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北斗:“中国精度”到“中国速度”,必将写进高考语文命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素材:北斗:“中国精度”到“中国速度”,必将写进2020高考语文命题!
当人们仰望星空,凝眸于它的美丽浩瀚时,是否会想到,北斗卫星也在天上,凝望着人类呢。

今年,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全面建成;今后,无论到世界哪个角落,人们都可以靠中国的卫星导航,寻找到方向。

北斗,夜空中最亮的星!
6月23日,我国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

这颗收官之星在北斗三号全球星座组网“大棋局”的落子定盘,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星座的部署已经全面完成。

至此,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北斗导航工程的全部发射任务。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作为我国高强密度发射的“主力”,是我国目前高轨道上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火箭系列,有“金牌火箭”的美誉。

自2000年10月31日,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射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算起,至今共进行了44次发射,将59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护送升空,发射成功率100%。

20年风雨兼程,20年砥砺奋进。

让我们一起回顾北斗卫星发射的“超燃”时刻。

谁是北斗
北斗系统的全称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北斗三号系统继承有源服务和无源服务两种技术体制,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服务。

同时可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和区域短报文通信等特色服务。

北斗系统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和欧洲伽利略系统被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认可为GNSS四大核心供应商。

从北斗一号向中国提供服务、北斗二号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到北斗三号向全球提供服务,中国北斗人孜孜以求逐梦苍穹的岁月里,实现了卫星导航领域的巨大跨越。

北斗大事记
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设想,到1994年北斗一号建设正式启动,北斗人经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

走过了北斗系统建设“三步走”的发展历程。

第一步:建设北斗一号系统,实现卫星导航从无到有
1994年,我国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

2000年,我国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并投入使用,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2003年,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升空,系统性能得以增强。

第二步:建设北斗二号系统,从有源定位到无源定位,区域导航服务亚太
2007年,北斗二号系统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这颗卫星成功入轨、在地面成功接收到这颗卫星下发的频率信号后,我国正式合法拥有所申报的空间位置和频率资源,这是我国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前提。

2012年底,我国建成了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第三步:建设北斗三号系统,架设“星间链路”,实现全球组网
2009年,我国启动了北斗三号系统建设。

2017年11月,北斗三号系统首发双星成功发射,北斗系统进入全球化发展新时代。

2018年12月,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向全球提供服务。

2020年6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收官卫星,北斗系统全面完成全球星座部署。

北斗系统集定位导航授时、星基增强、精密定位、地基增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的导航定位增强服务能力,为世界提供了“中国精度”。

星座的秘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用了三种轨道卫星组成了混合星座: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

北斗三号系统由30颗卫星组网。

在30颗组网卫星中,24颗MEO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核心星座,确保全球均匀覆盖。

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可见卫星数不少于4颗,正是
这样的星座构型,才能解算用户接收机三维位置和钟差共四个参数,实现定位导航授时功能。

3颗GEO卫星,运行地球静止轨道,星下点保持不变,主要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大容量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特色服务。

3颗IGSO卫星,运行在倾斜地球同步轨道,星下点画“8”字轨迹,可有效增加亚太地区卫星可见数,为亚太地区提供更加优质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天上的北斗,身边的北斗
有源定位和短报文通信,是中国北斗系统的最鲜明的特色和创举。

有源定位,利用无线电测定技术,这可是北斗特有的“基因”,通过两颗GEO导航卫星联手,不仅能回答用户“我在哪”,还能告诉关注着用户行踪的相关方“你在哪”,在搜救、渔业等领域被广泛使用,是保障民生安全的“千里眼”。

北斗三号的短报文通信能力显著提升,信息发送能力从一次120汉字提升到一次1200汉字,突发情况时无需字斟句酌,足以将情节一次性说清楚,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应用场景更为丰富。

此外,北斗三号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定位精度优于5米,在通信、电力、金融、测绘交通、渔业、农业、林业等领域,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北斗系统的服务。

图4
正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所说,秉持“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我国与世界共享北斗发展成果。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国家使用了北斗系统。

北斗系统建成后,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北斗都会向你提供满意的服务。

2020年6月23日9点43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

自1994年开始预研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终于完成全部组网星座发射任务,正式建成!
北斗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几”何?
(来源:央视网消息)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能达到多少?北斗的短报文通信一次能发多少个字?我们的手机有多少兼容北斗系统?我们身边的北斗应用都在哪里?“数”说北斗,来看看北斗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几”何?
——北斗定位
定位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服务。

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在全球范围内优于10米,在亚太地区优于5米。

精密单点定位是北斗的特色高精度服务,目前可以提供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高精度服务。

——北斗授时
授时也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服务。

在全球范围内,北斗系统的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在亚太地区,授时精度优于10纳秒。

1纳秒等于十亿分之一秒。

——北斗短报文通信
短报文通信是北斗的独家秘笈。

如果在海上没有手机信号,或是灾害发生时通信受阻,就可以通过北斗终端发送短报文。

中国及周边地区短报文通信服务,单次可发1000个汉字。

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单次可发40个汉字。

目前,我国7万多只渔船和执法船安装了北斗终端,渔船遇险可通过短报文求救,目前已累计救助1万多人。

——北斗芯片
国产北斗芯片经过多年的发展,单片价格已从上百元降至不到6元。

截至2019年底,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出货量已经超过1亿片,季度出货量突破1000万片。

截至2019年底,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4.6亿台。

目前,含智能手机在内,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已超过7亿台(套)。

——北斗手机应用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卫星导航系统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目前,国内外主流芯片厂商均推出了兼容北斗的通导一体化芯片。

截至2019年底,国内销售的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4.6亿台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3.72亿台。

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在中国市场申请入网的手机有400多款具有定位功能,其中支持北斗定位的近300款。

2020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中,超过75%支持北斗定位。

——北斗交通应用北斗应用正在交通等诸多领域迈向“标配化”发展新阶段。

交通方面,目前国内有超过650万辆运营车辆、4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200多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多座海上导航设施已经运用了北斗系统。

——北斗参与智能农业我们餐桌上的饭菜也与北斗有关。

目前,基于北斗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超过2万台(套)。

基于北斗的农机作业监管平台物联网平台,为10万多台(套)农机设备提供服务。

——北斗高精准检测
北斗高精准燃气泄漏检测车已经在北京投入使用。

利用北斗高精准燃气泄漏检测系统,可以迅速灵敏地检测出周围150米范围内的燃气泄漏点,并对其精准定位。

——北斗产业
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数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

截至2019年底,业内相关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总数为46家。

北斗高精度及北斗辅助快速定位用户已突破5亿。

——北斗产值
《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近3450亿元,较2018年增长14.4%,已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从“中国精度”到“中国速度”
(来源:央视财经)
23日,中国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届时北斗三号的全球星座部署将正式完成。

30年时间里,北斗人从无到有建立起了一套全面自主可控、技术一流、服务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

在设计之初,北斗系统就采用了许多与其他国家导航系统不同的原创性设计,比如卫星的轨道布局、信息传输等等,从技术路线到研发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之路。

目前全球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分别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中国“北斗”,以及欧洲的“伽利略”。

与其他系统由单一轨道卫星组成不同,北斗除了有中圆轨道卫星,即MEO星,还有高轨道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即GEO星以及地球倾斜轨道卫星,IGSO星。

由三种轨道组成的混合星座,既能够使我们国家的导航服务范围扩展到全球,同时又能够通过GEO(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IGSO(地球倾斜轨道卫星)在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更好的、更高质量的导航定位服务,并且还可以提供一些多样化的特色服务。

独特的星座构成,让中国北斗能够创新性地融合导航与通信,同时提供基本导航、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精密单点定位等多种服务。

比如最突出的我们国家卫星导航卫星可以提供短报文服务,除了我可以知道我的位置在哪以外,还可以把我的位置播发给其他用户,使其他人知道我在哪里。

北斗三号还建立了星间链路,实现了卫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精密测量,从而减少了对全球地面布站的依赖,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行管理成本。

就是只通过我们国家的地面站,就能够对全球组网卫星进行高精度的定轨和时间同步。

这些原创性的设计成就了中国北斗的国际竞争力,由于卫星数量多,也给卫星研制团队带来了压力。

尤其是北斗三号全球组网,要求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完成30颗卫星的批量生产。

北斗三号完成组网,
卫星导航产业蓝海前景几何?
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已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发射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如果算上北斗试验导航卫星,这颗星则是第59颗北斗卫星。

对于北斗三号来说,此次发射是收官之作;但对于中国的卫星导航产业来说,却是迈向全球的第一步。

从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到2020年完成北斗三号的组网,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历时26年时间才得以全部完成。

期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三步走”的方式实现从中国到亚太,再到服务全球的过程,此次组网完成后将带动“北斗+”各细分行业快速发展,如精准农业、智慧城市、高精度测绘以及车联网等。

“三步走”计划:
耗时26年,北斗系统从中国走向全球
北斗卫星系统的建设始于1994年,当年我国正式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直至2000年10月和12月,长三甲火箭成功发射第1、第2颗北斗一号卫星,首次实现我国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的跨越。

其后在2004年,我国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通过长达8年的时间将14颗卫星(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组网,将服务范围从中国扩大至亚太区用户。

2009年,我国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工程建设。

北斗三号系统共有30颗卫星,包括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此前还发射了5颗试验卫星进行技术验证。

从2017年11月至今,长三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了24颗中圆地球轨道北斗三号卫星;长三乙火箭发射了2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北斗三号卫星。

至此,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化,可向海外用户提供基本导航服务。

千寻位置是国内一家提供精准位置服务的初创企业,公司CEO陈金培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卫星发射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从一个区域性的服务供应系统,变成能够在全球范围里面提供服务的系统,其中最大的区别是其服务的范围和能力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从产业角度来讲,这个改变是全产业链受益的,尤其像芯片和终端产业。

”陈金培指出,过去厂商对使用北斗系统的最大顾虑有两方面,一是中国的厂商集成了北斗的能力,但在全球某些范围内无法使用北斗的服务,使得中国厂商的产品服务和能力被降级;二是海外厂商在使用卫星导航系统的时候第一首选不会考虑北斗,除非是要进入中国市场,因此海外厂商往往需要两套技术方案。

他表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变成全球性系统后,对于像手机、无人机、汽车这样的终端产品来说,其在全球的使用体验和稳定性都将会有大幅提高。

卫星导航从军用到军民融合
美国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全球最早卫星导航系统,其起源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至1964年期间美国海军和空军提出的Timation计划和612B 计划。

1973年,美国国防部将这两大方案合二为一,海陆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经过20年的持续投入后,最终建成如今的GPS。

其后俄罗斯、中国和欧洲相继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共同构成如今的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虽然卫星导航系统最初是为军事服务,但随着技术体系的成熟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卫星导航开始转向民用领域,进入普罗大众的视野中。

1996年,美国通信委员会颁布命令,要求在美国销售的所有手机必须具备定位追踪技术,GPS的民用市场规模开始腾飞。

根据美国RTI研究院发布的《GPS经济效益报告》(《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GPS累计创造商用价值达1.4万亿美元,而且90%的经济效益是在2010年后创造的。

该报告指出,GPS在电信、车辆信息系统、位置服务、测绘、油气、电力、矿业农业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中电信、车辆信息系统、位置服务的效益最为明显,占比分别为51%、24%、16%。

与美国相似的是,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正朝着军民融合的方向发展。

2016年,北斗被正式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中;2017年,北斗在以农业、交通运输为代表的示范工程得到大力推广;2018年,北斗被纳入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今年4月29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充分发挥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作用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到要推进货车车载终端装备升级,积极做好道路货运行业北斗三号车载终端的测试和研发工作,制定实施推广应用北斗三号的技术政策,充分发挥北斗三号民用示范作用,推进实现北斗二号到北斗三号的平稳过渡。

卫星导航产业将加速发展
如今,随着北斗三号的组网完成,这也将对我国的卫星导航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的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的贡献率达到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80%以上。

在北斗卫星系统的带动下,我国的卫星导航产业已形成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运营服务、中游的终端和系统集成,以及下游的基础元器件。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下称《白皮书》)介绍,北斗三号卫星部组件已实现了100%国产化,卫星核心的元器件也全部实现国产化。

《白皮书》认为,北斗导航拥有行业市场、大众市场和特殊市场三大领域,其背后又涵盖形形色色的产业。

如大众市场方面,智能手机、车联网、共享交通工具、穿戴设备等终端将有快速发展。

2019年,除智能手机外的北斗导航终端产品销量占全部终端产品的19%,而2015年这一比例只有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