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
葡萄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葡萄的病虫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葡萄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葡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一、病害防治1. 黑痘病:这是一种常见的葡萄病害,主要影响葡萄的叶子和果实。
治疗方法包括:保持葡萄园的通风良好,避免过度灌溉,及时摘除病叶和病果,使用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常用的杀菌剂有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
2. 霜霉病:这种病害会影响葡萄的叶子,导致叶子变黄、枯萎和脱落。
治疗方法包括:保持葡萄园的湿度适中,避免过度灌溉,使用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常用的杀菌剂有甲霜灵、烯酰吗啉等。
3. 白腐病:这种病害会影响葡萄的果实,导致果实变软、腐烂和褐色斑点。
治疗方法包括:保持葡萄园的通风良好,使用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常用的杀菌剂有福美双、苯醚甲环唑等。
二、虫害防治1. 葡萄天蛾:这种害虫会吃掉葡萄的叶子和果实。
防治方法包括:人工清除被害虫侵害的叶片和果实,使用有机磷类杀虫剂进行防治。
2. 透翅蛾:这种害虫会咬食葡萄的枝条和叶子,影响葡萄的生长和结果。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被害虫侵害的枝条,使用生物杀虫剂和环境控制(如设置防虫网)进行防治。
3. 葡萄粉蚧:这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会吸食葡萄的汁液,导致叶片发黄、枯萎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生物杀虫剂和环境控制进行防治,如移除受粉蚧侵害的叶片和果实,减少葡萄园内的湿度等。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葡萄园,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和虫害。
* 使用环保、低毒的农药,避免对环境和果实的污染。
* 合理使用农药,按照说明书的指示进行喷雾、喷洒等操作,确保农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在收获前一段时间停止使用农药,确保果实的安全性。
* 避免过度使用农药,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总之,葡萄的病虫害防治需要结合病害和虫害的特点,采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确保葡萄的健康生长和优质果实的生产。
葡萄病虫害防治措施

葡萄病虫害防治措施葡萄病虫害是指影响葡萄植株生长、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各种病害和虫害。
为了保证葡萄的生长和产量,防治葡萄病虫害是农民必不可少的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葡萄病虫害防治措施:1.选择合适的品种:葡萄的品种有很多,每个品种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都有所不同。
在种植时,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2.保持良好的栽培管理:包括适当的修剪和整枝、合理的肥料施用、病虫害监控和及时处理等。
通过正确的栽培管理,可以提高葡萄植株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合理施肥:葡萄植株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较高。
根据土壤肥力和葡萄生长的需要,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植株的抵抗力,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4.加强病虫害监测和识别:定期巡查葡萄园,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和果实的表现,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症状,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对不同的病虫害要有准确的识别和判断,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5.完全清除病虫源:葡萄园周围常常有一些杂草、积水和病虫害宿主植物等,它们可能成为病虫害的源头。
及时清除这些病虫害源,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6.合理使用农药:在病虫害无法控制时,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但要注意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此外,要注意选择对目标病虫害有效的农药,并注意轮作,避免农药残留。
7.生物防治:利用一些有益生物对抗葡萄病虫害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例如,引入寄生性天敌昆虫或施用含有有益细菌的有机肥料等,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8.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农民可以关注和学习新的防治技术,以提高防治效果。
总之,葡萄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农民做好栽培管理、做好病虫害监测和识别、正确使用农药并合理施肥。
同时,要加强对新的防治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以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
葡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葡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葡萄栽培中,许多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着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我县葡萄常年普遍发生的病虫害有穗轴褐斑病、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褐斑病、房枯病、白粉病、螨类、蚜虫、粉蚧、叶蝉等。
一、展叶及新梢生长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葡萄植株从3月下旬开始萌发,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左右,开始萌芽展叶,新梢开始迅速生长。
展叶3~5片时,喷施25%阿米西达1500倍+70%安泰生600倍+瑞镇1000倍或卉友1000倍+24%亩旺特4000倍+海精灵(喷效)2000倍,重点防治灰霉病、蚧壳虫,预防霜霉病、黑痘病、穗轴褐枯病等,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抗逆能力。
二、开花前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葡萄开花前3~5天,喷施25%阿米西达1500倍+75%拿敌稳3000倍,防治穗轴褐枯、灰霉病,预防炭疽病、白腐病、房枯病、褐斑病、黑痘病等。
三、谢花至幼果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葡萄进入开花期,由于花粉、花蕊对很多药剂敏感,一般情况下不适于喷施化学农药。
但这一时期是保花、定花、定果的重要时期,该时期注意防止生理落花和冷害侵袭。
5月下旬到6月上旬,葡萄花期相继结束,幼果开始形成。
该时期天气一般白天温暖、晚上凉湿,葡萄灰霉病进入第一个为害盛期,白粉病、黑痘病开始为害,有时发生严重。
其他病害,如炭疽病、褐斑病进入侵染盛期。
防治上应针对病情及时防治,并注意使用保护剂。
喷施25%阿米西达1500倍+瑞镇1000倍+75%拿敌稳3000倍或爱苗1500倍(谢花后20天开始使用)+净果精600倍+24%螨危4000倍+25%阿立卡3000倍或奔腾1500倍+海精灵(喷效)2000倍,重点防治灰霉病、褐斑病、黑痘病、白腐病、房枯病、螨类、叶面害虫等,预防炭疽病等,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均匀膨大。
四、果实膨大期病虫害防治技术5、6月份,葡萄生长旺盛,一般品种幼果进入迅速膨大生长期,新梢停止生长,该时期内多种病虫害大量发生流行,直接影响果实的产量与品质。
葡萄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葡萄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葡萄是一种重要的果树作物,但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葡萄的健康生长和高产,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葡萄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病害防治葡萄常见的病害包括葡萄黑腐病、葡萄白粉病、葡萄霜霉病等。
下面是针对这些病害的防治措施:1. 葡萄黑腐病:定期喷洒杀菌剂是预防黑腐病的关键。
喷洒时间应在葡萄藤上结实后开始,每隔7-10天喷洒一次。
同时,及时修剪和清除感染的藤木,防止病害的扩散。
葡萄黑腐病:定期喷洒杀菌剂是预防黑腐病的关键。
喷洒时间应在葡萄藤上结实后开始,每隔7-10天喷洒一次。
同时,及时修剪和清除感染的藤木,防止病害的扩散。
2. 葡萄白粉病:白粉病多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发生,因此保持通风和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栽培时选择抗白粉病的品种,并及时清除感染的叶片和藤木,防止病害传播。
葡萄白粉病:白粉病多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发生,因此保持通风和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栽培时选择抗白粉病的品种,并及时清除感染的叶片和藤木,防止病害传播。
3. 葡萄霜霉病:定期喷洒杀菌剂是防治霜霉病的有效手段。
喷洒时间应在葡萄藤上结实后开始,每隔7-10天喷洒一次。
此外,栽培时留意藤间的通风,并及时清除感染的叶片和藤木,有利于病害的控制。
葡萄霜霉病:定期喷洒杀菌剂是防治霜霉病的有效手段。
喷洒时间应在葡萄藤上结实后开始,每隔7-10天喷洒一次。
此外,栽培时留意藤间的通风,并及时清除感染的叶片和藤木,有利于病害的控制。
二、虫害防治葡萄也容易受到多种虫害的侵袭,包括葡萄蚜虫、葡萄蛀螟、葡萄卷叶蛾等。
下面是针对这些虫害的防治措施:1. 葡萄蚜虫:采用喷洒杀虫剂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葡萄蚜虫。
喷洒时机应根据蚜虫的生长周期确定,并注意选择对蚜虫有特殊效果的杀虫剂。
葡萄蚜虫:采用喷洒杀虫剂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葡萄蚜虫。
喷洒时机应根据蚜虫的生长周期确定,并注意选择对蚜虫有特殊效果的杀虫剂。
2. 葡萄蛀螟:使用有效的杀虫剂是控制蛀螟的关键。
葡萄常见病虫害防治汇总(2023版)

葡萄常见病虫害防治汇总葡萄常见病虫害防治汇总一、概述葡萄是一种常见的果树,由于天气、土壤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葡萄很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护葡萄的生长和产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葡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二、葡萄病害防治1.葡萄霜霉病1.1 病因: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引起的,主要滋生于高湿度和低温环境下。
1.2 防治方法:定期喷洒防霜霉病的药剂,适时修剪枝叶,保持通风,避免果实过密。
2.葡萄黑腐病2.1 病因:黑腐病是由黑腐病菌引起的,主要滋生于高湿度和高温环境下。
2.2 防治方法:及时修剪患病枝叶,清除枯萎果实,保持通风,避免果实受伤。
3.葡萄白粉病3.1 病因: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主要滋生于高湿度和低温环境下。
3.2 防治方法:喷洒含有杀菌成分的药剂,保持枝叶干燥,定期修剪枝叶。
4.葡萄褐斑病4.1 病因:褐斑病是由褐斑病菌引起的,主要滋生于高湿度和高温环境下。
4.2 防治方法:定期喷洒防治褐斑病的药剂,修剪患病枝叶,及时清理枯萎果实。
三、葡萄虫害防治1.葡萄蚜虫1.1 寄生特点:蚜虫主要寄生于葡萄的嫩叶和嫩梢,为葡萄带来严重危害。
1.2 防治方法:喷洒杀虫剂,定期清除虫源,加强土壤管理。
2.葡萄蓟马2.1 寄生特点:蓟马主要寄生于葡萄的果实,吸食果实汁液,导致果实变形。
2.2 防治方法:喷洒杀虫剂,定期清除蓟马。
3.葡萄蚜虱3.1 寄生特点:蚜虱主要寄生于葡萄的叶片和嫩枝,吸食葡萄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3.2 防治方法:喷洒杀虫剂,修剪患病部位,保持葡萄栽培环境的清洁。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防疫法:指用于防治疫病的法律法规。
2.杀虫剂:一种用于杀灭或控制虫害的化学物质。
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葡萄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在葡萄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影响常常使种植者头痛。
葡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综合防治措施代表了一种综合的管理方法,可以从多个方面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从而提高葡萄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从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态防治四个方面,介绍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木霉等天然因素控制害虫和病原体的作用。
在葡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中,生物防治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
可以选择一些对葡萄有害的天敌和病原微生物,将其引入病害区域,以自然的方式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可以使用一些天然的杀虫杀菌剂,如微生物制剂、植物提取物等,来对葡萄病虫害进行防治。
这些方法不仅对葡萄植株影响小,而且对环境也没有污染,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式。
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一些物理手段来控制葡萄病虫害的发生。
可以通过清除病害部位,及时修剪枯叶、病叶和病枝,防止病害扩散。
可以通过栽培管理技术,如灌溉、排水、施肥等,提高葡萄植株的抗病能力,从而减轻病虫的侵害。
还可以在葡萄园周围设置防护屏障,阻止一些飞行害虫的入侵。
这些都是物理防治的有效手段,对葡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葡萄病虫害防治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
通过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药剂,可以有效地控制葡萄病虫害的发生。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必须要遵循科学用药原则,选择绿色、低毒、高效的药剂,并按照规定的用药方法和剂量进行施用,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还需要密切观察药害效果,并调整药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提高防治效果。
生态防治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构建和维持一个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通过调整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平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葡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中,通过调整葡萄园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可以加强葡萄园的环境卫生管理,清除杂草、留心果园卫生,有利于减少葡萄病害和害虫的滋生。
葡萄病虫害的防治与防范

葡萄病虫害的防治与防范葡萄是一种重要的果树作物,但在种植过程中常常受到病虫害的困扰。
为了保证葡萄的生长和产量,必须重视葡萄病虫害的防治和防范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葡萄病虫害,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
I. 葡萄病害的防治葡萄病害是指葡萄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的各种疾病感染,如霜霉病、黑腐病、葡萄粉霉病等。
下面将针对几种常见的葡萄病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1. 霜霉病防治霜霉病是葡萄栽培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主要通过孢子在潮湿环境下传播。
为了防止霜霉病的发生,农民应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及时修剪葡萄树枝,保证树冠通风良好;- 定期喷洒防霜霉病的农药,如杀菌剂;- 清除葡萄下的落叶和杂草,减少霜霉病菌的滋生环境;- 控制灌溉水量,避免土壤过湿。
2. 黑腐病防治黑腐病是葡萄树木产生溃疡病变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为了有效地防治黑腐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修剪和清理树冠,以提高通风和光照条件;- 在葡萄生长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有患病的葡萄,并进行隔离处理;- 使用适量的化学杀菌剂进行喷洒,但要注意防止药物残留。
3. 葡萄粉霉病防治葡萄粉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葡萄的叶片和果实上。
为了有效地防治葡萄粉霉病,农民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定期喷洒合适的杀菌剂,如酸性硫酸铜溶液;- 坚持疏果、瘦果,减少果实密度,提高通风效果;- 定期进行农事操作,包括修剪、清理落叶等。
II. 葡萄虫害的防治葡萄虫害是指葡萄生长过程中受到的虫害威胁,如葡萄蚜、葡萄蓟马和葡萄食心虫等。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葡萄虫害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1. 葡萄蚜防治葡萄蚜是葡萄栽培中最常见的虫害之一,对葡萄的生长和果实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治葡萄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检查叶片和果实,及时发现葡萄蚜的存在;- 喷洒合适的杀虫剂,如有机磷类杀虫剂;- 使用黄板等黏虫工具吸引和捕捉葡萄蚜。
2. 葡萄蓟马防治葡萄蓟马是一种常见的葡萄害虫,会危害葡萄树的叶片和嫩芽。
葡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葡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病害部分1.葡萄黑痘病主要危害葡萄的叶片、果实、叶柄、果梗、穗轴、卷须和花序,尤其幼嫩部分受害最重,生长前期易受害,春夏多雨潮湿时发病重。
幼叶初染病时有红褐色、黑褐色细小斑点。
以后扩大成圆形病斑、边缘暗褐色,中央浅褐色或灰白色,最后干枯穿孔。
幼果初染病时呈褐色圆斑,后病斑中央部分变成灰白色,稍凹陷,边缘紫褐色。
药剂防治:葡萄埋土防寒前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
发病严重的,早春葡萄芽鳞片膨大时,再单喷1次10%宝丽安1000倍液,消灭越冬病原菌;当葡萄新梢长到3-5片叶时,每隔10天左右喷1次波尔多液(1:0.5~0.7:200~240),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扑海因1000倍液。
以上药剂要交替使用。
2. 葡萄炭疽病此病主要危害果实,穗轴也能受害,属葡萄生长后期病害。
葡萄在浆果着色后期接近成熟时发病最重,故称为晚腐病。
一般距地面近的果穗尖端先发病,严重时病斑扩展到整个果面,果面产生针头般大小水渍状褐色圆形斑点,以后斑点扩大下陷,色泽加深,呈轮纹状,病斑里长出小黑点,在潮湿情况下,小黑点涌出桔红色粘状液体,果粒变软腐烂,逐渐失水干缩,变成僵果脱落。
果梗、穗轴受害时产生椭圆凹陷病斑,影响果实成熟。
叶面上密生圆形褐色小斑点,严重时连成片,叶色变黄而脱落。
药剂防治: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出现分生孢子时,每隔10天左右,喷1次80%多菌灵1000倍,或10%世高5000~6000倍,或40%百菌净可湿粉1000倍液,或半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注意要交替用药,提高药效。
.3葡萄白腐病该病主要危害老熟组织,是生长后期宜发生的病害。
果穗受害最重,有时新梢和叶片也被侵害。
一般接近地面的果穗,其穗轴、果梗最先发病。
受害部位初期出现褐色、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环绕穗轴,使果粒软腐,震动时病粒容易脱落,有时病粒干缩成深褐色,有明显棱角的僵果,而长久不落。
在烂果表面上产生灰白色小粒点,潮湿季节,受害变软的果粒表面破裂,溢出淡黄色粘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葡萄二星叶蝉发生与为害葡萄二星叶蝉又叫葡萄二星浮尘子,在我国葡萄产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葡萄叶片。
成虫、若虫在叶背面为害,受害叶片正面发生灰白色斑点,虫口密度大时可使整叶叶面变灰白色。
影响光合作用和枝条发育,降低果实品质。
习性及发生规律由于气候条件不同各地发生时期及代数也不同。
华北、华东地区2-3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砖、石、土缝和墙缝内过冬。
葡萄芽萌发时开始活动,展叶后即在叶背取食为害。
成虫、幼虫和若虫均以刺吸口器为害,成虫会飞会蹦,可以横向走动,喜在叶背面取食,而在正面出现被害状。
若虫爬行敏捷,受惊则很快逃跑。
幼虫和若虫多在叶背主脉两侧取食为害,经几次蜕皮后变为成虫。
成虫产卵于叶脉组织内或叶背茸毛下,卵散产,卵孵化后产卵处变褐色。
二代区,6月上旬出现第一代若虫,有的年份5月中旬即出现第一代若虫,6月中下旬发生第一代成虫,7月中旬发生第二代若虫,8月出现第二代成虫。
三代区,5月上中旬发生第一代若虫,6月发生第一代成虫,7-8月发生第二代成虫,9-10月发生第三代成虫。
上海、苏州一带,8-9月份虫口密度最大,为害也最重,秋凉后成虫逐渐潜伏越冬。
温度高通风不良、枝叶密郁的葡萄园及庭院棚架葡萄发生严重,而大田、篱架葡萄发生较轻。
防治措施 (1)清除落叶和杂草以消灭越冬成虫。
(2)加强生长期田间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葡萄园内尽量避免间作黄豆、瓜菜。
(4)抓住第一代幼虫和若虫发生期进行喷药防治。
一般在5月中、下旬,在葡萄展叶后为宜,可喷2000-3000倍敌杀死、速灭杀丁、杀灭菊酯、功夫菊酯等触杀性强的菊酯类农药。
隔5-7天再喷一次,一般可全年控制为害。
葡萄缺节瘿螨发生与为害葡萄缺节瘿螨,又叫葡萄潜叶壁虱、葡萄毛毡病等,北方葡萄产区多有发生,造成早期落叶,对产量品质影响极大。
叶片受害处正面凸起,叶背下陷,在叶背下陷处生白色茸毛似毛毡状,故称毛毡病。
后期叶背茸毛变黄褐,最后干枯变褐色。
严重时嫩梢、卷须及幼果均可受害,影响叶片正常发育。
叶片受害严重时全叶皱缩伸展不开,甚至枯死。
习性及发生规律此虫全年均可为害,主要为害嫩叶,在春季及晚秋均有新被害状发生。
主要为害期6-7月,8-9月。
以雌成螨在葡萄芽鳞下或芽茸毛间群集过冬,每芽上越冬虫数量相差很大,多者一个芽上近千头。
也有的在枝条翘皮下过冬,造成下年为害虫体,大部分在芽鳞下过冬。
春季萌发时开始活动,虫体在嫩叶背面为害。
虫体半自由式活动,不形成虫瘿,叶背受害处由于虫体分泌物刺激下陷,并密生白色茸毛。
每年5-6月份为害较重,高温季节发生量减少,晚秋9月份为害秋梢较重,落叶前开始进入越冬场所准备过冬。
此螨传播较慢,在一片葡萄园里往往是发生株连年发生,扩展较慢,可以在生长季节标定被害株加强防治。
防治措施 (1)在生长季节标记发生植株,繁育苗木的种条不能从发生株上采,以防传播。
新购进的葡萄苗木或插条,必须认真检疫和消毒。
在波美3-5度石硫合剂中浸2分钟(苗木根部须避浸泡防苗木死亡),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发现被害枝,当即剪掉深埋。
(3)早春萌芽成绒球期,细致喷洒波美4-5度石硫合剂,萌芽展叶期间喷洒25%亚胺琉磷乳油或50%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或波美0.2度石琉合剂。
展叶前期喷灭扫剂、功夫菊酯、杀蜗利果等触杀性强的菊酯类农药也有防治效果。
葡萄虎蛾葡萄虎蛾属鳞翅目,虎蛾科。
又名葡萄虎斑蛾、葡萄修虎蛾、老虎虫等。
为害状主要以幼虫为害葡萄叶片,将叶片吃成缺口或孔洞,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柄及叶片基部主脉。
形态成虫体长18-20毫米,翅展44-47毫米,头、胸部紫褐色,足与腹部杏黄色,腹背中央有一纵列棕色毛丛组成的条纹长达第七节后缘,前翅中央有紫色肾形纹和环状纹各1个,并围有灰黑色边,后缘及外缘有紫褐色宽带,翅基部l/3处一灰黄色内缘横线,在l/3处有外缘横线2条,灰黄色,其他部分有灰黄色并带紫色的散生斑点。
后翅杏黄,外缘有紫褐色宽带,臀角有一橙黄色大斑,中部有星点。
幼虫:体长约40毫米,头部橘黄色,密布黑点,胴体灰白色,前端胸节较细、后部粗,前脑盾板和臀板橘黄色,胸部各节散布黑色毛瘤数十个而且大小不等,大瘤上着生白色毛,腹部每节两侧各有较大杏色圆斑1块。
尾部第二节有黄色横带。
蛹: 长约18-20毫米,暗红褐色。
发生规律及习性北方每年2代,以蛹在根部及架下土内越冬,5月羽化为成虫,傍晚和夜间交尾并产卵,卵散产于叶片及叶柄等处。
6月份发生第一代幼虫,常将叶片吱成孔洞,老幼虫将叶片吃成大缺门或将叶片吃光。
7-8月发生第二代成虫,8-9月发生第二代幼虫,9-10月以老幼虫入土作茧化蛹越冬。
幼虫受惊时头翘起并吐黄色液体以自卫。
防治方法: ①消灭越冬蛹。
②捕杀幼虫。
⑦喷药防治。
在发生量大的地区可喷2000倍速灭杀丁、敌杀死、杀灭菊酪、功夫菊酯、灭扫利等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
小青花金龟子发生与为害小青花金龟以成虫为害葡萄、山楂、苹果、梨、桃、杏、柑桔、板栗等多种果树及林木、蔬菜、花卉和农作物等。
食性很杂,为害花、叶、果、幼芽及近成熟期的果。
常群集为害,此虫分布很广,华北、西北、中南和陕西、四川、云南、台湾等各地均有发生。
成虫大小差异很大,体长11-16毫米,宽6-9毫米。
体色变化也很大,古铜色、暗绿、褐色、绿色、黑褐色等。
胸背翅鞘散布许多形状不同的白色绒斑;头部有长毛,前胸背板略呈扁椭圆,密布刻点和长茸毛;翅鞘上遍布弧形刻点和茸毛。
幼虫老熟时体长32-36毫米,头暗褐色,服体乳白色,分类学上也许是几个近似种的混合群体。
习性及发生规律每年发生代数尚不清楚,多发生一代,以成虫、幼虫或蛹在土内过冬。
4-6月发生成虫。
5-6月产卵,发生早的幼虫8-9月老熟化蛹,并羽化成虫。
9-10仍有成虫发生并取食为害,后入土过冬。
发生晚的则以幼虫或蛹在土内过冬。
成虫白天活动,春季常为害花器、幼芽和嫩叶,秋季常群集为害果实,近成熟的伤果上常数头群集为害。
成虫飞翔力较强,有假死性,受惊或捕捉时常假死落地或在落地过程中飞起。
阴雨天,早晚低温时常在取食处静伏不动,受惊常落地。
成虫取食时多交配,喜在落叶、草地、草堆等有机物腐植质处产卵,或散产于土中。
幼虫喜食土壤里腐烂有机质,也为害根部。
防治措施(1)成虫喜在花器或伤果上群集为害,可用捕虫网捕捉成虫集中杀死。
(2)虫量大时可喷药,用药有杀灭菊酯、灭扫利、功夫菊酯2000倍液,混以甲胺磷或敌敌畏等1000倍混合液。
绿盲蝽发生与为害绿盲蝽又称球病,俗称小臭虫、粉谷虫及叶切疯。
分布于江苏、上海、福建、河南等地,是杂食性害虫。
以成虫和若虫通过喇吸式口器吮吸葡萄幼嫩器官的汁液。
被害幼叶最初出现细小黑褐色坏死斑点,叶长大后形成无数孔洞,叶缘开裂,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显得粗老或畸形;花蕾被害产生小黑斑,渗出黑褐色汁液;新梢生长点被害呈黑褐色坏死斑,但一般生长点不会脱落;幼花穗被害后便萎缩脱落。
绿盲蝽成虫体长5-5.5毫米,雌虫稍大,体绿色,较扁平;头三角形,黄褐色;复眼红褐色;触角淡褐色;前胸背板多微细黑色刻点;前翅绿色。
若虫黄绿色,密生黑色细毛;复眼灰色。
卵长袋形,黄绿色。
习性及发生规律苏南、上海地区一年发生5代,以卵在桃、石榴、葡萄、棉花枯断枝茎髓内以及剪口髓部越冬。
翌年4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4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
若虫为5龄,开始在蚕豆、胡萝卜及杂草上为害,5月开始为害葡萄。
绿盲蝽有趋嫩为害习性及喜在潮湿条件下发生。
5月上旬出现成虫,开始产卵,产卵期长达19-30天,卵孵化期约6-8天。
成虫寿命最长,最长可达45天,9月下旬开始产卵越冬。
防治措施(1)清除葡萄园周围篙类杂草及杞柳等杂树。
葡萄园内避免间作绿叶类、直根类等蔬菜。
(2)多雨季节注意开沟排水、中耕除草,降低园内湿度。
(3)搞好管理(抹芽、副梢处理、绑蔓),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
(4)对幼树及偏旺树,避免冬剪过重;多施磷钾肥料,控制用氮量,防止葡萄徒长。
(5)上海、苏州一带,在4月上中旬抓住第一代低龄期若虫,适时喷洒农药,效果较好的有氧化乐果、杀螟松、杀灭菊脂和乙酰甲胺磷。
葡萄斑衣蜡蝉发生与为害葡萄斑衣蜡蝉,在北方葡萄产区多有发生,零星为害。
在黄河故道地区为害较重,此虫以成虫、若虫、幼虫为害,以刺吸口器吸食汁液,一般不造成灾害,但其排泄物可造成果面污染,嫩叶受害常造成穿孔或叶片破裂。
此虫除为害葡萄外还为害梨、桃、李等果树及椿树等林木。
成虫体长约20毫米,翅展约50毫米,触角红色,前翅革质灰褐色,翅基部有20多块黑斑,后翅基部三分之一处为红色,中部白色,端部黑色,体、前翅常披有白色蜡粉。
若虫初孵化时白色,蜕皮后变黑色并有许多小白点。
4龄后体背变红色并生出翅芽。
习性及发生规律此虫在北方每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4-5月孵化为幼虫,蜕皮后变为若虫,若虫常群集在幼枝和嫩叶背面为害,若虫期约40天,经4次蜕皮变为成虫。
成虫和若虫均可跳跃,爬行较快,可迅速躲开人的捕捉。
7-8月份发生较多,成虫多在夜间交尾活动,寿命可达四个月之久。
成虫多将卵产在枝蔓或枝杈背阴面,卵常成排,背覆以蜡粉,每产完一个卵块约需23天,产完卵后成虫即死亡。
防治方法(1)秋季结合剪枝摘除卵块。
(2)抓住幼虫大量发生期喷药防治,可喷的药有:2000倍溴氰菊酯、功夫菊酯、速灭杀丁、灭扫利、天王星、菊马乳油、菊氧敌、辛硫磷等1000倍液或甲胺磷1500倍液,狠抓幼虫期防治,可收良好效果。
葡萄白粉虱发生与为害白粉虱是七十年代传入的一种害虫,为害葡萄、苹果和柿等果树,还为害西红柿、莴菊等多种蔬菜和泡桐等林木树种。
开始认为此虫只能在温室内繁殖为害,但近几年在河北昌黎庭院内已经成为一种大害虫,在室外已经可以自然过冬,成为庭院葡萄、花卉、蔬菜及绿化林木的重要害虫,尤其葡萄和泡桐,发生量很大,为害也很严重。
成虫、若虫以刺吸口器为害叶片,叶被害处发生退绿斑,而且招致霉菌发生。
成虫体长1-1.5毫米。
翅及胸背披白色粉,停息时翅合拢成屋脊状,翅脉简单。
卵长0.2毫米,长椭圆,基部有柄,初产淡绿,披有白色粉,近孵化时变褐。
若虫体长0.8毫米,淡绿,体背有长短不齐的蜡丝。
习性及发生规律在温室内一年10余代,冬季在室外可以存活。
虽然越冬虫态和部位尚不清楚,但已经成为庭院一大害虫。
成虫寿命较长,每雌可产卵100余粒,成虫有趋嫩性,在嫩叶上产卵。
若虫在叶背面为害,3天内可以活动,当口器刺入叶组织后开始固定为害。
防治措施(1)可喷药防治,用药有2000倍菊马乳油、氯氰锌乳油、灭扫利、功夫菊酯或天王星等。
(2)在温室内可引入蚜小蜂。
(3)成虫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可用黄色板诱捕成虫并涂以粘虫胶乐死成虫。
葡萄天蛾发生与为害葡萄天蛾主要为害葡萄。
在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及江苏等地均有发生,多零星为害,尚未见大面成灾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