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样本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样本1. 引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的满足。
本报告旨在对某项目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和分析。
2. 项目背景本项目是某规模建筑工程,主要包括多层住宅楼、地下车库和公共设施。
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施工环境温度为25,施工方式为浇筑。
基于以上背景信息,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 原材料选择3.1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按照相关国家标准,C30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使用32.5号水泥。
3.2 粗骨料:采用碎石,直径为5-20mm,按相关标准进行筛分,并保证骨料的洁净度。
3.3 细骨料:采用天然河砂,按相关标准进行筛分,保证骨料的洁净度。
3.4 水:采用自来水,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配合比设计方法根据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
4.1 确定水灰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环境条件,选取合适的水灰比。
经过试验和计算,选取水灰比为0.50。
4.2 确定砂率:根据配合比公式,计算得到砂率。
经过试验和计算,选取砂率为42%。
4.3 确定骨料用量:根据砼的配合比公式,计算得到骨料用量。
经过试验和计算,骨料用量为1700 kg/m³。
4.4 确定水用量:根据水泥用量和水灰比,计算得到水用量。
经过试验和计算,选取水用量为200 kg/m³。
5. 配合比设计结果根据上述计算和选择,得到以下配合比设计结果:- 水泥用量:390 kg/m³- 砂用量:860 kg/m³- 碎石用量:840 kg/m³- 水用量:200 kg/m³- 水灰比:0.50- 砂率:42%6. 验证试验为了验证配合比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在实际施工前进行了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施工性能良好,能满足工程的要求。
7. 结论本报告对某项目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和分析。
(最新整理)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3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 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C3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 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 下为 C3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的全部内容。
mc0:ms0 :mg0:mao:mwo= 395:702:1145:3。95:158 2.水胶比为 0。45、砂率为 39。0%,各材料用量为(kg/m3):
mc0:ms0 :mg0:mao:mwo= 351:737:1154:3。51:158 3.水胶比为 0.50、砂率为 40。0%,各材料用量为(kg/m3):
C3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3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所依据的试验规程及规范: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mc0:ms0 :mg0:mao:mwo= 351:737:1154:3。51:158 五.计算平行配合比:
保持用水量不变,以基准配合比 W/B=0.45±0.05 进行计算,砂率可分别增加 和减少 1%,进行调整计算平行配合比.根据基准配合比计算方法,可得各平行 配合比。 1.水胶比为 0。40、砂率为 38.0%,各材料用量为(kg/m3):
C10-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使用部位:桥梁板预制.铰缝.锚栓等;
二、所用材料:
1.水泥:淮北矿业集团相山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
2.砂:中砂,产地山东临沂,Mx=2.5,表观密度2497kg/m3,其它性能符合要求;
3.碎石:产地赵集,0~31.5mm连续级配混合料,视密度2564kg/m3,其它性能符合要求;
4.水:饮用水。
三、设计步骤:
1.确定砼的试配强度:Rh=R D+σ0t=10+1.645×5=48.2(MPa)
2.计算水灰比:W/C=AR C/(R h+A·B·R C)=0.43
按坍落度要求取W/C=0.40
3.确定单位用水量:W0=175kg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C0=W0/(W/C)=440kg
5.确定砂率S P=32%
6.计算砂石用量:设定P h=2450kg/m3
C0+G0+S0+W0=2450
S0/(S0+G0)=S P
得:C0=440 S0=585
G0=1250 W0=175
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440:585:1250:175
=1:1.33:2.84:0.40 五:确定设计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440: 585:1250:170
淮六路二期改建工程01标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宿州市路桥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部试验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引言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根据混凝土所需的强度、耐久性和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水泥、砂、骨料和水的配合比例。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计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二、配合比设计步骤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工程需求和标准规范,确定混凝土所需的强度等级。
常见的强度等级有C15、C20、C25等。
2. 确定混凝土的使用环境:根据工程的具体使用环境,例如室外、室内、水下等,确定混凝土的耐久性等级。
3. 选择合适的骨料:根据工程要求和骨料的物理性质,选择合适的骨料类型和粒径分布。
4. 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根据工程要求和水泥的强度等级,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
5. 确定配合比初步比例: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使用环境、骨料和水泥的类型,初步确定配合比的比例。
6. 进行配合比试验:根据初步比例,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测试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性能。
7. 优化调整配合比:根据试验结果,逐步优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以达到设计要求。
8. 编写配合比设计报告:最终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后,编写配合比设计报告,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比例、材料使用量、工程要求等信息。
三、配合比计算方法1. 水灰比计算: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水泥的类型,通过经验公式计算水灰比。
2. 骨料用量计算: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比例和骨料的干容重,计算出骨料的用量。
3. 水用量计算:根据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泥的用量,计算出所需的水量。
4. 混凝土用量计算: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比例和所需的设计体积,计算出水泥、骨料和水的用量。
5. 验证计算结果:根据配合比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计算,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四、注意事项1. 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例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2. 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要求,以及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3. 配合比设计应合理选择骨料和水泥的类型,并考虑到其物理性质和可获得性。
4. 配合比试验应根据标准规范进行,并确保试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引言是文章的开篇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概述、结构和目的。
下面是"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1.1 概述:本文讨论的主题是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重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配合比设计作为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确保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与流程,以及配合比调整和优化技巧。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各章节内容如下:- 第二章: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该章节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性能要求、材料选择与特性要求以及配合比设计方法与原则。
- 第三章: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与流程。
该章节将具体说明原材料试验与评估、确定材料用量及调整系数以及制定初步配合比方案并进行试制样品测试等步骤。
- 第四章:配合比调整和优化技巧。
该章节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及配合比优化策略和方法。
- 第五章:结论。
该章节将总结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与影响因素,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并展望未来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内容,使读者了解其基本原则、步骤与流程以及调整和优化技巧。
通过对该主题的探讨,旨在提高读者对于重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认识,并为今后实际工程中的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2. 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2.1 混凝土性能要求:在进行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首先需要明确所需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这包括强度、耐久性、流动性等。
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我们可以确定混凝土的最低和最高强度等级,并考虑到其在使用寿命中可能遇到的环境因素,如湿热、雪融剂等。
2.2 材料选择与特性要求:为了确保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需要选择适当的原材料并确定其特性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30F250胸墙、护轮坎、扭王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施工图纸2、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20113、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JTS202-2011二、设计要求:设计强度等级30MPa设计坍落度140--160 mm三、原材料1、水泥:P.O42.5 产地:日照山水厂牌:日照山水水泥表观密度:3100kg/m32、碎石:5-31.5mm连续级配(5-16mm60%;16-31.5mm40%:)产地: 日照五莲表观密度:2700 kg/m33、砂:中砂产地: 胶南吉利河砂表观密度:2570kg/m34、水:当地饮用水5、引气减水剂GX-N1 厂家: 日照广信建材建材有限公司6、磨细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厂家:日照钢厂四.、计算:(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由规范JTS202-2011知标准差σ=4.5f cu,o=f cu,k+1.645σ = 37.4 MPa(2)f b= r s*f ce根据胶凝材料掺量及水泥28d平均强度取r s=1.0,f ce=45 则f b=1.0*45=45;由表查得a a=0.53, a b=0.20,计算水灰比W/C=a a* f b /(a a a b f ce+ f cu,o)=0.57根据耐久性及施工经验选取水灰比为:0.42(3)根据施工工艺及运送条件,选用混凝土坍落度为140—160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同时因采用引气减水剂,经过试拌调整掺量为1.8%,用水量可减少至175kg/m3。
(4)选用砂率根据规范JGJ55-2011要求及施工需要砂率选取42%。
(5)确定胶凝材料用量由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单位用灰量m co=417kg/m3(6)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采用绝对体积法A取5V=1000(1-0.01A)-W w/ρW-m B /ρ B (1)W S=VγρS (2)W G= V(1-γ)ρG (3)由公式(1)(2)(3)解得m so=691kg/m3 m go=1002kg/m3采用磨细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粉煤灰双掺法调整配合比:磨细粒化高炉矿渣粉掺加30%,水泥用量为m co=292 kg/m3 矿渣粉用量为KF=125 kg/m3 则配合比为C:KF:S:G:W:M外=292:125:691:1002:175:7.51(7) 按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小0.03的水灰比,则按同样的计算方法可得下表数据:水灰比水泥kg/m3矿粉kg/m3砂kg/m3碎石kg/m3水kg/m3引气减水剂kg/m35-16mm 16-31.5mm0.45 272 117 702 581 388 175 7.000.42 292 125 691 601 401 175 7.510.39 314 135 679 563 375 175 8.08五、强度复核水灰比坍落度(cm)砼容重(kg/m3)7天强度28天强度KN Mpa 平均值KN Mpa 平均值0.45 16 2240 625.57 27.828.1785.27 34.935.0 641.25 28.5 792.04 35.2632.26 28.1 785.29 34.90.42 15 2290 747.07 33.232.9893.27 39.739.7 735.77 32.7 882.07 39.2740.26 32.9 904.55 40.20.39 14 2250 830.25 36.937.41003.5 44.649.2 839.27 37.3 983.29 43.7852.77 37.9 987.75 43.9六、配合比选择:根据试拌结果考虑经济合理性,选用水灰比为0.42的配比做为施工配比:每方混凝土各材料用量为:水泥292 kg/m3,矿粉125 kg/m3,砂691kg/m3,石子1002 kg/m3,水175 kg/m3,引气减水剂7.51kg/m3。
C4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C4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JTJ041-2000、JGJ55-2000、GB/T1596-2005二、原材料:1、水泥:赤峰远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P.O42.52、砂:白音青格勒砂场中砂3、石:宇厦石料厂4.75-9.5mm:30% .9.5-19mm:70%4、水:饮用水5、粉煤灰:蓝旗电厂6、减水剂:天津市雍阳减水剂厂三、1、使用部位:波形护栏基座.防撞墙.封头.垫石.盖梁.挡块2、设计坍落度:90-110mm四、配合比设计:1、确定配制强度:fcu,o=fcu,k+1.645σ=40+1.645*6=49.9MPa2、计算水灰比(W/C):水泥强度:fce = 42.5*1.00= 42.5MPaW/C=(Aa.fce)/(fcu,o+Aa.Ab.fce)=(0.46*42.5)/(49.9+0.46*0.07*42.5)=0.38按耐久性校正水灰比,查JTJ55-2000表 4.0.4允许最大水灰比0.55,取水灰比为0.40;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二.3,三.2和JGJ55-2000表4.0.1-2选定用水量210kg/m3加0.6%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0%),则加过减水剂之后用水量为168 kg/m3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 o):m C o = m w o/(w/c) = 168/0.40=420kg/m3按耐久性校正单位水泥用量查JGJ55-2000表4.0.4允许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采用计算用量420kg/m3;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并依据《用于水泥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的规定,选取粉煤灰的替代水泥的用量为10%,则选定的配合比中水泥被粉煤灰等量取代10%,即粉煤灰的用量为42kg/ m3水泥的用量为378kg/ m3。
5、选定砂率(Bs):根据二.3、四.2查JGJ55-2000表4.0.2选定砂率40%;6、计算砂石材料用量:假定水泥砼毛体积密度为2450kg/m3m S o =(2400-m C o-m w o)Bs=(2450-420-168)*39%=745kg/m3m G o =2450-420-168-745=1117kg/m3初步配合比为:m C o:m W o:m S o:m G o = 420:168:745:1117试拌15L测定坍落度为100mm粘聚性保水性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C35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泵送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砼设计标号: C 45 号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J0sKT。
设计要求:设计强度等级为C45,坍落度180士20mm使用原材料为:水泥:朔州金园( P.O42.5 级) 强度取其平均值46.3MP.砂:朔州窑头河砂,细度模数为 2.8, 属中砂, 含泥量为 2.0%,泥块含量03 其中0.315的含量为18%。
Jj7rv。
碎石:朔州元丰石场5-25mm连续级配水:饮用水外加剂:山西康特尔精细化工有限公司KNT-4 型 3.5 掺量减水率为20%制作与养护的方法把用于砼配制的各原材料混合并机械搅拌均匀,性能测试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后,制作试件,把试件放在震动平台上进行震动捣实,二十四小时后拆模,再放入标准恒温恒湿养护室里进行养护。
KKUPl。
配合比参数的初步确定与计算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试拌按初步配合比,取15L砼的材料用量进行试拌,各材料用量为:水泥:6.96 Kg水:2.94 Kg砂:11.1 Kg碎石(5-25mn): 15.3 Kg粉煤灰:OKg 外加剂:0.24Kg1、调整工作性混凝土拌和物经测定,坍落度为190mm符合要求,和易性、粘聚性、保水性良好;经试配后测定湿表观密度为2428kg/m3,实测值和计算值之差没有超过2%不需调整。
nEgfU。
1、基准配合比B(W/C)=0.42每比关联配合比的确定为了便于比较,增加二个关联配合比。
基准配合比B(W/C)=0.42用水量和其他掺量保持不变,基准水灰比(0.42 )分别减小和增大0.05 ;砂率分别减小和增大1%另两组水灰比分别为(①/c )A=0.37,v1bJ3。
(3 /c ) C=0.47计算过程如下:A 组:(3 /c ) A=0.37,用水量不变为196Kg。
水泥为:196/0.37=530Kg 外加剂530*0.035=18.6Kg砂率变为41%。
C30立柱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30立柱(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原材料1.水泥采用山东枣庄中联合水泥厂生产的P.0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砂采用山东临沭南古镇砂厂生产的中粗砂,3.碎石采用连云港富润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5-16mm及16-31.5两种规格的碎石按5-16mm:16-31.5=4:6的比例掺配,四、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ƒcu,o=ƒcu,k+1.645σ,其中ƒcu,k取30,σ取5则ƒcu,o=30+1.645*5=38.2(Mpa)2.求出相应的水灰比W/C=(аa*ƒce)/(ƒcu,o+аa*аb*ƒce),ƒce=R c* ƒce,g,其中аa取0.46,аb取0.07,R c取1.05,ƒce,g取42.5则W/C=(0.46*1.05*42.5)/(38.2+0.46*0.07*1.05*42.5)=0.52 3.选取每m3混凝土的用水量:外加剂掺量为1.0.减水率为13%.经过试拌调整用水量为187㎏4.计算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 co=195/0.52=375(㎏)5.混凝土砂率根据工程部位的特点和碎石级配情况,按规定取砂率βs=0.376.采用体积法计算每m3混凝土的砂(m so)和碎石(m go)用量,其计算公式为m co/ρc+ m go/ρg +m so/ρs+m wo/ρw+0.01а=1βs= m so/ (m go+ m so )*100%上述公式中,m co取375,ρc取3000,m wo取195,ρw取1000,ρg取2758,ρs取2711,а取1,βs取0.42,由此可以得出m so=770(㎏)m go=1063(㎏)8.综上所述,得出本设计的计算配合比为:每m3混凝土各材料用量及质量比例为:水泥:水:砂:碎石= 375 :195 :770 :10632.混凝土强度试验试件的制作,共采用了三个不同的水灰比及砂率进行了混凝土拌和及试件制作,每个水灰比制作2组试件,分别作试件养生(温度20℃±2℃,相对湿度≥95%)7天和28天抗压强度使用。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路面

5.0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阐明一、编制根据:1、JTG F30-2023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2、JTJ 55-2023 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JTG E30-2023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4、JTG E42-2023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5、GB175-2023 通用硅酸盐水泥原则6、设计图纸二、工程规定:1、强度等级:C35,28天弯拉强度5.0Mpa2、坍落度:40-60mm3、拌合及振捣措施:机械4、部位:路面砼面层三、材料:1、水泥:湖南金磊南方水泥有限企业生产旳南方牌P.O42.5水泥2、细集料:江西河砂,细度模数2.803、粗集料:采用四都碎石厂碎石,最大粒径31.5mm,4.75-31.5mm合成级配,4.75-16mm 占37%、16-26.5mm 占45%、19-31.5mm 占18%4、水:饮用水5、外加剂:湖南衡阳金栋旺建材有限企业JD型高效减水剂四、砼配合比设计环节:1、基准配合比(C35-B)⑴、试配强度:fc=fr/(1-1.04Cv)+ts=5.82⑵、计算水灰比:W/C=1.5648/(fc+1.0097-0.3595*fs) =0.38采用W/C=0.38 其中fr=5.0,c v=0.12,s=0.15,t=0.72,fs=7.4⑶、根据JTG F30-2023规范,查表4.1.4。
选择用砂率:砂旳细度模数为2.80,选用砂率为S P = 38%。
⑷、设计坍落度为40-60mm,选用S L=60mm。
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单位用水量:W0=104.97+0.309S L+11.27C/W+0.61S P=176 Kg选用单位用水量为:180 Kg掺外加剂单位用水量:外加剂:湖南衡阳金栋旺建材有限企业JD型高效减水剂,其减水率为12%~20%,掺量为1.8%,减水率为β=16%;因此用水量W0w=W0(1-β/100)=151 Kg⑸、计算水泥用量:Co=Wo/(W/C)=397 Kg⑹、计算每立方米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即:397+Mg 0+Ms0+151=245038%=Ms0/(Ms0+Mg0)×100%解之得:Ms0=723Kg/m3Mg0=1179Kg/m3⑺、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397:723:1179:1511 :1.82:2.97:0.38外加剂,掺量为1.6%,水泥用量为397 Kg/m3,水灰比不变则: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97:723:1179:151:7.151 :1.82:2.97:0.38:0.0182、调整配合比(C35-A):水灰比减少0.02,则:⑴、水灰比:W1/C1=0.36⑵、砂率:βs1=38%⑶、用水量:Mw1=151Kg/m3⑷、计算水泥用量:Mc1= Mw1/ w1/c1=419 Kg/m3⑸、计算每立方砼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即:419+Mg 1+Ms1+151=245038%=Ms1/(Ms1+Mg1)×100%解之得:Ms1=714Kg/m3Mg1=1166Kg/m3⑹、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419:714:1166:151:7.541 :1.70:2.78:0.36:0.0183、调整配合比(C35-C):水灰比增长0.02,则:⑴、水灰比:W2/C2=0.40⑵、砂率:βs2=38%⑶、用水量:Mw2=151Kg/m3⑷、计算水泥用量:Mc2= Mw2/ w2/c2=378Kg/m3⑸、计算每立方砼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即:378+Mg 2+Ms2+151=245038%=Ms2/(Ms1+Mg2)×100%解之得:Ms2=723Kg/m3Mg2=1179Kg/m3⑹、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78:730:1191:151:6.801 :1.93:3.15:0.40:0.0184、试拌校正40L:设计编号C35-B C35-A C35-C名称称量实际用量称量实际用量称量实际用量水泥(Kg)15.8815.8816.7616.7615.1215.12砂(Kg)28.9228.9228.5628.5629.2029.20碎石(Kg)47.1647.1646.6446.6447.6447.64水(Kg) 6.04 6.04 6.04 6.04 6.04 6.04减水剂(Kg)0.2860.2860.3020.3020.2720.272棍度中上中粘聚性好好好泌水无无无抹面光光光实测坍落度(mm)555060实测容重(Kg/m3)245224512451设计容重(Kg/m3)245024502450五、28天抗弯拉强度成果,各配合比汇总如下:设计编号试配抗折强度(MPa)水灰比灰水比水泥用量(Kg/m3)坍落度(mm)配合比28天抗折强度(MPa)C35-A 5.820.36 2.778397501:1.70:2.78:0.36 6.31 C35-B 5.820.38 2.632419551:1.82:2.97:0.38 6.08 C35-C 5.820.40 2.500378601:1.93:3.15:0.40 5.72按实测成果及经济性、耐久性考虑推荐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97:723:1179:151:7.151 :1.82 :2.97 :0.38 :0.018。
C40配合比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要素1.设计依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 10005-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24-2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2009《铁路混凝土》 TB/T 3275-2011;图纸及相关设计规范2.设计技术指标及要求1)设计强度等级C402)设计所处环境等级为:L1、Y2、H1、Y1,设计年限:100年;3)设计坍落度160~200mm4)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分别为:0.45,320kg/m35)56d电通量:〈1200C6)56d氯离子扩散系数:D RCM≤7×1012m2/S;7)混凝土含气量:≥4.0%;8)56d抗硫酸盐结晶破坏等级:≥KS150;9)56d抗蚀系数:≥0.80;10)56d气泡间距系数(μm)<3003.原材料使用情况:水泥:天瑞集团许昌水泥有限公司低碱P.O42.5;砂:信阳罗山县河砂、中砂碎石:河南皓龙、由(5~16mm、16~25mm)按60%:40%掺配5~25mm连续级配碎石;粉煤灰:许昌龙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F类粉煤灰(掺量:20%);减水剂:四川银凯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总质量的1.0%);引气剂:四川银凯引气剂(掺量为减水剂质量的1.0%,为便于现场施工拌合计量方便,其掺量可以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条文说明6.2.6条执行);水:地下水;4.拟用工程部位:承台、墩台身、底座板、道床板、桥涵附属。
二、配合比设计过程1)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的设计方法,确定基准配合比见表1:表1 C40混凝土配合比单位:kg/m32)通过对基准配合比的水胶比增、减0.02进行计算,得出相应配合比见表2表2 调整水胶比后C40混凝土配合比单位:kg/m3行调整。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抗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说明C50抗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用于预制梁、支座垫石、梁底预制垫块、垫石、预制空心板。
二、设计要求1、满足设计图纸及技术规范要求。
2、设计坍落度80-100mm3、水灰比不大于0.45三、设计所依据的规程及规范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四、原材料1、水泥:P.O 42.5Mpa2、细集料:细度模数:2.823、粗集料:9.5-19mm 碎石占 55% 4.75-9.5mm碎石占45% 组成4.75-19mm连续级配碎石4、水:当地饮用水5、减水剂.6. 外加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2%.五、C5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1、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计算试配强度:fcu,o=fcu,k+1.645δ=50+1.645×6=59.9MPa2)、计算水灰比:w/c=Aa×fb/(fcu.o+αa×αb×fb )=0.53×42.5×1.0×1.0×1.16/(59.9+0.53×0.20×1.16×1.0×1.0×42.5)=0.40根据砼耐久性要求通过试拌水灰比采用0.40。
3)、确定用水量,选定单位用水量:220(kg/m3),为满足施工要求掺入缓凝高效减水剂。
减水剂的减水率取18%,则实际用水量=220×(1-18%)=180(kg/m3),实际用水量取180(kg/m3)。
4)、计算水泥用量:mco=mwo/(w/c)=450 kg/m35)、根据粗集料为碎石,公称最大粒径19mm, 水胶比为0.40,选取砂率32%6)、计算砂石用量:根据规定,假定混凝土密度p=2400 kg/m3,由mwo+mco+mso+mgo=2400mso/(mso+mgo)=βs即 180+450+mso+mgo=2400mso/(mso+mgo)=32%计算得:mso= 566 kg/m3 mgo=1204kg/m37)、计算外加剂用量:外加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2%。
F5.0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

F5.0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JTG F30-201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4.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5.GB/T 50146-201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二、使用部位及技术要求1、使用部位:水泥混凝土路面2、技术要求:①设计标号:F5.0;②施工坍落度满足施工要求。
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水泥:采用鲁宏牌P.O42.5R普通水泥,各项指标符合JTG E30-2005试验规程要求。
2、碎石:东平10-20mm、5-10mm为压碎值为17.1%,符合JTG/T F50-2011规范要求。
3、砂:采用泗水河砂,该砂细度模数为2.80,属中砂,符合JTG/TF50-2011规范要求。
4、水:地下水5、减水剂:淄博华伟生产的NOF-AS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3%,减水率为28%6、粉煤灰:济宁邹城电厂Ⅰ级粉煤灰,细度为10.1%,烧失量为2.9%,需水量为92%。
以上原材料检验结果见原材料技术指标汇总表1-1、1-2、1-37、矿粉:曲阜四、计算步骤1、试配强度fc=fr/(1-1.04cv)+ts=5/(1-1.04×0.075)+0.61×0.4=5.67MPa其中:fc——混凝土配制弯拉强度,MPa;fr——设计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MPa;s——弯拉强度标准差,MPa;t---保证率系数;cv—弯拉强度变异系数0.05-1。
2、水灰比W/C=1.5648/(fc+1.0097-0.3595fS)=1.5684/(5.67+1.0097-0.3595×9.1)=0.46(取0.45)式中fs——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MPa。
3、砂率:Sp=38%(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表4.2.11-1)4、依据施工运距等因素查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4.0.1-2确定用水量mw0=233kg减水率按28%计;实际用水量W=233×(1-28%)=167.7k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_____,位于_____,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该工程的结构形式为_____,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从 C15 到 C50 不等。
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工程要求,特进行本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二、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3、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要求4、原材料的性能检测报告三、原材料1、水泥品种:选用_____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强度等级:425 级性能指标:初凝时间为_____分钟,终凝时间为_____分钟,安定性合格,3 天抗压强度为_____MPa,28 天抗压强度为_____MPa。
2、细骨料品种:选用河砂细度模数:_____含泥量:_____%泥块含量:_____%3、粗骨料品种:选用碎石最大粒径:_____mm级配:连续级配含泥量:_____%泥块含量:_____%针片状颗粒含量:_____%4、外加剂品种:选用_____牌高效减水剂减水率:_____%5、掺和料品种:选用粉煤灰(F 类Ⅱ级)细度(45μm 方孔筛筛余):_____%需水量比:_____%6、水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四、混凝土的技术要求1、强度等级C15: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MPa,设计强度值为_____MPa。
C20: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MPa,设计强度值为_____MPa。
C25: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5MPa,设计强度值为_____MPa。
C30: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MPa,设计强度值为_____MPa。
C35: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5MPa,设计强度值为_____MPa。
C40: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0MPa,设计强度值为_____MPa。
C45: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5MPa,设计强度值为_____MPa。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7-9)0.44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JGJ55-200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J053-94《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3、JG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4、大广高速松原至双辽(吉蒙界)段施工图设计二、工程要求:1、强度等级:C302、坍落度:70-90mm3、拌合及振捣方法:机械4、部位:桥涵三、材料:1、水泥:长春亚泰(鼎鹿牌)P.O42.5水泥2、砂:桑树台老黄砂场,细度模数2.973、石子:碎石,最大粒径26.5mm,4.75-26.5mm连续级配,4.75-9.5mm20%、9.5-19mm60%,19-26.5mm20%4、水:饮用水5、外加剂:北京科硕建材有限公司KS-6高效缓凝减水剂,掺量0.85%四、砼配合比设计步骤:⑴、试配强度:f cuo=f cuk+1.645σ=30+1.645×5=38.2⑵、计算水灰比:W/C=a a●fce/fcu,o+a a●a b●fce=0.46×37.4/38.2+0.46×0.07×37.4=0.44fce=rc●fce.g=1.15×32.5=37.4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和设计图纸等要求,故采用计算水灰比W/C=0.44⑶、根据掺加外加剂情况及结合多次试拌结果来看。
故选择用水量:Mw0=190Kg/m3⑷、计算水泥用量:Mc0=Mw0/w/c =190/0.44=432Kg/m3⑸、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和试拌情况,选择砂率:βs0=37%⑹、计算每立方米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00Kg/m3即:432+Mg 0+Ms0+190=240037%=Ms0/(Ms0+Mg0)×100%解之得:Ms0=658Kg/m3Mg0=1120Kg/m3⑺、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432:658:1120:1901 :1.52:2.59:0.44掺减水剂,掺量为1%,减水率为16%,用水量为160Kg/m3,水泥用量为364Kg/m3水灰比不变则: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64:694:1182:160:3.0941:1.91:3.25:0.44:0.0085试拌校正:根据JGJ55-200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该配合比即为设计配合比。
C20普通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20普通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C20普通喷射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材料,其强度等级为C20,适用于一些不要求特别高强度的场合,如墙体、地板等。
配合比的设计是确保混凝土材料具有所需性能和强度的关键一步。
以下是C20普通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1.强度要求:C20普通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20,即28天抗压强度为20MPa。
2.原材料选择: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选择适宜的水泥、骨料、细骨料和掺合料。
水泥可以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物掺合料水泥,骨料和细骨料的选择应考虑强度和稳定性等因素,掺合料可以选择矿渣粉、粉煤灰等。
3.水灰比选择: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C20普通喷射混凝土配合比中,一般选择0.55-0.65的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可塑性和强度。
4. 骨料配合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骨料配合比。
一般情况下,C20混凝土的骨料粒径范围为5-20mm,其中粗骨料和细骨料的配合比可以根据施工要求和材料性能进行设计。
5.掺合料掺量:掺合料的添加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在C20喷射混凝土中,适量的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裂性。
一般情况下,掺合料的掺量在10-20%之间。
6.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根据以上原材料和配合比要求,进行综合设计。
配合比设计包括计算水泥、水、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并根据所需强度进行调整。
同时要考虑混凝土的可塑性、坍落度和流动性等。
7.施工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浇筑和养护。
注意水泥的水化反应和混凝土的早期干燥等问题。
总结起来,C20普通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根据所需强度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原材料,确定合理的水灰比和骨料配合比,适度掺入掺合料,并进行专业的配合比设计。
只有科学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才能确保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施工质量。
C30 普通混凝土(小石子)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30 普通混凝土(小石子)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工程名称:二、使用部位:路缘石、边沟板、拱形护坡、箱涵急流槽、集水井、排水明沟、小型构件等。
三、设计依据: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四、技术要求:1、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30;2、坍落度要求:30-50㎜;3、砂率:混凝土砂率选取为36%;五、原材料1、水泥:P·O42.52、细集料:中砂3、粗集料:规格为:10~20mm:5~10mm =70:30符合5~20mm 连续级配碎石范围要求。
4、NOF-AS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5、水:饮用水。
原材料经检验均符合规范要求(试验报告附后)六、配合比计算(一)计算基准配合比1、确定试配强度(f cu,O)=5.0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 =f cu,k +1.645σ=30+1.645×5=38.2MPa 2、计算水灰比(W/C ):1)水泥实际强度:(水泥富余系数γc =1.0) f ce =γc ×f ce,g =1.0×42.5=42.5 MPa 2)计算混凝土水灰比已知:f cu,O =38.2MPa ,f ce =42.5MPa ,αa =0.53,αb =0.20ceb a cea f o fcu f C W ⨯⨯+⨯=ααα,/=5.4220.053.02.385.4253.0⨯⨯+⨯=0.53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校核水灰比:经校和确定水灰比为W/C=0.41 3、确定用水量、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30~50mm ,确定基础用水量:0W m ′=220 kg/m3 ,NOF-AS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为β=30%,掺量为1.5%,实际用水量0W m =220×(1-0.30)=154Kg 。
C2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mco+mso+mgo+mwo=mcp
βs==0.37
混凝土假定单位重mcp=2400kg/m3
mso+mgo=2400-360-162
βs==0.37
解得:mso=695kg/m3, mgo=1183kg/m3
按重量法计算得初步配合比
mco:mso:mgo:mwo=360:695:1183:162=1:1.93:3.29:0.45
已知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o=162kg/m3,水灰比W/C=0.45
则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为:
mco== 162/0.45=360kg/m3
5、选定砂率βs
根据当地原材料情况以及以往经验,选定砂率为βs=37%
6、计算砂石用量(重量法)
已知:单位水泥用量为mco=360kg/m3,单位用水量为mwo=162kg/m3
3、确定单位用水量mwo
混凝土拌和物的施工坍落度为30-50mm。碎石最大粒径40mm,由《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中,表4.0.1-2中查得:mwo=175kg/m3,根据外加剂的减水率,计算单位用水量mwo=mwo’(1-ß)=175×(1-7.6%)=162kg/m3。
4、计算水泥用量mco
3、作抗压强度试件并检测其强度。
C25水泥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报告
C2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一、参考资料
在计算配合比时,参阅《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二、设计题目
C25普通混凝土
三、设计资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拌和物坍落度30-50mm
2、组成材料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P.O4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所依据的试验规程及规范: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二、设计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施工要求的工作性、结构要求的力学性能;
体积稳定性能和混凝土结构在所处环境条件下要求的耐久性,设计坍落度120-160mm,能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要求,确保其施工要求的工作性,体积稳定性,耐久性和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主要应用盖板、墩身、桥台、基础、搭板、竖井盖板、仰拱、电缆沟等。
三、原材料情况:
1.粗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碎石、规格为5-10mm:10-20mm:16-31.5mm,比例为(30%:50%:20%)。
2.细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河砂,规格为Ⅱ级中砂。
3.水泥:山东鲁珠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P.O 42.5水泥。
4. 外加剂:长春北华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0%,减水率初
选15%。
5.水:饮用水。
四.初步配合比确定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已知设计强度等级为30Mpa,无历史统计资料,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表4.0.2查得:标准差σ=5.0 Mpa
ƒcu,0= ƒcu,k+1.645σ= 30+1.645×5.0=38.2MPa
2.计算水泥实际强度(ƒce)
已知采用P.O 42.5水泥,28d胶砂强度(ƒce)无实测值时,可按下式计算: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当缺乏实际统计资料时,也可按表5.1.4选用42.5水泥γc=1.16。
ƒce =γc ƒce.g=1.16×42.5=49.3MPa 3.计算水胶比(W/B ):
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表5.1.2回归系数a α=0.53, b α=0.20
60
.049.3×0.20×53.02.3849.3
×53.0/0,=+=⨯⨯+⨯=
b b a cu b a f f f B W ααα
混凝土所处潮湿环境,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表3.0.4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60符合耐久性要求;依据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设定水胶比,根据经验最佳水灰比选取0.45。
4.计算用水量(m w 0
):
已知:拌和物坍落度120-160mm ,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表5.2.1-2,又经多次试拌,选取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188kg/m 3,m wo =186×(1-15%)=158
5.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o ): 则水泥用量:m co =158/0.45=351kg/m 3。
6.选定砂率:
已知集料采用碎石,最大粒径31.5mm ,水胶比W/B=0.45.由《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表5.4.2选用砂率βs =39.0%。
7.计算砂、碎石用量(质量法):
已知:单位水泥用量m co =351kg/m 3,单位用水量m wo =158kg/m 3,砂率βs=39.0%;每立方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m cp =2400kg/m 3
m s 0
+ m g 0
= m cp - m co - m w 0
=2400-351-158=1891 kg/m 3
m s 0
=1891×39.0%=737kg/m 3
m g 0
=1891-737=1154kg/m 3
8.已知水泥用量351kg/m 3,水胶比为0.45、砂率为39.0%;外加剂掺量为1.0%,则计算基准配合比各材料用量为(kg/m 3):
m c 0
:m s 0
:m g 0
:m ao :m wo = 351:737:1154:3.51:158
五.计算平行配合比:
保持用水量不变,以基准配合比W/B=0.45±0.05进行计算,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进行调整计算平行配合比。
根据基准配合比计算方法,可得各平行配合比。
1.水胶比为0.40、砂率为38.0%,各材料用量为(kg/m3):
m c0:m s0:m g0:m ao:m wo= 395:702:1145:3.95:158
2.水胶比为0.45、砂率为39.0%,各材料用量为(kg/m3):
m c0:m s0:m g0:m ao:m wo= 351:737:1154:3.51:158
3.水胶比为0.50、砂率为40.0%,各材料用量为(kg/m3):
m c0:m s0:m g0:m ao:m wo= 316:770:1156:3.16:158
六.试验室配合比确定:
根据初步配合比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经试验,各混凝土配合比性能如下表:
七.最终配合比选定:
通过强度检验,根据经济性、适用性、工作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水灰比为0.45,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kg/m3):
m c0:m s0:m g0:m ao:m wo= 351:737:1154:3.51:158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G105东平改建项目一期工程二合同工地试验室
2016年7月28日。