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措施-PKPM参数2018
PKPM参数设置-10页word资料
PMCAD中设计参数1、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荷载调整系数,【高规5.6.1】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取1.1。
2、框架梁端负弯矩条幅系数,【高规5.2.3】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7~0.8,现浇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8~0.9(一般取为0.85),且调幅后的跨中弯矩不应小于按简支计算的跨中弯矩的1/2。
3、梁柱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规8.2.1】中有详细规定(新规范保护层厚度指以最外层钢筋的外边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4、框架的抗震等级,【抗规6.1.2】中有详细规定(表6.1.2中确定的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甲乙类建筑应提高一度查表6.1.2确定其抗震等级,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特一级采用,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丁类建筑允许降低一度采取抗震措施,但已为6度时不应再降低)5、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抗规3.3.2】建筑场地为1类时,对甲乙类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1类场地时,丁类建筑抗震构造措施也可降低一度同丙类;2类场地时,甲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丙类建筑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丁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3、4类场地时,甲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两个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丙类建筑7度半和8度半分别按8度9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丁类建筑7度和8度分别按6度7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6、计算振型个数,【高规5.1.13】计算振型数应使各振型参与质量之和不小于总质量的90%(振型数应为3的倍数,与结构的自由度有关,所选振型数不应大于结构的自由度,当结构按侧刚模型分析时,每层的刚性楼板有三个自由度,总自由度为3n,当按总刚模型分析时,每个节点有两个自由度,总自由度为2mn)。
PKPM(jccad参数设置)
JCCAD参数设置说明第一版2006年3月3日地质资料地质资料是基础设计计算的重要依据,可以用人机交互方式或填写数据文件方式输入地质资料有两类,一种是供有桩基础使用的,另一种是供无桩基础(弹性地基筏板)使用。
两者的格式相同,不同仅在于有桩基础对每层土要求压缩模量、重度、状态参数、内摩擦角、内聚力五个参数,而无桩基础只要求压缩模量一个参数。
建立*.dz文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 每个勘探孔柱状图的土层分布及各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物理力学参数包括土的重Gv(用于沉降计算)、相应压力状态下的压缩模量Es(用于沉降计算)、摩擦角φ(用于沉降及支护结构计算)、内聚力c(用于支护结构计算)及计算桩基承载力的状态参数(对于各种土有不同的含义)。
(2) 所有孔点在任意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在桩基设计时可通过平移与旋转将勘探孔平面坐标转成建筑底层平面的坐标。
(3) 以勘探孔点作为节点顺序编号,将节点连线划分成多个不相重叠的三角形单元,并将三角形单元编号。
程序将以这种三角形单元为控制网格,利用形函数插值的方法得到控制网格内部和附近的地质土层分布。
土层参数压缩模量、重度、摩擦角、粘聚力、状态参数、状态参数含义桩基础设计应该使用Ez(自重压力~……),天然浅基础应使用Es0.1-Es0.2。
土层布置土名称、厚度、极限侧摩、极限桩端、压缩模量、重度、摩擦角、粘聚力、状态参数、状态参数含义,标高及图幅(坐标系:相对坐标系,单位米。
标高与结构标高相同)孔点输入输入孔位:打开坐标,将孔点的大体形状输入即可修改参数:按照勘查报告中的相关数据输入即可网格修改点柱状图选中可以进行桩基承载力与沉降验算。
土剖面图画等高线基础人机交互输入本菜单根据使用者提供的上部结构数据、荷载数据和有关的地基基础的数据,进行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承台设计,桩长计算以及布置基础梁、筏基、桩基等基础。
程序可对平板式基础进行柱对筏板的从冲切计算以及柱对独基、桩承台、基础梁和桩对承台的局部承压计算。
pkpm中的一些相关参数的设定 (针对初学者)
pkpm中的一些相关参数的设定(针对初学者)A)水平力与整体坐标角:1.一般情况下取0度,平面复杂(如L型、三角型)或抗侧力结构非正交时,理应分别按各抗侧力构件方向角算一次,但实际上按0、45度各算一次即可;当程序给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时,可按该方向角输入计算,配筋取三者的大值。
2.根据抗震规范5.1.1-2规定,当结构存在相交角大于15度的抗侧力构件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若程序提供多方向地震作用功能时,应选用此功能。
B)砼容重:钢筋砼计算重度,考虑饰面的影响应大于25,不同结构构件的表面积与体积比不同饰面的影响不同,一般按结构类型取值: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重度 26 27 28C)钢材容重:一般取78,如果考虑饰面设计者可以适量增加。
D)裙房层数:1:高规第4。
8。
6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措施;因此该数必须给定。
2:层数是计算层数,等同于裙房屋面层层号。
E)转换层所地层号:1:该指定只为程序决定底部加强部位及转换层上下刚度比的计算和内力调整提供信息,同时,当转换层号大于等于三层时,程序自动对落地剪力墙、框支柱抗震等级增加一级,对转换层梁、柱及该层的弹性板定义仍要人工指定。
(层号为计算层号)F)地下室层数:1:程序据此信息决定底部加强区范围和内力调整。
2:当地下室局部层数不同时,以主楼地下室层数输入。
3:地下室一般与上部共同作用分析;4:地下室刚度大于上部层刚度的2倍,可不采用共同分析;5:地下室与上部共同分析时,程序中相对刚度一般为3,模拟约束作用。
当相对刚度为0,地下室考虑水平地震作用,不考虑风作用。
当相对刚度为负值,地下室完全嵌固6:根据程序编制专家的解释,填3大概为70%~80%的嵌固,填5就是完全嵌固,填在楼层数前加“-”,表示在所填楼层完全嵌固。
到底怎样的土填3或填5,完全取决于工程师的经验。
pkpm参数
SATWE参数设置一:总信息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一般为缺省。
若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大于15度则回填。
2、混凝土容重(KN/m3):砖混结构25 KN/m3,框架结构26KN/m3。
3、刚才容重(KN/m3):一般情况下为78.0 KN/m3(缺省值)。
4、裙房层数: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裙房层数,需要人工指定。
应从结构最底层起算(包括地下室),例如:地下室3层,地上裙房4层时,裙房层数应填入7。
5、转换层所在层号:应按PMCAD楼层组装中的自然层号填写,例如:地下室3层,转换层位于地上2层时,转换层所在层号应填入5.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转换层,需要人工指定。
对于高位转换的判断,转换层位置以嵌固端起算,即以(转换层所在层号-嵌固端所在层号+1)进行判断,是否为3层或3层以上转换。
6、嵌固端所在层号:无地下室时输入1,有地下室时输入(地下室层数+1)。
7、地下室层数:根据实际情况输入。
8、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一般为缺省值1。
9、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SATWE中转换层缺省不作为薄弱层,需要人工指定。
如需将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可将此项打勾,则程序自动将转换层号添加到薄弱层号中,如不打勾,则需要用户手动添加。
此项打勾与在“调整信息”页“指定薄弱层号”中直接填写转换层层号的效果是完全一致的。
10、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一般仅在计算位移比和周期比时建议选择。
在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时不选择。
11、地下室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一般情况不选取,按强制刚性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考虑。
特别是对于板柱结构定义了弹性板3、6情况。
但已选择对所有楼层墙肢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的话此条无意义。
12、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一般为缺省勾选。
不勾选的话位移偏小。
13、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应勾选,使得墙的无效翼缘部分内力计入框架部分,实现框架,短肢墙和普通强的倾覆力矩结果更合理。
14、弹性板与梁变形协调:相当于强制刚性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自动实现梁板边界变形协调,计算结构符合实际受力情况,应勾选。
PKPM参数设置介绍
PKPM参数设置介绍⼀、荷载输⼊:1.所有荷载均应输⼊标准值。
2.荷载⽅向:竖向荷载向下为正;节点荷载弯矩的正⽅向按右⼿法则确定。
注意:1.输⼊楼板荷载前必须⽣成楼板,没有布置楼板的房间不能输⼊楼板荷载。
2.对塔架、⽀架等没有楼板和活荷载的构筑物,也应布置板厚为0的楼板,并布置少许活荷载,因为没有活荷载,程序不能进⾏荷载组合,是计算分析有误。
3.楼板荷载可以是负值,但只对板荷载传到梁起作⽤,对板配筋不起作⽤。
4.建模时不应布置框架间的填充墙、隔墙等⾮承重墙,但应将其荷载折算成均布线荷载布置在下层梁上。
5.楼梯、阳台、⾬篷、挑檐等⾮主要承重的零星构件不宜参加结构整体建模和计算,仅将其荷载布置在相关的构件上。
⼆、楼层组装注意:1.为保证⾸层竖向构件计算长度正确,该层层⾼通常从基础顶⾯算起。
裙房指与⾼层建筑物相连,建筑⾼度不超过24⽶的辅助建筑。
由多层建筑组成的裙房也叫群楼。
转换层建筑物某楼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使⽤功能不同,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不同结构(设备)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结构(设备)转换,则该楼层称为结构(设备)转换层。
⽬前的⾼层建筑多为低层低层商⽤,上部住宿的多功能要求,在低层商⽤要求的⼤空间与上部住宿要求的多墙多柱的⼩空间之间,往往需要采⽤⼀定的结构形式进⾏转换处理,即加设转换层。
转换层常⽤的结构形式包括梁式、空腹桁架式、斜杆桁架式、箱形和板式耦联什么叫“耦联”在抗震中,“耦联”就是作⽤在给定侧移的某⼀质点上的弹性回复⼒不仅取决于这⼀质点上的侧移,⽽且还取决于其他各质点的位移,因⽽存在着刚度耦联,这样会给微分⽅程组的求解带来不少困难.所以,应运⽤振型分解和振型正交性原理来解耦,使⽅程组求解⼤⼤简化.1、“耦联”的概念主要是针对振型分解法⽽⾔的。
2、⾮耦联是指平动与扭转分开考虑,在各⾃独⽴的坐标系⾥分析,互相⽆关。
3、耦联是指扭转和平动同时出现在⼀个振型中,动⼒响应为多坐标系运动分量的合成。
技术措施-PKPM参数2018
结构专业技术措施之PKPM-SATWE参数取值:一.总信息: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该参数主要针对风荷载计算,同样对地震力起作用。
只需考虑其它角度的地震作用时,无需在此填数值,应填“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地震数,相应角度”或勾选“程序自动考虑最不利水平地震作用”一般按0输入。
2)混凝土容重:钢筋砼计算重度,考虑饰面的影响应大于25,不同结构构件的表面积与体积比不同饰面的影响不同,一般按结构类型取值: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重度 26 26.5 273) 钢材容重:一般情况下,钢材容重为78KN/m3,若要考虑钢构件表面装修层重,钢材的容重可以填入适当值。
4)裙房层数:层数要从最底层算起,包括地下室层数。
此参数主要用来确定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
抗规第6。
1。
3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措施;但是该参数的作用在程序中并没有反应。
绘图中采用构造加强。
注意:对于体型收进的高层建筑结构、底盘高度超过总高度20%的多塔尚应符合高规10.6.5条;目前程序不能自动将体型收进部位上、下各两层塔楼周边竖向构件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需要在“特殊构件定义”中自行定义,不宜事后提高配筋。
5)转换层所在层号:层数要从最底层算起,包括地下室层数。
如果有转换层,必须在此指明其层号,以便进行正确的内力调整。
注意: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转换构件!作用:a、程序自动判断加强区层数;b、输入转换层数,并选择相应的楼层刚度算法,软件会输出上下层楼层刚度比。
C、计算参数中有将转换层号自动识别为薄弱层的选项。
抗震等级:程序设有“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的选项。
(高位转换可以自动再提高)转换层全层应设置为“弹性膜”(平面内刚度真实考虑,平面外为0)转换层结构选择“施工模拟3”时,施工次序:宜将转换层与其上2层设为同一施工次序。
6)嵌固端所在层号:如在基础顶面嵌固,嵌固端所在层号为1;当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部位时,那么嵌固端所在层为地上一层,即地下室层数+1.作用:确定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时,程序将起算层号取为:嵌固端所在层号-1;程序自动将嵌固端下一层的柱纵向钢筋对应上层增加10%;梁端弯矩设计值放大1.3倍。
PKPM建筑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2018版)
1.建筑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计算依据:《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16《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 JGJ 300-201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 130-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2011《建筑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202-201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28-20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2-2008《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脚手架规程》 JGJ231-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JGJ/T187-200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T 104-2011……提供大量的计算参数用表,供用户参考,计算方便准确,计算书详细;同时提供了各种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施工电梯工程、碗扣脚手架工程、盘扣脚手架工程、工具式脚手架工程、塔吊工程、结构吊装、降排水、临时工程等的计算和强大的方案绘图功能,可以将计算书和绘制的详图直接插入到方案中,形成完整的WORD格式施工专项方案。
主要内容有:各种类型脚手架计算;模板计算;塔吊基础计算;结构吊装工程计算;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计算;混凝土工程计算;临时设施工程计算及钢筋工程计算等涵盖施工安全计算的几十种计算模型。
总计算工具箱脚手架计算模型模板计算模型塔吊基础计算模型混凝土工程计算模型市政工程计算模型软件主界面软件主要模块主要内容如下:(1)脚手架工程:软件可以解决钢管架、碗扣架、盘扣式、门架、格构式井架、竹木架和格构式型钢井架形式等常见脚手架的计算,还包括悬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落地以及悬挑式卸料平台的计算。
可以自动生成计算书并生成施工专项方案。
(2)模板工程:提供丰富的计算模型,依据用户输入的各项参数自动计算墙、梁、板、柱模板、大梁侧模的多种支撑形式是否满足要求、对竹、木、组合小钢模面板强度和刚度进行验算。
PKPM参数设置共25页文档
PMCAD中设计参数1、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荷载调整系数,【高规5.6.1】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取1.1。
2、框架梁端负弯矩条幅系数,【高规5.2.3】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7~0.8,现浇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8~0.9(一般取为0.85),且调幅后的跨中弯矩不应小于按简支计算的跨中弯矩的1/2。
3、梁柱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规8.2.1】中有详细规定(新规范保护层厚度指以最外层钢筋的外边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4、框架的抗震等级,【抗规6.1.2】中有详细规定(表6.1.2中确定的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甲乙类建筑应提高一度查表6.1.2确定其抗震等级,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特一级采用,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丁类建筑允许降低一度采取抗震措施,但已为6度时不应再降低)5、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抗规3.3.2】建筑场地为1类时,对甲乙类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1类场地时,丁类建筑抗震构造措施也可降低一度同丙类;2类场地时,甲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丙类建筑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丁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3、4类场地时,甲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两个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丙类建筑7度半和8度半分别按8度9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丁类建筑7度和8度分别按6度7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6、计算振型个数,【高规5.1.13】计算振型数应使各振型参与质量之和不小于总质量的90%(振型数应为3的倍数,与结构的自由度有关,所选振型数不应大于结构的自由度,当结构按侧刚模型分析时,每层的刚性楼板有三个自由度,总自由度为3n,当按总刚模型分析时,每个节点有两个自由度,总自由度为2mn)。
pkpm参数设置
pkpm参数设置一结构布置1、平面布置宜对称,尽量避免L形等凸凹墙体,避免困难时,应满足t/d小于等于0.3否则应设防震缝。
使底层纵横向刚心尽可能与整栋房屋的质心重合。
2、7度设防时,允许7层且高度小于21m,对教学楼等横墙少的6层19m,对砖抗震墙为5层16m。
3、上面砖墙应按轴线上下对齐或基本对齐(每单元砌体抗震墙最多有二道不落在框架主梁,或砼抗震墙上)。
次梁的重力和弯矩应作为主梁的集中力和集中扭矩,并应传递到主梁两端的竖向支承构件,形成附加的地震作用效应;北京市的结构设计技术细则中要求:“允许有1/3道墙体可以不与下部框架梁或抗震墙对齐。
同时,不对齐的墙不能连续超过两道。
4、底层应布置纵、横向尽量连成一体的抗震墙,横墙间距应小于18m。
抗震墙布置原则:均匀、分散、对称、周边。
其他的一些细节诸如:最好在上部砖墙下布墙、宜布在楼梯间周围等。
总层数不超过5层的底层,可以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当采用砖时应先砌墙后浇梁柱(要防止底层商铺随意打墙)。
纵横向抗震墙宜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好布置在外围或靠近外墙处,并应尽量避免出现一字形墙体。
为防止角柱的破坏最好在转角处布置混凝土抗震墙,如不能布置则应在该处嵌砌砖围护墙,而且该墙不宜开设门窗洞口;抗震墙基础应应与框架柱基础联合考虑成一体。
5、二层楼盖应现浇且不小于120厚,当150厚时,应配双层筋,以承担部分水平剪力。
6、梁高跨比应在1/4-1/8之间,梁宽应300以上,b/h >0.3,柱宜采用方形截面对称配筋。
二底框计算方法1、满载法:把梁作为单独的受弯构件,上部墙等全荷均作用梁上(结果偏大)。
2、三板两墙法:即只算三层楼板两层墙体的重量,其余层不算(柱和基础算)虽未出过问题,但缺乏科学依据。
3、弹性地基梁法:把墙体视为半无限弹性体,将托梁视为倒过来的弹性地基梁,按三角形竖向荷载计算托梁。
4、墙梁组合规范算法:考虑墙梁大拱效应规范算法,按墙梁组合计算,虽经济合理,但条件太多见如下各条:(1)梁宽不小于300,净跨不小于梁高的4倍,梁高在1/6-1/8;(2)梁底筋应通长,伸入支座不小于锚固长度,接头焊接,箍筋最小8@100,1/5跨内无洞口;(3)托梁通长腰筋2¢14,间距不大于200。
pkpm参数设置
1.PKPM参数设置1.风荷载风压标准值计算公式为:WK=βzμsμZ W。
其中:βz=1+ξυφz/μz在新规范中,基本风压Wo略有提高,而建筑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E、脉动增大系数ξ、脉动影响系数υ都存在减小的情况。
所以,按新规范计算的风压标准值可能比89规范大,也可能比89规范小。
具体的变化包括下面几条:1)、基本风压::新的荷载规范将风荷载基本值的重现期由原来的30年一遇改为50年一遇: 新高规3.2.2条规定:对于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或特别重要的高层建筑,应按100年一遇的风压值采用。
2)、地面粗糙度类别:由原来的A、B、C类,改为A、B、C、D类。
C类是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为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A、B、C类对应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略有调整。
新增加的D类对应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最小,比C类小20%到50%4)、脉动增大系数:A、B、C类对应的脉动增大系数略有调整。
新增加的D类对应脉动增大系数比89规范小,约小5%到10%。
与结构的材料和形式有关。
5)、脉动影晌系数:在89高规中,脉动影响系数仅与地面粗糙度类别有关,对应A、B、C类的脉动影响系数分别为,0.48、0.53和0.63。
在新规范中,脉动影响系数不仅与地面粗糙度类别有关,而且还与建筑的高宽比和总高度有关,其数值都小于89高规。
如C类、高度为5Om、高宽比为3的建筑,υ=0.46,比89高规小28%,若为D类,则小37%。
6)、结构的基本周期:脉动增大系数ξ与结构的基本周期有关(WoT12)。
结构的基本周期可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对于比较规则的结构,也可以采用近似方法计算:框架结构T=(0.08-1.00)N:框剪结构、框筒结构T=(0.06-0.08)N:剪力墙结构、筒中筒结构T=(0.05-0.06)N。
其中N为结构层数。
2.地震作用1)、抗震设防烈度::新规范改变了抗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增加了7度(0.15g〉和8度(0.30g)两种情况(见新抗震规范表3.2.2)。
pkpm一些参数设置及pkpm钢筋输出文件简图
pkpm一些参数设置及pkpm钢筋输出文件简图1、一般情况下模拟施工加载取模拟施工加载3比较符合逐层施工的实际情况。
模拟施工加载2则可以更合理的给基础传递荷载。
复杂结构设计人员可以指定施工次序。
模拟施工加载的选择1.一次性加载模型,计算时只形成一次整体刚度矩阵,用于多层2.模拟施工加载1.是整体刚度分层加载模型,本层加载对上部结构没有影响,总刚矩阵由构件单刚形成,程序默认算法。
用于多高层3..模拟施工加载2,逐层加载模型,n层会有n个总刚矩阵形成,计算量大。
与手算接近。
用于多高层,较少采用。
4.模拟施工加载3,新版有。
分层刚度分层加载模型,更符合工程实际,高层首选。
5.对有吊车的结构必须用一次性加载,因为吊车对上部结构有影响,也就是对有上传荷载的结构要用一次性加载。
6.要知道由于模拟施工加载计入了施工引起的变形,在计算结果输出中各节点在竖荷载作用下的节点力矩是不平衡的。
只有一次性加载下才是平衡的2、修正后的基本风压一般就是荷载规范规定的基本风压,对于沿海和强风地带对风荷载敏感的建筑可以在此基础上放大10%~20%,门刚中则规定按放大5%采用。
3、对于高度大于150M的高层混凝土建筑才要验算风振舒适度。
结构阻尼比取0.01~0.02,程序缺省0.02。
4、侧刚计算方法:一种简化计算法,计算速度快,但应用范围有限,当定义有弹性楼板或有不与楼板相连的构件时(如错层结构、空旷的工业厂房、体育馆等)用此法会有一定误差;总刚计算方法:精度高,适用范围广,计算量大。
对于没有定义弹性楼板且没有不与楼板相连构件的工程,两种方法结果一样。
(以下转贴)“刚性楼板”的适用范围:绝大多数结构只要楼板没有特别的削弱、不连续,均可采用这个假定。
相关注意:由于“刚性楼板假定”没有考虑板面外的刚度,所以可以通过“梁刚度放大系数”来提高梁面外弯曲刚度,以弥补面外刚度的不足。
同样原因,也可通过“梁扭矩折减系数”来适当折减梁的设计扭矩。
PKPM参数设置教程
1.1.1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规规定:"抗震规"5.1.1条和"高规"3.3.2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建筑构造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形抗震验算〞。
程序实现:该参数为地震作用力方向或风荷载作用方向与构造整体坐标的夹角,逆时针方向为正,如地震沿着不同方向作用,构造地震反映的大小一般也不一样,那么必然存在某个角度使得构造地震反响最为剧烈,这个方向称为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从严格意义上讲,规中所讲的主轴是指地震沿该轴方向作用时,构造只发生沿该轴方向的侧移而不发生扭转位移的轴线,当构造不规那么时,地震作用的主轴方向就不一定时0°或90° ,如最震力方向与主轴夹角较大时,可以输入该角度考虑最不利作用方向的影响。
操作要点:由于设计人员事先很难估算构造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因此可以先取初始值0° ,SATWE计算后在计算书WZQ.OUT中输出构造最不利方向角,如果这个角度与主轴夹角大于±15°,应将该角度重新计算,以考虑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的影响。
本卷须知:〔1〕为防止填入该角度后图形旋转带来的不便,也可以将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在多方向水平地震参数中输入。
〔2〕本参数不是规要求的,供设计人员选用。
〔3〕本参数也可以考虑最大风力作用的方向,但需要用户自行设定多个角度进展计算,比较屡次计算构造取最不利值。
1.1.2 混凝土容重〔kN/m3〕规规定:参看"荷载规"附录A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表。
容重是用来计算梁、柱、墙、板重力荷载用的。
操作要点:初始值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0 kN/m3,这适合于一般工程情况,假设采用轻只混凝土或需要考虑构件装饰层重量时,应按实际情况修改此参数。
本卷须知:如果构造分析是不想考虑混凝土构件自重荷载,可以填0。
1.1.3 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规规定:"高规"5.1.5条规定,"进展高层建筑力与位移计算时,可假定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均无限刚性〞程序实现:选择该项后,程序可以将用户设定的弹性楼板强制为刚性楼板参与计算。
PKPM参数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角:一般情况下取0度,平面复杂(如L型、三角型)或抗侧力结构非正交时,如果风荷载影响比较大,需要将风荷载最大角度在此输入进行计算,地震方向可以在斜交抗侧力构件中输入。
2、裙房层数:1:高规第3.9.6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措施;因此该数必须给定。
2:层数的输入从结构最底层算起,包括地下室层数。
3、嵌固端层号:这里的嵌固端指上部结构的计算嵌固端,当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时,那么嵌固端所在层为地上一层,即地下室层数+1。
4、地下室: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表5.7.5中灌注桩取值。
如果填负数m则表示地下m层无水平位移。
5、刚性楼板假定主要是在周期比和位移比的算不过的时候点此选项,算配筋时不能点此选项,否则计算结果有问题。
6、结构类型框剪结构:高规8.1.3已有明确规定。
a、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时,按剪力墙结构设计,其中框架部分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进行设计。
b、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占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50%时,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
c、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占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80%时,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其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其中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d、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80%时,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但其最大适用高度宜按框架结构采用,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限值应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当结构的层间位移角不满足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规定时,可按本规程第3.11节的有关规定进行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的论证。
7、模拟施工加载:SATWE说明中已明确,模拟1:一次集成刚度,分层加载模拟2:一次集成刚度,柱刚度放大10倍,分层加载模拟3:分层集成刚度,分层加载,最符合实际受力情况,一般情况下均选择模拟3。
PKPM参数设置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7.1.2条,对与高层、高 耸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 A 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当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按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 3.2.2条,对与特 B 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 乡镇和城市郊区; 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 应按 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按规范的解释,房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屋高度大于 60m的都是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另外是环境因素:如山坳,由于场地引起的加大
同一建筑可能存在不同形状问题, 不同形状体形不一
PMCAD 设计参数设置(4)
绘图参数,图纸大小,出图比例, 轴线标注,尺寸线相关参数
设计参数的补充定义
图形方式进行模形及相关信息进行 校核
补充定义角柱、铰接柱、不调幅梁、连梁、铰接梁、 弹性楼板及抗震信息等 补充定义温度荷如温度差 定义不均匀沉降、弹性支座等 由空旷结构引起的风载,特别是大跨度结构竖向正负 风压 设置多塔相关参数,非多塔结构可跳过此步 生成相关后续计算分析文件及数据检查
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9度 抗震设计时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该参数先按规范估算,计算一遍后将所 从WZQ.OUT文件中得第一平动周期加入, 重算。
可在特殊风载定义中处理
PMCAD 设计参数设置(2)
没考虑装修荷载,建议砼取26-28 kN/m3
设置墙钢筋级别及梁柱箍筋级别
PMCAD 设计参数设置(3)
通过地质报告获得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对于一 般工程,不少于9个 。复杂、多塔、 平面不规则 建筑则需更多。 当非承重墙体为填充砖墙时。根据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 3.3.16条要求,按3.3.17条进行折减 的。 框架:0.6~0.7 框剪:0.7~0.8 剪力墙:0.9~1.0
PKPM如何调整参数和选用(完整版)
2010版SATWE计算参数选用一、2010版计算参数的选用(PKPM及SATWE):免责声明:炒饭个人总结,仅用作参考。
以下内容需与PKPM2010版satwe 说明书结合使用。
参数在PKPM中如何实现需参考satwe说明书。
1、总信息:A、“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此参数一般不做修改。
而是将周期计算结果中输出的“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角”填到“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相应角度”。
B、PM里的“混凝土容重”框架取26,剪力墙取27。
(现在版本软件PM与SATWE的“混凝土容重”联动),故在PM中布置楼面恒载时一般不勾选“自动计算现浇板厚”,恒载输入数值为“人工计算板自重+装修荷载重”。
C、“钢材容重”暂时默认78,未研究。
D、“裙房层数”此参数仅用来判定底部加强区:即对剪力墙和框剪结构PKPM 总是将裙房以上一层作为加强区判定的一个条件。
框架结构均可输入0,其他结构未研究。
此参数包含地下室层数。
(如3层地下室,4层裙房,此参数应输入7。
)E“转换层所在层号”含地下室层数,详见2010satwe说明书,未深入研究。
F、“嵌固端所在层数”自然地面为嵌固端时填“1”,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时填“地下室层数+1”。
G、“地下室层数”按实际输入。
H、“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取“1”。
影响计算精度,对含剪力墙的结构有影响。
I、“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仅在计算位移比和周期比时勾选,其他不勾选。
J、“地下室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勾选。
K、“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此参数本人尚不能合理选择,只把网上比较后的结果贴出来。
勾选该参数后,结构周期减小,连梁内力增大,内力平衡校核轴力。
L、“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勾选。
对于L型、T型等截面形式,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墙段称为翼缘,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墙段称为腹板,翼缘可以区分为有效翼缘和无效翼缘两部分。
无效翼缘内力计入框架,这对于结构中框架、短肢墙、普通墙的倾覆力矩指标计算,通常更为合理。
技术措施-PKPM参数2018复习课程
结构专业技术措施之PKPM-SATW参数取值:一.总信息: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该参数主要针对风荷载计算,同样对地震力起作用。
只需考虑其它角度的地震作用时,无需在此填数值,应填“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地震数,相应角度”或勾选“程序自动考虑最不利水平地震作用”一般按0 输入。
2)混凝土容重:钢筋砼计算重度,考虑饰面的影响应大于25,不同结构构件的表面积与体积比不同饰面的影响不同,一般按结构类型取值: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重度26 26.5 273)钢材容重:一般情况下,钢材容重为78KN/m3若要考虑钢构件表面装修层重,钢材的容重可以填入适当值。
4)裙房层数:层数要从最底层算起,包括地下室层数。
此参数主要用来确定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
抗规第6。
1。
3 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措施;但是该参数的作用在程序中并没有反应。
绘图中采用构造加强。
注意:对于体型收进的高层建筑结构、底盘高度超过总高度20%的多塔尚应符合高规10.6.5 条;目前程序不能自动将体型收进部位上、下各两层塔楼周边竖向构件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需要在“特殊构件定义”中自行定义,不宜事后提高配筋。
5)转换层所在层号:层数要从最底层算起,包括地下室层数。
如果有转换层,必须在此指明其层号,以便进行正确的内力调整。
注意: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转换构件!作用:a、程序自动判断加强区层数;b、输入转换层数,并选择相应的楼层刚度算法,软件会输出上下层楼层刚度比。
C计算参数中有将转换层号自动识别为薄弱层的选项。
抗震等级:程序设有“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 的选项。
(高位转换可以自动再提高)转换层全层应设置为“弹性膜”(平面内刚度真实考虑,平面外为0)转换层结构选择“施工模拟3”时,施工次序:宜将转换层与其上2 层设为同一施工次序。
6)嵌固端所在层号:如在基础顶面嵌固,嵌固端所在层号为1;当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部位时,那么嵌固端所在层为地上一层,即地下室层数+1.作用:确定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时,程序将起算层号取为:嵌固端所在层号-1 ;程序自动将嵌固端下一层的柱纵向钢筋对应上层增加10%;梁端弯矩设计值放大1.3 倍。
PKPM参数设置(个人总结)
一、PMCAD中设计参数1、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荷载调整系数,【高规5.6.1】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取1.1。
2、框架梁端负弯矩条幅系数,【高规5.2.3】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7~0.8,现浇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8~0.9(一般取为0.85),且调幅后的跨中弯矩不应小于按简支计算的跨中弯矩的1/2。
3、保护层厚度,【砼规8.2.1】中有详细规定(新规范保护层厚度指以最外层钢筋的外边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4、框架的抗震等级,【抗规6.1.2】中有详细规定(表6.1.2中确定的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甲、乙类建筑应提高一度查表6.1.2确定其抗震等级,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特一级采用,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丁类建筑允许降低一度采取抗震措施,但已为6度时不应再降低)。
5、抗震构造措施和抗震等级,【抗规3.3.2】建筑场地为1类时,对甲、乙类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1类场地时,丁类建筑抗震构造措施也可降低一度同丙类;2类场地时,甲、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丙类建筑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丁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3、4类场地时,甲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两个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丙类建筑7度半和8度半分别按8度9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丁类建筑7度和8度分别按6度7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6、计算振型个数,【高规5.1.13】计算振型数应使各振型参与质量之和不小于总质量的90%(振型数应为3的倍数,与结构的自由度有关,所选振型数不应大于结构的自由度,当结构按侧刚模型分析时,每层的刚性楼板有三个自由度,总自由度为3n,当按总刚模型分析时,每个节点有两个自由度,总自由度为2mn)。
技术措施-PKPM参数2018
技术措施-PKPM参数2018结构专业技术措施之PKPM-SATWE参数取值:⼀.总信息:1)⽔平⼒与整体坐标夹⾓:该参数主要针对风荷载计算,同样对地震⼒起作⽤。
只需考虑其它⾓度的地震作⽤时,⽆需在此填数值,应填“斜交抗侧⼒构件⽅向地震数,相应⾓度”或勾选“程序⾃动考虑最不利⽔平地震作⽤”⼀般按0输⼊。
2)混凝⼟容重:钢筋砼计算重度,考虑饰⾯的影响应⼤于25,不同结构构件的表⾯积与体积⽐不同饰⾯的影响不同,⼀般按结构类型取值: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墙结构重度 26 26.5 273) 钢材容重:⼀般情况下,钢材容重为78KN/m3,若要考虑钢构件表⾯装修层重,钢材的容重可以填⼊适当值。
4)裙房层数:层数要从最底层算起,包括地下室层数。
此参数主要⽤来确定剪⼒墙底部加强区⾼度。
抗规第6。
1。
3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措施;但是该参数的作⽤在程序中并没有反应。
绘图中采⽤构造加强。
注意:对于体型收进的⾼层建筑结构、底盘⾼度超过总⾼度20%的多塔尚应符合⾼规10.6.5条;⽬前程序不能⾃动将体型收进部位上、下各两层塔楼周边竖向构件抗震等级提⾼⼀级,需要在“特殊构件定义”中⾃⾏定义,不宜事后提⾼配筋。
5)转换层所在层号:层数要从最底层算起,包括地下室层数。
如果有转换层,必须在此指明其层号,以便进⾏正确的内⼒调整。
注意:程序不能⾃动识别转换构件!作⽤:a、程序⾃动判断加强区层数;b、输⼊转换层数,并选择相应的楼层刚度算法,软件会输出上下层楼层刚度⽐。
C、计算参数中有将转换层号⾃动识别为薄弱层的选项。
抗震等级:程序设有“框⽀剪⼒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墙抗震等级⾃动提⾼⼀级”的选项。
(⾼位转换可以⾃动再提⾼)转换层全层应设置为“弹性膜”(平⾯内刚度真实考虑,平⾯外为0)转换层结构选择“施⼯模拟3”时,施⼯次序:宜将转换层与其上2层设为同⼀施⼯次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专业技术措施之PKPM-SATWE参数取值:一.总信息: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该参数主要针对风荷载计算,同样对地震力起作用。
只需考虑其它角度的地震作用时,无需在此填数值,应填“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地震数,相应角度”或勾选“程序自动考虑最不利水平地震作用”一般按0输入。
2)混凝土容重:钢筋砼计算重度,考虑饰面的影响应大于25,不同结构构件的表面积与体积比不同饰面的影响不同,一般按结构类型取值: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重度 26 26.5 273) 钢材容重:一般情况下,钢材容重为78KN/m3,若要考虑钢构件表面装修层重,钢材的容重可以填入适当值。
4)裙房层数:层数要从最底层算起,包括地下室层数。
此参数主要用来确定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
抗规第6。
1。
3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措施;但是该参数的作用在程序中并没有反应。
绘图中采用构造加强。
注意:对于体型收进的高层建筑结构、底盘高度超过总高度20%的多塔尚应符合高规10.6.5条;目前程序不能自动将体型收进部位上、下各两层塔楼周边竖向构件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需要在“特殊构件定义”中自行定义,不宜事后提高配筋。
5)转换层所在层号:层数要从最底层算起,包括地下室层数。
如果有转换层,必须在此指明其层号,以便进行正确的内力调整。
注意: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转换构件!作用:a、程序自动判断加强区层数;b、输入转换层数,并选择相应的楼层刚度算法,软件会输出上下层楼层刚度比。
C、计算参数中有将转换层号自动识别为薄弱层的选项。
抗震等级:程序设有“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的选项。
(高位转换可以自动再提高)转换层全层应设置为“弹性膜”(平面内刚度真实考虑,平面外为0)转换层结构选择“施工模拟3”时,施工次序:宜将转换层与其上2层设为同一施工次序。
6)嵌固端所在层号:如在基础顶面嵌固,嵌固端所在层号为1;当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部位时,那么嵌固端所在层为地上一层,即地下室层数+1.作用:确定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时,程序将起算层号取为:嵌固端所在层号-1;程序自动将嵌固端下一层的柱纵向钢筋对应上层增加10%;梁端弯矩设计值放大1.3倍。
涉及到《底层》的内力调整等,程序针对嵌固层进行调整。
7)地下室层数:a.当地下室局部层数不同时,以主楼地下室层数输入。
b.地下室一般与上部共同作用分析;c.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时,可不采用共同分析;8)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工程规模较小可取0.5~1之间的数值,剪力墙数量较多时,可取1~2就可满足计算要求,框支剪力墙可取1或1.5。
当楼板采用弹性板或弹性膜时,弹性板细分最大控制长度起作用。
通常可与墙元的控制长度一致。
9)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除计算结构位移比,周期比时,刚度比时需要选择此项,其他的结构分析、设计不应选择此项。
如果工程中无弹性楼板、无开洞、无越层、错层,则可默认为刚性楼板假定。
“强制刚性楼板假定”和“刚性楼板假定”是两个相关但不等同的概念。
“刚性楼板假定”指楼板平面内无限刚,平面外为0的假定。
程序自动搜索,对符合条件的楼板自动判断。
为提高计算精度,某些工程中可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将部分楼板定义合适的弹性板,这部分采用相应的计算原则。
“强制刚性楼板假定”则不区分刚性板、弹性板,只要位于楼板标高处的所有节点均在计算时强制从属与同一刚性板。
不在楼板标高处的则不强制,仍按刚性楼板假定处理。
(越层柱会由于强制刚性楼板假定而在中间强制截断)注意:a.弹性板设置应连续,不应出现与刚性板间隔布置或包含布置的情况。
b.两侧是弹性楼板时,梁的刚度放大和扭转折减仍有效。
C.如果定义了弹性楼板,在计算周期比、位移比等时,必须“强制刚性”d.采用弹性板3(6)时,会影响梁的安全储备,建议:弹性膜。
e.对坡屋面斜板,程序默认为弹性膜。
10)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墙梁:开洞方式形成的连梁。
程序默认勾选(此时,一方面因刚性板的作用过强而导致连梁剪力偏大,另一方面由于楼板平面内作用,使墙梁两侧的弯矩和剪力不满足平衡关系)。
如不勾选,则类似框架梁的算法,墙梁剪力比勾选小,相应结构整体刚度变小、周期变长,侧移加大。
11)墙倾覆力矩计算方法考虑墙的所有内力贡献:“只考虑腹板和翼缘,其余计入框架”:使墙无效翼缘部分内力计入框架,实现框架、短肢墙、普通墙的倾覆力矩更合理。
只考虑面内贡献,面外计入框架:对单向少墙结构(一个方向上剪力墙密集,而正交方向剪力墙稀少,甚至没有),剪力墙的面外成为一种不可忽略的抗侧力成分,性质上类似框架柱,宜看作一种独立的抗侧力构件。
12)高位转换等效侧向刚度比计算:传统方法和采用高规附录E.0.3方法。
当塔楼数大于1时,计算结果无效。
13)扣除构件重叠质量和重量选择此项,梁、墙扣除与柱重叠部分的质量和重量。
建议:仅在有经济性需要、对设计结构的安全裕度确有把握时勾选。
14)考虑梁板顶面平齐一般不勾选15)构件偏心方式传统移动节点方式刚域变换方式:新的考虑墙偏心的方式,更符合实际。
但对部分模型在局部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内力差异,建议谨慎采用。
16)结构材料信息:钢筋混凝土结构:按砼结构有关规范计算地震力和风荷载钢与砼混合结构:目前没有专门的规范,可参照相应的规范执行有填充墙钢结构:按钢结构有关规范计算地震力和风荷载无填充墙钢结构:按钢结构有关规范计算地震力和风荷载砌体结构:按砼结构有关规范计算地震力和风荷载,并对砌块墙进行抗震验算选取不同的结构材料,对计算结果会有所影响12).结构体系:这个参数用来对应规范中相应的调整系数。
13)恒活荷载计算信息:a:一次性加载计算:对钢结构或体育馆(类似没有严格标准层概念的结构);长悬臂或有吊柱的结构采用此算法。
b: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就是按一般的模拟施工方法加载。
对于“框剪结构”,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在导给基础的内力中剪力墙下的内力特别大,使得其下面的基础难于设计。
c:模拟施工方法2加载:这是在“模拟施工方法1”的基础上将竖向构件(柱、墙)的刚度增大10倍的情况下再进行结构的内力计算,也就是再按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的情况下进行计算。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传给基础的力比较均匀合理,可以避免墙的轴力远远大于柱的轴力的不合理情况。
由于竖向构件的刚度放大,使得水平梁的两端的竖向位移差减少,从而其剪力减少,这样就削弱了楼面荷载因刚度不均而导致的内力重分配,所以这种方法更接近手工计算。
专家建议:在进行上部结构计算时采用“模拟施工方法1”;在基础计算时,框剪或框筒用“模拟施工方法2”的计算结果。
这样得出的基础结果比较合理。
d:模拟施工方法3加载: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的改进版。
建议复杂多层,高层首选。
注意:采用此法,必须正确指定“施工次序”,否则影响计算结果准确性!当有吊车荷载时,不能采用此算法。
*不同的模拟施工方法对墙柱的轴压比影响较大。
可以用“竖向导荷”复核。
*如果选用“模3+VSS求解器”,可能会计算到“VSS回代求解”死机。
表明结构较为复杂,应采用“模1”,多存在于多塔、斜屋面和开洞较多的结构。
14)施工次序采用“模拟施工3”时,为了适应某些复杂结构,可以对楼层组装的各自然层分别指定施工次序。
程序隐含指定每个自然层是一次施工(简称逐层施工);用户可以通过施工次序指定连续若干层为一次施工(简称多层施工)对一些传力复杂的结构(转换层、巨型结构、下层荷载由上层构件传递的结构形式等),应采用多层施工的施工次序。
广义层的结构模型,应考虑楼层的连接关系来指定施工次序。
梁托柱的楼层,宜将该层和上层合并为一个施工次序-相当于用两个楼层的共同承担梁托柱层的荷载,受力也会减小。
有连廊结构,两侧塔楼先施工,最后才建中间连廊。
可按正常建模,然后在“特殊构件定义”中指定连廊的施工次序。
当勾选“自定义构件施工”程序将强制执行“模拟施工3”高层与裙房交接跨处梁因变形差出现配筋异常,但是一般此处会设置后浇带来调节变形。
可以在程序中通过指定此处梁的施工次序模拟后浇带的过程(若该工程22层,将此处梁施工次序设置为23)15)风荷载计算:“不计算风荷载”、“计算水平风荷载”:一般工程选项“计算特殊风荷载”:针对平、立面变化比较复杂,或者对风荷载有特殊要求的结构或某些部位。
(如空旷结构、体育管、有大悬挑结构的广告牌等)“计算水平和特殊风荷载”:用于极特殊的情况。
16)地震作用计算信息:“计算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水平和规范简化竖向地震”竖向地震按抗规范简化方法计算。
“计算水平和反应谱方法竖向地震”高规要求,大跨、转换等宜采用。
(反应谱法还不完全成熟)b)“规定水平力”的确定方式:规定水平力主要用于新规范中位移比和倾覆力矩的计算“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一般情况选此项“节点地震作用CQC组合方法”:适用于极不规则,楼层概念不清晰,剪力差无法计算的情况。
*SATWE在WV02Q.OUT中输出三种抗倾覆计算结果:1为抗规方式(V*H求和方式,PMSAP叫法,详《抗规》6.1.3条文说明);2为轴力方式(力学标准方式,PMSAP叫法,即柱、墙轴力向轴力合力点取矩,并叠加柱、墙端局部弯矩形成抗倾覆力矩);3为CQC方式(旧规范算法,公式同《抗规》6.1.3条,供参考)。
一般对于对称布置的框剪、框筒结构,“轴力方式”的结果远大于“抗规方式”;而对于偏置的框剪、框筒结构,“轴力方式”与“抗规方式”结果相近。
“轴力方式”的倾覆力矩一方面反映框架的数量,另一方面反映框架的空间布置,是更为合理的衡量“框架在整个抗侧力体系中作用”的指标,从倾覆力矩的角度出发更为合理,但不足之处是对非对称布置结构合力作用点的选取缺乏理论依据。
当结构为框支转换(竖向不连续)或上部短肢墙、下部一般剪力墙墙时,“抗规方法”计算结果有误,应改为“轴力方法”计算。
一般情况首选“抗规方法”。
c)墙梁转框架梁的控制跨高比:5当墙梁的跨高比过大时,仍按壳元来计算内力,精度较差。
d)框架连梁按壳元计算控制跨高比:5程序将跨高比小于此值的矩形框架连梁用壳元计算刚度。
e)楼梯计算:“不带楼梯计算”“带楼梯参与整体计算”:程序会自动将梯梁、梯柱、梯板加如模型当中。
楼梯计算模型:壳单元和梁单元。
区别在与对梯段刚度计算的处理。
默认选择壳单元。
“同时计算以上两种模型”包络设计采用楼梯参与计算时,暂不支持按构件指定施工次序的施工模拟计算。
f)采用指定模型计算刚重比选择此项,程序增加计算一个子模型,该模型起起始层和终止层由用户指定。
仅使用于弯曲型和弯剪型的单塔结构(存在地下室、大底盘,顶部附属结构重量可忽略的)二、计算控制信息1)计算软件信息:优先选择64位计算2)线性方程组解法:3)地震作用分析方法:“侧刚分析方法”:各楼层均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时选用“总刚分析方法”:如定义了弹性楼板或有较多的错层构件时建议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