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三声夸克
精选《叫三声夸克》教学设计两篇
精选《叫三声夸克》教学设计两篇《叫三声夸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多层次的物质结构的分类。
2.体会通俗形象的语言特点,学会多层次阅读。
3.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孜孜以求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大胆怀疑、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了解多层次的物质结构的分类。
2.体会通俗形象的语言;学习科学家的探究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放声朗读课文内容,小组交流阅读体会。
各自用自己的语言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要紧内容。
2.初步了解物质结构。
用自己所查找的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加以解说,先小组展现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然后举荐代表参加班级交流。
(交流中用尽量学用课文的表达风格,注意使用必要的说明方法,语言要形象浅近,层次分明)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提示:借用打开礼品盒的比喻,并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和分类别的方法,让学生形象直观地初步了解物质的结构。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体会比喻的表达成效。
2.圈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体会比喻的表达成效,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4.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
请从文章中圈画,并说说其表达成效。
四、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夸克能够说是目前人们发觉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单位。
夸克的发觉绝不是一朝一夕的情况。
夸克的发觉过程、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给我们如何样的启发?提示:科学家实验往往经历如此一个过程:科学实验,发觉问题& rarr;提出假说;实验检验→建立理论;不断完善→发觉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的疑问……在学习小组内以夸克的发觉为例相互说明如此一个过程。
(注意课文中的标志性词语和句段)五、拓宽视野,拓展思维你认为物理学家最终发觉夸克,靠的是什么?通过文中哪词语能够看出来?科学家不断探究,发觉新知,推动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发觉层出不穷。
你明白科学界最近有哪些新发觉吗?还有哪些疑问需要我们去探究吗?把你明白的和你心中的困惑以及你明白的科学界正在努力的疑问说给大伙儿听听。
中小学课程 《叫三声夸克》 名师教学设计
《叫三声夸克》教学设计
课堂总结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每一项重
大成果,离不开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离不开假
想、研究和无数次的验证。
文章内容以人们对
物质结构的探索研究的过程为顺序,说明物质
结构,介绍物质结构研究的成果。
点燃了我们
对未知领域继续探求的热情。
鼓励学生认识新科技带给人们的喜悦和思索,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以迎接现代科技的挑战。
布置作业
请仔细研读本文写作方法,尝试写一篇科普说明文。
引导学生借鉴本文写作技巧
课后小结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说:“阅读是搜集出路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文本,注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比如培养学生养成圈点勾画、认真查字典、自主学习的习惯。
我注重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力。
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设置了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要求学生掌握说明结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依据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开展教学。
板书设计。
苏教版八下《叫三声夸克》优秀学案
苏教版八下《叫三声夸克》优秀学案【理论支持】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那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摸索、体会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觉,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进展。
《叫三声夸克》的教案设计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制造性的解放、解开镣铐后的舞蹈。
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明白得,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进展的促进者。
【教学目标】一、三维目标:1. 读明白文章,明白夸克是什么;2.大致了解物质的结构及物质结构研究的差不多历程;3.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具体目标:1.扫除字词障碍;2.大致了解物质的结构及物质结构研究的差不多历程;3. 学习科学家永无止境的探究精神;4.了解本文通俗形象的语言、严谨的结构。
在具体目标中,1、2是针对所有学生确定的,3是对中等生的要求,4是对优秀生提出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1. 读明白文章,明白夸克是什么;2. 大致了解物质的结构及物质结构研究的差不多历程;3.了解本文通俗形象的语言、严谨的结构。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1.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什么是夸克。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
3.收集并阅读与教材相关、相似、相近的文章,做好读书笔记。
课内探究一、学1.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预备一个玩具套娃,自然而然地引出《叫三声夸克》这篇文章。
2.检查预习。
(1)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
(2)各学习小组向全班汇报自主学习课文的初步感受;展现收集并阅读的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以及读书笔记。
3. 自主阅读。
第14课《叫三声夸克》教案(苏教版初二下)4doc初中语文
第14课《叫三声夸克》教案(苏教版初二下)4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了解多层次的物质结构的分类。
2.通俗,形象的语言。
3.科学家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通俗,形象的语言;科学家的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多层次的物质结构的分类。
【教学步骤】一.导语:实物——盒子导入,由学生上台打开盒子〔层层剥〝笋〞〕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与这位同学打开一个又一个盒子有什么联系呢?——答案就在课文内容中。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摸索: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要紧内容。
2题目的含义。
三.初步了解物质结构。
专门久往常人们认为物质结构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原子,人的肉眼能看见原子吗?给大伙儿打个比方。
举例子,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原子,乃至夸克。
四.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体会比喻的表达成效。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画出来。
2.体会比喻的表达成效:形象、生动。
五.摸索咨询题:通过比喻,使我们对夸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夸克能够讲是目前人们发觉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单位。
那么夸克的发觉是不是一朝一夕的情况呢?科学家实验往往经历如此一个过程:科学实验,发觉咨询题→提出假讲,实验检验→建立理论,不断完善→发觉咨询题。
又产生新的疑咨询……试以夸克的发觉为例讲明如此一个过程。
六.你认为物理学家最终发觉夸克,靠的是什么?〔通过文中哪词语能够看出来〕七.开拓思维训练:物理学家不断探究,发觉新知,推动物理研究不断深入,那么其他行业的人呢?你能再举一些例子吗?形式:先小组交流,再发言。
八.总结:让我们环视一下我们漂亮的家园——探究之花催开了现代化高科技文明的果实。
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青春与热情去探究世界中一个又一个盒子吧!最后,把屈原的一句话送给大伙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附板书设计】叫三声夸克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探索。
《叫三声夸克》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叫三声夸克》教案初中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夸克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表达和演讲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夸克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表达和演讲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资料。
2.多媒体设备。
3.教学实验器材。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夸克图片,介绍夸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提出问题:你们对夸克了解吗?有多少种夸克?它们有什么特点?Step 2. 学习(10分钟)学生配对或小组讨论,分享对夸克的了解和看法,并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答案。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然后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讨论。
Step 3. 实验(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夸克模型实验。
可以使用颜色膨胀气球,将不同颜色的气球插入透明气球中,通过将透明气球弯曲、拉伸等操作来展示夸克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用自己的话叙述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现象。
Step 4. 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并给予正确的答案和解释。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夸克的特点和相互作用。
Step 5. 演讲(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并在课前准备好关于夸克的演讲。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演讲,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和评价。
演讲内容可以包括夸克的定义、分类、特点、相互作用等。
Step 6. 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夸克的应用领域和研究进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相关内容。
Step 7. 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和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
Step 8. 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夸克的综合报告,要求包括夸克的定义、分类、特点、相互作用以及应用领域和研究进展等。
《叫三声夸克》教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叫三声夸克》教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认识并学习元音字母“a”、“e”、“i”、“o”、“u”及其发音,并能够准确地读出这些字母所在的单词。
2.学会分辨韵母,了解什么是韵母。
3.学会使用“a”、“e”、“i”、“o”、“u”所在的单词,描述周围事物和人物。
4.能够慢慢形成自学习习惯,发扬自主学习精神。
二、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互相问好,教师出示板书上的“Hello”和“你好”,让学生模仿发音说出来,并说出这两个单词的含义和用途。
2.教师出示元音字母“a”、“e”、“i”、“o”、“u”并发出它们的音,让学生模仿发音。
3.出示单词标红色字母并让学生读出这些单词,并让学生找出这些字母所在的单词。
4.用口述、良好的听力、严谨的思考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判断韵母,让学生自己探究出韵母的特点。
5.教师准备一些图片或文字让学生描述,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单词及表达能力进行描述。
6.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会自主思考,自发发现并学习新知识,从而习得自学和探究的良好习惯。
7.学生自己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然后展示自己学习的总结。
三、教学方法1.交互式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自由互动及启发性问题的提出,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员的学习者自主性。
2.问答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我探究,自我理解,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示范性教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2.互动板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做好板书,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内容。
3.图片和文字通过展示图片或文字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事物或人物,从而运用所学的单词及表达能力做出描述,实现学以致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轻松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十四、《叫三声夸克》课件
答:发现夸克 花了近一百年。 花了近一百年。 启发: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好奇心, 启发: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 坚持不懈,能够吃苦。 坚持不懈,能够吃苦。
3、“这又是一个盒子里还有盒子吗这一类 、 问题” 唤起了寻找夸克的热情” 问题”,“又唤起了寻找夸克的热情”, 对夸克又有了新的认识” 这时又 “对夸克又有了新的认识”,“这时又有了 一种新的说法” 夸克又可以分成3个 一种新的说法”,“夸克又可以分成 个 字的妙处何在? 组”,这5个“又”字的妙处何在 个 明确:这5个“又”字表现了在发现 表现了在发现 个
3、你认为科学研究、科学探索应该具备什么样 你认为科学研究、 的精神? 的精神? 不断探索、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像、 不断探索、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像、 小心求证。 小心求证。 4、科学家们研究物质微粒的过程给我们学 习、生活有怎样的启示 ?
启示:对任何事物要保持好奇心, 启示:对任何事物要保持好奇心,要大胆假设 和小心求证,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和小心求证,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探究练习2 探究练习2 1、(1)原句说“大约”,是一个估计的说法, 、(1 原句说“大约” 是一个估计的说法, 并不是非常精确的,改后缺少了这个限制, 并不是非常精确的,改后缺少了这个限制,就不 准确。( 。(2 原句说“大约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 准确。(2)原句说“大约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 直线” 改后的句子说成了“10万个原子核的直 直线”,改后的句子说成了“10万个原子核的直 前后内容不是一回事。( 原句是“ 。(3 径”,前后内容不是一回事。(3)原句是“相当 改成了“等于” 前者是大概估计, 于”改成了“等于”,前者是大概估计,后者是 肯定的说法。总之, 肯定的说法。总之,改后的句子和原句比较不够 准确。 准确。
叫三声夸克PPT14 苏教版 (共22张PPT)
的作用。 ——开头由这一比喻句入题,结尾仍然紧扣它收笔,中间 每一部分内容的引出仍以这个比喻作为过渡。
3、找一下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分类别、打比方、举例子 4、你读这篇课文感觉有没有兴趣?如果有,请说出理由。 ——运用比喻说明和分类说明;运用设问,发人深思,把 读者引向深入。
探究练习2 1、(1)原句说“大约”,是一个估计的说法, 并不是非常精确的,改后缺少了这个限制,就不 准确。(2)原句说“大约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 直线”,改后的句子说成了“10万个原子核的直 径”,前后内容不是一回事。(3)原句是“相当 于”改成了“等于”,前者是大概估计,后者是 肯定的说法。总之,改后的句子和原句比较不够 准确。
2、原句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意思是科学家从实验 里已经感觉到,强子内部有结构。这仅仅是“感 觉”,是科学家根据实验产生的一种想像,还没 有进行科学的证明,改为“强子的内部结构为科 学家的分析提供了初步的根据”,似乎是已进行 了科学的证明,显然不妥。
3、“这又是一个盒子里还有盒子吗这一类 问题”,“又唤起了寻找夸克的热情”, “对夸克又有了新的认识”,“这时又有了 一种新的说法”,“夸克又可以分成3个 组”,这5个“又”字的妙处何在? 明确:这5个“又”字表现了在发现
思维链接
你能否说出具有这些可贵精神的其他的 人和事吗? 答:伽利略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关于 “落体运动法则”,确立了正确的 “自由落体定律” 。 哥白尼敢于怀疑宗教的外理邪说, 创立了更为科学的宇宙结构体系—日 心说。
中心思想 • 本文以人们对物质结构探索 研究的过程为顺序,说明了人 们在不同阶段对物质的认识, 介绍物质研究的新成果----夸 克,激发人们对物质结构进行 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二、为什么只叫“三声”夸克, 叫“七八声”不行吗? 答:因科学家研究的夸克与 “三” 特别有缘 ,再加上诗句中有“三 呼”两字 ,作者便借用了,应该 说一语双关,用“七八声”则毫 无意义。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叫三声夸克》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叫三声夸克》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物质结构的基本构成和人们对物质的认识过程。
2、体会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物质结构特点的效果,并理解用此结构全文的作用。
3、感受文中科学家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实践的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2、在学习、生活中,要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像。
2学情分析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对说明文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本身对说明文的认识不够
深入,对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也不够理解,所以,本文作为一篇说明文,而且是有关物理的科学
小品文,学生重在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我从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为突破点,也是本文重点难点所在入手,让学生通过说明文的知识去理解课文里面所体现出的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只有掌握弄懂了文章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体现的探索精神, 从而引导学生要不断在平时生活学习中有意识地去培养质疑探索的精神。
3重点难点
1.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2.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相结合,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
3.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叫三声夸克》导入。
《叫三声夸克》课文知识整理
《叫三声夸克》课文知识整理字音气馁(xiè )肇事( zhào )禁闭(jìn )隧道(suì )形近字隧(隧道) 遂(遂愿)词语解释气馁:泄劲,失掉决计和干劲。
妙处:微妙的中央。
禁闭:把犯错误的人关在屋子里让他反省,是一种处分。
文学知识2、关于夸克:夸克是兼有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粒子。
夸克首先是从实际上推导出来的,以后才陆续发现。
最后一个夸克——顶夸克于2021年终才被发现。
课文内容剖析(一)标题解说文章经过一个笼统的比喻结构全篇,借用一首诗中的诗句作为标题,既提醒了物理学家盖尔曼提出的〝夸克模型〞的基本想象,也为全文的说明定下了言语基调。
(二)结构剖析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三)全体感知1、重点段落剖析文章重点引见夸克这种超微粒子发现的全进程。
这局部外容,是按由假想到证明的顺序来写的。
先写美国迷信家盖尔曼发扬想象提出了〝夸克模型〞,并说明了〝夸克〞这个名字的因由,接着写许多迷信家为找到夸克所停止的艰辛研讨。
这局部外容写得十分丰厚而又有变化。
既写出了研讨中的收获,也写出了研讨的困难;既写了能证明夸克存在的依据,又写了仍不能解释的许多疑团。
行文也富有波涛。
2、重点语句点拨〝还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结构吗?〞这些疑问句把效果不时引向深化。
3、主题本文以人们对物质结构探求研讨的进程为序,说明了人们在不同阶段对物质结构的不同看法,引见了物质结构研讨的最新效果——夸克,激起人们对物质结构停止不时的探求和研讨。
4、写作特点(1)言语深刻笼统,结构严谨。
通篇言语平实明白,简直口语化的表达使原本笼统的物理实际知识显得十分深刻易懂。
文章扫尾从一个礼品盒的比喻入题,使读者对文章内容的了解更为轻松容易。
文章的结构也以这一比喻为依托来布置。
扫尾由此入题,开头依然紧扣它收笔,中间每一局部外容的引出都仍以这个比喻为过渡。
有关〝盒子〞的比喻的句子在文章当中穿针引线,使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叫三声夸克》课文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叫三声夸克》课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叫三声夸克》课文卞毓麟有一种礼品盒,看上去只是一个盒子,不知道里面是空的,还是装了什么东西。
翻开来看看,里面又是一个盒子。
好奇心驱使,翻开这个盒子,里面仍然是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盒子,不知道最里面的盒子里面到底是什么。
物理学家在研究物质构造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类似的问题:最里面的是什么?世界上的物质千千万,石头、铁、空气、水……形态不同,性质各异,但有一点是一样的,最小单位都是原子。
铁的最小单位是铁原子,氢的最小单位是氢分子;水的最小单位是水分子,不过,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世界上的物质千千万,分到最小的单位,分到原子这一步就算到头了。
自古以来都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了。
到了19世纪末,X射线的发现促使人们考虑,是不是盒子里还有一个盒子?果然,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发现原子不是最小单位,在原子内部,外围是电子,中心是原子核。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
原子核本身却非常微小,大约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直线才相当于一个原子的直径。
好奇心驱使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原子核的构造,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人们产生了一个新的看法:原子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等根本粒子构成的。
把这些粒子叫做“根本粒子”,好似是说原子这个盒子里,也就是这种些东西了。
可是,后来科学家在宇宙线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粒子,在实验室里,在加速器中发现了更多的粒子,根本粒子的数量猛增到300多种,据新报道说,已经到达了700多种。
物理学家分别为这些微小的粒子取了一个名字:光子、介子、中微子、用字母命名的K子以及什么什么子……还测定了它们的质量是多少,带有什么样的电荷,如何自旋(左旋还是右旋),寿命多长,就像调查户口似的,记入了档案,再加以分析^p 。
经过分析^p ,发现大多数根本粒子是不稳定的,寿命很短,很容易转化为其他根本粒子。
这些根本粒子的质量大小差异很大,可以根据质量大小来分类。
《叫三声夸克》学案及答案4
《叫三声夸克》学案及答案4【理论支持】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叫三声夸克》的教案设计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解开镣铐后的舞蹈。
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学目标】一、三维目标:1. 读懂文章,明白夸克是什么;2.大致了解物质的结构及物质结构研究的基本历程;3.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具体目标:1.扫除字词障碍;2.大致了解物质的结构及物质结构研究的基本历程;3. 学习科学家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4.了解本文通俗形象的语言、严谨的结构。
在具体目标中,1、2是针对所有学生确定的,3是对中等生的要求,4是对优秀生提出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1. 读懂文章,明白夸克是什么;2. 大致了解物质的结构及物质结构研究的基本历程;3.了解本文通俗形象的语言、严谨的结构。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1.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什么是夸克。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
3.收集并阅读与教材相关、相似、相近的文章,做好读书笔记。
课内探究一、学1.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准备一个玩具套娃,自然而然地引出《叫三声夸克》这篇文章。
2.检查预习。
(1)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
(2)各学习小组向全班汇报自主学习课文的初步感受;展示收集并阅读的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以及读书笔记。
3. 自主阅读。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出示幻灯片】1.什么是夸克?长诗《芬尼根之觉醒》中的夸克指什么?作者卞毓麟向我们介绍的夸克又是什么?2.本文主要说明了哪些物质结构?以怎样的顺序说明的?能否用图表的形式画出来。
八年级语文下册 《叫三声夸克》教案 苏教版
二、再读课文,读出精彩
1、再读课文,把文章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字词句句划出来,想一想,精彩在什么地方,体会作者是如何花腐朽为神奇,把枯燥、抽象的科学知识说得浅显易懂的。(主要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物质结构的组成部分比作一个个“盒子”,“盒子”有:原子、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光子、介子、强子、夸克等。)
3.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像的精神。
【教学过程】
课前参与:
出示教具,一个正方形的小纸盒(上扎针孔),提问:如果让纸盒里的气体分子排着队从针孔里全部跑出,猜一猜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回答:“一分钟”、“一小时”、“一天”、“一月”、“一年”、“十年”、“一百年”、“五百年”、“一千年”...教师提示:需要九千年(物理学研究成果)才能跑完。教师进一步引导:这么小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又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等基本粒子构成,而它们也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科学家在它们中又发现了夸克。(板书文题,导入新课)
2、“夸克”是什么意思?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回答。(“夸克”是译音,意思是海鸟的叫声。长诗《芬尼根之觉醒》中有一句话:“向麦克老人三呼夸克。”科学家盖耳曼借其中的“夸克”为自己的假象命名。实际上“夸克”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3、文章的题目能否改为“叫七八声夸克”?(因科学家研究的“夸克”与“三”特别有缘,再加上诗句中有“三呼”两字,作者便借用了,应该说一语双关,用“七八声”则毫无意义。)
【训练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说明文常见的顺序】【指导学生用画结构图的方Fra bibliotek来理清文章内容】
《叫三声夸克》说课稿
《叫三声夸克》说课稿《叫三声夸克》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家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的永不停止的探究精神,激发观看和了解大自然隐秘的爱好。
2、体会本文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介绍深奥难明白的科学知识的写法。
3、学习说明文的一些差不多写作技巧。
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感知科学家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象的精神。
2、学习说明方法,了解多层次复杂分类。
教学设想:1、指导学生理清本文的思路是阅读的重点。
全文的差不多思路“话题——物质结构的研究和认识的几个时期——以后的研究”。
先理出那个大框架,在依据“探究练习一”理出“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这几个时期来划分。
同时,注意过渡段或过渡句如此的标记,也能够关心我们划分。
利用电教手段,借助直观展现实体模型,先作铺垫,在组织完成此项工作。
2、多层次的复杂分类,也是本课说明的一个特点。
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比如:比喻,举例等,但最要紧的是分类别说明。
文章的内容是以人们对物质结构探究研究的过程为顺序,说明物质结构,介绍了物质结构研究的成果,只有恰当的运用分类说明才能把有关内容说明清晰。
而且,许多新的成果是在原先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那个分类的层次就显得比较复杂。
多层次的复杂分类,因此能说得如此明白。
教学预备: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形,导入新课1、播放关于物质结构组成原理的纪录片。
这一环节可增强直观成效。
科普读物是学生感爱好的,为进一步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从课题入手,了解学生预习情形,设计如下问题:先板书“夸克”二字,提问:若不看课文,你明白它是什么吗?明白的请举手示意。
(据调查,学生在小学的自然常识课和物理学习中,已接触那个概念。
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自己订阅的科学杂志和其他来源中听到过)。
接着再写出“叫三声”,补出全课标题。
2、依照预习或要求阅读课文,对课文标题进行说明。
3、提问:课文什么缘故不换成别的,例如:“关于物质的差不多结构”、“介绍一种超微粒子”、“微观世界的隐秘”等。
八年级语文《叫三声夸克》苏教版知识精讲
初二语文《叫三声夸克》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叫三声夸克》二. 教学设想:这是一篇介绍物理知识的说明文,知识性较强。
对于初次接触物理知识的初二学生来说,如同乘快船摆篙,一不小心就方向不明。
因此,教师应从教法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启学生的心智,吸引其静心阅读、专心阅读,使学生从文章中领悟科学家们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象的可贵的科学精神,并引导学生运用这种精神去探索科学的奥妙。
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多层次的物质结构的分类。
2. 理解文章分类说明的方法,认识“盒子”这个比喻在说明内容和结构上两方面的作用。
3. 了解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知道夸克是什么样的物质结构。
4. 体会本文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介绍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了解科学家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的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激发观察和了解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 通过阅读感知科学家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象的精神。
四.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学习说明的一些方法。
多层次的物质结构的分类。
[具体过程]一. 导入新课。
播放或展示关于物质结构组成原理的纪录片。
设计如下问题:1. 什么是“夸克”?长诗《芬尼根之觉醒》中的夸克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起这样的名字?2. 为什么只叫“三声”夸克,叫“七八声”不行吗?1. “夸克”是译音,意思是海鸟的叫声。
长诗《芬尼根之觉醒》中有一句话:“向麦克老人三呼夸克。
”科学家盖耳曼借其中的“夸克”为自己的假象命名。
实际上“夸克”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 因科学家研究的“夸克”与“三”特别有缘,再加上诗句中有“三呼”两字,作者便借用了,应该说一语双关,用“七八声”则毫无意义。
二. 学习新课。
附科普例文:夸克的自白邵泽华大家好,我是夸克。
干什么?有意见?哦,没找着我是吧,这不是大事,你凭那一双凡胎肉眼是绝对看不清我(们)的,不过我们一直在你的身边。
《叫三声夸克》
2.为什么只叫“三声”夸克, 叫“七八声”不行吗? 答:因科学家研究的夸克与 “三” 特别有缘 ,再加上诗句中有“三 呼”两字 ,作者便借用了,应该
说一语双关,用“七八声”则毫 无意义。
文章结构
▪ 一(1—2)以礼品盒里面还有礼品盒 为比喻,引出说明的话题。
▪ 二(3—21)说明物理学家在不同阶 段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和认识。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18
1.“夸克”是什么?长诗《芬尼 根之觉醒》中的夸克是什么意思? 作者为什么要起这样的名字?
“夸克”是由于译音,意思是海鸟的 叫声。长诗《芬尼根之觉醒》中有一 句话:“向麦克老人三呼夸克。”科 学家盖尔曼借其中的“夸克”为自己 的假象命名。实际上“夸克”是组成 物质的基本粒子。
夸克是什么 一种超微粒子
委员会副主任。在国内外发表科普和科学文化作品约 400篇,著译图书二十余部,参加编撰科普书籍七十余 种,作品曾多次获奖。1990年以来,先后被中国科普协 表彰为“建国以来,特别是科普作协成立以来成绩突出 的科普作家”,北京天文学会评选他为“先进天文普及 工作者”,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委和中国科协表彰他为 “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北京市表彰他为“北京市先 进科普工作者”,上海市科普作协表彰他为“优秀科普 作家”。
答:提出假想——研究——证实。 启发: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并 且坚持不懈,能够吃苦。
本文的说明顺序
时间、逻辑顺序
(人们对物质结构探究研 究的过程,认识由浅入深)
思维链接
你能说出科学史上具有怀疑和探究精神 的其他的人和事吗?
答:伽利略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关于 “落体运动法则”,确立了正确的 “自由落体定律” 。
叫三声夸克
叫三声夸克
1、本人是科普说明文写的通俗易懂,又有趣味性,你认为文 中哪句话能概括全文?划分层次。 第二段:“最里面是什么?”
一、(1-2) 二、(3-21) 三、(22-最后)
叫三声夸克 (科普说明 文)
2、课文中提到了许多“盒子”,请你依次列出它们的 名字。 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夸克 原子——
原子核(质子、中子) 电子
——强子——夸克
本文的说明顺序?(两种)
• 1、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 浅入深(属逻辑顺序) 由
• 2、按认识事物的先后顺序。(时间顺序)
本文所用主要的说明方法?举文中 的例子
• 1、分类别 • 2、打比方 • 3、举例子
你认为科学探究应具备什么样的精 神?
• 敢于怀疑 • 敢于创新 • 大胆想象……
• 盒子里有盒子。
• 反映了科学家对物质结构研究不断深入, 展示了人类对物质结构研究的最新成果。
3、目前,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的最新成果?物质结构的 研究结束了吗?(用文中的话回答) 夸克。没有,文章结尾的四个问句说明了物质结构的研 究没有结束,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的探索。 4、第5段开头的设问句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承上启下 5、写夸克的发现过程共用了五处“又”字,在文中找出 来。说说表达作用?
叫 三 声
夸 克
说说夸克这个词的意思?这个名字从何而来?为什 么题目只叫三声夸克,叫“七八声”行吗? • 课文13节。因为科学 家研究的夸克与三特 别有缘,再加上诗句 中有三呼两文思考:本文通过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比喻?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或道理?
《叫三声夸克》教学设计
《叫三声夸克》教学设计王林课文解读:《叫三声夸克》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
文章介绍了物理学相关的知识,对于已经学习了物理的初二学生来说,他们会有很强的学习兴趣。
全文的基本结构是话题物质结构的研究和认识的几个阶段未来的研究,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综合运用了分类别、举例、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了物质结构,介绍了物质结构研究的成果。
设计理念: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本文的教学设计,要通过老师和学生的整理归纳,让学生能够对之前掌握的说明文相关知识有一个很好的巩固,尤其是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学习,并且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广泛阅读相关说明类的
《叫三声夸克》教学设计王林课文解读:《叫三声夸克》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
文章介绍了物理学相关的知识,对于已经学习了物理的初二学生来说,他们会有很强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因科学家研究的“夸克”与“三”特别有缘,再加上诗句中有“三呼”两字,作者便借用了,应该说一语双关,用“七八声”则毫无意义。
(形态不同,性质各异,最小单位是都是原子)这样概括行吗?(不对)为什么呢?
那么,他们是怎样认识的呢?(阅读、讨论、交流)
(3—4)段:写了人们对物质结构研究的起初认识,即物质的对小单位是原子。
(5)段:认识深入一步,原子核也不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在原子内部,还有电子和原子核。
(6—10)段:认识又有新突破,原子核也不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原子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或者把“基本粒子”说成“强子”也可。)
(11—12)段:人们对物质结构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高峰,科学家们在研究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认为粒子还不是最小的结构,更小的物质结构还有夸克。(重点详写)
按照由假象到证明的顺序来写的。
4.夸克的证明最后定论了吗?物质结构的研究结束了?
明确:文章结尾的四个问句提出问题,夸克的证明没有最后定论,物质结构的研究更没有结束,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的探索。
(5)新粒子的发现,引起种种cāi________测,J粒子是不是第四种夸克?
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还有另一种分类方法,它把基本粒子分为两类,一类是轻子,另一类是强子。( )
(2)在加速器中发现了更多的粒子,基本粒子的数量猛增到300多种,据新报道说,已经达到了700多种。( )
(3)这时又有一种说法:为什么夸克不能脱离其他粒子而独立存在呢?这真是怪事,仿佛士兵犯了错误被禁闭而失绍】
作比较——把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显示事物的特征。通过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特殊点、或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共同点。
分类别——把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说明。
作比较与分类别的区别: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一般有主有从,主事物是被说明对象,从事物不是要说明的对象,而只是为说明主事物服务的,为了说明人们所不熟悉的主事物,而选一个人们熟悉的从事物跟它相比以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主事物的某种特点,这就是作比较,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是一个大的概念中,包含着若干的小的概念,这若干小的概念同属一个大范畴而又相互并列,没有主从关系,更没有比较的特点。
5.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明确:由假想到证明,时间顺序。
6.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打比方、举例子,最主要的还是分类别。
叫三声夸克导学案
执笔人审核人2014年3月日
课题
叫三声夸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学
习
目
标
1.了解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和物质结构的基本构成,知道什么是夸克。
2.认识“盒子”在说明内容及安排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能够体会文章通俗、形象的说明语言。
4.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在学习、生活中,要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像。
2.课文中提到了许多的“盒子”,请你列举出它们的名字,然后给这些“盒子”排个队,简要说明排队的理由。、
明确:“盒子”有:原子、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光子、介子、强子、夸克等。它们的大小可用下图表示:“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或“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夸克”。
3.课文以盒子里面有盒子为比喻,来说明物质结构的特点。物质结构有哪些特点?
【1.(1)dàng(2)xiè(3)jìn(4)suì2.(1)驱(2)荷旋(3)踪(4)缘(5)猜3.(1)分类别(2)列数字(3)找比方】
课
堂
探
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身边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吗?
2.播放关于物质结构组成原理的纪录片。这一环节可增强直观效果。科普读物是学生感兴趣的,为进一步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从课题入手,了解学生预习情况,设计如下问题:(1)“夸克”是什么呀?长诗《芬尼根之觉醒》中的夸克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起这样的名字?(2)为什么只叫“三声”夸克,叫“七八声”不行吗?
②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词语。
③语言要简明、浅显、易懂、要言简意赅、明白晓畅,不要拖沓、含糊。
知
识
预
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4分)
(1)档( )案(2)泄( )气(3)禁( )闭(4)隧( )道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0分)
二.研读课文。
1.理清思路,明确本文说明了什么?
明确:①(1—2)以礼品盒里面还有礼品盒为比喻,引出说明的话题。
②(3—21)说明物理学家在不同阶段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和认识。
③(22—26)提出物质结构研究的新问题。
人们对物质结构探索研究的过程,说明了人们在不同阶段对物质结构的不同认识,介绍了物质结构研究的新成果——夸克,激发人们对物质结构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明。有的说明文要讲究语言的平实,有的讲究语言的生动。但不论是平实还是生动,都要求准确、简明,要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语言的准确和简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达要科学和严密,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
(1)好奇心qū________使,再打开这个盒子,里面又是一个盒子……
(2)还测定了它们的质量是多少,带有什么样的电hè________,如何自xuán________。
(3)要把想像中的夸克变成真实的夸克并不容易,找了20年,也没发现夸克的zōng________迹。
(4)在研究夸克的时候,发现夸克与3这个数字特别有yuán ________。
课
前
预
习
学
法
指
导
1.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然科学书籍或网络,了解原子、质子、中子等科学概念;收集科学家敢于怀疑、探索新知的例子。
2.通过分析课文,认识课文在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上的一些特点,初步形成说明知识的能力。
3.学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自己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像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