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测试卷
![201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45c5274e45c3b3567ec8b77.png)
201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测试卷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干涸(hé)校(jiào)勘安土重(zhòng)迁蛊(gǔ)惑人心B.粗犷(kuàng)阴霾(mái)屏(bǐng)气凝神焚膏继晷(guǐ)c.悭(qiān)吝诡谲(yù)数(shuò)见不鲜刚愎(bì)自用D.折(zhé)价嗔(zhēn)怒审时度(duó)势莘(shēn)莘学子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立意标新立异黯淡暗淡无光B.生色声色俱厉洪大规模宏大c.坚韧坚忍不拔陈规墨守成规D.清净耳根清静国事共商国是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次,一旦小布什领导下的美国及其盟友把萨达姆塞进“反恐”的囚车上,萨达姆纵有百般神力,也下台的厄运。
②寒风凛冽,马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和顺楼里却春意融融③我们的相声节目要是被春节晚会选中是一件高兴的事,但万一选不中也不必懊丧,以后的机会还很多。
A.不免不管虽然B.不免尽管固然c.难免尽管固然D.难免不管虽然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9·11”事件后,以色列军方仔细核查了安全防卫系统可能出现的漏洞和疏忽,并呼吁国人保持。
②蒂托的人身安全将会得到充分保证,他的活动不会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工作。
③象征主义经常用难解的语言和形象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借以暗示这种虚幻的“另一世界”。
A.镇定阻碍晦涩B.镇静妨碍晦涩c.镇定妨碍艰涩D.镇静阻碍艰涩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里有表层的、看得见的、感同身受的变化——城市和乡村日新月异,生活方式已与父辈大不相同;但更有深层的、不易察觉却能辐射未来的变化。
2019届江苏省四星级高中部分学校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江苏省四星级高中部分学校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57522102020740be1e9b90.png)
江苏省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礼记・大传》载:“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租,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敬爱百姓…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土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据此可知,与先秦儒家家庭伦理观形成的制度因素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租,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体现的是注重宗亲关系的宗法制,故选B;分封制、郡县制和元朝时期开始实行的行省制都是地方管理制度,故排除ACD。
2.“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描述的是播种工具,耧车属于播种工具,西汉时期发明,故B项正确;A是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排除;C属于耙地技术,不符合题意;D是唐朝的曲辕犁,不符合题意。
2023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高考一模历史试卷含详解
![2023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高考一模历史试卷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fd9d02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2.png)
2022~2023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至春秋时期,不少诸侯国未能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如齐国“传弟或其他”与“传子者”不相伯仲;楚国虽然传子,但多“行少子继承制”;秦国则信奉丛林法则,“择勇猛者立之”。
这反映了()A.分封制有名无实B.宗法制遭到破坏C.世袭制不能延续D.禅让制影响久远2.唐朝宰相薛元超以门荫入仕,感叹“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诗人章孝标中进士后,作诗抒怀:“及第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
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由此可知,唐朝科举()A.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B.通过进士科考试即可任官C.注重诗赋等个人文学才能D.进士出身的官员声望较高3.《清明上河图》中有个有趣的现象,画上似乎只有一个正在运输货物的胡人,除此之外,再难找到胡人的身影,可谓“千汉一胡”。
这与唐代胡人满京城,贩卖各种物品的情况完全不同。
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政局状况B.民间习俗C.思想观念D.经济水平4.清朝初期,政府曾允许关内人民去东北垦荒。
但康熙年间,当局以会破坏“龙脉风水”为由,禁止关内人民迁移东北。
但河北、山西、山东等省的民众仍然越过封锁,到东北地区寻找生活的出路。
这一举动()A.引起了社会人口的膨胀B.加剧了清朝统治的危机C.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D.改变了东北的经济结构5.《海国图志》刊行之初得到了当时一些文人和官员的赞赏,其中大多数只是为书中展现的万国风土人情所折服,却对该书核心观点“师夷长技以制夷”漠然而视。
该现象折射了()A.西方的风土研究比技术更有价值B.学习近代科技不能挽救民族危机C.作者的思想主张危及统治者利益D.封建传统积习太深难以迅速转向6.胡适曾说,“文化自有一种‘惰性’,全盘西化的结果自然会有一种折衷的倾向。
……如果我们自命作领袖的人也空谈折衷选择,结果只有抱残守缺而已”,因而他认为“不妨拼命走极端”。
2019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一模历史试题
![2019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一模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532cd1910ef12d2bf9e704.png)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题2019.3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
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2.《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行昏乱,恐危社稷”而遭废黜,直至被贬为海昏侯。
但近年来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
根据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可知A.出土的文物是唯一可靠的B.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不足C.《汉书》的记载更为可信D.考古发现和文献有所差异3.唐太宗贞观三年“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这一做法A.削弱了门下省审议权B.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C.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权D.加强了尚书省执行权4.下图的书法作品是苏轼《寒食帖》的局部,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下列对其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笔画圆匀,庄严厚重B.字体方正,规范标准C.随意挥洒,任情纵性D.行云流水,飘逸易识5.宋明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
这些做法A.推动中外文明融合B.增加理学思辨色彩C.扩大儒道思想影响D.冲击传统道德观念6.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元夕无月》中沉痛地写道:“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江苏四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江苏四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1fd3f25fbfc77da369b123.png)
江苏四校2019年期初历史调研测试试卷本试卷分第l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l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春秋时期“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偏重)于掳,郑伯(即郑庄公)怨王,王曰:‘无之’。
故周、郑交质。
王子狐为质龄郑,郑公子忽为质放周。
”这说明当时A.出现了诸侯争霸现象B.分封制被取消C.传统政治秩序的动摇D.宗法制不再实行2.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和墨家都认为今不如昔,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甚至希望回到原始社会,这表明上述思想家A.代表没落的阶级B.都提倡了仁政和民本C.对现实政治不满D.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3.《三国演义》开篇叙述了东汉末年各地的灾害和异常的自然现象,比如青蛇降落、洛阳地震、雌鸡化雄、山岸崩裂,随后蔡邕上书认为是宦官乱政的结果。
对这种政治思想评述正确的是A反映了儒学天人感应的思想B.最早产生于元末明初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4.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的交通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
据此表可以推测①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6.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
由此可以说明魏源A.主张全面学习西学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C.力主固守华夏传统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7.叶圣陶《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中记载某乡村的婆婆的回忆“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
2019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812266be23482fb4da4c93.png)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2019年1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
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A. 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B. 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 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D. 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一次大变革”指的是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其实质是政治上地缘关系取代血缘关系,成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标志,故C 项正确,B项排除。
A项,传位贤能为禅让制,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体现了商周之变,排除。
D 项,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为人治,并非法治,故排除。
2.《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行昏乱,恐危社稷”而遭废黜,直至被贬为海昏侯。
但近年来,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
根据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可知A. 出土的文物是唯一可靠的B. 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不足C. 《汉书》的记载更为可信D. 考古发现和文献有所差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反映了刘贺尊崇儒学礼仪教化,并非“行昏乱”,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出土文物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并非唯一价值,排除。
B项,题干中刘贺墓出土文物并非补充印证《汉书》记载,排除。
C项,题干说明《汉书》记载并非完全符合史实,排除。
3.唐太宗贞观三年,“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这一做法A. 削弱了门下省审议权B. 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C. 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权D. 加强了尚书省执行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说明参与决策的丞相较多,有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加强皇权,故B项正确,C项排除。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62cf1e783e0912a2162ac0.png)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2.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24.右图反映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B.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C.“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D.每个省都有自己的腹里25.“宋朝的土地问题是中国各个朝代中较为突出的,一方面宋太祖想通过良田美宅补偿那些退了休的开国将士,另一方面宋朝延续唐朝按照土地(而不是人口)收税,土地兼并不会减少政府的收入反而降低了收税的难度,而且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促使土地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卷入商品市场。
”材料反映了()A.宋朝土地兼并严重是政治、经济等因素造成的B.宋代中央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土地兼并严重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D.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源26. 在清朝的《世宗实录》记载: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英明的帝王之一雍正帝多次批示,凡是地方旱涝灾害都是人事造成的,或者朝廷政务上有过失,或者总督巡抚大人们渎职,或者太守知县不称职,又或者一个地区之中人心奸诈虚伪,风俗不够厚道。
这些情况足以冒犯天和,而招致灾殃。
这一记载:()A.沿袭商周以来的敬天法祖习惯B.体现古代对天、地的敬畏C.为了减少灾害的发生次数D.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27、中国古代钱币上的各类刻铸文字,不少是历代帝王和书法家技艺的荟萃,这些各体兼备、风格文字展示着中华民族悠久而独特的书法艺术。
以下钱币文字属于楷体的是()31.对下列图片包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当年我国经济滑坡 B. 该票使用于“大跃进”时期C.反映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D.反映了我国当时是计划经济32.《关于评价梭伦改革的三个问题》一文指出:梭伦是雅典奴隶制经济方兴未艾时代的政治家,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不是平均地权、消灭贫富之间的差别:而是要求消除或者克服那些不适应奴隶制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部分学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历史试题和答案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部分学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历史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36b45b0066f5335b812167.png)
江苏省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题列出地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礼记・大传》载:“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租,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敬爱百姓…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土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据此可知,与先秦儒家家庭伦理观形成地制度因素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租,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体现地是注重宗亲关系地宗法制,故选B;分封制、郡县制和元朝时期开始实行地行省制都是地方管理制度,故排除ACD。
2.“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地农具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描述地是播种工具,耧车属于播种工具,西汉时期发明,故B项正确;A是二牛一人地耕作方式,排除;C属于耙地技术,不符合题意;D是唐朝地曲辕犁,不符合题意。
3.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地艳丽著华和开放。
但宋朝时地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
唐宋服饰地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地变化,此种审美观地转变主要是由于A. 专制集权地巩固B. 封建经济地衰退C. 理学思想地影响D. 审美意识地觉醒【答案】C【解析】【详解】宋明理学在思想上强调封建伦理纲常,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们地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地审美和意识形态,使当时地服饰变得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故C正确。
专制集权地巩固与审美观念地改变无关,故A错误。
唐宋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地封建经济繁荣,故B错误。
唐宋只是审美观念不同,认为到宋代审美意识才觉醒是错误地,故D错误。
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92acf74028915f804dc2d8.png)
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
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2.《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行昏乱,恐危社稷”而遭废黜,直至被贬为海昏侯。
但近年来,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
根据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可知()A.出土的文物是唯一可靠的B.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不足C.《汉书》的记载更为可信D.考古发现和文献有所差异3.唐太宗贞观三年,“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这一做法()A.削弱了门下省审议权B.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C.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权D.加强了尚书省执行权4.右图的书法作品是苏轼《寒食帖》的局部,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下列对其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笔画圆匀,庄严厚重B.字体方正,规范标准C.随意挥洒,任情纵性D.行云流水,飘逸易识5.宋明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
这些做法()A.推动中外文明融合B.增加理学思辨色彩C.扩大儒道思想影响D.冲击传统道德观念6.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元夕无月》中沉痛地写道:“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其中“神山沦没”事件()A.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B.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C.刺激清政府学习军事技术D.开启了列强商品输出进程7.清末《违警律》规定,“乘自行车不设铃(铃铛)号(牌)者,处五日以下一日以上拘留,或五元以下一角以上之罚金。
201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测试卷
![201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25a217ec5da50e2524d7f69.png)
201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测试卷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干涸(hé)校(jiào)勘安土重(zhòng)迁蛊(gǔ)惑人心B.粗犷(kuàng)阴霾(mái)屏(bǐng)气凝神焚膏继晷(guǐ)c.悭(qiān)吝诡谲(yù)数(shuò)见不鲜刚愎(bì)自用D.折(zhé)价嗔(zhēn)怒审时度(duó)势莘(shēn)莘学子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立意标新立异黯淡暗淡无光B.生色声色俱厉洪大规模宏大c.坚韧坚忍不拔陈规墨守成规D.清净耳根清静国事共商国是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次,一旦小布什领导下的美国及其盟友把萨达姆塞进“反恐”的囚车上,萨达姆纵有百般神力,也下台的厄运。
②寒风凛冽,马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和顺楼里却春意融融③我们的相声节目要是被春节晚会选中是一件高兴的事,但万一选不中也不必懊丧,以后的机会还很多。
A.不免不管虽然B.不免尽管固然c.难免尽管固然D.难免不管虽然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9·11”事件后,以色列军方仔细核查了安全防卫系统可能出现的漏洞和疏忽,并呼吁国人保持。
②蒂托的人身安全将会得到充分保证,他的活动不会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工作。
③象征主义经常用难解的语言和形象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借以暗示这种虚幻的“另一世界”。
A.镇定阻碍晦涩B.镇静妨碍晦涩c.镇定妨碍艰涩D.镇静阻碍艰涩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里有表层的、看得见的、感同身受的变化——城市和乡村日新月异,生活方式已与父辈大不相同;但更有深层的、不易察觉却能辐射未来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5月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
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A. 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B. 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 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D. 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一次大变革”指的是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其实质是政治上地缘关系取代血缘关系,成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标志,故C项正确,B项排除。
A项,传位贤能为禅让制,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体现了商周之变,排除。
D项,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为人治,并非法治,故排除。
2.《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行昏乱,恐危社稷”而遭废黜,直至被贬为海昏侯。
但近年来,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
根据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可知A. 出土的文物是唯一可靠的B. 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不足C. 《汉书》的记载更为可信D. 考古发现和文献有所差异【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反映了刘贺尊崇儒学礼仪教化,并非“行昏乱”,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出土文物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并非唯一价值,排除。
B项,题干中刘贺墓出土文物并非补充印证《汉书》记载,排除。
C项,题干说明《汉书》记载并非完全符合史实,排除。
3.唐太宗贞观三年,“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这一做法A. 削弱了门下省审议权B. 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C. 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权D. 加强了尚书省执行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说明参与决策的丞相较多,有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加强皇权,故B项正确,C项排除。
A项,题干未体现对门下审议权的削弱,排除。
D项题干与尚书省执行权无关,排除。
4.下图的书法作品是苏轼《寒食帖》的局部,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下列对其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 笔画圆匀,庄严厚重B. 字体方正,规范标准C. 随意挥洒,任情纵性D. 行云流水,飘逸易识【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既工整清晰,又飞活泼,故D项符合题意。
A项,为小篆的特点,排除B项,为楷书特点,排除。
C项为草书特点,排除。
5.宋明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
这些做法A. 推动中外文明融合B. 增加理学思辨色彩C. 扩大儒道思想影响D. 冲击传统道德观念【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理学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完成了哲学化、思辨化过程,故B项正确。
A项,理学并不是中外文明融合的结果,排除。
C项,题干未体现对儒道思想扩大的作用,排除。
D项,题干现象有利于维护传统道德观念,排除。
6.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元夕无月》中沉痛地写道:“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其中“神山沦没”事件A. 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B. 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C. 刺激清政府学习军事技术D. 开启了列强商品输出进程【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神山沦没”事件指甲午战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故B项正确。
A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排除。
C项,甲午战败标志着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走向破产,排除。
D项,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开启了列强商品输出进程,排除。
7.清末《违警律》规定,“乘自行车不设铃(铃铛)号(牌)者,处五日以下一日以上拘留,或五元以下一角以上之罚金。
”民国时期规定,市公用局管理自行车的检验、登记、核发号牌事项,巡警可以随时处罚不遵守法规的骑车人。
由此可知A. 自行车已普遍使用B. 崇洋媚外风气盛行C. 政府加强公共管理D. 民众抵制西方文明【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市公用局管理自行车的检验、登记、核发号牌事项,巡警可以随时处罚不遵守法规的骑车人”可知政府通过规范自行车检验登记以加强对城市交通秩序的管理,故C 项正确。
A项,题干无法体现自行车普遍使用,排除。
B项,使用自行车不等同于崇洋媚外,排除。
D项,题干未反映民众对西方文明进行抑制,排除。
8.杜威评价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可是难以想象的。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该事件促成A.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 清政府迅速垮台C. 革命领导阶级变化D. 抗日战争的兴起【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十四岁多的孩子…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可知,该事件中以学生为先锋队,其他阶层积极参与,开展政治改革,反映了五四运动中的情形,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并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C项正确。
A项,太平天国运动由农民阶级领导,排除。
B项,此时清政府已经垮台,排除。
D项,此时抗战尚未开始,排除。
9.如图是某一时期我国某银行发行的一元面值纸币。
这一发行货币的举措A. 巩固了苏维埃的政权B. 维护了江浙金融稳定C. 保障抗日战争的胜利D. 抵制了美国经济侵略【答案】A【详解】根据图片可该货币发行方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有利于稳定根据地经济秩序,故A项正确。
B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以江西为中心,江浙地区属于国统区,排除。
C项,此时处于土地革命时期,全面抗战未开始,排除。
D项,根据地地区并未出现美国的经济侵略,排除。
10.1941年,美国国务卿赫尔在备忘录中提出日本必须立即退出中国、退出德意日联盟等要求,日本特使发表声明回应:“唯早日勘定祸乱,光复和平,使万邦各就其位,乃帝国之基本国策……如有与帝国根本国策背道而驰之事,不能使万邦各就其位,帝国政府断难容忍。
”这一声明反映日本A. 始终重视发展与美国的关系B. 反思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痛苦C. 意在保持东亚地区和平稳定D. 假借勘乱名义美化侵略意图【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唯早日勘定祸乱,光复和平…不能使万邦各就其位,帝国政府断难容忍。
”可知日本以维护东亚和平的名义掩盖其侵略本质,故D项正确。
A项,题干未体现日美关系的发展,排除。
B项,题干反映了日本寻找借口而非反思侵华战争,排除。
C项,与史实不符合,排除。
11.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中央指示部队“从本日起的两星期内,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有些则是隔而不围,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
”党指挥下的这一军事行动是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
题中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符合平津战役的特点,故C项正确。
A项,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以先打锦州,封闭国民党部队逃出关外的道路的手段并对敌人采用政治攻势取得胜利,排除。
B项,淮海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次主力决战,以战役战术上分批分割歼敌和近战夜战取得了最终胜利,排除。
D项,渡江战役发生于1949年4月,是人民解放军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国民党军队,排除。
12.20世纪50年代,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在一次国际会议后说,“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
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并且同意了从我们的土地上撤退法国武装部队,以及其他。
”该会议A.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B. 以“求同存异”推动友好交流C.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打破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我国代表团…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可知为1954年日内瓦会议, 其重要成果就是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从而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故A项正确.B项, “求同存异”外交方针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由周恩来提出,排除.C项,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D项,建国初,与苏联建交,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打破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排除.13.常州地产品牌“红梅”牌照相机,曾经风靡大半个中国。
下表是1974年--1988年“红梅”牌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由表中信息推断,“红梅”牌照相机在上世纪80年代的发展壮大,主要得益于A. 经济特区的建设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C. 浦东开发的辐射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 常州地产品牌“红梅”牌照相机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激发了企业经营活力有关,故B项正确.A项,常州并非经济特区,排除.C项. 1990年2月邓小平提出发展上海浦东,排除.D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目标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排除.14.公元前406年,八位雅典将领率军击败斯巴达海军,取得了阿吉纽西海战的胜利;因为风暴导致船舶搁浅,一两千名雅典船员因此丧生。
雅典人认定八位将军要对此负责。
除两名将军逃亡外,其余六名将军回到雅典后因为救援失败经投票被处以死刑。
“阿吉钮西审判”说明A. 雅典公民人人平等的理念B. 雅典公民法制观念淡薄C. 直接民主导致权力的滥用D. 集体协商防止决策失误【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六们雅典将军虽立战功,但因未能拯救因风景致死的船员而获罪,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中直接民主的弊端,直接民主导致了权力的滥用与误用,故C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人人平等的理念,排除.B项,题干与雅典公民法制观念无关,排除.D项,题干未体现决策的科学性,排除。
15.有学者说:“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科学工作就是这一传统结合的典范。
”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 伽利略非常注重于实验测量B. 伽利略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C. 伽利略兼顾实验事实与逻辑D. 伽利略做出了众多科学发现【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可知,伽利略研究物理学具有使实验方法与学术思维兼备的特征,故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