设计创作。
二、教学内容1.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2.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3. 平面构成的组合方式(重复、近似、对比、发射、特异)4. 平面构成的原则(对称、均衡、节奏、韵律)5. 平面构成的应用(字体设计、图案设计、海报设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元素、组合方式、原则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平面构成的组合方式、原则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元素、组合方式、原则及应用。
2. 演示法:展示平面设计作品,分析作品中的平面构成元素和组合方式。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平面设计创作。
4. 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观念。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平面设计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和组合方式(重复、近似、对比、发射、特异)。
3. 分析:分析平面构成的原则(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4. 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平面设计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平面构成的设计作品,加深对平面构成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元素、组合方式、原则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设计作品、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3. 评价标准:(1)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基本元素和组合方式进行设计。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标识课程代码:67010004课程名称:平面构成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职业技能基础课开课学期:第2学期。
授课学时:总学时:56课时。
其中理论学时:20课时;实践学时:36课时。
1.2课程定位《平面构成》是广告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研究关于二维空间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平面构成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一般将该课程设置在第二学年,它也是理论性、系统性比较强的课程。
在理论知识方面,通过系统的专业历史、发展和现状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真正理解构成要素在各类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实践技能方面,通过在平面构成所研究的点、线、面、肌理、方向、位置、空间、重心、形式、情感等构成内容,是任何设计都离不开的基本元素,结合真实企业命题的设计操作,使学生掌握设计学习过程的基本要素,熟悉市场调查的过程和分析报告的写作等。
也正因为在教过程中积极探索这样的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才突出学生创意能力培养,使之真正进入情境中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能力,具备从理论到实践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1.3课程设计思路《平面构成》学习领域共56学时,本学习领域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多,共分为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划分为几个任务模块。
本学习领域跳出传统学科课程的体系,打破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转变为以工作实训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在每个项目的教学实施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按照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进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主,并通过相关的实训进行模拟,达到教、学、练(做)一体化,为后续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基础。
课程内容的排序符合认知规律。
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排序,学习项目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类别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学分课程学时学时开设学期第一、二学期适用专业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合作开发企业执笔人审核人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课程定位平面构成是从世纪年代后在我国各美术及设计类院校广泛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关于二维空间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祁阳县职业中专结合图像制作专业的需要开设平面构成课程。
因此本课程作为图像图形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平面构成基本内容:如平面构成的形态构成要素点、线、面,平面构成的图形,平面构成中的立体与空间,平面构成的造型与构图,平面构成造型与幻像,平面构成的基本构成形式,平面构成的作品创作与应用等方面的学习,可使学生在原有对图形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的角度了解平面设计中图形构成的一些基本原理,理性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规律,以及指导今后平面设计创作的实际应用,增强平面创作的理性认知成分,使得平面应用设计更具有专业特点,更有针对性。
、设计思路平面构成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教学中,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几乎适合所有设计类专业,对其所有的专业课都起到显著的基础性的作用。
平面构成是一切应用类设计尤其平面设计的重要基础,它通过对平面中形态构成要素、立体与空间概念、图形与构图的分析,平面中三维、四维幻象的塑造,平面创作技法的研究以及平面构成的美学原理等内容作进一步的理性分析,从本质上理性地把握平面中构成的基本属性和应用规律,以为今后的各类专业应用设计作好准备。
平面构成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专业能力目标()能够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与意义()能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能够正确使用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能够掌握平面构成的表现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1、课程概述
课程标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类别:职业技能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2学期。
授课学时:总学时:56课时。
其中理论学时:20课时;实践学时:36课时。
课程定位
《平面构成》是广告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研究关于二维空间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平面构成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一般将该课程设置在第二学年,它也是理论性、系统性比较强的课程。
在理论知识方面,通过系统的专业历史、发展和现状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真正理解构成要素在各类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实践技能方面,通过在平面构成所研究的点、线、面、肌理、方向、位置、空间、重心、形式、情感等构成内容,是任何设计都离不开的基本元素,结合真实企业命题的设计操作,使学生掌握设计学习过程的基本要素,熟悉市场调查的过程和分析报告的写作等。
也正因为在教过程中积极探索这样的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才突出学生创意能力培养,使之真正进入情境中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能力,具备从理论到实践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计思路
《平面构成》学习领域共56学时,本学习领域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多,共分为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划分为几个任务模块。
本学习领域跳出传统学科课程的体系,打破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转变为以工作实训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在每个项目的教学实施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按照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进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主,并通过相关的实训进行模拟,达到教、学、练(做)一体化,为后续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基础。
课程内容的排序符合认知规律。
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排序,学习项目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课程内容与职业项目紧密相
关,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学习领域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多想、多看、多动手实践,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寻找和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有助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
2、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提出工作方案,完成工作任务能力;
(2)树立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4)培养创新意识、审美素质、团队合作能力;
(5)具有通过互联网、学术期刊、研讨会、相关设计软件、媒体等多种途径,获取本学习领域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述。
(2)了解并掌握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及构成的形式法则。
(3)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表现形式及制作。
(4)熟悉的平面构成的形态感觉与情感的表现,具有与本课程有关的创意,设计和制作平面构成作品的能力。
素质目标
(1)提高学生对平面构成表现能力,为以后设计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2)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5)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课程内容与学习情境设计
3
4
5
4、实施建议
教学实施建议
在教学上,建议今后的教学逐步转向电子化,如教案可不再写纸质版,可转向制作电子版的教案。
师资队伍建议
目前艺术系拥有5名专职教师,其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有3位。
在职称上拥有中级职称的教师有2位、助教职称的有3位。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教材使用情况如下:
书名:《平面构成》
主编:于国瑞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1月第1次印刷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平面构成》课实践教学环节,对绘图的桌子平整度要求比较高,艺术系目前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桌子过于陈旧,且无法调整角度,给实践绘画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建议可换一批新的绘图专用桌。
考核评价建议
由于本课程的实践课程比较多,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动手制作大量的作业,来提升自己的专业基础技能。
所以在考核上建议可以给予平时作业分值的比例适当提高,以督促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1)成绩构成:
总评成绩 = 专业知识考核成绩(25%)+专业素养及团队合作精神成绩(10%)+考试成绩(60%)+自我评价成绩(5%)
(2)成绩考核评价与质量标准
专业知识考核成绩(25%)评分与质量标准:
上课认真听讲,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实训项目作业
专业素养及团队合作精神成绩(10%)评分与质量标准:
对专业实训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很好的完成了每一次实训项目的作业。
考试成绩(60%)评分与质量标准:
考核作业成绩。
自我评价成绩(5%)评分与质量标准:
对本学期自己上课的表现进行打分。
九十分以上必须达到上课无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
其它说明
无
5、附录
无
6、学习情境设计
各个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学习情境、教学载体、项目目标、项目任务、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学材料、设备与场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步骤与实施等方面的内容,详见《学习情境教学设计表》。
表六学习情境三的描述
表七学习情境四的描述
(三)其他资源开发与利用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利用挂图、幻灯片、教学录像、多媒体软件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编制单位:艺
术系
执笔人:杨婷
审核人:
编制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