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位置和范围 教案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1节 位置和范围精品教案
第1节位置和范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亚洲的纬度、半球和海陆位置、亚洲的主要特征(范围、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地图资料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通过案例与图片明确亚洲的区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简述某大洲的半球、经纬度与海陆位置。
教学难点:运用资料简述大洲的地理位置。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电影《功夫瑜伽》拍摄的国家图片,中国、冰岛、迪拜、印度。
请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中找到这些国家,并说出哪些国家属于亚洲。
展示世界轮廓图,指出亚洲。
并请学生尝试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1.雄踞东方的大洲(1)快速阅读第一板块内容,,让学生说出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即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展示半球位置图片,学生回忆南北、东西半球分界线,读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分析亚洲所在半球位置。
(3)展示亚洲经纬网图,学生找出四至大致经纬度,并延伸所处温度带。
得出东西跨度大,南北距离广的结论。
(4)解释海陆位置。
展示亚洲位置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地图,找出其分别濒临的海洋与相邻的陆地,分析出海陆位置。
(5)总结亚洲半球、经纬度、海陆位置。
(6)结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图6.1和6.3,用刚学习的方法,分别描述北美洲的半球、经纬度和海陆位置。
2.世界第一大洲(1)板书学习问题,学生按问题自主学习“世界第一大洲”框题内容,并回答问题。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B.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C.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D.亚洲共分为几个亚?分别是?(6个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2)展示亚洲分区地图,带领学生分别认识各大亚区域的位置、范围、国家。
(3)交流探究活动:“猜一猜:下列景观或活动可能出现在亚洲的哪个区域。
”学生在观察、思考、探讨的过程中了解亚洲不同区域存在的显著差异,并掌握一些常见国家所处的亚洲分区。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第一课时》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和示意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我国从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等方面的地理位置,以及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和面积。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认识我国的基本地理信息,为后续学习其他地理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具体概念可能还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此外,学生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地图的运用和解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进行分析。
2.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位置和范围。
2.难点: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和面积。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记忆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准备地图、示意图等教学辅助材料。
3.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案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和示意图,呈现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让学生初步感知。
3.操练(15分钟)设置问题,让学生结合地图和示意图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例如:“我国位于哪个半球?”,“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西端和最东端分别在哪里?”。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抢答等形式,巩固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认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教学设计
3.多媒体展示:通过播放地球自转、公转的动画,展示地球上的不同地理景观,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的神奇。
(二)讲授新知
1.经纬度概念
-讲解经纬度的定义,以及它们在地球上的作用。
-展示地球仪,指出经线、纬线的分布,解释如何通过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
6.评价反馈,提高效果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实践报告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提问方式:询问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如“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样的吗?”“地球上的地理事物是如何分布的?”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空间结构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学生对经纬度、地理区域等概念的理解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对地图、地球仪的使用尚不熟练,需要加强实践操作和指导。
2.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展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充满好奇,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象,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4. �搜索并阅读一篇关于地球环境保护的文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谈谈自己对地球环境保护的看法和措施。
5.观看一部与地理探险相关的纪录片,如《蓝色星球》、《地球脉动》等,记录片中的地理知识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作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2.提交作业时,请附上课堂笔记,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4.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与位置和范围相关的地理现象,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位置和范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位置和范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一、教育目标本课程主要通过解析世界地图、国家地图、中国地图以及大区地图的不同特点,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制图方法,认识地图上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同时让学生了解地图的使用和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知识讲解1. 世界地图世界地图是地球表面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展示了世界各地的地理位置和分布。
现在用的世界地图一般采用万圣体等面投影,这样能更加真实的反映地球表面的真实面貌。
2. 国家地图国家地图则是按照国家的范畴建立的地图,通常采用政治和行政界限为底色进行绘制。
在地图的范围内可以看到不同国家之间的地理位置和关系。
3. 中国地图中国地图是展示中国领土范围的地图,通常绘制时会结合中国的各种地理区划进行制图,比如不同省市、自治区的边界线、河流分布等。
4. 大区地图大区地图是指在一个大的地理范围内进行制图,比如亚洲地图、欧洲地图、非洲地图等。
这种地图不仅涵盖单个国家的面积,而且也可以使得学生了解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视频解析:使用电脑或投影仪播放世界地图、国家地图、中国地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地图上地理位置和范围的特点。
2.听讲解析:讲解地图的制图方法,让学生了解地图上的尺度、经度、纬度等基本概念。
3.记笔记:让学生记笔记,掌握地图上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内容。
4.分组讲解: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世界地图、国家地图、中国地图等,进行地图分析。
四、教学评估1.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问答形式,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地图上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运用地图的制图方法。
2.学生可以制作自己的地图,并在展示中进行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3.对于不理解或掌握不好的内容,老师可以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学生理解。
五、课程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地图上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概念,并可以正确使用地图制图方法。
同时,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地图,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特点和国家之间的地理关系。
七年级地理下册精品教案(人教)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能通过图片资料,尝试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过程与方法通过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通过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位置和范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学习亚洲位置、范围的方法分析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特点教学难点:用身边或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分析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找同学启发引导,体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
二、讲授新知1.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他在教室中的位置。
师引导提问:你在教室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左半部分还是右半部分?你在XX 同学的什么方位?在XXX 同学的什么方位?你在教室的第几排、第几列?小结:对于一个区域,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它——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2.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观察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复习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表和文字,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我国的位置和范围可能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地图观察、思考和分析,培养空间观念和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难点:理解经纬网的概念,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让学生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理解经纬网的作用。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课件和地图。
2.准备相关案例材料。
3.准备教学道具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不同纬度和经度上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经纬网确定我国各个城市的地理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填空、选择题等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和范围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劣势,引导学生思考地理因素对我国的影响。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我国地理位置示意图,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词,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位置和范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位置和范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1.位置的意义和方式
2.范围的概念和分类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位置的意义和方式
2.掌握经纬度的测定方法
3.理解范围的概念和分类
4.熟悉使用范围为识别地理位置提供依据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经纬度的测定和使用
2.难点:范围的概念和分类
四、教学策略
1.案例教学法
2.视频教学法
3.实地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1. 理解位置的意义和方式
1.通过案例介绍,让学生了解地理位置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
2.介绍独立定位方式和地图定位方式,让学生掌握如何确定一个地理位置。
2. 掌握经纬度的测定方法
1.介绍经纬度的概念和意义。
2.通过视频教学法演示,让学生看到实际测量经纬度的过程。
3.通过实地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测量经纬度,并互相核对数据的准确性。
3. 理解范围的概念和分类
1.介绍范围的概念和作用。
2.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范围的常见分类,并且明确每种分类的应用场景和意义。
4. 熟悉使用范围为识别地理位置提供依据
1.通过视频教学法,演示使用各种范围识别地理位置的方法。
2.通过实地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使用各种范围确定地理位置,并核对数据的准确性。
六、教学评价
1.提供小组作业,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经纬度测量和范围使用的实际任务。
2.带领全班一起评价各组实际任务的完成情况,明确各小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提高。
3.针对每一位学生完成的实际任务,进行评分和写评语,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提前鼓励和表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学习的开始,对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从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等方面的地理位置,以及我国的领土范围。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提高学生对地理空间概念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领土完整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难点:我国地理位置的判断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地图:准备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相关地图,以便学生直观了解。
3.教学资源:收集与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相关的案例素材,用于教学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相关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让学生通过地图了解我国在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方面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及领土范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掌握我国的四至点,了解我国领土的面积和分布情况。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了我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明确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掌握我国的四至点,知道我国领土的面积和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学会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提高观察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四至点,领土面积和分布情况。
2.教学难点:我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领土范围的识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和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实例和图片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道具:地球仪、地图等。
3.教学资料:相关地理知识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地球仪,呈现我国的四至点、领土面积和分布情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举例说明我国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地理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后续学习地理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对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掌握相关地理概念。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难点:理解经纬网的概念,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地图和图表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经纬网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和图表:准备相关的地图和图表,用于直观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实际案例,用于分析经纬网的概念和运用。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地图和图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图和图表,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让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向学生讲解经纬网的概念,并让学生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位置和地理范围的概念。
2. 掌握不同地理位置的表达方式。
3. 了解不同地理范围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2. 不同地理范围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地理位置和地理范围的概念。
2. 掌握不同地理范围的分类和特点。
教具准备:1. 世界地图及中国地图。
2. 卡片或PPT展示地理范围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过程:一、引入:1. 导入话题:“你知道地理位置和地理范围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或讨论,老师引导学生了解地理位置和地理范围的概念。
二、讲解地理位置:1. 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指出不同地理位置的表达方式,如南、北、东、西等。
2. 通过示例讲解如何使用方位词描述地理位置,如“我家在学校的北边”。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用方位词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三、讲解地理范围:1. 引导学生了解地理范围的概念,即某一地区的边界或范围。
2. 通过示例讲解不同地理范围的分类,如城市、省份、国家等。
3. 学生观察地图,分析不同地理范围的特点和特征。
四、巩固练习:1. 让学生自编小故事,运用方位词描述故事中人物所处的位置。
2. 让学生在地图上标注出不同地理范围的位置。
3. 小组讨论,让学生讲述不同地理范围的特点,如城市的人口多、发展快等。
五、拓展延伸:1. 老师展示一些国际知名地理范围的照片或视频,如长城、泰姬陵等,让学生认识并描述这些地理范围的特点和重要性。
2. 让学生在家园附近寻找地理范围并进行描述,如商场、公园等。
六、总结:1. 导引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答“地理位置和地理范围分别是什么?”2. 整理学生总结并进行回顾。
七、课堂作业:1. 自己绘制一张地图,标注出自己家、学校等地理位置。
2. 拍摄或寻找一张照片,描述照片中地理范围的特点和意义。
八、课后反馈:1. 让学生在下节课开始时展示自己的地图作业。
2. 学生回答一道关于地理位置和地理范围的问题,进行课后反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领土范围,从而形成对我国基本地理情况的认知。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学科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仍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把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他们对地理位置和范围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纬度位置,掌握我国的海陆位置和领土范围,形成对我国基本地理情况的认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现象的积极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领土范围。
2.难点:对我国地理位置和范围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我国地理位置和范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和案例分析。
3.准备好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位置,提问:“请大家来说说我国的地理位置。
”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领土范围,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巩固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和范围的认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5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地理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我国地理位置及领土范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提高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学期之前,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我国地理位置及领土范围的认识还不够系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深入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国家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2.难点:理解经纬网的概念,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等资料。
2.设计好导入、操练、巩固等环节的问题。
3.准备好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我国位于哪个大陆的东部?我国的最北端、最南端、最西端、最东端分别在哪里?”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地理位置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同时,呈现我国领土的四至点,让学生了解我国领土的范围。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如:“请同学们根据地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说明理由。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亚洲是七下地理教材的开篇,也是学生首次接触区域地理的学习,构建区域自然地理的知识体系、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是本章重要的知识内容和学法指导。
第一节主要学习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等方面了解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运用相关图文资料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结合相关图片了解自然环境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课时说明:本节教材建议用时1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相关地图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掌握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2.通过相关图文资料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3.在相关地图上说出亚洲的区域划分,结合景观图片说出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说出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初步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策略与技术:1、读图分析: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特色,读图提取相关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是初中地理学习必备的基本能力。
本节的三个学习目标均需要通过读图分析归纳达成,这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途径。
2、小组合作:设计小组合作扮演亚洲邻居、说出大洲分界线等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交流、互相帮助的团队意识。
教学过程[引入]问题抢答: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新课导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位置和范围教案范文
位置和范围教案范文教案:位置和范围目标:-了解和理解“位置”和“范围”的概念;-能够在地图上标记位置和描述范围;-能够使用位置和范围相关的词汇进行交流。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导入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回忆“位置”和“范围”的意义和用途。
2.通过展示一张地图,提出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如“这是一张地图,你能在上面找到你学校的位置吗?”“你能描述你家周围的范围吗?”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他们对于位置和范围的理解和经验。
二、概念讲解(20分钟)1.解释“位置”的概念:位置是指地点的具体所在,可以通过坐标、地址等方式表示。
2.解释“范围”的概念:范围是指其中一区域的边界或延伸的范围。
3.在地图上展示一些不同的位置和范围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区分两个概念。
三、位置和范围的标记(30分钟)1.通过展示地图,选择一个简单的地点,要求学生用标记的方式标示出这个位置。
2.让学生自由发挥,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位置,在地图上用标记的方式标示出来。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家的位置、学校的位置等。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一个范围,例如:描述自己家的范围,学校的范围等。
4.让学生用图形、颜色或其他方式标示出范围,让他们理解并描述这个范围。
四、位置和范围的描述(30分钟)1. 教授一些位置和范围的相关词汇,例如:right、left、in front of、behind、next to等。
并解释每个词汇的使用方法和含义。
2.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描述自己所在的位置和熟悉的范围。
每组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考,并用相应的词汇进行描述。
3.展示每组的表演,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描述,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五、巩固与拓展(30分钟)1.让学生回答一些地点相关的问题,例如:你家离学校有多远?你最喜欢的餐馆在哪里?等等。
2.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城市地图设计,要求他们为自己设计的地图标示出一些重要的位置,并能够用英语进行描述。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他们设计的地图,如演讲、展板、PPT等。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地理实践力: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综合思维:培养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
3. 地理观察力:培养学生观察地球经纬网的分布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c² = 1800°² * (1 - cos(60°))
c² = 1800°² * (1 - 0.5)
c² = 1800°² * 0.5
c² = 900°²
c = √900°²
c = 30°
由于我们计算的是地球表面上的距离,我们需要将角度转换为公里。每1°的距离相当于111公里,所以30°的距离相当于30° × 111公里/° = 3330公里。
5. 实践操作:
重点知识点: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加深对经纬网的理解和应用。
词:实践操作、理解、应用、经纬网。
句: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加深对经纬网的理解和应用。
6. 综合应用:
重点知识点:将经纬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综合思维能力。
因此,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大约为3330公里。
说明:
这个例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球面三角形余弦定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解答这个问题,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计算地球表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例题5:
某航海家从港口(30°N,100°E)出发,沿着经线100°E航行了20天后,到达了目的地(40°N,100°E)。请问航海家航行了多少公里?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的实践操作。
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教案名称:位置和范围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位置和范围;2. 掌握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和使用方法;3. 了解和利用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1. 地球的位置和范围;2. 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和使用方法;3. 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1. 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和使用方法;2. 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准备:1. 教材《地理下册》;2. 教学投影仪;3. 地图工具(例如经纬度仪、地图尺等);4. 学生练习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对地球的位置和范围进行初步了解,鼓励学生就地球的位置和范围进行思考和讨论。
Step 2 讲解(15分钟)1. 向学生讲解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和使用方法,通过比较经度和纬度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它们在地理上的重要性。
2. 向学生介绍地球的范围,包括赤道、南北极圈等,并解释这些范围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Step 3 演示与练习(20分钟)1. 利用投影仪,展示给学生一张世界地图,并讲解如何读取地图上的经度和纬度。
2. 要求学生使用地图工具(经纬度仪、地图尺等),尝试读取地图上的经度和纬度,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Step 4 深入学习(15分钟)1. 继续使用地图工具,让学生通过地图上的经度和纬度,确定某个地点的位置。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点,通过经度和纬度的确定,描述该地点的位置特征,并向全班展示。
Step 5 拓展应用(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地图上的经度和纬度,向全班介绍该国家或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2.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国家或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对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有什么影响。
Step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
Step 7 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2. 利用地图工具,确定自己所在位置的经度和纬度,并写出对应的位置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的学生在地理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然而,在位置和范围的认知上,学生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1. 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例如能识别中国地图上的各个省份和主要城市,了解不同地理位置的特点。但是,对于一些具体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的知识,如经纬度、坐标系等,学生们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
c. 游戏:设计地理知识问答游戏或地图拼图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地理知识。
d.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地理位置和范围的相关问题,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教学媒体和资源使用:为了支持教学活动,我将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a. PPT:制作多媒体PPT,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地理位置和范围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和理解。
2. 地理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和地理现象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观察和分析问题。
3. 地理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释地理位置和范围的特点和变化。
4. 地理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5. 地理表达: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概念和观点,提高地理表达和沟通能力。
十.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a. 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国家地理》、《世界地理》等杂志,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拓宽知识视野。
b. 视频资源:推荐学生观看《地理中国》、《国家宝藏》等纪录片,通过视频深入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c. 网络资源:鼓励学生访问地理学习网站,如“地理空间知识库”、“地理学习论坛”等,获取更多地理知识和学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3、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范围。
4、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地形名称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个案设计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位置和范围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亚洲各地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并配
以优美的音乐。
教师提问:结合我们平时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
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学习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
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
的地方。
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
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
文化,有优美的风景。
它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板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
二、出示学习目标(同上)
三、新授:
(一)温故知新(生回顾亚洲地名的由来)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公元前2 000年
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
大的腓尼基王国。
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
频
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
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
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
大到整个亚洲。
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
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师点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活动]:看图讨论回答: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①最北:81°N;最南:11°S;
②最东:170°W;最西:26°E
3.读图6.2《亚洲的范围》,了解亚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围?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西面与欧洲毗邻,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学以致用]:读图6.23“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1.简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 说出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3. 找出北美洲周围的大洋、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北美洲的方位,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活动]:师生互动,完成第5页活动题: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
比较项目亚洲北美洲
东西半球的位置
南北半球的位置
濒临的大洋
面积
纬度范围
经度范围
四、课堂小结:
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五、作业安排: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同步练习。
第二课时位置和范围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我们的环球之旅已经到达了我们祖国所在的大洲——亚洲。
亚洲在许多方面值得亚洲人自豪。
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和眼睛来验证亚洲之最。
1.跨纬度最广(跨寒、温、热带)
2.东西距离最长
3.面积最大(4400千米)
(二)找一找——亚洲的分区
通常,亚洲按照地理方位还可以划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区域。
读图6.5《亚洲地理分区》,结合图6.5《亚洲地形、政区》,回答问题:
①新、马、泰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②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③阿富汗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④北亚部分属于哪个国家的领土范围
⑤哈萨克斯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⑥中国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这个地理分区还包括哪些国家?
学生读图分析:看图6.6景观图,描述图片中居民的生活。
图1西亚——游牧——穿着宽松的长袍
图2北亚——狗拉雪橇——皮衣
图3南亚——捕鱼
图4东南亚——长屋
四幅图说明由于面积辽阔,亚洲各地的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很明显,也就造就了居民生活的差异。
三、师生共同小结:
今天的旅程即将结束,请你们谈谈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安排: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