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抑郁症家庭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抑郁症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干预与康复
抑郁症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干预与康复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心理疾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老年人面临着身体功能衰退、亲友离世、退休等多重压力,容易产生抑郁情绪,丧失对生活的兴趣和动力。
因此,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抑郁症干预与康复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抑郁症的干预措施1.心理疏导与支持老年人在面对抑郁症时,常常需要倾诉和被理解的渠道。
通过与心理咨询师或专业医生的交流,老年人可以减轻内心的压力,寻求到应对抑郁症的积极方式。
此外,家人和社区的支持也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定期探访、陪伴以及关心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支持。
2.药物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对于老年人群体也是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
老年人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确保药物的类型和剂量适合他们的身体状况和个体情况。
同时,老年人在用药期间需要接受定期的体检和随访,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3.身体锻炼与康复身体活动对抑郁症的缓解和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老年人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健身操等,增强身体的活力同时调节情绪。
此外,康复训练可以帮助老年人重新建立起与社会的联系,提升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自信心,推动康复的进程。
二、抑郁症的康复策略1.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老年人在康复期间需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注重饮食的均衡和营养。
合理安排社交活动,参与兴趣小组、志愿者服务等,让老年人感受到生活的多样性与意义。
2.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帮助他们建立更积极、健康的认知,提高应对抑郁症的能力。
例如,通过自我肯定和激励等方式,鼓励老年人克服消极情绪,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3.社区康复服务社区康复服务是针对老年人群体抑郁症的重要康复策略之一。
社区可以设立专门的康复中心,提供心理咨询、护理、康复训练等综合性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支持。
三、抑郁症干预与康复中的挑战与展望1.社会关注度不足目前社会对于老年人抑郁症的关注度还不够,缺乏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论抑郁症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干预与康复
论抑郁症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干预与康复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尤其在老年人群体中更为普遍。
本文将探讨抑郁症在老年人中的干预与康复措施,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帮助老年人积极应对抑郁症。
1. 理解老年人抑郁症的特点抑郁症在老年人中的表现可能与其他年龄段的人不同。
老年人常常物质负担重、社会孤立、生活满意度低等,这些因素可能引发或加重抑郁症症状。
因此,在干预与康复方面,我们需要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
2. 建立支持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支持体系非常重要。
家庭成员、朋友、社区组织和专业机构等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
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鼓励老年人参加社交活动,参加志愿者工作或兴趣小组等,帮助他们建立社交关系和增强自信心。
3. 专业干预抑郁症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干预和治疗。
老年人可能对寻求帮助存在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创造条件,让他们接受专业治疗和咨询。
建议老年人进行定期的心理咨询,倾诉内心的痛苦,并接受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
同时,家属也需要参与进来,提供支持和监督。
4. 重塑积极态度积极态度对老年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鼓励老年人参与活动,培养兴趣爱好,保持身心健康。
建议他们每天保持适度的运动,并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
当他们参与到积极的事务中时,可以更好地转移注意力,调整情绪。
5. 改善生活环境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提供安全的生活设施和设备。
注意营造和谐、平和的氛围,避免争吵和冲突。
合理规划时间,充实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安排适当的娱乐活动和社交聚会。
6. 家人关怀与支持家人是老年人康复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力量。
因此,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至关重要。
尊重老年人的价值观和意见,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家庭成员也应该接受心理辅导和教育,学会更好地处理和应对老年人的情绪。
7. 社会关怀社会关怀是老年人干预与康复的基石。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和帮助,鼓励建立更多的社区活动和养老福利机构。
抑郁症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干预与康复的范文
抑郁症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干预与康复的范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体中更为突出。
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社会角色的改变以及亲友离世等原因,更容易陷入抑郁情绪之中。
因此,抑郁症在老年人中的干预与康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探讨抑郁症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干预与康复。
一、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式,可帮助老年人重新评估自己的信念和观念,提高情绪调节的能力。
通过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寻找并改变负面的思维方式,进而改善抑郁症状。
1. 个体诊断及目标设定首先,医生或心理咨询师需要与老年人进行详细的个体诊断,了解他们的情绪状态、社交关系以及日常活动等。
在此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目标,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能力,设定合理的期望目标,以便能够量化和跟踪治疗的进展。
2. 认知重建认知重建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与老年人的交流,分析他们的负面思维模式,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和偏见,以及对应的理性和积极的替代思维方式。
比如,老年人可能会过度关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否定自己的成就和价值,医生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这种负面思维的影响,并引导他们关注积极的方面,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
3. 行为活动增加抑郁症患者往往缺乏兴趣和动力去参与到日常的活动中去,认知行为疗法鼓励老年人增加积极的行为活动,帮助他们恢复日常生活中的乐趣和满足感。
可以通过提醒老年人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安排社交活动、参与兴趣爱好等方式来增加积极的行为活动。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抑郁症干预的另一重要手段,对于老年人群体也有其独特的考虑。
1. 准确的诊断和用药选择首先,准确的抑郁症诊断对于药物治疗非常重要。
老年人常常由于其他慢性疾病的存在,容易出现与抑郁症相似的症状,因此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影响,确保正确诊断后再进行药物治疗。
对于老年人来说,SSRI类抗抑郁药物是一种常用的选择,因为它们在老年人身上的副作用相对较小。
老年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分析老年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目的探索分析老年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分析研究我院以往老年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案例,了解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方式,探讨老年病合并抑郁症的心理护理方式。
结果老年病极易引发老年患者抑郁症,不同的疾病和环境因素、心理因素都会导致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出现。
结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全面的心理护理。
老年病;抑郁症;心理护理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标志着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健康保障问题日渐显现。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减弱、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更易出现抑郁情绪,尤其随着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疾病越来越频繁地在老年人口中出现,老年病患者成为极易并发抑郁症的群体之一1。
老年性疾病与老年抑郁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医务工作者应充分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深入了解和分析老年患者的疾病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积极探寻有效的老年病患者心理护理方式,以有效保障老年人生理与心理健康,为我国健全医疗保障奠定基础2。
1 老年病与抑郁症分析随着社会因素及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变化,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疾病逐渐成为严重困扰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高发病症,对老年人生活心态也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老年性疾病具有顽固性强、病程长、难根治等特点,患病后就伴随老年患者终身,加之我国当前老年性疾病的医疗及护理技术尚不发达、针对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不能很好的治疗老年性疾病,也不能为老年病患者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极易诱发老年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老年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功能减弱,在忍受漫长的疾病折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焦虑及恐惧心理。
若医务人员没有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老年患者会在漫长的疾病治疗过程及病情恶化的情况下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演化为抑郁症。
2 老年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老年性疾病有顽固、病程长等特点,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患者的康复及护理环境的改善和营造,注意康复及护理环境的清洁、安静、优雅。
抑郁症护理论文(共3篇)【护理医学论文】
第1篇:探索产后抑郁症中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产后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是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是危害产妇身心健康的心理疾病,通常多发在产后2周,在产后4~6周时间内达到高发期。
一般情况下,主要表现为悲观焦虑、抑郁沮丧、易激惹等甚至有自杀倾向。
发病时,有时出现自理能力或照顾新生婴儿的能力降低等情况。
不仅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影响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甚至影响到家庭、婚姻、社会的稳定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产后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疾病也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
1968年国际上开始报道产后抑郁症的研究,80年代以后获国际上普遍重视,90年代初国内有专家开始关注此疾病的研究。
随着对疾病的重视及认识的不断提高,此疾病发现率逐年升高,已经引起相关医学界人士广泛关注。
目前相关几个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为:针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预防研究;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研究;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等研究。
在研究报道的相关内容中,比较明确的阐述了在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是有效的而且是有必要的。
目前国内针对产后抑郁症的研究,选择的对象大多数是住院期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对社区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研究还不多见4,对产后抑郁症社区护理干预的研究,目前还缺少较规范的、简单易行的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和干预模式。
据相关资料统计,我院社康服务中心服务人口约100万人次,其中常住人口平均年龄25.37岁,育龄妇女占44.98%,服务人口正处于生育高峰阶段。
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产后抑郁症的社区预防和治疗护理工作,探讨社区护士开展抑郁症护理干预工作的流程和标准及工作内容,在年 - 年间,我们组织开展了对南山区社区居民中,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研究和探索,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本项研究将研究对象分别选定为我院社康服务中心护士及所对应服务的社区产后妇女及其家庭。
1.1.1选定参与研究的社康服务中心护士我们选择研究期间,在我院20个社康服务中心工作的全体护士约90余名。
敬老院老年期抑郁症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方法探讨
敬老院老年期抑郁症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方法探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敬老院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在敬老院中,老年期抑郁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老年人由于生活变化、家庭亲情丧失、社会角色转换等原因易于出现情绪异常,因此对于老年期抑郁症的预防和干预十分重要。
本文将主要探讨敬老院老年期抑郁症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方法。
一、老年期抑郁症的预防方法1. 提供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敬老院的生活环境对老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
为了预防老年期抑郁症,敬老院应提供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明亮宽敞的房间、干净整洁的卫生间、舒适的床铺和洗浴设施等。
为老人提供一定的休闲娱乐设施和活动,在促进他们进行社交互动的也可以缓解他们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2.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营养不良是老年期抑郁症的一个重要诱因。
敬老院的饮食服务需要合理安排,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
保证老人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于预防老年期抑郁症具有积极的意义。
3. 鼓励老人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对老人身心健康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敬老院应当鼓励老人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器械操等。
这不仅有助于老人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还可以缓解他们的情绪压力。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老人正确对待生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预防老年期抑郁症的重要手段。
敬老院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育老人如何正确应对压力和情绪,学会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1. 注重个体化护理每位老年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因此在护理干预时,需要注重个体化护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老年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心理特点等方面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对老年期抑郁症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
2. 提供心理支持和慰藉对于已经出现老年期抑郁症的老人,提供心理支持和慰藉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人员需要倾听老人的心声,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增加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
3. 加强社交活动和支持老年人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家庭亲情的丧失,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老年抑郁症护理论文
老年抑郁症的护理研究初探【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080-01【摘要】抑郁症是全球性的精神卫生问题,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疾病,尤其是老年性抑郁症。
作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抑郁症的特点,临床护理核心,及讨论未来护理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字】老年抑郁症,临床症状,临床护理,研究前景一老年抑郁症的概念和危害概念:老年抑郁症是一组以情感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年性精神疾病。
它泛指存在于老年期(≥60岁)人群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抑郁症(含青年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复发)和各种继发性抑郁症[1]。
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1)焦虑、恐惧、抑郁烦躁;(2)孤独、忧郁、多疑敏感;(3)自卑、自弃、悲观绝望;(4)偏执、暴躁、敌对易怒等,且不能归同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2]。
抑郁症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一般病程较长,时相持续时间平均为6~12个月[3]。
危害:抑郁症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很高,根据1992年一项由美国健康学会资助的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抑郁症发病率达16%,在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中,抑郁症可高达50%。
由于抑郁症所造成的危害,包括有社会剥夺、孤独感,生活质量差、残疾、健康和家庭照顾费用增加、认知减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躯体状况差、自杀和自杀未遂及死亡率增加[4]。
老年抑郁症的预后较差,易于复发,老年期首发的抑郁易变成慢性。
即使得到有效的抗抑郁剂治疗,好转率低,复发率及再发率高,死亡率也较高[5]。
二临床护理1 安全护理:抑郁症及自杀造成的负担之和已排在各种疾病之首。
中国的自杀率为1 700/10万人,属高自杀率国家[6]。
抑郁症的自杀危险性随抑郁情绪加重而增加,尤以伴有厌食、消瘦、入睡困难早醒为著,其中严重失眠最危险。
故及时识别和预防自杀行为是护理治疗抑郁症的第一原则。
1.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医护人员应经常巡视病房,病室内禁放危险物品,严格收捡和妥善保管危险物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言语和行为的变化,对有自杀言行者应做好交接班,有明显征兆者要求家人陪护。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方法对2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实施责任制与个案化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阻断老年患者的负向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实施心理护理前后分别使用 HRSD和GDS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
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发作,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日数,提高生活质量,避免精神残疾,杜绝自杀意外。
结论能够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做好自我管理和自我保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减轻家属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关键词】老年期抑郁症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分析【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2-0271-02老年期抑郁症泛指存在于老年期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它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和躯体不适等,且不能归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
老年人的自杀企图有50%-70%继发于抑郁症[1]。
因此现代护理模式越来越倾向于“以人为本”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特别是“以人为本“,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提高生活质量,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显得更为重要。
我院内科自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老年病人2792例,其中合并抑郁症的患者33例,有自杀企图者1例,我科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除实行常规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外,运用责任制与个案化心理护理相结合,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33例老年病人中,男15例,女18例,男女比例5:6,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3.5岁,33例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2],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3]评分均>30分,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均>16分,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活动抑制,面部表情淡漠,睡眠障碍,时而烦躁易怒,易激惹,绝食、拒绝治疗等。
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论文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摘要】进入21世纪,全球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日益突出,老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在65岁以上人群中,有自杀观念者高达10%,因此,重视老年抑郁症的宣教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及时有效地做好病人的护理,不但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死亡率。
同时对促进老年抑郁症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临床表现;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37-01进入21世纪,全球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日益突出,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老年抑郁症指首次发作时年龄60岁以上、以持久的抑郁心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
尤其在75岁以上老人中更加普遍[1]。
由于老年人的生活比较单调,缺少和人们的沟通,抑郁症患者就会越来越多。
老年人诱发抑郁症的原因主要包括老年人的失落感、对生活的不适应、寂寞感、无助感等等,这些都是老年人生活中常见的不良情绪。
据调查,我国老年抑郁症患者占调查人口的0.3%,占老年人口的3.4%,而且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在65岁以上人群中,有自杀观念者高达10%[2]。
老年抑郁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
因此,重视老年抑郁症的宣教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1.1精神状态方面:主要表现为精力下降,主观上感到精力不足,疲乏无力,重者卧床事事需要人扶持;焦虑、抑郁和激越的混合状态,老年患者脑功能减低出现思维迟缓、反应迟钝、精神恍惚、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有的还可产生幻觉、人格障碍、疑病观念等症1.2情感方面:主要表现为感情淡漠、悲观绝望、忧心忡忡、愁眉不展、消极厌世、丧失自信;常常紧张不安、疑神疑鬼、杞人忧天;有的甚至有自伤、自杀的企图。
1.3躯体状况方面 : 主要表现为行动迟缓、少言寡语;有的还有睡眠障碍。
2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主要护理措施2.1 基本护理2.1.1 加强生活护理:督促并协助老年抑郁症病人料理好个人生活,清洁整齐可使精神振作,对精神病人有一定意义。
老年抑郁症论文
老年抑郁症论文引言老年抑郁症是指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体中的一种常见心境障碍,其特征为持久的沮丧情绪、失去兴趣和快乐感以及缺乏精力。
老年抑郁症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因此对其进行及时的发现、评估和干预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老年抑郁症的病因、诊断标准、常见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病因老年抑郁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多因素综合引起。
主要病因包括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
1.生物学因素:–神经递质的异常:研究表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异常,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不平衡。
–遗传因素:家族史是老年抑郁症患病风险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遗传因素在老年抑郁症的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
2.心理社会因素:–生活事件的压力:失去亲人、退休、慢性疾病等生活事件的发生会导致老年人产生抑郁情绪。
–缺乏社会支持:家庭和朋友的缺乏以及社会孤立感会增加老年人抑郁症的风险。
3.环境因素:–生活环境的改变:老年人适应能力差,生活环境的改变(如迁居养老院等)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药物和疾病治疗:某些药物的长期使用以及慢性疾病的治疗可能会增加抑郁症的发病风险。
诊断标准老年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
根据DSM-5的诊断标准,老年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持久的沮丧情绪,持续至少两周•失去兴趣和快乐感•易疲劳、缺乏精力•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或早醒•食欲变化,如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专注力和注意力不足•自卑感和无力感•失去决策能力•反复出现死亡和自杀的念头诊断时,除了注意症状的出现时间和严重程度外,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身体疾病。
常见症状老年抑郁症患者常常表现出以下症状:1.心境障碍:患者情绪低落,经常感到自卑和无力,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
2.睡眠问题:老年人常常出现入睡困难、早醒等睡眠问题。
3.食欲改变: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的情况。
老年人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老年人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逐渐增多。
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全国许多省市老年人(>60岁)超过总人口的10%。
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引起一系列复杂的退行性变化,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
老年期的心理变化伴随生理功能的减退而出现老化,产生很多不良的心理问题,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
因此研究和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常见心理问题,釆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影响和改变老年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达到接受治疗和康复所需的最佳心态,对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1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智力的变化智力下降、反应迟钝,限定时间内加快学习速度比年轻人难,讲话变得缓慢,迟钝和啰嗦。
记忆力的变化有意识记忆为主,无意识记忆为辅,远期记忆较好、回忆准确,但经常卡壳;近期记忆、机械记忆不如年轻人;速度记忆衰退。
思维的变化思维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不如中青年时期;思维易受打乱,缺乏连贯性,出现思维奔逸或逻辑障碍。
2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焦虑内心体验是害怕,如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极端惊恐或恐怖,表现为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
焦虑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力不从心老年人多有慢性疾病,病情较复杂,由于对自身疾病及治疗缺乏认识,普遍存在焦虑心理,少数病人甚至有恐惧心理,主要表现为:愁眉不展,心事重重,沉默少语或多语、多疑,以致食欲减退,睡眠差。
疑病性神经症老年疑病症就是以怀疑自己患病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神经性的人格障碍。
老年疑病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和治疗,在心理上就有可能从怀疑自己有病发展为对疾病的恐惧、甚至是对死亡的恐惧,即所谓的“老年恐惧症”,这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将会产生更严重的不利后果。
老年人抑郁症家庭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老年人抑郁症家庭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关于老年人抑郁症的护理体会阐述脑血管意外是神经内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与病死率一直都居高不下,与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同被喻为人类四大杀手之一,而老年人是脑血管意外好发人群,由于患者对本病的认识不足,一旦发病,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抑郁,表现为懒言、淡漠、多愁善感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我院神经内科于2004年6-12月共收治了36例脑血管意外继发抑郁症的病人,通过心理辅导并配合适当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后,抑郁症状基本得到控制,病人都能积极面对疾病且配合治疗,出院时抑郁症状均得到改善。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脑出血10例,脑梗死26例,年龄60*80岁,住院时间在25d以上甚至50d。
均有自知力,对自身的情绪能够表达,与人的情感沟通正常。
临床表现:情绪低落、寡言少语、懒于活动,躯体症状主诉增多,如胃口不好、易疲劳等;自责内疚、悲观,认为自己成了废物不配吃饭;对治愈缺乏信心,觉得自己是家人的负累,造成对疾病缺乏斗志;拒绝治疗,有自杀、自伤念头及毁物倾向。
药物治疗概况脑血管意外继发的抑郁症,应以治疗脑血管意外为主,同时控制抑郁症,控制抑郁症目前多使用高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郁剂(SSRI),其毒副作用小、服药简便、安全性大,病人易接受,常用的药物有:氟西汀(百忧解)、帕罗西汀(赛乐特)、舍曲林(郁乐复)等。
2护理心理护理当脑血管意外造成躯体功能发生障碍时,患者往往不能接受这一现实,易造成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不愿活动、拒绝治疗和进食等一系列情绪变化。
因此要做好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除了医护人员认真负责的检查治疗和亲切和蔼的服务态度外,还应针对每个病人的特殊性,采取支持性的心理治疗。
(1)当患者情绪低落时,护士要耐心倾听患者讲述内心的痛苦,不断用劝慰的方法改变患者的情绪状态,帮病人找出心结,给予开导,帮助患者分析及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使其认识到积极乐观无论对原发病还是继发病都有好处,正确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老年抑郁症的护理干预论文
老年抑郁症的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174-02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
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并伴随有食欲降低、性欲减退、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1]。
老年抑郁症是指首次发病于60岁以后,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
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对生活适应能力的减弱、各种慢性疾病的影响、缺乏人际交流和情感支持等原因,老年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2],是抑郁的高发群体。
目前我国已迈入老龄化国家行列,老年抑郁症是一个仅次于老年痴呆的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
1. 老年人的抑郁筛查表——老年抑郁量表(gds)设计gds是为了更敏感地检查老年抑郁患者所特有的躯体症状。
另外,其”是”与”否”的定式回答较其它分级量表也更容易掌握。
其30个条目代表了老年抑郁的核心,包含以下症状: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易激惹、退缩痛苦的想法,对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消极评价。
每个条目都是一句问话.要求受试者回答“是”或“否”。
30个条目中的10条用反序计分(回答“否”表示抑郁存在),20条用正序计(回答“是”表示抑郁存在)。
每项表示抑郁的回答得1分、9—14分作为存在抑郁的界限分。
一般地讲,在最高分30分中得0—10分可视为正常范围,即无郁症,11一20分显示轻度抑郁。
而21—30分为中重度抑郁。
2. 临床资料2011年1月~2011年12月于我院老年科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经gds评分诊断抑郁症,共74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26例,年龄66~92岁,平均(73.96±4.59)岁。
3. 发病因素3.1 生理因素老年人的各种身体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癌症等,都可能继发抑郁症。
还有许多患慢性病的老人,由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易引起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成员的患病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其子女的发病率也高,说明此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探讨
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探讨摘要】老年抑郁症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
本文主要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护理干预探讨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精神卫生问题已日益引起重视老年抑郁症是最常见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躯体慢性疾病缠身与抑郁心理交织在起,情绪低落,心理常处于忧伤、悲观、绝望不能自拔之中,加上因退休、丧偶、经济来源、家庭不睦等因素所导致的悲观、焦虑、抑郁、孤独、甚至有自杀观念等心理变化,诱发老年抑郁症有的病人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和行,而诱发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心身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
1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忧郁状态是老年人常见的情绪反应,有的老人主要是身体长期疾病缠身带来的病痛,影响了生活质量,同时内疚、长期拖累家人;有的老人因丧偶后痛苦和孤单;有的老人离退休后,一方面未做好离退休后的心理准备,缺乏爱好,另一方面经济收入减少,或家庭社会心理上受到压抑使老年人情绪低落、沮丧,食欲、性欲下降,体重减轻,有的老年人伴有癔病和妄想,出现明显的睡眠障碍和躯体症状,加重抑郁症状,在此基础上,有的可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及自责、自罪心理阴影,老年人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等会受到老年群体不良情绪影响与感染,与消极厌世的意识产生共鸣,有的就产生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2老年抑郁症的护理干预措施2.1基本护理2.1.1生活起居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创造安静、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让患者的生活有一定的规律,并注意合理安排一定量的户外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久坐、久立、久卧。
2.1.2饮食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饮食应有规律,并注意合理搭配,保证营养供给。
应注意多饮水、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1.3用药应坚持服用抗抑郁药,要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不可随意增减药量。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感 和 自我认 同感。⑤药物 的持续 、 巩 固治疗 是防止抑 郁症加 重
的重要 因素。患者 药物治疗 的依从性 涉及 两种行 为 , 即是否 连
续服药 和是否按剂 量服药 , 护士必 须对患 者以及 家属进 行足够 的宣教工作 , 说明服药的重要性及药物可能产生 的副作用 , 强调 家属在患者药物治疗 中的重要性 , 督 促患者 按 医嘱用药并 亲 眼 看患者服药后再离开 , 严防患者藏药进行 自杀 , 治疗 期间病情会 时好时坏 , 在未与医生达成共识 下不 可擅 自变更药 物剂量 或换 药。 ⑥密切观察病 情 。与家 属及 时沟 通交 代病 情 , 做好 评 价和
字表 法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 每组 6 2 例 。对照组 患者采 用常规护理 , 观 察组 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予以家庭 为中心的护理 , 观 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汉密顿抑郁 量表评 分结果。结果 经过 干预 , 两组汉 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有 所降低 , 但观察组 患者 的降低程 度
明显优 于对照组。结论
续护 理 。
以家庭 为中心的护理 干预 能缓 解老年抑郁症状 , 为老年抑郁症 患者 重建 家庭 支持体 系, 有利 于抑郁症 的延
关键词 : 护理干预 ; 老年抑郁症 ; 以家庭 为 中心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 6 4 1 1 ( 2 0 1 7 ) 9 — 0 1 3 3 — 0 2
的意义 。 以家庭为 中心 的护理 ( F a mi l y — C e n t e r e d C a r e , F C C ) 起源 于美 国, 且越来越 受到护理 学界 的重视 , 其有别于传统 的以组织 管理为基础 的护理 , 突出强调家庭 在整个 疾病过 程 中发挥 的重 要作用 , 承认 患者对家庭成员 的需要 , 同时也承认 家庭成员对患
老年抑郁症观察及护理措施论文
浅谈老年抑郁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老年;抑郁症;观察;护理措施例在不断上升。
大于60岁的患者发生抑郁症的几率比较高。
患者的心理会长期表现为抑郁的表现。
对高于75岁患者进行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此疾病的发生几率为0.3%,占高龄人口的3.4%左右。
调查还显示男性明显低于女性患者。
高于65岁的患者中有10%的患者曾出现自杀的想法。
现今已有资料明确证明抑郁症疾病对患者的各项生活都有巨大的影响,应给予患者进行积极地治疗和相关地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的疾病情况。
高龄患者易于发生抑郁症疾病,其也为现今高龄患者比较常见的疾病,但对高龄患者进行护理措施的研究现今还很少,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
对高龄患者进行护理,应首先对其习惯、信仰等给予尊重,并重视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给予心理干预,这样才可促进患者康复。
1 临床症状1.1 精神状态方面患者有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精神恍惚、反应迟钝、思维迟缓等临床表现。
一些患者甚至会出现疑病、人格解体、幻觉等精神方面的表现。
1.2 情感方面患者可有杞人忧天、疑神疑鬼、紧张不安、丧失自信、消极厌世、愁眉不展、忧心忡忡、悲观绝望、感情淡漠等临床表现。
一些患者还会出现自杀、自残等想法。
1.3 躯体状况方面患者可表现为少言寡语、行动迟缓等临床表现,一些患者还会出现睡眠障碍的表现。
2 给予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2.1 生活照顾高龄患者应配有专人对其进行护理,故应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其可以亲自照顾患者,并不离开患者的身边。
患者的生活应保持规律性,睡眠应充足,进行可行的身体锻炼。
2.2 饮食患者的饮食应保障营养,并应注意不可食用有刺激的物品,患者应多喝水,多食用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畅通,避免出现便秘。
2.3 用药患者应用药物应严格根据医嘱执行,不可随意滥用药物,也不可肆意停止用药。
如服用药物期间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调整。
2.4 防止发生意外因这种病人往往有自杀企图,故不可疏忽大意。
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干预论文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摘要] 目的为了解除老年患者抑郁情绪,从忧伤绝望中得到帮助。
方法通过对2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状态了解和分析,有针对性的实施个性化的心理干预。
结果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缓解,解除了心理痛苦,重新适应社会。
结论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是积极有效的,能够促进疾病康复,从而重建自信。
[关键词] 老年人;抑郁症;心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39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随着社会老年化程度加快,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生活质量越来越来受到社会的重视。
抑郁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患者大多躯体慢性疾病缠身与抑郁心理交织在一起,情绪低落,心理常处于忧伤、悲观、绝望之中,不能自拔。
自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对2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和分析,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就医确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24例,其中男9例,女15例,年龄60至75岁。
10例合并慢性疾病,生活质量下降;9例为丧偶,情绪低落;5例生活能自理,需要别人照顾。
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10例,初中5例,高中以上4例。
2 心理分析 (1)老年患者身体长期疾病缠身,生活质量下降,长期拖累家人而感内疚和自责,而产生悲观、厌世情绪。
(2)因丧偶后生活孤单无助,没有依靠,情绪低落,少言语,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等又受到老年群体不良情绪影响,与悲观消极的意识产生共鸣。
(3)老年人离退休后,未做好离退休的心里准备,缺乏爱好和社交,在家庭中和社会上心里受到压抑使患者情绪低落、沮丧;有的老年人伴有癔意和妄想,出现明显的睡眠障碍和躯体症状,加重抑郁症状。
3 心理干预方法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积极的支持性心理干预的第一要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决于心理干预者能够针对患者的情感、思想及行为进行干预,像患者的知心朋友那样进行交流。
浅谈老年病诱发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论文
浅谈老年病诱发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论文浅谈老年病诱发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论文随着老龄化人口的比重日渐加大,老年性疾病以及由其诱发的老年人心理问题成为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道难题。
本文以例证的方式阐述了疾病导致老年心理问题的存在状态,说明了老年人精神护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必要的精神护理策略。
2010年7月13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向社会发布了《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该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
有关方面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个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5%,老龄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信息来源:新华网)。
根据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即标志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显然,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我国在生产力水平尚不发达、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提前进入了老龄社会。
老年人的生活保障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其中,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机制是当务之急。
1 老年性疾病诱发抑郁倾向的现状分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成为老年人口的高发病症。
与此同时,气候变更、环境恶化导致的恶性肿瘤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也日趋增高。
上述老年性疾病的共同特点是:病程长,一旦染病将伴随终身,目前的医疗技术尚无法彻底战胜上述顽疾;此外,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力、抵抗力都远低于年轻人,因此,上述疾病的并发症也经常困扰这些病人。
常年承受老年病侵袭的人,临床当中表现出焦虑、恐惧、烦躁等负面情绪的比例很高。
严重的因此而多愁善感,并最终形成抑郁症。
针对这类状况所发生的比例,国内许多同行均进行了系统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邱忠霞和王涤非等对入院的1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抑郁状态评价,抑郁严重指数>0.5的诊断为抑郁,结果表明抑郁患者56名,占入选病例的43.1%,其中男性22例,女性34例[1]。
敬老院老年期抑郁症的护理干预
敬老院老年期抑郁症的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敬老院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据调查研究,长期住在敬老院的老年人44%有抑郁症的症状,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在医疗社会活动、身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都面临严重的问题。
方法:对我市敬老院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4例老年人中展开调查,其中32例老年人患有抑郁症的症状,针对这些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积极展开护理工作。
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干预之后,其中29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恢复正常,护理有效率达90.6%。
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敬老院;老年期抑郁症;护理干预老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理疾病,属于功能性精神障碍类别,一般指60岁以后首次发病的老年人,由于病患心理压抑、精神空虚或者情绪低落所致。
而老年人又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导致身心痛苦,引起老年人精神异常,出现自杀等倾向。
尤其是敬老院的老年人,由于缺乏子女的关爱,生活、身体及精神各个层面都存在严重缺失,致使忧郁症发病率更是高于普通老年患者。
为更好的对敬老院老年人忧郁症患者进行护理,笔者对其临床护理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报告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我市敬老院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4例老年人中展开调查,其中32例老年人患有抑郁症的症状。
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60~78岁,平均67.7岁,无配偶者24例,有配偶者8例,现患老年人疾病者22例,无患病因素者10例,有精神病史者4例,体力劳动者12例,脑力劳动者20例,受高等教育者21例,未受教育者或者受教育程度较低者11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规定标准。
1.2方法对所有病患进行临床表现观察和记录,从情感反应、情绪思维、行为障碍、身体特征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护理分析,并查找以往医护人员的护理记录,总结有效的护理经验,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心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抑郁症家庭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关于老年人抑郁症的护理体会阐述脑血管意外是神经内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与病死率一直都居高不下,与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同被喻为人类四大杀手之一,而老年人是脑血管意外好发人群,由于患者对本病的认识不足,一旦发病,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抑郁,表现为懒言、淡漠、多愁善感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我院神经内科于2004年6-12月共收治了36例脑血管意外继发抑郁症的病人,通过心理辅导并配合适当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后,抑郁症状基本得到控制,病人都能积极面对疾病且配合治疗,出院时抑郁症状均得到改善。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脑出血10例,脑梗死26例,年龄60*80岁,住院时间在25d以上甚至50d。
均有自知力,对自身的情绪能够表达,与人的情感沟通正常。
临床表现:情绪低落、寡言少语、懒于活动,躯体症状主诉增多,如胃口不好、易疲劳等;自责内疚、悲观,认为自己成了废物不配吃饭;对治愈缺乏信心,觉得自己是家人的负累,造成对疾病缺乏斗志;拒绝治疗,有自杀、自伤念头及毁物倾向。
药物治疗概况脑血管意外继发的抑郁症,应以治疗脑血管意外为主,同时控制抑郁症,控制抑郁症目前多使用高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郁剂(SSRI),其毒副作用小、服药简便、安全性大,病人易接受,常用的药物有:氟西汀(百忧解)、帕罗西汀(赛乐特)、舍曲林(郁乐复)等。
2护理心理护理当脑血管意外造成躯体功能发生障碍时,患者往往不能接受这一现实,易造成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不愿活动、拒绝治疗和进食等一系列情绪变化。
因此要做好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除了医护人员认真负责的检查治疗和亲切和蔼的服务态度外,还应针对每个病人的特殊性,采取支持性的心理治疗。
(1)当患者情绪低落时,护士要耐心倾听患者讲述内心的痛苦,不断用劝慰的方法改变患者的情绪状态,帮病人找出心结,给予开导,帮助患者分析及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使其认识到积极乐观无论对原发病还是继发病都有好处,正确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让病人有安全感,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并且帮助病人自我能力的恢复,以便能有精力去面对疾病,并向病人介绍类似疾病成功恢复的例子。
(3)由于患者是老年人,思想较偏激,一旦发病,易造成悲观、焦虑,怕自己成了子女的负担。
平时应说服家属多点关心、照顾病人,让病人觉得自己康复对家人的重要性。
三防护理防止病人的自杀、自伤、毁物是护理的中心环节。
(1)将有自杀、自伤、毁物倾向的病例列为一级护理对象,床位安排在护士易于观察其动态的地方,设留陪人。
(2)掌握病人情绪变化的规律性,及早发现患者是否产生自杀念头。
由于抑郁病人一般无智力与意识障碍,故有些病人自杀的计划周详,致死的可能性较大,但大部分有自杀企图的病人在言语、情感、行为表现中都会有所流露。
因此,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从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另外,抑郁病人睡眠不足,常早醒,而清晨是抑郁最严重的时刻,因此在清晨时分是最易发生自杀的时段。
值下夜班护士应加强巡视护理,严防自杀发生。
(3)识别病人隐瞒病情的表现,有些病人为了摆脱医护人员的监护而伪装情绪开朗,积极主动配合,以达到自杀目的,因此,当病人突然表现出活跃、一反常态时,要提醒我们注意,辨明真假,不要被假象所蒙蔽,从而放松警惕,给病人有可乘之机。
(4)注意安全检查,经常检查病人身上及单位有无存留危险物品或病人书写条(如遗书等)。
对有严重自杀行为病人应设专护,外出或上厕所时要有人陪护,每次发药应检查口腔,确认服下后方可离去,严防病人积藏大量药物一次吞食而造成自杀,家属探视时要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项,争取家属的配合,严防意外。
(5)当病情有所好转时,可给病人安排参加适当的治疗性活动,可以分散其对病情的注意力,提高生活兴趣,有利于康复。
3讨论由脑血管意外引发的抑郁症属于反应性抑郁症,一般自知力保持完整,对自身的情绪体现能够表达,与人的情感沟通正常,一般剂量的抗抑郁药物及心理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使病人的抑郁症状明显改善,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在与疾病和痛苦斗争的同时,减少精神上的折磨。
因此,必须重视老年病人伴有的情绪问题,早期识别、诊断、及时治疗。
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6例脑血管意外继发抑郁症的病人,通过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抑郁症状均好转。
病人都意识到情绪抑郁问题对原发疾病(脑血管意外)康复无利,而原发疾病所引发的症状,通过药物、理疗、高压氧舱等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能够改善到一定程度。
当病人知道病情的转归是乐观的,抑郁症自然而然逐渐消失。
做好三防护理工作,使有自杀倾向病人均无发生自杀、自伤、毁物行为,病情好转出院。
出院后每月随访1次,连续1年,病人能正视疾病及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症状,如肢体功能障碍、失语已得到较好的康复,都没有再次发病(脑血管意外)。
作者:邓汉娣(510080广州市,广东省人民医院东川门诊注射室)第2篇:老年人抑郁症特点及家庭护理的综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逐渐严重并开始为社会广泛关注。
老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伴随着其机体各种功能的退化,其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也在逐渐减弱,心理和生理变化较大,任何的外界条件和环境都可能对其造成心理影响,引起抑郁等心理障碍。
老年抑郁症,是指为60岁的老年人这一特定人群出现的抑郁症,它不仅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治疗造成严重影响,且增加了非精神卫生方面的医疗费用,给社会加重的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21世纪预防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是两项重要的心理卫生任务。
老年抑郁症不仅会导致老年人躯体功能下降,而且还会增高老年人伤残的危险性。
我国目前老年人口已超过亿,占人口总数的%,居世界之冠川。
预计至2020年老年人口将到达亿,而中国老年人口于2040—2050年间将达到%的顶峰。
尽早意识到老年抑郁症防治的重要性,采取科学正确的治疗手段,减少甚至避免老年抑郁症对个人、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该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和成总结整理,现将老年抑郁症特点及家庭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老年抑郁症的特点发病率抑郁是老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具有普遍性。
Djemes收集了1993—2007年老年抑郁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元分析,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以DSM、ICD-10为标准,在社区调查>55岁的老年人,老年抑郁发生率高达23%~25%。
国内研究显示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普通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为%~%,而住院老年病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则高达50%。
王桂贤等人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离退休老年患者中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已达到了%,早期筛查与诊断,并给与相应的心理疏导是必不可少的。
发病诱因社会心理因素抑郁症同老年期的丧失呈正相关,丧失越多,患有抑郁症的可能性越大。
例如退休后社会角色、经济收入、亲戚朋友离世、人际关系等丧失。
老年人退休后,职业生涯趋于结束,老年人在心理会抗拒自己社会角色的转变,因此,常常出现不适,同时可能伴有巨大的心理落差,导致情绪低落甚至抑郁。
同时,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不能获得较好的倾诉途径,会曰益加剧老年人的社会适应难度。
身体疾病因素许多生理疾病的临床症状,如脑卒中、心脏病、肿瘤、慢性疼痛和晚期疾病等,由于患者需要其对疾病的不了解以及担心,对人生产生悲观厌世等负面情绪,容易引起其焦虑和抑郁。
同时某些疾病需长期服用药物或进行治疗的老年人,也易产生焦虑和抑郁,进而引起抑郁症。
环境因素老年人退休或离休后,因年龄较大,躯体健康水平较差,活动范围逐渐缩小等变化,造成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相关方面的不适感。
在现今社会中,老年人的情感世界中,子女的关照、孙儿满堂、房前屋后、喝茶乘凉等,已经远不能满足其情感需求。
在老年人的情感世界中,同样需要社会支持,例如友情、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安慰与帮助,或者发挥余热等。
然而,随着中国居民城镇化的不断加剧,很多老人以往的生活环境被破坏,失去了与邻居、好友的联系。
近年来美国研究发现,在公共机构(如养老院)居住的老人中老年期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48%[6]。
突发事件突发生活事件是抑郁症的主要诱因,有些老人因为配偶、朋友的突然离世,使自己处于过度的悲伤当中。
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天有不测风云的变故开始逐渐增多,当过多的变故在老年人的生活中频繁发生,会使老年人对变故产生代入感,导致压力和抑郁,当这些情绪无法缓解,便容易造成抑郁症的发生。
主要表现老年抑郁症起病隐蔽,不易察觉,早期常被认为是由于心情不佳而引的郁闷,不能及时就诊。
早期表现:早期抑郁症患者常伴有躯体症状,如头痛、背痛、四肢痛、腰痛等,但原因不明,无器质性病变。
还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腹胀、腹泻、厌食、恶心及胃部不适、莫明其妙的心慌、心悸,以及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不适,患者会疑神疑鬼,怀疑自身所患疾病。
重症表现:重症患者可伴有烦躁、心神不宁、燥热、多汗等特征,典型的抑郁还具有晨重夜轻节律的特点。
重症患者除了生理不适和心理不适,最严重的后果是自杀。
2老年抑郁症的家庭护理生活护理生活护理是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的最基本工作。
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夜间入睡困难、清晨早醒为比较常见的临床特征。
抑郁症患者临睡前表现为忧郁、焦虑以及不安。
此时,家人应注意观察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状况,发现病人情绪出现问题时家人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例如在起身边陪伴、劝导,同病人进行谈心,展开轻松、愉悦的话题,这样可使病人产生愉快的心理以及安全感,能够有效的小处焦虑情绪,促进病人的睡眠质量。
抑郁症患者在清晨易早醒,临床表明,抑郁症患者自杀所选择的时间多在清晨,因此在抑郁症患者的曰常护理中,早醒病人需要给药控制,以延长其睡眠时间。
陈仁波等ra研究发现,居家养老者的抑郁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养老院养老者,其发病率分别为%、%,养老院组显着高于居家养老组,这可能与养老院等公共环境中老年人缺乏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关。
家庭成员要鼓励病人参加社会活动,例如参加轻体力的活动,当病人完成某项任务时,在护理方面应给予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
有些抑郁病人有自残倾向,或用一些劳动最自己进行惩罚,发现患者有这些征兆,那么在护理方面有必要进行劝导,规劝其进行适当的休息,防止疲劳或因为过度劳动而导致虚脱。
鼓励患者聆听轻音乐,或伴随音乐轻轻起舞,也可带老人到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公园、社区进行散步、唱歌、跳舞,到郊外郊游、散步,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症状。
饮食护理抑郁症患者因情绪低落常伴有食欲下降,有些病人想通过绝食来达到消极身亡的目的。
针对此类型患者,需要着重进行饮食护理,既要注意营养膳食的合理搭配,又要兼顾食物的可口性与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