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全集【精心整理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集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课稿目录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1)《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 (3)《和时间赛跑》第二课时 (4)和时间赛跑 (7)新型玻璃 (9)在大海中永生 (12)陶校长的演讲 (15)公仪休拒收礼物 (18)诚实与信任 (20)李时珍夜宿古寺 (22)巨人的花园 (25)黄山怪石 (30)盐的世界 (33)《蝴蝶王国》说课设计 (35)《阿里山的云雾》说课 (38)她是我的朋友 (41)威尼斯的小艇 (43)《观潮》第二课时 (46)和时间赛跑 (49)普罗米修斯盗火 (52)成长 (53)快乐王子 (57)台湾蝴蝶甲天下 (59)树叶都是绿色的吗 (6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65)送元二使安西 (68)鸟情 (71)父亲的菜园 (72)《一只贝》说课稿 (75)《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78)《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一、说教材及教学目标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第29课《钓鱼的启示》。
这是今年的新增篇目。
这篇精读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的启示一事,从而说明一个人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的,钓鱼过程中有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启示部分的句子比较难懂又包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
课文蕴藏的、倡导的道德品质都是现代社会所呼唤、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如规则意识、如诚实守纪、如不为名利所惑等等。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理解课文内容,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朗读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从小进行道德实践对人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确定为:读中感悟文中深刻的做人道理。
教学难点为:理解“父亲”告诫“我”的一段话。
二、说教法及教学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精选12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精选12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篇1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长城》。
我将从教材、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长城》是本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组课文都是介绍我国世界遗产的,要求学生能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本着优化课堂教学的原则,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现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情感目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教学相整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说方法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以及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考虑到四年级学生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长城,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信息技术整合法”,以有关长城的视频、图片、声音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基本掌握“读——悟——品”三步学习方法。
三、说过程现在,我重点介绍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这节课我一共设计四个环节,首先是:(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课始,我展示世界各国元首献给长城的题词,并有感情地朗读,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游览长城之后,留下了这样的题词“我到过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中国的长城是最美的!”听完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并设疑:长城究竟是一处什么样的建筑,让那么多伟人都来赞美呢?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探究长城文化的兴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优秀说课稿【精品】
说课稿(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篇《观潮》说课稿一、说教材《观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一课。
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写景的文章,描写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全文共5个自然段,先总写,然后从“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个方面,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刻画了钱塘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有声有色,有景色的正面描写,也有观潮人的侧面烘托,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可以说这是一篇很好的进行朗读训练的文章,也是进行写景类文章写作训练的典范。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正确读写“宽阔、笼罩、逐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积累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大潮的神奇壮观。
难点: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三、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潮汐的形成原因,和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
四、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文本的把握和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自己想象成观潮人群中的一个,身临其境地融入学习活动中。
同时我还采用了“朗读法”,因为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实现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的目的。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为此,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分为两课时来完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组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4*火烧云语文园地一第二组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6爬山虎的脚7蟋蟀的住宅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第三组9巨人的花园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12*小木偶的故事语文园地三第四组13白鹅14*白公鹅15猫16*母鸡语文园地四第五组17长城18颐和园19*秦兵马俑语文园地五第六组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21搭石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3*卡罗纳24*给予是快乐的语文园地六第七组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7*乌塔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第八组29呼风唤雨的世纪30*电脑住宅31飞向蓝天的恐龙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语文园地八选读课文1五彩池2小青石3麻雀4迷人的张家界5仰望布达拉6一个苹果7幻想家8人造发光植物生字表生字表(一)生字表(二)本稿索引目录1、《观潮》说课稿................................................................................................. - 2 - 2*、《雅鲁藏布大峡谷》说课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鸟的天堂》说课设计 ...................................................................................... - 4 - 4*、《火烧云》说课稿...................................................................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题西林壁》说课稿........................................................................................ - 6 - 5-2《游山西村》说课稿........................................................................................ - 8 - 6、《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 - 11 -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缺)7、蟋蟀的住宅说课稿 ........................................................................................... - 12 - 9、《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 - 14 - 10*、《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6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6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教师:下午好!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7册的课文《爬山虎的脚》其次课时,学习课文3~5自然段。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外形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看四周的事物。
一、教材分析首先我说说教材。
依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力量目标:学习观看和表达方法,培育学生留心观看四周事物的习惯和力量。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看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四、教具预备课件、彩色笔、画纸五、教法和学法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开发全脑为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画、议,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兴趣,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进展性、制造性,从而到达激发兴趣、理解感悟的境地。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奇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留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气氛,在阅读教学开头时,教师通过生动的多媒体课再现与课文有关的情景,激发学生情感,然后教师就问:你们知道在这一大片绿油油的叶子里面藏着什么?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学问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熟悉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亮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
如;(1)画一画让学生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这样不仅可以活泼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找一找,演一演,议一议,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先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
人教部编本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1 《观潮》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记叙的是一次钱塘江观潮的盛况。
作者生动描绘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去时的景象,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2.认识“盐、屹”等生字,会写“潮、据”等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词语。
3.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并能与他人交流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是重点,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的景象是难点。
三、说教学方法:讲解教学方法、讲读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趣味引入,揭示课题。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每个看过钱塘江大潮的人,都对钱塘江的秋潮大为赞叹,钱塘江大潮真的有那么壮观吗?看课题《观潮》,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观潮的地点、时间、简单概括当时的情形)二、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对于较难的字做重点交流,如据、滚、顿、犹、震等。
3.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集体交流。
4.用上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
三、了解文章结构1.再读课文,自由找伙伴分工朗读课文。
集体评议哪种分工方法好。
可能的几种情况:(1)四人小组朗读,每一个自然段,对此种读法加以肯定。
(2)三个小组朗读,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分工,对此方法要表扬,是真正的读懂了课文。
2.老师点拨,这篇文章就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时间顺序写的。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潮来前)1.明确钱塘江大潮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最佳的观潮地点是在海宁市盐官镇;这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潮来前的情形是怎样的,作者从两方面进行描写。
一是周围的景物江面、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远处的小山(特点非常平静);二是当时的人们(人山人海、昂首、等着、盼着)。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组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4*火烧云语文园地一第二组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6登山虎的脚7蟋蟀的住宅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觉语文园地二第三组9巨人的花园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12*小木偶的故事语文园地三第四组13白鹅14*白公鹅15猫16*母鸡语文园地四第五组17长城18颐和园19*秦兵马俑语文园地五第六组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21搭石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3*卡罗纳24*给予是欢乐的语文园地六第七组25为中华之崛起而念书26那片绿绿的登山虎27*乌塔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第八组29呼风唤雨的世纪30*电脑住宅31飞向蓝天的恐龙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语文园地八一、《观潮》说课稿一、《观潮》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
作者向咱们刻画了浙江省海宁盐官镇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课文结构清楚,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事后的顺序和大潮声、形由远及近的转变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景象,令人读后不由发出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迹”。
作者还介绍了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从侧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之奇。
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课文大自然给咱们带来的奇异感受,激发学生酷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二是让学生一边念书一边想像画面,通过重点语句段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几条:1熟悉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念书边想像画面,联系上下文词语表达上的含义。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4通过本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文中一些语句,想像课文中刻画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
二、说教法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日趋增加,但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对文字描述的景象难以形成深切,因此我采纳创设情境法进行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全
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组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4*火烧云语文园地一第二组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6爬山虎的脚7蟋蟀的住宅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第三组9巨人的花园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12*小木偶的故事语文园地三第四组13白鹅14*白公鹅15猫16*母鸡语文园地四第五组17长城18颐和园19*秦兵马俑语文园地五第六组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21搭石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3*卡罗纳24*给予是快乐的语文园地六第七组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7*乌塔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第八组29呼风唤雨的世纪30*电脑住宅31飞向蓝天的恐龙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语文园地八1、《观潮》说课稿一、说教材《观潮》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
作者向我们描绘了浙江省海宁盐官镇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课文结构清楚,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后的顺序和大潮声、形由远及近的变化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景象,使人读后不禁发出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
作者还介绍了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从侧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之奇。
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奇妙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像画面,通过重点语句段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几条: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像画面,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表达上的含义。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4通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一些语句,想像课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
小学语文说课稿(四年级上册)
说课稿大全(四年级上册)目录1.《观潮》错误!未定义书签。
2.《雅鲁藏布大峡谷》(无)13.《鸟的天堂》14.《火烧云》35.古诗两首(无)46.爬山虎的脚47.蟋蟀的住宅5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无)69.巨人的花园610.幸福是什么711.《去年的树》1013《白鹅》1114.《白公鹅》(缺)1115.《猫》1116《母鸡》(缺)1317.《长城》1318.颐和园1419《秦兵马俑》1620《古诗二首》1721.搭石1922.《跨跃海峡的生命桥》2023.《卡罗纳》2124.《给予是快乐的》22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23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427.《乌塔》2629.《呼风唤雨的世纪》2730.《电脑住宅》282.《雅鲁藏布大峡谷》(无)3.《鸟的天堂》教材分析: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第五组课文第18课《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
全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大段:第一段写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写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与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第二,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选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材重点:本文重点是写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重点写了大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
作者按由远与近的观察顺序,先写它占地面积大,并通过争论榕树的多少,说明这株榕树是孤木成林,表现榕树之大;接着写近看榕树,通过对枝干和绿叶的描写,展示了大榕树的勃勃生机。
[精]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说课稿(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篇《观潮》说课稿一、说教材《观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一课。
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写景的文章,描写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全文共5个自然段,先总写,然后从“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个方面,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刻画了钱塘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有声有色,有景色的正面描写,也有观潮人的侧面烘托,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可以说这是一篇很好的进行朗读训练的文章,也是进行写景类文章写作训练的典范。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正确读写“宽阔、笼罩、逐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积累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大潮的神奇壮观。
难点: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三、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潮汐的形成原因,和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
四、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文本的把握和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自己想象成观潮人群中的一个,身临其境地融入学习活动中。
同时我还采用了“朗读法”,因为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实现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的目的。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为此,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分为两课时来完成。
小学语文说课稿(四年级上册)
说课稿大全(四年级上册)目录1.《观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雅鲁藏布大峡谷》(无).. (1)3。
《鸟的天堂》 (1)4。
《火烧云》 (3)5.古诗两首(无) (4)6.爬山虎的脚 (4)7.蟋蟀的住宅 (5)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无) (6)9。
巨人的花园 (6)10.幸福是什么 (7)11.《去年的树》 (10)13《白鹅》 (11)14.《白公鹅》(缺) (11)15。
《猫》 (11)16《母鸡》(缺) (13)17。
《长城》 (13)18.颐和园 (14)19《秦兵马俑》 (16)20《古诗二首》 (17)21。
搭石 (19)22.《跨跃海峡的生命桥》 (20)23.《卡罗纳》 (21)24.《给予是快乐的》 (22)25。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23)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4)27.《乌塔》 (25)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26)30.《电脑住宅》 (28)2.《雅鲁藏布大峡谷》(无)3。
《鸟的天堂》教材分析: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第五组课文第18课《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全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大段:第一段写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写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第二,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组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4*火烧云语文园地一第二组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6爬山虎的脚7蟋蟀的住宅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第三组9巨人的花园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12*小木偶的故事语文园地三第四组13白鹅14*白公鹅15猫16*母鸡语文园地四第五组17长城18颐和园19*秦兵马俑语文园地五第六组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21搭石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3*卡罗纳24*给予是快乐的语文园地六第七组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7*乌塔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第八组29呼风唤雨的世纪30*电脑住宅31飞向蓝天的恐龙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语文园地八选读课文1五彩池2小青石3麻雀4迷人的张家界5仰望布达拉6一个苹果7幻想家8人造发光植物生字表生字表(一)生字表(二)本稿索引目录1、《观潮》说课稿................................................................................................. - 2 - 2*、《雅鲁藏布大峡谷》说课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鸟的天堂》说课设计 ...................................................................................... - 4 - 4*、《火烧云》说课稿.....................................................................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题西林壁》说课稿........................................................................................ - 6 - 5-2《游山西村》说课稿........................................................................................ - 8 - 6、《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 - 11 -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缺)7、蟋蟀的住宅说课稿 ........................................................................................... - 12 - 9、《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 - 14 - 10*、《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 目 录
第一组 1观潮 2*雅鲁藏布大峡谷 3鸟的天堂 4*火烧云 语文园地一 第二组 5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6爬山虎的脚 7蟋蟀的住宅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语文园地二 第三组 9巨人的花园 10*幸福是什么 11去年的树 12*小木偶的故事 语文园地三 第四组 13白鹅 14*白公鹅 15猫 16*母鸡 语文园地四 第五组 17长城 18颐和园 19*秦兵马俑 语文园地五 第六组 20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21搭石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卡罗纳 24*给予是快乐的 语文园地六 第七组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 第八组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语文园地八 选读课文 1五彩池 2小青石 3麻雀 4迷人的张家界 5仰望布达拉 6一个苹果 7幻想家 8人造发光植物 生字表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本稿索引目录 1、《观潮》说课稿1 2*、《雅鲁藏布大峡谷》说课稿2 3、《鸟的天堂》说课设计4 4*、《火烧云》说课稿7 5-1《题西林壁》说课稿9 5-2《游山西村》说课稿11 6、《爬山虎的脚》说课稿14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缺) 7、蟋蟀的住宅说课稿15 9、《巨人的花园》说课稿17 10*、《幸福是什么》说课稿19 11、《去年的树》说课稿22 12*小木偶的故事说课稿24 13、《白鹅》说课稿27 14*、《白公鹅》说课稿29 15、《猫》说课稿31 16*、《母鸡》说课稿32 17、《长城》说课稿34 18、《颐和园》说课稿36 19*、《秦兵马俑》说课稿37 20-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9 20-2、《送元二使安西》说课稿43 21、《搭石》说课46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47 23*、《卡罗纳》说课稿48 24*、《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50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52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55 27*、《乌塔》说课稿58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课稿60 29、《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61 30*、电脑住宅说课稿62 31、《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64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说课稿66 1、《观潮》说课稿 一、说教材 《观潮》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向我们描绘了浙江省海宁盐官镇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课文结构清楚,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后的顺序和大潮声、形由远及近的变化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景象,使人读后不禁发出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作者还介绍了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从侧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之奇。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奇妙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像画面,通过重点语句段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几条: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像画面,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表达上的含义。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4通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一些语句,想像课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 二、说教法 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对文字描写的景象难以形成深切体会,因此我采用创设情境法进行教学。上课时播放〔〕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让学生结合文中的文字描写深刻感受。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因为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培养语感。因此,我还将采用以读代讲法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读一读,议一议,看谁能把潮来时的那种“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的气势读出来。 三、说学法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老师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因此在这堂课中我将运用自主探究式学法。“钱塘江大潮,自古 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为什么这么说,“奇”在哪儿。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了解。语文课堂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因此我还将采用合作交流式学法,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议一议文中的哪些词和句用得好。 四、说教学程序 《观潮》这篇课文结构非常清楚,作者分别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这三个方面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总写,重点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这篇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还是一篇写作的好范文。为了使本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质疑导入,激起探究兴趣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观潮》这一课。”(教师板书课题后质疑课题,什么是观,什么是潮?师生交流后回到课文中。)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段“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提问“读到这儿,你有什么要问的?”学生会质疑“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奇在哪儿?”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再结合课后的资料袋说说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激起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过渡语“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这儿的潮水是由于特殊的地形而形成的,那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感受。我们先把课文的鄣碍―生字扫除掉。”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学生分四人小组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找出不理解的词、句,小组成员合作解决问题。 2、小组成员讨论这篇文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钱塘江大潮的,重点写了哪一部分?{意图: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有助于带动学生的思维,在文中找出问题,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也促进了成员之间的团结。} 三、品读课文,深入感知。 这篇文章结构非常清楚,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就可以明白文章是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的顺序来写的,老师就按照这个顺序来组织教学。 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景象? 结合课文插图看一看人们都在干什么?这么多人都来看潮水说明了什么?他们现在是怎样的心情?如果你也在场会是什么心情? “这么多人来观看潮水,我们也来亲眼看一看”。 2、播放潮来时录象,师生之间交流感受后再回到课文。学生自由朗读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又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抓住了哪些特点来具体描写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和声、形变化的特点来描写潮水来势汹涌的。指导朗读3、4自然段,特别是第四自然段。指名让学生读,小组齐读,比赛读,看谁能把那种山崩地裂、万马奔腾的气势读出来。 再播放潮来时录象,请学生当解说员,按照顺序和声形变化介绍潮来时的景象。评一评,哪位解说员解说得最好。 3、霎时,潮头就奔腾西去,这时江面又是怎样的景象?潮水西去后有什么变化?人们此时又会是怎样的心情?你要发出怎样的感叹?{意图:利用影像资料进行直观教学,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第一次播放录象让学生有初步映像,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课文学习,使学生很快地把刚才看到的画面在头脑中重现一遍,从而更深地理解课文内容。第二次播放录象,让学生不看书,直接对照画面做现场解说,利用孩子好胜的心里,积极调动孩子的思维,使课堂气氛活起来。}4、总结: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很快就能回答上来。) 四、回顾课文,加深印象。 这个环节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朗读,并给予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感受,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课后练习,拓展运用。 1、把今天看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和感受讲给家长听,既锻炼了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小练笔。让学生以《观潮》这篇课文做范文,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处你印象最深刻的景观。学会了的方法,应及时运用,这样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五、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平静 声: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潮来时形:一条白线横贯江面两丈水墙 潮头过后平静涨水 2*、《雅鲁藏布大峡谷》说课稿 一、说教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文章的语言丰富优美,绘声绘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