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演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PPT课件

二、生命的起源
自然发生假说
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 生的,如“腐肉生蛆”“淤 泥生鼠”“腐草为萤”。
雷迪实验
17 世纪意大利医生雷迪用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出苍蝇。
巴斯德实验
1862年,巴斯德通过“曲颈瓶”实验证明“腐肉生 蛆”是错误的。
打断“鹅颈”
静置
煮沸,静置,无 微生物
瓶中密生微生物
化学进化假说
古生代
5.7亿~2.5亿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陆地大面积增加,原始 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露出海面,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 裸蕨类等生物。
中生代
2.5亿~0.65亿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中国 大陆轮廓基本形成,裸子植物和爬行类动物繁盛。
新生代
0.65亿年前至今的新生代,地球在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的造 山运动,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鸟类、哺乳类动物和 被子植物出现;人类诞生。
认为最初的原始生命是由 原始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通过化学作用,逐步由简 单到复杂,经过一个极其 漫长的自然演化过程而形 成的。
代表人物——米勒
米勒实验
米勒的实验装置
米勒实验装置的几个部分各模仿 了地球的哪些条件?
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 始地球环境中的闪电; 冷凝器冷却水蒸气及反应产物, 模拟降雨; 盛水的烧瓶模拟原始海洋。
第三阶段
多分子体系
第四阶段
原始生命(能生长、繁、遗传等)
宇宙胚种假说
1959年9月,人们在落到澳大
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发现了多种
氨基酸和有机物。由此,有人
提出原始生命物质可能来自外
星球。
陨石
课堂小结
地 球
地球的
地球的形成
的 演化 演
地球的演化-PPT课件

堆积物 。
必修第一册·湘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化石 (1)含义: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 遗体 或古生物活动的 遗迹 。 (2)存在特征 ①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 不同 的化石。 ②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 相同或近似 的化石。 (3)作用:确定地层的 时代 和 顺序 。 4.研究意义: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 性质 和 化石 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 时的 环境特征。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地球环境的演化历史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法可知,地球形成约有46亿年的历史了。从其形成到现 在,地球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对地层的研究认识其环境
的演变过程: 1.海陆的演变 (1)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布状况。 (2)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块联合古陆。 (3)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4)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
(3)新生代 ①海陆演化:发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现代 地貌格局 及海陆分布。 ②生演物化第哺四乳纪出动现物人和类被子,是植生物物大演发化展史,上出的现重灵大长飞跃类
必修第一册·湘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思考] 在海陆演化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主要内力作用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 提示:前寒武纪多岩浆活动,古生代和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中生代板块运动 剧烈。
德带孙子孙女首次游览时,恐龙发威了。
必修第一册·湘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问题探究] 问题1 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在地质历史上 的哪个时代,距今约多少年? 提示: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距今约2.52亿年 ~6 600万年。 问题2 恐龙早已灭绝了,我们人类是如何认识这种早期的爬行动物的? 提示: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使我们人类获知了恐龙的基本信息以及其 生活的古地理环境。
人教版必修一1.3 地球的演化史(共15张PPT)

地球的演化史
1.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一.地球年龄
46亿年(同位素地质年龄) 利用地壳岩石中存在的微量放射性元素 的衰变规律推算
二.地层和化石
1.地层
正常顺序:老的地层在下,新的地层在上 构造运动影响:错综复杂(倾斜、颠倒、缺失)
2.化(石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和遗迹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42021/8/4August 4,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42021/8/42021/8/42021/8/4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3.确定地层的理论依据
生物演化发展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不断进化,演化是不可逆的。
地球的演化发展
✓太古代(距今25亿年前) ✓元古代(距今25亿~6亿年) ✓古生代(距今6亿~2.5亿年) ✓中生代(距今2.5亿~0.7亿年) ✓新生代(距今0.7亿年前至现在)
太古代
✓ 频繁的地壳活动和岩浆活动 。
6.英国科学家霍金身残志坚,他提出的 黑洞 理论和 宇宙无边界 设想已经成为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 霍金预言宇宙有两种结局:永远 膨胀 下去或它 会 坍缩 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42021/8/4Wednesday, August 04, 2021
B 4.原始பைடு நூலகம்命可能诞生的环境是(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陆地 D原始火山
5.有关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 支持,它的主要内容是:一些 有机化合物 汇集在 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形成 了更大、更复杂的分子,并形成了组成生命体的基 本物质---- 蛋白质,以及作为遗传物质的 DNA 等 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漫长的 演变,最终形成了原始生命 。
1.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一.地球年龄
46亿年(同位素地质年龄) 利用地壳岩石中存在的微量放射性元素 的衰变规律推算
二.地层和化石
1.地层
正常顺序:老的地层在下,新的地层在上 构造运动影响:错综复杂(倾斜、颠倒、缺失)
2.化(石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和遗迹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42021/8/4August 4,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42021/8/42021/8/42021/8/4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3.确定地层的理论依据
生物演化发展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不断进化,演化是不可逆的。
地球的演化发展
✓太古代(距今25亿年前) ✓元古代(距今25亿~6亿年) ✓古生代(距今6亿~2.5亿年) ✓中生代(距今2.5亿~0.7亿年) ✓新生代(距今0.7亿年前至现在)
太古代
✓ 频繁的地壳活动和岩浆活动 。
6.英国科学家霍金身残志坚,他提出的 黑洞 理论和 宇宙无边界 设想已经成为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 霍金预言宇宙有两种结局:永远 膨胀 下去或它 会 坍缩 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42021/8/4Wednesday, August 04, 2021
B 4.原始பைடு நூலகம்命可能诞生的环境是(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陆地 D原始火山
5.有关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 支持,它的主要内容是:一些 有机化合物 汇集在 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形成 了更大、更复杂的分子,并形成了组成生命体的基 本物质---- 蛋白质,以及作为遗传物质的 DNA 等 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漫长的 演变,最终形成了原始生命 。
1.3-地球的演化过程PPT课件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地壳运动 剧烈,形成 ②生物演化:
劳 冈亚 瓦纳古陆 古和陆。
海西运动
早古生代 动物 海洋 无脊椎 动物
(三叶虫、珊瑚、鹦鹉螺等)
晚古生代 脊椎 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植物 陆上低等植物
蕨类 植物繁盛
③地质矿产:晚古生代是重要的 成煤 期。形成森林 .
裸子植物出现
16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生物界呈现现代面貌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生物史上的重大飞跃)
③气候演化: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处于__温__暖__期。
.
30
喜马拉雅运动
.
31
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 海平面下降,许多生物向较低纬度迁移;气候温暖期,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 上升,海水浸没了若干低洼的地方。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暖期。
1.海陆的演变:
(1)地球形成,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布状况。 (2)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块联合古陆。 (3)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4)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 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
34
2.大气层的演变:
(1)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 和氨,缺少氧气。
.
27
恐龙灭绝——最突出的生物事件
在白垩纪末,大量生物突然死亡,恐龙、菊石、箭石全部绝灭,
珊瑚、海百合、有孔虫、双壳类及超微生物等门类的许多用或科目绝 灭。对生物绝灭的原因,人们一直在进行探索,曾提出过种种假说。 有的学者强调地球自身的原因,认为气候变冷、火山活动、地磁极性 反转等,会导致生物大量绝灭;有的学者则强调生物进化的原因,认 为哺乳动物对恐龙蛋和幼仔的掳食、疾病蔓延、恐龙特化及裸子植物 衰减等,都可能导致过于挑食、不善保护蛋和仔的恐龙灭亡。另一些 学者则认为,地球以外宇宙环境的变化才是生物绝灭的根本原因,如 超新星爆发、太阳耀斑爆发、小行星撞击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 地球的演化(共21张PPT)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
一、地层和化石 地层是指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含义的成层的 岩石和堆积物。
美国科罗拉多峡谷出露的地层
化石是岩石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在
地层中保存有各种化石,它们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三叶虫化石
大羽羊齿化石
1.生物是从简单向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地进化的。 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 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的化石。
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
后期,鱼类逐渐演化成两栖类,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中后期,陆地上出现了大片植物,特别是蕨类植物繁生,从海滨地带到大 陆内部,出现了万木参天、郁郁葱葱的景象。
晚古生代时期,陆地上的蕨类植物繁茂、形成广阀森林,这是当时主要的造煤植物。石 类一二叠纪成为地质史上一个重要的成煤时代。
(二)显生宙 按照早晚顺序,显生宙依次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1. 古生代
古生代是地壳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到 了中后期,陆地面积大大增加,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 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海水中出现 了许多种动物,如三叶虫、珊瑚等;
澳大利亚沙克湾的叠 层石由原始藻类在周 期性生长过程中.黏 结泥沙后层层相叠而 成
3、在元古宙,现在的陆地仍大部被海洋所占据。那时地壳运动剧烈。 元古宙晚期,出现了若干大片陆地。
元古宙时,海水中的生命活动明显加强,除单细胞生物外,还出现了 藻类、海绵等低等的多细胞生物。地球进入了一个生命大发展的阶段。
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元古代的 地壳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在太古代小规模陆地 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元古代末期,已经形 成了许多稳定的古陆地。元古代的地层中含有 比较丰富的矿产,主要是铁矿。元古代的藻类 日益繁盛,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二氧 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地球上的大气从缺氧 状态发展到存在较多游离氧的状态。元古代中 期,地层中开始出现紫红色石英砂岩和赤铁矿 层,这说明大气和水体中已存在相当多的游离 云台山元古代紫红色石英砂岩 氧。
一、地层和化石 地层是指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含义的成层的 岩石和堆积物。
美国科罗拉多峡谷出露的地层
化石是岩石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在
地层中保存有各种化石,它们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三叶虫化石
大羽羊齿化石
1.生物是从简单向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地进化的。 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 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的化石。
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
后期,鱼类逐渐演化成两栖类,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中后期,陆地上出现了大片植物,特别是蕨类植物繁生,从海滨地带到大 陆内部,出现了万木参天、郁郁葱葱的景象。
晚古生代时期,陆地上的蕨类植物繁茂、形成广阀森林,这是当时主要的造煤植物。石 类一二叠纪成为地质史上一个重要的成煤时代。
(二)显生宙 按照早晚顺序,显生宙依次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1. 古生代
古生代是地壳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到 了中后期,陆地面积大大增加,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 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海水中出现 了许多种动物,如三叶虫、珊瑚等;
澳大利亚沙克湾的叠 层石由原始藻类在周 期性生长过程中.黏 结泥沙后层层相叠而 成
3、在元古宙,现在的陆地仍大部被海洋所占据。那时地壳运动剧烈。 元古宙晚期,出现了若干大片陆地。
元古宙时,海水中的生命活动明显加强,除单细胞生物外,还出现了 藻类、海绵等低等的多细胞生物。地球进入了一个生命大发展的阶段。
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元古代的 地壳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在太古代小规模陆地 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元古代末期,已经形 成了许多稳定的古陆地。元古代的地层中含有 比较丰富的矿产,主要是铁矿。元古代的藻类 日益繁盛,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二氧 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地球上的大气从缺氧 状态发展到存在较多游离氧的状态。元古代中 期,地层中开始出现紫红色石英砂岩和赤铁矿 层,这说明大气和水体中已存在相当多的游离 云台山元古代紫红色石英砂岩 氧。
《地球的演化》课件PPT

地球的演化
矿产
生物演化
——
——
一片海洋
成铁
无生命
蓝藻等原核生命
成矿(铁、金、镍、铬)
若干陆地
冥古宙
太古宙
元古宙
真核、多细胞生物(如海绵、藻类)
地球的演化史
蓝藻在生长过程中能黏附海水中细小的沉积物,当沉积物增多,蓝藻需要移动到表层来寻找光源进行代谢。蓝藻大爆发这样,沉积物一层一层地堆积,就形成了垫状或垛状的岩石结构,称为叠层石
地质历史时期
海陆演化
矿产
生物演化
蕨类—裸子
海洋无脊椎动物—鱼—两栖—爬行
成煤
大面积增加
显生宙
古生代
地球的演化史
海洋无脊椎动物
原始鱼类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地球的演化史
古生代末期,发生地球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时间: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生物
生物
地层和化石
1.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古生代地层
中生代地层
地层和化石
2.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氧化环境
还原环境
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
滨海环境
地球的演化史
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球运动、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编排.
海陆演化
矿产
生物演化
蕨类—裸子
海洋无脊椎动物—鱼—两栖—爬行
成煤
大面积增加
显生宙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陆地空前大
成煤
爬行动物兴盛(恐龙)—始祖鸟
矿产
生物演化
——
——
一片海洋
成铁
无生命
蓝藻等原核生命
成矿(铁、金、镍、铬)
若干陆地
冥古宙
太古宙
元古宙
真核、多细胞生物(如海绵、藻类)
地球的演化史
蓝藻在生长过程中能黏附海水中细小的沉积物,当沉积物增多,蓝藻需要移动到表层来寻找光源进行代谢。蓝藻大爆发这样,沉积物一层一层地堆积,就形成了垫状或垛状的岩石结构,称为叠层石
地质历史时期
海陆演化
矿产
生物演化
蕨类—裸子
海洋无脊椎动物—鱼—两栖—爬行
成煤
大面积增加
显生宙
古生代
地球的演化史
海洋无脊椎动物
原始鱼类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地球的演化史
古生代末期,发生地球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时间: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生物
生物
地层和化石
1.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古生代地层
中生代地层
地层和化石
2.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氧化环境
还原环境
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
滨海环境
地球的演化史
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球运动、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编排.
海陆演化
矿产
生物演化
蕨类—裸子
海洋无脊椎动物—鱼—两栖—爬行
成煤
大面积增加
显生宙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陆地空前大
成煤
爬行动物兴盛(恐龙)—始祖鸟
《地球的演化》宇宙中的地球PPT课件

答案:B
3.下列地质年代中不属于中生代的是
A.三叠纪
B.侏罗纪
C.二叠纪
D.白垩纪
解析:二叠纪属于古生代。
答案:C
()
问题探究二 地球的演化历程是怎样的重难考点பைடு நூலகம்[思考探究]
燕子石,又叫多福石,学名叫三叶虫 化石。在其形成进程中,三叶虫的一部分 形成化石,这一部分化石头鞍弯曲如弓, 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 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为“飞上天石”。
[集训冲关]
1.从原核生物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时间是( )
A.冥古宙
B.太古宙
C.元古宙
D.早古生代
解析:太古宙出现原核生物,到元古宙时,演化出真核生物 和多细胞生物。
答案:C
2.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是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第四纪
()
解析:中生代时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 纪达到了大繁盛,因此中生代也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
答案:(1)2.5 亿 古生 中生 (2)在撞击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撞击所产生热量及火山喷 发的热能的作用,地球上的温度很高。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大量 的灰尘遮天蔽日,太阳辐射被极大地削弱,地球上气温降低。 (3)撞击发生后,地球上暗无天日,许多植物因为得不到充足的 阳光而大片的死亡。由于植物的大片死亡,许多动物也因食物缺 乏而大量死亡。
③出现了_人__类__
[知识勾连·成体系]
问题探究一 如何识别地层和化石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珊瑚礁是指珊瑚群体死后其遗骸构成的岩体,珊瑚礁的主体 是由珊瑚虫组成的,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在生长过 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 己生存的外壳。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 礁石,也就是珊瑚礁。珊瑚一般要生长在水温 22~30 ℃且有一 定盐度的海水中,同时其光合作用还要求有充分的光照。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1.4地球的演化(共37张ppt).ppt

➢第 四 纪 出 现 了 人 类 , 这是生物演化史上的 重大飞跃。
原始人类
➢ 第四纪进入地质历史上最新 的一次大冰期,称为第四纪 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来临 时,气候变冷,陆地上冰川 覆盖面积增大,海面下降100 多米,许多大陆架变成了大 陆间人和动物来往的通道。
总结:
生物进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由简单到复杂 由海生到陆生 由低级到高级
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 灭绝事件,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 种类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 古老的两栖类也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 显衰退。
2.中生代
➢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 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 烈,形成高大山系,也 带来了丰富的金属矿产。
银杏 中生代也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期
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活动
AETINIT Y
材料: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撤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 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 (例如,一棵山毛榉树一年可撒出4亿粒花粉),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 一部分孢粉可长期存留下来。因而,可根据孢粉的形态来判别母体植物的 种属,这成为推测地质时期植被及其相应气候的依据。
A.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B.寒冷干燥的寒带荒漠 C.湿热茂密的森林地区 D.河湖众多的温带平原
A 3.科学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上有腕足动物化石( )
A.说明青藏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海洋 B.通过该化石不能确定海洋的地质年代 C.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 D.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地层厚度
湿
大家发现没有?
第四纪以来,绝大多数时间的气候比现在寒冷,但从 整个地质时期来看,绝大多数时间的气候比现在温暖。
观察这些规律有什么意义呢?
原始人类
➢ 第四纪进入地质历史上最新 的一次大冰期,称为第四纪 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来临 时,气候变冷,陆地上冰川 覆盖面积增大,海面下降100 多米,许多大陆架变成了大 陆间人和动物来往的通道。
总结:
生物进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由简单到复杂 由海生到陆生 由低级到高级
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 灭绝事件,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 种类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 古老的两栖类也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 显衰退。
2.中生代
➢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 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 烈,形成高大山系,也 带来了丰富的金属矿产。
银杏 中生代也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期
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活动
AETINIT Y
材料: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撤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 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 (例如,一棵山毛榉树一年可撒出4亿粒花粉),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 一部分孢粉可长期存留下来。因而,可根据孢粉的形态来判别母体植物的 种属,这成为推测地质时期植被及其相应气候的依据。
A.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B.寒冷干燥的寒带荒漠 C.湿热茂密的森林地区 D.河湖众多的温带平原
A 3.科学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上有腕足动物化石( )
A.说明青藏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海洋 B.通过该化石不能确定海洋的地质年代 C.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 D.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地层厚度
湿
大家发现没有?
第四纪以来,绝大多数时间的气候比现在寒冷,但从 整个地质时期来看,绝大多数时间的气候比现在温暖。
观察这些规律有什么意义呢?
《地球的化学演化》课件

地球元素分布:地壳、地幔、 地核
地球元素迁移:火山喷发、地 震、板块运动
地球元素演化:从原始地球到 现代地球
地球元素循环:大气、水、生 物、岩石
地球形成初期:元素分布不均,铁、镍 等元素富集于地核
地球演化过程:元素通过火山喷发、板 块运动等方式分散到地表
地壳元素分布:硅、铝、铁、钙、钠、 钾、镁等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地球大气的演化:随着地球温度的 降低,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 形成海洋,大气中的氧气逐渐增加
大气层的形成: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 的作用,形成了现在的大气层,包括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 层。
主要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气等 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性强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压力: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组成比例: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占1% 变化:随着地球的演化,大气的组成和性质也在不断变化
地球的海洋演化
海洋的形成:地球早期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形成原始海洋 海洋的演化:原始海洋中的矿物质逐渐沉淀,形成海底沉积物 海洋的扩张:地球内部的热能推动地壳运动,形成新的海洋 海洋的生物演化:原始海洋中的微生物逐渐演化为复杂的海洋生物
海洋温度:从表面到深海逐渐降低 海洋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海洋盐度:海水中盐分含量
海洋酸碱度:海水的pH值
海洋化学组成:包括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钙等
海洋生物:海洋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如鱼类、浮游生物等
海洋生物圈: 地球上最大的 生态系统,包 括海洋生物、 海洋环境、海 洋生态系统等
海洋生态系统: 包括珊瑚礁、 海藻床、深海 热泉等,具有 丰富的生物多 样性
海洋生物:包 括鱼类、贝类、 甲壳类、海藻 等,具有独特
地球的演化过程PPT课件

12
课堂小结
一、地球早期演化 1、初生地球 2、大气圈的早期演化和水圈的形成。 3、生命的起源和大气圈的继续演化。 二、地质年代表 1、冥古宙与太古宙 2、元古宙 3、显生宙
(1)古生代 (2)中生代 (3)新生代
课后拓展练习 13
在晚古生代,在地球上形成了相当繁茂的以蕨类植物为代
表的陆生植物群,出现了万木参天,密林成海的郁郁葱葱
的景象。在这些古植物中,大羽羊齿是其中的代表。所以
如果在某地层中含有大量的大羽羊齿化石,反映了当时茂
密的森林环境,而要形成茂密的森林环境,必须要有湿热
的气候条件。
9
课堂探究 3.煤是地质历史上的陆地植物在沼泽中大量沉积而成的。 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人们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请推测煤 形成时南极洲的地理环境 煤是在地质历史上的陆生植物在沼泽中大量沉积而成的。 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人们发现了丰富的煤资源,反映了 南极当时曾经出现过气候湿热、森林茂密以及地势低洼的 地理环境。
甲烷、氨、水及氢在雷电和紫外线 的作用下在原始海洋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演化和 聚合,行成原始生命(原核生物)。5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藻类生物 制造氧气 无脊椎动物 地壳运动, 陆地形成
元古宙
生命进化 地质年代表
小行星撞击及地球寒冷时期, (
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衰退,被 新
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盛繁,并出 现古猿灵长类。
假设说明:小行星撞击地球与地球寒冷时期的相关性?11
课堂探究
5.有学者提出,将至18世纪晚期开始的“人类世”列为最 新的地质时期。这是因为这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已 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需要从新的角度来考察今天 的地球系统,也就是“人类世”。说说你的看法。
课堂小结
一、地球早期演化 1、初生地球 2、大气圈的早期演化和水圈的形成。 3、生命的起源和大气圈的继续演化。 二、地质年代表 1、冥古宙与太古宙 2、元古宙 3、显生宙
(1)古生代 (2)中生代 (3)新生代
课后拓展练习 13
在晚古生代,在地球上形成了相当繁茂的以蕨类植物为代
表的陆生植物群,出现了万木参天,密林成海的郁郁葱葱
的景象。在这些古植物中,大羽羊齿是其中的代表。所以
如果在某地层中含有大量的大羽羊齿化石,反映了当时茂
密的森林环境,而要形成茂密的森林环境,必须要有湿热
的气候条件。
9
课堂探究 3.煤是地质历史上的陆地植物在沼泽中大量沉积而成的。 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人们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请推测煤 形成时南极洲的地理环境 煤是在地质历史上的陆生植物在沼泽中大量沉积而成的。 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人们发现了丰富的煤资源,反映了 南极当时曾经出现过气候湿热、森林茂密以及地势低洼的 地理环境。
甲烷、氨、水及氢在雷电和紫外线 的作用下在原始海洋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演化和 聚合,行成原始生命(原核生物)。5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藻类生物 制造氧气 无脊椎动物 地壳运动, 陆地形成
元古宙
生命进化 地质年代表
小行星撞击及地球寒冷时期, (
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衰退,被 新
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盛繁,并出 现古猿灵长类。
假设说明:小行星撞击地球与地球寒冷时期的相关性?11
课堂探究
5.有学者提出,将至18世纪晚期开始的“人类世”列为最 新的地质时期。这是因为这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已 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需要从新的角度来考察今天 的地球系统,也就是“人类世”。说说你的看法。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PPT教学课件

第 3 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解析 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只能说明无机物能够在加热、 闪电作用下合成有机物,不能证明有机物可以演变为原始生命。
第 3 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5. [温州中考] 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 雷迪的实验:如图1-3-12 甲,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 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 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尼达姆的实 验:如图乙,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内,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 天后,打开瓶口,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微生物。
第 3 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解析 地球形成初期为岩浆时代,随着地球温度不断下降,出现了孕育生命 的原始海洋,然后出现了藻类植物,随后进入了有昆虫、鱼类、两栖类、 裸蕨类出现的古生代;接着进入了有适应陆地生活的爬行类动物和裸子植 物出现的中生代,最后进入了鸟类、哺乳类和被子植物的新生代。
第 3 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第 3 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4. [温州中考] 如图1-3-11 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 验装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 装置中 CH4、NH3、H2O、H2 四种气体用于 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 B.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C. 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 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 演变成原始生命
第 3 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 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 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 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 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 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丁,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 小时, 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 课件(第1课时 地层与化石)(共31张PPT)

理环境是( )
B
A.森林茂密的湿热环境
B.温暖的浅海环境
C.严寒的深海环境
D.氧化性强的干燥环境
检:5分钟
古生代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
相隔60公里的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将同一时代 的地层用虚线连接起来,思考:两地中,哪一地层最古老? 哪一地层最年轻?
若岩层出现缺A 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B 能是?
A1
B1
A2
B2
A3
B3
若岩层出现缺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 一是在缺失岩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
研究化石的意义
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
的环境特征。例如: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 矿指示还原环境;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破碎的贝
壳指示滨海环境。
提示:不同的地层及化石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地层沉积时的环 境特征。
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
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
1.4地球的演化
学习目标:
1.了解地层和化石的概念,掌握其规律。 2.依据地层和该地层化石的相关资料确定地层所形成的年 代和推测地层形成时的地理环境特点。 3.掌握不同地质年代的生物特征。
温度、大气、液态水
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 若岩层出现缺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了解地层和化石的概念,掌握其规律。 例如: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 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 一是在缺失岩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 2、以下关从富含珊瑚化石的石灰岩可推知沉积时的地理环境是( ) 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推断该时期的海陆分布、海岸线位置和湖泊、河流、沼泽的范围; 掌握不同地质年代的生物特征。 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掌握不同地质年代的生物特征。 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一是在缺失岩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 化石不能用来确认地层时代 掌握不同地质年代的生物特征。
人教版必修一1.3 地球的演化史(共15张PPT)

中生代
地壳活动强烈。(环太平洋地带形成高大山系) 中国华北、华南连成一片。 (我国大陆轮廓基 本形成) 爬行动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 (恐龙、始祖鸟、鸟类发展,蕨类植物衰退) 金属矿产、煤、石油的形成。
Hale Waihona Puke 新生代 喜马拉雅运动与山脉的形成。 (第三纪造山地运动形成许多高山,地 球的面貌接近现在)
元古代
地壳活动剧烈。
晚期出现了大片古陆,但 海洋占绝对优势。 海生藻类大量出现,还有 海绵等低等的多细胞生物。
古生代
地壳变动剧烈。(反复上升和下降) 大陆面积空前扩大。 (中后期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 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也抬升北 半球出现为陆地) 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如三叶虫、 珊瑚等。中期,出现鱼类;后期又逐 渐演化成两栖类,动物从陆地向海洋 发展。 植物征服陆地。(大片森林,蕨类植 物繁盛,成煤时代)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灵 长类。
第四纪大冰期(距今二三百万年)。 (大陆架成为人和动物往来的通道) 人类的出现。(生物史上的重大飞跃)
作业
1.喜马拉雅山山脉的隆起与形成,大约发生于( ) D A距今25----6亿年前的元古代 B距今6----2.5亿年前的古生代 C距今2.5----0.7亿年前的中生代 D距今0.7亿年前至今的新生代
2.与现代大气和海洋比较,原始海洋和大气中之所以 有利于生命的诞生,上因为 ( ) C A含丰富的无机物、氧气和臭氧 B含丰富的有机物、氧气和臭氧 C含丰富的无机物、没有氧气和臭氧 D含丰富的有机物、没有氧气和臭氧
3.人们推测,太阳大约已经走过了50亿年的历程,科 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了距今44亿年岩石,你估计, 地球有可能诞生于距今( B ) A60亿年前 B46亿年前 C38亿年前 D25亿年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代
①被子植物繁盛;②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③出现灵长类,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典例示范】 下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球发展史的五个代,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这五个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层①中形成时地球上出现了海洋 B.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的是②代 C.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的是③代 D.④地质年代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
(1)(地理实践力)判断地质史上形成煤的重要时期, 并说明理由? 提示:古生代的石炭纪。石炭纪地球植物大繁盛,为 煤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后来的造山运动为 煤的形成提供了外部条件。
(2)(综合思维) 据图说出动、植物界生物演化的 顺序,反映了什么规律?
提示: 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鱼
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
物。 反映了生物进化的规律是:简单→复杂;低等→
高等;水生→陆生。
谢谢
(2)(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推测卡洛董氏扇桨龙 反映的当时生物环境特征。 提示: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 进化。
能力2:分析地球的演化历程 1.地质年代的划分:
地质年代的划分单位从大到小为宙、代、纪等。
(1)前寒武纪:5.4亿年前,地球从没有生命到原始
生命。包括三个阶段:
特征
(2)确定地层形成时间的地理环境。 不同的生物生存的地理环境不同,因此保存有某
种生物化石的地层沉积环境就是该种生物的生存环境。 如煤炭反映了茂密的森林环境特征、存在鱼化石的地 层反映水生环境特征等。
【典例示范】 读地质剖面略图,回答(1)、(2)题。
(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现 脊椎动物,后期两栖类动物出现; 植物:中后期陆地出现大片植物,特别是 _____植物;
矿蕨产类:后期是重要的_____时期;
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造煤最大的_____事
件。
灭绝
中 生 代
陆地面积空前扩大;__爬_行__动物盛行,
恐龙繁生;__裸_子__植物迅速发展;也 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期;末期, __恐_龙__从地球上突然销声匿迹。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程。 素养目标:
1.依据地层和化石能够确定地层所形成的年代和 推测地层形成时的地理环境特点。(地理实践力)
2.依据地质年代表,分析地球不同地质阶段的地 球面貌、地壳运动、古生物情况。(区域认知)
3.结合实际考古资料,分析地层形成时期的地理 环境特征。(综合思维)
4.结合地质史上生物的几次大灭亡,树立人地和 谐相处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生物到真核生物,地球进入
一个__生_
__命_大__发_展___阶段。
3.显生宙: (1)时间范围:是_寒__武__纪__以来的时期。 (2)阶段划分:古生代、_中__生__代和新生代。
(3)地理环境特征。
地壳发生剧烈变动,中后期,__陆__地_面积
大大增加;
动物: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中期出
古 生 代
一、地层和化石 1.地层:是地壳上部呈带状展布的_层__状__岩__石__或堆积 物。
[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地球上最老岩石的年龄约有46亿年。( √ )
②沉积地层一般是老的在上,新的在下。( ×) ③沉积岩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 )
2.化石: (1)类型:古生物的_遗__体__,如贝壳、骨骼等;古 生物活动的_遗__迹__,如足印、粪便等。
(2)生物演化。
阶段
特征
①早期:海生无脊椎生物空前繁盛,出
现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陆地低等
植物出现;
②后期:脊椎动物发展,从鱼类到两栖
古生代
类再 到爬行动物出现;裸子植物出现,蕨类
繁盛;
③末期发生物种灭绝事件,60%以上的
海生
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
阶段
特征
中生代
①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也被称为 “爬行动物时代”,中后期出现鸟类和小 型哺乳动物。 ②裸子植物兴盛,是重要的煤炭成矿期; ③末期发生物种灭绝事件,大多数生物灭 绝,如恐龙。
层发生弯曲,说明该处地壳产生过水平运动,如果地 壳同一岩层之间发生明显的位移,说明该处地壳产生 过垂直运动;如果地层分布发生了缺失,说明该处地 壳在缺失的某地层地质时期,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化。
(3)确定地理环境特征。 沉积地层是由沉积物组成,因此沉积地层中保持
着原有地层组成物质。依据地层组成物质可以确定当 时的地理环境特征,如石灰岩地层形成的环境是海洋 环境等。
能力1:依据地层和化石推测地质年代及地理环境 1.依据地层“三确定”: (1)确定地层形成时间。
正常状态下地层分布是有时间顺序的,即“老的地层在下, 新的地层在上”,因此根据两个地层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就 可以推测两个地层形成的早晚顺序。如图示A地层最老,D地层 最新。
(2)确定地壳运动状况。 正常状态下的地层应是平行且连续分布。如果地
【素养探究】 南漳—远安动物群是全球最早的海生爬行动物群
落之一,是揭示早三叠纪生物海洋生物复苏和海生爬 行动物起源与演化的关键窗口。近年来,湖北鳄、鱼 龙和始鳍龙等多种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相继在该地区发 现。如图是卡洛董氏扇桨龙化石照片及素描图。
(1)(区域认知)推测卡洛董氏扇桨龙生活时期的地 理环境特征。 提示:处于海陆交汇处。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二、 地球的演化史 地层
1.地质年代:地壳中不同地质时代_____的具体形成 _时__间__和__顺__序__。常用地质年代单位有三级,由大到小
依次是_宙__、__代__、__纪__。
2.前寒武纪: (1)时间范围:古生代寒武纪以前,大约经历了 _4_0_亿__年的时间。 (2)阶段划分:按早晚顺序划分为冥古宙、 __太__古__宙_、元古宙。
2.依据地层化石“两确定”: (1)确定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
由于地质时期经历过几次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因 此某些生物只生存于某个特定的地质时期,如古生代 的三叶虫、中生代的化石;还有某些生物是在进化到 某个地质时期才出现的,而且生物的进化是由低级到 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由此可以确定含有某种生物 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
【素养探究】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生物产生于遥远的古代,产
生过程复杂,需要多种组合条件:首先要有丰富的可 演化成生物用的多种有机物;要有供生物循环用的水 分;要有生物生活必需的矿物质;要有维持生命呼吸 活动用的氧气;还要有生物生活适应的温度。生物是 自然界长期演化形成的、多种有机物间有序组合反应 的结果。
发生规模巨大的__造__山_运动,形成现
新 生 代
代地貌 格局及海陆分布;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了 灵长
类;第四纪出现了__人__类_。
【激疑】古生代末期,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你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古生代地球的大气环境不稳定,地壳运动剧烈, 生物物种少,因此地球环境变化或宇宙环境的变化都 会危及地球上生物的生存。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课程标准: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
【补偿训练】 下图是淘宝网上出售的什邡珊瑚化石商品。据此
完成(1)、(2)题。
(1)珊瑚化石形成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A.深海环境
B.温暖浅海
C.火山活动
D.静水环境
(2)什邡能够出售当地珊瑚化石说明什邡( )
A.地壳下沉
B.地壳上升
C.曾经是海洋
D.曾经是陆地
【解析】(1)选B,(2)选C。第(1)题,珊瑚生长 于温暖的浅海环境,地层中含有大片珊瑚化石,说明 该地层形成时是一片温暖的浅海。第(2)题,什邡当 地有珊瑚化石分布,说明当地曾经是温暖的浅海,有 珊瑚生存。
地球演化
冥古宙 太古பைடு நூலகம் 元古宙
没有生命出现 ①地球从毫无
最低等的生物出 生机的星球变
现,如细菌和蓝 为多种原始生
藻
命的家园;②
是重要的成矿
出现高等藻类和 期,如铁、金、
多细胞动物
镍、铬等
(2)显生宙:充满生机的地球。 显生宙是开始出现大量较高等生物的阶
段,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2.地貌和生物的演化特征: (1)地貌的演化。
(2)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 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 B.爬行动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C.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 D.海生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思路点拨】解该类题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1)看地层的分布状态。 (2)结合图例读出地层所含化石。
地球的演化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解析】(1)选C,(2)选D。 具体分析思路如下:
【补偿训练】 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
(2)题。
(1)图中岩层最早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⑤
D.⑥
(2)图中不可能存在化石的岩层或岩石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