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电磁兼容(EMC)的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一、引言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在特定的电磁环境中,各种电子设备能够在不相互干扰的情况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解决电磁兼容问题对于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证通信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兼容解决方案的标准格式,包括问题描述、需求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实施步骤和效果评估等内容。

二、问题描述在某公司的生产车间中,存在着多种电子设备同时工作的情况。

然而,这些设备之间相互干扰导致工作异常、通信中断等问题频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制定一套电磁兼容解决方案,确保各设备能够在同一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

三、需求分析基于问题描述,我们对电磁兼容解决方案的需求进行分析如下:1. 确保各设备在同一电磁环境中不相互干扰,保证正常工作;2. 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减少外界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影响;3. 保证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防止通信中断;4. 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确保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解决方案设计基于需求分析,我们设计了以下解决方案:1. 电磁屏蔽措施:通过在设备周围设置电磁屏蔽材料,减少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

可以使用金属屏蔽箱、屏蔽罩等材料来实现电磁屏蔽。

2. 接地措施:通过良好的接地系统设计,确保设备的接地电阻足够低,减少电磁干扰的传导和辐射。

3. 滤波器的应用:在电源线路上使用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滤除高频噪声和电磁干扰,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4. 电磁干扰源的管理:对于存在较强电磁辐射的设备,可以采取远离其他设备的布局,减少干扰。

5. 电磁兼容测试:在解决方案实施之前,对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测试,确保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五、实施步骤基于解决方案设计,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步骤:1. 确定电磁屏蔽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并在设备周围进行布置,确保设备之间的电磁屏蔽效果达到要求。

2. 对设备的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改进,确保接地电阻符合标准要求。

常见电磁兼容(EMC)问题及解决办法

常见电磁兼容(EMC)问题及解决办法

常见电磁兼容(EMC)问题及解决办法通讯类电子产品不光包括以上三项:RE,CE,ESD,还有Surge--浪涌(雷击,打雷)医疗器械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ESD--静电,EFT--瞬态脉冲抗干扰,CS--传导抗干扰,RS--辐射抗干扰。

针对于北方干燥地区,产品的ESD--静电要求要很高。

针对于像四川和一些西南多雷地区,EFT防雷要求要很高。

如何提高电子产品的抗干扰能力和电磁兼容性:1、下面的一些系统要特别注意抗电磁干扰:(1)微控制器时钟频率特别高,总线周期特别快的系统。

(2)系统含有大功率,大电流驱动电路,如产生火花的继电器,大电流开关等。

(3)含微弱模拟信号电路以及高精度A/D变换电路的系统。

2、为增加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采取如下措施:(1)选用频率低的微控制器:选用外时钟频率低的微控制器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同样频率的方波和正弦波,方波中的高频成份比正弦波多得多。

虽然方波的高频成份的波的幅度,比基波小,但频率越高越容易发射出成为噪声源,微控制器产生的最有影响的高频噪声大约是时钟频率的3倍。

(2)减小信号传输中的畸变微控制器主要采用高速CMOS技术制造。

信号输入端静态输入电流在1mA左右,输入电容10PF左右,输入阻抗相当高,高速CMOS 电路的输出端都有相当的带载能力,即相当大的输出值,将一个门的输出端通过一段很长线引到输入阻抗相当高的输入端,反射问题就很严重,它会引起信号畸变,增加系统噪声。

当Tpd>Tr时,就成了一个传输线问题,必须考虑信号反射,阻抗匹配等问题。

信号在印制板上的延迟时间与引线的特性阻抗有关,即与印制线路板材料的介电常数有关。

可以粗略地认为,信号在印制板引线的传输速度,约为光速的1/3到1/2之间。

微控制器构成的系统中常用逻辑电话元件的Tr(标准延迟时间)为3到18ns之间。

在印制线路板上,信号通过一个7W的电阻和一段25cm长的引线,线上延迟时间大致在。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各种电子设备在相互连接和共存的情况下,能够在无干扰和无辐射的条件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些解决方案。

一、电磁屏蔽技术1.1 金属屏蔽:利用金属材料对电磁波进行屏蔽,如使用金属外壳、金属屏蔽罩等。

1.2 电磁屏蔽涂料:在电子设备表面涂覆电磁屏蔽涂料,以提高设备的屏蔽性能。

1.3 电磁隔离设计:通过合理的电路布局和屏蔽结构设计,减少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

二、电磁干扰抑制技术2.1 滤波器设计:在电子设备的电源线路、信号线路等关键位置添加滤波器,以阻止电磁干扰信号的传播。

2.2 接地设计:合理的接地设计能够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如采用单点接地、分层接地等方法。

2.3 电磁屏蔽设计:在电子设备内部采用屏蔽隔离措施,减少电磁干扰的传播。

三、电磁辐射控制技术3.1 电磁辐射测试:通过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辐射测试,了解辐射源和辐射路径,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2 电磁辐射限制:根据不同的电子设备,制定相应的辐射限制标准,确保设备的辐射水平在合理范围内。

3.3 电磁辐射抑制:采用电磁屏蔽、滤波器等措施,减少电磁辐射的产生和传播。

四、电磁感应抑制技术4.1 电磁感应测试:通过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感应测试,了解感应源和感应路径,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2 电磁感应限制:根据不同的电子设备,制定相应的感应限制标准,确保设备的感应水平在合理范围内。

4.3 电磁感应抑制:采用电磁屏蔽、隔离设计等措施,减少电磁感应的产生和传播。

五、电磁兼容测试技术5.1 电磁兼容测试方法:制定合理的测试方法,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测试,评估设备的兼容性能。

5.2 电磁兼容测试标准: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设备类型,制定相应的兼容性测试标准,确保设备的兼容性能达到要求。

EMC电磁兼容整改一般来说主要的整改方法

EMC电磁兼容整改一般来说主要的整改方法

EMC电磁兼容整改一般来说主要的整改方法EMC电磁兼容整改一般来说主要的整改方法有如下几种:一、EMC电磁兼容整改之减弱干扰源在找到干扰源的基础上,可对干扰源进行允许范围内的减弱。

二、EMC电磁兼容整改之电线电缆的分类整理在电子设备中,线间耦合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也是造成干扰的重要原因,因为频率的因素,可大体分为高频耦合与低频耦合。

因耦合方式不同,其整改方法也是不同的,下边分别讨论:EMC电磁兼容整改之低频耦合:低频耦合是指导线长度等于或小于1/16波长的情况,低频耦合又可分为电场和磁场耦合,电场耦合的物理模型是电容耦合,因此整改的主要目的是减小分布耦合电容或减小耦合量。

EMC电磁兼容整改之高频耦合:高频耦合是指长于1/4波长的走线由于电路中出现电压和电流的驻波,会使耦合量增强。

三、EMC电磁兼容整改之改善地线系统EMC电磁兼容整改理想的地线是一个零阻抗,零电位的物理实体,它不仅是信号的参考点,而且电流流过时不会产生电压降。

在具体的电气电子设备中,这种理想地线是不存在的,当电流流过地线时必然会产生电压降。

据此可根据地线中干扰形成机理可归结为以下两点:1.减小低阻抗和电源馈线阻抗。

2.正确选择接地方式和阻隔地环路,按接地方式来分有悬浮地、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

如果敏感线的干扰主要来自外部空间或系统外壳,此时可采用悬浮地的方式加以解决,但是悬浮地设备容易产生静电积累,当电荷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静电放电,所以悬浮地不宜用于一般的电子设备。

单点接地适用于低频电路,为防止工频电流及其他杂散电流在信号地线上各点之间产生地电位差,信号地线与电源及安全地线隔离,在电源线接大地处单点连接。

单点接地主要适用于频率低于3MHz的情况。

多点接地是高频信号唯一实用的接地方式,在射频时会呈现传输线特性,为使多点接地的有效性,当接地导体长度超过最高频率1/8波长时,多点接地需要一个等电位接地平面。

多点接地适用于300KHz以上。

电机emc整改方案

电机emc整改方案

电机EMC整改方案1. 引言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指的是在同一电磁环境中,不同的电气设备能够相互协调地工作,同时不对环境和其他设备造成干扰。

电机的EMC问题是指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电磁辐射和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的问题。

为了解决电机的EMC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成为必要。

2. 问题确认在对电机的运行测试和现场观察之后,我们确认电机的EMC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2.1. 电磁辐射电机在运行时可能会产生辐射电磁波,对周围的其他设备和设施产生干扰或者损害。

2.2. 受到外界干扰电机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受到来自其他电气设备或者电磁场的干扰,导致工作不稳定或者功能失效。

3. 整改措施为了解决电机的EMC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整改措施:3.1. 电机外壳设计优化电机外壳的设计,采用抗干扰材料和屏蔽结构,减少电磁辐射。

3.2. 过滤器的增加对电机的电源线路增加合适的滤波器,减少输入电源对电机的干扰,提高电机的抗干扰能力。

3.3. 接地措施的改进加强电机的接地措施,确保电机的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减少外界干扰对电机的影响。

3.4. 线路布局优化优化电机线路布局,避免线路之间的交叉和并行,减少互相干扰的可能性。

3.5. 电机控制系统的改进改进电机的控制系统,提高抗干扰能力,并且增加相关的故障检测和处理功能,确保电机在受到干扰时能够正确运行。

3.6. EMC测试和评估进行电机的EMC测试和评估,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实施计划为了有效地实施整改措施,我们制定以下实施计划:4.1. 设计和制造阶段在电机的设计和制造阶段,根据整改措施对电机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制造调整,确保电机符合EMC要求。

4.2. 现场安装阶段在电机的现场安装阶段,根据整改措施对电机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并确保电机的接地措施符合要求。

4.3. 调试和测试阶段在电机的调试和测试阶段,对电机进行EMC测试和评估,确保电机的EMC性能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电磁兼容的技巧和方法

电磁兼容的技巧和方法

电磁兼容的技巧和方法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不同电子设备之间或者同一电子设备中各个电磁部件之间互不干扰的能力。

在今天的电子设备密集且高度互联的环境中,电磁兼容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了确保各种设备能够良好地工作并相互配合,人们需要采取一些技巧和方法来提高电磁兼容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磁兼容的技巧和方法:1. 设备设计方面- 合理的电磁屏蔽设计:在电子设备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采取合理的电磁屏蔽措施,如金属外壳、屏蔽罩等,以降低电磁辐射和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 可控的接地设计:合理的接地设计可以提高电磁兼容性。

例如,应将设备的数字地、模拟地和功率地分离,减少接地回路的磁耦合。

- 合理的布线设计:电子设备内部的布线应考虑电磁兼容性,减少传导和辐射干扰。

例如,尽量减少回路的交叉和环结构,降低电磁辐射。

- 合适的滤波器:适当使用滤波器可以降低电源线和信号线上的噪声。

如电源线上的电磁滤波器和信号线上的滤波电容等。

2. 电磁测试方面- 辐射测试:辐射测试可以通过测量设备发出的电磁辐射强度来评估电磁兼容性。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室内测量、室外测量、半吋/全吋天线测量等。

- 传导测试:传导测试可以通过测量设备对外界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来评估电磁兼容性。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辐射干扰电压测试、电源线耦合测试、传导耦合测试等。

3. 电磁兼容性解决方案- 使用屏蔽材料:在电子设备设计中采用屏蔽罩、金属箱体等屏蔽材料可以有效阻隔电磁辐射和抗电磁干扰。

- 使用滤波器:合适地使用电源滤波器可以降低电源线上的噪声,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 合适的接地:合理的接地可以减少接地回路的耦合,降低电磁干扰的影响。

- 电磁兼容性测试:定期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备的良好工作。

4. 法规标准方面- 合规标准遵循:电子设备的设计和生产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标准,并通过相应的合规测试来证明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目前可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三种主要方法介绍

目前可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三种主要方法介绍

目前可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三种主要方法介绍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电磁兼容问题也成为装备和系统面对的焦点话题,经专家验证,EMC问题越早发现,就能够降低成本,会出现更多可行性方案来解决EMC问题。

目前,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问题解决法。

问题解决法在系统研制过程中不进行专门的电磁兼容设计,在系统试验期间出现了电磁干扰问题再设法解决。

由于系统已经装配好,解决电磁干扰问题可能要进行大量的拆装或者重新设计,该方法具有较大的风险。

(2)规范法。

规范法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要求各设备和子系统符合相关电磁兼容标准,由于设备和子系统采用通用的标准限值要求,缺乏系统的关联模型,规范法容易导致系统电磁兼容性过设计或欠设计。

(3) 预测分析法。

预测分析法根据各设备和子系统的关联特征建立系统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模型,从系统设计阶段开始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和评估,并在系统设计、制造和试验过程中不断对其电磁兼容性设计进行优化。

该方法在系统研制早期就进行科学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和控制,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研制成本。

1970 年代,美国麦道公司推出系统内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软件IEMCAP(Intrasystem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alysis Program),这是针对航空、航天系统的第一款电磁兼容性设计与评估软件,至今对华禁运。

1990年代,白俄罗斯也开发并推出了相应的仿真软件EMC-Analyzer,该软件在IEMCAP 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发展了针对复杂电磁环境效应的离散非线性分析(DNA,Discrete Nonlinear Analysis)技术。

电磁兼容EMC处理方案

电磁兼容EMC处理方案

电磁兼容EMC处理方案9/11/20081.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 ,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

2.传导干扰主要是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信号通过导电介质或公共电源线互相产生干扰,传导干扰一般是通过电压或电流的形式在电路中进行,频率范围为150 kHz -30 MHz3.传播辐射干扰是指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信号通过空间耦合把干扰信号传给另一个电网络或电子设备,频率范围为30 MHz -1 GHz4.为了防止一些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干扰影响或破坏其它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各国政府或一些国际组织都相继提出或制定了一些对电子产品产生电磁干扰有关规章或标准,符合这些规章或标准的产品就可称为具有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I/EMC简介9/11/2008电磁干扰的影响传导干扰进入电源或来自变频器和电机电缆的辐射干扰可能引起:1.其它控制系统和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

2.收音机,电视机及监视设备严重受到干扰。

3.电子设备因其电源过载而停止工作。

4.高灵敏测量及监视设备将停止工作。

9/11/2008电网电源变频器无屏蔽无铠装的电动机电缆电动机I 51.变频器可看成一个“高频干扰源”2.变频器将干扰信号通过电机电缆传播出去3.从电机电缆到接地的杂散电容和电机电缆到屏蔽层的杂散电容以及从电机绕组到电机机壳的杂散电容,所有这些都提供了高频干扰的低阻通道4.这些干扰“总想寻找通道回到它的发源地”(即形成回路回到变频器)变频器电磁干扰的产生9/11/2008消除电磁干扰的方法变频器电机RFI iL供电变压器电缆屏蔽层1.电缆屏蔽层屏蔽了电机电缆的射频发射2.RFI 短路了进入供电变压器和电源电缆的漏电流.EMC 标准---IEC61800-3&EN55011102030405060708090100Average dB µV130120110Up to 100Amp Above 100Amp EN55011 cl. B EN55011 cl. A1第一类环境,C1类第一类环境,C2类第二类环境,C3类第二类环境,C4类的限。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同时不对周围电磁环境造成干扰的能力。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护其他设备免受干扰,制定电磁兼容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题分析1. 电磁辐射问题: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可能对周围设备和人体产生干扰和伤害。

2. 电磁感应问题:电子设备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影响,可能导致设备工作不正常或损坏。

3. 电磁抗扰性问题:电子设备需要具备一定的抗扰性,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电磁兼容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设计阶段:在电子设备的设计阶段,应考虑电磁兼容性,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包括:- 合理选择电子元器件,使用具有良好电磁兼容性能的元器件。

- 优化电路布局,减少电磁辐射和感应。

- 采用屏蔽技术,减少电磁辐射和感应。

- 优化接地设计,提高电磁抗扰性能。

- 合理使用滤波器,减少电磁干扰。

2. 测试和验证阶段:在电子设备的测试和验证阶段,应进行全面的电磁兼容性测试,包括:- 辐射测试:通过辐射测试仪器,对设备的辐射电磁波进行测量和评估,确保其在规定的范围内。

- 感应测试:通过感应测试仪器,对设备的感应电磁波进行测量和评估,确保其在规定的范围内。

- 抗扰性测试:通过抗扰性测试仪器,对设备的抗扰性能进行测量和评估,确保其在规定的范围内。

3. 优化和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电子设备进行优化和改进,包括:- 优化电路布局和接地设计,减少电磁辐射和感应。

- 优化滤波器的设计和使用,提高电磁抗扰性能。

- 采用屏蔽技术,减少电磁辐射和感应。

- 优化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使用具有更好电磁兼容性能的元器件。

四、实施效果通过采取上述解决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降低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水平,减少对周围设备和人体的干扰和伤害。

马达电磁兼容(EMC)的解决方法

马达电磁兼容(EMC)的解决方法

马达电磁兼容(EMC)的解决方法马达,特别是带电刷的马达,会产生大量的噪声。

电器要满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必须对这些噪声进行处理。

解决电磁兼容的手段无非是电容、电感(扼流圈)、电源滤波器和接地。

不幸的是,电磁兼容问题通常是在产品已彻底完成设计并组装完毕时发现。

这时考虑电磁兼容是十分困难的。

制造商不仅面临着时间上的紧迫而且项目预算已经用完,责任工程师已经调到其它项目上,不能随时解决有关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时机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而不是产品开发周期最终阶段。

许多试验是可以在产品装入最终机壳之前进行的。

电容电容通过向噪声源的公共端提供一条阻抗很低的通路来将电压尖峰旁路掉。

尖峰电压主要是由马达电刷产生的。

电容可以接在马达的每根引线与地之间,也可以接在两根引线之间。

如果尖峰噪声是共模的,则跨接在引线之间的电容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但是这种由电刷产生的随机噪声通常是差模的。

尽管这样,在电刷与地之间接入电容会有很大效果。

电容安装什么位置或怎样连接主要取决于所面临的噪声的种类。

电压尖峰是由电刷与换向片触点的断开产生的。

尖峰的幅度可以通过将电刷材料换成较软的材料或增加电刷对换向片的压力来减小。

但是这会缩短电刷的寿命周期和其它一些问题。

要使电容具有较好的滤波效果,它与噪声源的公共地之间的联线要尽量短。

自由空间中的导线的电感约为每英寸1nH。

如果电刷产生的噪声频率为50~100MHz,与电容连接的导线的长度为4~6英寸,那么即使不考虑电容的阻抗,仅导线电感的阻抗也已经有:XL=2πf L=3.77总阻抗还需要加上电容(0.1μF)的阻抗,XC=1/2πf C=0.159Ω。

从结果可以看出,单看电容的阻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旁路型滤波器。

但是由于引线电感的影响,已经根本不起滤波器的作用了。

如果将导线的长度缩短为1英寸,则电感的阻抗仅为0.628Ω,这时滤波电容的效果提高了20%。

用马达外壳做接地端时,壳体上的漆必须去掉,以便导线能够良好的与地接触。

电磁兼容EMC问题及解决办法

电磁兼容EMC问题及解决办法

电子产品开发中常遇电磁兼容EMC问题及解决办法一般电子产品都最容易出的问题有:RE--辐射,CE--传导,ESD--静电。

通讯类电子产品不光包括以上三项:RE,CE,ESD,还有Surge--浪涌(雷击,打雷)医疗器械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ESD--静电,EFT--瞬态脉冲抗干扰,CS--传导抗干扰,RS--辐射抗干扰。

针对于北方干燥地区,产品的ESD--静电要求要很高。

针对于像四川和一些西南多雷地区,EFT防雷要求要很高.如何提高电子产品的抗干扰能力和电磁兼容性:1、下面的一些系统要特别注意抗电磁干扰:(1) 微控制器时钟频率特别高,总线周期特别快的系统。

(2) 系统含有大功率,大电流驱动电路,如产生火花的继电器,大电流开关等。

(3) 含微弱模拟信号电路以及高精度A/D变换电路的系统。

2、为增加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采取如下措施:(1) 选用频率低的微控制器:选用外时钟频率低的微控制器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同样频率的方波和正弦波,方波中的高频成份比正弦波多得多。

虽然方波的高频成份的波的幅度,比基波小,但频率越高越容易发射出成为噪声源,微控制器产生的最有影响的高频噪声大约是时钟频率的3倍。

(2) 减小信号传输中的畸变微控制器主要采用高速CMOS技术制造。

信号输入端静态输入电流在1mA左右,输入电容10PF 左右,输入阻抗相当高,高速CMOS电路的输出端都有相当的带载能力,即相当大的输出值,将一个门的输出端通过一段很长线引到输入阻抗相当高的输入端,反射问题就很严重,它会引起信号畸变,增加系统噪声。

当Tpd>Tr时,就成了一个传输线问题,必须考虑信号反射,阻抗匹配等问题。

信号在印制板上的延迟时间与引线的特性阻抗有关,即与印制线路板材料的介电常数有关。

可以粗略地认为,信号在印制板引线的传输速度,约为光速的1/3到1/2之间。

微控制器构成的系统中常用逻辑电话元件的Tr(标准延迟时间)为3到18ns之间。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电子设备在共存和互操作的环境中,不发生互相干扰或损坏的能力。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复杂性增加,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互联互通,制定和实施合适的电磁兼容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二、问题分析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电磁辐射和敏感性问题,导致设备之间相互干扰或受到外界干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1. 电磁辐射问题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可能会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例如,无线电设备可能会干扰到附近的电视或收音机。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电磁辐射,保证设备的兼容性。

2. 敏感性问题电子设备也可能对外界的电磁辐射敏感,导致设备的性能降低或失效。

例如,手机可能会受到附近电力线的干扰,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三、解决方案针对电磁兼容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设备设计在设备设计阶段,应考虑电磁兼容性。

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减少电磁辐射和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使用屏蔽材料:在设备内部使用屏蔽材料,减少电磁辐射的泄漏。

- 优化布局:合理布局电子元件,减少电磁辐射和敏感性。

- 地线设计:合理设计地线,减少电磁辐射和敏感性。

- 选择合适的滤波器:使用滤波器来减少电磁辐射和敏感性。

2. 设备测试在设备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以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测试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辐射测试:测量设备的电磁辐射水平,确保在允许范围内。

- 敏感性测试:测试设备对外界电磁辐射的敏感程度,确保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 互操作性测试:测试设备在共存和互操作环境中的性能,确保设备之间不会互相干扰。

3. 环境管理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还需要合理管理设备所处的环境。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控制电磁辐射源:避免设备附近存在强电磁辐射源,如高压电线或强电磁场设备。

_EMC_整改常见措施

_EMC_整改常见措施

_EMC_整改常见措施EMC整改常见措施一、背景介绍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电子设备在共同电磁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而不产生或者接受不可接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子设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往往会浮现EMC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相邻设备的工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二、常见EMC问题及解决措施1. 电磁辐射问题电磁辐射是指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波向外传播的现象。

常见的解决措施包括:- 优化电路设计,减少信号线的长度和面积,降低电磁辐射的强度;- 采用屏蔽罩或者屏蔽材料,阻挠电磁波的传播;- 合理布局电子设备,减少电磁辐射的相互干扰。

2. 电磁感应问题电磁感应是指电子设备受到外部电磁场的影响,导致设备浮现异常。

常见的解决措施包括:- 设备外壳接地,减少电磁感应的影响;- 在关键电路上添加滤波器,降低电磁干扰的程度;- 使用抗干扰能力强的元器件,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3. 电磁耦合问题电磁耦合是指电子设备之间通过电磁场相互影响,导致设备之间浮现干扰。

常见的解决措施包括:- 合理布局电子设备,减少电磁耦合的可能性;- 使用屏蔽材料或者屏蔽罩,阻挠电磁干扰的传播;- 优化信号线的布局,减少电磁耦合的影响。

4. 地线问题地线是电子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对于EMC具有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解决措施包括:- 设备外壳接地,减少电磁感应的影响;- 合理设计地线布局,减少地线回流路径的长度;- 使用低阻抗的地线材料,提高地线的导电性能。

5. 电源线问题电源线是电子设备中提供电能的重要组成部份,也容易引起EMC问题。

常见的解决措施包括:- 使用滤波器,减少电源线上的电磁干扰;- 优化电源线的布局,减少电源线与其他路线的干扰;- 使用抗干扰能力强的电源线材料,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6. 地址线问题地址线是数字电路中用于寻址的重要信号线,也容易引起EMC问题。

电磁兼容测试故障怎么办_三种应对电磁兼容测试故障的方法详解

电磁兼容测试故障怎么办_三种应对电磁兼容测试故障的方法详解

电磁兼容测试故障怎么办_三种应对电磁兼容测试故障的方法详解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其实大多工程师所了解的电磁兼容性一般来说就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EMC测试包括两大方面内容:对其向外界发送的电磁骚扰强度进行测试,以便确认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限制值要求;对其在规定电磁骚扰强度的电磁环境条件下进行敏感度测试,以便确认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抗扰度要求。

对于从事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掌握一定的EMC测试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应对电磁兼容测试故障的方法,具体的跟随系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单片机系统EMC测试(1)测试环境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电磁兼容性测量对测试环境有较高的要求,测量场地有室外开阔场地、屏蔽室或电波暗室等。

④通过其自身作用来抑制EMI电流。

(2)电磁兼容的容性解决方案一种常见的现象是不把滤波电容的一侧看成直接与一个分离的阻抗相连,而看成与传输线相连。

典型的情况是,当一条输入输出线的长度达到或超过1/4波长时,该传输线变“长”。

实际可以用下式近似表示这种变化:l ≥ 55/f式中:l单元为m,f单位为MHz。

这个公式考虑了平均传播速度,它是自由空间理论的0.75倍。

a、电介质材料及容差:电磁干扰滤波使用的大部分电容是无极性电容b、差模(线到线)滤波电容性电容c、共模(线到地/机壳)滤波电容共模(CM)去耦通常使用小电容(10~100nF)。

小电容可以将不期望的高频电流在其进入敏感电路之前或在其离噪声电路较远时就将其短路到机壳上去。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电子设备在共同工作环境中,不产生互相干扰,同时对外界电磁场也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磁兼容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制定合理的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二、问题分析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电磁兼容问题可能会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电磁干扰:设备之间互相干扰,导致设备工作不稳定或失效。

2. 辐射干扰: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干扰周围的其他设备或系统,影响其正常工作。

3. 抗干扰能力不足:设备无法抵御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导致设备工作异常。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电磁兼容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设计合理的电磁屏蔽措施:通过在设备设计中采用合适的屏蔽材料和结构,减少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降低设备之间的干扰。

2. 优化电路布局:合理规划电路板布局,减少信号线的长度和交叉,降低信号间的串扰,提高抗干扰能力。

3. 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在电源输入端和信号输入输出端添加滤波器,过滤掉高频噪声和干扰信号,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4. 合理选择电磁兼容测试方法:在设备设计完成后,进行电磁兼容测试,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5. 定期进行电磁兼容性能监测:在设备投入使用后,定期进行电磁兼容性能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电磁兼容问题。

四、实施步骤1. 制定电磁兼容设计规范: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制定电磁兼容设计规范,明确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指标。

2. 设计电磁屏蔽结构:根据设备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合适的电磁屏蔽结构,包括屏蔽箱、屏蔽罩等,确保设备的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得到有效控制。

3. 优化电路布局:根据电磁兼容设计规范,合理规划电路板布局,减少信号线的长度和交叉,降低信号间的串扰。

4. 选择合适的滤波器:根据设备的工作频率和信号特点,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安装在电源输入端和信号输入输出端,过滤掉高频噪声和干扰信号。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不同电子设备在同一电磁环境下共存并相互工作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使得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电磁兼容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电磁兼容的解决方案。

一、电磁兼容测试1.1 电磁兼容测试的目的电磁兼容测试旨在验证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下的工作能力,包括电磁辐射和电磁抗扰能力的测试。

通过测试,可以评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1.2 电磁兼容测试的方法电磁兼容测试方法包括辐射测试和传导测试。

辐射测试主要是评估设备的电磁辐射水平,通过测量设备辐射的电磁波功率、频率等参数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传导测试则是评估设备的电磁抗扰能力,通过向设备输入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干扰信号,观察设备的工作状态来确定其是否能正常工作。

1.3 电磁兼容测试的标准电磁兼容测试的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

国际标准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如IEC 61000系列标准;行业标准由各个行业组织或国家制定,如军用设备的MIL-STD-461标准。

选择适合的标准进行测试,可以确保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二、电磁屏蔽技术2.1 电磁屏蔽的原理电磁屏蔽是通过使用特定材料来阻挡或吸收电磁波,减少电磁辐射或电磁干扰的传播。

常用的电磁屏蔽材料包括金属网、金属箔、导电涂层等,通过将这些材料应用于设备的外壳或关键部件,可以有效地降低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

2.2 电磁屏蔽的应用电磁屏蔽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通信设备、航空航天设备等领域。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可以采用电磁屏蔽结构、屏蔽罩、屏蔽隔离板等方式来实现电磁屏蔽,确保设备在电磁环境下的正常工作。

2.3 电磁屏蔽的测试和评估电磁屏蔽的测试和评估主要包括屏蔽效能测试和电磁兼容测试。

屏蔽效能测试通过测量屏蔽材料的屏蔽效果,评估其屏蔽性能。

马达电磁兼容(EMC)的解决方法

马达电磁兼容(EMC)的解决方法

马达电磁兼容(EMC)的解决方法马达,特别是带电刷的马达,会产生大量的噪声。

电器要满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必须对这些噪声进行处理。

解决电磁兼容的手段无非是电容、电感(扼流圈)、电源滤波器和接地。

不幸的是,电磁兼容问题通常是在产品已彻底完成设计并组装完毕时发现。

这时考虑电磁兼容是十分困难的。

制造商不仅面临着时间上的紧迫而且项目预算已经用完,责任工程师已经调到其它项目上,不能随时解决有关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时机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而不是产品开发周期最终阶段。

许多试验是可以在产品装入最终机壳之前进行的。

电容电容通过向噪声源的公共端提供一条阻抗很低的通路来将电压尖峰旁路掉。

尖峰电压主要是由马达电刷产生的。

电容可以接在马达的每根引线与地之间,也可以接在两根引线之间。

如果尖峰噪声是共模的,则跨接在引线之间的电容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但是这种由电刷产生的随机噪声通常是差模的。

尽管这样,在电刷与地之间接入电容会有很大效果。

电容安装什么位置或怎样连接主要取决于所面临的噪声的种类。

电压尖峰是由电刷与换向片触点的断开产生的。

尖峰的幅度可以通过将电刷材料换成较软的材料或增加电刷对换向片的压力来减小。

但是这会缩短电刷的寿命周期和其它一些问题。

要使电容具有较好的滤波效果,它与噪声源的公共地之间的联线要尽量短。

自由空间中的导线的电感约为每英寸1nH。

如果电刷产生的噪声频率为50~100MHz,与电容连接的导线的长度为4~6英寸,那么即使不考虑电容的阻抗,仅导线电感的阻抗也已经有:XL=2πf L=3.77总阻抗还需要加上电容(0.1μF)的阻抗,XC=1/2πf C=0.159Ω。

从结果可以看出,单看电容的阻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旁路型滤波器。

但是由于引线电感的影响,已经根本不起滤波器的作用了。

如果将导线的长度缩短为1英寸,则电感的阻抗仅为0.628Ω,这时滤波电容的效果提高了20%。

用马达外壳做接地端时,壳体上的漆必须去掉,以便导线能够良好的与地接触。

EMC 整改对策-马达干扰

EMC 整改对策-马达干扰

2.3磁環
吸收磁環,又稱鐵氧體磁環,簡稱磁環。這是電子電路中常用的抗幹擾元件,對高頻 噪聲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當導線中的電流穿過磁環時低頻電流可以幾乎無衰減地通過,但高頻電流卻會受到很 大的損耗,轉變成熱量散發,所以磁環和穿過其中的導線即成為吸收式低通濾波 器。 磁環與常規的電感相比具有更好的高頻濾波特性,因為電感在高頻時的分布電容會使 電感的實際阻抗下降,從而降低濾波性能,而磁環在高頻時電阻值大於感抗,主 要呈現電阻性。 使用鐵氧體磁環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 電纜或導線應與磁環內徑密貼,不要留太大的空隙,這樣導線上電流產生的磁通 可以集中在磁環內,從而增加濾波效果。 2. 磁環越長阻抗越大。截面積相同,長度增加一倍阻抗就增加一倍。 3. 為增加阻抗可以把導線在磁環上多繞兩圈。 4. 磁環內的導線如流過直流或低頻交流電流較大則會使其濾波作用失效,因為磁環 與其它電感磁芯相比容易產生磁飽和,抑制差模信號時要注意說明書的電流允許 值,抑制共模信號時最好把正負線同時穿過磁環,這樣就不容易產生磁飽和。
4. 抑制干擾
抑制干擾的方法: 1. 減小源頭的干擾 已知馬達產生電磁干擾的原理是電刷與換向片觸點斷開產生尖峰電壓和閉合產生突 變電流。尖峰幅度可以通過將電刷材料換成較軟的材料或增加電刷對換向片的 壓力來減小,但這會縮短電刷的壽命。 2. 傳輸途徑的濾波 2.1 干擾源定性 根據馬達產生的共模、差模干擾的特點,將整個EMI測試頻率範圍劃分為3個部分, 即 0.15 ~ 0.5MHz 差模干擾為主 0.5 ~ 5MHz 差、共模干擾共存 5 ~ 300MHz 共模干擾為主
謝謝大家!
電容可以用來濾除差模信號,也可以用來濾除共模信號,只是接法不同而已。

共模電容
差模電容
差模電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议题:
●马达电磁干扰产生的原因
●消除干扰的方案
解决方案:
●电刷与地间加电容
●增加电源线滤波器
●电刷上串接扼流圈
马达,特别是带电刷的马达,会产生大量的噪声。

电器要满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必须对这些噪声进行处理。

解决电磁兼容的手段无非是电容、电感(扼流圈)、电源滤波器和接地。

不幸的是,电磁兼容问题通常是在产品已彻底完成设计并组装完毕时发现。

这时考虑电磁兼容是十分困难的。

制造商不仅面临着时间上的紧迫而且项目预算已经用完,责任工程师已经调到其它项目上,不能随时解决有关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时机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而不是产品开发周期最终阶段。

许多试验是可以在产品装入最终机壳之前进行的。

电容
电容通过向噪声源的公共端提供一条阻抗很低的通路来将电压尖峰旁路掉。

尖峰电压主要是由马达电刷产生的。

电容可以接在马达的每根引线与地之间,也可以接在两根引线之间。

如果尖峰噪声是共模的,则跨接在引线之间的电容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但是这种由电刷产生的随机噪声通常是差模的。

尽管这样,在电刷与地之间接入电容会有很大效果。

电容安装什么位置或怎样连接主要取决于所面临的噪声的种类。

电压尖峰是由电刷与换向片触点的断开产生的。

尖峰的幅度可以通过将电刷材料换成较软的材料或增加电刷对换向片的压力来减小。

但是这会缩短电刷的寿命周期和其它一些问题。

要使电容具有较好的滤波效果,它与噪声源的公共地之间的联线要尽量短。

自由空间中的导线的电感约为每英寸1nH。

如果电刷产生的噪声频率为50~100MHz,与电容连接的导线的长度为4~6英寸,那么即使不考虑电容的阻抗,仅导线电感的阻抗也已经有:
XL = 2πf L = 3.77
总阻抗还需要加上电容(0.1μF)的阻抗,XC = 1/2 π f C = 0.159 Ω。

从结果可以看出,单看电容的阻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旁路型滤波器。

但是由于引线电感的影响,已经根本不起滤波器的作用了。

如果将导线的长度缩短为1 英寸,则电感的阻抗仅为0.628Ω,这时滤波电容的效果提高了20%。

用马达外壳做接地端时,壳体上的漆必须去掉,以便导线能够良好的与地接触。

依靠连接螺钉的4、5个螺纹来连接不是一个好办法。

即使产品的外壳是金属的,将滤波器件直接安装在噪声源上,而不是靠近噪声源或外壳的某个位置,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这消除额外的引线长度,使噪声回到噪声源的阻抗最小,具有最佳的滤波效果。

电源线滤波器
在许多产品中,电源线滤波器都必要的。

电源线滤波器安装正确时,是一种简捷的解决干扰的方法。

电源线滤波器保证了电网免受产品内部噪声的污染。

但是,与其它滤波器件一样,使用电源线滤波器的关键点也是保证连接到噪声源公共端的导线尽量短。

电源线滤波器中有可以滤除差模和共模噪声的电感和电容。

这种滤波器是滤除电源线干扰的简单而又经济的方法。

电源线滤波器要安装在电源线入口处。

在有些产品中,滤波器安装在产品的中部,这会使产品内部产生的辐射干扰耦合到电源输入端,使滤波器完全失效。

记住以下三点,你的产品就有更大的可能符合电磁兼容标准:
1)使用电源线滤波器;
2)良好的系统地线;
3)滤波器的衰减频率低到150kHz;
很难从滤波器产品样本上选择到合适的电源线滤波器。

工业标准规定在50Ω输入/输出条件下测量滤波器的特性。

在现实中,没有一个恰好为50Ω的环境。

进行传导发射测试时,在电源线的输入端要接入线路阻抗稳定网络(LISN)。

这为所有的测试机构提供了一个标准的试验方法。

LISN的作用主要是为滤波器的输入端在测试频率范围内提供稳定的50Ω阻抗。

滤波器输出端的阻抗由家用电器产品本身决定,这绝不会恰好为50Ω。

如果恰好为50Ω,你就可以利用滤波器样本上的数据来确定哪个滤波器的性能更好。

在实际中,通常要通过试验来确定一只最合适的滤波器。

作为一个原则,当实际阻抗条件不清楚时,可以将滤波器样本中给出的数据减小20dB使用,以保证在实际产品中的效果。

两线电器上,滤波器的性能不如在三线电器上好。

滤波器有两种滤波机理,这就是串联和旁路。

在两线系统中,只有串联滤波(电感)和线-线间滤波电容起作用,线-地电容不起作用。

电感器件
减小噪声的另一个方法是在电刷上直接放置一个电感器件。

电感的作用是防止当电刷通过换向片间隙时流进电刷电流的突然变化。

电感的电感量大约为 10~25μH。

串联在电路中的扼流圈可以和到地的旁路电容组合起来构成一个低通滤波器,这可以增强单个电感或电容的滤波效果。

这对抑制传导噪声很有好处。

单个电容和LC 滤波器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

LC 滤波器比单个电容具有更宽的滤波带宽,因此对电刷产生的宽带噪声具有更大的效果。

以上介绍的滤波技术能够消除传导干扰,但是尖峰产生的辐射干扰也是需要抑制的。

这可以通过屏蔽来实现。

接地
接地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

滤波器如果不接好地,就达不到设计的性能。

对于旁路电容,如果接地阻抗过大,就起不到良好的旁路作用。

这里的阻抗过大是指阻抗超过数mΩ。

地线是消除噪声的路径。

如果使用了性能良好的滤波器件,但是没有提供良好接地路径,器件的滤波效果将大打折扣。

在非金属机箱中,没有将所有器件连接起来的接地板,这时滤波是十分困难的。

要获得一个良好的地线,可以将产生噪声的器件限制在一块公共地线板上。

设计人员要注意,导线束的状态必须与最终产品中的导线束状态很接近。

对地线的处理十分重要。

如果没有良好的地线,滤波器和其它电磁兼容器件都不能有效地工作。

另外,建议对实际电路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包括马达绕组,以便了解个别滤波器件是怎样影响噪声的。

这并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只要了解阻抗与滤波器件之间的简单关系就可以了。

由于马达产生的噪声在幅度和频率上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要使产品的干扰发射与规定的极限值之间有较大的富裕量。

还有,即使使用同一种器件,器件之间的差异性要比想象的大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