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范文精品
市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调查报告
市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调查报告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研究解决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
年龄结构作为领导班子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合理的班子年龄结构配备能够促进班子内部经验、精力等方面互补,增强整体工作效能,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一步优化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结合我市实际,就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作了调查研究,仅供参考。
一、近年来我市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近些年来,我市以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为目标,认真贯彻中央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注重班子内部成员的优化组合,使科级领导班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一)乡镇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概况:我市从20XX 年乡(镇)党政换届以来,全市21个乡(镇、街道)党政班子238名成员中,35岁以下42人,40岁以下142人,占班子成员总数的59.6%。
其中,30岁以下4名,占班子成员总数的1.6%。
我市乡镇领导班子的年轻化配备,使我市乡镇领导干部的平均年龄较换届前降低了1.9岁(平均年龄37岁)。
表(1)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分布情况表年龄30岁以下31-35 36-40 41-45 46-50 51岁以上人数 4 38 100 64 21 11所占比例 1.6% 15.9% 42% 26.9% 8.8% 4.6%(二)市直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概括:全市73个市直党政班子309名成员中,30岁以下5人,40岁以下86人,41-45岁101人,占班子成员总数的32.7%,51岁以上46人。
表(2)市直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分布情况表年龄30岁以下31-35 36-40 41-45 46-50 51岁以上人数 5 14 67 101 76 46所占比例 1.6% 4.5% 21.7% 32.7% 24.6% 14.9%从以上两张表中可以看出,我市乡镇领导班子以36—40岁为主体,市直领导班子以41—45岁为主体。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考虑
个人精心收集整理.word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考虑
领导班子年纪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考虑
,履行干部年纪方针存在片面倾向,对年轻干部份额和职数抠得比较紧,对其他年纪段干部的选拔和运用注重不行。
而这部分干部在整个干部队伍中又处于“多数人”的方位,是支柱和中坚力量,假如这部分干部长时间得不到注重,作业天然没有热情,班子也就短少生机。
“年轻干部是个宝,中年干部提不了,年长干部到站了”的顺口溜,就反映了这种现象。
三、对策和主张1、对领导班子年纪结构要实施全过程监控
1。
《领导班子整体结构的科学合理化思考》
《领导班子整体结构的科学合理化思考》齐心协力,和衷共济,始终是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领导班子结构按其内容包括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气质结构等等。
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要求对具有这样或那样素质的领导成员进行合理配置。
但在实践中,班子选配者往往认为只要把一定资历、实绩、综合评价较好的干部配在一起就可以形成领导集体了,忽视了领导班子内部不同职位角色所需要的领导者性格、个性、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相宜性、匹配性,因而造成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志趣不投、情操相悖、风格迥异等方面的摩擦,导致了班子内部不团结、不协调。
领导班子是指由领导成员组成的群体,为了达到一定目标,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有多种社会功能的整体。
领导班子是各级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的中心。
领导班子搭配的是否科学,是实现科学领导,提高领导效能的重要条件,实现结构科学化的领导班子,是一项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领导班子整体结构合理化的标准衡量领导班子结构是否合理,要看它是否适应该系统的本质特征,领导班子作为一个系统,具有五方面的特征,即目的性、集合性、相关性、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因此,领导班子的结构是否科学合理,要从这五方面作系统分析。
(一)目的性分析,弄清领导班子的结构是否符合领导班子建立的目的和要达到的功能。
(二)集合性分析,弄清组成领导班子的成员数量是否合理,既无不足,又无多余。
(三)相关性分析,研究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素质等的搭配是否形成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合理关系。
(四)整体性分析,研究领导班子成员的构成是否有利于加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
结构越合理,整体功能越大,否则,功能越小,甚至内耗,产生负效应。
(五)环境适应性分析,研究领导班子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
能否自我适应、自我控制、自我完善,以求得平衡稳定。
科学化结构的领导班子的标准是:不仅能使每个领导成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而且能够相互补充,协调一致,从而产生巨大的集体力量和整体效应:人员精干,运转灵活,搭配合理,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胜任它所担负的工作任务,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精品文档】党政干部队伍年龄现状调研报告word版本 (7页)
【精品文档】党政干部队伍年龄现状调研报告word版本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党政干部队伍年龄现状调研报告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作为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干部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为应对全县党政干部队伍年龄严重老化的现象,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调研、查阅资料等形式,对解决党政干部队伍年龄严重老化现象进行了专题调研,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全县党政干部队伍基本现状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但党政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年轻干部外流等现象也给我县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带来挑战。
主要呈现四个方面问题:㈠从党政干部队伍总体情况上看,年龄老化现象比较严重。
全县现有党政机关干部1115人,其中县级干部30人,科级干部630人,科员455人,平均年龄44.73岁(见下图)。
30岁以下的71人,其中公务员37人,仅占3.3%。
3个乡镇没有30岁以下干部,56个县直部门只有11个单位有30岁以下干部。
50岁以上干部占22.5%。
㈡从党政领导干部梯次结构上看,后备干部断档。
630名科级干部中,平均年龄45.58岁(见下图)。
正科级干部中,30岁以下的仅1人,占0.4%;50岁以上的102人,占43.2%;副科级干部中,30岁以下的21人,占5.3%;50岁以上的94人,占23.9%。
56个县直一级部门党政班子平均年龄43.22岁,其中党政正职平均年龄44.19岁,50岁以上的党政正职8名,只有6个部门有30岁以下的班子成员,14个部门有31至35岁的班子成员,35岁以下党政正职仅3名。
国企领导人员年龄结构和任职年限的问题思考
国企领导人员年龄结构和任职年限的问题思考国企领导人员年龄结构和任职年限的问题思考引言•国企领导人员的年龄结构和任职年限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国企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企领导层的构成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国企领导人员年龄结构和任职年限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国企领导人员年龄结构的特点•多数国企领导人员处于中年和老年阶段。
由于国企高层职位通常需要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年龄较大的人更容易获得领导职位。
•国企领导层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和高龄化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领导层的思维模式、管理风格过于保守,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国企领导人员任职年限的问题•一些国企领导人员任职年限过长。
长期担任同一职位可能导致管理理念滞后和创新能力不足,影响企业的发展。
•需要鼓励国企领导人员积极培养和选拔年轻且有潜力的管理人才。
这可以通过设立年龄和任职年限的限制,以及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来实现。
解决国企领导人员年龄结构和任职年限问题的措施•推行领导层年龄结构优化政策,鼓励国企领导人员适时退休,并引进年轻有为的管理人才。
这样可以实现领导层的年龄结构合理化,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加强对国企领导人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
通过培训提升领导层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应对市场竞争的变化和挑战。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根据业绩和能力确定国企领导人员的任期。
这可以激励领导层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实现良性竞争和持续发展。
结论•国企领导人员年龄结构和任职年限的问题是一个需要重视和研究的议题。
通过优化领导层年龄结构、提升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可以推动国企发展,适应市场变化,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补充措施•鼓励跨领域交流和合作。
国企领导人员可以通过与其他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士交流合作,获得新的思维和创新启示,促进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引入市场化机制,淘汰不合格的领导人员。
建立科学的选拔和评价制度,将管理者的能力、业绩和责任明晰化,并对不适应市场变革的领导人员进行淘汰和调整,以优化领导层的整体素质和效能。
精选-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word范文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研究解决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
年龄结构作为领导班子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梯次配备能够促进班子内部经验、精力等方面互补,增强整体工作效能;年龄界限作为对干部任职的基本要求之一,合理划分能够促使干部在最佳年龄施展才能,充分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结合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的实践,就实现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提几点粗浅的意见、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各地党委不断探索改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合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呈现出木桶型、疙瘩型的状况。
当前,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要么上下一般粗,基本上是“木桶”形状;要么“疙瘩”式分布不均匀,年龄扎堆、年龄老化、年龄断层的问题比较突出。
在我市,市级党政班子14名成员平均年龄为44岁,全部是60年代出生的,最小的39岁;554名科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年龄在45岁左右的干部占二分之一,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只有44名,仅占8。
二是部分结构型干部质量不高,公认度不够。
有些按年龄杠杠硬框进领导班子的年轻干部,实践证明并不全是最优秀的,没有干出群众满意的成绩,也没有达到组织上期望的效果,以至于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党的干部政策产生了怀疑,甚至提出了质疑。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其他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三是部分年龄偏大的干部工作激情提前衰退。
干部任职年龄界限上的“一刀切”,使一些年富力强、工作敬业、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不得不退出领导岗位;相反,一些工作不思进取、敬业精神衰退、能力比较平庸的干部,因为年龄未到,还占据着领导岗位。
实际上,干部的活力、积极性跟年龄没有必然联系,干部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当规定干部60岁才退出领导岗位时,他55岁都还有激情,但当规定干部50岁就要退出领导岗位时,他可能48岁时就没有激情了。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docx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研究解决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
年龄结构作为领导班子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梯次配备能够促进班子内部经验、精力等方面互补,增强整体工作效能;年龄界限作为对干部任职的基本要求之一,合理划分能够促使干部在最佳年龄施展才能,充分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结合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的实践,就实现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提几点粗浅的意见、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各地党委不断探索改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合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呈现出木桶型、疙瘩型的状况。
当前,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要么上下一般粗,基本上是"木桶"形状;要么"疙瘩"式分布不均匀,年龄扎堆、年龄老化、年龄断层的问题比较突出。
在我市,市级党政班子14名成员平均年龄为44岁,全部是60年代出生的,最小的39岁;554名科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年龄在45岁左右的干部占二分之一,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只有44名,仅占8。
二是部分结构型干部质量不高,公认度不够。
有些按年龄杠杠硬框进领导班子的年轻干部,实践证明并不全是最优秀的,没有干出群众满意的成绩,也没有达到组织上期望的效果,以至于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党的干部政策产生了怀疑,甚至提出了质疑。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其他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三是部分年龄偏大的干部工作激情提前衰退。
干部任职年龄界限上的"一刀切",使一些年富力强、工作敬业、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不得不退出领导岗位;相反,一些工作不思进取、敬业精神衰退、能力比较平庸的干部,因为年龄未到,还占据着领导岗位。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研究解决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
年龄结构作为领导班子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梯次配备能够促进班子内部经验、精力等方面互补,增强整体工作效能;年龄界限作为对干部任职的基本要求之一,合理划分能够促使干部在最佳年龄施展才能,充分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结合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的实践,就实现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提几点粗浅的意见、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各地党委不断探索改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合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呈现出木桶型、疙瘩型的状况。
当前,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要么上下一般粗,基本上是“木桶”形状;要么“疙瘩”式分布不均匀,年龄扎堆、年龄老化、年龄断层的问题比较突出。
在我市,市级党政班子14名成员平均年龄为44岁,全部是60年代出生的,最小的39岁;554名科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年龄在45岁左右的干部占二分之一,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只有44名,仅占8。
二是部分结构型干部质量不高,公认度不够。
有些按年龄杠杠硬框进领导班子的年轻干部,实践证明并不全是最优秀的,没有干出群众满意的成绩,也没有达到组织上期望的效果,以至于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党的干部政策产生了怀疑,甚至提出了质疑。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其他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三是部分年龄偏大的干部工作激情提前衰退。
干部任职年龄界限上的“一刀切”,使一些年富力强、工作敬业、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不得不退出领导岗位;相反,一些工作不思进取、敬业精神衰退、能力比较平庸的干部,因为年龄未到,还占据着领导岗位。
实际上,干部的活力、积极性跟年龄没有必然联系,干部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当规定干部60岁才退出领导岗位时,他55岁都还有激情,但当规定干部50岁就要退出领导岗位时,他可能48岁时就没有激情了。
白水县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调查报告【精选文档】
【摘要】在提倡干部年轻化的形势下,如何保证领导班子有合理的年龄结构?干部的任职年限如何确定?正是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白水县干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在干部年龄结构和任职年限方面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干部年龄结构任职年限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结构。
事物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内部的结构。
事物的科学内部结构,可以使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发挥它们单独不能发挥的作用。
因此,加强对结构问题的研究,掌握事物自身的内在分子的优化、变异以及组成、排列和配比规律,对于事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领导班子结构问题也是这样。
下面是对白水县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情况的调查。
一、现状自水县科级领导班子的基本情况:共有科级领导干部706名,分布在14个乡镇、72个部门、60个事业单位中,其中正科级领导干部265名,副科级领导干部441名。
全县科级领导干部班子平均年龄40.87岁。
具体情况分别是:1、乡镇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及任职年限。
全县共有14个乡镇,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各14名。
乡镇党委书记平均年龄40.98岁,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37岁;平均任职2.86年,任职最长6年,最短1年;乡镇长平均年龄37.29岁,最大年龄40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任职2.21年,任职最长4年,最短1年:党委副书记平均年龄34.93岁,最大年龄40岁,最小年龄31岁;平均任职年限2年,任职最长2年,最短1年;人大主席平均年龄40.64岁,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37岁;平均任职2年,任职最长2年,最短1年。
2、部门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及任职年限。
全县共有县级部门72个,部门共有领导干部420人,党组(机关)书记68人,行政正职70人,行政副职282人;领导班子平均年龄43.75岁,书记平均年龄47.7岁,行政正职平均年龄46岁。
书记平均任职3.5年,局长平均任职3.05年,具体情况是:党组(机关)书记平均年龄47.75岁,最大年龄52岁,最小年龄39岁;平均任职3.5年,任职最长10年,最短1年;行政正职平均年龄46.55岁,最大年龄51岁,最小年龄44岁;平均任职3.05年,任职最长10年,最短1年;行政副职平均年龄44岁,最大年龄52岁,最小年龄31岁;平均任职3.04年,任职最长12年,最短1年。
调查报告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研究解决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
年龄结构作为领导班子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梯次配备能够促进班子内部经验、精力等方面互补,增强整体工作效能;年龄界限作为对干部任职的基本要求之一,合理划分能够促使干部在最佳年龄施展才能,充分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结合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的实践,就实现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提几点粗浅的意见、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各地党委不断探索改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合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呈现出木桶型、疙瘩型的状况。
当前,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要么上下一般粗,基本上是“木桶”形状;要么“疙瘩”式分布不均匀,年龄扎堆、年龄老化、年龄断层的问题比较突出。
在我市,市级党政班子14名成员平均年龄为44岁,全部是60年代出生的,最小的39岁;554名科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年龄在45岁左右的干部占二分之一,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只有44名,仅占8。
二是部分结构型干部质量不高,公认度不够。
有些按年龄杠杠硬框进领导班子的年轻干部,实践证明并不全是最优秀的,没有干出群众满意的成绩,也没有达到组织上期望的效果,以至于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党的干部政策产生了怀疑,甚至提出了质疑。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其他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三是部分年龄偏大的干部工作激情提前衰退。
干部任职年龄界限上的“一刀切”,使一些年富力强、工作敬业、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不得不退出领导岗位;相反,一些工作不思进取、敬业精神衰退、能力比较平庸的干部,因为年龄未到,还占据着领导岗位。
实际上,干部的活力、积极性跟年龄没有必然联系,干部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当规定干部60岁才退出领导岗位时,他55岁都还有激情,但当规定干部50岁就要退出领导岗位时,他可能48岁时就没有激情了。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咨询题调研考虑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咨询题调研考虑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仔细研究解决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咨询题。
年龄结构作为领导班子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梯次配备可以促进班子内部经验、精力等方面互补,增强整体工作效能;年龄界限作为对干部任职的基本要求之一,合理划分可以促使干部在最佳年龄施展才干,充分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结合贯彻降实相关政策的实践,就实现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咨询题提几点粗浅的意见、建议。
一、存在的咨询题近年来,各地党委别断探究改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合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别容忽视的矛盾和咨询题。
一是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呈现出木桶型、疙瘩型的状况。
当前,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要么上下普通粗,都是是木桶形状;要么疙瘩式分布别均匀,年龄扎堆、年龄老化、年龄断层的咨询题比较突出。
在我市,市级党政班子14名成员平均年龄为44岁,全部是60年代出生的,最小的39岁;554名科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年龄在45岁左右的干部占二分之一,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惟独44名,仅占8。
二是部分结构型干部质量别高,公认度别够。
有些按年龄杠杠硬框进领导班子的年轻干部,实践证明并别全是最优秀的,没有干出群众中意的成绩,也没有达到组织上期望的效果,以至于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党的干部政策产生了怀疑,甚至提出了质疑。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其他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三是部分年龄偏大的干部工作激情提早衰退。
干部任职年龄界限上的一刀切,使一些年富力强、工作敬业、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别得别退出领导岗位;相反,一些工作别思进取、敬业精神衰退、能力比较平凡的干部,因为年龄未到,还占领着领导岗位。
实际上,干部的活力、积极性跟年龄没有必定联系,干部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要紧取决于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当规定干部60岁才退出领导岗位时,他55岁都还有激情,但当规定干部50岁就要退出领导岗位时,他可能48岁时就没有激情了。
对基层党员干部队伍老龄化思考-2019年文档
对基层党员干部队伍老龄化思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
当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呈现严重的老龄化,队伍结构不合理,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境地。
因此,配备一支结构合理、优秀的基层干部队伍,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1、干部队伍年龄偏大。
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村支部书记的年龄结构为:30—40岁占5.6%,40-50岁的占17.4%,50-60岁的52.8%,60岁以上的占35.2%。
由于党员干部年龄偏大,个别党员的理想信念有所淡化,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比较低。
2、领导班子后继乏人。
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经商,留在农村务农的人一般没有入党的愿望,成天劳作,安分守纪,不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认为入党没有必要,自己只要有衣穿、有饭吃,就足够了,有的村好几年都没有发展新党员。
由于二、原因分析1、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宏观影响。
一方面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实施,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也大幅度下降,人口寿命大大延长,我国开始呈现比较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同时也严重波及到了基层年轻党员干部班子的挑选和培养。
2、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客观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劳务市场的开放,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村轻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急剧扩大。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流动,一方面增加农村的人均土地面积,使农民占有更多的土地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同时也使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急剧减少,现在农村人口结构主要以小孩和老人为主,被人们戏称为“6061部队”。
3、基层干部本身工作压力和待遇是直接缘故。
班子年龄结构情况汇报
班子年龄结构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对我们班子年龄结构的深入调研和分析,我向您汇报我们班子年龄结构的情况如下:一、整体年龄结构。
我们班子的整体年龄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中,占据了班子的大部分比例,他们带来了活力和创新的思维;在30-40岁之间的中青年干部中,也有一定比例,他们在工作中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在40岁以上的老干部中,虽然比例较少,但他们却带来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稳定的工作态度。
二、年龄结构特点。
1. 年轻干部的优势。
年轻干部在我们班子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他们带来了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快速学习的能力,对于班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们敢于挑战,敢于创新,为班子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 中青年干部的特点。
中青年干部在我们班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又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他们在工作中展现出了较强的责任心和执行力,对于班子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 老干部的价值。
虽然老干部在我们班子中比例较少,但他们却具备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稳定的工作态度。
他们对于班子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三、年龄结构优势。
我们班子的年龄结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势互补。
不同年龄段的干部之间存在着良好的互补性,年轻干部带来了活力和创新,中青年干部展现了稳健和扎实,老干部带来了经验和智慧。
这种优势互补的结构为我们班子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保障稳定。
年龄结构的多样化保障了我们班子的稳定发展。
年轻干部的活力和创新为班子注入了新的动力,中青年干部的实践经验为班子的工作提供了保障,老干部的经验和智慧为班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四、年龄结构挑战。
尽管我们班子的年龄结构具有多样性和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年轻干部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中青年干部可能面临着工作压力和学习负担,老干部可能面临着适应新事物的困难。
2019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范文精品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研究解决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
年龄结构作为领导班子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梯次配备能够促进班子内部经验、精力等方面互补,增强整体工作效能;年龄界限作为对干部任职的基本要求之一,合理划分能够促使干部在最佳年龄施展才能,充分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结合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的实践,就实现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提几点粗浅的意见、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各地党委不断探索改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合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呈现出木桶型、疙瘩型的状况。
当前,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要么上下一般粗,基本上是“木桶”形状;要么“疙瘩”式分布不均匀,年龄扎堆、年龄老化、年龄断层的问题比较突出。
在我市,市级党政班子14名成员平均年龄为44岁,全部是60年代出生的,最小的39岁;554名科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年龄在45岁左右的干部占二分之一,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只有44名,仅占8。
二是部分结构型干部质量不高,公认度不够。
有些按年龄杠杠硬框进领导班子的年轻干部,实践证明并不全是最优秀的,没有干出群众满意的成绩,也没有达到组织上期望的效果,以至于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党的干部政策产生了怀疑,甚至提出了质疑。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其他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三是部分年龄偏大的干部工作激情提前衰退。
干部任职年龄界限上的“一刀切”,使一些年富力强、工作敬业、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不得不退出领导岗位;相反,一些工作不思进取、敬业精神衰退、能力比较平庸的干部,因为年龄未到,还占据着领导岗位。
实际上,干部的活力、积极性跟年龄没有必然联系,干部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当规定干部60岁才退出领导岗位时,他55岁都还有激情,但当规定干部50岁就要退出领导岗位时,他可能48岁时就没有激情了。
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情况调查报告
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本人调查报告频道为您提供调查报告范文参考,以及调查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调查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研究解决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
年龄结构作为领导班子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合理的班子年龄结构配备能够促进班子内部经验、精力等方面互补,增强整体工作效能,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一步优化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结合我市实际,就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作了调查研究,仅供参考。
一、近年来我市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近些年来,我市以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为目标,认真贯彻中央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注重班子内部成员的优化组合,使科级领导班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一)乡镇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概况:我市从乡(镇)党政换届以来,全市21个乡(镇、街道)党政班子238名成员中,35岁以下42人,40岁以下142人,占班子成员总数的59.6%。
其中,30岁以下4名,占班子成员总数的 1.6%。
我市乡镇领导班子的年轻化配备,使我市乡镇领导干部的平均年龄较换届前降低了1.9岁(平均年龄37岁)。
从以上两张表中可以看出,我市乡镇领导班子以3640岁为主体,市直领导班子以4145岁为主体。
全市科级领导班子3645岁干部所占比例呈明显提高,51岁以上干部所占比例明显下降。
总体看我市科级领导班子基本形成了以36至4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年龄结构。
二、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经过全面仔细地分析领导班子的年龄数据,我市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和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少数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分布不均匀,年龄断层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情况调研报告
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情况调研报告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科级领导班子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团队,年龄结构的合理化对其发挥职能作用、保证工作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对北京市某科级单位的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网络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了66份有效问卷和15份访谈记录。
问卷和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科级领导班子人数、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信息,以及对年龄结构合理化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年龄结构本次调研的科级领导班子总人数为78人,其中35岁以下有11人,35-45岁有33人,45-55岁有18人,55岁以上有16人。
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该单位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基本呈现出较为合理的状态,并且中青年领导占比较高,年龄层次丰富。
2.学历该单位科级领导班子的学历以硕士和博士为主,在这些领导中有3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而拥有本科及以下学历的领导只有1人,说明该单位非常看重领导的学历背景。
3.工作经历对于所属单位的科技、工程、行政等工作背景,基本上各部门占比较平均。
但是,在职业起点方面,约三分之一的科级领导曾在行业企业工作,而现在则回归到公共管理与政策界的职位上。
4.调研意见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对于该单位科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比较满意,认为年轻领导人才应该得到更多的机会。
同时,也有少数的受访者表示中青年领导过多,缺乏更加成熟的资深领导。
因此,建议该单位应该更加注重对资深领导的培养和晋升,为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做一个备而不用之计。
四、建议结合本次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在团队建设方面,应该加强对中年段领导的培养和提拔,当然不排除也有年龄大但是经历不算丰富的领导。
2.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将更多有潜力的年轻领导纳入领导班子中,以保证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不断焕发活力。
领导班子优化年龄结构
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贯彻实施,海林市委在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大力推进干部年轻化,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整体功能和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政干部队伍。
一、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自2006年换届以来,海林市委不断探索改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而且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分布不够均匀。
当前,海林市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4.8岁,最大年龄53岁,最小年龄39岁,其中:40岁以下的1人,占8.3%;41—45岁的6人,占50%;46—50岁的4人,占33.4%;50岁以上的1人,占8.3%。
按照《中共牡丹江市委关于县(市区)、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意见》(牡发[2006]12号)中关于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要求看,海林市级领导班子存在年龄扎堆、年龄偏大的问题,尤其是缺少35岁左右的班子成员,不但梯次配备层次不明显,而且还呈现出年龄断层的趋势。
二是注重干部年龄条件较多,导致年龄结构型干部质量不够高、公认度不够。
近年来,市乡两级班子配备对干部年龄要求越来越注重,总要配一些年轻干部在班子中。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按年龄杠杠硬框进去的年轻干部,被实践证明并不全是最优秀的。
有些干部被选进领导班子以后,工作能力、方法、经验等在短时间内离组织、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工作政绩不明显,没有干出群众满意的成绩,没有达到组织上的期望,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其他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三是部分年龄偏大的干部存在“退位”思想。
干部任职年龄界限上的“一刀切”,使一些年富力强、工作敬业、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不得不提前退出领导岗位。
实际上,干部的活力、积极性跟年龄没有必然联系,干部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当规定干部60岁才退出领导岗位时,他55岁还有激情;但当规定干部55岁就要退出领导岗位时,他可能50岁时就没有工作激情,而提前产生了“到站”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研究解决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
年龄结构作为领导班子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梯次配备能够促进班子内部经验、精力等方面互补,增强整体工作效能;年龄界限作为对干部任职的基本要求之一,合理划分能够促使干部在最佳年龄施展才能,充分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结合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的实践,就实现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提几点粗浅的意见、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各地党委不断探索改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合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呈现出木桶型、疙瘩型的状况。
当前,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要么上下一般粗,基本上是“木桶”形状;要么“疙瘩”式分布不均匀,年龄扎堆、年龄老化、年龄断层的问题比较突出。
在我市,市级党政班子14名成员平均年龄为44岁,全部是60年代出生的,最小的39岁;554名科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年龄在45岁左右的干部占二分之一,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只有44名,仅占8。
二是部分结构型干部质量不高,公认度不够。
有些按年龄杠杠硬框进领导班子的年轻干部,实践证明并不全是最优秀的,没有干出群众满意的成绩,也没有达到组织上期望的效果,以至于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党的干部政策产生了怀疑,甚至提出了质疑。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其他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三是部分年龄偏大的干部工作激情提前衰退。
干部任职年龄界限上的“一刀切”,使一些年富力强、工作敬业、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不得不退出领导岗位;相反,一些工作不思进取、敬业精神衰退、能力比较平庸的干部,因为年龄未到,还占据着领导岗位。
实际上,干部的活力、积极性跟年龄没有必然联系,干部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当规定干部60岁才退出领导岗位时,他55岁都还有激情,但当规定干部50岁就要退出领导岗位时,他可能48岁时就没有激情了。
二、原因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机制上的不完善,还有地方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自身存在的不足。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只注重换届时的掌握,而忽略平时的把关,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没能保持动态的合理化配备。
即使是换届时,往往也只对年轻干部职数作出硬性规定,而对其他年龄段的干部并没有明确要求。
平常调整干部基本上是论资排辈、上级下派和以票定人,既没有严格注意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合理配备,也没有高度重视对各个年龄段干部的选拔、培养和储备,导致换届时为了满足年龄结构上的硬性要求,往往是“矮子里面挑将军”。
第二,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不够,使领导班子的结构质量难以保证。
一方面选拔的范围越来越小,对象越来越少。
过去,干部可以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优秀分子中选拔,现在实行公务员登记以后,这部分人才受到身份限制,难以进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
干部选拔面窄了,质量自然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选拔的方式不够科学,没有反映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比如,当前干部民主推荐的范围虽然不断扩大,但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大量知情的人参与不了,参与的人大多又不知情的情况,看似尊重了民意,其实没有反映出真正的民意。
众所周知,最了解干部的、与干部“亲密”接触的是其服务对象,而服务对象在参与推荐人员中所占比例很小。
这就容易使那些天天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干部得票不高,使民主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第三,干部的出口不多,流动不畅,结构很难优化。
这些年,基层的机构改革不断,乡镇合并,职数精减,干部出口越来越小。
我市乡镇连续三次机构改革,领导职数由原来的17个乡镇301个减少到现在的10个乡镇80个,大量退出领导班子的干部无法安置,使年轻干部很难有进步的空间。
市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中年龄最大的只有52岁,按照现行政策,意味着8年内都少有空缺,年长的干部退不出,年轻的干部就上不来。
加上干部交流渠道单一,下派多,上调少,也进一步加重了基层干部的积压和结构失衡。
第四,对中老年龄段的干部在领导班子中的比例结构没有明确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干部年龄政策存在片面倾向,对年轻干部比例和职数抠得比较紧,对其他年龄段干部的选拔和使用重视不够。
而这部分干部在整个干部队伍中又处于“多数人”的位置,是支柱和中坚力量,如果这部分干部长期得不到重视,工作自然没有激情,班子也就缺少活力。
“年轻干部是个宝,中年干部提不了,年长干部到站了”的顺口溜,就反映了这种现象。
三、对策和建议1、对领导班子年龄结构要实行全过程监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
不仅换届时要严格考虑年龄的梯次配备,平时每次干部调整,都要充分考虑年龄结构的合理化,确保领导班子年龄始终保持动态的梯次化结构。
要根据各个层次领导班子的实际情况,对年龄结构梯次配备作出相应的硬性规定,提出一套标准,制定较为科学的模型。
比如,对县级党政班子,可实行3:4:3的年龄结构,即35岁左右的占30,40岁左右的占40,45岁左右的占30。
对乡镇领导班子,目前实行2:4:4的结构配备比较好,即30岁左右的20,35岁左右的40,40岁左右的40。
因为农村正处在矛盾的高发期,需要大量有实际经验的干部,才能确保基层稳定。
具体调整过程中,在符合模型规定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各年龄段配备人数要求和比例,缺哪个年龄段,就补哪个年龄段的干部。
这样,有利于调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
2、要有效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
经济工作讲求数量和质量,干部工作也是一样,既要讲比例协调,更要讲干部质量。
一是打破干部的身份界限,在更大范围选拔干部。
在很多发达国家,启用人才不论身份,只要综合素质高、执政理念先进、群众拥护,就可能当选市长、州长,甚至总统。
我们在选拔干部时,也应借鉴这些人类文明的成果,比如将企事业单位中懂经济的人才纳入视野,不拘一格使用,增强党和政府对经济领域的领导力。
二是保障民主推举的真实性,让知情人选人。
要进一步扩大基层干部群众在干部选任上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参加民主推举的对象要大量吸收了解真实情况的有关人员,防止出现单纯凭印象、凭档案资料来评价和推举干部的现象。
比如,推举一名县处级干部,上级领导班子推荐票的权重应占30,同级别干部推荐票的权重应占30,干部所服务对象推荐票的权重应占40。
这样选拔出来的干部,才会让领导放心,干部服气,群众满意。
三是完善干部业绩认定方式,建立一套科学的实绩考核和评价机制,防止出现“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凭述职报告打印象分的现象。
3、要解放思想,创新完善政策,为实现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合理化创造条件。
一是要树立“凭实绩用干部,关键岗位不照顾,适当注重综合平衡”的理念。
这对保证领导班子年龄结构质量至关重要。
“凭实绩用干部”,就是坚持用实绩考核、年度考核这把综合考评尺度量干部、用干部,能者上,庸者让,使大家心服口服;“关键岗位不照顾”,因为关键岗位是打硬仗的,必须要有挑大梁、独当一面的能力和素质,不能掺杂丝毫的人情、关系因素,否则,就会贻误事业;“适当注重综合平衡”,主要是考虑班子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类别结构的合理搭配,既要配备“千里马”,又要用好“老黄牛”,还要带好“小毛驴“,使整个班子搭配和谐,富有朝气与活力。
二是用足用活“改任非领导”政策,为干部的合理调配腾出空间。
制定相关激励措施,对任职时间较长、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可以提级改非;对在年度实绩考核排名倒数的班子成员,要用硬性规定督促其改非。
同时,对那些身体很好、活力很足、能力很强、干部群众想留的干部,只要任期未到,允许继续留任,甚至可以采取职级分离的政策,在级别待遇上给予高配,以调动其积极性。
三是加大干部交流力度。
在干部提升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这不失为一种有效办法。
对上下交流的优秀干部,要搞实质性的任职,不要搞“镀金式”挂职,避免干部出现临时思想,尤其要把那些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干部,输送到市直、省直甚至是中直机关任职,这既有利于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上级机关掌握了解基层的实情,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
在横向交流上,要扩大交流的区域,扩大多层面干部的交流,并以硬性的比例、明确的规定固定下来。
在加大“四套班子”内部交流方面,建议对刚选拔进领导班子的年轻干部可先放到人大、政协去锻炼,积累一些领导经验后,再转到党政班子工作。
这不仅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而且对改善人大、政协班子结构,促进“四套班子”和谐都大有益处。
四是按照“上宽下严”的原则,确定干部任职的年龄界限。
就是对地市级以上领导班子任职年龄界限可以灵活从宽,而对县、乡两级的任职年龄界限要从严掌握,必须达到一定年限的任职经历,才能进入上一级领导班子任职,不能跨越。
因为县、乡处在发展第一线,改革最前沿,矛盾最直接,任务最具体,没有足够的时间,很多事情经历不了,经验积累不了,能力提高不了。
如果缺乏足够的基层工作历练,即使提拔到更高的层次,也很难出色地领导和指导下级的工作。
而对经历丰富的县乡干部,在推荐担任更高层次职务时,可以适当放宽任职年龄界限,破格提拔。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
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