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六)·世界近现代史上重要的国际组织

合集下载

1(六)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六)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012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六)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一、第一时期:17世纪下半期——一战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欧洲的资本主义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在欧洲,欧洲列强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和斗争,并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1、17世纪下半期——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确立时期,也是早期的殖民扩张时期。

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向外扩张,抢占殖民地。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从此,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之后英荷之间进行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英国对欧洲大陆推行均势政策,多次组织反法同盟。

1885年打败拿破仑之后,建立了第一个国际格局——维也纳体系,重新划分了欧洲势力范围,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

这个体系中,英国的霸主地位得到巩固,法国受到削弱,俄国实力增强。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为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和海外商品的市场,欧洲列强极力向外扩张,冲突不断。

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德国崛起,欧洲大陆崛起的新的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2、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各国实力普遍增强,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各国加紧对外侵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形成。

由于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围绕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并最终导致一战,原有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打破。

二、第二时期:一战后至二战期间一战后,欧洲主要国家如英法因为战争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但综合实力仍很强大。

美国虽然成为经济的霸主,但在国际事务中无法与欧洲传统强国抗衡。

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还在欧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7、美国与西欧的关系: ①西欧影响美国:17—19世纪
西欧在北美的殖民扩张
欧洲移民促进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欧洲的启蒙思想影响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经济得到欧洲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的支持 美国追随英国侵略中国
②美国逐渐剥夺欧洲的霸权:19世纪末至二战
一战前后美国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
轴 心 国 集 团
世 界 反 法 西 斯 同 盟
1940年,德国与日 本、意大利在柏林 。
1937年日发动全面侵华 战争。1939年德国突袭 波兰。1941年德军进攻 苏联。1941年12月,日 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 战进一步扩大。
1942年初,中、美、 英、苏等26国在华盛 顿共同签署了《联合 国家宣言》,反法西 斯联盟正式成立。
⑥20世纪30年代,法国纵容了德国的侵略。 ⑦二战初期,德国进攻,法国沦亡。 ⑧二战结束时,法国同美英分区占领西部德国。 ⑨20世纪50年代,法德和解,推动欧洲一体化 进程。
3、英美关系 ①1783年,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 ②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引起英国不满。
③一战后期,美国参战企图同英、法等国争夺战利品。
建立 三国 同盟 三国 协约 1882年德意奥三 国同盟形成,核 心是德国。
主要活动
20世纪初英法俄 三国协约形成, 核心是英国。
1920年成立,是 第一个全球性的 国际组织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冲 突,导致了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爆发。
国际 联盟
宗旨:防止战争,维持 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合 作,保证各国严守国际 义务
(3)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与帝国 主义、殖民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它经历了20世纪上半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对宗 主国的殖民剥削和政治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 斗争,以及二战后一大批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争取经 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斗争。在当代世界,新兴发 展中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已由对抗关系发展到 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与协调的关系。 (4)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这主要表现为苏联实行社会扩张政策和大国主义,在 社会主义国家与兄弟党之间,出现了苏联的控制与中 国、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反控制、反霸权主义和维护 社会主义国家主权和独立的斗争。

世界近现代史-7

世界近现代史-7

世界近现代史-7(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22.00)1.下列国家没有参加巴黎和会的是______(分数:1.00)A.美国B.法国C.苏俄√D.意大利解析:2.一战后,凡尔赛条约规定了国际联盟管理15年的德国地区是______(分数:1.00)A.莱因兰地区B.萨尔地区√C.鲁尔地区D.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解析:[解析] 《凡尔赛和约》规定,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菜因兰地区)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德国不得设防。

3.以下不是巴黎和会的主要议题的是______(分数:1.00)A.对德和约问题B.波兰问题C.德日军备问题√D.中国山东问题解析:4.除凡尔赛条约外,规定禁止德奥合并的是______(分数:1.00)A.《特里亚农条约》B.《纳伊条约》C.《色佛尔条约》D.《圣日耳曼条约》√解析:[解析] 《特里亚农条约》是与匈牙利签订,《纳伊条约》是与保加利亚签订,《色佛尔条约》是与土耳其签订,《圣日耳曼条约》是与奥地利签订。

5.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分数:1.00)A.防范美国凭其经济实力支配欧洲B.牵制法国,不使其称霸欧洲√C.阻止苏联的势力向西发展D.对德国实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解析:[解析] 英国历来的政策就是大陆均势,尤其是德国与法国之间的均势。

《凡尔赛和约》将战争的责任都归结于德国,使英国产生了对德国的同情与内疚。

更重要的是,英国误解法国要重新在欧洲大陆称霸,而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牵制法国。

6.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支持中国要求的意图是______(分数:1.00)A.削弱日本在华势力√B.维护中国主权C.受五四运动压力D.美英利益完全一致解析:[解析] 外交都是为本国利益服务的,美英支持中国也是在为自己谋福利。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识表解一、世界主要矛盾......的演变二、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特点.....★近现代国际关系概况(各表均须结合课本掌握)★世界格局的变化★、重要的国际会议★、重要的国际条约★重要的国际组织三、主要大国间的关系1.英法关系:①基础史实18世纪,英法既在欧洲争霸,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

(七年战争)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最后打败了法国。

(第一次反法同盟) 19世纪中期,英法联合在克里木战争中打败俄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缔结协约,共同对德。

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英法操纵国联排斥美国插手欧洲事务。

30年代,英、法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都采取了绥靖政策。

二战中,英、法联合对德作战,并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二战战后,英、法都加入北约组织。

1986年后以英法同为欧共体成员国。

②归纳认识:双方关系时而争夺,时而联合.工业革命前,双方争夺欧洲霸权与殖民利益,敌对关系居于主导;工业革命后联合居于主导,联合主要在于对俄、侵华、对付共同敌人德国共同主宰国联,推行绥靖政策.二战后两国国际地位下降.2.法德关系:①基础史实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普、奥积极组织反法同盟。

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被迫向德国割地赔款。

19世纪晚期,法德矛盾十分尖锐。

双方加入不同军事集团对抗。

一战爆发后,法德在西线对抗,进行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巴黎和会后,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

收回阿尔萨斯洛林,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索取战争赔款.30年代,法国纵容了德国的侵略。

二战初期,德国进攻,法国沦亡。

二战结束时,法国同美英分区占领西部德国。

西德成立后,法德同为北约与欧共体成员国,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②归纳认识:法德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原因在于双方对欧洲霸权德争夺.普法战争对双方关系有重要影响,埋下相互仇恨的种子.20世纪中期以来法德关系改善.3.英德关系:①基础史实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帝国时期,英国始终联合普奥反法。

世界当代史期末复习题

世界当代史期末复习题

世界当代史期末复习题世界当代史期末复习题第一章一、名词。

联合国:二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1945年春英、美、中、苏等50个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

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等六个机构。

联合国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联合国的建立是人类共同构建战后和平的重要成就,虽然它具有强权政治这一时代特征,在战后初期为某些大国所操纵,但它实现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再次实现了世界各国的联合的合作,成为战后世界代表最广泛、规模最庞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组织。

纽伦堡审判:二战欧洲战事结束后,如何惩治战败后的德国、根绝法西斯主义和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源,成为世界性的重要问题。

1945年11月20日到1946年10月1日,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法院大厦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审判,这次审判不仅对20多名德国主要战犯作出了严厉裁决,所公布的罪行也使纳粹失去了公共基础,沉重的打击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

纽伦堡审判时德国纳粹党彻底瓦解,从核心领导到基层骨干的罪行都得到了应有的惩处,也进一步推动了德国人民对战争的认识,使德国走出历史阴影,融入欧洲大家庭。

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第三个重要的国际关系。

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公平的国际关系格局。

主要内容是: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

雅尔塔体系对战胜法西斯起了决定性作用,维护并扩大了集体安全原则。

联合国促进了国际经济文化的交流,确立了法西斯国家非军事化,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进程,把和平共处原则纳入国际关系体系,其消极影响是大国强权政治、大国主宰世界。

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了一份咨文,他认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都会威胁到美国的安全,对此美国必须提供援助,并认为这是美国的伟大责任,随即向希腊和土耳其两国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这篇咨文及其解释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课件

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课件
同时美国资本也大量渗入拉美,奴 役和剥削当地人民。
“门户开放”政策:
1899年美国对华提出了“门户开 放”政策,企图在承认列强在华 “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的 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这一外 交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 新阶段,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 不再追随西方,而有了独立的政策, 加紧和扩大了侵华步骤。
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 尔赛体系彻底崩溃。
⑤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 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3、雅尔塔体系
⑴含义:
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 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 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 雅尔塔体系。
⑵内容: 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 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
“冷战”政策:
❖ 含义:指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 对抗形式。
❖ 原因:1、美国经济实力雄厚,野心膨胀 将苏联和各国人民革命力量看成它实现 霸权计划的障碍。--“对抗” 2、大战刚刚结束,双方均不愿卷 入新战争。--“除战争以外”
❖ 中心:以遏制“苏联”为中心。
❖政策的表现:
➢ 对社会主义国家: A.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年) B、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实施;(1948年) C、军事上:建立北约(1949年)
建立华约(1955年) ➢ 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 ➢ 力图控制广大亚、非、拉国家; ➢ 热战:侵朝战争、侵越战争。
二、美苏争霸及其两国对中国分别采取的政策:
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
优势在美国 美国:对华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

国际组织机构大全

国际组织机构大全

国际组织机构大全Font size: Larger - Normal - Smaller songzihou Posted: 10-10-09 12:39 2812 views 0 Comments一、瑞士通用公证行(SOCIETE GENERALE DE SURVEILLANCE S.A.,SGS):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专门从事国际商品检验、测试和认证的集团公司,是一个在国际贸易中有影响的民间独立检验机构。

SGS创建于1878年,其总部设在日内瓦,据1994年资料称,SGS在世界上142个国家设有274个分支机构、1150多个办事处及291个实验室,雇佣了近3万名员工,年商品检验业务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5%;SGS是一个综合性的检验机构,可进行各种物理、化学和冶金分析,包括进行破坏性和非破坏性试验,向委托人提供一套完整的数量和质量检验以及有关的技术服务,提供装运前的检验服务,提供各种与国际贸易有关的诸如商品技术、运输、仓储等方面的服务,监督跟购销、贸易、原材料、工业设备、消费品迁移有关联的全部或任何一部分的商业贸易暨操作过程。

在SGS内部,按照商品分类,设立了农业服务部,矿物化工和冶金服务部,非破坏性试验科,国家政府合同服务部,运输和仓库部,工业工程产品服务科,风险和保险服务部等部门。

SGS在中国的业务由香港SGS中国事务部承担。

SGS与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合资开办“通标检验公司”,取“通用公证行”和“标准计量局”首字之意,主要办理CISS(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业务;二、国际认证机构联盟(英文简称IQNET):是遵照瑞士民法建立的一个国际化的非政府性、非赢利性的机构。

IQNET的前身为EQNET()(欧洲认证联盟),最早由欧洲的权威认证机构发起建立,后来逐渐吸收了北美、日本等国的权威认证机构加入。

IQNET 是世界各国的王牌认证机构组成的最权威、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认证机构联盟组织。

IQNET也是一个由代表各国最认证水平的一流认证机构组成的紧密型国际认证同行组织,由一个IQNET成员颁发的ISO9000和ISO14001认证证书可以直接转换为其他成员的认证证书,而不需重新进行审核;三、中国包装产品质量认证中心(简称CPQCC):是经国家经贸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同批准并由中国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首批认可的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国家认可注册号为A03-98。

世界史专题三——国际关系

世界史专题三——国际关系

• 3.近代史上,英国曾经干涉过法国的资产阶级革 命,而革命后的法国也阻挠过德国的统一,造成 这种相似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英法两国都想 • A.阻止革命运动蔓延欧洲 • B.乘机扩大自己的领土范围 • C.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 • D.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 • 4.开始于欧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近代国际关系 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 B.使亚洲许多国家成为欧洲的殖民地 • C.使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基本形成 • D.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雅尔塔体系


美苏争霸
45 47
50年代后期
--90年代
阶段
时间
双方首脑
特征
史实
第一 阶段 50年代中 期—60年 代初期
赫鲁晓夫 肯尼迪
既缓和 又紧张
缓和
紧张
苏签定《对奥和约》 苏承认联邦德国 赫鲁晓夫访美 “柏林墙”的修筑 古巴导弹危机 对欧洲“缓和”战略 亚非扩张:1979年出兵 阿富汗 从越南撤军 中美关系正常化
(3)用史实说明朝韩两国是怎样在走向统 一道路上不断迈进的?反映出当代国际关 系发展的什么趋势?
世界史专题三——国际关系
一、近代欧洲的国际关系
• 反法同盟与法国的战争: 强调拿破仑欧洲战争的评价 • 克里米亚战争和普法战争: 强调对俄国和德意志的影响
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等: 强调形成时间和过程,以及各自的外交意图
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形成

1882
突尼斯问题

1904
同 盟 1882 国

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 欧洲的巴尔干成了国际关系 中最敏感的地区。
据此回答: (1)欧洲大国为争夺巴尔干 地区发生过哪些斗争?其发 展情况与结局怎样? (2)为什么对巴尔干地区的 争夺如此激烈?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三大体系”之比较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三大体系”之比较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三大体系”之比较世界近现代史上,大战之后出现过三个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三大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呢?这是我们学习世界近现代史时必须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内容。

1814-1815年间,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代表在维也纳召开会议。

会议由俄英普奥四国操纵。

会议的目的是:瓜分赃物,以满足本国的领土扩张野心;打着“正统主义”的招牌,恢复大革命前的欧洲旧秩序,使旧封建王朝复辟;防止法国东山再起。

会议通过争吵和讨价还价,最后签署了“最后总决议”。

通过这些决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它是欧洲专制君主们企图采纳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表达;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反动。

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方法来解决国际间的争端,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之后,又相继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订了和约。

《凡尔赛和约》连同这些条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

它对战败国德国进行了严惩和限制;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

1921-1922年,美英日法意中比荷萄诸国在美国的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

会上先后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

通过这一系列条约,修改和补充了凡尔赛和约中的一些条款,解决了巴黎和会上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建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的新的国际关系结构,被称为华盛顿体系。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达到了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差不多原那么,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确实是雅尔塔体系。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背诵清单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背诵清单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知识背诵清单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常考知识点汇总【时空线索】【思维导图】【背诵清单】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一、联合国与国际安全1.成立时间:1945年10月。

2.地位: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3.总部:美国纽约4.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等。

5.宗旨:维持世界和平及安全。

6.意义: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1.原因: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主题;②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③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②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③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正式成立。

3.世界贸易组织①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②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③作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1.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如:1999年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轰炸;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等。

2.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和平。

如“9·11”事件等。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1.背景:①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军事力量,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六)·世界近现代史上重要的国际组织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六)·世界近现代史上重要的国际组织

世界近现代史上重要的国际组织一、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反法同盟1793年春,英国纠合普、奥、意、西等国以法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为借口,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1798年,英国组织第二次反法同盟。

拿破仑帝国时期,英、俄、奥等国又先后组织了第三次到第七次反法同盟,对法进行战争反法同盟对法国的战争,前期主要是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后期的战争既有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英、俄等欧洲国家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面二、20世纪第一个世界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原则”中最早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威尔逊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国际联盟来达到美国控制世界的目的。

但是这一建议被怀有同样目的的英法所接受,在巴黎和会上决定建立国际联盟,并将其列入凡尔赛和约。

1920年初,国际联盟正式成立,总部设于瑞士的日内瓦。

根据《国际联盟盟约》宣称的,国际联盟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但是国际联盟在其存在期间,实际上只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并没有真正的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同时也正是由于英法控制了国联,美国没有达到目的,所以,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参加国联。

二战爆发以后,国联名存实亡,1946年联合国成立以后,国际联盟宣告解散注意:在1920年-1946年国联存在期间的主要活动,反映出了国联并没有真正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具体表现在: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请求国际联盟主持公道,国际联盟既不同意中国恢复东北原状的意见,也不承认日本维持伪满洲国、独霸东北的要求,而主张在“国际合作”的名义下,把中国东北变为帝国主义列强共同管理的殖民地。

国联没有对日本的行为给予有力的制裁,,这就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华野心2、在1935年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后,国联迫于世界舆论的压力,虽然被迫承认意大利是侵略国,宣布对它实施经济制裁,但是却没有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英国掌握下的苏伊士运河还照旧供意军使用3、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制定了不干涉政策,实际上纵容了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的侵略以上事件说明,在世纪面临法西斯侵略和战争危险的时候,英法控制下的国际联盟并没有发挥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而是作为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对二战的全面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三、20世纪30~40年代的法西斯同盟1、形成原因:在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中,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与英、法、美等国德矛盾日益加剧,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勾结;同时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意过早的刺激英法美等国,又都感到苏联和共产国际是它们进行侵略的巨大障碍,所以,“反共”成为法西斯国家结盟的最好招牌2、形成:①1936年,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加强在侵略过程中的合作,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②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也加入该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

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
( 1 ) 确立了帝国主义
(1)美国作为唯一的
统治的新秩序,暂时缓 ( 1 ) 美 苏 争 霸 使 超 级 大 国 , 企 图 建 立
对 世 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 世 界 长 期 不 得 安 宁 。单 极 世 界 , 推 行 霸 权
界 的 盾。
(2)但两大集团 主义。
主要 机构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联合国旗帜正中是
联合国大会、
、联合国秘书处等 。一个白色的联合国
徽记。徽记是一张
以北极为中心的世
维护 际安
国 全
联合国派出的“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在维护国 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 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界地图等距离方位 投影,由橄榄枝组 成的花环相托,象 征世界和平。
基本原则:中国主张在国际关
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 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 平正义。
考点梳理拓展
考点二 · 经济全球化
2022课标:通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了解现代世界 的基本特点。 [ 九 下 P94-95]
发 (1) 和 平 与 发 展 成为时代主题 。 展 (2)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 原 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因 (3)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九下P100]
(1)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 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大
C 建
立 国 际 新 秩 序 的 努 力
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
际公平正义。
(2)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 国 主 张
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4)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④一战后,英美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英国操纵国联,美国拒绝参加;在亚太英美展开军备竞赛,美国取得与英国同等制海权,并拆散日英同盟。
⑤二战期间英美联合反法西斯侵略,进行四次会议。
⑥二战后英国接受美国援助,参加北约,成为美国进行冷战的战略伙伴。
4、美日关系
①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大门。
②活动
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奥地利。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的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1940年6月法国投降。1940年秋德国猛攻英国。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与此同时,意德军队进攻北非。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2、雅尔塔体系 (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
①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形成标志:雅尔塔会议。
③主要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2、不同点
①凡-华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②前者调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②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③常任理事国:中、苏、美、英、法。
④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运动。

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的地位及其作用

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的地位及其作用

绪论联合国是接受1945年在旧金山会议上签订的联合国宪章所载之义务的国家所组成的世界性组织。

它是一个在集体安全原则基础上维持国家和平与安全的非常广泛的一般政治性组织,是一个当今最具有普遍性、最有影响和最大的国际组织。

一联合国的建立1联合国的创立经过了大国反复的酝酿,最后终于建成了一个机构庞杂面向世界的组织。

(一)联合国及其机构1.联合国的建立。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在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存在着一个类似于联合国的组织国际联盟,通常可以认为是联合国的前身。

联合国对所有接受《联合国宪章》的义务以及履行这些义务的“热爱和平的国家”开放。

到现在为止,联合国共有193个成员国。

联合国创建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凯歌声中。

联合国这一名称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1942年1月1日,正在对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作战的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

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

6月16 日,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后又有波兰补签。

同年 10月24日,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和其他多数签字国递交了批准书后,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1947年,联合国大会决定,10月24 日为联合国日。

1946年1月10日至2月14日,第一届联合国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伦敦举行。

51 个创始会员国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联合国组织系统正式开始运作。

2.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联合国原来有6个主要机构,即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秘书处、国际法院、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

2005年底和2006年5月联合国分别成立了新机构建设和平委员会和人权理事会(47国组成)。

在需要时,联合国还可以成立专门机构。

人教版中考历史 世界历史-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专项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中考历史 世界历史-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专项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中考历史世界历史-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专项练习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势不可当。

下列哪些组织的出现顺应了这趋势的发展()①世界贸易组织②亚太经合组织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④欧洲联盟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2.漫画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 “马歇尔计划”的推行C.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D. 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3.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制度的不同B. 苏联的强大威胁到美国的安全C.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妨碍其称霸D. 美国想遏制共产主义4.“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

”材料反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A. 贫富差距拉大B. 恐怖主义猖獗C. 能源消耗严重D. 毒品走私泛滥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是世界格局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与二战中相比,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其开始标志是()A. 杜鲁门主义出台B. 华约组织成立C. 北约组织建立D. 马歇尔计划实施7.下面关于当前世界格局的新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 美苏争霸局面已经形成B. 世界格局在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C. 东西方两大集团的对峙局面已经形成D. 冷战局面依旧8.下列有关冷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发出冷战的信号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③敌对双方是根据国家社会性质来划分的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结束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9.十月革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俄;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1946年他又发表“铁幕演说”。

这些表明()①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忠实卫士②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③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④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不断变化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10.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 德国突袭波兰B. 丘吉尔富尔顿演说C. “杜鲁门主义”出台D. 萨拉热窝事件11.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家关系结构。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四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四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中美关系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 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向中国走私鸦片, (2)“门户开放”,独立侵华。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政策,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3) 扶蒋控制中国。1927年后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控制 中国。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 卷人战争,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共同抗日。
四、主要大国间的关系
1、英法关系 2、法德关系 3、英德关系 4、英美关系 5、美日关系 6、美苏关系
1、英法关系
⑴18世纪 —19世纪中期,英法间为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 发生多次战争。 ⑵1853—1856年英法联合同俄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结果打 败俄国。 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组织包括俄国在内的“三国 协约”对付共同敌人德国 。 ⑷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想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 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 ⑸战后初期,英法共同操纵国联,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 务。
(三)、二战后至今: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演变
阶段特征: 1.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级格 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2.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民族解放运动的 高涨,使各国在国际上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雅尔 塔体系受到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雅尔 塔体系最终解体。 3.世界政治格局进入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发展的 过渡时期;
(一)中美关系
(5)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为达到控制 中国的目的,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援助蒋介石发动内战。 (6)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1949年新中国成 立,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并 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

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与演变作者:王鸿儒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1年第02期【专题概述】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国际关系是各国利益在某一时期的总和。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次世界大战,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格局的演变,世界近现代史上重要的国际会议,近现代重要的国际组织。

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归纳,最终得出认识:促使国际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各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变化;国际间的竞争是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较量;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则是国家利益。

【知识梳理】一、两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爆发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扩军备战;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一战战火。

2.爆发: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英、法也很快卷入战争。

3.交战双方:同盟国与协约国。

4.主要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5.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历时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6.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7.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这场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这次大战中,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类历史上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爆发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法西斯势力的扩张;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实行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近现代史上重要的国际组织一、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反法同盟1793年春,英国纠合普、奥、意、西等国以法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为借口,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1798年,英国组织第二次反法同盟。

拿破仑帝国时期,英、俄、奥等国又先后组织了第三次到第七次反法同盟,对法进行战争反法同盟对法国的战争,前期主要是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后期的战争既有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英、俄等欧洲国家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面二、20世纪第一个世界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原则”中最早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威尔逊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国际联盟来达到美国控制世界的目的。

但是这一建议被怀有同样目的的英法所接受,在巴黎和会上决定建立国际联盟,并将其列入凡尔赛和约。

1920年初,国际联盟正式成立,总部设于瑞士的日内瓦。

根据《国际联盟盟约》宣称的,国际联盟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但是国际联盟在其存在期间,实际上只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并没有真正的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同时也正是由于英法控制了国联,美国没有达到目的,所以,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参加国联。

二战爆发以后,国联名存实亡,1946年联合国成立以后,国际联盟宣告解散注意:在1920年-1946年国联存在期间的主要活动,反映出了国联并没有真正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具体表现在: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请求国际联盟主持公道,国际联盟既不同意中国恢复东北原状的意见,也不承认日本维持伪满洲国、独霸东北的要求,而主张在“国际合作”的名义下,把中国东北变为帝国主义列强共同管理的殖民地。

国联没有对日本的行为给予有力的制裁,,这就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华野心2、在1935年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后,国联迫于世界舆论的压力,虽然被迫承认意大利是侵略国,宣布对它实施经济制裁,但是却没有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英国掌握下的苏伊士运河还照旧供意军使用3、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制定了不干涉政策,实际上纵容了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的侵略以上事件说明,在世纪面临法西斯侵略和战争危险的时候,英法控制下的国际联盟并没有发挥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而是作为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对二战的全面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三、20世纪30~40年代的法西斯同盟1、形成原因:在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中,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与英、法、美等国德矛盾日益加剧,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勾结;同时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意过早的刺激英法美等国,又都感到苏联和共产国际是它们进行侵略的巨大障碍,所以,“反共”成为法西斯国家结盟的最好招牌2、形成:①1936年,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加强在侵略过程中的合作,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②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也加入该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

从此,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持,肆意扩大侵略战争;③1940年秋,德国与日本、意大利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3、主要活动: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法西斯国家在世界各地展开了全面的侵略战争,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在战争中,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随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法西斯同盟随之灭亡四、20世纪40年代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建立原因:法西斯的侵略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成为全世界人民的敌人,同时也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了威胁;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德爆发,直接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2、形成过程:随着法西斯势力的不断扩大,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家的援助;1941年8月罗斯福和邱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它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也开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1942年初,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至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3、形成标志: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4、历史作用: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5、主要特点:由不同制度不同性质的国家组成,是特殊的军事政治同盟。

由于同盟的参加国具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反法西斯的共同目标之外还追求不同的利益,因而同盟内部也充满着矛盾和冲突,大战中期主要围绕着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大战后期主要围绕着战后世界安排问题。

然而,打败法西斯毕竟是共同的主要目标,因此,协调性加强,互相支持的联合趋势始终占主导地位五、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战的爆发宣告了国际联盟的破产,但是二战后建立的联合国不是国际联盟的继续,联合国的建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在经历了长达六年的战祸之后,迫切要求保障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避免世界大战悲剧重演的强烈愿望。

联合国的建立是由战时盟国发起的,得到中小国家广泛支持,并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筹划。

1941年8月,美英两国公布的《大西洋宪章》,最初提出了建立联合国的设想;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1944年7月18日,美国政府将它的《普遍国际组织暂定草案》交给中英苏三国政府,并邀请三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讨论美国建议,会议基本上规划了新的国际组织的蓝图,并定名为“联合国”。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成立大会在旧金山市召开,6月26日,签署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宣告成立。

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等,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在决定实质问题时,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的原则。

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联合国的成立及其宪章和宗旨,符合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发展的意愿,得到广泛的称颂。

但是,联合国毕竟是二战结束前夕和战后初期特定国际关系的产物。

战胜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力图在战后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秩序,以保持既得利益并巩固其地位。

因此联合国的建立也反映了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力量对比关系。

在联合国成立之初,美国企图把联合国作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战争政策的工具,使联合国成为受它操纵和利用的表决机器,在联合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记录。

尽管如此,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最有权威最有影响性的全球性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的缓冲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在中小国家和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今天,更是如此附:1、联合国和国联的异同之处(1)相同点:①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②都声称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其成立之初都曾被大国所控制(2)不同点:①国联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②国联是英法操纵下的国际机构;联合国成立之初为美国所操纵;③国联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其维护和平始终是一句空话;联合国的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起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二者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不同;④国联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美国没有参加;联合国包括了所有大国在内2、联合国与国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的不同及其原因不同作用:①虽然都把维护世界和平问题放在首位,但是国际联盟是维护帝国主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有助于复兴德国军国主义等,孕育了新的世界大战;联合国则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②国联高举反共反民族独立的旗号,对苏俄等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横加干涉;联合国则将两种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体系,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起了推动作用,同时,联合国在处置战败国时,按照民主原则重建法西斯国家政治生活,具有进步意义;③国联一直为大国所操纵,无视弱小民族利益;20世纪7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原因:①建立的基础不同。

国联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和一战的产物;而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②组织方式不同。

国联主要为帝国主义大国操纵;联合国则具有广泛性,容纳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③国际形势特点不同。

一战后各国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展开,但大都以失败而告终;二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亚非拉第三世界崛起,极大的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六、20世纪以来最成功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和经济集团-欧洲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前身的是欧共体。

从欧共体发展到欧盟反映了欧洲历史上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是当代世界上最成功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和经济集团1、形成原因: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发展很快,但是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

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就必须密切联系和加强合作2、历史背景:(1)必要性:①雅尔塔体系使欧洲处于美苏两大强国的控制之下,成为美苏争夺的主要目标,西欧国家既面临来自苏联东欧的威胁,又受到美国不断加强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的压力。

西欧各国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与美苏抗衡;②西欧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各国人民反战情绪非常强烈,迫切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以尽快发展经济;③西欧各国大多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相对贫乏,随着战后它们所属的殖民地相继独立,其原料与市场发生了危机,这使西欧各国认识到:要尽快发展经济,必须打破国家壁垒,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实现一体化;④历史渊源:谋求欧洲统一是千百年来欧洲政治家们的强烈愿望,但他们尽管作了种种努力始终未能实现。

(2)可能性:①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西欧各国都实行资产阶段议会民主制;各国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相同或相近;西欧各国都强烈要求恢复他们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②战后西欧各国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高度发展,为实现欧洲经济联合提供了经济基础;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趋势加强;③法、德两国实现和解为欧洲统一铺平了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