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命题作文命题形式与审题立意含例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

如《免疫力》《肩膀》《愿景》等等。

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诗意的生活》《我和英雄人物的一天》。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经历”之我见》《说纽带》《,我深入灵魂的热爱》。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
1.完全式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材料式命题作文
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

如: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圣彼得堡的留恋》中有一句话:“对于作家来说,必须拥有经历。

”其实何止作家,
对于其他人或事物也一样:经历,可以是财富,也可能是负担;经历了,可以更加成熟,也可能变得世故或麻木;那些经历,可以留在昨天,可以带到今天,也可以生成明天……
请以“‘经历’之我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不要局限于《圣彼得堡的留恋》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经历”之我见(46分)
对于作家而言,必须拥有经历。

“经历”,是空间维度上向着远方的探索,也是时间积累中沉淀的人生厚味。

只有行走在辽阔的世界中,一位作家,他的陛下方能生长出更壮丽的河山;只有经历了世间千貌与人生百态,深厚的智慧才得以勃发。

在空间的广度上,无论作家与普通人,都在寻求逃离当下眼前的世界。

雏鹰腾起双翼,梦想试云天。

他们踏上向远方探寻的长路,用异国他乡的经历反思自己所处的世界。

当余秋雨贴地历险几万里,亲眼望过古埃及、巴比伦与印度的文明时,他将自己的经历化成对遥远历史的医生演习。

正是几经艰险亲身考察的经历,使余秋雨觉悟到了文明兴衰的本质,恍然回首,才惊觉中华民族千年流传的奥秘。

如若不是像行者般无疆的经历,这洞穿千年的一声叹息,又怎能启示我们寻觅中华文化中最芳香高贵的成分?
文明的经历,在于海纳百川般广阔的眼界,而人生的经历,则重在生命阅历的厚重积累。

一个人有了人生阅历凝结的光辉,就不必在用喧哗来制造自己的明亮。

因为,当年轻的柳永“忍把浮名,去换浅斟低唱”,那纵舟赤壁的苏轼想必是一笑置之。

官场失意的经历,让这个曾经的翩翩少年走向了成熟的境界。

在生死门前走一遭后,苏轼终于懂得了人生须臾、长江无穷。

风雨飘摇的朝堂抛弃了这个流浪的文人,但正是这样的打击与挫败成就了一个崭新的苏轼。

物我相忘,天地无尽间,我们看到了这个顽童的成熟。

那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融而大气的安详,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蓦然回首,人生命途的历练引领苏轼走向与天地合一的境界。

曾经苦难与失意的经历,都成为他伟大生命的注脚。

经历,是生命中最宝贵的成分。

远行奔走,感天地之无疆,悟文明之兴亡,是经历;体味命运,察人生之无常,觉精神之恒昌,也同为经历。

在时间与空间相交的今天与眼前,正是无数的经历构筑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沉淀了人生的智慧。

它是作家灵感的源泉,更是我们取之不、用之不竭的宝藏。

去吧,去经历吧,无尽的远方,无尽的生命,无论悲喜,无论苦甜,经历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三)从内容上来说,命题作文有四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

如:(2017海淀二模)第四大题《西川的沉静》一文中,作者以“沉静”一词表现出西川独有的性格与气质。

我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在你眼中又有着怎样的性格与气质呢?
请将你的感受或认识用一个词概括出来,填写在“北京的”中的横线上,并将这一填充完整后的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

标杆文:北京的雅致 50(一类上)
有人说,老北京人的特质是一手鸟笼子,一嘴京片子,几句清亮的京腔京剧,大大咧咧,俗字当头。

诚然,这是胡同文化的标志,但我相信北京这地方不俗,北京是雅致的,为此,我探寻,探寻。

北海最富有老北京生活的气质。

她以湖光山色,玲珑宝塔,涵养了光顾这里的游人,而长居其间的人们,也因游赏的足迹使这里有着不同的韵味。

夜幕降临,嬉戏游人散尽,只留下常伴北海的老友。

湖面上少了游船,波纹只因风拂动,稀疏有致,如提琴上奏的名曲。

信步踏入,耳畔是流水缓缓与京城票友低沉的歌声混合,这声音仿佛已经弥荡千年,形成古韵今情的交响。

抬头,路灯投下一片光洁,灯饰上精雕的莲花纹样透过光亮打出细致的剪影。

俯身湖畔,明媚的月色投下来,静影沉璧,白塔也在湖面上映出斑驳轮廓,被波纹搅乱有重建,透过湖面仿佛看到百年这里的情貌与故事。

夜游北海,我体味到北京生活中的浪漫情调,湖光、月色、驳影,淡雅地存在着,融入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中,雅致就这样静静生发着。

玉兰堂的雅致则展现了北京文化追求与情操。

拾级而入,扑面而来是醉人香气,玉兰的馥郁恰似北京人待客的风雅与讲究。

映入眼帘的是满树洁白如雪,飘落到眼前亦是素雅翩然所在,即便尘归尘,土归土,也是守身如玉,以清洁之身温润根底与泥土,这许是北京人所追求的高洁与孤傲之风雅。

兰是花之君子,亦多栽于北京人庭落堂前,得以常观,常伴,借洁白之景勉励自己为人恪守高洁情操,不失其本。

漫步于玉兰堂,被素洁包围,我想象有多少过客在路过玉兰,邂逅香意后曾领略到北京人坚持的这份追求与情怀,感受北京的高雅。

当然,北京的雅致不局限于此。

秋因香山红叶铺路,在火红与鲜亮中装点了骨感的山峰,是北京涉足险地时不改的风雅与欣赏。

春日,故宫红墙映着雪白杏花,庄严与美感相互调和映衬,这是千年皇族文化的风雅,是森严与威巍用纯色点染的情韵。

高晓松有云:“生活不止眼前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田野”诗是生活诗意,是在苟且中求存与妥协时的情志,是发现美,沉醉于美的心,远行则是坚持不变的追求,是心灵净土与向往,是一首诗,一个人,一个地方。

诗与远方正是北京的风雅所在,人们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下,不望在北海消遣一个美好的良夜,不忘心中的明月,在攀登事业巅峰时不忘路过的红枫美景,取下几片夹于书页,在规则重重,纪律森严的竞争环境中,不忘在心中植一株高洁玉兰,不忘冷冷条框中生发的情志与理想之花。

这便是北京历久弥新的雅致,也是北京吸引四方之人光顾拜谒的原因。

北京,因兼有的雅致而绮丽,更凭这气质涵养了代代北京人的心灵。

2.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如《说纽带》《我说“赢”》。

如:(朝阳区2017年高三二模议论文标杆文)眼下在一些学校、公司和公开场所的宣传栏里,常常能见到一个大大的“赢”字,特别醒目。

其实如何理解“赢”,如何对待“赢”,如何“赢”,为什么要“赢”……却令人深思。

请以“我说‘赢’”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标杆文】
1号文 48分我说“赢”
歌德曾说:“人只要努力就会犯错”。

赢,在许多时候,是一个不确定的结果,人为了“赢”而拼尽全力,但无论怎样,心中要有个客观判定:“赢”可以是一个目标,但绝对不是一个终点。

有些人在当时“输”了,却在未来“赢”了。

南唐后主李煜,在当时成了亡国之君,丧家之犬,被他国看不起,但他的诗词却让他成了“诗词皇帝”,流传至今,在兵戈成为灰土的今日,那“一江春水”的愁绪依然拨动悲士的心。

“赢”是社会主观的评价,他反映的价值取向一定也会因时而变,不具备永恒性,因为“赢”的真正判断者,应该是自己赋予其非世俗判断下的价值意义,“赢”得“有意义”即可。

但自己评定输赢并非意味着阿Q的精神胜利法。

客观的“输赢”,社会的评价还要起到“方向”的作用,关注他人的评价,才能改进自己,从而在主客观上达到赢的目的。

华为公司在客户反馈上做到了很高的水平,他们有专业反馈员进行针对客户意见的分类和整理,这种开诚布公的倾听与自省态度也为华为赢得了更多客户,推进企业朝着产业奇迹不断迈进。

有时候,取得“赢”往往也就为“败”买下了隐祸。

十八世纪中期,英国在击败法国后,成为世界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国的宏图就此展开,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完成,更是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然而,正是这次成功,使英国在下一场的电子化革命中却成了落后者,因为其巨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再引入先进的电力设备已经变得艰难,成本太大,从而使得新技术难以认同和推广。

英国“赢”的同时已经迈进下一场“输”的奇怪格局。

“胜败乃兵家常事”,“赢”在激励我们前进的同时,也成为一张网,将个体绑在中间,它仿佛是飞蛾所趋之
火,火光美丽却有着毁灭美的力量。

因而,“赢”只是一个方向,并非人必须索得的一个结果。

事实上,正如村上春树所说“必失之物的荣光并非真正的荣光”。

人,无论何时都要记得,“赢”往往就是这“必失之物”。

点评:辩证地剖析赢与输的关系,理性全面,论据详实准确,见识深刻。

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路》《门》。

如:(2019海淀二模)路遥曾给《平凡的世界》取名为《走向大世界》,希望以此书献给“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其实,现实中的人们都在不断地“走向大世界”。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走向大世界”为题,联系现实,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议论类
【一上49分】
走向大世界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每一天都有更多的机会走向一个从未感受过的大世界,正如《平凡的
世界》中的少平少安,我们也要大步前行,朝着我们未知的大世界出发。

然而,我们走向大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大世界在不同人眼中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而在我看来,“大世界”一共有两种意蕴值得我们走进其中。

我们要走向一个用距离丈量的大世界,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者似乎比前者更为重要。

如果说人生像是一艘远洋的巨轮,那么世界的深度与维度就像那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前有马可
波罗不远千里游历中国,后有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他们都用自己的双足游历了大世界中那么鲜为人知
的角落,更收获了更深刻的阅历与见闻,如果没有这些走向大世界的人们,这个世界将不可能如现今
一般飞速发展,所以走向大世界,获益的不光是个人,它更涉及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命运的前途与发展,
是个体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同时,我们还要一个用心灵丈量的世界,这个用心灵丈量的大世界,它包含着比地球甚至宇宙以
外更远的距离,但它又根本不需要我们费尽千辛万苦的远足才能抵达。

在人群往来的地坛中央,我仿
佛看见了一个轻摇轮椅的身影,坚强地行走在路旁。

“皈依不在天堂,皈依就在路上”,史铁生尽管
无法行走,但他竟用心灵的力量创造出一个最为丰富的世界,而他正在这个世界里永不止步地踏向远方。

在一个贫穷破败的小村庄里,我又仿佛看见了一个精神失常的“疯子”,口中喃喃自语。

尼采尽
管不被任何人理解,遭人唾弃,一辈子都留守在自己不足五米的小黑屋里,可有谁知道他在巴掌大的
世界里走向了另一个广袤无垠的哲学世界,他也在不停地向前走,因为尽管它不被世人所爱,但他热
爱生活。

反观现代许多年轻人,拥有健全的双眼,掌握着最便利的交通方式,却仍甘愿将自己困在自己狭
隘的世界中,甘愿沉沦,甘愿碌碌无为,他们就像是钱理群老教授所言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沉
浮在为当下片刻的享受中,而不愿意走向大世界,值得我们深深地反思与改变。

新时代的人们应当尽其所能走向大世界,只有如此积极上进的向善之风才能在这个社会传播开来,人类社会才能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与进步。

4.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实力与凭借》《虚拟与现实》《忧与爱》。

(2019东城区一模)在《古渡口,古河州》一文中,盛唐和西域的历史借古渡口、古河州融入了当代人的生活,传统得以承继和延续。

请以“传统与现实”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标杆文示例】一类上
传统与现实
传统是在历史的长河冲洗下所保留下来的文化结晶,现实则是在时代的洪流中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而当这两者相遇时,却能相互促进,交相辉映。

传统丰富了现实的精神内涵,在快速发展的今日,人们常觉精神世界的空虚与贫瘠,碎片化知识无法填补的心灵空洞需要传统的滋润。

临津渡口承载着盛唐与西域的历史融入了当代人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亲切的气味与心头的牵挂。

杭州的西湖也是这样一个例子,西湖是中国古代文人所热爱的美景抒情之地,历代文人面对着那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无不有所动容,吟诵了数不尽的优秀诗篇,再加之雷峰夕照和三潭印月的历史文化内涵,使生活在杭州的人们得以在现实生活中有了喘息之所与精神慰藉。

可以说,正是西湖的丰富传统而使杭州更加富有魅力,吸引了中外无数游客。

现实有利于对传统的保护与继承。

传统只有为人所见,为人所记才能不停地延续,而现实则可以使其成为可能。

临津渡口与现代人生活的融合使人们牢记盛唐与西域的文化,也使得渡口得以保护,故宫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文物馆藏量数不胜数,而许多文物都年久失修或在历史的更迭中变得残败不堪。

故宫的文化修缮人员巧妙运用现代科技进行修缮,同时还保留了传统技艺,使文物恢复原貌。

例如故宫漆器组人员,利用电子扫描出文物的漆层层数、厚度、颜色等信息,以此更好地恢复。

现实中的科技手段与物质文明保护了文物,更保护了文物所承载的传统,更使其得以与大众见面,被人民所关注与热爱。

传统与现实的碰撞与融合使这两者都能得以发展,现实的内涵源于传统,而传统的延续又得益于现实,这二者不可分离。

1.探究寓意法
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说法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者象征说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

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两点:(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

(2)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

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

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

【典例精选】《肩膀》
【审题指导】“肩膀”是一道寓意(比喻义)性的命题作文题,实体的肩膀谁都知道,但要写成作文就一定得找到实体意义之外的意义,即“肩膀”的深层次含义——比喻义、象征义。

肩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担当、承受;是用来承担什么的?——责任、勇气等。

只有这样立意,才算读懂了“肩膀”的比喻义或内涵。

接下来要确立所写的中心论点,作者可以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寓意)去写作文。

例如你若对肩膀的寓意“担当”理解最深,那么可以依托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等来写。

类似的题目还有《必须跨过这道坎》,“坎”,其寓意(比喻义)为“成长、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合。

如家庭变故、升学挫折、心理失衡等”。

又如《提篮春光看妈妈》中“春光”比喻(象征)“希望”“真诚的心”“浓浓的爱”等。

例文:
肩膀
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一个行人,微弓着腰,担着沉甸甸的行囊,独自在山路上逶迤而行。

“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画的题目。

亘古以来,因人类的智慧、愚笨,愁便似喷发的火山熔岩,层层堆叠,凝住,冷却……
人世间,有人肯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何等的气概!又是何等的悲壮!也许还有些许的无奈……
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是李白吧,“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但他愁的是遭贬的不幸,来这岸边借酒消愁。

是李煜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他愁的只是小家园的悲哀,最后南唐后主只能结束于一杯毒酒。

是李清照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但她只是愁思念的绵绵无期!
有谁愁的是旷世的悲哀?有谁愁的是古今的灾难?他们在这岸边徘徊、沉吟、挥泪,历史在岸边的礁石上刻下了他们不朽的名字。

三闾大夫停留过,思考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情怀的写照吧!举身赴汨罗,这是他愁绪的延续吧!我看见了他的悲哀,看尽了他的痛楚,他默默地走开,却留给后世以悲壮!
鲁迅先生停留过,他用铁一样的笔杆批判着,弃医从文的选择是因为他在忧愁,他的肩上有着自古至今的愁!“人吃人”的社会是他批判的:“救救孩子”的呼吁是他发出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留给后人的思索。

因为他无所畏惧,所以他会承担这无尽的愁,给世界一个解释!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多少人的愁穿越时空,绵延至今;有多少人的愁承前启后,亘古不衰?是啊!他们还活着,他们仍然在愁着。

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旷世的悲哀,承起前人的启示,留给后人启迪。

是责任还是义务?是责任!
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民族的兴衰。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他们曾在民族的崛起时留下名字,不朽于史册,名垂千古!
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勇气也需要力量,但这是每个热血沸腾的中华儿女都应担起的重任,谁都不能退缩,谁也不能退缩!
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坚实的肩膀啊!
2.增补信息法
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

(2019东城二模)“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

它写于红军长征刚刚到达陕北之时,发表于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赴重庆谈判之际,充满革命豪情和必胜信心。

如今,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已经过去,改革开放的新长征之路也行进了四十年,但诗句仍旧激荡人心。

请根据你对诗句的理解,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49分)
诵念着毛主席的诗句“数风流人物”,从历史的卷轴中走来,我看到烽火连天时英勇的小兵少将;长征路上爬雪山过草地的坚强党员;看到改革开放后的红旗高展;看到近四十年来的科技成就。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豪情,是期许,更是必胜的信心。

我认为,“人物”不分大小,只有在自己的时代中抓住机缘,将个人与时代特点结合在一起,方能成就自我,亦成就时代。

不同时代的青年有自己不同的机缘。

为什么要看“今朝”青年?是因为当代的新青年本就是从这个崭新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故而更加了解时代,适应时代。

毛主席身处战乱动荡的年代,所以他的志向就是解放中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可以说是时代造就了他的志向,他的拼搏成就了他的志向。

再观当今,我们亦不乏能在自己的时代洪流中抓住机缘的人。

Ofo小黄车的创始人戴威,一个“共享”的点子就点亮了一个时代,不仅给大众带来方便,还送给北京一个“绿水青山”。

再反观之,“人物”不能脱离时代而存在,就如同ofo的点子无法产生于那个战乱动荡的年代,毛主席的宏志也不能产生于当今的和平年代。

故而当今青年更应该立身于时代,去寻找,追求属于自己的机缘与豪情。

“风流人物”不分大小,只要心中有情怀,有担当,有必胜的信心,就能在时代中活出自我。

“孔席不暇暖,墨突不得黔”这是担当,杜甫茅屋破墙却祈求“广厦千万间”这是情怀。

观当今人物,有白先勇甘做昆曲的“小杂工”只为一份文化传承,有于敏在漠北淬炼吴钩只为国之重器的屹立;观当今青年,有80后驻村干部在泥土间滋养起大山深处的小康,90后“教授”用才华构筑起科研大厦;业精于勤,不满20岁的年轻人获得了技能大赛的世界第一;攻坚克难,年龄仅平均30的航天科研团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不同的岗位都能觅得一份属于自己的情怀。

无论是动荡年代的呐喊,抑或富强民主的感召,总有无数的“风流人物”接踵而来,托举起一片时代的天空。

终于,从历史的卷轴中走来的我,停在了当下的时间节点,带着新时代青年的信心与希望,自豪的吟出那后半句——“还看今朝”!
3.明确重心法
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

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

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如:(2019海淀区一模)孔子说“绘事后素”,意思是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在上面绘画。

油画创作中,第一层着色被称为底色,底色会影响整幅画的色调。

其实,一个人具有或选择怎样的底色,与他的人生发展密切相关。

请以“谈底色”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

谈底色(一类中)
王希孟在绘制《千里江山图》时,用五层色彩层层叠叠画成,尽管最初的第一层底稿在画中已几乎看不出来,但这层底色至关重要。

它奠定了全画的基调,不论是国画还是西方的油画,底色都起着基础的作用,确定了整幅画的结构与风格。

画如此,人亦如此。

一个人的精神修养与他遵守的人生准则,就是一个人的底色。

正是这层底色,奠定了人生走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