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业(《战争与和平》小说与影片的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旷世史书与乱世佳人

——试比较《战争与和平》原著与电影

摘要:《战争与和平》①以恢弘的构思和超群的艺术以及深刻的意义震惊世界文坛,成为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和精神宝库。这部震撼人心的巨著两次被搬上电影荧幕,50年代的美国版本,60年代的苏联版本,名导演和名演员的参与,让这些影片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在此就试以50年代的美国版本与原著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的比较做小小的探讨。

关键字:战争与和平电影原著比较

一.文字与画面别样冲击——情节的删减

斯特拉霍夫②在评价《战争与和平》时说道:“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

小说如万米卷轴般地大气磅礴地铺展开,给我们呈现了1805年到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各个生活领域在时代大背景下的状态。虽然小说有些话语略显冗长和啰嗦,但是由于托尔斯泰将小说的情节安排紧凑,所以即使是纷繁的人物、情节的出现,读者还是能够把握住小说情节的走向,能够理顺、把握其中人物性情、态度的变化。而且托尔斯泰的议论部分对于读者把握小说的情节能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如果让人把一部恢弘的史书巨著化成200多分钟的电影,那么我们必定不能把每一个文字都化成动画来呈现给世人,这就必然导致了一些情节的删减与改编。如果单从电影的角度来看50年代的《战争与和平》,虽然是黑白片子,但是光线、灯光效果下的光与影的呈现十分到位;依照环境以及情节选取的音乐恰到好处,烘托出来的影片氛围恰能抓住观众的情感;精致的服装、华丽的场面,等等,都让我们把这部片子奉为经典。但是如果将影片与原著一比较,在情节方面,影片就黯然失色了。其实,如果没有看了原著,在影片中,由于删减过多以及衔接的不是很好,影片许多部分是让人难以把握的。

比如最后娜塔莎与皮埃尔在一起这一个点。小说中对这个过程有较为详细的阐述,小说中皮埃尔很早就对娜塔莎朦胧的情愫,而他当俘虏的期间对于这情愫又有了一个强烈的把握,而娜塔莎对于皮埃尔也有或多或少的牵挂。小说后来写到皮埃尔后来回到莫斯科,到了鲍尔康斯基家拜访玛丽娅公爵小姐,见到了娜塔莎,而后两人从语言、心灵等方面的接触让他们彼此的情感发生了质的飞跃,最后他们结为连理,回归于一种平淡、波澜不惊但是却幸福的家庭生活中。而在电影里,娜塔莎一家回到了莫斯科,娜塔莎面对的断墙残垣想着当初去乡下前的光景,然后她看到了从黑暗里走出来的皮埃尔,然后他们就拥抱就在一起了,虽然观众也大致能够把握住情节的走向,但是这种突然性的情感变化还是让观众难以理解没有过渡性的跨越。

不过,毕竟文字的铺展可以没有边缘、没有限制,而影片是有限制时间的,改编之后肯定是会出现差强人意的地方,情节的删改与变化的情况也会出现,但是,毕竟文学著作与影

①此处提到的《战争与和平》版本为周煜山译,北京燕山出版社版本

②斯特拉霍夫(1900~1978),苏联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家

片还是有差别的艺术形式,我们可以拿原著与电影做比较,但是不能由于有差别而一味地批评电影改编。

二.史书与佳人——主体与主题的变化

小说以库拉金、罗斯托夫、鲍尔康斯基和别朱霍夫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为情节线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初到二十年代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小说以拿破仑远征俄国的这个历史事件为背景,反映了俄国贵族的命运和前途,可是小说的主题绝不仅仅是局限在了贵族中,最后的几十页中,托尔斯泰又花了大量叙述议论的笔墨,从历史、哲学、宗教等角度来探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人格中的自由意识。而对于小说中的主体,应该是战争或者是人类的生活,虽然小说中虽然用极多的笔墨在描绘着四大家族里的人物的生活和心理,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以战争写人中也在以人写战争,或者说,小说以几个家族中的人物的心理、生活态度的成长来反映一种人性的生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味到爱、宽容、理解、善良等美好的情感,也会感受到妒忌、背叛、自私、欺骗等消极甚至丑恶的滋味,如果我们能够在感受那些消极的滋味的时候,能及时转向光明,我们会在人生的历练中让心灵和灵魂得到升华。

而在影片中,主体似乎变成了娜塔莎的爱情历程,虽然影片中俄法战争的场面也描绘的很宏大,但是这种战争的渲染性却不强,影片中的战争似乎是为娜塔莎的爱情所服务的。贯穿影片的是娜塔莎与安德烈、阿纳托利、皮埃尔的三段爱情,娜塔莎的形象被推到了最前方,而尼古拉与索妮亚、玛丽娅的爱情纠葛,皮埃尔与安德烈之间的友情,亚历山大一世与拿破仑之间的较量等等,影片都只是一笔带过或者说是压根没提到。许多人都说影片把《战争与和平》拍俗了,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我们还要考虑到电影还有票房一说,如果用佳人来做主体能吸引更多的人来观赏的话,制片方和导演是不会推掉这个牟利的“佳人”的。对于影片的主题,影片最后给我们呈现了一段文字“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but an essential one is to love Life, to love it even while one suffers ,because Life is all. Life is God ,and to love Life means to love God.(最困难的事,但是也是最基本的事,就是爱生命。就算在苦难中也要爱,因为生命就是一切,生命就是上帝,爱生命就是爱上帝。)”电影最后的一幕,娜塔莎与皮埃尔在绿树环绕、绿枝垂挂的小路上相偎相依向前走,留下的是相爱的背影。娜塔莎与皮埃尔在经历了炮火的洗礼和折磨,最后依然以一种相信爱的态度生活在一起。

如果小说是天边的太阳给予全部人类光亮来照耀大脑的营养,那么影片就是现世的烛火的温暖给予你触手可及的感动。的确,影片把小说拍俗了,爱情片实在泛滥了整个电影史,而且似乎单单的爱情片不会给人太大的震撼,但是这部《战争与和平》的爱情片,其实还挺不可多得的,虽然有些情节不连贯的问题,但是以战争的背景下一个女人的爱情的成长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爱情异数”,虽然其中有提到男人,但是这些男人仿佛都是为了给这个女人做陪衬,他们的出现仅仅只是因为当时那个女人需要有个男人来给自己的爱情做养料。

三.他不是“他”,他还是“他”——人物形象刻画的变化原著中的人物纷繁复杂,如果将每个人物都加以提及的话,那么影片光人物的刻画就不免花费更多的精力。所以影片中对于人物也有基于电影铺展的删减,并且由于情节的删减,一些人物原本的地位也相应地降低或上升。

首先,就娜塔莎而言,她是被大大提升地位的人物。在小说中,娜塔莎出场的时候才十三岁,结束的时候二十八岁,她经历的不仅仅是战火带来的灾难,她在十几年间,经历了从朝气蓬勃到苍白低沉,然后再重燃起对生活的激情,最后再由于婚姻和孩子进入一种安然恬淡的平凡状态。而在影片中,省略了最后娜塔莎作为母亲这个角色的情感转变。总体来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