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古代诗词二首》教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七组 21. 古诗两首》公开课教案_8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七组  21. 古诗两首》公开课教案_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7 《古诗两首》之《春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教材分析】《春晓》这首古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

作者是唐代伟大诗人孟浩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夜风雨后,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春晓》这首古诗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

它没有写似锦的繁花如何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共4句。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写“春眠”的香甜。

第二句“处处闻啼鸟”写早晨到处鸟叫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景。

第三句“夜来风雨声”写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

第四句“花落知多少”写诗人联想到花儿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形象地展示了雨后春晨图。

本课训练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

【学情分析】这是本学期学的第一首古诗,古诗一直以来都是较为难上的篇章,虽然文章简单短小,一年级的小学生早已是背得琅琅上口,但是对于其中的意境,学生是很难领悟的,把握不好便会将课文讲的枯燥乏味。

所以在教这一课时,我注意到了以下两点:《春晓》这首古诗好多孩子上学前就已经会背了。

如果课堂上再一味注重读背,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会如同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这样的课无非是在浪费时间,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春晓》这课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以学定教,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等激发其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用音乐画面第直观形象地帮学生理解诗中的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设计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是新课标强调的教学理念之—。

因此,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春晓”的主题,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从提问题、看图片导入,再通过说春天、唱春天、画春天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春晓的美好,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学的魅力,爱上古诗,爱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要通过动情的语言,借助优美的音乐、图画、场景等,把春天的种种意象变成一首“立体交响曲”,再通过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生日常的见闻,加以关键点拨,使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接受新信息,充实完善课堂学习内容,把教学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让学生感受到春天很美好。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2 第7课《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2 第7课《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

7、古诗二首春晓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讨论入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和春有关的古诗。

那么,有哪位小朋友来给我们讲一下他对春天的印象,看看他在春天有哪些特别的感受呢!(来,举手发言。

要积极哦!)刚刚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很好,为我们讲了他们对春天的印象看法。

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诗人孟浩然在《春晓》中所描绘的春天。

看看他看到的春天和我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板书春晓)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板书生字,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1、重点指导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

部首是“”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部首是“士”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

部首是“小”2、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1、理解字词眠:睡眠、睡觉。

晓:拂晓,天刚亮。

闻:听到。

啼:叫。

春晓:春天的早晨。

晓:天刚亮的时候。

2、讲解诗句的意思:春天的夜晚睡得好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到处都能听到鸟的叫声。

(诗人想到)昨天夜里的风雨声一阵又一阵,不知道有多少花儿被打落了。

3、教师朗读,体会诗歌的语气和停顿4、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2、背诵古诗六、板书设计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物刻画(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的表达作用。

2、能力目标:理清情节,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情感目标:感受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培养学生高尚人格。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的线索,品味故事情节,揣摩并且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初中语文教案:古代诗词的鉴赏与演唱》

《初中语文教案:古代诗词的鉴赏与演唱》

《初中语文教案:古代诗词的鉴赏与演唱》古代诗词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而广受人们喜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语文教案中,关于古代诗词的鉴赏与演唱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趣的内容。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门艺术,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长。

一、了解古代诗词的背景与特点在教案开始之前,首先需要向学生介绍古代诗词的背景和特点。

古代诗词是我国独有的文艺形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闪光的篇章。

师生可以一起回顾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介绍宋辽元明清等不同时期的著名诗人及其创作特点。

同时,还应当着重讲解古代诗词体裁、韵律格律以及意象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于古代诗歌有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认知。

二、选取经典名篇进行鉴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词,教案中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名篇进行鉴赏。

比如,从唐代选取《登鹳雀楼》、《静夜思》等脍炙人口的作品,通过读解和分析这些诗歌的内容、意境和艺术特点,帮助学生培养对古代诗词的触觉和审美能力。

在进行鉴赏时,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他们是如何运用语言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此外,在讲解每一首诗之前,可以适当介绍一下该作品的背景故事和创作缘起。

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对于古代文化、历史背景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发他们对于文学创作背后的故事与人物的兴趣。

三、启发学生演唱古代诗词为了加深对于古代诗词的理解和记忆体会,并激发孩子们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教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古代诗词的演唱。

首先,教师可以精选一些适合演唱的古代诗词,特别是那些具有旋律感、韵律感较强的作品。

例如《东篱乐府》、《蝶恋花》等,这些诗词大多是采用了古代音乐曲调或者带有明显节奏感的形式,适合学生借助声音来体会和表达。

其次,在启发孩子们演唱时,老师可以请他们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配乐或者编写歌曲。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通过自己的方式传承古代文化。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6课《古代诗词二首》word教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6课《古代诗词二首》word教案
问:请大家找出作者是怎样写出宫使的横行霸道的?又怎样表现宫使掠夺的残酷的?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整理归纳,最后给出投影。
投影:外表------黄衣、白衫、翩翩——横冲直撞、趾高气扬(对比)
行为------把、称、回、叱、敕、牵、系——仗势凌人、蛮不讲理
炭直------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一车炭,千余斤)
心理------宫使驱将惜不得(对比:地位悬殊)
5.真是一个可怜的人!就这样,作者通过一步步的铺垫渲染,通过细腻的肖像、动作、心理的描写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反映了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宫使掠夺的本质。诗中无一字谴责,但我们在字里行间能深切的体会到同情、痛恨,能触摸到诗人善良的心。
6.根据史书所记,当时这样的饱受宫市剥削压迫的老百姓是大有人在,这首诗歌就是通过被掠夺的个别,反映了名为宫市、其实夺之的一般,那么,这个形象是完全真实还是作者完全的虚构呢?应该说,白居易是在来源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发挥了艺术想象,加工创造出这个典型形象的,它有生活原型,却不是生活原型的翻版,让我们来看看生活原型:(给投影)
二、介绍“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咱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咱们不忙着做结论,先来看一些史书记载。
古代诗词二首教案
第一课时卖炭翁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理解诗歌的主题。
2.体会本诗的写作特色。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6《古代诗词二首》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6《古代诗词二首》教案 苏教版

第一课时卖炭翁教学目的: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理解诗歌的主题。

2.体会本诗的写作特色。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设想:通过史书记载的关于宫市的资料帮助理解诗歌所述内容,理解诗歌主题,同时在认真的吟诵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在与原型的比较分析中体会本诗的写作特色。

一、导入今天咱们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叙事诗《卖炭翁》,它也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

讽喻诗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二、介绍“宫市”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咱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宫市。

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

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

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咱们不忙着做结论,先来看一些史书记载。

《旧唐书张建封传》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

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压低人家的物价,比原价稍低)。

末年(指唐德宗贞元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

率用值百钱物,买人值数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

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

名为“宫市”,其实夺之……《资治通鉴》:“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而给之。

”这就是白居易创作《》的时代背景,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拿起了笔,无情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宫市害民的社会现象:劳动者劳而不得,统治者不劳而得,甚至是疯狂掠夺。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课题
21古诗两首
第1课时
07年5月11日
教学内容
学习第一首古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教学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辛、苦”
3、生描红、临写。
课题
21古诗两首
第2课时
07年5月11日
教学内容
学习第二首古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三、讲读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指导朗读)
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千仓万箱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七组21.古诗两首》公开课教案_6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七组21.古诗两首》公开课教案_6

《锄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培养爱惜粮食的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1、同学们,请看我们大屏幕上的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举手回答)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板书:古诗两首。

解释:“古诗”就是古体诗。

诗歌以“首”为单位。

3、我们先学《锄禾》,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还有谁了解李绅这个人。

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

学习古诗《锄禾》1、出示小黑板。

a领读“锄禾”。

纠正读音:锄:翘舌音。

B解释题意。

锄头,农具,可以松土锄草。

禾:指禾苗。

“锄禾”就是用锄头给禾苗锄草。

2、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一遍。

想想这首诗有几句。

3、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画出生字词。

4、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词板: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小老师带读。

指名认读,提醒学生“辛、盘”是前鼻音。

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禾:“木”字上面加一撇;午:“牛”字不出头;粒:“米”加“立”;辛:“立、十”,老农夫锄草在田里站立十个小时是多么辛苦呀!苦:“艹、古”成“苦”。

过渡:记住了这些字形,读准了字音看谁能把这首诗读通顺,读准确。

(指名读,齐读)根据情况表扬(同学读得很准确,真响亮等)5、看图(1)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是什么?自由说图意。

看图理解:“日当午”是太阳当头的意思。

“汗”:汗水。

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烈日炎炎,太阳当空照,农夫在农田里锄草,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农民伯伯种田很(辛苦)谁能读出农民劳动的辛苦。

指名读,分组读。

这一句诗描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

(2)那第二句诗告诉我们什么?根据字面意思给大家说说。

(每一粒粮食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每一粒粮食都来得不容易,我们要读出珍惜的语气。

谁是最珍惜粮食的孩子,你来读一读第二句。

6、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七组 21. 古诗两首》公开课教案_1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七组  21. 古诗两首》公开课教案_1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课《春晓》教学设计时间:2017年3月2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同身受。

(5分钟——8:55开始)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生:春季!师:春天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古代人也会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候外出旅行。

今天,史老师带着你们,我们一起跟着唐诗去旅行。

师:唐代有一位大诗人,他的名字叫做——生:孟浩然!师:他喜欢游山玩水。

有一年春天他到家乡襄阳城郊的鹿门山游玩并小住了几日。

这次游玩中他写下一首古诗——师:题目叫做——春晓(出示PPT,并且在磁铁板上写下“春晓”)师:史老师的名字中间也有一个“晓”字,听我爸爸说,我这个“晓”是“知道”的意思,他们希望史老师长大后知道一点点语文的知识。

那么,“春晓”的“晓”也是“知道”的意思吗?生:早晨师:所以,春晓的意思就是:春天的早晨。

二、品读诗句,感悟韵味。

(两幅动态图,逐层递进)20分钟师:昨天史老师让同学们借助于拼音预习了古诗《春晓》,现在哪位同学想来读一读这一首古诗?(直接检查)师:你的读音很正确。

师:你读得很流利。

师:史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读古诗。

师:当年孟浩然徜徉于鹿门的山水之间,有一天早晨他睡得正甜时,你猜他听到了什么?(出示PPT)师:这首诗中哪两行诗和你看到的图画是一致的?师:史老师有一个问题,“啼”是什么意思?生:“叫”。

师:“那么是叫鸟还是鸟叫呢?”生:鸟叫。

师:啼鸟就是鸟啼,这叫做:倒叙词。

师:那么“闻”啼鸟就是什么鸟叫声?生:听到鸟叫声。

师:听到叽叽喳喳的鸟鸣,诗人的心情怎么样?师:诗人好像并不着急起床,听着远处传来鸟儿清脆婉转的叫声,孟浩然用耳朵感受着春天,谁能够用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师:在座的同学们中,又有谁留心过春天叶底黄莺、落花沾水的婉转动听?师:孟浩然被春景陶醉了,同学们被这一幕陶醉了,史老师被你们美丽的声音陶醉了。

师:可是就在他陶醉的时候,他忽然想到——(播放PPT)师:雨中花瓣落,灯下草虫鸣。

不知道有多少娇柔的花朵在风雨中摇落凋谢了呢!此时诗人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生:伤心、惋惜、难过。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案3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案3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了解古诗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

2、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3、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引情入境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诗人们曾写过许多赞美春天的诗句,来表达他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代诗人歌颂春天的诗。

二、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默读,注意会认字的读音。

2、学生圈出会认字,看拼音读一读。

3、教师出示识字卡片,学生读,再分别组词。

4、学生自读古诗。

三、学习古诗,了解诗意1、板题,说说题意。

2、学习第一句。

(1)试着把第一句的意思讲给同桌听,教师巡视。

(2)指名说一说。

(3)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大家讨论。

(4)春天的早晨多美好啊!带着这种感情读这一句。

(5)背诵第一句。

3、学习第二句。

(1)学生自读第二句,把这句话的意思讲给同桌听。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3)指名读,要读出语气。

(4)大家评议。

(5)背诵第二句,背诵全诗。

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首诗的意思。

四、学习会写字1、读识字卡片,口头组词。

2、看看会写字,把难写难记的字提出来。

3、书空练习。

五、作业1、背诵古诗。

2、读《村居》。

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和朗读1、指名背诵《春晓》。

2、指名读《村居》。

二、自学古诗,教师指导1、自学古诗,学习本诗中5个会认字。

2、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

三、小组学习,交流学习体会1、用自己的话讲讲古诗的意思。

2、说说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3、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讨论。

四、各组汇报学习情况五、想象读完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六、巩固生字1、读识字卡片,口头组词。

2、看看会写字,把难写难记的字提出来,讨论识记方法。

3、书空练习。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拓展活动1、朗读古诗比赛。

2、收集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进行交流。

3、合作给古诗配画。

一年级下语文说课稿古诗两首_苏教版-教学文档

一年级下语文说课稿古诗两首_苏教版-教学文档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锄禾》《悯农》说课稿【说教材】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我们的教材安排的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本课《锄禾》和《悯农》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

每首诗都是五言绝句。

两者相比,《锄禾》难度较之《悯农》稍大些。

我准备按顺序先教学《锄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学习古诗的方法,接着再学《悯农》。

然后再以一首带多首,放手让学生学习补充的两首诗歌《咏鹅》、《春晓》。

当然,这两首古诗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难易适中,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又是对古诗的积累。

所以,学好古诗《锄禾》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根据教材的难易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我分两教时进行教学。

第一教时:把《锄禾》作为范例进行教学,充分解剖,充分展示学习过程;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学《悯农》,补充学习《咏鹅》、《春晓》。

这样安排简洁、紧凑而又有所侧重。

下面我重点来分析一下《锄禾》这首古诗。

(出示课件画面并板书:锄禾)《锄禾》是学生在小学课本中学到的第三首古诗。

在这之前所学的《画》和《古郎月行》两首古诗,意思浅显易懂,而《锄禾》这首古诗也比较简单,但在理解意思时必须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

那么,正确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也就是本课教学难点之一。

从内容上看,《锄禾》的前两句描写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后两句通过反问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使学生能够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课后的练习题,同时针对我校一年级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第一课时的五个教学目标:1.掌握5个生字:禾、午、粒、辛、苦,着重理解“锄禾”“当”、“皆”“辛苦”这些字词的意思。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可能包括锄禾等)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可能包括锄禾等)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可能包括锄禾等)教案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识读并背诵《锄禾》及所选的另一首古诗,掌握其中的基本词汇和诗句意义。

2. 技能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韵律美,初步学习吟咏古诗,体会诗词中的画面感,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诗歌内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通过 《锄禾》等诗歌的学习,培养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 熟练背诵两首古诗,认识并书写相关生字词。

- 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描绘出诗歌表达的画面。

难点:- 引导低年级学生感知古诗的音韵节奏和意境美。

- 通过古诗理解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讲述古诗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引出本课要学习的两首古诗《锄禾》和另一首古诗。

2. 针对《锄禾》,展示农民耕作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农民种田的情景。

二、初读感知1. 教师带读《锄禾》,讲解每句诗的意思,指导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 同样方式处理第二首古诗,确保学生能正确朗读并初步了解诗意。

三、精读解析1. 对 《锄禾》进行逐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以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2. 接着解读第二首古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故事化的方法帮助学生把握其主旨。

四、诵读欣赏与实践活动1. 组织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如全班齐读、分组比赛读、个人表演读等,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加深对古诗的记忆和感悟。

2. 设计简单的绘画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创作图画或表演情景剧,进一步形象地呈现古诗意境。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 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古诗的内容和蕴含的道理,强调珍惜食物、尊重劳动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背诵两首古诗;选择一首画一幅插图或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古诗内容。

板书设计标题:《古诗两首》古诗一:《锄禾》(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2017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7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2017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7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7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春晓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学会课文2个生字,拓展学习部分新字,进一步巩固对形声字造字律的认识。

2、自主、探究学习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画面导入,揭题简介:同学们,春暖花开,百花盛开,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吧。

1.出示课件踏青归来,想对春天说什么?2.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

课件3.(指“晓”)这个字读什么?“晓”是什么意思?师:在文中指“早晨”。

为什么晓字是日字旁?5.齐读“春晓”。

“春晓”的意思就是——?6.这首诗的作者叫孟浩然。

简介作者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读2.检查交流3.过渡:下面我们来理解诗句,在这基础上体会诗情。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前两句:1.出示图2:诗人本来在干什么?诗中哪个词表示睡觉的意思?(眠)正音。

你怎么看出来它表示睡觉?“春眠”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睡起来会睡得怎样?(很香)那“春眠”的意思就是____?(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2.哪个词看出作者睡得很香,天亮都不知道?(不觉)3.作者告别了一夜香甜的美梦,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在春天的早晨醒来了。

4.指导读第一句:春眠/不觉晓。

(师范读指读齐读)5.诗人听到了什么?课件6.想想可能有哪些鸟在叫?鸟儿一大早叽叽喳喳在干什么?课件:很多鸟儿诗中哪个词告诉我们鸟儿很多?7.想想这时候诗人的心情怎样?(喜悦)练读:处处/闻啼鸟。

8.春天鸟语花香,除了鸟,图上还少了什么?课件加花看到花园里开满了鲜花,诗人心情怎样?读前两句诗(1).诗人坐在窗前,看着花园里花瓣满地,想起了什么呢?读后两句诗(2).昨天夜里,天气怎样?(刮风下雨的声音)(3).鸟儿可以躲,娇嫩鲜艳的花儿怎样了呢?课件(4)看到美丽的花儿被风雨打散飘落,你是诗人,会说什么?读后两句诗(5).连起来读整首诗四、情景设置,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五、配乐读整首诗六、读春天的古诗七、学习生字《7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草【导练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2《古诗两首》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2《古诗两首》

主备人:
使用人:1、数论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一个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与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连的。

2、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

3、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

4、一个数学家越超脱越好。

5、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6、数学是锻炼思想的体操。

7、整数的简单构成,若干世纪以来一直是使数学获得新生的源泉。

8、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理论。

9、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10、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

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

苏教版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背诵教学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写几句话。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述:小朋友们,春天到了,春风拂面,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代诗人抒发自己对春天喜爱的古诗。

2.板书课题: 1.古诗两首二、揭示《春雨》1.观察图:你们看到了什么?见过雨吗?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春天的雨有什么作用呢?(大雨、暴雨、毛毛雨、雷雨等。

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表现出来的形式很多。

在民间谚语中,有“春雨贵如油”、“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样的的说法。

对于农田来讲。

春雨是十分重要的,它可能决定着一年的收成。

)2.介绍《春雨》: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成都居住时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叫《春雨》。

简介:杜甫:字子美,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被后人称为“诗史”。

《春雨》原题《春夜喜雨》课文节选了前四句。

3.看看题目:你们知道,诗中写了什么?(雨下的季节和时间)(原题中感受到这个雨是好雨是及时雨,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那诗人是怎样写的呢?春雨能带来什么呢?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呢?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读这首诗。

三、精读《春雨》1.学生练习读。

指名读,正音。

2.读了这首诗,你觉得春天的雨怎样?(春天的雨是好雨)板书:好3.这春雨好在哪儿?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重点理解“知”。

时节:时令,季节。

当:正当,就在。

乃:就。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这真是一场“好雨”,像知道什么季节需要什么雨水,春天一到,就下起来了。

因为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春雨知时节,适时、应时、及时。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古诗两首_苏教版(2018)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古诗两首_苏教版(2018)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古诗两首_苏教版(2018)新授课挂图二度备课板书设计设计时间教学内容第()单元第()课第(2)课时上课时间设计人实施人课题7、古诗两首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用具生字卡片、插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古诗中三个生字:枯、荣、尽。

过程与方法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价值观教学重点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教学难点学习古诗中一些词的含义:离离、原、岁、枯、荣、尽,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二度备课一、导入从一年级学过三首古诗《锄禾》,《鹅》,《画》导入(学生背)我国古代出了很多很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很多诗。

这些诗写得可美了。

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

(出示)二、整体感知1、诗的题目和作者:唐朝白居易《草》(领读题目和作者)2、学习本课3个生字3、读课文,了解古诗内容:这首诗写了什么,提出不懂之处(学生自由读课文)三、精读深化1、引导学生读懂这首诗:(1)这首诗是写哪儿的草呢?请看“离离原上草”中的“原”字。

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词语?(老师板书学生回答的词语)这里的“原”就是指的草原。

“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

(2)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幅“草原图”。

)让学生看图回答问题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

以草的旺盛茂密解释“离离”是什么意思了。

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3)“一岁一枯荣”。

让学生用“岁”说一句话,使学生明白一岁就是一年。

再以一年四季草的变化描绘“一岁一枯荣”的情境。

(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刚发芽的小草、一棵长得茂盛的草、一棵老叶发黄的草、一棵枯黄的草,并每画一幅就让学生描绘一下当季节的草)(4)指明小草一年当中,有两次明显的变化,从而使学生明白“枯”和“荣”的含义以及这句诗的意思。

(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边将“枯”和“荣”写在它们所对应的图下面,能写对,说说明他懂了)(5)“野火烧不尽”这一句,“烧不尽”就是烧不——“尽”就是完的意思。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21.古诗两首教材分析本课两首无言绝句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

诗歌字里行间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农民的深切同情。

这两首诗浅显易懂,感情真挚。

课文配有插图,可指导学生观察想象,帮助理解诗句。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

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古诗两首。

解释“古诗”的意思。

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二、探究学习(一)初读指导1、板书:锄禾,领读。

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二)精读训练1、指导看书上的图。

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

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三、拓展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提出问题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3、你还有什么问题?二、探究学习(一)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卖炭翁教学目的: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理解诗歌的主题。

2.体会本诗的写作特色。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设想:通过史书记载的关于宫市的资料帮助理解诗歌所述内容,理解诗歌主题,同时在认真的吟诵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在与原型的比较分析中体会本诗的写作特色。

一、导入今天咱们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叙事诗《卖炭翁》,它也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

讽喻诗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二、介绍“宫市”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咱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宫市。

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

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

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咱们不忙着做结论,先来看一些史书记载。

《旧唐书张建封传》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

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压低人家的物价,比原价稍低)。

末年(指唐德宗贞元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

率用值百钱物,买人值数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

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

名为“宫市”,其实夺之……《资治通鉴》:“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而给之。

”这就是白居易创作《》的时代背景,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拿起了笔,无情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宫市害民的社会现象:劳动者劳而不得,统治者不劳而得,甚至是疯狂掠夺。

而中唐时宫市害民的现象,也正由于白居易塑造了可怜的形象,千百年后仍然普遍为人们了解。

下面,咱们来学习这首揭露批判宫市罪恶的诗歌。

三、读诗这是一首叙事诗,情节跌宕,层次分明,在反映烧炭、卖炭的不幸遭遇时着力于肖像、动作、心理及场面的描写刻画,每一个层次都是鲜明生动的画面,并且在字里行间渗透了浓郁的感情,朗读时,应在以情带声、读活人物上下工夫。

不知大家准备得怎样,想请同学来读一读。

设想:找两人读,读完后其他人比较分析评价。

大家都说的很好,也明确了读好诗歌,必须要心中有情,眼前有人物,有画面,才能读活。

现在请大家听范读(科利华教师备课软件提供),同时与自己的朗读作比较,掌握本诗的诵读技巧。

一分钟后,齐声朗读。

四、分析鉴赏诗在这样的朗读过程中,相信大家对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咱们试着分析鉴赏本诗。

1.教师问:围绕着“卖炭”,诗歌写了几个层次的内容?学生回答明确:烧炭——运炭——抢炭教师:其中,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苦”(学生一起呼应),有什么是苦呢?(师生一起说烧炭苦、运炭苦、被抢亦是苦)。

这苦也所不同,其中,烧炭是艰辛,运炭是艰苦,炭被抢是悲苦。

2.请大家阅读烧炭这一内容,明确作者是怎样写出的艰辛的?学生思考回答明确,教师给出投影:年龄特征-----职业-----伐薪烧炭劳动地点-----南山中外貌-----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劳动艰辛、生活困苦心理-----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衣正单-——愿天寒(矛盾心理------“可怜”)(教师)这是一个可怜的人,衣衫单薄,却期待着天寒,这样就为下文写宫使抢炭的罪行做了铺垫(让学生说出)。

3.终于盼来了“夜来城外一尺雪”,看样子,他一年辛劳的劳动就要换来收获的喜悦了,于是他“晓驾炭车碾冰辙”,充满希望地上路了。

白居易没有放弃这个铺垫的好机会,请问,作者是怎样写出运炭的艰苦的?学生读诗回答,教师给出投影。

投影:天寒------“一尺雪”地冻------“碾冰辙”人苦------“牛困人饥”、“泥中歇”路遥------“晓驾炭车”、“日已高”4.好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大雪,当他‘晓驾炭车碾冰辙“的时候,占据他的全部心灵的,不是埋怨下面是冰、上面是一尺雪的道路多么难走,而是应该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能换来多少衣和食,然而他的愿望实现了吗?(不是的)因为祸从天降,他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宫使。

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随着那“叱牛”声,自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碾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问:请大家找出作者是怎样写出宫使的横行霸道的?又怎样表现宫使掠夺的残酷的?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整理归纳,最后给出投影。

投影:外表------黄衣、白衫、翩翩——横冲直撞、趾高气扬(对比)行为------把、称、回、叱、敕、牵、系——仗势凌人、蛮不讲理炭直------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一车炭,千余斤)心理------宫使驱将惜不得(对比:地位悬殊)5.真是一个可怜的人!就这样,作者通过一步步的铺垫渲染,通过细腻的肖像、动作、心理的描写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反映了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宫使掠夺的本质。

诗中无一字谴责,但我们在字里行间能深切的体会到同情、痛恨,能触摸到诗人善良的心。

6.根据史书所记,当时这样的饱受宫市剥削压迫的老百姓是大有人在,这首诗歌就是通过被掠夺的个别,反映了名为宫市、其实夺之的一般,那么,这个形象是完全真实还是作者完全的虚构呢?应该说,白居易是在来源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发挥了艺术想象,加工创造出这个典型形象的,它有生活原型,却不是生活原型的翻版,让我们来看看生活原型:(给投影)〈〈顺宗实录〉〉卷二: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

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今以柴与汝,不取值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

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

咱们比较这两篇文字,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明确:其一、炭和柴相比,更来之不易,更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寄托着劳动人民的希望,因而通过的遭遇,就更便于有力地表现“苦宫市”的主题。

其二、而且,诗人如果按照〈〈顺宗实录〉〉所记的真人真事塑造的形象,以打了宦官、得到赏赐结束全诗,那就削弱了“苦宫市‘的主题,降低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所以,改造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主题。

其三、历史著作只要如实记录宫市掠夺人民财物的过程就够了,不需要创造人物形象,而写叙事诗却不然,是需要创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的,白居易就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塑造人物形象。

这是本诗的三个写作特色,当然,还有鲜明的对比。

7.总结写作特色:(1)典型材料的选择与创作;(2)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塑造人物形象;(3)鲜明的对比表现人物的不幸遭遇,宫使掠夺的残酷。

五、展开联想想象进行续写。

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敕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

那么,当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法呢?请大家想象一下,口头叙述。

第二课时破阵子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达到背默(重点)2、通过小组活动,整体感知该词内容;3、赏析这首词;(重难点)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祖国诗词的感情。

学习思路:1、检查预习,朗读背默,初步感知2、研读该词,关注内容,再次感知3、掌握方法,赏析词句,加深理解4、知识链接,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及相关设备。

预习指导1、读《破阵子》,解决生字生词2、搜集作者情况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是词的故乡。

我们为有如此厚重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和骄傲。

唐诗因为有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而博大精深,宋词因为有了苏轼、陆游、李清照而流光溢彩。

历史的车轮滚到宋朝,辛弃疾的诞生,也为中国古代文学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辛弃疾的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出示课题)学习过程一.自学指导一(检查预习,朗读背默,初步感知)请我们根据自己的预习,回答1、2、3题。

1、如果你是辛弃疾纪念馆的一名导游,请根据你的预习,用30—50字介绍辛弃疾。

(生介绍。

师总结要点:南宋爱国豪放)2、读背的第一要求是:读准字音。

请读准加线字的字音。

陈同甫麾下炙五十弦的卢霹雳(一读安排:师生齐读)3、读背的第二要求是:认准字形。

请在文中用红笔标出你认为最容易写错的字。

(二读安排:一齐重读易错字)让我们完成4、5题4、读背的第三要求是:读懂内容。

请结合课下注释,译出该词大意,不懂的和同学老师商量。

注意“八百里”、“五十弦”、“塞外声”、“的卢”的含义。

(生质疑,师生解疑。

学生说出该词大意。

)(三读安排:重复读每句最后几个字)5、读背的第四要求是:读出变化和感情。

请小组讨论该词中(1)哪一句应该读得最急切;(2)哪一句应读得最激昂;(3)哪一句应该读得最深情;(4)哪一句应停顿最长。

(四读安排:单个读)6、读背的第五要求是:讲究技巧和方法。

请尝试用下面的方法,(更欢迎用自己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背诵该词。

(1)情景再现法; (2)角色替代法;(3)提纲缩扩法;(4)线索引导法;(5)对比背诵法;(6)句段篇递进法(五读安排:左右分部,轮流背一句检测)7、请用最漂亮的字迹默写该词。

写完后同桌互改,把错字再次标出来。

二.自学指导二(研读该词,关注内容,再次感知)今年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诞辰869周年,山东省济南电视台为了纪念这位家乡的大英雄,特拍摄67集爱国历史剧《辛弃疾》。

如果你是导演,请根据辛的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拍摄一集。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哪一位明星最适合饰演当时的辛弃疾( B或D )A周杰伦 B成龙 C马德华 D李连杰(2)、请说出这一场戏所需的道具。

(生回答。

师总结。

)(3)、你准备拍摄几个场景来表现人物。

(生回答。

师总结板书:追忆军旅生活感慨现实人生)如果你有幸主演辛弃疾,通过读本词:(1)你认为辛弃疾是一位爱国的人,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人,是一位立志报国的人,也是一位报国无门的人,也是一位壮志难酬、无奈悲愤的人。

(学生回答。

教师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要学习辛弃疾那浓浓的爱国之情,拳拳的报国之志,刻苦学习,早日成才,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2)你将如何把握他感情的变化。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由看剑时的壮志在胸,到宴饮时的豪放豪壮,到点兵时的雄浑壮阔,再到战斗时的激怀壮烈,最后变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辛酸与悲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